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野外生存训练活动
- 格式:docx
- 大小:20.83 KB
- 文档页数:6
野外生存实习报告范文4篇野外生存4篇学院:专业:班级:xx姓名:侯彦丞学号:XXXXXXX实践时间:20xx年10月25日至20xx年10月27日共3天目录一、前言 (3)二、实践时间及内容 (3)三、实践目的 (3)四、实践日志 (4)五、实践总结与建议 (5)一、前言野外生存作为一种户外运动在一些兴旺国家已开展很长一段时间了,并有个别学校已将这种运动引入到学校的体育课程教学中,受到了学生的欢送。
如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把野外生存能力作为青少年必须具备的一种生活技能,澳大利亚体育学院还开设了野外生存课程“大学生野外生存生活训练”课题组组长、教育部体卫艺司体育处处长季克异表示,之所以把这个课题申报为“十五”国家级课题,最重要的是要拓展高校体育课程。
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习惯和生存生活能力。
学生在野外生存生活训练中能主动学习、生动活泼地去学习,这非常重要。
野外生存课程是野外体育的一个组成局部,他是指在远离居民居住的环境,如山区、丛林、荒漠、高原、孤岛等复杂地形域内,在缺少提供生命所赖以维持生存的外部物质,个人或集体靠自身努力,在较短的一段时间内及近似人为营造的环境条件下,保存和维持生命的根本手段和方法的一门课程。
野外生存课程作为高校体育内容,强调健身、趣味性和使用性,突出学生在学习中主动性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开展。
野外生存课程是一种全新的体育内容,它集竟技性和挑战性于一体,包含登山、野营、野炊、负重行军、攀岩、速降、定向、漂流、涉水、穿越丛林、野外自救、野外寻食(水)等丰富内容。
二、实践时间及内容实践时间:10月25日--27日三、实践目的1、锻炼学生在野外遇到地理阻碍时克服困难的能力;2、通过实地练习,学会运用各种技法和可用资源弥补自身相对于客观条件的缺乏与弱点,使学生在以后遇到类似情况时能沉着面对,想方法解决问题;3、丰富学生野外生存知识,提高学生在自然环境中的生存能力;4、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组织协调等能力。
2024年大学生户外活动策划方案范文____年大学生户外活动策划方案一、活动概述在当今高压的学习环境下,大学生身心健康问题日益突出,为了帮助大学生们放松身心,增强体质,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特策划了一系列户外活动。
活动计划涵盖了登山、徒步、露营、攀岩等多种项目,旨在通过这些活动,激发大学生们的热情和活力,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活动目标1. 强身健体:通过户外活动,提高大学生们的体质指数,增强抵抗力,预防疾病。
2.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通过团队拓展训练,增强大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 激发学生对自然的热爱:通过接触自然环境,培养学生们的环保意识,增强大自然的敬畏之心。
4. 开阔视野:通过户外活动,让大学生们拓展眼界,增加知识储备,提高人文素养。
三、活动计划1. 活动名称:登山挑战赛活动时间:____年4月15日-16日活动地点:XXX山区活动人数:100人活动内容:(1) 分组竞赛:将参与者分为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由10人组成,进行登山挑战赛。
(2) 智力游戏:在登山过程中设置知识关卡,参与者需要回答相关的问题才能继续前进。
(3) 行山教学:在登山活动前,组织专业教练进行登山训练,提供必要的装备和技巧指导。
(4) 颁奖典礼:根据参与者完成登山的时间和表现,设立优胜奖和参与奖。
2. 活动名称:徒步探险活动时间:____年5月20日-22日活动地点:XXX国家森林公园活动人数:80人活动内容:(1) 徒步线路规划:选择适宜徒步的线路,包括山林、湖泊和溪流等景点。
(2) 生存训练:在徒步过程中,组织参与者进行野外生存训练,包括采火、搭建简易帐篷等。
(3) 自然观察:引导参与者观察自然景观、动植物,了解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保护知识。
