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免疫球蛋白A、G、M的测定及其医学意义
- 格式:doc
- 大小:12.50 KB
- 文档页数:1
哮喘患儿血清β-防御素-2和免疫球蛋白A、G、M水平及临床意义张涛;廖嘉仪;胡雁聪【摘要】目的探讨β-防御素-2(Human β-defensins 2,hBD-2)在哮喘患儿发病中的可能作用.方法对50例5~14岁哮喘急性发作患儿、50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及50例健康儿童分别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和免疫比浊法进行血清hBD-2和免疫球蛋白A(Immunoglobulin A,IgA)、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免疫球蛋白M(Immunoglobulin M,IgM)浓度测定,并分析hBD-2与IgA、IgG、IgM之间的相关性.结果①血清hBD-2浓度,哮喘组为(50.9±16.5)μg/ml,肺炎组为(125.4±19.3)μg/ml,健康对照组为(49.9±15.6)μg/ml,肺炎组高于哮喘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1,p=0.039),哮喘组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81).②血清IgA浓度,哮喘组为(1.4±0.7) g/L,肺炎组为(1.4±0.1)g/L,健康对照组为(1.6±0.8)g/L,哮喘组、肺炎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2,p=0.024),哮喘组与肺炎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90).③血清IgG浓度,哮喘组为(12±4) g/L,肺炎组为(12±9) g/L,健康对照组为(14±5) g/L,哮喘组、肺炎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3,p=0.022),哮喘组与肺炎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86).④血清IgM浓度,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⑤血清hBD-2与IgA、IgG、IgM之间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r=0.09,p=0.18;r=0.15,p=0.14;r=0.02,p=0.73).结论哮喘急性发作患儿血清hBD-2表达水平没有升高,提示机体防御功能存在障碍,这可能是哮喘患儿呼吸道容易发生微生物感染导致急性发作的原因之一.对哮喘患儿同时检测 hBD-2、IgA、IgG和IgM能进一步了解机体的免疫功能.【期刊名称】《现代医院》【年(卷),期】2013(013)002【总页数】4页(P10-13)【关键词】哮喘;β-防御素-2;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M;儿童【作者】张涛;廖嘉仪;胡雁聪【作者单位】广州市越秀区儿童医院,广东广州,510115;广州市越秀区儿童医院,广东广州,510115;广州市越秀区儿童医院,广东广州,510115【正文语种】中文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 是由多种细胞、气道结构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1]。
血液学检查项目参考区间及临床意义1.全血细胞分析(24项)(1)白细胞计数(WBC):参考区间:成人4-10×10^9/L,临床意义:增高常见于急性感染、严重组织损伤、大出血、中毒、白血病等。
降低见于某些感染、血液病、自身免疫性疾病。
(2)红细胞计数(RBC):参考区间:男4-5.5×10^12/L,女3.5-5×10^12/L,临床意义:诊断各种贫血和红细胞增多症。
(3)血红蛋白含量(HGB):参考区间:男120-160g/L,女110-150 g/L。
临床意义:增多见于休克、严重呕吐及腹泻、慢性一氧化碳中毒、高山居住者。
