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构件耐火极限
- 格式:ppt
- 大小:1.12 MB
- 文档页数:1
消防各构件耐火等级标准
消防各构件的耐火等级标准包括以下内容:
1.一级耐火等级的单层、多层厂房(仓库),当采用自动喷水灭火
系统全保护屋顶钢屋架时,其屋顶承重构件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
1.00h。
2.二级耐火等级厂房(仓库)内房间隔墙,当采用难燃性墙体时,
耐火极限应提高0.25h。
3.二级耐火等级多层厂房和多层仓库内采用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的楼
板,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0.75h。
4.一、二级耐火等级厂房(仓库)的上人平屋顶,其屋面板的耐火
极限分别不应低于1.50h和1.00h。
此外,不同耐火等级的建筑物中,各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也有所不同。
例如,一级耐火等级建筑的主要构件都是不燃烧体;二级耐火等级的建筑中,除吊顶为难燃烧体外,其余构件都是不燃烧体;三级耐火等级的建筑中,除吊顶和房间隔墙为难燃烧体外,屋顶承重构件还可以采用可燃烧体;四级耐火等级的建筑中,除防火墙体为不燃烧体外,其余构件可采用难燃体和可燃烧体。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查阅相关消防规范或咨询专业人士。
建筑材料构件的燃烧性能及耐火极限一、建筑材料的燃烧性能分级随着火灾科学和消防工程学科领域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材料及制品燃烧特性的内涵也从单纯的火焰传播和蔓延,扩展到了材料的综合燃烧特性和火灾危险性,包括燃烧热释放速率、燃烧热释放量、燃烧烟密度和燃烧生成物毒性等参数。
国外(欧盟)在火灾科学基础理论发展的基础上,建立了建筑材料燃烧性能相关分级体系,分为A1、A2、B、C、D、E、F七个等级。
按照《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GB 8624-2012),我国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的基本分级为A、B1、B2、B3;,建筑构件主要包括建筑内的墙、柱、梁、楼板、门、窗等。
一般来讲,建筑构件的耐火性能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构件的燃烧性能;二是构件的耐火极限。
耐火建筑构配件在火灾中起着阻止火势蔓延、延长支撑时间的作用。
二、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取决于组成建筑构件材料的燃烧性能。
某些材料的燃烧性能因已有共识而无须进行检测,例如,铜材、混凝土、石膏等;但有些材料,特别是一些新型建材,则需要通过试验来确定其燃烧性能。
通常,我国把建筑构件按其燃烧性能分为三类,即不燃性构件、难燃性构件和可燃性构件。
(一)不燃性构件用不燃材料做成的构件统称为不燃性构件。
不燃材料是指在空气中受到火烧或高温作用时不起火、不徽燃、不炭化的材料,例如,铜材、混凝土、砖、石、砌块、石膏板等(二)难燃性构件凡用难燃烧性村料做成的构件,或用燃烧性材料做成而用非燃烧性材料做保护层的构件统称为难燃性构件。
难燃烧性材料是指在空气中受到火烧或高温作用时难起火、难微燃、难炭化,当火源移走后燃烧或微燃立即停止的材料,例如,沥青混凝土、经阻燃处理后的木村、塑料、水泥刨花板、板条抹灰墙等(三)可燃性构件凡用燃烧性材料做成的构件统称为可燃性构件。
燃烧性材料是指在空气中受到火烧或高温作用时立即起火或微燃,且火源移走后仍继续燃烧或微燃的材料,例如、木材、竹子、刨花板、宝丽板、塑料等。
一、墙的耐火极限1、普通粘土砖墙、钢砼墙的耐火极限大量试验证明,耐火极限与厚度成正比。
厚度(mm)120 180 240 370耐火极限(h)2.503.505.5010.502、加气砼墙的耐火极限耐火极限与厚度也基本是xx。
如加气砼砌块墙(非承重墙)厚度(mm)75 100 200耐火极限(h)2.506.008.003、轻质隔墙xx——钢丝网抹灰:0.85h石膏板:水泥刨花板:0.30h板条抹灰:0.85h钢龙骨——单层石膏板双层石膏板:1.00h以上4、金属墙板的耐火极限采用铝、钢、铝合金等薄板作两面,中间或是空气层或填矿棉、岩棉等隔热材料,耐火极限可达1.50~2.00h。
二、柱的耐火极限1、钢砼柱的耐火极限在通常情况下随柱截面增大而增大。
如C20砼柱:截面积(mm×mm)耐火极限(h)200×2001.40h300×300370×3705.00h2、钢柱的耐火极限:0.25h三、梁的耐火极限1、钢砼梁的耐火极限主要取决于主筋保护层的厚度。
如非预应力钢砼简支xx:保护层厚度(mm)10 20 25 30耐火极限(h)1.201.752.002.302、无保护钢梁耐火极限为0.25h。
四、楼板的耐火极限xx砼圆孔空心板保护层厚度(mm)10 20 30耐火极限(h)1.251.50预应力钢砼圆孔空心板保护层厚度(mm)10 20 30 耐火极限(h)0.40.70.85五、吊顶的耐火极限木吊顶搁栅——钢丝网抹灰:0.25h板条抹灰:0.25h纸面石膏板:0.25h钢吊顶搁栅——石棉板:0.85h双层石膏板:0.30h钢丝网抹灰:0.25h六、屋顶承重构件——屋架无保护钢屋架的耐火极限为0.25h;钢砼屋架的耐火极限主要取决于保护层厚度,一般保护层厚度为25~30mm,耐火极限为1.50~1.70h。
建筑构件的耐火极限一、建筑构件的耐火极限在建筑结构中,不同构件都有其自身的特性。
建筑构件的耐火极限是指建筑构件在火灾事故发生时,能够承受的最大火灾温度。
它是由构件材料的热力学性质决定的,而这些材料的耐火性也会影响到建筑构件的耐火极限。
1、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圤结构的耐火极限一般比普通结构要高很多,因为它具有良好的热阻性和热稳定性,可以保证热能不易被空气中的热量所抵消。
因此,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耐火极限一般可达1000℃以上。
如果为了提高建筑构件的耐火性,还可以使用粉末火焰涂层材料,可以将耐火极限提高到1200℃以上。
2、木结构木结构的耐火极限比钢筋混凝土结构低很多,在500℃以下就会开始燃烧,在600℃左右就会发生烟火灾,而在800℃以上就会发生火灾,因此,木结构的耐火极限一般只有800℃左右。
3、石膏板石膏板的耐火极限一般可达700℃,在此温度下石膏板会发生热裂解,形成孔洞,使结构变得不稳定,因此,石膏板的耐火极限一般只有700℃左右。
4、玻璃纤维墙板玻璃纤维墙板的耐火极限一般在650℃左右,在此温度下,玻璃纤维墙板会发生热裂解,形成孔洞,使结构变得不稳定,因此,玻璃纤维墙板的耐火极限一般只有650℃左右。
二、耐火极限的影响因素1、建筑构件的材料不同的建筑构件使用不同的材料,这些材料的耐火性也会影响到建筑构件的耐火极限。
常用的材料包括:木材、钢筋混凝土、石膏板、玻璃纤维墙板等,它们的耐火极限也不同。
2、建筑构件密度建筑构件的密度也会影响其耐火极限。
如果建筑构件的密度越高,它的热能储存量就会越大,从而使其耐火极限也会越高。
3、环境温度环境温度也会影响建筑构件的耐火极限。
当环境温度过高时,建筑构件的耐火极限会降低,当环境温度过低时,建筑构件的耐火极限会升高。
三、结论建筑构件的耐火极限是指建筑构件在火灾事故发生时,能够承受的最大火灾温度。
建筑构件的耐火极限受到材料的热力学性质和环境温度的影响,而这些材料的耐火性也会影响到建筑构件的耐火极限。
建筑物构件的燃烧性能和
耐火极限表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建筑物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表(h)
注:①以木柱承重且以非燃烧材料作为墙体的建筑物,其耐火等级应按四级确定。
②高层工业建筑的预制钢筋混凝土装配式结构,其节点缝隙或金属承重构件节点的外露部位,应做防火保护层,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本表相应构件的规定。
③二级耐火等级的建筑物吊顶,如采用非燃烧体时,其耐火极限不限。
④在二级耐火等级的建筑中,面积不超过100㎡的房间隔墙,如执行本表的规定有困难时,可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0.3h的非燃烧体。