(4) 跨界挑战:在徒步中增加一些特殊关卡,如攀爬难度较高的山脉、穿越河流等,增添挑战性。
3. 活动名称:露营体验活动时间:____年6月10日-12日活动地点:XXX露营基地活动人数:120人活动内容:(1) 搭建帐篷:组织参与者自己动手搭建帐篷,体验露营的乐趣。
【导语】野外⽣存活动可以帮助⼈们重新认识⾃我并挖掘⾃⾝潜能,使⼈们能够唤起⾯对困难挑战的勇⽓,以下是⽆忧考整理的野外⽣存活动策划书,欢迎阅读!野外⽣存活动策划书篇⼀ ⼀·活动⽬的 为了培养当代⼤学⽣:挑战⾃我,经历磨难,团结⼀致,顽强拼搏的精神;增强体魄,锻炼坚忍不拔的意志;培养团队精神,提⾼动⼿能⼒;掌握野外⽣存知识,学习野外⽣存技巧和野外⽣存活动策划书。
⼆·活动时间地点 1.活动时间:两天⼀夜; 2.活动地点:兰州市七⾥河区黄峪沟赵家洼村; 三·活动⼈员 20xx级定向运动与野外⽣存周五教学班全体⼈员 四·活动费⽤ 1、费⽤⽅式:AA制 2、活动总费⽤和⼈均费⽤估算; 3、活动中因情况变化增加费⽤的估算; 4、费⽤的管理、使⽤、处理⽅式。
五·装备要求 1·个⼈野外⽇常⽤品:⾷品袋,睡袋,鞋⼦,服装,盥洗⽤品等; 2、集体装备:帐篷,炊具,营灯等; 3·医药⽤品: A·⼝服药物:抗菌素,蛇药,感冒药,肠胃药; B外⽤药物,⽌⾎消炎,消毒⽔; C包扎⽤品:纱布,绷带,创可贴,医⽤胶布; D⾮治疗药物:净⽔药⽚。
六·营地活动 1营地建设: A帐篷要依次搭建 ⾸先搭建公⽤帐篷。
在营地的下风处先搭好炊事帐篷,建好炉灶,烧上⼀锅⽔,然后再依次向上风处搭建⽤于存放公⽤装备的仓库帐篷与各⾃的宿营帐篷。
当整个营地的帐篷搭建好时,烧的⽔已开锅,可以马上饮⽤并开始做饭。
B建好野外厕所 选择在营地的下风处稍低⼀些,并远离河流(⾄少20⽶以外)。
是挖⼀个宽30厘⽶左右、长50厘⽶左右、深约半⽶的长⽅形⼟坑,⾥⾯放些⽯块和杉树叶(消除臭味)。
三⾯⽤塑料布或包装箱围住,固定好,开⼝⼀⾯应背风。
准备⼀些沙⼟和⼀把铁锹以及⼀块纸板。
便后⽤⼀些沙⼟将排泄物及卫⽣纸掩埋,并⽤板将便坑盖住以消除异味。
在厕所外⽴⼀较明显的标志牌,使别⼈在较远处即可看到是否有⼈正在使⽤。
大学生野外生存之露营活动策划书大学生野外生存之露营活动策划书一、活动背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们对自然环境的向往,针对自然环境的活动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参与。
随着各种电子产品的普及,城市中居民对自然的接触机会越来越少。
而大学作为一个学习和交流知识的社区,应该有接触自然、学习野外生存知识的机会,增强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而今次活动的目的就是带领大学生们到大自然中去,让他们学会自然与社会的相互作用和关系,并且通过生存技能的训练,增强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和探索精神。
二、活动时间和地点时间:本次活动定于XX年XX月XX日至XX月XX日于峨眉山国家森林公园进行。
地点:峨眉山国家森林公园三、活动内容1. 交通工具的选择和路线规划本次活动交通工具选择计划使用大巴车,从学校出发到峨眉山景区,然后徒步进入森林公园。
路上,需要仔细规划好岔路口的选择和定时的休息。
2. 健康和安全措施为保证自己和队友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需要在活动前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
首先,需要全员体检,确定参与人员的身体状况和携带药品的品种;其次,需要购买足够的防潮垫、睡袋等设备,以及准备足够的水和食物。
3. 生存技能训练在进入峨眉山国家森林公园后,我们将利用团队合作的方式,采取分组、轮流制、领队制进行生存技能的训练,如搭帐篷、生火、搜寻食物和调动野外植物等。
4. 生活娱乐在这个班级活动中,尽管是在峨眉山国家森林公园野外生存,我们也想为大家带来一个开心的时光,计划包含野外运动比赛、篝火晚会等,保持大家愉快和放松的心情。
四、人员安排1. 主办方:本次活动主办方为李明班级。
2. 参加人员本次活动的参加人员为本班级全体学生,共45人。
3. 工作人员指导老师:李明老师队长:张一副队长:李二美食指导:王三防护指导:赵四医疗协助:刘五五、预算与资金来源本次班级活动可根据成本分摊模式进行,预算大概为XX 人民币。
可由学生自行分摊生存装备、保险、固定费用等。
需要资助的话,可向组织委员会提出申请,来筛选出需求高的项目。
