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社区老年糖尿病病人进行自我护理指导
- 格式:pdf
- 大小:337.99 KB
- 文档页数:4
老年二型糖尿病个案护理某某,男,76岁,因频尿、口渴、视力模糊持续2月入院。
查血糖16.8mmol/L,血糖耐量试验(OGTT)结果为晨起9.6mmol/L,餐后11.8mmol/L,确诊为老年二型糖尿病。
入院后,全院护理团队遵循医嘱,对患者进行全面护理。
在饮食方面,制定了以低脂、低糖为主的饮食方案,保证三餐营养均衡,同时避免高糖、高脂食物。
并根据患者的饮食习惯和口味进行个性化定制食谱。
在睡眠方面,合理安排休息时间,协调患者的睡眠习惯,保证充分的睡眠时间。
在运动方面,根据患者身体状况,制订适量的运动方案,增强体质,提高胰岛素敏感性。
在药物治疗方面,保证患者按时按量服用降血糖药物,并定期监测血糖水平。
在一切护理工作中,护理团队时刻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给予患者心理上的支持和关怀。
整个护理过程中,患者和家属对护理工作表示满意,患者各项指标均有所改善,出院后也按医嘱继续进行护理。
通过全院护理团队的共同努力,患者的健康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并保持稳定。
此外,在护理过程中,护理团队还对患者进行了疾病相关知识的教育。
通过针对老年二型糖尿病的专门讲座和个别指导,患者和家属更加了解了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预防措施和药物服用的正确方法。
患者和家属也学会了定期测量血糖和对血糖异常时的应急措施,提高了自我管理能力。
同时,护理团队还重点强调了饮食和运动对于疾病控制的重要性,并指导患者和家属在日常生活中,合理膳食结构,坚持适量运动。
使患者能够在家庭中有效管理自己的疾病,保持血糖水平的稳定。
出院后,护理团队通过电话、短信等方式对患者的康复情况进行跟踪和咨询。
建立了定期回访制度,及时发现患者的问题和困扰,并提供相应的指导和支持。
患者在接受全面护理和管理的情况下,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提高,患者的家属也对医院的护理工作表示了感谢和认可。
通过此次护理个案,不仅提高了患者对疾病管理的认识和能力,也加深了家属对患者的关注和支持。
在护理团队的共同努力下,老年二型糖尿病患者得到了全方位、个性化的护理,不仅使患者的身体状况得到了稳定,也提高了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社区护理案例汇报人:日期:•引言•案例一: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家庭护理目录•案例二:儿童营养干预的社区健康教育•案例三:精神障碍患者的社区康复服务•案例四: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的社区支持网络建设目录•总结与展望01引言社区护理的定义与重要性社区护理定义社区护理是将公共卫生与护理学理论相结合,以社区为范围,以健康为中心,以促进和维护社区内个人、家庭和群体的健康为主要目标,通过预防保健、健康教育、医疗护理等方式为社区居民提供连续性、综合性、整体性的卫生服务。
社区护理的重要性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疾病谱的变化,社区护理在维护居民健康、提高生活质量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社区护理能够满足居民的基本医疗需求,降低医疗费用,提高居民的健康素养和自我保健能力。
案例选择背景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医疗体系的不断完善,社区护理逐渐成为医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案例选择了一个具有代表性的社区,介绍了该社区的护理服务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措施。
案例选择目的通过本案例的介绍和分析,旨在提高人们对社区护理重要性的认识,了解社区护理的现状和问题,为进一步推动社区护理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同时,本案例也可以为其他类似社区提供借鉴和参考,促进社区护理的普及和发展。
案例选择背景与目的02案例一: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家庭护理年龄:72岁诊断: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家庭情况:独居,子女在外地工作患者姓名:张大爷性别:男病程:10年010*********患者基本情况介绍根据张大爷的病情和家庭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包括饮食、运动、用药、心理等方面的指导。
制定护理计划每周进行一次电话随访,了解张大爷的身体状况和需求,及时调整护理计划。
定期随访向张大爷普及慢性病管理知识,提高自我保健意识。
健康教育在需要时协助张大爷就医,提供医疗咨询和指导。
