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讲_税法的概念与特点、税法原则
- 格式:doc
- 大小:63.00 KB
- 文档页数:3
各税法知识点总结笔记一、税法的基本概念1. 税法的定义税法是国家对纳税人征收税款和管理税收活动所制定的法律规定的总称。
它是一种特殊的法律规范,其主要目的是规范税收活动,保障国家税收的正常征收和使用。
2. 税法的特点(1)税法是一种特殊的法律规范,具有其独特的性质和功能。
(2)税法的规范对象主要是纳税人和税务机关,其内容主要是关于征税和管理税收活动的各项规则。
(3)税法是不平等的,即对不同的社会成员、不同的财产和收入状况,其所适用的税率和税种也有所不同。
3. 税法的分类按照其规范对象和内容不同,税法可分为一般税法和特殊税法两大类。
二、税法的基本原则1. 法律原则税法征税必须有法可依,即税收活动的各项规定和要求都必须有法律规定的依据。
2. 平等原则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法》中有关规定,税法对于不同的社会成员应当实行平等对待。
3. 公平原则税法在规定税收活动的过程中,应当考虑到个人和社会的公平,避免向某些特定个人或团体施以过分的权利和利益,从而达到一种平等公正的社会效果。
4. 依法纳税原则依法纳税原则是指个人和组织应当依法纳税,并在税收活动中遵守法律规定,不得随意抵制、拒付和逃税。
5. 行政成本原则在制定税法时应当充分考虑税收征管的成本,让税收征收活动让及时、准确、低成本。
6. 协调原则税法制定应当充分考虑到税收征管、税收政策和国家经济、社会和财政等发展目标之间的协调,达到一种平衡发展的经济效益。
三、税收范围和基本原则1. 税收范围(1)税种范围:根据税务机关的权力范围和税收的目标,税法规定了各项税种的范围。
(2)纳税人范围:税法规定了纳税人的范围,包括个人、家庭、组织、企业等。
(3)应税项目范围:税法规定了应税项目的范围,明确规定了什么样的收入和财产应当纳税。
2. 税收基本原则(1)普遍性原则:税法规定了全体人员、所有财产都应当纳税,不得有例外。
(2)公平性原则:税法规定了对个人和社会应当平等对待。
2024注会税法精讲笔记一、税法总论。
1. 税法概念。
- 税收与税法的定义。
- 税收的特征(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 税法的功能(财政收入功能、经济调节功能等)2. 税法原则。
- 税法基本原则。
- 税收法定原则(包括税收要件法定原则和税务合法性原则)- 税收公平原则(横向公平和纵向公平)- 税收效率原则(经济效率和行政效率)- 实质课税原则。
- 税法适用原则。
- 法律优位原则(法律>行政法规>规章)- 法律不溯及既往原则。
- 新法优于旧法原则。
- 特别法优于普通法原则。
- 实体从旧、程序从新原则。
- 程序优于实体原则。
3. 税法要素。
- 总则(立法目的、适用范围等)- 纳税义务人(自然人和法人等)- 征税对象(区分不同税种的标志)- 税目(对征税对象分类规定的具体征税项目)- 税率。
- 比例税率(如增值税基本税率)- 累进税率(超额累进税率如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超率累进税率如土地增值税)- 定额税率(如车船税)- 纳税环节(生产、批发、零售等环节纳税)- 纳税期限(按日、月、季、年等)- 纳税地点(机构所在地、销售地等)- 减税免税(税基式减免、税率式减免、税额式减免)- 罚则(对违反税法行为的处罚规定)- 附则(解释权、生效时间等)4. 税收立法与我国税法体系。
- 税收立法机关。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税收法律)- 国务院(制定税收行政法规)- 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地方税收法规,仅限部分地区)- 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制定税收部门规章)- 地方政府(制定税收地方规章)- 我国现行税法体系。
- 税收实体法体系(按征税对象分类,如商品和劳务税类、所得税类等)5. 税收执法。
- 税务机构设置(国家税务总局及各级税务机关)- 税收征管范围划分(国税、地税征管范围,目前国地税合并后的调整情况)- 税收收入划分(中央税、地方税、中央与地方共享税的划分)6. 税务权利与义务。
税法的概念与特征税法是国家财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对纳税人征收和管理税收的法律规范。