拥抱大自然:野外拓展综合实践活动教案一、活动简介本次野外拓展综合实践活动旨在让参与者在自然中探究、学习、体验、成长,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团队协作、沟通等能力。
通过不同的训练项目和任务,增强参与者的冒险精神、创新意识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其身体和心理素质。
二、活动地点本次活动将在郊外的森林、河流等自然环境中进行。
三、活动方式1. 组织形式: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由5-7人组成。
2. 考核方式:按照小组完成任务的完成情况和表现评定得分。
3. 活动内容:(1)自我介绍:每个小组每天早上进行自我介绍。
(2)团队拼图:每个小组得到一个未组装的拼图,需要团队协作完成拼图。
(3)悬崖下不倒翁:小组成员在两面斜坡间横跨,通过平衡绕过障碍。
(4)盲人抓石头:一个小组成员眼中盲、其他成员从大量杂乱的石头中找到特定颜色的石头。
(5)悬挂式救援:围绕模拟场景,小组合作制作和装备悬挂式救援系统。
(6)进攻和防守:小组成员需要在类似篮球等运动中进行进攻和防守,提高团队间的合作精神。
(7)河流穿越:小组成员需要跨越河流,合理分配力量。
(8)捕捉旗帜:小组成员分为攻守两队,攻破防线夺旗。
(9)夜行踏青:夜晚小组进行“踏青”活动,培养团队毅力。
(10)结营仪式:为每个小组颁发奖项。
四、活动安排1. 活动时间:7-10天不等。
2. 活动日程(1)每天早上5点起床,早餐后进行锻炼。
(2)上午进行各项训练项目,主题为“个人与团队”。
(3)中午为自行烹饪和野餐时间。
(4)下午继续各项训练项目,主题为“探索和挑战”。
(5)夜晚进行露营和夜行活动。
五、活动总结本次活动通过团队协作、考验个人勇气和毅力、同伴关系等多个方面,培养参与者的人际交往、动手能力、自主解决问题、沟通能力。
在活动中,参与者们拓宽了自我认知和扩展了社交圈子,促进了全面成长。
同时,锻炼身体素质,运动健身的意义也不容忽视。
---------------------------------------------------------------范文最新推荐------------------------------------------------------ 大学生野外生存之露营活动策划书一活动意义野外生存就是通过一系列的富有挑战性的个人项目.具有艰巨性困难性的团队项目,让成员全身心地投入,仿佛真的置身其中,通过这种培训方式,激发成员内在的潜能,强化个人的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不断地认识自我和超越自我,同时让成员感受到个人与团队唇齿相依的关系,真真感觉到一个团队的力量,已达到增强全队活力、凝聚力和创造力。
二活动目的1使同学认识自身潜能,增强自信心,以开放的心态应对变化,积极进取,磨练战胜困难的毅力2.拓宽视野,增加感情, 增进对集体的参与意识与责任心,让同学们认识群体的作用,改善人际关系,;3.增强体魄,锻炼坚韧不拔的意志.;4.培养团队精神,提高动手能力;5.掌握野外生存知识,学习野外生存技巧和野外急救方法。
三地点黄峪沟(交大野外生存班每年去的地方,这个季节里风景怡人,所以成为我们进行野外生存的首选。
)四时间五月12到13号(如有雨,则向后推)1/ 11五行程路线及时间安排具体时间与路线07:20---07:30图书馆前集合、报数、合影7:30-8:20出发到兰工专到目的地休息14:20-16:30熟悉环境、放松、游戏16:40-18:30搭帐篷、、用餐19:30-21:30游戏,篝火晚会6:00-7:00早餐7:00-8:00登山比赛、生态摄影8:30-9:00收拾行李9:00-12:00返校---------------------------------------------------------------范文最新推荐------------------------------------------------------ 六、活动对象及分组此次活动面向军事爱好者协会成员,自愿报名参加,预计人数在30人左右。
東北林業大學第三屆海峽兩岸大學生野外生存拓展訓練營項目介紹一、活動的目的和特色為了加強海峽兩岸之間的教育交流與合作,加深臺灣教育界人士和青年學生對祖國大陸的瞭解與認同,增進兩地學生之間的溝通,我校將於2008年7月舉辦“海峽兩岸大學生野外生存拓展訓練營”活動。
野外生存生活訓練是一種集體育、探險、旅遊於一體的項目,通過獨特的設計將戶外活動與身體素質訓練、心理素質訓練、生存技能技巧訓練結合起來,使參與者體驗運動的樂趣和成功的快樂。
這項運動對體能、心理和專項知識都有著較高要求,因此更加適合青年人群。
野外生存生活訓練對培養大學生堅強的意志、良好的性格、健康的心理、高度抗挫折能力、團結協作精神、組織紀律觀念等具有重要意義。
從青年學生自身角度出發,本次活動將會對其身體素質、心理素質、思想素質產生積極的影響,培養他們抵禦挫折、超越自我、克服困難、知難而進的精神,同時使他們更深刻地體會團結友愛、互幫互助的團隊精神、合作意識,樹立集體主義觀念,以及自身解—5 —決問題、應對困難挫折的能力,將改變著隊員們的思想和行為,也將對他們以後的人生道路產生深刻影響和積極的促進作用。
另外,在本次活動中,廣大同學將跋山涉水,穿越叢林,親身體會大自然的美麗,並開展環保志願者活動,必將對他們生態觀念、環保意識的培養也產生積極的促進作用。
相信本次活動一定會受到海峽兩岸青年學子們的熱烈歡迎。
二.、組織機構總指揮:孫正林(東北林業大學副校長)技術組組長:孟令濱(東北林業大學體育部副主任)接待組組長:應天玉(東北林業大學林學院副院長)基地組組長:潘建平(東北林業大學帽兒山實驗林場場長)活動組組長:強添綱(東北林業大學學生處處長)保障組組長:李順龍(東北林業大學資金籌措與財務管理處處長)宣傳組組長:陳文慧(東北林業大學宣傳部部長)秘書組組長:劉慶國(東北林業大學學生處副處長)安全救助組組長:劉左梅(東北林業大學保衛處處長)安全救助副組長:陳鐵梅(東北林業大學校醫院院長)東北林業大學港澳臺辦公室負責人:計曉豔三、活動時間、地點2010年 7月 20日至7月 27日,黑龍江·東北林業大學—4 —四、擬邀請高校東海大學、東華大學、新竹清華大學、逢甲大學、臺北大學、淡江大學、臺灣大學、成功大學、中興大學、東吳大學、世新大學、嘉義大學、政治大學五、人員組織要求每所高校各選派全日制在校生共 3—5名(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參加,含另請指派指導教師1人。
大学生户外实践活动策划书范文尊敬的领导和老师:大学生户外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一项重要任务。
为了激发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增强他们的团队协作意识和自主创新能力,我们计划组织一次大学生户外实践活动。
通过本次活动,希望能够让同学们在自然环境中获得全新的体验,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一、活动目标1.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通过户外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实践,在实践中学习,从而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
2.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通过团队合作的方式,让学生体会到团队力量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
3.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在户外活动中,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他们的自主创新能力。
4.开拓学生的眼界。
通过户外实践活动,让学生接触到不同的文化、风景和人群,拓宽他们的视野。
二、活动内容1.进行团队建设活动。
通过拓展训练、合作游戏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
2.开展环保教育活动。
组织学生进行环境保护实践,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培养他们的环保责任感。
3.进行自然探索活动。
组织学生进行山水画写生活动、登山探险、野外生存等,让他们亲身感受自然的魅力。
4.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组织学生参观社会企业,了解社会发展的现状和社会责任的重要性。
三、活动安排1.活动时间:预计为7天,时间为XX年XX月XX日至XX年XX月XX日。
2.活动地点:地点为XX市周边的山水景区。
3.活动人员:本次活动计划招募XX名学生参加,其中包括活动组织者、教师指导和学生自愿报名参加的同学。
4.活动预算:预计费用为XX万元,主要用于交通费、住宿费、餐饮费、保险费等方面。
