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高等数学下册_0
- 格式:pdf
- 大小:4.13 MB
- 文档页数:488
高三文科数学下学期试题本文题目:高三数学下学期试题:文科文科数学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本试卷共5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3.选择题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非选择题答案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4.保持答题卡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参考公式:样本数据x1,x2,,xn的标准差锥体体积公式s= V= Sh其中为样本平均数其中S为底面面积,h为高柱体体积公式球的表面积、体积公式V=Sh ,其中S为底面面积,h为高其中R为球的半径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在复平面上,复数的共轭复数的对应点所在的象限是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2.若是第四象限角,且,则等于A. B. C. D.3.若,则的大小顺序是A. B. C. D.4.在空间中,下列命题正确的是A. 平行于同一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B. 垂直于同一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C. 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D. 垂直于同一平面的两个平面平行5.甲、乙两位运动员在5场比赛的得分情况如茎叶图所示,记甲、乙两人的平均得分分别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甲比乙成绩稳定B. ;乙比甲成绩稳定C. ;甲比乙成绩稳定D. ;乙比甲成绩稳定6.已知函数则的值是A.10B.C.-2D. -57.已知 , ,若 ,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A. B. C. D.8.给出的是计算的值的程序框图,其中判断框内应填入的是A. B.C. D. .9.函数的图象的相邻两条对称轴间的距离是 .若将函数图象向右平移个单位,得到函数的解析式为A. B.C. D.10.已知 , 点是圆上的动点,则点M到直线AB的最大距离是A. B. C. D.11. 一只蚂蚁从正方体的顶点处出发,经正方体的表面,按最短路线爬行到达顶点位置,则下列图形中可以表示正方体及蚂蚁最短爬行路线的正视图是A. ①②B.①③C. ②④D.③④12. 设函数及其导函数都是定义在R上的函数,则是的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第Ⅱ卷非选择题共90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把答案填在答题卡相应位置.13.已知向量,,若,则 _____________.14.若双曲线方程为,则其离心率等于_______________.15.若变量满足约束条件则的最大值为___________.16.对于非空实数集,记 .设非空实数集合,满足 . 给出以下结论:① ;② ;③ .其中正确的结论是 .写出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4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本小题满分12分等差数列的公差为,且成等比数列.Ⅰ求数列的通项公式;Ⅱ设,求数列的前项和 .18. 本小题满分12分在直角梯形ABCD中,ADBC, , ,1.把沿翻折,使得平面,2.Ⅰ求证: ;Ⅱ求三棱锥的体积;Ⅲ在线段上是否存在点N,使得 ?若存在,请求出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9. 本小题满分12分阅读下面材料:根据两角和与差的正弦公式,有------①------②由①+② 得 ------③令有代入③得 .Ⅰ类比上述推证方法,根据两角和与差的余弦公式,证明:;Ⅱ若的三个内角满足 ,试判断的形状.提示:如果需要,也可以直接利用阅读材料及Ⅰ中的结论20. 本小题满分12分2021年3月2日,国家环保部发布了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其中规定:居民区的PM2.5年平均浓度不得超过35微克/立方米,PM2.5的24小时平均浓度不得超过75微克/立方米. 某城市环保部门随机抽取了一居民区去年20天PM2.5的24小时平均浓度的监测数据,数据统计如下:组别 PM2.5浓度微克/立方米频数天频率第一组 0,25] 5 0.25第二组 25,50] 10 0.5第三组 50,75] 3 0.15第四组 75,100 2 0.1Ⅰ从样本中PM2.5的24小时平均浓度超过50微克/立方米的5天中,随机抽取2天,求恰好有一天PM2.5的24小时平均浓度超过75微克/立方米的概率;Ⅱ求样本平均数,并根据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从PM2.5的年平均浓度考虑,判断该居民区的环境是否需要改进?说明理由.21. 本小题满分12分平面内动点到点的距离等于它到直线的距离,记点的轨迹为曲线 .Ⅰ求曲线的方程;Ⅱ若点,,是上的不同三点,且满足 .证明:不可能为直角三角形.22. 本小题满分14分已知函数的`图象在点处的切线斜率为 .Ⅰ求实数的值;Ⅱ判断方程根的个数,证明你的结论;Ⅲ探究:是否存在这样的点,使得曲线在该点附近的左、右的两部分分别位于曲线在该点处切线的两侧?若存在,求出点A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2021年福建省普通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文科数学试题参考解答及评分标准说明:一、本解答指出了每题要考查的主要知识和能力,并给出了一种或几种解法供参考,如果考生的解法与本解答不同,可根据试题的主要考查内容比照评分标准制定相应的评分细则.