税法的概念和特征对于深入理解税收制度和纳税规则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税法的概念、特征、发展历程、分类和作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税法的概念税法是指国家对纳税人征收和管理税收的法律规范,是税务管理的重要法律基础。
税法主要包括税法基本原则、税法的基本制度、税法的基本程序、税法的基本规定等内容。
税法的制定需要考虑到税收的收入性、调节性、分配性和激励性等多种因素,旨在实现国家财政的稳定发展和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
二、税法的特征1.强制性税法是具有强制性的法律规范,纳税人必须遵守税法的规定,否则就会面临罚款、滞纳金等法律制裁。
在税收征收和管理中,税法是不可或缺的法律基础,能够有效保障国家税收的正常征收和管理。
2.综合性税法是一种综合性的法律规范,包括了税收的征收、管理、监督等方面的法律规定,涉及到纳税人的权利和义务、税制的设计和改革、税收政策的实施等多个方面,具有广泛的适用范围和深远的影响。
3.动态性税法的制定和修改都是基于国家财政和经济发展的需要,随着国家政策和经济形势的变化,税法也需要不断地进行调整和完善。
税法的动态性使得税法能够适应不同的社会和经济环境,保证税收征收和管理的有效性和公平性。
4.复杂性税法是一种相对复杂的法律规范,涉及到的内容和条款较多,需要纳税人具备一定的税法知识和专业能力才能准确理解和应用。
同时,税法的复杂性也使得税务管理部门需要具备高度的专业素质和管理能力。
三、税法的发展历程税法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社会,但是真正意义上的税法制度是在现代国家建立之后逐渐形成的。
在中国,税法发展经历了清朝、民国和新中国三个阶段。
清朝时期,税法主要是以征赋法和关税法为主,税收制度比较简单和落后。
民国时期,税法逐渐形成了完整的法律体系,包括了关税法、印花税法、营业税法等多个方面的规定。
新中国成立后,税法得到了大幅度的完善和发展,逐步形成了现代化的税收体系和税法法律体系。
税法的概念与特征税法是一门研究税收法律规范的学科,是国家财政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市场经济体制下税收制度的法律基础。
税法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税法的概念、原则、制度、程序、实施和监督等方面。
本文将从税法的概念、特征、分类、原则和功能等方面对税法进行详细阐述。
一、税法的概念税法是指国家为了调节和规范税收活动而制定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税法是一种公法,其主要目的是调节和规范国家与纳税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保障国家财政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公平正义。
税法的制定和实施是国家行政权力的表现,是国家对纳税人的一种强制措施,也是纳税人自觉遵守国家法律的一种义务。
二、税法的特征1.强制性税法是国家强制性规定的法律规范,其规定的内容必须得到纳税人的遵守。
税法的强制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国家对纳税人的征税权是法定的,只有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和标准才能行使;二是纳税人必须按照法律规定缴纳税款,否则将面临罚款、滞纳金、甚至刑事责任的处罚。
2.普遍性税法是适用于所有纳税人的法律规范,不论是个人还是企业,都必须按照税法的规定缴纳税款。
税法的普遍性保证了税收的公平性和公正性,使所有纳税人在税收方面享有平等的权利和义务。
3.特殊性税法是一种特殊的法律规范,其规定的内容和效力与其他法律规范有所不同。
税法规定的税种、税率、起征点等内容是具有专门性的,同时税法规定的税收征收和管理程序也有其特殊性。
4.变动性税法的规定和内容会随着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变化而不断调整和变化,因此税法的变动性也是其特征之一。
税法的变动往往受到国家财政状况、税收政策、税收制度等因素的影响,同时也受到国际经济和贸易环境的影响。