协助就医家庭护理方案设计与实施经过半年的家庭护理,张大爷的血压、血糖控制良好,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本文笔者对我社区患有糖尿病的老年人实施社区护理干预,旨在降低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从根本上解决糖尿病患者的长期治疗与护理问题,在社区护理的服务模式中探索新的途径,现将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9年3月-2010年6月对余杭区余杭镇社区1106名60岁以上老年人进行糖尿病知识问卷调查,选择符合who诊断标准并愿意接受护理指导的2型糖尿病患者60例(病程均>1年)为研究对象,年龄最小60岁,最大79岁;男38例,女22例;年龄60~73岁;空腹血糖(9.38±3.56)mmol/l,餐后2h血糖(13.48±5.67)mmol/l;被研究对象的职业:干部33例,职工10例,农民7例,其他10例;文化程度:大专以上24例,高中、中专19例,初中、技校7例,小学7例,文盲3例。
1.2方法1.2.1护理干预形式:(1)社区健康宣教、挂图糖尿病知识讲座;(2)门诊咨询,发放健康手册;(3)上门进行个体针对性疾病治疗、饮食、运动、药物、自我监测、并发症的防治、足部护理、心理卫生指导,每个患者每月访视1次,重点病人每周访视1次;(4)定期进行健康检查,每半年1次。
1.2.2护理干预效果评价1.2.2.1评价时间:对接受护理干预的患者分别于干预前(2009年3月)、干预后(2010年6月)以相同知识问卷测试、评分,评价护理干预的效果。
1.2.2.2评价内容及方法:(1)糖尿病知识水平测试。
采用康奈尔医学指数(cornell medical index,cmi)健康问卷设计的糖尿病知识问卷,包括糖尿病基本知识、糖尿病危害、检查治疗、自我监测和自我护理知识共12题,评分为3级:回答正确l分、部分正确0.5分、不正确0分,满分12分。
(2)自我管理能力评价。
观察记录患者接受护理干预前后自我监测血糖,进行自我足部检查护理情况。
综合护理对社区老年糖尿病及其并发症预防的效果分析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慢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血糖水平升高和胰岛功能障碍。
在老年人群中糖尿病的发病率较高,且并发症的风险也较大。
综合护理是一种基于整体性、系统性和综合性的护理模式,能够提供各方面的护理支持,对老年糖尿病及其并发症预防具有积极的作用。
一、综合护理对老年糖尿病的预防效果综合护理包括健康教育、饮食控制、体育锻炼和药物治疗等方面的护理措施。
通过健康教育,护士可以向老年人普及糖尿病的相关知识,提高其对疾病的认知和防范意识,从而减少患病的可能性。
饮食控制是糖尿病治疗的重要一环,综合护理可以帮助老年人制定个性化的饮食计划,并监测其饮食的执行情况,从而保证血糖的稳定。
护士还可以通过引导老年人进行适度的体育锻炼,帮助其控制体重和血糖水平。
综合护理还可以协助医生进行药物治疗的监测和评估,确保老年人按时按量服药,减少疾病的恶化。
二、综合护理对老年糖尿病并发症的预防效果老年糖尿病并发症主要包括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和肾脏病变等。
综合护理可以通过多方面的护理措施对老年糖尿病并发症进行预防。
在心血管方面,综合护理可以帮助老年人控制血压和血脂水平,减少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在神经系统方面,综合护理可以通过物理治疗和康复护理帮助老年人预防和减轻神经病变的症状。
在肾脏方面,综合护理可以监测老年人的肾功能,并指导其合理饮水,避免过度负荷肾脏。
综合护理还可以通过协助医生进行并发症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的并发症,减少进一步的损害。
综合护理对社区老年糖尿病及其并发症预防的效果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综合护理能够通过健康教育、饮食控制、体育锻炼和药物治疗等方面的护理措施,对社区老年糖尿病的预防和控制起到积极作用;综合护理还可以通过多方面的护理措施,对老年糖尿病并发症的预防和控制起到积极作用。
要提高综合护理的效果,需要加强老年人的合作和配合,提高其对疾病的重视和自我护理的能力。
糖尿病患者的日常自我护理糖尿病是一种以持续高血糖状态为主的慢性疾病。
目前来说,针对糖尿病疾病,临床主要是采用降糖药物治疗为主,辅以生活方式干预、治疗,不仅可以控制血糖,促进血糖达标,而且能够控制疾病进展,避免引发心脑血管等相关并发症。
但是,在治疗过程中,糖尿病患者更多关注于糖尿病的检查和用药治疗方面,对于日常生活中如何自我护理缺乏足够的了解,不正确的血糖管理方案,或有可能影响降糖效果。
那么,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在日常生活中,糖尿病病人该如何进行自我护理。
1.血糖检测自我护理对于糖尿病患者老说,每天掌握自己的血糖变化,对于了解降糖效果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那么,待糖尿病患者出院归家后,在日常生活中,怎么才能实现血糖自我检测呢?糖尿病患者监测的方法很多,比如静脉抽血、末梢血的血糖监测等。
