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昏侯大墓考古发现现场之三
- 格式:doc
- 大小:13.50 KB
- 文档页数:3
研究交流呈现 解析 述评——汉代海昏侯墓考古发掘视频报道的三个维度文/刘彬南昌西汉海昏侯墓的考古发掘历时5年,出土文物1万余件。
作为我国迄今发现的保存最好、结构最完整的西汉列侯墓园,自2015年11月初公布阶段性考古发掘成果以来,海昏侯墓引发了全国乃至诸多境外媒体的广泛关注。
随着民众文化需求的日益增加,媒体对于考古发掘事件的报道也更加频繁和深入,但不同类型媒体之间对于同一事件的报道,往往会有不同的侧重点和视角。
本文以海昏侯考古发掘为案例,谈谈考古发掘事件中视频报道的三个维度。
呈现:近距离感受考古发掘的魅力由于其极高的历史价值和数以万计的文物,海昏侯墓考古发掘的阶段性成果刚一公布,就引起非常高的关注度。
对于公众来说,海昏侯墓在哪,墓园有多大,主墓是什么样子的,发掘出了哪些文物等等,这些都是大家最想一睹为快的。
因此,把这些呈现出来,带领观众近距离感受考古发掘的魅力,是视频报道首先要做的事。
事实上,这也是视频报道最为擅长的优势。
文字重在逻辑,长于议事论理,图片定格瞬间,虽有视觉上的呈现,但失于静态。
而视频则可以多角度、多景别来展示,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较少,加上后期的非线性编辑,可以给观众一个完整而持续的真实呈现,最大限度地满足观众的好奇心。
因此,在报道过程中,各家媒体对于海昏侯墓的地理位置、结构布局、文物发掘及保护等方面,通过大全景、大特写等拍摄方式,辅助以记者出镜、专家介绍、资料收集等多形式、多途径予以了充分的呈现。
使得观众能够通过屏幕直观且详尽地了解海昏侯墓考古现场的情景以及发掘的进展情况。
除了常规的报道外,媒体在报道时还对墓园进行了航拍,从高空视角俯瞰,对整个园区的方位布局做了全景式地呈现。
同时,通过三维动画的形式,把墓园结构和发掘进程做了动态展示,让观众对考古发掘的进展以及墓园结构的了解更加直观。
此外,最新的VR视频技术也被运用到报道当中,比如新华社所做的报道——《VR视频:首博海昏侯文物展》,带领观众身临其境看展览。
“探索·发现”栏目播放《海昏侯大墓考古发掘现场》中,曾解释“上”字含义:上,上林苑的上,就相当于人民币上印上了“中国人民银行”这个字一样的。
上林苑是专门铸造钱的一个机构,上林三官。
还有一个,当时就是说(黄金)是上币,五铢钱叫下币,也可能是把这个上币的上字写上去也有可能。
认为“上”字或是“上林苑”或是“上币”简称。
现在看来,这样的解释应不确切。
首先,“上”在汉代文献中,除表示方向的上下外,相当多情况下它特指皇帝。
通俗的些讲,它是“皇上”的“上”。
关于此点,东汉晚期蔡邕在其所著《独断》中有明确记载:上者,尊位所在也。
太史令司马迁记事,当言帝则依违但言上,不敢亵渎言尊号,尊王之义也。
当然,汉天子的称号也并不仅有“上”。
《独断》指出:汉天子正号曰皇帝,自称曰朕,臣民称之曰陛下。
其言曰制诏。
史官记事曰上。
车马、衣服、器械、百物曰乘舆。
所在曰行在所,所居曰禁中,后曰省中。
印曰玺。
所至曰幸。
所进曰御。
可见汉天子的称谓多多——皇帝、朕、陛下、乘舆、上、行在所、禁中等等。
而上面提到的“上林苑”一词的来源,其实也与前述的“上”(后世俗称“皇上”)有关——“上林苑”是“上”之“林苑”,或“上”之“林”与“苑”。
也就是说,“上”不会是“上林苑”的简称。
其次,《史记·平准书》载,“及至秦,中一国之币为二等,黄金以溢名,为上币;铜钱识曰半两,重如其文,为下币”(《汉书·食货志》记述近同)。
其并记载汉武帝元狩四年(前119年)在连年出兵、大型营建、灾害频频情况下出现“县官大空”情况,于是“更钱造币以赡用,而摧浮淫并兼之徒”,实行币制改革。
决定造“白鹿皮方尺,缘以藻缋,为皮币,直四十万。
王侯宗室朝觐聘享,必以皮币荐璧,然后得行。
又造银锡为白金。
以为天用莫如龙,地用莫如马,人用莫如龟,故白金三品:其一曰重八两,圜之,其文龙,名曰白选,直三千;二曰以重差小,方之,其文马,直五百;三曰复小,撱之,其文龟,直三百。
震惊世界的考古发现海昏侯墓篇一南昌海昏侯墓最近火了,考古专家称其考古价值超过了长沙马王堆汉墓。
海昏侯墓位于南昌新建区一座海拔1000多米的山上,占地面积约4万平米,相当庞大。
最新考古发现,海昏侯墓现车马坑,其中有每乘4匹马拉动、共计5辆木质彩绘马车。
海昏侯墓现车马坑,4匹马一辆车是汉代王侯出行的最高配备,可见其身份之高。
不过尽管海昏侯墓现车马坑,墓主人的身份仍然难以确定,究竟海昏侯是谁仍有待考证。
海昏侯墓考古领队、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杨军介绍,车马坑南北长17.7米、东西宽4.24米、距地表深2.5米。
坑内木椁和加固木椁的柱子均腐朽殆尽,仅留有痕迹。
从修建木椁时留下的熟土二层台和二层台上腐朽殆尽的椁顶板痕迹判断,椁室高约0.5米。
