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上册练习五
- 格式:ppt
- 大小:3.53 MB
- 文档页数:4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5练习五|北师大版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5练习五|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7.5节的练习五。
这部分内容主要是对整数加减法的进一步巩固,通过各种实际情境,让学生学会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具体内容包括:1. 练习:已知一个数,求比这个数多几或少几的数是多少。
2. 练习:已知两个数,求它们的和或差。
3. 实际情境练习:通过给定的实际情境,运用加减法解决问题。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 培养学生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加减法问题,并运用加减法解决。
2. 教学重点:掌握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练习本。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以一个实际情境引入,例如:“小明有5个苹果,妈妈又给了他3个苹果,请问小明现在有多少个苹果?”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2. 新课讲解:讲解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通过示例让学生理解加减法的意义。
3. 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已知一个数,求比这个数多几或少几的数是多少。
4. 实际情境练习:给出一个实际情境,如:“小华买了3个铅笔,又买了2个铅笔,请问小华现在有多少个铅笔?”让学生运用加减法解决问题。
六、板书设计1. 整数加法:a + b = c2. 整数减法:a b = c3. 实际情境应用:已知一个数,求比这个数多几或少几的数是多少;已知两个数,求它们的和或差。
七、作业设计1. 题目:已知一个数,求比这个数多几或少几的数是多少。
答案:如已知数为8,比这个数多3的数为11,比这个数少3的数为5。
2. 题目:已知两个数,求它们的和或差。
答案:如已知两个数为8和5,它们的和为13,差为3。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1.和3×6的结果相等的算式是()。
A.3+6 B.6+6 C.2×92.一个乘数是5,另一个乘数是4,积是()。
A.9 B.10 C.203.3×8,2×7,27-3,6×4,5×2,8×4,15-9中,结果是24的有()道。
A.2 B.3 C.44.一句乘法口诀可以写出()道乘法算式。
A.两B.一C.一或两5.2、6、12、20……接着往下写,后面一个数是()。
A.24 B.30 C.40二、填空题6.先把口诀补充完整,再写出两道乘法算式。
三九()五八()□〇□=□ □〇□=□□〇□=□ □〇□=□四八()二九()□〇□=□ □〇□=□□〇□=□ □〇□=□7.一个乘数是9,另一个乘数是5,积是(______)。
8.计算7×5和5×7时,用的乘法口诀是(______)。
9.1张方桌4条腿,3张方桌(______)条腿,9张方桌(______)条腿。
10.在括号里填上“+”“-”或“×”。
5(______)3=156(______)7=139(______)1=88(______)4=3211.(______)×5=304×(______)=129×(______)=45(______)×(______)=1612.在括号里填上“>”“<”或“=”。
3×8(______)4×77×3(______)6×44+4(______)4×4 3+6(______)3×37×5(______)9×45×7(______)8×4 13.找规律,填一填。
(1)(2)(3)(4)14.数学医院。
(对的画“√”,错的画“×”)三、判断题15.3个2相加的和是5。
二年级上册数学试题-第五单元厘米和米测试卷-苏教版(含答案)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蜜蜂身长约2()。
A.米B.厘米2.蓝鲸是世界上最大的动物,身长33米,比大象长30米,大象身长()。
A.4米B.3米C.2米D.1米3.比一比,下面动物的高矮,看()最高。
A.小熊B.小鹿C.小兔4.铅笔长约12()。
A.米B.厘米5.一个矿泉水瓶的高度大约等于()个20厘米的直尺。
A.1B.2C.3D.3二.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比38厘米短8米是30厘米。
()2.同一把尺子上,刻度从“1”到“5”和刻度“6”到“10”之间的距离一样长。
()3.黑板长4米。
()4.小军从家到学校的距离是20米,从学校到商店是80米,小军经过学校到商店是100米。
()5.人走5步的距离大约是12m。
()6.画一条6厘米长的线段,从尺子的刻度1画到6。
()三.填空题(共5题,共11分)1.看图填一填。
(1)铅笔长()。
(2)铁钉长()。
2.在尺子上从2厘米到6厘米是________厘米,从4厘米到9厘米是________厘米。
3.看一看,这支铅笔长________厘米。
4.先估计一下各边有多长,再量一量,填一填。
5.估一估,保温壶和酒杯分别有多高?高约厘米。
高约厘米。
四.计算题(共3题,共18分)1.算一算。
32cm+________cm=62cm 32cm+________cm=72cm38cm+________cm=88cm 24cm+40cm=________cm27cm+30cm=________cm 37cm+30cm=________cm2.算一算。