二、对计算题,当考生的解答在某一步出现错误时,如果后继部分的解答未改变该题的内容和难度,可视影响的程度决定后继部分的给分,但不得超过该部分正确解答应给分数的一半;如果后继部分的解答有较严重的错误,就不再给分.三、解答右端所注分数,表示考生正确做到这一步应得的累加分数.四、只给整数分数.选择题和填空题不给中间分.一、选择题:本大题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运算.每小题5分,满分60分.1. B2.B3.C4.B5.D6.B7. D 8.A 9.D 10.C 11.C 12.B二、填空题:本大题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运算.每小题4分,满分16分.13.1 ;14. ; 15.2; 16.①.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4分i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 本小题主要考查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等基础知识,考查运算求解能力,考查函数与方程思想.满分12分.Ⅰ解:由已知得,2分又成等比数列,所以,4分解得, 5分所以 . 6分Ⅱ由Ⅰ可得,8分所以. 12分18.本小题主要考查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棱锥体积公式等基础知识,考查空间想象能力、推理论证能力及运算求解能力,考查化归与转化思想、数形结合思想.满分12分.解:Ⅰ∵平面,,, 2分又∵ , . 4分Ⅱ1在 ..在 .. 6分2,在,过点做于, ., 7分. 8分Ⅲ在线段上存在点N,使得,理由如下:2在中,,, 9分过点E做交于点N,则,∵ , 10分又,,,又, .在线段上存在点N,使得,此时 .12分19.本小题主要考查两角和与差三角函数公式、二倍角公式、三角函数的恒等变换等基础知识,考查推理论证能力,运算求解能力,考查化归与转化思想等.满分12分.解法一:Ⅰ因为,①,②2分①-② 得. ③3分令有,代入③得 . 6分Ⅱ由二倍角公式, 可化为,8分即 .9分设的三个内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由正弦定理可得 .11分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知为直角三角形.12分解法二:Ⅰ同解法一.Ⅱ利用Ⅰ中的结论和二倍角公式, 可化为,8分因为A,B,C为的内角,所以,所以 .又因为,所以 ,所以 .从而 .10分又因为 ,所以,即 .所以为直角三角形. 12分20.本小题主要考查频率分布表、古典概型、统计等基础知识,考查数据处理能力、运算求解能力以及应用意识,考查必然与或然思想等.满分12分.解:Ⅰ 设PM2.5的24小时平均浓度在50,75]内的三天记为,PM2.5的24小时平均浓度在75,100内的两天记为 .所以5天任取2天的情况有:,,,,,,,,共10种. 4分其中符合条件的有:,,,,,共6种. 6分所以所求的概率 . 8分Ⅱ去年该居民区PM2.5年平均浓度为:微克/立方米.10分因为,所以去年该居民区PM2.5年平均浓度不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故该居民区的环境需要改进. 12分21. 本小题考查抛物线的标准方程、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等基础知识,考查推理论证能力、运算求解能力,考查化归与转化思想、分类与整合思想、数形结合思想等.满分12分.解法一:Ⅰ由条件可知,点到点的距离与到直线的距离相等,所以点的轨迹是以为焦点,为准线的抛物线,其方程为 .4分Ⅱ假设是直角三角形,不失一般性,设,,,,则由,,,所以 .6分因为,,,所以 .8分又因为,所以,,所以. ①又,所以,即. ②10分由①,②得,所以. ③因为 .所以方程③无解,从而不可能是直角三角形.12分解法二:Ⅰ同解法一Ⅱ设,,,由,得, .6分由条件的对称性,欲证不是直角三角形,只需证明 .当轴时,,,从而,,即点的坐标为 .由于点在上,所以,即,此时,,,则 .8分当与轴不垂直时,设直线的方程为:,代入,整理得:,则 .若,则直线的斜率为,同理可得: .由,得,, .由,可得 .从而,整理得:,即,①.所以方程①无解,从而 .11分综合,,不可能是直角三角形.12分22. 本题主要考查函数、导数等基础知识,考查推理论证能力、运算求解能力,函数与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考查化归与转化思想.满分12分.解法一:Ⅰ因为,所以,函数的图象在点处的切线斜率 .由得: . 4分Ⅱ由Ⅰ知,,令 .因为,,所以在至少有一个根.又因为,所以在上递增,所以函数在上有且只有一个零点,即方程有且只有一个实根. 7分Ⅲ证明如下:由,,可求得曲线在点处的切线方程为,即 . 8分记,则 . 11分1当,即时,对一切成立,所以在上递增.又,所以当时,当时,即存在点,使得曲线在点A附近的左、右两部分分别位于曲线在该点处切线的两侧. 12分2当,即时,时, ; 时, ;时, .故在上单调递减,在上单调递增.又,所以当时, ;当时,,即曲线在点附近的左、右两部分都位于曲线在该点处切线的同侧. 13分3当,即时,时, ; 时, ; 时, .故在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减.又,所以当时, ;当时,,即曲线在点附近的左、右两部分都位于曲线在该点处切线的同侧.综上,存在唯一点使得曲线在点附近的左、右两部分分别位于曲线在该点处切线的两侧. 14分解法二:ⅠⅡ同解法一;Ⅲ证明如下:由,,可求得曲线在点处的切线方程为,即 . 8分记,则 . 11分若存在这样的点,使得曲线在该点附近的左、右两部分都位于曲线在该点处切线的两侧,则问题等价于t不是极值点,由二次函数的性质知,当且仅当,即时,t不是极值点,即 .所以在上递增.又,所以当时, ;当时,,即存在唯一点,使得曲线在点附近的左、右两部分分别位于曲线在该点处切线的两侧. 14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文科数学高二下册知识点高二下册文科数学知识点总结导言:高二是学生进行高中数学学习的重要阶段,对于文科生来说,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