三、税法的分类1.直接税和间接税直接税是指纳税人直接向国家缴纳的税款,如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等;间接税是指纳税人通过消费、生产等方式支付的税款,如增值税、消费税等。
2.国内税和国际税国内税是指纳税人在国内境内产生的税款,如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国际税是指纳税人在跨境经济活动中产生的税款,如关税、进口增值税等。
税法知识点基础总结归纳税法是指规范税收活动的法律规定和规范,是国家财政收入的法律基础,也是税收管理的依据。
税法的学习对于财务、税务等相关专业的学生来说非常重要。
下面就税法的基础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归纳,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税法知识。
一、税法的基本概念1. 税法的含义税法是指规范税收活动的法律规定和规范,包括税收管理法规、税收法律、税收法规和税收法令等内容。
其主要目的是规范纳税人的税收行为,维护税收的合法权益。
2. 税法的基本特征(1)税法的强制性税法对纳税人和税务机关都具有强制性,税法规定了纳税人应缴纳的税金数额、支付期限、征收方式等,同时也规定了税务机关对纳税人的监督和管理。
(2)税法的普遍适用性税法适用于全国范围内的纳税人和税收的征收管理。
(3)税法的专门性税法是一门专门的法学学科,其研究内容主要是针对税收活动的法律规定和管理方式。
(4)税法的稳定性税法是一个相对稳定的法律体系,它不会随着社会变迁和经济发展而频繁变动。
二、税法的体系结构税法包括宪法规定的税收相关内容、税法和税收管理法规等。
其具体的体系结构主要包括:1. 宪法规定的税收相关内容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关于税收方面的内容主要包括:国家财政收入的主体是国家,国务院严格管理国家财政,税收应当依法征收等。
2. 税法税法是国家对税收活动进行法律规范的文件,它包括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等。
税法的主要内容包括税种、税率、税收征收管理等。
3. 税收管理法规税收管理法规主要是依据国家的税法,由国务院的税务主管部门制定的,关于税收管理的具体工作程序和规范文件。
4. 地方性法规地方性法规主要是依据国家的税法和税收管理法规,在本地区制定的具有地方性特征的税收管理文件。
三、税法的法律体系税法是以国家的法律体系为基础的,它主要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
1. 宪法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它规定了国家的基本制度、国家的宪法原则和权利、国家的税收权等内容。
税法的重要知识点总结一、税法的概念税法是指国家对纳税人征收税款和管理税收的一系列法律规定的总称。
税法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地方性法规等多种形式的法律文件。
税法的内容涉及税种、税率、税基、税收管理等方方面面,是国家调节经济和社会关系的重要法律工具。
税法的主要功能是规范税收征管行为、调节国家财政收支关系、保障国家税收和纳税人的合法权益。
二、税法的基本原则税法有一些基本原则,其中最重要的是法治原则、公平原则、效率原则和适当性原则。
法治原则是指国家税收的征收和管理必须依法进行,不能违反法律规定。
公平原则是指税收的分配应该是公平的,不能偏袒某个阶层或个体。
效率原则是指税收的征收和管理应该是高效的,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少征税成本。
适当性原则是指税收的征收和管理应该是适当的,不能给纳税人带来过大的负担。
三、税法的主要内容税法的主要内容包括税种、税率、税基、税负、税收管理等。
税种是指各种不同的税种,包括所得税、增值税、消费税、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等。
税率是指各种税收的具体税率,是税法的核心内容之一。
税基是指税收的具体征税对象,不同的税种有不同的税基。
税负是指纳税人承担的税收负担,是税法的一个重要指标。
税收管理是指政府对税收的征收和管理,包括征纳、清算、稽查等。
四、税法的适用范围税法的适用范围是指税法适用的主体、客体和范围。
税法适用的主体是指税法适用的社会成员,包括国家税务机关、纳税人、税收中介机构等。