随葬木质彩绘车辆5辆,为实用高等级安车,马车经过拆卸,被拆卸下的车马器装入彩绘髹漆木箱内放置在椁底板上。
陪葬马匹20匹,骨架已腐朽殆尽,仅存痕迹。
篇二除了海昏侯墓现车马坑,根据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发布的消息,海昏侯墓北藏閤钱库出土有10余吨五铢钱有200万枚,换作现在得值多少钱呀!考古专家给出的答案是,相当于现在的50公斤黄金,由此换算得出相当于如今的人民币1000多万元。
按照汉代赙赠制度如此盛行可以看出,之所以海昏侯墓内会出土10余吨的五铢钱,除了其本身拥有着诸侯身份之外,极有可能是海昏侯去世后,其后人受他人送赙,由此有着如此土豪。
当然,在目前来说,这些都仅是一种猜测,其中详情还有待考古专家的后续研究。
除了海昏侯墓现车马坑,根据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发布的消息,海昏侯墓北藏閤钱库出土有10余吨五铢钱有200万枚,换作现在得值多少钱呀!考古专家给出的答案是,相当于现在的50公斤黄金,由此换算得出相当于如今的人民币1000多万元。
按照汉代赙赠制度如此盛行可以看出,之所以海昏侯墓内会出土10余吨的五铢钱,除了其本身拥有着诸侯身份之外,极有可能是海昏侯去世后,其后人受他人送赙,由此有着如此土豪。
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出土的文物海昏侯国遗址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橘子洲头,是我国发现的一处重要的古代遗址。
这里曾是汉代时期海昏侯的墓地,被誉为“楚地第一墓”。
在对海昏侯国遗址的考古发掘中,出土了大量珍贵的文物,这些文物不仅丰富了我们对于汉代社会、文化的认识,也展示了海昏侯国的繁荣与辉煌。
海昏侯国遗址的发掘工作始于1972年,经过多年的努力,考古学家们陆续发现了大量的陪葬品。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出土的一批玉器。
这些玉器包括玉璧、玉环、玉佩等,制作精美,工艺精湛。
其中最有特色的是一件被称为“海昏侯玉”的玉璧,它的形状独特,上面雕刻着精致的纹饰,被认为是古代玉器中的瑰宝之一。
除了玉器,海昏侯国遗址还出土了大量的金银器。
这些金银器制作精美,装饰华丽,展现出汉代贵族的奢华生活。
其中最著名的是一件被称为“海昏侯金”的金饰品,它的造型独特,镶嵌着宝石和珍珠,闪烁着迷人的光芒,被誉为中国古代金饰的瑰宝之一。
海昏侯国遗址还出土了大量的陶器和瓷器。
这些陶器和瓷器不仅数量众多,而且种类繁多,包括陶罐、陶盘、陶俑等。
其中最有特色的是一批被称为“海昏侯陶”的陶俑,它们的形象栩栩如生,根据考古学家的分析,这些陶俑可能是古代的仆人、士兵或武器装备的模型,为我们研究汉代社会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除了上述文物,海昏侯国遗址还出土了大量的铜器、钱币、玛瑙等,这些文物都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对于研究汉代社会、文化、经济等方面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考古学家们通过对这些文物的研究,揭示了汉代社会的发展轨迹,丰富了我们对于汉代社会的认识。
海昏侯国遗址出土的文物不仅为我们提供了研究汉代社会的重要资料,也展示了海昏侯国的繁荣与辉煌。
这些文物的发现,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古代文明的辉煌,也让我们对于人类历史的发展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海昏侯国遗址的发现和研究,无疑对于我们认识和传承中华文明具有重要的意义。
的神秘——从发掘现场到博物馆的122011年,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接到群众举报,在南昌市新建县(现为新建区)大塘坪乡观西村东北约500米的墩墩山上,一座古代墓葬遭到盗掘。
江西省文化厅、江西省文物局和南昌市政府高度重视,立即组织专家对现场进行勘查。
从盗洞到出土葬具判断,该墓规模较大,等级较高,很可能与文献记载的汉昌王(海昏侯)刘贺有关。
据历史记载,海昏侯国是刘贺被废黜后,于公元前63年在豫章郡海昏县建立的侯国。
刘贺作为一位既当过皇帝又成为列侯的特殊人物,在江西海昏侯国至少延续了四代。
发掘海昏侯国历史的责任落在了考古人的身上。
从2011年至2015年,江西省集结本地和全国相关科技考古力量,经过历时五年的考古发掘,共勘探约100万平方米,发掘约1万平方米,在海昏侯墓周边5平方公里内发现了紫金城遗址、历代海昏侯墓园、贵族和平民墓地等海昏侯国一系列重要遗存。
