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古诗(13首)
- 格式:ppt
- 大小:273.52 KB
- 文档页数:99
校本课程古诗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欣赏古诗文中的语言美、意境美和哲理美。
2. 通过学习,提高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分析和欣赏能力。
3. 激发学生对古诗文的兴趣,培养他们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古代诗人及其作品《静夜思》(李白的《静夜思》)《春晓》(孟浩然的《春晓》)《登鹳雀楼》(王之涣的《登鹳雀楼》)2. 第二单元:古诗文中的自然景观《望庐山瀑布》(李白的《望庐山瀑布》)《钱塘湖春行》(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夜泊牛渚怀古》(杨万里的《夜泊牛渚怀古》)3. 第三单元:古诗文中的友情与离别《赠汪伦》(李白的《赠汪伦》)《别董大》(高适的《别董大》)《送元二使安西》(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4. 第四单元:古诗文中的节日习俗《元日》(王安石的《元日》)《登高》(杜甫的《登高》)《清明》(杜牧的《清明》)5. 第五单元:古诗文中的励志情怀《早发白帝城》(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望岳》(杜甫的《望岳》)《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古诗文的历史背景、作者生平及作品特点。
2. 采用欣赏法,让学生感受古诗文中的美。
3. 采用讨论法,引导学生分析古诗文中的主题和寓意。
4. 采用实践法,让学生尝试创作古诗文。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所学古诗文。
2. 学生能理解并简要分析古诗文中的主题和寓意。
3.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创作简单的古诗文。
五、教学资源1. 古诗文文本及注释。
2. 与古诗文相关的图片、音乐、视频等资料。
3. 古诗文创作指导资料。
六、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单元:2课时2. 第二单元:2课时3. 第三单元:2课时4. 第四单元:2课时5. 第五单元:2课时七、教学注意事项1. 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2. 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锻炼和提高。
3. 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创作。
小学1-3年级古诗词诵读校本课程教材校长寄语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国学经典诵读不衰。
诗歌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它沉淀于历史的长河,又升华于现代的社会。
中华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孕育了底蕴深厚的民族文化。
经典诗文是历史长河中经久不衰的瑰宝,就如夏日的繁星闪烁着夺目的光彩,又如春日的百花散发着馥郁的芳香。
通过诵读经典,我们可以寻找万里河山的广阔,感受千年文字的力量。
腹有诗书气自华”。
开展好古诗文诵读活动,可以加厚和刷新人生底色,提升文化品位,为人生夯实深厚的文化底蕴。
与经典同行,和圣贤对话,为民族增辉!我们创办这本教材,希望能以此为媒,面向师生,服务教学,记录我们的成长历程,为我们新的成绩加油鼓劲,成为学校架设的心桥、沟通的平台和求知的乐园。
我们相信这本教材必将在未来的岁月里茁壮成长,从稚嫩、蹒跚走向稳重、成熟!目录1.寻隐者不遇此诗讲述了一个诗人寻找隐士的经历,但最终未能找到。
这是一首典型的唐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和自我认知的思考。
2.古原草这首诗描述了一片草原的美景,描绘了草原上的草、花、鸟和天空。
诗人通过这些描写,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和敬畏之情。
3.登乐游原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乐游原上的游历经历,包括山、水、云和花草等景象。
诗人通过这些描写,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4.鹿柴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山林中遇到的一只鹿,以及他对鹿的观察和感悟。
诗人通过这些描写,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思考。
5.XXX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江雪的美景,包括江水、雪花和树木等景象。
诗人通过这些描写,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和敬畏之情。
6.江南这首诗描绘了江南地区的美景,包括江水、山峦和花草等景象。
诗人通过这些描写,表达了对江南的热爱和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7.敕勒歌这首诗描绘了敕勒人的生活和传统文化,包括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战争等方面。
诗人通过这些描写,表达了对敕勒人的敬意和对传统文化的思考。
8.梅花这首诗描绘了梅花的美景,包括花朵、枝条和芳香等方面。
请督促孩子把下面古诗背过,按学校要求,至少背熟10首,最好把30首试着都背下来,相信自己!我能行!91、江南汉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注释:1、汉乐府:是汉代官方采集的歌词乐曲,后成为诗歌的一种体载。
2、何:多么。
3、田田:莲叶大而茂密的样子。
4、戏:这里指戏水。
诗意:如画江南可以采莲的季节,接天莲叶是那么茂密摇曳。
自由的鱼儿游戏在莲叶间。
欢快的鱼儿游戏在莲东面。
调皮的鱼儿玩耍在莲西面。
蹦跳得鱼儿追逐在莲南面。
散步的鱼儿摇摆在莲北面。
92、秋登兰山寄张五(唐)孟浩然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注释:1、荠:野菜名,这里形容远望中天边树林的细小。