在高二下学期,学生将接触到更加深入的数学知识,本文将对高二下册文科数学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函数与导数1. 函数的基本概念- 函数的定义及表示方法- 定义域、值域和像- 函数的分类及性质2. 导数的定义与求导法则- 导数的概念及几何意义- 导数的计算法则:常数法则、幂函数法则、和差法则、乘积法则、商法则、复合函数求导法3. 函数的应用- 函数的极值与最值- 函数的单调性与区间判定 - 函数的凹凸性与拐点二、概率统计1. 随机事件与概率- 随机事件的基本概念- 概率的定义及计算方法- 概率的性质与运算2. 条件概率与独立事件- 条件概率的概念与计算方法 - 独立事件的概念与性质- 事件的相互独立性与互斥性3. 随机变量与概率分布- 随机变量的定义与分类- 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概率分布- 连续型随机变量及其概率密度函数4. 数理统计- 样本与总体的概念- 参数的点估计与区间估计- 假设检验的基本过程三、数列与数学归纳法1. 数列的基本概念- 数列的定义与表示-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性质-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应用2. 数列的通项公式与求和公式-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与求和公式- 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与求和公式- 递推数列的通项公式与求和公式3. 数学归纳法- 数学归纳法的基本思想与原理- 利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和恒等式- 利用数学归纳法证明结论四、三角函数1. 角度与弧度制- 角度与弧度的定义及转换- 弧度的性质与计算2. 各种三角函数的定义与性质- 正弦、余弦、正切、余切、割、余割函数的定义 - 三角函数的性质及关系3. 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基本三角函数图像的绘制- 三角函数的特点与周期性- 三角函数的奇偶性与对称性五、平面向量与解析几何1. 平面向量的基本概念与运算- 平面向量的定义与表示- 平面向量的加法与减法- 数量积与向量积2. 平面解析几何- 平面方程的一般式与一般方程 - 直线的方程及位置关系- 圆的方程及性质六、立体几何1. 空间几何的基本概念- 空间几何中点、向量、夹角的定义- 平面与直线的位置关系- 直线与直线、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2. 空间几何中的方程- 点与直线的距离公式- 点与平面的距离公式- 直线与平面的距离公式3. 空间图形的计算- 空间图形的体积与表面积计算- 圆锥与圆台的计算- 球的计算与相关性质结束语:以上为高二下册文科数学的主要知识点总结。
高二文科下数学知识点总结数学是一门需要扎实基础和逻辑思维的学科,对于高中文科的学生来说,数学知识点的掌握尤为重要。
本文将对高二文科下的数学知识点进行总结。
1. 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是高中数学中最基础且最重要的知识之一。
它的一般形式为ax^2+bx+c=0,其中a、b、c为常数,x为未知数。
我们可以通过配方法、因式分解、公式法等多种方法来解一元二次方程。
在解题过程中,需要注意判断方程的根的个数和特殊情况的处理。
2. 函数与导数函数是数学中的重要概念,它描述了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
在高二文科下,我们主要学习了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和指数函数等常见函数的性质和图像特征。
导数是函数的一个重要性质,可以用来描述函数的变化率。
导数的求法包括用定义法和各种求导法则,例如常数法则、幂函数法则、和差法则等。
3. 平面向量平面向量是高中数学的一项基础内容,它是有大小和方向的箭头。
我们可以用坐标表示平面向量,也可以通过向量的运算来求解问题,例如向量的加法、减法、数量积和向量积等。
平面向量的一些重要概念和性质包括共线、垂直、平行、共点等。
4. 三角函数三角函数是研究角和边的关系的一门学科。
在高二文科下,我们主要学习了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和正切函数等三角函数的性质和图像特征。
通过对三角函数的学习,我们可以解决一些涉及角度和边长的实际问题,例如三角形的面积、角度的求解等。
5. 统计与概率统计与概率是数学中的一门实用学科,能够帮助我们理解和分析数据。
在高二文科下,我们学习了统计中的基本概念和统计图表的绘制,例如频数表、频率分布直方图、累计频率曲线等。
概率是研究随机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学科,我们掌握了概率的计算方法,例如事件的概率、条件概率、互斥事件和独立事件等。
6. 空间几何空间几何是研究空间中点、线、面和体的性质和关系的学科。
在高二文科下,我们主要学习了点、直线、平面、多面体等几何体的性质和判断方法,例如点在直线上的判定、直线和平面的关系等。
高二文科下学期数学知识点在高二文科下学期的数学课程中,学生将接触到一系列重要的数学知识点,这些知识点不仅为理解数学的基本原理和概念奠定了基础,也为应对高考数学提供了必要的支持。
以下是这个学期的数学知识点的详细介绍。
一、函数与方程1. 一次函数与二次函数:- 一次函数的定义、性质和图像;- 二次函数的定义、性质和图像;- 二次函数的顶点、轴、对称轴等重要概念。
2. 指数与对数:- 指数和对数的基本概念与性质;- 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指数与对数的运算规律。
3. 复数:- 复数的定义与性质;- 复数的运算;- 复数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表示与应用。
二、三角函数与解析几何1. 三角函数的基本概念:- 弧度制与角度制;- 正弦、余弦、正切等三角函数的定义与性质; - 三角函数的图像和周期性。