末梢血的血糖监测,往往是用无名指进行采血,这个也被称为自我血糖的监测,测的是末梢血糖,它具有快速显示、迅速反应血糖的作用。
另外,不同的患者在进行自我血糖监测的时候要求是不同的,患者可以通过自己的治疗医生制定一个血糖检测的表格,一些病情很轻的糖尿病患者,可能通过饮食调理、运动干预等生活方式的改善,就可以很好的将血糖控制,这些病情矫情的患者可以根据日常的需要来测血糖。
对于采用口服降糖药物进行治疗的患者,主要每周测2-4次空腹血糖或者餐后血糖,来观察口服药物的治疗效果。
对于主要采用基础胰岛素进行治疗的患者,需要重点监测空腹血糖,等到空腹血糖达标之后,再来同时关注空腹和餐后血糖。
对于主要采用预混胰岛素治疗的患者,需要重视空腹血糖和晚餐前的血糖。
这些病情较重的患者往往需要增加血糖检测的频率。
2.饮食自我护理众所周知,患有糖尿病的患者平时是不可以吃含有糖分的食物的,因为本身患有糖尿病,如果再吃含有糖分的食物,无疑是想要病人病情加重,严重的还会致命的。
那么糖尿病病人如何正确饮食,并通过饮食辅助进行降糖呢?针对糖尿病患者而言,一日三餐的饮食要求定时定量。
一例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护理个案【摘要】:目的:总结老年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社区护理要点。
方法:患者在院期间全面评估、系统护理;离院后定期随访、动态评估、健康指导。
结果:经过社区护理干预,达到护理和自我管理的预期效果。
结论:社区护理干预,可提高老年慢病患者生活质量,有效预防和延缓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高血压、糖尿病、社区护理目前,我国医改的重点工作与慢性病的防治密切相关,慢性病防治工作是社会需求最多、百姓最关心的问题[1]。
我中心管理辖区2.3万人群中,现有高血压患者1332例,糖尿病患者476例。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有209例。
我中心2018年收治的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有86例。
做好这两种慢病的综合防控尤为重要。
本文重点讨论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社区护理问题。
【患者资料】蒋禄乾,男性,67岁,农民。
多饮、多尿、乏力、体重减轻2,头晕3天,于2018年9月27日9am入院。
患者2周前因包含不规则,进食较多高脂、高蛋白、咸食、甜食而出现多饮、多食有、多尿、乏力,伴下肢皮肤瘙痒,2周内体重减轻6kg,3天前出现头晕。
9月25日查血压180/110mmHg,空腹血糖17.9mmol/L,餐后血糖24.6mmol/L,乡村医生予以口服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格列齐特、盐酸二甲双胍治疗。
既往有高血压病史8年。
血压最高时达196/112mmHg,断断续续口服降压药治疗,服用药物为苯磺酸氨氯地平片。
无手术及过敏史。
无糖尿病家族史。
生活习惯与自理程度:胃纳好,喜咸食、甜食、高蛋白及高脂食品;吸烟每天1包;饮酒每日1-2次,每次白酒约5两、啤酒3瓶;粪便干结,睡眠差;每日家务活动,一家三口同住,无宗教信仰;高158cm,入院体重79kg。
心理社会评估:患者及家属对所患疾病均缺乏了解,愿意配合治疗,但患者对改变饮食行为感到困难。
家中独子患有精神病,患者因焦虑导致脾气古怪,夫妻关系紧张,经济状况一般。
身体评估:心、肺、神经系统等检查均阴性。
养老院糖尿病人一日照护流程
养老院对糖尿病患者的日常照护流程非常重要,下面我将从多
个角度全面回答这个问题。
首先,对于糖尿病患者的日常照护流程,养老院的护理人员需
要首先了解患者的病情和个体差异,包括病史、用药情况、饮食习
惯等。
其次,护理人员需要定期监测患者的血糖水平,通常是在早晨、餐后和睡前进行监测,以便及时调整饮食和药物治疗。
此外,
护理人员还应该帮助患者进行日常生活的起居照料,包括饮食、洗漱、活动等,确保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饮食方面,护理人员需要根据医嘱为糖尿病患者提供合理的
饮食,控制餐后血糖的升高,避免食物过甜或过油,保证膳食均衡,同时根据患者的口味和偏好进行个性化的调配。
在药物治疗方面,护理人员需要按时按量给予患者口服药物或
注射胰岛素,确保药物的正确使用,避免漏服或误服,同时观察药
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此外,护理人员还需要帮助糖尿病患者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
促进血糖的代谢和消耗,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最后,养老院的护理人员还需要定期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包括疾病知识、自我监测和自我管理技能的培训,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自我保健意识。
总之,养老院对糖尿病患者的日常照护流程涉及到多个方面,包括监测血糖、合理饮食、药物治疗、体育锻炼和健康教育等,需要护理人员综合考虑患者的个体差异和病情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以确保患者得到全面有效的照护。