降低见于各种贫血、白血病、大失血、造血机能障碍。
(4)红细胞比积(HCT):参考区间:男40-50;女37-47。
临床意义:增高见于大量脱水或血浆丢失及真兴红细胞增多症。
降低见于各种贫血。
(5)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参考区间:80-98fl。
临床意义:根据贫血体积大小判断贫血类型。
体积增大见于巨幼细胞性贫血。
体积减小见于严重缺铁性贫血、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
(6)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参考区间:26-32pg。
临床意义:判断贫血的类型和轻重程度。
(7)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320-360 g/L。
临床意义:判断贫血的类型和轻重程度。
(8)白细胞分类(DC): ①中性粒细胞50%-70%②嗜酸性粒细胞0.5%-5%③嗜碱性粒细胞0%-1%④淋巴细胞20%-40%⑤单核细胞3.5%-7.9%。
临床意义:①增多见于急性化脓感染、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出血、溶血、术后、尿毒症、酸中毒、急性铅及汞中毒。
减少见于伤寒、副伤寒、疟疾、流感、化学药物中毒、X线和镭辐射、抗癌药物化疗、极度重度感染、再障、粒细胞缺乏等;②增多见于变态反应、寄生虫病、某些皮肤病、手术后、烧伤等。
减少见于伤寒、副伤寒、及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③增多见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何杰金病、癌转移、铅及铋中毒等;④增多见于百日咳、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麻疹、腮腺炎、结核、传染性肝炎等。
各免疫指标测定的意义1、免疫器官指数的测定胸腺、脾脏和法氏囊是肉鸡重要的免疫器官,其脏器指数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机体免疫功能的强弱。
胸腺和法氏囊是重要的中枢免疫器官,其主要功能是产生T淋巴细胞和分泌胸腺素,主要参与细胞免疫;脾脏是外周免疫器官具有丰富的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但B淋巴细胞比例较大,因此与体液免疫关系更为密切。
其重量和其功能以及其中的免疫细胞数量有关,器官指数的高低决定了其中淋巴细胞增殖的程度,可粗略估计免疫功能的强弱,是一个粗浅和滞后的指标。
2、血液指标的测定2.1 血清免疫球蛋白IgG , IgM , IgA免疫球蛋白(Ig)是指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上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一般存在于血液等多种体液中及某些细胞的表面上,血清免疫球蛋白的测定是检查体液免疫功能最常用的方法。
通常检测IgG,IgM,IgA,这三类Ig就可以代表血清Ig的水平。
禽类有3种免疫球蛋白,即IgG, IgM, IgA;IgG:是单体免疫球蛋白,是再次体液免疫反应产生的重要Ig,其血清中的浓度约为5-7mg/ml,远高于其它免疫球蛋白,且维持时间长,是机体杭感染的主要力量。
它还参与抗肿瘤、抗寄生虫以及某些变态反应等过程。
血清IgG是B淋巴细胞产生,血清含量最高,直接参与体液免疫反应的主要免疫分子。
IgM是初次体液免疫反应产生的重要Ig,其含量仅次于IgG,是由浆细胞完整分泌,一般仅存在于血液内,起抗原受体作用。
IgA是外分泌液中的主要Ig,能抵抗微生物入侵肠道、呼吸道、泌尿生殖道、乳腺和眼睛,能凝集颗粒性抗原和中和病毒。
血清Ig含量升高,说明机体体液免疫功能增强。
2.2血清补体C3、C4补体(complement, C)是存在于正常人和动物血清与组织液中的一组经活化后具有酶活性的蛋白质。
正常情况下,补体是血浆蛋白的组成成分。
补体系统的各成分,以无活性的前体存在于血浆中。
需要时,再在激活物如抗原-抗体复合物等的作用下,依次被激活,最终发挥溶解、破坏细菌、病毒等致病物的作用。