2. 三角函数的应用:- 解三角形的问题;- 解直角三角形、一般三角形的问题;- 利用三角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3. 解析几何的平面与向量:- 二维坐标系下的点、直线和圆的方程; - 向量的基本概念与运算;- 线段、向量的夹角与垂直关系。
三、概率与统计1. 概率:- 随机事件与样本空间;- 概率的基本定义与性质;- 排列与组合的概率计算;- 条件概率与独立事件。
2. 统计:-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统计指标的计算与应用;- 统计图表的制作与分析。
四、数列与数学归纳法1. 数列的表示与性质:-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定义与性质; - 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公式。
2. 递推数列与数学归纳法:- 递推数列的定义与性质;- 利用数学归纳法证明数学命题。
五、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1. 空间几何的基本概念:- 空间直线与平面的性质;- 空间几何中点、线段的距离计算。
2. 空间向量的表示与运算:- 空间向量的定义与性质;- 向量的数量积与向量积的计算;- 向量与平面及直线的关系。
六、导数与微分1. 导数的概念与计算:- 导数的定义与性质;- 常见函数的导数;- 导数的四则运算。
大学文科高等数学推荐教材在大学文科专业中,高等数学是必修课程,它为我们提供了数学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选择一本合适的高等数学教材对于学习这门课程至关重要。
本文将推荐几本适合大学文科专业学生使用的高等数学教材。
一、《高等数学(上)》《高等数学(上)》是一本经典的高等数学教材,作者为黄昆教授。
该教材涵盖了数学基础的概念和定理,如极限、导数和微分等,适合初学者使用。
它的语言简洁明了,配有丰富的例题和习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和方法。
此外,该教材还提供了大量的实际应用例子,帮助将数学理论与实际问题联系起来,增加学习的趣味性。
二、《高等数学(中)》《高等数学(中)》是中国科学院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教材,主要适用于大学文科专业的学生。
该教材包含了数学的进阶知识,如多重积分、级数等。
它的特点是理论性强,推导过程详细,适合对数学有一定了解的学生使用。
此外,该教材还注重培养学生的证明能力,提供了丰富的证明题目和题解,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数学的逻辑推理和证明方法。
三、《高等数学(下)》《高等数学(下)》是一本较为综合的高等数学教材,适合复习和拓展学习的需要。
该教材包含了微分方程、函数级数、空间解析几何等内容。
它结构清晰,章节之间的联系紧密,帮助学生将各个知识点串联起来。
此外,该教材还提供了大量的例题和习题,供学生巩固和拓展所学知识。
四、《高等数学辅导与习题解析》《高等数学辅导与习题解析》是一本辅助教材,适合作为高等数学教材的补充。
该教材以解题为中心,详细解析了各章节习题的解题方法和思路。
它提供了大量的习题和答案,帮助学生通过实践提高解题能力。
此外,该教材还对一些难点和容易出错的知识点进行了重点讲解,帮助学生避免常见的错误。
五、在线教育平台在互联网时代,在线教育平台成为了学习高等数学的重要资源。
通过使用在线教育平台,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获取教材、学习资料和视频课程。
一些知名的在线教育平台如网易云课堂、MOOC等,它们提供了大量的高等数学学习资源,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和加深理解。
高二文科数学下知识点总结高二文科数学是学习数学的关键阶段之一,学生需要掌握并理解各种数学知识点。
本文将对高二文科数学下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帮助同学们复习和巩固所学内容。
一、复数与平面向量1. 复数的定义和表示方法:复数是由实部和虚部组成的数,表示为a+bi,其中a为实部,b为虚部,i为虚数单位。
2. 复数的四则运算:加法、减法、乘法、除法。
3. 复数的共轭:对于复数a+bi,其共轭复数为a-bi。
4. 平面向量的表示方法:平面向量用有序数对(A,B)表示,其中A和B分别为向量的起点和终点。
5. 平面向量的模长和方向角:平面向量AB的模长表示为|AB|,方向角表示为∠BAC,其中A为原点。
二、数列与数列的极限1. 等差数列:数列中的相邻两项之差相等,常用公式为an=a1+(n-1)d,其中an为第n项,a1为首项,d为公差。
2. 等比数列:数列中的相邻两项之比相等,常用公式为an=a1*r^(n-1),其中r为公比。
3. 数列的通项公式和前n项和公式:数列的通项表示为an=f(n),前n项和表示为Sn=S(1)+S(2)+...+Sn。
4. 数列的极限:数列无穷接近于某一值的情况,常用符号lim表示。
5. 数列极限的性质:极限的四则运算、夹逼定理等性质。
三、函数与导数1. 函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函数是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通常表示为y=f(x)。
2. 常见函数类型:一次函数、二次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三角函数等。
3. 函数的性质:奇偶性、单调性、周期性等。
4. 导数的定义和求导法则:导数表示函数在某一点的切线斜率,常用符号f'(x)表示。
5. 常见函数的导数: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三角函数等的导数公式。
四、立体几何与解析几何1. 空间直角坐标系:表示空间点的坐标系,其中有x、y、z三个轴。
2. 空间直线的方程:点向式、对称式等。
3. 空间平面的方程:一般式、点法式等。
高等数学文科类教材答案一、导数与微分1.1 导数的定义及性质1.1.1 导数的定义导数的定义是:设函数f(x)在点x_0的某个邻域内有定义,则称函数f(x)在点x_0处可导,如果极限lim_(Δx→0) [f(x_0+Δx)-f(x_0)]/Δx存在。
