“叮铃铃”还是“丁零零”说课讲解
- 格式:doc
- 大小:20.50 KB
- 文档页数:5
“叮铃铃”还是“丁零零”“叮铃铃”还是“丁零零”?文/张学勇本文已发表于《济南教育》批阅作文的时候,我发现学生写到下课铃声,有的用“叮铃铃”,有的用“丁零零”,还有的用“钉铃铃”……到底哪一个比较规范呢?我也给搞糊涂了,觉得这个也对,那个也行。
说实话,我真没有深究过这个词语的标准写法。
问问办公室里的同事,也各持己见,谁都拿不准。
翻阅一些手头上的资料,也看到了不同的字形,由此我得出一个结论——在表示铃声的用词上,存在非常不规范的现象!以下是笔者收集到的一些例子。
“叮铃铃”用词举例例1“叮铃铃”,忽然电话铃响了……《现代汉语知识》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编著1994年版 P52例2“叮铃铃……”上课铃响了……《当代小学生》1999年第11期P18《“老太婆”同桌》例3 叮铃铃……闹钟声大振……《红蕾.故事宝库》2007年第7、8期P81《梦乐园》例4 “叮铃铃……”下课了……“叮铃铃……”又上课了……《全国优秀作文选》2007年第10期 P26《课桌上的分界线》例5、“铃铃……”神探菲利普桌前的电话急促地响起……《红蕾.故事宝库》2007年第7、8期P94《U盘藏到哪里去了》例6 “叮铃铃……”急促的电话铃声,使他预感到有什么特殊的事情……人民教育出版社六年制语文第十一册自读课本《南极企鹅的生活》P20 《回到祖国的怀抱》例7“铃铃铃……”同学们告别了欢快轻松的课前时光……《全国优秀作文选》2007年第11期 P30《堂堂正正做人,端端正正写字》例8《叮铃铃》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音乐》第十一册(2001年审查通过)P47歌曲《叮铃铃》“丁零零”用词举例例9:丁零零,随着清脆的声响,下课了……《当代小学生》2005年第10期P18《课间十分钟》例10 丁零零,电话铃响了……《当代小学生》2005年第10期P19《星星和我通电话》例11“丁零零……”下课铃响了……《全国优秀作文选》2008年第1、2期 P32《“见死不救”的死党》例12、“丁零零……丁零零……”一阵清脆的闹钟声,催促我赶快起床……《全国优秀作文选》2007年第9期 P36《未来的一天》例13 “丁零零”下课铃响了……《红蕾.快乐读写》年第4期P46《校园景色》例14“丁零零……”伴随着上课的铃声,董老师推开了门……《少先队小干部》2007年第1、2期P78《董老师,对不起》例15“零……”随着清脆的上课铃声……《少先队小干部》2007年第1、2期P146《迟到的秘密》例16“丁零零!丁零零!”上课了,我一直心神不安……《全国优秀作文选》2008年第4期 P64《发表文章真开心》例17“丁零零”上课铃响了……《当代小学生》2007年第10期P19《在冰块上写字》例18 丁零零——闹铃响了……《小学生拼音报》2008年第1—7期18版《“迟到”的闹铃》例19 “丁零零,丁零零……”门铃又响了……《小学生拼音报》2007年第1—8期27版《一袋红樱桃》例20 清晨,拖拉机的“突突”声,自行车的“丁零”声……《全国优秀作文选》2008年第1、2期 P75《我家屋后的那条路》例21 他知道,那个铃铛只要用手一碰,就会丁零丁零地响起来……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自读课本《草叶上的歌》P 53 《掩耳盗铃》例22丁零零,闹钟响了……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上 P31 《一分钟》例23 丁零零,门铃响了……丁零零,门铃又响了……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下 P31 《卡罗尔和她的小猫》例24 不知过了多久,“丁零丁零”的闹钟声惊醒了我……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四年级下P131 《乌塔》例25 丁零零,丁零零,是谁拉响了下课铃?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同步阅读《金色的小船》二年级上P19《下课十分钟》例26“丁零零……”七月初的一个晚上,一阵电话铃响起……中国轻工业出版社《班主任工作培训读本》《一次“互动”式家长会的启示》例26“丁零零……”上课铃响了,我快步走进教室……《山东教育》2008年第12期(小学刊)P16《当学生爱上听课》从以上各例我们不难看出,在表示铃声的词语使用上,存在许多问题。
叮铃铃还是丁零零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叮铃铃”还是“丁零零”文/张学勇本文已发表于《济南教育》批阅作文的时候,我发现学生写到下课铃声,有的用“叮铃铃”,有的用“丁零零”,还有的用“钉铃铃”……到底哪一个比较规范呢我也给搞糊涂了,觉得这个也对,那个也行。
说实话,我真没有深究过这个词语的标准写法。
问问办公室里的同事,也各持己见,谁都拿不准。
翻阅一些手头上的资料,也看到了不同的字形,由此我得出一个结论——在表示铃声的用词上,存在非常不规范的现象!以下是笔者收集到的一些例子。