体液免疫功能的检测临床上一个反复发作的化脓感染,常使医生想到患者是否有免疫缺陷病,一般原发免疫缺陷发病年龄很小,而继发免疫缺陷病人多在30岁以上。
绝大多数免疫缺陷病人多表现为体液和细胞免疫同时受损,所以应全面检查这两方面的功能。
遗憾的是,目前应用的检测方法的局限性,其结果常难以得出明确结论。
一、免疫球蛋白的定量检测1.血清免疫球蛋白的测定血清免疫球蛋白(Ig)的测定是检查体液免疫功能最常用的方法。
由于目前还没有发现由IgD和IgE缺陷所致疾病,所以通常检测Ig G、IgM、IgA,这三类Ig就可以代表血清Ig的水平(表20-2)。
检测发现三类Ig水平均明显低下,就可考虑体液免疫缺陷。
但在分析儿童Ig水平时,应注意Ig的水平随年龄而变化。
体液免疫功能缺陷首先考虑患者血清Ig 水平,如果所有类别Ig水平均降低,即称为一般性联低丙种球蛋白血症。
如果免疫球蛋白水平极度低下,或IgG、IgM、IgA,三类Ig总量低于2mg/ml则称为严重低丙种球蛋白血症或无丙种球蛋白血症(agammaglobulinemia)。
如果只一种或两种Ig水平降低,则称为异常丙种球蛋白血症(dysgammaglobulinemia)。
一般性低丙种球蛋白血症多见于继发性免疫缺陷病。
无丙种球蛋白血症常见于原发免疫缺陷病。
但是常有约50%IgA缺陷病人无临床症状,伴有反复感染的IgA缺陷病人常同时有IgG的缺陷。
常规的定量检测血中Ig的方法是单向免疫扩散和免疫比浊法。
表20-2 人类血清免疫球蛋白正常量类别变化较大时期(mg/ml)达到成人水平与均值IgG 1 ~5岁8.0 ~10.04 ~8岁 8.0 ~10.09 ~13岁 10 ~11.0 8岁以后12.0±2.6mg/ml (150±321IU/ml)IgA 1 ~2岁0.54 ~8岁 1~1.59 ~13岁 1.5~2.0 12岁以后2.0±0.5mg/ml (140±36IU)/ml)IgM 1 ~4岁1.04 ~8岁 1.09 ~13岁 1.0 男性1岁女性2岁1.1±0.3mg/ml (130±40IU)/ml)注:IU=国际单位2.分泌型IgA(SIgA)的测定 SIgA是粘膜抗感染的重要因素,但是粘膜抗感染还包括少量渗出的IgM和IgG,还有细胞免疫的作用。
常用医学检查指标及其临床意义医学检查指标是指用于评估患者身体状况、发现疾病及监测疾病进展情况的一些生化、生理、免疫学、显微学等检验项目。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医学检查指标及其临床意义的详细介绍。
1.血常规检查:血常规检查包括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血小板计数等指标。
白细胞计数可以用来评估炎症、感染和免疫系统功能;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浓度可以用来评估贫血状况,监测肾功能和血液循环情况;血小板计数可以反映凝血功能及炎症等疾病情况。
2.尿常规检查:尿常规检查包括尿液外观、比重、pH值、蛋白质、糖、红细胞、白细胞等指标。
尿常规检查可以帮助评估肾脏功能、尿路感染和炎症等疾病情况。
3.血糖测定:血糖测定用于评估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监测胰岛素分泌和胰岛素耐受性。
血糖测定也可以用于怀疑低血糖的患者或者监测其他疾病如肾脏疾病、肝脏疾病和甲状腺功能异常等。
4.肝功能检查:肝功能检查包括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血清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碱性磷酸酶等指标。
肝功能检查可以用于评估肝脏的炎症、肝炎、肝硬化、肝癌和药物毒性等情况。
5.肾功能检查:肾功能检查包括血清肌酐、尿素氮、尿酸等指标。
肾功能检查可以用于评估肾脏的滤过功能及泌尿系统的疾病情况。
6.血脂测定:血脂测定包括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HDL-C)等指标。
血脂测定用于评估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肥胖症和代谢综合征等情况。
7.血压测定:血压是评估心血管系统功能的重要指标。
高血压可以导致心血管疾病,如心脏病、脑卒中和肾脏疾病等。