2、重阳节:阴历九月九日为重阳节,有登高风俗。
诗意:北山岭上白云起伏霏霏,隐者独自来把欢欣品味。
为了遥望才去登上高山,心情随着鸿雁远去高飞。
忧愁是因为薄暮而引发,兴致是清秋烘染的氛围。
又时时望见回村的人们,走过沙滩坐在渡口歇腿。
远看天边的树林象荠菜,俯视江畔的沙洲弯如月。
何时你能载酒到这里来,重阳佳节咱们畅饮共醉。
93、谪潮州时途中作(唐)韩愈嗟尔戎人莫惨然,湖南地近保生全。
我今罪重无归望,直去长安路八千。
注释:1、嗟:感叹。
2、惨然:悲伤难过的样子。
3、戎人:流放从军的人。
诗意:感叹从军的人不要痛苦伤感,湖南离此近可使性命得保全。
我现在罪责深重已无望归来,别离了长安路途漫漫长八千。
94、江雪(唐)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注释:1、踪:脚踏的痕迹。
2、蓑笠翁:披蓑衣、戴斗笠的渔翁。
诗意:千重山峦鸟儿已经飞尽,条条小道人迹已无音信。
一叶孤舟载着披蓑戴笠的渔翁,独自垂钓在风雪迷蒙的江心。
95、塞上听吹笛(唐)高适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初中课内古诗大全1. 关雎(《诗经》)2. 蒹葭(《诗经》)3. 十五从军征(汉乐府)4. 观沧海(曹操)5. 饮酒(陶渊明)6. 木兰诗(北朝民歌)7.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8.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9. 次北固山下(王湾)10. 使至塞上(王维)11.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12. 行路难(李白)13. 黄鹤楼(崔颢)14. 望岳(杜甫)15. 春望(杜甫)16.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17.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18.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19. 卖炭翁(白居易)20.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21. 雁门太守行(李贺)22. 赤壁(杜牧)23. 泊秦淮(杜牧)24. 夜雨寄北(李商隐)25. 无题(李商隐)26. 相见欢(李煜)27. 渔家傲(范仲淹)28. 浣溪沙(晏殊)29. 登飞来峰(王安石)30.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31. 水调歌头(苏轼)32. 渔家傲(李清照)33. 游山西村(陆游)34.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35.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36. 过零丁洋(文天祥)37.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38. 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39. 己亥杂诗(龚自珍)40. 满江红(岳飞)41. 《论语》十二章(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42. 曹刿论战(《左传》)43. 鱼我所欲也(《孟子》)44. 富贵不能淫(《孟子》)45.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46. 逍遥游(庄子)47. 虽有佳肴(《礼记》)48. 教学相长(《礼记》)49. 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50. 出师表(诸葛亮)51. 桃花源记(陶渊明)52. 三峡(郦道元)53. 马说(韩愈)54. 陋室铭(刘禹锡)55. 小石潭记(柳宗元)56. 岳阳楼记(范仲淹)57. 醉翁亭记(欧阳修)58. 爱莲说(周敦颐)59. 记承天寺夜游(苏轼)60. 送东阳马生序(宋濂)61. 湖心亭看雪(张岱)62. 河中石兽(纪昀)63. 孙权劝学(司马光)64. 口技(林嗣环)65. 夸父逐日(《山海经》)66. 共工怒触不周山(《淮南子》)67. 愚公移山(《列子》)68. 与谢中书书(陶弘景)69. 三峡(郦道元)70. 杂说(四)(韩愈)71. 陋室铭(刘禹锡)72. 小石潭记(柳宗元)73. 核舟记(魏学洢)74. 记承天寺夜游(苏轼)75. 湖心亭看雪(张岱)76. 归园田居(陶渊明)77. 使至塞上(王维)78. 渡荆门送别(李白)79. 游山西村(陆游)80. 答谢中书书(陶弘景)81. 与朱元思书(吴均)82. 野望(王绩)83. 黄鹤楼(崔颢)84. 送友人(李白)85. 秋词(刘禹锡)86. 鲁山山行(梅尧臣)87. 浣溪沙(晏殊)88.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89.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90. 赤壁(杜牧)91. 过零丁洋(文天祥)92. 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93. 饮酒(其五)(陶渊明)94. 行路难(其一)(李白)95.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96.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97. 己亥杂诗(其五)(龚自珍)98. 月夜(刘方平)99. 商山早行(温庭筠)100. 卜算子·咏梅(陆游)。
<XXXXX学校本课程教科书>古诗词曲欣赏GU SHI CI QU XIN SHANG第二学期第一周古诗天地塞(sài)下曲卢纶(lú lún)(唐)月黑雁(yàn) 飞高,单(chán) 于夜遁(dùn) 逃。
欲(yù)将(jiānɡ) 轻骑逐(zhú),大雪满弓刀。
【注释】①卢纶(748—约799):字允(yǔn)言,今山西永济(jì)人。
唐朝诗人。
他的诗被后人称赞(chēnɡ zàn)的,是他那几首反映(yìnɡ)边塞(sài)生活的绝句。
②单于:匈奴(xiōnɡ nú)首领的称谓(chēnɡ wèi)。
③遁:逃走。
④将:率领,带领。
⑤轻骑:轻装的骑兵。
【译解】没有月亮的晚上,大雁高飞,单于趁(chèn)着黑夜逃跑。
想要率领(shuài lǐnɡ)轻骑兵追赶,纷飞的大雪堆满了弓刀。
【赏析】这首诗雄壮(xiónɡ zhuànɡ)豪(háo)放,字里行间充溢(chōnɡ yì)着英雄气概(ɡài),读后令人振奋(zh èn fèn)。
本诗描写了一个要出发追击的场面。
诗人只描写了准备的场面,没有写结果,也没有写出去的状况(zhuànɡ kuànