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日喀则市高二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
- 格式:doc
- 大小:2.42 MB
- 文档页数:17
第 1 页 共 17 页 西藏日喀则市高二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 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
1. (2分) 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划线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 综合症 嘉言懿行 拱券(quàn) 黑咕隆咚(lōng)
B . 侍应生 剑走偏锋 执著(zhuó) 颓垣断壁(yuán)
C . 自助游 听风是雨 圭臬(niè) 虎踞龙盘(páng)
D . 畅想曲 白璧微瑕 微创(chuàng) 家给人足(jǐ)
2. (2分)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我极抱歉的是,由于篇副的限制,我不能对于那些慷慨帮助我的自然学者一一表示谢意,其中有些是不相识的。 (达尔文《<物种起源>绪论》)
B .
明代徐火勃有一首《咏荔枝膜》诗,描写吃荔枝时把壳和膜丢落地上,好似“盈盈荷瓣风前落,片片桃花雨后骄”。 (贾祖璋《南州六月荔枝丹》)
C .
昆虫身怀非凡的拟态本领,把生存环境以极其精湛的写实笔法复述出来,伪装成枯叶、竹节或花朵,甚至伪造上面的破损和虫斑。 (周晓枫《斑纹》)
D .
歧江公园使我们看到了那些被孰视无睹的人们,推开了被时光默默湮没了的“单位”之门,迎面吹来清新怡和的风,听到劳动的人们在歌唱。(俞孔坚《足下的文化与野草之美》)
3. (2分)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 在“2013阿姆斯特丹世界室内设计计大会”中国代表团出征仪式上,全场嘉宾齐声呐喊“筑梦大唐合盛,为中国设计发声”,声音气冲霄汉 , 久久回荡在金色大厅中。
B . 本书作者采用幽默却又不失严谨的笔调,将伶人的瑰丽而又哀婉的人生轨迹勾勒出,尤其是行文皮里阳秋 ,
含蕴丰富,使得这部作品更具别样精彩的阅读感受。
C . 在这次班级聚会上,同学们欢聚一堂,谈笑自若 , 在聚会达到高潮时,大家谈及高中生话的点点滴滴, 第 2 页 共 17 页 往事便一一呈现在我的脑海中,清晰如昨。
D .
不少地方官员前仆后继地追逐奢华气派的办公场所,超标建楼,铺张浪费,这种现象不仅屡禁不止,甚至愈演愈烈,个中原因值得我们深思。
4. (2分) 下列有关文学作品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刘备自立为汉中王后,关羽率领大军进攻樊城。曹操派于禁和庞德前去救援。关羽趁樊城下大雨发大水之际,率领水军向曹军进攻。于禁被围,只得投降,庞德也被关羽活捉。(《三国演义》)
B .
鲍赛昂夫人教导拉斯蒂涅要以牙还牙去对付这个既卑鄙又残忍的社会,她说:“你越没有心肝,就越高升得快。”按照表姐的指点,拉斯蒂涅决心去勾引高老头的二女儿纽沁根太太。(《高老头》)
C .
梅表姐出嫁后不久就守寡,为了躲避军阀混战,被迫躲入高公馆,并与觉新相遇。善良的瑞珏知道后十分同情,真诚的安慰梅,两人随后成为了朋友。(《家》)
D .
贾宝玉会见贾雨村时无精打采,令贾政很不满意。宝玉与黛玉的交往又给贾政无端招来政治纠纷。贾环污蔑宝玉逼死了金钏儿。贾政气急交加欲将宝玉立刻打死,直到贾母前来,才救下了宝玉。(《红楼梦》)
5. (2分) (2019高二下·蓟州期中) 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四库全书》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丛书,编纂开始于清代乾隆年间,历时15年,全书分为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
B . 美国小说家海明威创作的核心理论是“冰山理论”,其代表作有《丧钟为谁而鸣》《老人与海》《桥边的老人》。
C . 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作家杰出代表雨果,创作上主张“美丑对照原则”;小说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娜塔莎》选自长篇小说《九三年》。
D .
《大学》的主体是“三纲”“八目”,即“三纲”是指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八目”,是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二、 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6分)
6. (6分) (2019高一上·吉林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谁毒死了村长的狗
陈永林 第 3 页 共 17 页 村长的狼狗竟被哪个吃了豹子胆的人毒死了。
村里人都担心村长怀疑自己毒死了那条狼狗,便都去村长家向村长表明自己的清白。当然去村长家不能空手,都拎着鼓囊囊的包。村长听了村人的表白,说,谁毒死了我的狗,我心里清楚。村里人就说,那就好,那就好。村里人很想知道村长怀疑谁毒死了他的狼狗,但又不敢问。村长便说,村里这么多狗,可为啥单单毒死我的狗?
