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TE全套协议汇总
- 格式:docx
- 大小:20.56 KB
- 文档页数:7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LTE全套协议汇总(收藏)规范编号规范名称内容更新时间射频系列规范TS 36.101UE 无线发送和接收描述FDD和TDD E-UTRA UE的最小射频(RF)特性08-Oct-2010TS 36.104BS无线发送与接收描述E-UTRA BS在成对频谱和非成对频谱的最小RF特性30-Sep-2010TS 36.106FDD 直放站无线发送与接收描述FDD直放站的射频要求和基本测试条件30-Sep-2010TS 36.113BS与直放站的电磁兼容包含对E-UTRA基站、直放站和补充设备的电磁兼容(EMC)评估01-Oct-2010TS 36.124移动终端和辅助设备的电磁兼容的要求建立了对于E-UTRA终端和附属设备的主要EMC要求,保证不对其他设备产生电磁干扰,并保证自身对电磁干扰有一定的免疫性。
定义了EMC测试方法、频率范围、最小性能要求等01-Oct-2010TS 36.133支持无线资源管理的要求描述支持FDD和TDD E-UTRA的无线资源管理需求,包括对E-UTRAN和UE测量的要求,以及针对延迟和反馈特性的点对点动态性和互动的要求08-Oct-2010TS 36.141BS一致性测试描述对FDD/TDDE-UTRA 基站的射频测试方法和一致性要求30-Sep-2010TS 36.143FDD直放站一致性测试描述了FDD直放站的一致性规范,基于36.106中定义的核心要求和基本方法,对详细的测试方法、过程、环境和一致性要求等进行详细说明01-Oct-2010TS 36.171支持辅助全球导航卫星系统(A-GNSS)的要求描述了基于UE和UE辅助FDD或TDD的辅助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终端的最低性能21-Jun-2010TS 36.307UE支持零散频段的要求定义了终端支持与版本无关频段时所要满足的要求。
04-Oct-2010物理层系列规范TS 36.201LTE物理层——总体描述物理层综述协议,主要包括物理层在协议结构中的位置和功能,包括物理层4个规范36.211、36.212、36.213、36.214的主要内容和相互关系等30-Mar-2010TS 36.211物理信道和调制主要描述物理层信道和调制方法。
LTE全套协议汇总(收藏)规范编号规范名称内容更新时间射频系列规范TS36.101UE无线发送和接收描述FDD和TDD E-UTRA UE的最小射频(RF)特性08-Oct-2010TS 36.104BS无线发送与接收描述E-UTRA BS在成对频谱和非成对频谱的最小RF特性30-Sep-2010TS 36.106FDD直放站无线发送与接收描述FDD 直放站的射频要求和基本测试条件30-Sep-2010TS 36.113BS 与直放站的电磁兼容包含对E-UTRA基站、直放站和补充设备的电磁兼容(EMC)评估01-Oct-2010TS 36.124移动终端和辅助设备的电磁兼容的要求建立了对于E-UTRA终端和附属设备的主要EMC要求,保证不对其他设备产生电磁干扰,并保证自身对电磁干扰有一定的免疫性。
定义了EMC测试方法、频率范围、最小性能要求等01-Oct-2010TS 36.133支持无线资源管理的要求描述支持FDD和TDD E-UTRA的无线资源管理需求,包括对E-UTRAN和UE测量的要求,以及针对延迟和反馈特性的点对点动态性和互动的要求08-Oct-2010TS 36.141BS一致性测试描述对FDD/TDD E-UTRA 基站的射频测试方法和一致性要求30-Sep-2010TS36.143FDD直放站一致性测试描述了FDD直放站的一致性规范,基于36.106中定义的核心要求和基本方法,对详细的测试方法、过程、环境和一致性要求等进行详细说明01-Oct-2010TS 36.171支持辅助全球导航卫星系统(A-GNSS)的要求描述了基于UE和UE辅助FDD或TDD的辅助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终端的最低性能21-Jun-2010TS 36.307UE支持零散频段的要求定义了终端支持与版本无关频段时所要满足的要求。
04-Oct-2010物理层系列规范TS 36.201LTE物理层——总体描述物理层综述协议,主要包括物理层在协议结构中的位置和功能,包括物理层4个规范36.211、36.212、36.213、36.214的主要内容和相互关系等30-Mar-2010TS 36.211物理信道和调制主要描述物理层信道和调制方法。
LTE全套协议汇总(收藏)LTE全套协议汇总(收藏)规范编号规范名称内容更新时间射频系列规范TS36.101UE无线发送和接收描述FDD和TDD E-UTRA UE的最小射频(RF)特性08-Oct-2010TS 36.104BS无线发送与接收描述E-UTRA BS在成对频谱和非成对频谱的最小RF特性30-Sep-2010TS 36.106FDD直放站无线发送与接收描述FDD 直放站的射频要求和基本测试条件30-Sep-2010TS 36.113BS 与直放站的电磁兼容包含对E-UTRA基站、直放站和补充设备的电磁兼容(EMC)评估01-Oct-2010TS 36.124移动终端和辅助设备的电磁兼容的要求建立了对于E-UTRA终端和附属设备的主要EMC要求,保证不对其他设备产生电磁干扰,并保证自身对电磁干扰有一定的免疫性。