62cm-________cm=57cm 55cm-________cm=49cm41cm-________cm=37cm 34cm-4cm=________cm34cm-5cm=________cm 34cm-7cm=________cm3.算一算。
62cm-2cm=________cm 62cm-4cm=________cm62cm-6cm=________cm 47cm-20cm=________cm83cm-40cm=________cm 74cm-30cm=________cm五.作图题(共2题,共8分)1.想一想谁家离动物乐园近,再量一量。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 角的练习(人教新课标)在今天的数学课上,我们将继续学习角的练习,这是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
我们将通过观察、操作和思考,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角的概念以及分类。
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人教新课标数学二年级上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围绕第66页至第67页的角的练习。
我们将通过观察和操作,进一步了解锐角、直角和钝角的特点,学会正确区分它们,并能运用角的特征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孩子们能够正确识别和区分锐角、直角和钝角,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是让孩子们能够理解角的概念,并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找出生活中的角。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孩子们更好地学习,我已经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三角板、图片和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我会在黑板上画出一个角,让孩子们观察并猜测它是什么角。
然后,我会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图片,让孩子们找出其中的角,并尝试判断它们的类型。
2. 讲解:我会向孩子们讲解角的概念,以及如何通过观察和操作来识别锐角、直角和钝角。
我会使用三角板和图片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
3. 练习:我会给孩子们一些练习题,让他们通过观察和操作,找出图片中的角,并判断它们的类型。
我会鼓励他们积极思考,并帮助他们解决遇到的问题。
六、板书设计在黑板上,我会设计一个简洁明了的板书,展示锐角、直角和钝角的特征和区别。
七、作业设计1. 题目:请孩子们在家中找一些图片,找出其中的角,并判断它们的类型。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在课后,我会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看看孩子们是否掌握了角的概念和分类。
同时,我也会鼓励孩子们在生活中多观察和思考,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
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孩子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角的概念,并在生活中运用所学,解决问题。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重要的细节是需要特别关注的。
对于角的识别和分类,我选择了使用实物教具和图片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应用题7套,每天练练应用题练习一1、操场上有23人在打篮球,18人在踢足球,44人在做操。
参加这三项运的一共有多少人?2、共有96个西瓜,李大爷运走了49个,王叔叔运走了27个。
还剩多少个?3、学校买来了80盒白粉毛,24盒彩色粉笔,一共用去34盒粉笔,还剩多少盒粉笔?4、公共汽车上原来有67人,车到南山站下去了25人,又上来了28人。
现在有多少人?5、小花带了90元去商店,买了一个文具盒花了51元,又买了一个格尺花了23元,小花还剩多少元钱?应用题练习二1、王红到超市想买一个书包,一双球鞋和一个足球。
标价为:书包38元、球鞋35元、足球29元。
王红去超市至少要带多少元钱?2、小明家的鸡圈里原来有64只小鸡,妈妈上个星期卖掉了32只,这个星期又卖掉了15只,现在鸡圈里还剩下几只小鸡?3、图书室有52本书,又买来28本,借走了38本,图书室现在有多少本书?4、妈妈买一双皮鞋花52元,买一双布鞋花12元,付给售货员100元,应该找回多少元?5、同学们今天上午种了25棵树,下午种了19棵,昨天种了38棵,今天比昨天多种几棵?应用题练习三1、迪迪有98枚邮票,送给小强26枚,又送给小雨39枚,迪迪送出多少枚邮票?2、校园里种月季花34棵,串红19棵,美人蕉47棵,一共种了多少棵花?3、长安第一小学原来有男教师39人,女教师25人,调走了8人,现在长安第一小学还有多少个教师?4、周末老师布置了80道口算,我第一天做了39道,第二天做了30道。
还剩多少道没做完?5、水果店有水果76筐,上午卖出去58筐,下午又运进来21筐,水果店现在有水果多少筐?应用题练习四1、水果店运进75箱苹果,第一天卖出去24箱,第二天卖出去18筐,水果店还有多少筐苹果?2、庆祝国庆节,会场主席台前挂有48个红气球,36个黄气球,29个粉气球。