8.癌症标志物测定:癌症标志物是一些在特定类型的癌症患者体内产生的物质,如癌胚抗原(CE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以及癌胚抗原(AFP)等。
癌症标志物的测定可以用来筛查和诊断癌症以及监测治疗效果和复发情况。
9.免疫学指标测定:免疫学指标测定包括白细胞亚群分析、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M、IgA)测定、类风湿因子测定等。
203科技资讯 S CI EN CE & T EC HNO LO GY I NF OR MA TI ON 学 术 论 坛测定血清中免疫球蛋白A 的含量对诊断和指导治疗肝脏疾病、结缔组织疾病和肾病有实际的临床意义[1]。
目前,检测IgA的方法主要有酶免疫分析法、免疫荧光法、免疫比浊法、共振散射法[2]等。
本文将吸收光谱与高选择性的免疫反应相结合,建立了一种定量检测人血清中免疫球蛋白A 的新方法。
本法具有操作简便、快速,所用仪器简单等特点,用于样品分析,结果满意。
1 实验方法在10m L 比色管中分别加入0.4m L p H 值为6.2的磷酸氢二钠-柠檬酸缓冲溶液,0.30mL经过适当比例稀释的羊抗人IgA溶液,0.60mL的PEG4000,一定量的IgA溶液,用二次纯水定容至3m L ,摇匀,静置30分钟。
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扫描得到体系的吸收光谱,测定283nm波长处的吸光强度A;不加IgA作空白,测其吸光强度I b ;计算ΔA =A -A b 。
2 结果与讨论根据免疫反应原理,IgA抗原与IgA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微粒。
P E G 为一种无电荷的线性分子的多糖,能够解除抗原抗体周围的电子云和水化层,促进两者靠近并结合成大复合物,加快反应速度。
IgA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随其浓度的增加,在283nm 处的吸收强度呈线性增强,据此可建立IgA的免疫吸收光谱分析法。
2.1吸收光谱IgA和羊抗人IgA血清在283nm处都有1个吸收峰,随着IgA浓度增大该吸收峰强度呈线性大大增强。
本实验未采用试剂厂家推荐波长340nm,因为在340nm处吸光度值变化幅度小,为了增加灵敏度,本实验采用283nm为测定波长。
2.2p H 值、缓冲溶液用量的选择分别测定了pH值为5.8~8.0范围内体系在Na 2HPO 4-柠檬酸缓冲溶液中ΔA 283nm 的波动变化。
结果表明,当pH 值为6.2时,ΔA 283nm 达到最大值,增加灵敏度的效果达到最好,所以本文选择了p H 值为6.2的Na 2H P O 4-柠檬酸缓冲溶液;又考察了缓冲溶液的用量从0~0.8m L 对ΔA 283n m 的影响。
蛋白a结合的抗体类型-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在1.1概述部分,我们可以简要介绍蛋白A结合的抗体类型的背景和重要性。
蛋白A是一种从某些细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中提取的蛋白质,在生物医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蛋白A能够与抗体的Fc区结合,因此被广泛用于抗体的纯化、检测和定量分析等领域。
抗体是由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的一种免疫蛋白,能够识别和结合到特定的抗原上。
根据抗体的结构和功能特点,可以将其分为不同的类型,如IgG、IgM、IgA、IgD和IgE等。
这些不同类型的抗体在机体的免疫应答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具有不同的生物学功能和应用价值。
蛋白A结合的抗体类型是指能够与蛋白A发生特异性结合的抗体。
由于蛋白A能够结合到抗体的Fc区,因此可以利用蛋白A来纯化、富集和检测与蛋白A结合的抗体。
在生物医学研究中,蛋白A结合的抗体类型被广泛应用于免疫检测、蛋白质纯化、抗体制备和药物研发等领域。
了解和研究蛋白A结合的抗体类型对于深入理解抗体与蛋白质相互作用、抗体的功能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蛋白A结合的抗体类型进行分类和介绍,以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蛋白A结合的抗体。