“叮铃铃”用词举例例1“叮铃铃”,忽然电话铃响了……《现代汉语知识》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编着1994年版 P52例2“叮铃铃……”上课铃响了……《当代小学生》1999年第11期P18《“老太婆”同桌》例3 叮铃铃……闹钟声大振……《红蕾.故事宝库》2007年第7、8期P81《梦乐园》例4 “叮铃铃……”下课了……“叮铃铃……”又上课了……《全国优秀作文选》2007年第10期 P26《课桌上的分界线》例5、“铃铃……”神探菲利普桌前的电话急促地响起……《红蕾.故事宝库》2007年第7、8期P94《U盘藏到哪里去了》例6 “叮铃铃……”急促的电话铃声,使他预感到有什么特殊的事情……人民教育出版社六年制语文第十一册自读课本《南极企鹅的生活》P20 《回到祖国的怀抱》例7“铃铃铃……”同学们告别了欢快轻松的课前时光……《全国优秀作文选》2007年第11期 P30《堂堂正正做人,端端正正写字》例8《叮铃铃》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音乐》第十一册(2001年审查通过)P47歌曲《叮铃铃》“丁零零”用词举例例9:丁零零,随着清脆的声响,下课了……《当代小学生》2005年第10期P18《课间十分钟》例10 丁零零,电话铃响了……《当代小学生》2005年第10期P19《星星和我通电话》例11“丁零零……”下课铃响了……《全国优秀作文选》2008年第1、2期 P32《“见死不救”的死党》例12、“丁零零……丁零零……”一阵清脆的闹钟声,催促我赶快起床……《全国优秀作文选》2007年第9期 P36《未来的一天》例13 “丁零零”下课铃响了……《红蕾.快乐读写》年第4期P46《校园景色》例14“丁零零……”伴随着上课的铃声,董老师推开了门……《少先队小干部》2007年第1、2期P78《董老师,对不起》例15“零……”随着清脆的上课铃声……《少先队小干部》2007年第1、2期P146《迟到的秘密》例16“丁零零!丁零零!”上课了,我一直心神不安……《全国优秀作文选》2008年第4期 P64《发表文章真开心》例17“丁零零”上课铃响了……《当代小学生》2007年第10期P19《在冰块上写字》例18 丁零零——闹铃响了……《小学生拼音报》2008年第1—7期18版《“迟到”的闹铃》例19 “丁零零,丁零零……”门铃又响了……《小学生拼音报》2007年第1—8期27版《一袋红樱桃》例20 清晨,拖拉机的“突突”声,自行车的“丁零”声……《全国优秀作文选》2008年第1、2期 P75《我家屋后的那条路》例21 他知道,那个铃铛只要用手一碰,就会丁零丁零地响起来……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自读课本《草叶上的歌》P 53 《掩耳盗铃》例22丁零零,闹钟响了……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上 P31 《一分钟》例23 丁零零,门铃响了……丁零零,门铃又响了……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下 P31 《卡罗尔和她的小猫》例24 不知过了多久,“丁零丁零”的闹钟声惊醒了我……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四年级下P131 《乌塔》例25 丁零零,丁零零,是谁拉响了下课铃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同步阅读《金色的小船》二年级上P19《下课十分钟》例26“丁零零……”七月初的一个晚上,一阵电话铃响起……中国轻工业出版社《班主任工作培训读本》《一次“互动”式家长会的启示》例26“丁零零……”上课铃响了,我快步走进教室……《山东教育》2008年第12期(小学刊)P16《当学生爱上听课》从以上各例我们不难看出,在表示铃声的词语使用上,存在许多问题。
湘艺版四年级音乐下册第10课《叮铃铃》教案一. 教材分析《叮铃铃》是一首富有童趣的四年级音乐教材,选自湘艺版四年级音乐下册第10课。
歌曲以欢快的旋律和简单易懂的歌词,展现了日常生活中铃声的各种场景,如学校上课、放学、门铃等。
歌曲节奏感强,旋律简洁,易于学生学习和演唱。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音乐的魅力,培养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的理解和表达能力逐渐提高。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充满好奇心,善于发现和模仿,对于富有童趣的歌曲更容易产生共鸣。
然而,部分学生可能在音乐技能方面存在差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发挥自己的特长。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叮铃铃》的旋律和歌词,能够独立演唱。
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高音乐素养。
3.引导学生通过音乐感受生活中的美好,培养情感表达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叮铃铃》的旋律和歌词的掌握。
2.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表达自己的情感。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演唱歌曲,学生跟随模仿。