以海昏侯和侯夫人墓为中心的墓园中两座主墓同茔异穴,占据了总面积达4 000平方米的礼制性高台建筑。
En 2011, l’Institut de Recherche archéologique et du Patrimoine culturel de la province du Jiangxi a été averti qu’une tombe ancienne avait été pillée dans la montagne Dundun, à environ 500 mètres au nord-est du village de Guanxi, dans la commune de Datangping, comté de Xinjian (district de Xinjian aujourd’hui), ville de Nanchang. L’Office de la Culture du Jiangxi, le Bureau du Patrimoine du Jiangxi et la municipalité de Nanchang ont accordé une grande importance à ce signalement et ont envoyé immédiatement des experts pour effectuer des recherches sur place. À en juger par son pillage, les ustensiles funéraires déterrés et sa taille de haut rang, cette tombe est probablement liée à Liu He, roi Chang de Han (marquis de Haihun). Selon les archives historiques, le marquisat de Haihun fut établi en 63 avant J.-C. dans le comté de Haihun, préfecture de Yuzhang, par Liu He après qu’il eut été détrôné. La descendance de Liu He, personnage exceptionnel qui fut empereur puis marquis, se perpétua dans le marquisat de Haihun au Jiangxi pendant au moins quatre générations. Comme c’e st aux archéologues de dévoiler l’histoire du marquisat de Haihun, de 2011 à 2015, la province du Jiangxi a rassemblé les ressources archéologiques scientifiques et technologiques locales et nationales pour explorer ce site. Après cinq ans de fouilles archéologiques, un total d’e nviron un million de mètres carrés a été exploré dont dix mille mètres carrés ont été fouillés. Sur les cinq kilomètres carrés aux environs de la tombe du marquis de Haihun, une série de vestiges importants dont les ruines de la Cité or pourpre, le cimetière de toutes les générations du marquis de Haihun, les tombeaux des nobles et du peuple ordinaire ont été découverts. Le cimetière est centré sur les deux tombeaux principaux qui sont ceux du marquis de Haihun et de son épouse et occupent une surface totale de 4 000 mètres carrés avec des constructions rituelles en hauteur.供图/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Musée du marquisat de Haihun de la dynastie des Han à Nanchang14海昏侯墓属于西汉中晚期采取“汉制”埋葬的列侯墓葬。
海昏侯博物馆游览路线海昏侯博物馆是中国江苏省的一座历史博物馆,位于南京市江宁区。