村长这话传到村里那些养了狗的村里人耳朵里。那些养了狗的村人惶惶不安。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他们都毒死了自己的狗。但他们都装模作样地站在村头骂:哪个短命鬼毒死了我的狗?毒死了我的狗的人有命做二十岁没命做三十岁……啥恶毒的话都骂出口了。他们心里暗笑,自己骂自己还骂得这么起劲。
村里再没一条狗了,一到晚上村里变得死静。原来村里不是这只狗叫,就是那只狗叫。有时一只狗莫名其妙地叫一声,村里所有的狗都跟着叫起来。村里人总要被吵醒几次。特别是那些上了年岁的人,晚上本来很难睡着,好不容易睡了,又被狗叫声吵醒了,只有睁着眼在床上翻来覆去地熬到天亮。他们心里都感激那个毒死了村长的狗的人。
如果不是二狗想讨好村长,那么村长的狗被毒死的事就会成为无头案。可是二狗有许多事要求村长。二狗想当村里竹器厂的厂长,二狗想在公路旁申请一块宅基地,这些事都要村长点头。二狗就找到村长拍着胸说,村长,我一定要查出谁是毒害你狼狗的凶手。村长说,这事就算了,查出谁是凶手又有什么意思呢?村长这态度很让二狗失望。但二狗又一想,村长表面不支持他追查凶手,不见得心里也不支持他追査凶手。二狗这样一想,很为自己的聪明高兴,很得意地笑了。
二狗四处寻找线索。二狗的工作得到全村人的支持。二狗尽管没说是村长让他追查凶手,但二狗话里弦外之音让村里人觉得二狗追查凶手是村长授意的。村里人很是羡慕二狗。如果村长不信任二狗,会让二狗干这事?因而村里人对二狗极热情,二狗到谁家找线索,谁都会递烟递茶,有的人还下面条下鸡蛋,还留二狗吃饭。吃饭时二狗当然坐上席。谁都不敢怠慢二狗,都担心二狗怀疑自己毒死了村长的狗。二狗怀疑谁毒死了村长的狗,那么村长自然也怀疑谁毒死了他的狗。
通过几天的调查,鸟蛋成了二狗怀疑的对象。村长的狗在被毒死前的几天,鸟蛋还拿扁担打过村长的狼狗。那时鸟蛋还说要毒死村长的狗。二狗找到鸟蛋说,你拿什么毒死了村长的狗?鸟蛋忙说,二狗,你莫乱说,我哪敢毒死村长的狗?二狗说,你没毒死村长的狗,那么是谁毒死了村长的狗?鸟蛋说,我干吗要毒死村长的狗?二狗说,你恨村长的狗!村长的狗咬死了你十几只下蛋的鸡,那天你拿扁担打了村长的狗。这就是你作案的动机。鸟蛋急了,我的好二狗兄弟,你真的别乱猜疑,我有这心也没这胆。我如果毒死了村长的狗,我全家人都没命过年。二狗听不进鸟蛋的话,二狗去村长家报喜,可村长到沿海农村考察去了。
但全村人都知道鸟蛋毒死了村长的狗。村里人在路上遇见了鸟蛋,都冷着脸不搭理。鸟蛋主动打招呼,村里人 第 4 页 共 17 页 也聋子样没听见。村里人都想疏远鸟蛋。如果跟鸟蛋亲近了,会被怀疑是鸟蛋的同谋,谁会那么傻?再说疏远了鸟蛋从另一个角度来讲那就是亲近了村长。鸟蛋便见一个村里人就解释,我真的没毒死村长的狗,我如毒死了村长的狗,那我就断子绝孙。村里人说,毒没毒死村长的狗,自己心里最清楚。
鸟蛋去了村长家,对村长的女人说,大嫂,你要救救我,现在全村的人都说我毒死了你家的狗。全村的人都不理我了……
村长的女人打断鸟蛋的话,村里人咋都说你毒死了我家的狗,咋不说別人毒死了我家的狗?