定义了EMC测试方法、频率范围、最小性能要求等01-Oct-2010TS 36.133支持无线资源管理的要求描述支持FDD和TDD E-UTRA的无线资源管理需求,包括对E-UTRAN和UE测量的要求,以及针对延迟和反馈特性的点对点动态性和互动的要求08-Oct-2010TS 36.141BS一致性测试描述对FDD/TDDE-UTRA 基站的射频测试方法和一致性要求30-Sep-2010TS 36.143FDD直放站一致性测试描述了FDD直放站的一致性规范,基于36.106中定义的核心要求和基本方法,对详细的测试方法、过程、环境和一致性要求等进行详细说明01-Oct-2010TS 36.171支持辅助全球导航卫星系统(A-GNSS)的要求描述了基于UE和UE辅助FDD或TDD的辅助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终端的最低性能21-Jun-2010TS 36.307UE支持零散频段的要求定义了终端支持与版本无关频段时所要满足的要求。
04-Oct-2010物理层系列规范TS 36.201LTE物理层——总体描述物理层综述协议,主要包括物理层在协议结构中的位置和功能,包括物理层4个规范36.211、36.212、36.213、36.214的主要内容和相互关系等30-Mar-2010TS 36.211物理信道和调制主要描述物理层信道和调制方法。
lte 协议LTE(Long-Term Evolution)是一种4G无线通信技术,为当前移动通信系统提供了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更低的延迟和更高的频谱效率。
LTE协议是建立在全IP(Internet Protocol)网络上的一套通信规范,包括网络架构、传输协议、调度算法等。
首先,LTE协议的网络架构包括用户平面(User Plane)和控制平面(Control Plane),实现了对流量的快速处理和控制指令的高效传输。
在网络架构中,有多个主要的组件,包括基站(eNodeB)、移动核心网(MME,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服务网关(SGW,Serving Gateway)和数据网关(PGW,Packet Data Network Gateway)。
这些组件通过高速的IP连接进行通信,确保用户数据的快速传输和处理。
其次,LTE协议采用了OFDMA(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和SC-FDMA(Single Carrier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等多址技术,提高了频谱效率。
通过将频谱划分为不同的子载波,可以同时传输多个用户的数据,确保了高速率和低延迟的通信。
同时,LTE还引入了MIMO(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技术,利用多个天线进行信号传输和接收,进一步提高了传输速率和信号质量。
另外,LTE协议中的调度算法对网络资源进行动态分配,确保不同用户之间的公平性和资源的最大利用。
调度算法根据用户的需求和网络状况,对各个用户的传输速率进行调整,使得网络资源被有效地利用,同时保证用户的通信质量。
此外,LTE协议还支持移动性管理和移动性控制,当用户从一个基站切换到另一个基站时,可以无缝地进行切换,保持通信的连续性。
最后,LTE协议还支持多种业务的传输,包括语音、视频和数据。
LTE信令与协议LTE(Long Term Evolution)是一种高速无线通信技术,它是下一代移动通信技术,提供了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和更低的延迟。
LTE信令与协议是指在LTE网络中用于控制、管理和传输通信信令的一套规则和协议。
以下是对LTE信令与协议的详细介绍。
1.LTE信令与协议的基本原理:- RRC(Radio Resource Control):负责无线资源的分配、配置和释放,以及可靠数据传输的建立和释放。
- NAS(Non-Access Stratum):负责鉴权、用户身份识别、移动性管理和安全控制等。
- RLC(Radio Link Control):负责数据分段、重组、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流量控制等。
- PDCP(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负责数据压缩和加密等。
2.LTE信令与协议的流程:- 小区和选择:UE(User Equipment)首先并选择可用的LTE小区。