该博物馆以展示海昏侯墓葬出土的文物为主,是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场所之一。
游览海昏侯博物馆,可以了解到中国古代的文化、历史和艺术,同时也可以欣赏到精美的文物和艺术品。
游览路线:1.第一展厅:海昏侯墓的发现和考古过程第一展厅主要介绍了海昏侯墓的发现和考古过程。
在这里,游客可以了解到海昏侯墓的历史背景和墓葬的规模、结构等基本情况。
此外,展厅还展示了考古人员在墓葬中发现的文物和遗物,包括陶器、铜器、玉器、金器等。
2.第二展厅:海昏侯墓的文物第二展厅是海昏侯博物馆的重点展厅,展示了海昏侯墓出土的文物。
这些文物包括陶器、铜器、玉器、金器、漆器、石器等,其中最为著名的是“海昏侯金印”。
这个金印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金印之一,重达65.5公斤,是中国古代王权象征的重要文物之一。
3.第三展厅:海昏侯墓的艺术品第三展厅主要展示了海昏侯墓出土的艺术品,包括壁画、木雕、石雕、漆器等。
这些艺术品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反映了中国古代的文化和历史。
4.第四展厅:海昏侯墓的历史背景第四展厅主要介绍了海昏侯墓的历史背景和周边地区的历史文化。
在这里,游客可以了解到中国春秋时期的历史背景和周边地区的文化特点,对于理解海昏侯墓的历史和文化背景非常有帮助。
5.第五展厅:海昏侯墓的保护和修复第五展厅主要介绍了海昏侯墓的保护和修复工作。
在这里,游客可以了解到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也可以了解到海昏侯墓的保护和修复工作的具体情况。
总体来说,游览海昏侯博物馆需要花费2-3个小时的时间,建议游客提前预约门票,避免排队等待。
同时,游客需要注意保持安静,不要触摸文物和艺术品,以免造成损坏。
海昏侯博物馆游览路线介绍海昏侯博物馆是位于中国湖南省长沙市的一座历史文化博物馆,以展示和研究海昏侯墓葬及其出土文物为主题。
海昏侯墓是中国历史上发现的最为豪华的汉代墓葬之一,被誉为“东方的法老王陵”。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为您介绍海昏侯博物馆的游览路线。
以下是一个详细的导览,带您一步步了解这个博物馆的精彩之处。
游览路线第一区域:海昏侯墓葬1.门厅–在门厅,您可以观看一个简短的介绍视频,了解海昏侯墓的历史背景和重要性。
–您还可以欣赏门厅陈列的精美文物,包括青铜器、玉器和陶器等。
2.一号墓道–进入一号墓道,仿佛穿越时空来到海昏侯墓的入口。
–墓道两侧陈列着大量壁画和石刻,揭示了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3.二号墓道–在二号墓道,您将看到更加精致的壁画和雕塑,展现了海昏侯墓主人的尊贵地位和丰富的生活。
4.地宫–地宫是海昏侯墓的核心部分,其中陈列着大量随葬品,包括金银器、玉器、漆器等。
–这些珍贵的文物向世人展示了汉代王侯的奢华生活和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
第二区域:海昏侯博物馆1.地上展厅–地上展厅是博物馆的主要展区,分为不同的主题展览。
–您可以通过展览了解汉代的历史、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内容。
2.地下展厅–地下展厅是专门展示海昏侯墓出土文物的区域。
–这些文物包括了丰富的金器、玉器、青铜器等,展示了汉代的工艺水平及文化内涵。
3.临时展览区–临时展览区会不定期推出一些特别主题的展览,您可以根据您的兴趣选择是否参观。
第三区域:文化体验1.手工坊–在手工坊,您可以亲自体验汉代的传统工艺,如制作陶器、打磨玉器等。
–专业工作人员将会为您提供指导,使您更好地了解汉代的工艺技术。
2.教育活动–博物馆还会定期举办一些教育活动,如讲座、工作坊等。
–您可以参加这些活动,进一步了解海昏侯墓及其文物的背后故事。
小结通过参观海昏侯博物馆的游览路线,您将全面了解海昏侯墓及其出土文物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希望您能在这次旅程中获得丰富的知识和美妙的体验。
海昏侯大墓考古发现现场之三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海昏侯大墓考古发现现场之三》的内容,具体内容:海昏侯墓的挖掘工作一直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
关于你又知道多少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之简介南昌西汉海昏侯墓是汉代铁河古墓群的组成部分,是一座距今2000多...