⑤一、二级耐火等级民用建筑疏散走道两侧的隔墙,按本表规定执行有困难时,可采用0.75h非燃烧体。
构件的耐火极限:按照构件的时间-温度标准曲线进行耐火实验,从受火作用起,到发生如下情况之一的时间段,以小时计算。
1、失去支持能力—非承重构件垮塌,承重构件挠曲率突变。
2、丧失完整性—板、墙发生穿透裂缝或孔隙。
3、失去隔火能力—具有防火分隔作用的构件,背火面测点平均升温达到140oC或任一测点温度达到220oC。
构件的燃烧性能
构件的燃烧性能分为三类:
非燃烧体—不燃烧的材料做成的构件,石材、金属等。
燃烧体—燃烧的材料做成的构件,木材、塑料。
难燃烧体—难燃烧的材料做成的构件,或燃烧的材料做成而用不燃烧材料做保护层的建筑构件,沥青混凝土、带抹灰的木板条墙等。
耐火等级
•其中一级的耐火性最好,四级的最差。
•性质重要或规模宏大或具有代表性的建筑物按一、二级设计;
•大量性或一般的建筑物按二、三级设计;
•很次要或临时性建筑物按四级设计。
设计的全部工作包括建筑设计、结构设计、设备设计等三个方面的内容
•结构设计主要是根据建筑设计选择切实可行的结构方案,进行结构计算及构件设计,结构布置及构造设计等。
一般是由结构工程师来完成。
人体尺度及人体活动所占的空间尺度是确定民用建筑内部各种空间尺度的主要依据。
•地震烈度表示当地震发生时,地面及建筑物遭受破坏的程度。
设计时严格参考建筑抗震规范。
•建筑模数:指选定的尺寸单位,作为尺度协调中的增值单位。
也是建筑设计、建筑施工等各部门之间进行尺度协调的基础。
导出模数:分为扩大模数和分模数。
建筑各种构件耐火极限的判定准则建筑构件的耐火极限,这个话题听起来可能有点枯燥,但其实它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生命安全。
想象一下,如果一栋楼着火了,火势蔓延得像脱缰的野马,建筑的结构能撑住多久?如果建筑物的一些构件(比如梁、柱、楼板等)耐火性能不好,那火一下就把它们“吃掉”,可想而知后果不堪设想。
所以,今天咱们就聊聊“耐火极限”这个东西,看看它到底是怎么判定的,怎么保障我们的安全。
什么叫“耐火极限”?别被这个词吓到了,简单说,就是建筑构件能够在火灾中“撑”多久而不倒。
就好比一台手机的电池能撑多久,建筑物的“电池”就是它的耐火性能。
耐火极限越高,说明它越能“顶得住”火灾,能给人们更多的逃生时间。
所以,像火灾这种不可预测的情况,耐火极限就像是建筑物的“保命符”,能让我们在最危急的时刻有更多选择。
咱们举个例子吧,假设你家住的是高楼,一场突如其来的火灾让整栋楼都陷入了火海。
这个时候,你可能没办法立刻跑下楼去,甚至电梯都停运了。
这时候,你最希望的就是楼里的结构能撑住,让你有足够的时间跑到安全的地方,或者等救援。
你看,那些承重的柱子、墙体、楼板,承受住火灾的时间越长,对你越有利。
这个时间就叫做耐火极限。
好啦,说到这里,咱们不妨来讲讲如何判定建筑构件的耐火极限。
这个判定不是随便猜的,得有标准和依据。
建筑构件的耐火极限一般是通过实验来测定的。
比如,给一根钢梁、钢柱或者混凝土楼板“穿上”火焰的“外衣”,看它到底能在高温下撑多久不倒。
这个实验过程是非常严谨的,要测量构件的受热变化、变形程度,甚至是结构的完整性。
就像你吃辣椒一样,要看看你到底能忍受多辣,建筑也是在“考验”它自己能撑多久。
不光是实验,标准上也有很严格的规定,建筑物的不同部位耐火极限要求不同。
比如说,外立面的耐火极限要求就比楼梯间、避难层的要求低一些。
因为你想,火灾发生的时候,大家都往楼下跑,楼梯间、避难层这些地方可得让人们逃得快一些,耐火性能当然要好。
而一些不常用的地方,比如墙体、屋顶等,耐火要求就没那么高了。
建筑构件的耐火极限构件背火面温升出现以下任一限定情况即认为丧失隔热性:①平均温升超过初始平均温度140℃②任一位置的温升超过初始温度180℃。
初始温度应是试验开始时背火面的初始平均温度。
耐火完整性是指在标准耐火试验条件下,当建筑分隔构件一面受火时,在一定时间内防止火焰和烟气穿透或在背火面出现火焰的能力。
承重构件(如梁、柱、屋架等)不具备隔断火焰和阻隔热传导的功能,所以失去稳定性即达到其耐火极限。
耐火完整性是指在标准耐火试验条件下,当建筑分隔构件一面受火时,在一定时间内防止火焰和烟气穿透或在背火面出现火焰的能力。
承重分隔构件(如承重墙、防火墙、楼板、屋面板等)具有承重和分隔双重功能,所以当构件在试验中失去稳定性或完整性或隔热性时,构件即达到其耐火极限。