- 鉴权和附着:UE向MME(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发送鉴权请求,进行用户身份的验证和附着过程。
- 建立和释放无线连接:在鉴权和附着完成后,UE和eNodeB之间建立无线连接,用于数据传输。
当连接不再需要时,会进行释放。
- 数据传输:在建立无线连接后,UE和eNodeB之间通过RLC和PDCP协议进行数据传输。
RLC将数据进行分段,并确保传输的可靠性,而PDCP则负责压缩和加密数据。
-切换:当UE从一个小区切换到另一个小区时,需要进行切换过程,其中包括关联/脱离和测量等步骤。
3.LTE信令与协议中的主要协议:- S1AP(S1 Application Protocol):用于eNodeB和MME之间的控制信令传输,包括建立和释放无线连接、切换等。
- X2AP(X2 Application Protocol):用于eNodeB之间的控制信令传输,包括切换、传输资源配置等。
LTE随机接入流程使用的协议1. LTE随机接入流程概述LTE(Long Term Evolution)是第四代移动通信网络技术,其随机接入过程是用户设备(UE)与基站之间建立通信连接的第一步。
在随机接入过程中,UE将按照一定的协议与基站进行信令交换,完成初步的通信参数配置,以便能够正常地接入到LTE网络中。
随机接入流程使用的协议包括:•Random Access Preamble 标准•Random Access Procedure 标准•Random Access Response 标准•Random Access Confirmation 标准2. 随机接入流程详解LTE随机接入流程分为以下几个步骤:2.1 随机接入Preamble发送UE首先在随机接入信道上发送一个称为Preamble的信号。
Preamble是由一系列特定的序列构成,用于唤醒基站并通知其UE的存在。
Preamble的发送采用竞争方式,即多个UE同时发送Preamble,基站会从中选取一个Preamble用于进一步的通信。
2.2 基站选择Preamble,并发送Random Access Response基站在接收到多个UE发送的Preamble后,会选择一个Preamble进行响应。
基站会发送一个Random Access Response信令给UE,该信令携带有随机接入参数,包括Time Alignment Timer的值、UL Grant的大小和起始时隙等信息。
2.3 UE发送随机接入请求UE在接收到基站的Random Access Response后,根据携带的参数进行定时器的设置,并在指定的UL Grant时隙发送PRACH(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信号。
PRACH信号携带了UE的标识和其他必要的信息。
2.4 基站发送随机接入确认基站在接收到UE的随机接入请求后,会进行相应的处理,并在成功完成处理后发送随机接入确认信令给UE。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lte,x2接口协议篇一:lte全套协议汇总lte全套协议汇总(收藏)篇二:lte协议总结ts36.201longtermevolution(lte)physicallayer;general descriptionlte物理层概述ts36.211physicalchannelsandmodulation物理信道和调制ts36.212multiplexingandchannelcoding复用和信道编码ts36.213physicallayerprocedures物理层过程ts36.214physicallayer-measurements物理层测量ts36.304ueproceduresinidlemodeidle模式的ue过程ts36.321mediumaccesscontrol(mac)protocolspecificati onmac协议规范ts36.322Radiolinkcontrol(Rlc)protocolspecificationR lc协议规范ts36.323packetdataconvergenceprotocol(pdcp)specificationpdcp协议规范ts36.331RadioResourcecontrol(RRc);protocolspecifica tionRRc协议规范规范编号规范名称内容更新时间射频系列规范ts36.101ue无线发送和接收描述Fdd和tdde-utRaue的最小射频(RF)特性08-oct-20xxts36.104bs无线发送与接收描述e-utRabs在成对频谱和非成对频谱的最小RF特性30-sep-20xxts36.106Fdd直放站无线发送与接收描述Fdd直放站的射频要求和基本测试条件30-sep-20xxts36.113bs与直放站的电磁兼容包含对e-utRa基站、直放站和补充设备的电磁兼容(emc)评估01-oct-20xxts36.124移动终端和辅助设备的电磁兼容的要求建立了对于e-utRa终端和附属设备的主要emc要求,保证不对其他设备产生电磁干扰,并保证自身对电磁干扰有一定的免疫性。