税法适用的客体是指税法适用的具体对象,包括各种税种的征缴对象、税务管理部门等。
税法适用的范围是指税法适用的具体范围,包括国家范围、地方范围、行业范围等。
五、税法的制定和修改税法的制定和修改是经过国家法定程序进行的,主要包括法律程序、行政程序和司法程序。
税法的制定和修改必须符合宪法和立法法规定的程序,包括立法权的适用范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运行、法律定位和制定程序等。
税法的制定和修改必须符合行政法规定的程序,包括行政机关的合法行使职权、公共意见的征求、基层自治组织的参与等。
税法各章知识点总结第一章税法的基本概念和原则税法的基本概念和原则是税法的基础和核心,是我们学习和理解税法的出发点。
税法的基本概念包括税收、纳税人、纳税义务等,税法的基本原则包括平等原则、公平原则、合法原则、稳定原则等。
对这些基本概念和原则的理解是学习税法的第一步。
第二章税法的适用范围和对象税法适用的范围和对象是指税法规定的适用条件和纳税人的范围。
税法的适用范围包括税法的适用时间、地域、对象等方面的规定。
纳税人的范围包括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等。
对税法的适用范围和对象的了解有利于我们正确理解和遵守税法规定。
第三章税法的税种和征税方式税法的税种和征税方式是税法的重要内容,它涉及到具体的税种和税收的征收方式。
税种包括直接税和间接税等,征税方式包括比例税、定额税、进口税、出口税等。
了解各种税种和征税方式的特点和应用范围对我们正确征税和避税具有重要意义。
第四章税法的立法原则和程序税法的立法原则和程序是指立法关于税法的程序和制定的原则,包括税法的立法程序、监督程序、实施程序等。
税法的立法原则包括合法性原则、合理性原则、阳光性原则等。
了解税法的立法原则和程序是学习税法的基础和前提,有利于我们正确理解和适用税法规定。
第五章税法的纳税义务和征收关系税法的纳税义务和征收关系是指纳税人依法缴纳税款的义务和税收的征收方式。
纳税义务包括纳税的主体和客体、纳税的范围和条件等,税收的征收方式包括预收征收、限额征收、追加征收等。
了解纳税义务和征收关系有利于我们正确履行纳税义务和遵守税法规定。
第六章税法的税收管理和征收税法的税收管理和征收是指国家对税收征收过程中的管理和监督,包括税收的征收管理、税务部门的职责和权限、纳税人的义务和权利等。
了解税收管理和征收有利于我们正确履行纳税义务和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也有利于国家加强税收管理和提高税收征收的效率。
第七章税法的税收征管制度税法的税收征管制度是指税收的征收、管理和监督体系,包括税收的组织结构、人员配置、法律法规、管理办法等。
第一章税法基本原理
本章考情分析
本章是税法(Ⅰ)比较重要的一章,包括税收实体法和程序法的基础理论,内容比较抽象,记忆点多,而且有些内容直接影响学习者对随后章节的理解和掌握。
本章考查不深,但是考查范围较广,考试题型均为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2019年本章考核2道单选题,1道多选题,共5分。
本章基本结构框架
第一节税法概述★
第二节税收法律关系★
第三节税收实体法与税收程序法★★
第四节税法的运行★★
第五节税法的建立与发展
【提示】★的数量代表重要性程度,三颗★为最重要节,两颗★为次重要节,一颗★为非重要节。
第一节税法概述
一、税法的概念与特点
(一)税法的概念
税法是指有权的国家机关制定的有关调整税收分配过程中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注意】税法与税收有区别。
税法是法学概念,侧重解决权利义务关系;税收是经济学概念,侧重解决分配关系。
【例题·单选题】在税收分配活动中,税法的调整对象是()。
A.税收分配关系
B.经济利益关系
C.税收权利义务关系
D.税收征纳关系
【答案】C
【解析】税法是指有权的国家机关制定的有关调整税收分配过程中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二)税法的特点
注意辨析以下几点(重点掌握):
一般特点注意辨析区分
1.从立法过程看,税法属于制定法不属于习惯法
2.从法律性质看,税法属于义务性法规不属于授权法
3.从内容看,税法具有综合性不是单一的法律
【解释】义务性法规:
1.税法直接要求人们从事或不从事某种行为的法规,具有强制性;
2.从税法的角度看,纳税人以尽义务为主,其履行纳税义务与获得的权利不对等;
3.并不是税法没有规定纳税人的权利,权利从总体上看不是纳税人的实体权利,而是纳税人的程序性权利。