2.互动法:学生分组演唱,相互交流心得。
3.情境法:创设生活中的铃声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音乐。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歌曲《叮铃铃》的相关图片、视频等。
2.教学乐器:钢琴、铃铛等。
3.分组安排: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一名组长。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歌曲《叮铃铃》,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欢快氛围。
然后提问:“你们在生活中都听到过哪些铃声?这些铃声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感受?”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
2.呈现(5分钟)教师展示歌曲《叮铃铃》的课件,让学生了解歌曲的背景、歌词和旋律。
同时,教授歌曲中的生僻字词,确保学生能够正确演唱。
3.操练(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演唱歌曲,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节奏和音准。
在演唱过程中,教师可适时调整教学方法,如分组演唱、男女对唱等,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
《叮铃铃》教案分析一、教案概述《叮铃铃》是一本适合低年级学生的绘本,通过讲述一只小猫叮铃铃的冒险故事,引导学生学习勇敢、善良、助人为乐的品质。
本教案以《叮铃铃》为基础,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兴趣,设计了一系列教学活动,旨在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综合素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绘本《叮铃铃》的故事内容,理解故事中的道理。
2. 培养学生热爱阅读、自主学习的习惯。
3.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三、教学内容1. 教学重点:让学生熟悉《叮铃铃》的故事情节,理解故事中的道理。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力,参与教学活动,提高综合素质。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创新教学法: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与《叮铃铃》相关的小故事或画作。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叮铃铃》的故事背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阅读:学生自主阅读《叮铃铃》,了解故事情节。
3. 讨论: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分享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4. 活动:分组进行与《叮铃铃》相关的小游戏或创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5. 总结:教师总结课堂内容,强调故事中的道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表现,评价其语言表达能力和对故事的理解程度。
2. 评估学生在团队协作活动和创作活动中的参与度,评价其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收集学生的创作作品,评价其创意和动手能力。
七、教学拓展1. 推荐与《叮铃铃》类似的主题绘本,让学生自主阅读,提高阅读兴趣。
2. 组织学生参观动物园或宠物店,让学生亲身体验与动物的互动,培养关爱动物的意识。
3. 开展以“勇敢、善良、助人为乐”为主题的班级活动,引导学生将故事中的道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八、教学资源1. 《叮铃铃》绘本若干册,确保每个学生都有阅读的机会。
湘艺版音乐四年级下册第10课《叮铃铃》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叮铃铃》是湘艺版音乐四年级下册第10课的一首歌曲。
这首歌曲以欢快的旋律和简单的歌词,表达了孩子们对铃声的喜爱和期待。
歌曲共四乐句,节奏明快,旋律简洁,易于学生学习和演唱。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进一步感受音乐的韵律美,培养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简单的音乐知识和技能有所了解。