同时,本文也将探讨蛋白A结合的抗体类型研究的意义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通过对蛋白A结合的抗体类型的系统分类和介绍,我们可以进一步推动抗体研究和应用的发展,为疾病诊断、治疗和药物开发提供更加精准和有效的手段。
同时,对蛋白A结合的抗体类型的深入研究还有助于拓宽我们对抗体多样性和功能的认识,为未来抗体工程和免疫治疗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是以下内容之一: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是为了介绍整篇文章的组织结构,让读者了解文章的布局和章节安排。
通过清晰的结构安排可以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和逻辑关系。
在本文中,文章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主要部分。
引言部分主要介绍了整篇文章的背景和意义。
首先概述了蛋白A结合的抗体类型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
血清免疫球蛋白 A 、G、M 的测定及其医学
免疫球蛋白G(IgG)
【正常参考值】6 ~ 16g/L
【临床意义】免疫球蛋白的血清含量与年龄有一定关系,儿童偏低,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含量逐渐升高。
增高:见于IgG 型多发性骨髓瘤、慢性肝病、慢性感染、结缔组织病、过敏性紫癜、恶性淋巴瘤、牛皮癣、麻风病、疟疾、肾炎。
减低:先天性免疫缺陷病、肾病综合征、病毒感染、蛋白丢失性疾病、免疫抑制治疗。
免疫球蛋白A(IgA)
【正常参考值】0.76 ~ 3.9g/L
【临床意义】
增高:肝脏疾病、结缔组织疾病、IgA 型多发性骨髓瘤、肺结核、急性肾炎等。
减低:免疫缺陷病、选择性IgA 缺陷病、后天性低丙种球蛋白血
症、肾病综合征、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何杰金病。
免疫球蛋白M(IgM)
【正常参考值】0.4〜3.45g/L
【临床意义】
增高:巨球蛋白血症、病毒性肝炎急性期、结缔组织疾病、恶性肿瘤、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伤寒、梅毒、黑热病、疟疾、丝
虫病、支原体肺炎、风疹等。
减低:免疫缺陷病、IgA、IgG 型的多发性骨髓瘤、何杰金病、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先天愚型、蛋白丢失性胃病、网状内皮
细胞增生性疾病、尿毒症。
(学习的目的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
获,努力就一定可以获得应有的回报)。
浅析血清IgG、IgA、IgM测定方法及临床意义发表时间:2019-09-04T16:16:41.193Z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7期作者:张英辉1 富荣威(通讯作者)2 [导读] 测定免疫球蛋白(IgG、IgA、IgM)能够提供有关体液免疫状态的重要信息,预见原发性免疫缺陷病,具有重大的临床意义。
1.北部战区总医院检验科;2.沈阳二四五医院检验科【摘要】目的掌握IgG、IgA、IgM测定方法及临床意义。
方法采集标本,运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清中IgG、IgA、IgM,送检。
结论测定免疫球蛋白(IgG、IgA、IgM)能够提供有关体液免疫状态的重要信息,预见原发性免疫缺陷病,具有重大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IgG;IgA;IgM;测定方法;临床意义IgG、IgA、IgM是三种免疫球蛋白,也就是抗体。
三种抗体结构不同,功能亦不同。
IgG是主要的再次免疫反应抗体,IgM是主要的初次免疫抗体,IgA是粘膜免疫中的主要分泌型抗体。
1测定方法1.1检测原理免疫球蛋白是由浆细胞分泌的,是免疫系统与抗原接触后的体液免疫反应物。