一共有多少个气球?3、三个组共收集了94个汽水瓶,一组收集了34个,二组收集了29个,三组收集了多少个?4、梨有36箱,苹果有37箱,小货车一次正好能运90箱水果,小货车上还可以放多少箱其它水果?5、我存了79元钱,捐给灾区小朋友50元,卖矿泉水瓶卖了17元。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练习题免费打印(8篇)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练习题免费打印(8篇)二年级上册数学的学习已有一段时间了,那么关于二年级上册的数学练习题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准备的一些二年级上册数学练习题免费打印,仅供参考。
二年级上册数学练习题免费打印【篇1】1、一辆公交车里原来有28人,到站点后下去8人,又上来11人,现在车上有多少人?2、水果店运来22筐苹果和18筐梨,运来的橘子和苹果同样多,三种水果一共运来多少筐?3、静静写了6天大字,前5天每天写3张纸,最后一天练了4张纸,静静一共写了多少张纸?4、小明有18元钱,小红有24元钱,小红应该给小明多少元钱,两人的钱数才一样多?5、一条河堤长12米,每隔4米栽一棵树,从头到尾一共栽多少棵?6、一条大鲨鱼,尾长是身长的一半,头长是尾长的一半,已知头长3米,这条大鲨鱼全长多少米?7、一桶油连桶重19千克,吃了一半油后,连桶重12千克。
吃掉了多少油?油桶里原来有多少千克油?8、小毛今年7岁,爸爸的年龄是他的5倍。
爸爸明年多少岁?9、一根绳子长97米,先用去了28米,又用去了45米。
(1)这根绳子比原来短了多少米?(2)还剩多少米?10、一个玩具熊50元,一辆玩具汽车20元。
小明拿100元钱,买了1个玩具熊和1辆玩具汽车用去多少元?二年级上册数学练习题免费打印【篇2】1、学校买回24个小足球,平均分给一、二、三3个年级,每个年级有4个班。
平均每班可分得多少个?先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列式解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红色、黄色和花色气球共87个,红气球有28个,黄气球有32个,花气球有多少个?先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列式解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弟弟有彩笔3支,哥哥有彩笔的支数是弟弟的6倍,哥哥比弟弟多几支?先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列式解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动物园里有4只老虎,小猴的只数是老虎的3倍。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测试题(含答案)一、右面的图分别是谁看到的?连一连。
1.
2.
二、在括号里画“√”。
1.小丽看到的是哪幅图?在下面的括号里画“√”。
2.哪幅图是小鸟看到的?在里画“√”。
哪幅图是大象看到的?
在里画“○”。
三、想一想,填一填。
1.它们分别看到的是数字几?
2.下面右边的这些图分别是谁看到的?在括号里填上小朋友的名
字。
四、谁说得对?对的画“√”。
五、下面四张照片是四个小朋友从不同的位置拍到的,根据照片,把他
们的名字填在相应的括号里。
参考答案
一、略
二、1.()(√)2.√○
三、1.4562.小红小军小明
四、提示:蜗牛说得对。
五、提示:上面的括号填小力,下面的填小玉,左面的填小红,右面的填小芳。
2021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练习五教案2021最新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练习五教案1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折线统计图的基础上,进一步体会折线统计图在现实生活中应用;2.使学生能根据数据进行合理分析、制成折线统计图,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教具准备:未完成的统计图、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小明的妈妈记录了小明0~10的身高,如下表(师出示P110例2的统计表)引导学生看到统计表想提什么问题,激发学生绘制折线统计图的兴趣。
二、动手制作折线统计图1.学生独立完成折线统计图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小明0~10的身高统计表内的数据,独立完成小明0~10的身高统计表折线统计图。
教师先演示其中一个数据的画法,然后再让学生动手画。
分为两个层次动手实践:第一层次为学生练习2分钟,教师将巡视发现的问题组织学生分析,再推进第二个层次的练习。
师指导个别学生。
2.小组交流作品,欣赏折线统计图A学生根据折线统计图说说发现了哪些信息?解决以下问题:小明几岁到几岁长得最快?(师小结:折线中线段最长的那条就是长得最快的那段时间,也可以通过计算所有差值得出结果。
)长了多少厘米?是怎么发现的?小明115厘米时几岁?5岁半时小明身高大约多少?师引导学生从前几年身高的增长情况来猜测小明5岁半时的身高。
B学生小组评价优秀作品;C全班交流优秀作品。
3.根据折线统计图进行合理推测:小明身高的发展趋势。
三、巩固练习1.完成书中P111的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师组织学生进行评析、交流。
2.完成书中P112练习十九第二小题的问题解答;四、小结评价。
五、作业:完成书中P113练习十九第3小题2021最新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练习五教案2教学目标1.发展从情境图中获取信息、提出问题的能力。
2.结合具体情境,发展估算能力,探索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