若该极限存在,则称该极限为函数f(x)在点x_0处的导数,记为f'(x_0)。
具体表达式为:f'(x_0)=lim_(Δx→0) [f(x_0+Δx)-f(x_0)]/Δx。
1.1.2 导数的性质导数具有以下性质:- 若函数f(x)在点x_0处可导,则函数f(x)在点x_0处连续;- 若函数f(x)在点x_0处可导,则函数f(x)在点x_0的邻域内具有局部线性近似性质,即函数f(x)在点x_0处可通过一条斜率为f'(x_0)的切线局部近似;- 若函数f(x)在点x_0处可导,则函数f(x)在点x_0的邻域内单调性与导数正负性质一致;- 若函数f(x)在点x_0处可导,则函数f(x)在点x_0处的切线方程为y=f'(x_0)(x-x_0)+f(x_0)。
1.1.3 常见函数导数- 常数函数的导数为0,即d/dx(c)=0,其中c为常数;- 幂函数的导数为幂函数的导数,即d/dx(x^n) = nx^(n-1),其中n为正整数;- 指数函数的导数为自身的导数,即d/dx(a^x) = ln(a)*a^x,其中a为正实数且a≠1;- 对数函数的导数为自身导数的倒数,即d/dx(log_a x) =1/(ln(a)*x),其中a为正实数且a≠1;1.2 微分的定义及应用1.2.1 微分的定义微分的定义是:设函数y=f(x)在点x_0的某个邻域内有定义,当自变量x在x_0处发生增量Δx时,函数增量为Δy=f(x_0+Δx)-f(x_0),则称Δy是函数y=f(x)在点x_0处的微分。
具体表达式为:dy=f`(x_0)dx1.2.2 微分的应用微分在实际问题中有广泛的应用,例如:- 利用微分可以进行近似计算,例如可以利用微分计算较小增量下函数值的变化情况;- 微分可以帮助求极值,通过分析函数的单调性和导数的变化可以确定函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在物理学中,微分可以用于描述质点在某个瞬间的运动情况,例如速度和加速度等。
高等数学文科类第二版下册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高等数学是文科类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本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掌握高等数学下册的相关知识和技能,达到以下教学目标:1.系统掌握高等数学下册的基本概念和定理;2.能够运用高等数学下册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无穷级数–数项级数的概念及其收敛性–幂级数的概念及其函数2.常微分方程–高阶线性微分方程及其解法–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及其解法–变量分离法解微分方程3.偏微分方程–二阶偏微分方程及其分类–分离变量法解偏微分方程4.傅里叶级数和傅里叶变换–傅里叶级数及其性质–傅里叶变换及其性质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利用黑板、PPT等教具详细讲解知识点的定义、性质、定理及其证明。
2.实践教学法–通过实例演练,引导学生自己探索问题,并通过实践操作提高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3.讨论教学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自己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
4.互动教学–通过课堂问答、互动活动等方式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四、考核方式考核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参与互动等,占总成绩的20%。
2.期中考试:考察学生对前半学期知识的掌握程度,占总成绩的30%。
3.期末考试:考察学生对全部学期知识的掌握程度,占总成绩的50%。
五、教学进度安排时间教学内容第1-2周数项级数的概念及其收敛性第3-4周幂级数的概念及其函数第5-6周高阶线性微分方程及其解法第7-8周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及其解法第9-10周变量分离法解微分方程第11-12周二阶偏微分方程及其分类第13-14周分离变量法解偏微分方程第15-16周傅里叶级数及其性质第17-18周傅里叶变换及其性质六、教学资源1.教材:《高等数学文科类》第二版下册;2.PPT讲义;3.多媒体教室;以上是本设计的主要内容和教学安排,具体执行情况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以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高等数学文史教材下册高等数学文史教材下册是一门针对高等学校文史专业学生开设的高等数学课程。
本教材旨在通过数学的角度探索和解读文史领域中的问题,帮助学生提升数学运算和推理能力,并将数学知识与文史学科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学科素养。
第一章微积分微积分是数学中的基础学科,是研究变化的学科。
在文史领域中,微积分的应用非常广泛。
通过微积分的工具和方法,我们可以对文史材料中的变化规律进行深入研究,解决各种复杂的问题。
第二章线性代数线性代数是研究向量空间和线性映射的数学学科。
在文史领域中,线性代数的应用主要体现在数据分析和模型建立方面。
通过线性代数的知识,我们可以对历史数据进行分析,揭示数据背后的规律,进而推导出有关的文史结论。
第三章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是研究随机现象和数据分析的学科。
在文史领域中,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常常用于对历史事件进行推断和预测。
通过统计方法,我们可以对历史材料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一些概率性的结论,为文史研究提供支持。
第四章离散数学离散数学是研究离散对象和离散结构的数学学科。
在文史领域中,离散数学的应用主要集中在信息论和网络分析方面。