LTE各网元接口及协议接口类型包含主要信息信令面/ 1、RRC信令消息;用户面 2、测量报告; Uu 3、广播消息;4、异常流程信令面/ 1、Inter-eNB 切换; X2 用户面 2、eNB直接交换无线质量测量信息1、上下文信息(IP地址、UE能力等);2、用户身份信息(IMSI或TMSI、GUTI等);3、切换信息、位置信息(小区、TAC等); S1-MME 信令面4、 E-RAB承载管理信息;5、 NAS信息(用户附着、鉴权、寻呼、TA更新等);6、 S1接口管理信息(MME标识、负载均衡等)用户面数据的隧道传输,包含Tunnel号可定位用户该业务对应的无线侧S1-U 用户面信息,用户业务数据类型如HTTP、IM、Video等1、签约数据:包括用户标识(IMSI、MSISDN等)、签约业务APN、S6a 信令面服务等级Qos、接入限制ARD、用户位置、漫游限制等信息,该类信息通过S6a接口的位置更新、插入用户数据等操作进行交互2、认证数据:包括鉴权参数(Rand、Res、Kasme、AUTN四元组),该类信息通过S6a接口的鉴权操作进行交互1、系统间联合附着、位置更新操作SGs 信令面 2、LTE用户短信3、CSFB用户被叫寻呼S10 信令面 MME间切换信息(包括上下文、未用的鉴权标识等)S11 信令面创建/删除会话、建立/删除承载消息接口名称连接网元接口功能描述主要协议用于传送会话管理(SM)和移动性管理(MM)信息,S1-MME eNodeB - MME S1-AP 即信令面或控制面信息在GW与eNodeB设备间建立隧道,传送用户数S1-U eNodeB - SGW GTP-U 据业务,即用户面数据基站间控制面信息 X2-C eNodeB - eNodeB X2-AP基站间用户面信息 X2-U eNodeB - eNodeB GTP-U在MME和SGSN设备间建立隧道,传送控制面信S3 SGSN - MME GTPV2-C 息在S-GW和SGSN设备间建立隧道,传送用户面GTPV2-C SGSN – SGW S4 数据和控制面信息 GTP-U在GW设备间建立隧道,传送用户面数据和控制GTPV2-C SGW – PGW S5 面信息(设备内部接口) GTP-U完成用户位置信息的交换和用户签约信息的管理,MME – HSS S6a Diameter 传送控制面信息漫游时,归属网络PGW和拜访网络SGW之间的GTPV2-C SGW – PGW S8 接口,传送控制面和用户面数据 GTP-U控制面接口,传送QoS规则和计费相关的信息 S9 PCRF-PCRF Diameter在MME设备间建立隧道,传送信令,组成MME S10 MME - MME GTPV2-C Pool,传送控制面数据MME – SGW 在MME和GW设备间建立隧道,传送控制面数据 S11 GTPV2-C 传送用户面数据,类似Gn/Gp SGSN控制下的RNC –SGW S12 GTP-U UTRAN与GGSN之间的Iu-u/Gn-u接口。
LTE各网元接口及协议接口类型包含主要信息信令面/ 1、RRC信令消息;用户面 2、测量报告; Uu 3、广播消息;4、异常流程信令面/ 1、Inter-eNB 切换; X2 用户面 2、eNB直接交换无线质量测量信息1、上下文信息(IP地址、UE能力等);2、用户身份信息(IMSI或TMSI、GUTI等);3、切换信息、位置信息(小区、TAC等); S1-MME 信令面4、 E-RAB承载管理信息;5、 NAS信息(用户附着、鉴权、寻呼、TA更新等);6、 S1接口管理信息(MME标识、负载均衡等)用户面数据的隧道传输,包含Tunnel号可定位用户该业务对应的无线侧S1-U 用户面信息,用户业务数据类型如HTTP、IM、Video等1、签约数据:包括用户标识(IMSI、MSISDN等)、签约业务APN、S6a 信令面服务等级Qos、接入限制ARD、用户位置、漫游限制等信息,该类信息通过S6a接口的位置更新、插入用户数据等操作进行交互2、认证数据:包括鉴权参数(Rand、Res、Kasme、AUTN四元组),该类信息通过S6a接口的鉴权操作进行交互1、系统间联合附着、位置更新操作SGs 信令面 2、LTE用户短信3、CSFB用户被叫寻呼S10 信令面 MME间切换信息(包括上下文、未用的鉴权标识等)S11 信令面创建/删除会话、建立/删除承载消息接口名称连接网元接口功能描述主要协议用于传送会话管理(SM)和移动性管理(MM)信息,S1-MME eNodeB - MME S1-AP 即信令面或控制面信息在GW与eNodeB设备间建立隧道,传送用户数S1-U eNodeB - SGW GTP-U 据业务,即用户面数据基站间控制面信息 X2-C eNodeB - eNodeB X2-AP基站间用户面信息 X2-U eNodeB - eNodeB GTP-U在MME和SGSN设备间建立隧道,传送控制面信S3 SGSN - MME GTPV2-C 息在S-GW和SGSN设备间建立隧道,传送用户面GTPV2-C SGSN – SGW S4 数据和控制面信息 GTP-U在GW设备间建立隧道,传送用户面数据和控制GTPV2-C SGW – PGW S5 面信息(设备内部接口) GTP-U完成用户位置信息的交换和用户签约信息的管理,MME – HSS S6a Diameter 传送控制面信息漫游时,归属网络PGW和拜访网络SGW之间的GTPV2-C SGW – PGW S8 接口,传送控制面和用户面数据 GTP-U控制面接口,传送QoS规则和计费相关的信息 S9 PCRF-PCRF Diameter在MME设备间建立隧道,传送信令,组成MME S10 MME - MME GTPV2-C Pool,传送控制面数据MME – SGW 在MME和GW设备间建立隧道,传送控制面数据 S11 GTPV2-C 传送用户面数据,类似Gn/Gp SGSN控制下的RNC –SGW S12 GTP-U UTRAN与GGSN之间的Iu-u/Gn-u接口。