五、活动筹备1.成立活动组织小组。
由学生自愿报名组成,负责活动的具体筹备工作,包括活动宣传、招募、资金筹措、行程安排等。
2.制定详细的活动计划。
明确活动的时间、地点、内容和安全事项,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
3.开展宣传工作。
通过校内宣传栏、班级会议等形式,宣传活动的意义和目的,鼓励学生参与。
2009年9月第10卷 第3期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Sep .2009Vol .10 No .3 普通高校学生开展野外生存生活训练的探讨3姚小敏,余 玲(中南大学体育教研部,湖南长沙410083)摘 要:对野外生存生活训练的内涵和外延进行探讨,分析普通高校开展野外生存生活训练课程的优势,从中发现尚存在的问题。
结果表明,开展野外生存生活训练可以完善体育课程体系,拓展体育课程的内容,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和谐发展;但在安全问题、宣传力度和科研方面尚处于薄弱地位,亟待研究解决。
关键词:大学生;野外生存生活训练;体育课程;身心健康 增强大学生体质和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是我国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
“野外生存生活训练”作为我国高校体育课程内容的拓展,把原有的仅限于学校体育课堂的跑、跳、投、攀爬、跨越等基本内容,扩展到社会,扩展到大自然,在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挖掘和发展学生学习潜能和个性的同时,也解决了因高校扩招而引起的场地设施不足问题,从而突破体育课程长期以来形成的一种封闭的格局。
这不仅符合现代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增强体育课程的实效性和趣味性,而且可以丰富和完善体育课程的体系。
一、野外生存生活训练的内涵和外延野外,是与居住环境相对应的地域。
野外,不同于户外,前者更强调环境的原始性和自然性。
因此,我们在理解“野外”这个概念时,除了“田野”、“旷野”之外,更注重的还是那些人类痕迹较少的自然生态环境。
野外生存是人类在非生活环境下,最大限度地维持生命力的性外。
野外生存是一种行为,也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精神。
野外生存行为的发生,可以分为主动性和被动性两种。
被动性的发生,往往是一些意外,如迷路、自然灾害、战争、交通工具的失事等。
这种情况虽然不常见,但却是不能完全避免的,所以,学习并掌握一些有关野外生存的知识、技能是很有必要的。
尤其是我们工科院校,开设有与野外有关的专业,如:采岩、勘探、安全、生物、地质、气象、水利、桥梁、旅游等,主动性的野外生存活动是指一些爱好者有准备有计划地开展这项活动。
大学生野外生存训练活动
第一部分活动背景及目的
一、活动背景
多年来的应试教育,使大学生对身心健康的认知限于表面,
而野外生存生活训练是一个全新内容,大学生不是被动而是用积
极主动的态度学习,教师也改变了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在师生
互动配合中,经过实践体验完全野外生存生活训练的全面拓展,
充分利用空气、阳光、水、沙滩、田野、森林、山地、草原等自
然资源,使学生在享受在自然赋予宝贵财富的同时,增强健康体魄,提高适应能力。
大学生处于青年期,正值心理发展不平衡、心理变化激烈的
关键时期。
在这个时期,自我控制、自我调节的能力尚不够强,
在处理学习、就业、爱情等复杂问题时,常常会引起矛盾的冲突,容易产生种种心理障碍,甚至导致心理疾病。
形成大学生心理健
康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社会、学校、家庭和个人等因素
是不可忽视的。
因此xx交通大学体育部组织了此次野营活动,让同学们深入
大自然,野外露营的主要目的是增进人与人之间相互合作和相互
勾通的潜意识,并让这种良好的潜意识在将来的工作与生活中发
挥作用。
通过野外露营可以帮助人们重新认识自我并挖掘自身潜能,使人们能够唤起面对困难挑战的勇气,其实人最可怕的敌人
是自己,所以我们这次的口号就是:丰富大学生活,锻炼身体素质。
二、活动目的
开展“野外生存生活训练”课程的目的在于以野外生存、生
活训练为主要手段,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体育意识,提高对健康
第一思想的认识,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锻炼能力,促进学生的
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首先,增强体质。
在师生互动配合中,经过实践体验完全野外生存生活训练
的全面拓展,充分利用空气、阳光、水、沙滩、田野、森林、山地、草原等自然资源,使学生在享受在自然赋予宝贵财富的同时,增强健康体魄,提高适应能力。
接着,野外生活生存训练课程能够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体育运动能够有效地减缓人们心理紧张、调节情绪反应强度,增
强人际交往。
最后,野外生存生活课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第二部分活动内容
【承办单位】xx交通大学定向运动与野外生存教学班
【活动主题】丰富大学生活;锻炼身体素质
【活动时间】20xx年x月x日
【活动地点】xxx山
【活动对象】定向运动与野外生存教学班20xx级全体同学
【活动流程】
(一)准备阶段:
1、考察:目的地和交通工具
根据挑战自我和亲近自然的目的,非特殊情况下不选择代步
工具,而是步行(远足)到达目的地。
目的地应距离出发地四至五
小时步行路程。
目的地选择参考以下标准:能够贴近自然,少野
兽出没,少爆发山洪泥石流,具备一定的平坦地带便于开展活动,靠近水源。
2、物品准备:
(1)衣着:穿长衣长裤,避免短打扮。
(2)鞋袜:以鞋底较厚、柔软、舒适,便于行走的运动鞋为宜。
(3)雨具:天气变幻莫测,建议每个人携带雨具(雨伞或雨衣)
(4)药箱
:野外疾病主要有戳伤、痢疾、胃痛、中暑、感冒、各种虫
咬伤,建议携带云南白药、创可贴、红药水、酒精、碘酒、棉签、绷带、纱布、消炎油膏、黄连素、痢特灵、吗丁啉、增效联黄、
口服青霉素、十滴水、人丹、风油精、驱蚊剂、速效伤风胶囊、
维c银翘片、去痛片、芬必得胶囊、维生素b6、牛黄解毒片、葡
萄糖粉等
(5)其他工具地图、指南针、通讯工具
5、人员准备:
选定活动负责人及活动领队,所有参加野营活动的人员需保
证活动进行过程中听从负责人及领队安排,遵守野营秩序,保证
自身安全,在未经负责人及领队同意之前不得私自行动,并签署
保证书
(二)活动当天:
1、星期六早晨九点在图书馆前广场集结,检查装备,清点人数,召开出发前动员大会;并宣布野营纪律,负责人及领队与大家
见面,强调步行(远足)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特别是安全问题
2、一点准时出发,前往目的地即晚上的宿营地,领队在前,
负责人在后。
出发后每一个半小时休息十分钟,休息间隙每次点名,大约六个小时后(下午七点)到达宿营地,集合队伍报名,点数,整理装备
3、休息半小时后开始扎营:
(1)选择宿营地的注意事项:不要在风口搭建庇护所;不要在
低洼地和干涸的河道上建立营地;不要堵住野兽的通道;不要在距
离水源太近的地方扎营;不要在瀑布下面扎营;不要在孤立的高树
下宿营;警惕飞来之祸;别捅马蜂窝;大雪无情;密林深处不安家
(2)划分营地功能区:
营火区(即点火的地方);炊事区;饮水区;洗漱区;帐篷区;活动区;厕所;警戒线(不安全因素导致不应到达地区)
(3)搭建帐篷注意事项:开挖排水渠;固定帐篷以防风;帐篷固
定绳相互之间不要缠绕,以免相互干扰;
4、大约半小时(晚八点)后开始搭灶开伙,建议分成三人小组,
分工造饭,持续约一个半小时(至晚上九点半)
5、
由于天黑不便进行活动,建议燃篝火(注意防风防灾),各队
之间相互拉歌,或队员说说白天“行军”的感想,讲笑话,唱歌,商量明天的活动,持续大约一小时(至晚上十点半)开始休息
6、休息前清点人数,检查火种,保证全部熄灭。
建议每两
人一组晚值班,每组一个半小时(至早上六点半到七点之间起床),轮流休息
7、起床后,半小时洗漱时间(大约至七点半),吃早餐大约一
小时(大约至八点半),举行营地活动(大约一小时)活动内容详见
附件
8、九点半准备返程,半小时收拾装备,打扫营地卫生,十点
清点人数,准时返程。
大约六小时后(下午四点)回到交大图书馆
前广场,清点人数,交接装备
9、领队及负责人简单总结,队员休息,并撰写总结报告
(三)活动具体游戏:
1.搭帐篷比赛
2.自然体验
3.真心话与大冒险
4.定向越野(是一项非常健康的智慧型项目,是智力与体力并
重的运动项目)
5.篝火晚会(这是一个狂欢的夜晚)
6.最后拍照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