糖尿病病人自我管理小组计划1糖尿病病人自我管理小组计划根据国家社区卫生服务要求,结合我中心实际,在辖区范围内开展“糖尿病病人自我管理小组”活动,为了使工作开展的更有成效,特制定如下计划:一、工作目标建立和完善促进全民健康的社会支持系统,推进社区倡导、居委实施、专业医疗机构指导的健康模式,探索建立“医患合作、患者互助、自我管理”群防群控糖尿病病的工作模式。
根据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实际,按要求开展相关活动。
二、基本要求1、参加小组活动人数10—20人;2、在参加者中确定组长(正、副组长各一名);3、落实基本固定的活动场所:我中心健康教育室;4、活动场所有基本的配置(黑板、挂图、血压计、体重称、皮尺、电视机、DVD、放松音乐光盘、健康处方、宣传资料等);5、每个小组确定专业指导医生一名;6、不定期组织有关活动;7、有针对性地拟定活动内容、形式:相关知识讲座、健康教育、答疑咨询、血糖检测、用药指导、预防保健;8、活动有计划、有记录、有小结。
建平县铁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1年3月1日参加“糖尿病病人自我管理小组”的邀请信亲爱的居民朋友:为推进本市建设健康社区工作,帮助市民提高糖尿病自我管理的技能和信心,更有效地控制血糖,我中心近期成立“糖尿病病人自我管理小组”。
该小组由我中心资深医生先培训一些小组长,他们本身也是糖尿病患者、和大家住在同一社区,然后由小组长组织、指导10-20人的活动小组,共同学习如何进行糖尿病的自我管理,通过病友之间的互助使每个成员更加健康、幸福。
●参加该自我管理小组有什么好处?它可以帮助您树立管理糖尿病的信心;教会您如何合理糖尿病饮食、戒烟戒酒、积极锻炼、控制体重、合理用药、精神放松、与人交流、血糖自我监测;降低您看病和住院的次数。
更重要的是参加该小组有机会碰到许多病友,扩大您的交际圈,能同其他病友相互交流、互相帮助!医生将对你们小组进行集体随访、指导。
●怎样加入该自我管理小组?如果您是经医生确诊的糖尿病病人,无论您是否同时患有其他疾病,均可报名参加。
Mod Diagn Treat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Aug 30(15)糖尿病指因生物学作用障碍及胰岛素分泌缺陷而造成的代谢性疾病[1],疾病特征为高血糖,多发于中老年人群中,且因近年来我国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以及人们饮食方式变化、生活水平提升,发病率逐年攀升。
此疾病患者需长时间接受药物治疗,但治疗期间给予有效护理干预,也对病情控制有辅助性提升作用。
近年来,不少学者倡导将自我管理为导向的5A 护理模式应用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可显著改善其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
现纳入8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组研究自我管理为导向的5A 护理模式干预的应用效果。
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8年6月收治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80例。
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
对照组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60~78(68.5±1.1)岁;病程2~10(3.5±0.4)年。
研究组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60~79(68.7±1.2)岁;病程2.3~10(3.6±0.2)年。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1.2纳入与排除标准入选标准:(1)意识清楚;(2)均符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2]中2型糖尿病诊治标准;(3)患者与其家属均自愿同意。
自我管理为导向的5A 护理模式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刘彦丽(南阳油田总医院,河南南阳473132)摘要:目的分析自我管理为导向的5A 护理模式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8年6月收治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80例。
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接受自我管理为导向的5A 护理模式干预。
观察比较两足护理效果,如负性情绪、生活质量等。
结果护理前,两组SDS 、SA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后,研究组SDS 、SAS 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关于糖尿病患者社区护理干预的综述[摘要] 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患病率呈上升趋势。