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检测原理为人体液标本中的蛋白与特异性的抗体形成免疫复合物。
这些免疫复合物会使穿过标本的光束发生散射。
散射光的强度与标本中IgA/G/M的浓度成正比。
与已知的标准浓度对比即可得出结果。
计算公式为:IgA/G/M浓度(g/L)=A样品/A标准×标准液浓度。
1.2标本采集1.2.1采血方法:空腹不抗凝静脉血、肝素或EDTA抗凝血浆2~3ml、脑脊液。
新鲜的尿液也适用于IgG测定,如要分析对应的血清和脑脊液样品,则应同时抽取。
1.2.2标本处理:以2500~3000r/min离心6~10min,分离血清上机测定[1]。
若标本不能及时检测,将分离的血清冷藏于2~8℃的冰箱内保存。
1.2.3标本保存:使用新鲜或冰冻的血清样本或脑脊液,2~8℃保存不超过8d,-20℃条件下保存不超过3个月。
疫球蛋白(lg)是一组具有抗体活性的蛋白质,主要存在于生物体血液、组织液和外分泌液中,是检查机体体液免疫功能的一项重要指标。
人类的免疫球蛋白分为五类,即lgG、lgA、lgM、IgD和lgE,其中IgD 和IgE含量很低,故我们常规所测定的Ig主要为lgG、lgA、IgM三项。
血清中免疫球蛋白异常,主要可分为三类:(1)几种不同的Ig水平增加:主要见于感染、肿瘤、自身免疫病、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及淋巴瘤等。
自身免疫病中,如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以lgG、lgA、IgM升高多见,类风湿性关节炎以IgG、IgM升高多见。
(2)单一的Ig水平增加:又称为“M”蛋白病,主要见于:(1)多发性骨髓瘤(MM),表现为仅有某一种Ig异常增高,而其他种明显降低或维持正常。
其中以IgG;型MM最常见,血清中lgG含量可高达70g/L,IgA型次之,IgD型较少见,IgE型最为罕见。
(2)巨球蛋白血症,是产生IgM的浆细胞恶性增生,血清中IgM可高达20g/L以上。
(3)一种或多种Ig水平减少:分为原发性或继发性的,前者属于遗传性,如瑞士丙种球蛋白缺乏症,选择性IgA、IgM缺乏症等。
继发性缺损见于网状淋巴系统的恶性疾病、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肾病综合征、大面积烧伤烫伤患者、长期大剂量使用免疫抑制剂或放射线照射所致。
lgD升高主要见于lgD型MM。
流行性出血热、过敏性哮喘、特应性皮炎患者IgD升高。
妊娠末期、吸烟者中IgD也可出现生理性升高。
IgE升高常见于超敏反应性疾病,如过敏性鼻炎、外源性哮喘、枯草热、慢性荨麻疹,以及寄生虫感染、急慢性肝炎、药物所致的间质性肺炎、支气管肺曲菌病、类风湿性关节炎和IgE型MM等。
近年来糖化血红蛋白(HbA1c)正日益受到临床的高度重视,糖化血红蛋白(HbA1c)是血红蛋白A组分的某些特殊分子部位和葡萄糖经过缓慢而不可逆的非酶促反应结合而形成的,当血液中葡萄糖浓度较高时,人体所形成的糖化血红蛋白含量也会相对较高。
IgG,IgM,IgA,IgE医学中各是代表什么意思?1、IgG是免疫球蛋⽩G(Immunoglobulin G,IgG)的缩写,是⾎清主要的抗体成分,约占⾎清Ig的75%。
其中40~50%分布于⾎清中,其余分布在组织中。
IgG是唯⼀可以通过胎盘的免疫球蛋⽩。
IgG的功能作⽤主要在机体免疫中起保护作⽤,⼤多数抗菌、抗病毒;应对⿇疹、甲型肝炎等,能有效地预防相应的感染性疾病。
其指标对于诊断某些疾病具有意义。
⽣理作⽤IgG的功能作⽤主要在机体免疫中起保护作⽤,⼤多数抗菌、抗病毒;应对⿇疹、甲型肝炎等,能有效地预防相应的感染性疾病。
IgG是唯⼀可以通过胎盘的免疫球蛋⽩。
来⾃母体的IgG在出⽣后数⽉对防御⽩喉、⿇疹、脊髓灰质炎等感染起着重要作⽤,母体传递给胎⼉的IgG于⽣后6个⽉⼏乎全部消失,⽽婴⼉⾃⾝产⽣IgG从3个⽉时才逐渐增多,故6个⽉后易患感染。
3-5岁时渐接近成⼈⽔平。
2、IgM是Immunoglobulin M的缩写,意思是免疫球蛋⽩M,根据结构的不同将免疫球蛋⽩分为五种,IgM是⼈的免疫球蛋⽩之⼀,其他还有IgA、IgG、IgD和IgE。
是胎⼉合成的第⼀种Ig。
⽣理作⽤IgM占⾎清免疫球蛋⽩总量的5%-10%,⾎清浓度约1mg/ml。
单体IgM以膜结合型(mIgM)表达于细胞表⾯,构成B细胞抗原受体(BCR)。