通过离散数学的工具和方法,我们可以对历史事件中的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从而洞察其中的规律和特点。
第五章数学建模数学建模是将数学方法应用于实际问题求解的过程。
在文史领域中,数学建模的应用非常重要。
通过数学建模,我们可以对历史事件进行定量分析和预测,为文史领域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和合理解释。
总结高等数学文史教材下册通过引介数学知识和方法,帮助文史专业学生提升数学能力,拓宽思维视野,并将数学与文史学科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学科素养。
课程内容包括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离散数学以及数学建模等。
通过学习这些内容,学生可以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和工具,更好地理解和解释文史领域中的问题,为文史研究提供更全面的视角和科学的方法。
高等学校教材高等数学下册高等学校教材 - 高等数学下册高等数学下册是高等学校教材中的重要一部分,涵盖了许多与数学相关的重要概念、定理和应用。
本教材旨在向高等学校学生介绍更加深入、复杂的数学理论和实践,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
第一章:函数的导数与微分在这一章中,我们将深入研究函数的导数与微分。
首先,我们将回顾函数的导数的定义和性质,并介绍一些基本的求导法则。
接着,我们将学习如何求解一些常见函数的导数,如幂函数、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
最后,我们将讨论微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切线与法线的问题以及最值问题等。
第二章:定积分与不定积分在这一章中,我们将学习定积分与不定积分的概念与性质。
首先,我们将介绍定积分的定义,并学习一些常见函数的定积分计算方法。
接着,我们将学习不定积分的定义与计算方法,并探讨它与定积分之间的关系。
最后,我们将探讨定积分与不定积分在几何与物理等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第三章:数列与级数在这一章中,我们将研究数列与级数的性质与应用。
首先,我们将介绍数列的定义与表示方式,并学习一些特殊数列的性质,如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
接着,我们将学习数列的极限与收敛性质,并介绍无穷级数的概念与判别方法。
最后,我们将探讨级数在数学与物理等领域中的应用,如调和级数与傅里叶级数。
第四章:常微分方程在这一章中,我们将学习常微分方程的概念与解法。
首先,我们将介绍常微分方程的基本概念,并学习一阶和二阶常微分方程的解法。
接着,我们将探讨一些特殊类型的常微分方程,如可分离变量方程、齐次方程和线性方程等。
最后,我们将讨论常微分方程在物理、生物和工程领域中的应用,如弹簧振动问题和生物衰变问题等。
第五章:多元函数的偏导数与微分在这一章中,我们将研究多元函数的偏导数与微分。
首先,我们将介绍多元函数的偏导数的定义和性质,并学习如何计算常见多元函数的偏导数。
接着,我们将学习多元函数的全微分与微分近似,以及它们在物理和经济等领域中的应用。
高等数学文科类第二版教材高等数学是文科类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它涵盖了微积分、数理统计学和线性代数等多个领域的知识。
而高等数学文科类第二版教材作为当代大学教学的重要教材之一,对于学生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该教材的编写团队由多位资深教授和研究人员组成,他们的严谨治学态度和深厚的学术造诣使得该教材在内容和形式上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一、教材内容概述高等数学文科类第二版教材的内容设计全面,包含了微积分、数理统计学和线性代数三个主要部分。
每个部分都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重点,确保学生能够系统地学习和掌握所需的知识。
同时,教材还融入了一些实际应用的案例和问题,以帮助学生将数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方法与理念高等数学文科类第二版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题能力。
在教学方法上,教材采用了“问题导入-知识讲解-例题演练-习题训练”的教学模式,通过引入问题和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同时,教材还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证明能力,通过逐步推导和证明的方式,加深学生对数学原理的理解和掌握。
三、教材特色与创新高等数学文科类第二版教材在内容编排和案例选取上有许多独特之处。
首先,教材在每个章节之后都设计了一些综合应用题,用以帮助学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教材还加入了一些历史文化知识和数学发展背景,以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理解。
最后,教材还配有丰富的习题和答案,供学生进行巩固和自测。
四、教材的实际应用高等数学文科类第二版教材广泛应用于文科类相关专业的大学本科教学中。
从教学实践来看,该教材内容全面、易学易懂,有助于学生系统地学习高等数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并且,教材中的案例和实例设计使得学生能够将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去,为将来的专业学习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
综上所述,高等数学文科类第二版教材以其全面的内容、科学的教学理念和创新的教学方法在文科类学生中广受好评。