耐火稳定性是指在标准耐火试验条件下,承重建筑构件在一定时间内抵抗坍塌的能力。
耐火极限是衡量建筑构件耐火性能的主要指标,需要通过符合国家标准规定的耐火试验来确定。
判定构件在耐火试验期间能够持续保持其承载能力的参数是构件的变形量和变形速率。
建筑材料的燃烧性能好,构件的耐火极限就低。
无防火保护的钢结构的耐火时间通常仅为15 ~ 20 min,故在火灾作用下极易被破坏,往往在起火初期即变形倒塌。
建筑耐火能力取决于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
通常采用建筑构件是否失去耐火稳定性,耐火完整性,耐火隔热性来判断构件是否达到耐火极限。
构件发生以下任一限定情况即认为丧失完整性:(1)依据标准耐火试验,棉垫被点燃。
(2)依据标准耐火试验,缝隙探棒可以穿过。
(3)背火面出现火焰且持续时间超过10s。
判定构件在耐火试验期间能够持续保持其承载能力的参数是构件的变形量和变形速率。
影响建筑构件耐火性能的因素有材料本身的燃烧性能、材料的高温力学性能和导热性能、建筑构件的截面尺寸、构件的制作方法、构件间的构造方式、保护层的厚度。
为提高钢构件的耐火极限其耐火极限就越高,通常采取涂刷防火涂料或包覆不燃烧材料的方法进行防火保护,增加保护层的厚度可以提高构件的耐火极限。
常用建筑构件的耐火极限一、墙的耐火极限1、普通粘土砖墙、钢砼墙的耐火极限大量试验证明,耐火极限与厚度成正比。
2、加气砼墙的耐火极限耐火极限与厚度也基本是成正比。
如加气砼砌块墙(非承重墙)3、轻质隔墙木龙骨——钢丝网抹灰:0.85h石膏板:0.30h水泥刨花板:0.30h板条抹灰:0.85h钢龙骨——单层石膏板双层石膏板:1.00h以上4、金属墙板的耐火极限采用铝、钢、铝合金等薄板作两面,中间或是空气层或填矿棉、岩棉等隔热材料,耐火极限可达1.50~2.00h。
二、柱的耐火极限1、钢砼柱的耐火极限在通常情况下随柱截面增大而增大。
如C20砼柱:2、钢柱的耐火极限:0.25h三、梁的耐火极限1、钢砼梁的耐火极限主要取决于主筋保护层的厚度。
如非预应力钢砼简支梁:2、无保护钢梁耐火极限为0.25h。
四、楼板的耐火极限简支钢砼圆孔空心板预应力钢砼圆孔空心板五、吊顶的耐火极限木吊顶搁栅——钢丝网抹灰:0.25h 板条抹灰:0.25h纸面石膏板:0.25h钢吊顶搁栅——石棉板:0.85h双层石膏板:0.30h钢丝网抹灰:0.25h六、屋顶承重构件——屋架无保护钢屋架的耐火极限为0 .25h;钢砼屋架的耐火极限主要取决于保护层厚度,一般保护层厚度为25~30mm,耐火极限为1.50~1.70h。
第四节影响构件耐火极限的因素及提高构件耐火极限的措施一、影响构件耐火极限的因素(一)完整性1、砼的含水量2、构件的接缝或填缝材料(二)绝热性1、材料的导温系数2、构件的厚度(三)稳定性1、构件材料的燃烧性能2、有效荷载量3、钢材品种4、实际材料强度5、截面形状与尺寸6、配筋方式7、配筋率8、表面保护9、受力状态10、支承条件二、提高构件耐火极限的措施1、处理好接缝,防止出现穿透性裂缝;2、使用导热(温)系数低的材料或加大构件厚度;3、使用不燃材料;4、构件表面抹灰或喷涂防火涂料;5、加大构件截面,主要是加大宽度;6、配16Mn、15MnV钢,把粗筋置于内层,细筋置于外层;7、提高钢筋、砼的强度等级;8、改变支承条件,增加约束。
厂房、仓库和民用建筑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
注:1、一级一律不燃;二级吊顶难燃(如采用不燃就不限时间),其他不燃;防火墙都是3小时;楼梯间电梯井都是2小时;疏散走道都是1小时;其他二级比一级降低一级。
2、采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保护的一级单多厂仓的屋顶承重构件耐火等级可降为1小时,非一级有自喷的单多层丙厂仓库屋顶等构件可无防火保护,有火焰影响的除外。
3、三级老幼学校吊顶应不燃,如难燃至少0.25小时。
4、砖木结构:木屋顶+砖墙是三级,木屋顶+难燃墙体是四级。
5、未标注的燃烧性能均为不燃,红色为工业建筑和民用建筑的差异。
通过对厂房、仓库和民用建筑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差异,结合不惑老师2017版高频考点归纳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