鸟蛋的腿一软,扑通一声跪下来,大嫂,你也以为我毒死了你家的狗,这真冤枉我,我如果毒死了你家的狗,出门就遭雷打死……村长的女人再不理鸟蛋了,任一脸泪水的鸟蛋跪在那儿。
村长考察回来时,鸟蛋已疯了。疯了的鸟蛋一见人就说,我没毒死村长的狗,我没毒死村长的狗。鸟蛋翻来覆去的就这一句话。村长很痛心,他叫来了二狗,狠狠地扇了二狗一巴掌,都是你这狗日的办的好事!二狗挺委屈,村长,你的狗真是鸟蛋毒死的,他恨你的狗,有作案的动机……
村长打断二狗的话,放屁!我的狼狗是我自已毒死的!二狗不懂,愕愕地望着村长。村长说,我这狼狗不是条好狗。一到晚上不管什么人到我家里来,它狂叫着要咬人,吓得人都不敢进我家的门了。
二狗听了村长的话,脑子开窍了,因为有了那条儿狼狗,那些送礼的不敢进村长家的门,村长自然恨它。二狗说,那真不是条好狗,是该毒死。
后来,二狗当上了竹器厂的厂长了。
(1) 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村长家的狗被毒死了,村民们怕村长误会是自己毒死了村长的狗,于是纷纷拿着礼物到村长家表明自己的清白。
B . 标题“谁毒死了村长的狗”设置了悬念,引起了读者的阅读兴趣,是小说的线索,小说围绕这个疑问,展开情节。
C . 小说讲述了一个富有悬念的故事,在故事中叠加“误会”,从而形成“悬念——误会——反转(解开悬念)”的情节模式。
D . 村里没有了狗晚上也就没有了狗吠声,村庄格外安静,人们终于能够睡一个安稳的觉了,所以大家都很感激那个毒死狗的村民。
(2) 小说第一段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章简要说明。 第 5 页 共 17 页 (3) 小说中安排了“二狗”这个人物有何用意?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
三、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
7. (11分) (2019高三上·浙江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岑嘉州诗集》序
(唐)杜确
自古文体变易多矣,梁简文帝及庾肩吾之属,始为轻浮绮靡之词,名曰“宫体”。自后沿袭,务为妖艳,谓之摛锦布绣焉。其有敦尚风格,颇存规正者,不复为当时所重,讽谏比兴,由是废缺。
物极则变,理之常也。圣唐受命,斩雕为朴。开元之际,王纲复举,浅博之风,兹焉渐革。其时作者,凡十数辈,颇能以雅参丽,以古杂今,彬彬然,粲粲然,近建安之遗范矣。
南阳岑公,声称尤著,公讳参,代为本州冠族。曾太公文本,大父长倩,伯父羲,皆以学术德望,官至台辅。早岁孤贫,能自砥砺,遍鉴史籍,尤工缀文,属辞尚清,用意尚切,其有所得,多入佳境,回拔孤秀,出于常情。每一篇绝笔,则人人传写,虽闾里士庶,戎夷蛮貊,莫不讽诵吟习焉。时议拟公于吴均、何逊,亦可谓精当矣。天宝三载进士高第,解褐右内率府兵曹参军,转右威卫录事参军,又迁大理评事,兼监察御史,充安西节度判官,入为右补阙。频上封章,指述权佞,改为起居郎,寻出虢州长史,又改太子中允兼殿中侍御史,充关西节度判官。圣上潜龙藩邸,总戎陕服,参佐僚史,皆一时之选。由是委公以书奏之任,入为祠部考功二员外郎,转虞部库部二正郎,又出为嘉州刺史。副元帅相国杜公鸿渐表公职方郎中兼侍御史,列于幕府,无几使罢,寓居于蜀。时四川节度因乱受职,本非朝旨,其部统之内,文武衣冠,附会阿谀,以求自结,皆曰中原多故,剑外小康,可以庇躬,无假向阙。
公乃著《招蜀客归》一篇,申明逆顺之理,折挫佞之计,有识者感叹,奸谋者惭沮,播德泽于梁益,畅皇风于邛。旋轸①有日,犯軷俟②时,吉往凶归③,呜呼不禄,岁月逾迈。殆三十年,嗣子佐公,复纂前绪,亦以文采,登名翰场。有公遗文,贮之筐箧,以确接通家馀烈,忝同声后辈,受命编次,因令缮录,区分类聚,勒成八卷。倘后之词人有所观览亦由聆广乐者识清商之韵游名山者仰翠微之色足以莹彻心府发挥高致焉京兆杜确。
【注释】①旋轸:回车,喻返京。②犯軷俟时:岑参赴嘉州刺史任途中遇蜀中动乱不得前行,留滞在梁州、成都一带。軷,古代出行时祭祀路神。③吉往凶归:唐代宗永泰元年岑参出为嘉州刺史,约大历五年客死于成都。
(1) 对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梁简文帝及庾肩吾之属 属:这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