【例题1·单选题】关于税法的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019年)
A.从法律性质看,税法属于授权法
B.从立法内容看,税法具有单一性
C.从立法过程看,税法属于制定法
D.从立法形式看,税法属于行政法规
【答案】C
【解析】税法的特点:
一般特点注意辨析区分
1.从立法过程看,税法属于制定法不属于习惯法
2.从法律性质看,税法属于义务性法规不属于授权法
3.从内容看,税法具有综合性不是单一的法律
【例题2·多选题】关于税法属于义务性法规的说法,正确的有()。
(2015年)
A.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与纳税人获得的权利不对等
B.有依法申请行政复议的权利不需先行履行纳税义务
C.税法的综合性也是义务性法规的特点之一
D.税法属于特定法是义务性法规的缺点
E.强制性是义务性法规的显著特征
【答案】AE
【解析】选项BCD:不符合义务性法规的规定。
二、税法原则:4项基本原则+6项适用原则
两类原则具体原则
税法的基本原则
(4个:法公信实)1.税收法律主义
2.税收公平主义
3.税收合作信赖主义
4.实质课税原则
税法的适用原则
(6个:4优于,2溯及)1.法律优位原则
2.法律不溯及既往原则
3.新法优于旧法原则
4.特别法优于普通法原则
5.实体从旧,程序从新原则
6.程序优于实体原则
(一)基本原则(4个):掌握含义、特点、适用情形
税法的基本
原则
含义要点
税收法律
主义主体的权利义务必须由法
律加以规定,税法的各类构
成要素皆必须且只能由法
律予以明确规定
(1)课税要素法定:课税要素
必须由法律直接规定;(2)课
税要素明确:规定必须尽量地明
确而不出现歧义、矛盾,在基本
内容上不出现漏洞;(3)依法
稽征:税务机关依法定要素、法
定程序征税
税收公平
主义必须根据纳税人的负担能
力分配
经济上的税收公平和法律上的
税收公平
税收合作信赖主义一方面,纳税人应按照税务
机关的决定及时缴纳税款;
另一方面,没有充足的依
据,税务机关不能对纳税人
是否依法纳税有所怀疑
征纳双方信赖而不对抗
实质课税
原则纳税人真实负担能力决定
其税负,不能仅考核其表面
是否符合课税要件
防止纳税人避税与偷税,增强税
法适用的公正性
【例题1·单选题】下列属于税法基本原则的是()。
(2018年)
A.新法优于旧法
B.程序法优于实体法
C.特别法优于普通法
D.税收合作信赖主义
【答案】D
【解析】(1)税法基本原则可以概括成税收法律主义、税收公平主义、税收合作信赖主义、实质课税原则;(2)选项ABC属于税法适用原则。
【例题2·单选题】税收实质课税原则的意义是()。
(2015年)
A.防止税务机关滥用权力,增加纳税人的负担
B.有利于体现特别法优于普通法
C.有利于税务机关执行新税法
D.防止纳税人避税与偷税,增强税法适用的公正性
【答案】D
(二)税法的适用原则(6个)——掌握含义及应用
适用原则含义解析
1.法律优位原则关系:法律>法规>规章
税收法律的效力高于行政法规
的效力,税收行政法规的效力高
于税收行政规章的效力,效力高
的税法高于效力低的税法
上位法优于下位法:效
力低的税法与效力高的
税法发生冲突,效力低
的税法即是无效的
2.法律不溯及既往原则新法实施后,之前人们的行为不
适用新法,而只沿用旧法
例如:营改增纳税人
2016.5.1之前业务
3.新法优于旧法原则新法旧法对同一事项有不同规
定时,新法效力优于旧法(以新
法生效实施为标志)
例如:自2019.4.1起,
增值税原适用16%和10%
税率的,税率分别调整
为13%、9%
4.特别法优于普通法原则对同一事项两部法律分别订有
一般和特别规定时,特别规定的
效力高于一般规定的效力
居于特别法地位级别较
低的税法,其效力可以
高于作为普通法的级别
较高的税法
5.实体从旧,程序从新原则实体法不具备溯及力,而程序法
在特定条件下具备一定溯及力
实体性权利义务以其发
生的时间为准;而程序
性问题(如税款征收方
法、税务行政处罚等)
新税法具有约束力
6.程序优于实体原则在税收争讼发生时,程序优于实
体,以保证国家课税权的实现
纳税人通过行政复议或
行政诉讼寻求法律保护
的前提条件之一,是必
须事先履行税务行政执
法机关认定的纳税义务
【例题·单选题】关于税法适用原则的说法,正确的是()。
A.新法优于旧法原则的适用,以新法公布为标志
B.提请税务行政复议必须缴清税款或提供纳税担保,体现了程序优于实体原则
C.法律优位原则主要体现新法与旧法的效力关系
D.程序性税法一律不得具备溯及力,体现了程序从新原则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