他们喜欢生动有趣的音乐课堂,能够积极参与演唱、节奏、听力等方面的练习。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音乐理论知识的掌握还不够扎实,需要在教学过程中给予重点关注和引导。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唱《叮铃铃》,感受音乐的韵律美。
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提高音乐素养。
3.通过对歌曲的学习,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协作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熟练演唱《叮铃铃》,把握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2.难点:歌曲中的一些音高和节奏的准确性,以及对音乐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聆听、演唱、节奏练习、分组合作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
2.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歌曲,引导学生跟唱,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3.通过分组练习,让学生在合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播放《叮铃铃》歌曲,引导学生跟唱,感受歌曲的欢快氛围。
2.学习歌曲:分析歌曲的节奏、旋律,讲解音乐理论知识,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演唱方法。
3.练习:分组进行演唱练习,纠正学生在演唱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4.合作:分组进行歌曲表演,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舞台表现力。
5.总结:对学生的演唱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总结课堂教学内容。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歌曲名称《叮铃铃》、歌曲节奏、旋律要点、音乐理论知识等内容,以简洁明了的图形、符号和文字呈现,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和学习歌曲。
小学音乐《叮铃铃》说课稿尊敬的考官:大家上午(下午)好!(鞠躬)我是XX号考生。
今天我准备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为克服重难点采取的教法和学法、教具准备、教学过程等方面对本节课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音版九年义务教育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第6课的一节唱歌课《叮铃铃》。
是一首2/4拍的歌曲,歌曲旋律清新流畅,多倚音、连线、变化音等,描绘了牧童们赶着羊群,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欢乐歌唱,抒发了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二、说学情作为一名教师不但要对教材有所了解,还要对学生的情况要有清晰明了的掌握,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接下来我对学生的情况做一个简单的分析。
小学阶段的孩子对自然界和生活中的音乐感到好奇有趣,能用自己的声音进行模仿,能听辨不同情绪的音乐,学生乐于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能积极的参与课堂活动中。
但是由于存在着个体差异,所以在教学中就要求要因材施教,对接受能力强的学生我会指导他们进行多种形式的练习,对能力稍弱的学生需要多鼓励、多引导,评价标准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三、说教学目标新课标指出,教学目标应包括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以及知识与技能这三个方面,而这三维目标又应是紧密联系的一个有机整体,因此我设计的三维目标如下: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欢乐歌唱,抒发了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过程与方法:运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能够提高创编与团队合作能力。
知识与技能:能用活泼欢快的声音演唱合唱曲《叮铃铃》其中的一个声部,并唱出歌曲中变化音的效果。