分泌型IgM为五聚体,是分⼦量最⼤的Ig,沉降系数为19S,称为巨球蛋⽩,⼀般不能通过⾎管壁,主要存在于⾎液中。
五聚体IgM含10个Fab段,有很强的抗原结合能⼒;含5个Fc段,⽐IgG更易激活补体。
天然的⾎型抗体为IGM,⾎型不符的输⾎可致严重溶⾎反应。
IGM是个体发育过程中最早合成和分泌的抗体,在胚胎发育晚期的胎⼉即能产⽣IgM,故脐带⾎IgM升⾼提⽰胎⼉有宫内感染(如风疹病毒或巨细胞病毒等感染)。
IgM也是初次体液免疫应答中最早出现的抗体,是机体抗感染的“先头部队”;⾎清中检出IgM 提⽰新近发⽣感染,可⽤于感染的早期诊断。
血清免疫球蛋白浓度与血浆粘度相关性的研究摘要:目的:了解免疫球蛋白(IgG、IgA、IgM)与血浆粘度(80S-1)的相关性。
方法:把测得的免疫球蛋白浓率分为高、中、低三种浓度梯度,与其对应的血浆粘度进行比较。
结果:三种浓度的免疫球蛋白分别与对应的血浆粘度有显著或明显差异(P<0.05或P<0.01)。
结论:血清免疫球蛋白呈梯度增高时,血)。
浆粘度随之增高,并间接影响全血粘度及血液表观粘度(ηa关键词:免疫球蛋白血浆粘度相关性分类号:R446.61▲为了解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浓度与血浆粘度的关系,我们对来自我国十四个省市的61个市、县的驻某地新战士共520人,进行了血清免疫球蛋白浓度及血浆粘度的测定,发现血清免疫球蛋白浓度与血浆粘度有一定关系。
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均为入伍30天左右的士兵,驻地为高寒牧区及林区、矿区。
分别来自河南、山西、陕西、江苏、四川、重庆、湖南、湖北、吉林、内蒙古、江西、甘肃、河北、新疆等地的61个县市。
年龄最大为22岁,最小16岁,平均为18.6岁,均为男性。
汉族438人,回族9人,土家族4人,满族7人,维吾尔族12人,哈萨克族18人。
入伍体检均未发现有肝肾及其它系统疾病。
1.2 方法清晨抽取静脉血3.0ml,肝素抗凝(100u/ml)同时抽取非抗凝血2.0ml,前者用于测定血浆粘度,后者测定IgG、IgA、IgM浓度。
免疫球蛋白用荷兰生产的IPS半自动生化分析仪,试剂为上海长征公司生产的免疫球蛋白试剂盒(批号990805),原理为消化终点比色法,反应温度25℃,波长340nm。
血浆粘度用LG—N—3锥板式血流变分析仪,测试温度25℃,切变率为80S—1。
免疫球蛋白的浓度分为高、中、低三种,其中IgG高浓度为>14.5g/L,中浓度为8.5~13.9g/L,低浓度为<8.4g/L,对应的例数分别为112、329、79;IgA高浓度为>2.1g/L,中浓度为1.1~2.0g/L,低浓度为<1.0g/L,对应的例数分别为120、314、86;IgM高浓度为>1.5g/L,中浓度为0.81~1.49g/L,低浓度为<0.80g/L.对应的例数分别为99、337、84。
血清免疫球蛋白A、G、M的测定及其医学意义
免疫球蛋白G(IgG)
【正常参考值】6~16g/L
【临床意义】
免疫球蛋白的血清含量与年龄有一定关系,儿童偏低,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含量逐渐升高。
增高:见于IgG型多发性骨髓瘤、慢性肝病、慢性感染、结缔组织病、过敏性紫癜、恶性淋巴瘤、牛皮癣、麻风病、疟疾、肾炎。
减低:先天性免疫缺陷病、肾病综合征、病毒感染、蛋白丢失性疾病、免疫抑制治疗。
免疫球蛋白A(IgA)
【正常参考值】~L
【临床意义】
增高:肝脏疾病、结缔组织疾病、IgA型多发性骨髓瘤、肺结核、急性肾炎等。
减低:免疫缺陷病、选择性IgA缺陷病、后天性低丙种球蛋白血症、肾病综合征、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何杰金病。
免疫球蛋白M(IgM)
【正常参考值】~L
【临床意义】
增高:巨球蛋白血症、病毒性肝炎急性期、结缔组织疾病、恶性肿瘤、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伤寒、梅毒、黑热病、疟疾、丝虫病、支原体肺炎、风疹等。
减低:免疫缺陷病、IgA、IgG 型的多发性骨髓瘤、何杰金病、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先天愚型、蛋白丢失性胃病、网状内皮细胞增生性疾病、尿毒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