海昏侯墓的挖掘工作一直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
关于你又知道多少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之简介
南昌西汉海昏侯墓是汉代铁河古墓群的组成部分,是一座距今2000多年、保存最完好的西汉古墓。
墓园以南昌西汉海昏侯墓为核心,平面呈梯形,有长达868米、保存较完整的墓园墙,墓园面积达到4万平方米。
在墙东、北两面辟有园门,门外有阙,墓园内错落有致分布着大小8座墓葬和1座车马坑。
通过对周边更大范围的考古调查、勘探,发现南昌西汉海昏侯墓是汉代铁河古墓群的组成部门,还有几代海昏侯的墓葬区和贵族及平民墓葬区,并发现面积达3.6万平方公里的海昏侯都城——汉代紫金城址。
墓地及紫金城址分布面积达5平方公里。
之发掘现场
自2011年3月至2015年10月底,考古工作者已完成墓园、3座祔葬墓、主墓藏阁和1座陪葬车马坑的清理工作,其中主椁室的清理工作还未完成。
2015年11月9日,在江西南昌西汉海昏侯主墓的西侧有一个占地约80平方米的长方形土坑首次发现车马陪葬坑,在这个坑里共发现5辆木质彩
绘车和20匹马的痕迹。
2015年11月15日,2000年前西汉列侯墓出土发现10余吨铜钱;11月17日,南昌西汉海昏侯墓主椁室西侧出现数量惊人的金器堆,包括数十枚马蹄金、两盒金饼等;11月18日,在对东室的发掘中出土一枚韘形佩;
2015年12月17日,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进入主棺柩清理发掘的关键阶段,由于文物叠加情况复杂,专家分析棺柩存在解体可能。
为保护好文物,考古专家组决定把主棺棺柩整体"打包"至附近考古实验室,整体打包重量达10吨以上;12月20日,考古人员们开启了南昌西汉大墓主棺的第一层棺板,在其中发现了马蹄金和玉器;12月23日,初步判定墓主身份系第一代海昏侯刘贺;12月28日,出土屏风。
2016年1月5日11时,南昌西汉海昏侯墓主棺(含棺床在内)完成装箱打包。
[1]1月10日,出土的万余文物入选工艺美术十大事件;
2016年1月15日,海昏侯墓主棺整体提取到实验室,已经打包完毕,整个箱体重约4吨。
据悉,实验室中的温度、湿度、氧气含量都是可控的,有利于内棺中珍贵文物的保护。
[2]1月15日上午9点,吊运主棺柩,将主棺柩转运到实验室,进行实验室考古。
主棺将会在16日开启。
[3]
2016年10月9日,历经5年多时间,南昌西汉海昏侯刘贺墓的考古发掘工作圆满结束。
截至目前最新成果有:刘贺内棺隐约可见墓主人遗骸痕迹,刻有"刘贺"名字的玉印赫然别在腰间;考古专家已经成功剥离出5000余枚竹简,目前已释读出《论语》《易经》《礼记》《医书》《五色食胜》《悼亡赋》等多部典籍内容。
[4]
拟建公园
2017年1月3日,南昌市政府官网发布消息显示,以著名的南昌西汉海昏侯墓为核心的海昏侯国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规划出炉,预计总投资达到120亿元,预计2019年开放。
[5]
之墓主考证
西汉大墓出土珍贵虫珀
根据墓葬、墓园和出土文物的特点,结合文献记载,专家认为海昏侯墓与西汉海昏侯国存在很大关联,墓葬主人就是南昌西汉海昏侯国的某一代海昏侯,距今有2000多年历史。
但具体是哪一代海昏侯,还有待于更多的证据。
据《汉书》《资治通鉴》等史料记载,海昏侯的爵位世代承袭,一直延续到东汉,其中以第一代海昏侯刘贺的生平最为曲折,刘贺为汉武帝之孙,在世33年间曾经历王、皇、侯三种身份的转变,被权臣霍光扶上帝位后在位仅27天就遭废黜。
据考古专家介绍,地方史料记载,第一代海昏侯刘贺墓在建昌县西北六十里昌邑城内,有大坟一所,小坟二百许,旧称百姥冢。
史料记载的刘贺墓位置与此次考古发掘的海昏侯墓非常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