四、说教学重难点基于以上对教材、学情的分析以及教学目标的设立,我确定本节课的重点是完整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难点是熟练掌握2/4拍的相关知识。
五、说教法、学法为了更好的突出重点、解决难点,本堂课我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分以下两点。
教法:讲授法、创设情境法、直观演示法。
学法:视听结合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六、说教学过程学唱歌感受体验——学唱歌曲——巩固提高——课堂小结,点题升华。
湘教版四年级下第十课《叮铃铃》教学设计本单元围绕“快乐乡村生活”这个主题,精选了具有浓郁湖南地方特色的歌曲《叮铃铃》、台湾民谣《清晨》以及民间锣鼓“蛇蜕壳”三个教学材料,让孩子们从快乐的音乐中感受美好的生活,抒发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之情。
一、教材分析及教学设想本课为湘艺教材第十课的教学内容,《叮铃铃》是一首带有湖南民歌风味的儿童合唱歌曲,用几个骨干音巧妙组合勾勒出高山白云、快乐的牧童、活泼的羊群等组成的美景。
旋律流畅,情绪欢快、活泼,描绘了优美的自然环境和牧童悠闲自在的田园生活,抒发了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之情。
歌曲中“叮铃铃”既是羊群铃铛的声音,也是人们希望和收获的象征。
四年级学生有一定的音乐知识基础,想象力丰富,表现力强,思维方式逐步转向理性思维,随着孩子们的视野的拓展,除了接触音乐课本音乐外,开始形成了一些自己的喜好,同时也对我们民族民间的音乐也产生了一些兴趣。
二、课程标准小学音乐课标准要求以下:1、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应贯穿于音乐教学全过程,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全是人格。
2、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音乐课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在不同阶段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3、音乐课的全部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活动参与放在主要位置。
4、鼓励音乐创造,目的在于通过音乐开发和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展现学生的创造性浅质。
根据教材和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确定本课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用优美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注意装饰音和力度记号的表现作用,能将活泼、欢快的情绪表达出来。
2、能力目标:能在演唱和歌表演等形式中,感受歌曲的情绪,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表的对家乡的热爱。
3、情感目标:能够自信地参与表演活动,体验与他人合作的乐趣。
三、学法教法本课由学唱《叮铃铃》、听赏《蛇脱壳》以及歌曲《清晨》三部分内容组成,本课我以学生为本,根据歌曲的情境和结构设置教学环节和方法,通过情境设置和引导,做到化难为简,既注重学生的参与与体验,也注重理性的分析和指导。
“叮铃铃”还是“丁
零零”
“叮铃铃”还是“丁零零”?
文/张学勇
本文已发表于《济南教育》
批阅作文的时候,我发现学生写到下课铃声,有的用“叮铃铃”,有的用“丁零零”,还有的用“钉铃铃”……到底哪一个比较规范呢?我也给搞糊涂了,觉得这个也对,那个也行。
说实话,我真没有深究过这个词语的标准写法。
问问办公室里的同事,也各持己见,谁都拿不准。
翻阅一些手头上的资料,也看到了不同的字形,由此我得出一个结论——在表示铃声的用词上,存在非常不规范的现象!以下是笔者收集到的一些例子。
“叮铃铃”用词举例
例1“叮铃铃”,忽然电话铃响了……
《现代汉语知识》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编著1994年版 P52
例2“叮铃铃……”上课铃响了……
《当代小学生》1999年第11期P18《“老太婆”同桌》
例3 叮铃铃……闹钟声大振……
《红蕾.故事宝库》2007年第7、8期P81《梦乐园》
例4 “叮铃铃……”下课了……“叮铃铃……”又上课了……
《全国优秀作文选》2007年第10期 P26《课桌上的分界线》
例5、“铃铃……”神探菲利普桌前的电话急促地响起……
《红蕾.故事宝库》2007年第7、8期P94《U盘藏到哪里去了》
例6 “叮铃铃……”急促的电话铃声,使他预感到有什么特殊的事情……
人民教育出版社六年制语文第十一册自读课本《南极企鹅的生活》P20 《回到祖国的怀抱》
例7“铃铃铃……”同学们告别了欢快轻松的课前时光……《全国优秀作文选》2007年第11期 P30《堂堂正正做人,端端正正写字》
例8《叮铃铃》