数学高二下学期知识点文科高二下学期数学知识点(文科)一、函数与方程1. 一次函数与二次函数的性质及图像特征a. 一次函数的定义、斜率和截距的意义b. 一次函数的图像特征:直线、斜率为正、负或零等情况c. 二次函数的定义、顶点、对称轴和开口方向的意义d. 二次函数的图像特征:抛物线、开口向上或向下等情况2. 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a. 指数函数的定义与性质:底数、指数、指数函数的增减性、图像特征等b. 对数函数的定义与性质:底数、对数、对数函数的增减性、图像特征等c. 指数方程与对数方程的解法3. 三角函数与三角方程a. 常见三角函数的定义与性质: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等b. 三角函数图像的变换与特点:平移、压缩与延伸等c. 三角方程的解法与应用:单位圆、周期性等概念的运用二、概率与统计1. 随机事件与概率a. 随机事件的概念与性质: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事件的运算等b. 概率的定义与性质:频率与概率的关系、加法定理与乘法定理等c. 古典概型与几何概型2. 统计与统计图表a. 统计的概念与方法:调查、总体与样本、频数与频率等b. 统计图表的绘制与分析:条形图、饼图、折线图等c. 基本统计指标的计算与应用: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等三、数列与数学归纳法1.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a. 等差数列的概念与性质:公差、通项公式、前n项和等b. 等比数列的概念与性质:公比、通项公式、前n项和等c.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2. 数学归纳法a. 数学归纳法的基本思想与步骤b. 初等数列的数学归纳法证明c. 数学归纳法在代数式和不等式求证中的应用四、解析几何1. 点、线、面的位置关系a. 点与线的位置关系:直线上的点、平面内的点等b. 点与面的位置关系:平面内的点、直线所在平面等c. 线与面的位置关系:平行、垂直等2. 直线与圆的性质a. 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相交、平行、重合等b.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相切、相交、包含等c. 圆的性质与应用:圆的中心、半径、弦、弧等3. 向量与平面几何a. 向量的定义与性质:零向量、共线、相等等b. 点与向量的运算:向量的加减法、数量积与向量积等c. 平面几何的基本概念与性质:平面的交点、平移、旋转等以上是高二下学期数学文科知识点的简要介绍,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数学的概念和原理,提高解题的思维和方法,为高中数学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等数学文科类教材在大学文科类教材中,高等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必修课程,它以理论严谨、抽象概念为基础,旨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介绍高等数学文科类教材的内容和特点。
一、微积分微积分是高等数学的核心内容之一。
它包括极限与连续、导数与微分、不定积分与定积分、微分方程等知识点。
通过学习微积分,学生能够理解变化率、极值、曲线的图像和面积等概念。
微积分的应用广泛,包括物理、经济、社会科学等领域。
二、线性代数线性代数是高等数学的另一个重要分支。
它研究线性方程组、矩阵、向量空间、线性变换等内容。
线性代数的概念抽象,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具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经济学中,线性代数可以被用来建立经济模型,分析市场供求关系。
三、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是高等数学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它研究随机事件和随机现象的概率规律。
学生通过学习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可以更好地理解随机事件的发生规律,并用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与推断。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应用广泛,包括风险评估、市场调研、医学统计等领域。
四、离散数学离散数学是一门运用数学来研究离散结构和离散现象的学科。
它包括集合论、图论、布尔代数等内容。
离散数学在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等领域具有重要地位,它的应用包括网络优化、密码学、算法设计等。
五、数学建模数学建模是高等数学的一种应用形式。
通过数学建模,学生可以学习如何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并利用数学方法求解问题。
数学建模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
综上所述,高等数学文科类教材涵盖了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离散数学等多个领域的内容,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应用能力。
通过学习高等数学,学生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为未来的工作和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二下册文科数学知识点在高二下学期的文科数学中,我们将继续探索各种数学知识,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数学。