做为一种终生性疾病,患者需要长期治疗。
随着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其基本包括:教育、饮食治疗、运动疗法、应用降糖药物及自我监测5项内容,护理指导贯穿于这五项内容,成为糖尿病治疗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社区护士对社区内的糖尿病患者及家属进行知识宣教、针对性的心理护理、药物治疗护理及日常生活指导等,社区内的糖尿病患者的遵医率提高,减少了因疾病而对生活工作的影响,降低了医疗费用,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由此可见社区护士在糖尿病特别是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护理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终生性疾病;糖尿病;社区护理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患病率呈上升趋势。
据2004年发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统计,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糖尿病患病率为2.6%[1]。
糖尿病是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长期患病可引起多源性器官损害。
由于糖尿病患者年龄偏大、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大部分患者病情不能得到良好的控制,导致生活质量下降及社会医疗负担加重[2]。
同时糖尿病是一种终生性疾病,患者需要长期治疗。
随着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护理指导已成为糖尿病治疗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教育、饮食治疗、运动疗法、应用降糖药物及自我监测5项内容[3]。
通过社区护士对社区内的糖尿病患者及家属进行知识宣教、针对性的心理护理、药物治疗护理及日常生活指导等,社区内的糖尿病患者的遵医率提高,减少了因疾病而对生活工作的影响,降低了医疗费用,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由此可见社区护士在糖尿病特别是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护理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具体指导、护理措施综述如下。
1.社区护理项目1.1心理护理1.1.1糖尿病知识宣教:让糖尿病患者掌握糖尿病的有关知识,坚持正确的治疗和健康的生活方式非常重要。
让患者及家属认识到糖尿病是终身性疾病,目前尚不能根治,必须终身治疗[4],避免上当受骗而延误病情。
Orem理论在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自我护理的应用
鲁惠玲;朱玉霞;谭桂豫
【期刊名称】《宁夏医学杂志》
【年(卷),期】2014(0)12
【摘要】糖尿病是伴随老年人存在的主要慢性病,Orem自理理论主要是依据疾病的不同时期分别提供完全补偿性护理,部分补偿性护理和支持教育[1].本文研究的目的是探索对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自我管理后康复的效果,以部分补偿性护理和支持教育为内容,提高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
【总页数】3页(P1234-1236)
【作者】鲁惠玲;朱玉霞;谭桂豫
【作者单位】宁夏人民医院护理部,宁夏银川750002;宁夏人民医院护理部,宁夏银川750002;宁夏人民医院护理部,宁夏银川75000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3.2
【相关文献】
1.基于Orem理论的护理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满意度的影响 [J], 杨芳;付聪聪
2.知识-信念-行为模式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及自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观察 [J], 肖玉华
3.运用Orem理论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指导 [J], 齐惠华
4.延续护理干预在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中的应用效果及生活质量评分
影响分析 [J], 马英梅
5.自我护理管理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J], 范秋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