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音乐》第十一册(2001年审查通过)P47歌曲《叮铃铃》
“丁零零”用词举例
例9:丁零零,随着清脆的声响,下课了……
《当代小学生》2005年第10期P18《课间十分钟》
例10 丁零零,电话铃响了……
《当代小学生》2005年第10期P19《星星和我通电话》
例11“丁零零……”下课铃响了……
《全国优秀作文选》2008年第1、2期 P32《“见死不救”的死党》
例12、“丁零零……丁零零……”一阵清脆的闹钟声,催促我赶快起床……
《全国优秀作文选》2007年第9期 P36《未来的一天》
例13 “丁零零”下课铃响了……
《红蕾.快乐读写》年第4期P46《校园景色》
例14“丁零零……”伴随着上课的铃声,董老师推开了门……
《少先队小干部》2007年第1、2期P78《董老师,对不起》例15“零……”随着清脆的上课铃声……
《少先队小干部》2007年第1、2期P146《迟到的秘密》
例16“丁零零!丁零零!”上课了,我一直心神不安……
《全国优秀作文选》2008年第4期 P64《发表文章真开心》
例17“丁零零”上课铃响了……
《当代小学生》2007年第10期P19《在冰块上写字》
例18 丁零零——闹铃响了……
《小学生拼音报》2008年第1—7期18版《“迟到”的闹铃》例19 “丁零零,丁零零……”门铃又响了……
《小学生拼音报》2007年第1—8期27版《一袋红樱桃》
例20 清晨,拖拉机的“突突”声,自行车的“丁零”声……
《全国优秀作文选》2008年第1、2期 P75《我家屋后的那条路》
例21 他知道,那个铃铛只要用手一碰,就会丁零丁零地响起来……
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自读课本《草叶上的歌》P 53 《掩耳盗铃》
例22丁零零,闹钟响了……
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上 P31 《一分钟》
例23 丁零零,门铃响了……
丁零零,门铃又响了……
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下 P31 《卡罗尔和她的小猫》
例24 不知过了多久,“丁零丁零”的闹钟声惊醒了我……
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四年级下P131 《乌塔》
例25 丁零零,丁零零,是谁拉响了下课铃?
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同步阅读《金色的小船》二年级上P19《下课十分钟》
例26“丁零零……”七月初的一个晚上,一阵电话铃响起……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班主任工作培训读本》《一次“互动”
式家长会的启示》
例26“丁零零……”上课铃响了,我快步走进教室……
《山东教育》2008年第12期(小学刊)P16《当学生爱上听课》
从以上各例我们不难看出,在表示铃声的词语使用上,存在许多问题。
首先,词语用字不够规范。
同样表示铃声,有的用“丁铃铃”,有的用“叮铃铃”,有的用“丁零零”。
有的同一种杂志不同的期别就有不同的写法,如上例2与例9、例17;例3例5与例13;例4、例7与例11、例12、例16。
有的是同一个出版社出版的学生用教科书写法也不尽相同,如例1、例6、例8与例21、例22、例23、例24、例25,同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学生用书,在表示铃声的用词上也并不统一。
其次,标点符号使用不够规范。
有的“丁零零”(叮铃铃)加了引号,有的则没有引号;在“丁零零”(叮铃铃)后面有的用省略号,有的用逗号,有的用破折号,有的用感叹号,有的没有标点符号;有的报刊用得标点符号不统一,如上例18、例19,一个只用了破折号,一个则用了引号、逗号、省略号。
那么,到底哪一个是比较规范的写法呢?笔者查阅了比较权威的《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5年6月第5版),在第318页上有这样的词条——丁零,拟声词,形容铃声或小的金属物体的撞击声:铜铃~~地响。
《四角号码字典》(商务印书馆2008第10版P55)、《学生现代汉语词典》(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9年
P175)、《新编现代汉语词典》(崇文书局2008年9月版
P192)、《新编学生汉语词典》(金盾出版社2006年8月版
P190)等字词典上的注释与《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也基本一致,都未收录其他字形。
另外,从上面的举例我们也不难看出,使用“丁零“(“丁零零”或“零零零”)的比较多一些,一些比较权威的教材,比如现行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及其配套教材基本上都是使用“丁零零”表示铃声。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在表示铃声的拟声词中,比较规范的写法应该是“丁零零”,而不是“叮铃铃”或者其它的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