下面是本学期的文科数学知识点概述:一、概率与统计1. 事件与概率- 样本空间与事件的概念- 事件的概率及其性质- 随机事件的运算与性质2. 随机变量与概率分布- 随机变量的定义与分类- 离散型随机变量与概率分布- 连续型随机变量与概率密度函数3. 统计推断- 总体与样本的概念- 抽样方法与样本调查- 点估计与区间估计- 假设检验的基本理论二、数理逻辑与集合论1. 命题与命题关系- 命题的概念- 命题的联结词与复合命题- 命题关系的性质与运算律2. 集合与集合关系- 集合的基本概念- 集合的运算与性质- 集合关系与集合的运算律3. 数理逻辑- 命题逻辑基本概念- 命题公式与真值表- 命题公式的合取与析取三、函数与导数1. 函数的概念与性质- 函数的定义与表示法- 函数的分类与常见函数的性质- 函数的奇偶性与周期性2. 函数的运算与图像- 函数的四则运算与复合运算- 函数的映射与反函数- 函数图像的基本性质与画法3. 导数与微分- 导数的定义与几何意义- 函数的导数与导函数- 导数的计算与性质四、微积分应用1. 求导法则与应用- 基本求导法则与运算法则- 高阶导数与隐函数求导- 函数极值与最值的求解2. 曲线的切线与法线- 曲线的切线与切线方程- 曲线的法线与法线方程- 曲率与曲线的凹凸性分析3. 定积分与应用- 不定积分与定积分的基本概念- 定积分的计算与性质- 定积分在几何与物理问题中的应用通过学习上述的文科数学知识点,我们将能够进一步理解数学的应用领域,并在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掌握这些知识点,为将来的学习和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
高三数学知识点总结图文科版下册在高三学习阶段,数学作为一门重要的科目,为学生提供了解决问题和培养逻辑思维的能力。
在图文科版下册中,数学课程内容更加深入和复杂。
本文将对数学知识点进行总结,帮助高三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
1. 函数与导数图文科版下册的第一章是函数与导数。
这一章主要介绍了函数的概念、性质和导数的定义与应用。
函数是数学中的一种关系,它将一个自变量的集合与一个因变量的集合相互对应。
学生需要掌握函数的定义、函数值、定义域、值域等概念,并能够通过图像或表达式来描述函数。
导数是函数的重要性质之一,是描述函数变化率的工具。
学生应当掌握导数的定义,可以通过求导公式计算某个点的导数。
此外,导数还可以用来求函数的极值、判断曲线的凹凸性和研究函数的单调性。
2. 平面向量平面向量是图文科下册的第二章,它是解决空间几何问题的重要工具。
学生需要掌握向量的概念、性质和运算法则。
向量有大小和方向两个性质。
向量可以进行加、减、数乘等运算。
学生需要掌握向量的加减法运算法则,并能够解决向量共线、平行、垂直等几何问题。
平面向量还可以用来表示线段、中点、向量积等几何概念。
学生需要通过向量的表示来推导和解决相关问题。
3. 空间立体几何空间立体几何是图文科版下册的第三章,主要涉及空间几何概念和性质。
学生需要掌握空间几何的基本概念和定理,并能够应用这些概念解决相关问题。
立体几何常见的内容包括直线与平面空间关系、点与直线、点与平面的距离、平面的位置关系等。
学生需要掌握这些知识点,能够判断点是否在直线或平面上,并计算点到直线或平面的距离。
此外,学生还需要掌握棱、面和体的性质,能够判断棱、面是否平行或垂直,并能够计算体的体积和表面积。
4. 解析几何解析几何是图文科版下册的第四章,它利用数学的解析方法研究几何学问题。
学生需要掌握坐标系、距离公式、中点公式等基本知识,并能够应用这些知识解决几何问题。
通过坐标系,学生可以将几何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并用代数方法进行求解。
下高三数学(文)试题第Ⅰ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已知复数121,1z i z i =-=+,则12z z i等于( ) A .2i B .2i - C .2i + D .2i -+ 2、设集合{0,1},{|1}M N x Z y x ==∈=-,则( )A .M N φ=IB .{}0M N =IC .{}1M N =ID .M N M =I3、给定函数①12y x = ②12log (1)y x =+ ③1y x =- ④12x y +=,其中在区间()0,1上单调递减的函数序号是( )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4、在ABC ∆中,若sin sin cos cos sin A A C A C -=,则ABC ∆的形状是( ) A .等腰三角形 B .正三角形 C .直角三角形 D .等腰直角三角形5、为了普及环保知识,增强环保意识,某大学随机抽取30名学生参加环保知识测试,得分(10分制)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假设得分值的中位数为e m , 众数0m ,平均数为x ,则( ) A .0e m m x == B .0e m m x =< C .0e m m x << D .0e m m x <<6、已知平面,αβ,直线,l m ,且有,l m αβ⊥⊂,给出下列命题:①若//αβ,则l m ⊥;②若//l m ,则αβ⊥;③若αβ⊥,则//l m ;④若l m ⊥,则//αβ,其中正确命题个数有( )A .1B .2C .3D .4 7、若函数()2(2)m xf x x m-=+的图象如图所示,则m 的范围为( )A .(),1-∞-B .()1,2-C .()0,2D .()1,28、设双曲线221x y m n+=的离心率为2,且一个焦点与抛物线28x y =的焦点相同,则此双曲线的方程为( )A .2213x y -=B .221412x y -=C .2213x y -= D .221124x y -= 9、已知函数()0()210x e a x f x a R x x ⎧+≤=∈⎨->⎩,若函数()f x 在R 上有两个零点,则a 的取值范围是( )A .(),1-∞-B .(),0-∞C .()1,0-D .[)1,0- 10、若函数()sin x f x x =,并且233a b ππ<<<,则下列各结论正确的是( ) A .()()()2a b f a f ab f +<< B .()()()2a bf ab f f b +<<C .()()()2a b f ab f f a +<<D .()()()2a bf b f ab f +<<第Ⅱ卷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把答案填在答题卷的横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