LTE帧结构和协议10512LTE(Long Term Evolution,即长期演进)是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其帧结构和协议是保证数据传输效率和可靠性的基础。
本文将介绍LTE的帧结构和协议,涵盖以下内容:1.帧结构2.物理层协议3.链路层协议4.网络层协议1.帧结构:在LTE中,常用的帧结构有1毫秒(ms)和0.5毫秒(ms)两种。
1毫秒帧结构通常用于下行链路,0.5毫秒帧结构通常用于上行链路。
每个子帧内部的OFDM符号,则是由12个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和2个导频符号组成。
2.物理层协议:2.1小区搜寻过程LTE终端设备在连入网络之前,需要执行小区搜寻过程。
该过程包括寻找小区、同步小区、测量与探测等步骤。
2.2建立连接在建立连接过程中,LTE终端设备需要与基站进行初始接入,共享小区信息并进行系统分配。
2.3传输信道LTE中的传输信道分为控制信道和数据信道,其中控制信道用于传输控制信息,数据信道用于传输用户数据。
常用的控制信道有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和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常用的数据信道有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和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
3.链路层协议:3.1链路建立链路建立过程中,UE(User Equipment,用户设备)与eNodeB (Evolved Node B,演进基站)进行协商,建立信道的分配与配置。
3.2链路保持链路保持过程中,UE与eNodeB之间的数据传输保持稳定。
3.3链路释放链路释放过程中,UE与eNodeB之间的连接被终止。
4.网络层协议:4.1 移动接入层协议(Mobile Access Layer Protocol,MAP)MAP协议用于LTE终端设备与核心网络之间进行通信,包括位置管理、移动性管理和呼叫控制等功能。
4.2 会话管理协议(Session Management Protocol,SMP)SMP协议用于建立和维护终端设备之间的会话,包括会话建立、会话维持和会话释放等功能。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lte,ue协议篇一:lte协议对照表规范编号射频系列规范ts36.101规范名称内容更新时间ue无线发送和接收描述Fdd和tdde-08-oct-20xxutRaue的最小射频(RF)特性ts36.104bs无线发送与接收描述e-utRabs在成对频谱和非成对频谱的最小RF特性30-sep-20xxts36.106Fdd直放站无线发送与接收描述Fdd直放站的射频要求和基本测试条件30-sep-20xxts36.113bs与直放站的电磁兼容包含对e-utRa基站、直放站和补充设备的电磁兼容(emc)评估01-oct-20xxts36.124移动终端和辅助设备的电磁兼容的要求建立了对于e-utRa终端和附属设备的主要emc要求,保证不对其他设备产生电磁干扰,并保证自身对电磁干扰有一定的免疫性。
定义了emc测试方法、最小性能要求等01-oct-20xxts36.133支持无线资源管理的要求描述支持Fdd和td08-oct-20xxde-utRa的无线资源管理需求,包括对e-utRan和ue测量的要求,以及针对延迟和反馈特性的点对点动态性和互动的要求ts36.141bs一致性测试描述对Fdd/tdde-utRa基站的射频测试方法和一致性要求30-sep-20xxts36.143Fdd直放站一致性测试描述了Fdd直放站的一致性规范,基于36.106中定义的核心要求和基本方法,对详细的测试方法、过程、环境和一致性要求等进行详细说明01-oct-20xxts36.171支持辅助全球导航卫星系统(a-gnss)的要求描述了基于ue和ue辅助Fdd或tdd的辅助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终端的最低性能21-jun-20xxts36.307ue支持零散频段的要求定义了终端支持与版本无关频段时所要满足的要求。
04-oct-20xx物理层系列规范ts36.201物理层——总体描述物理层综述协议,主要包括物理层在协议结构中的位置和功能,包括物理层4个规范36.211、36.212、36.213、36.214的主要内容和相互关系等ts36.211物理信道和调制主要描述物理层信道和调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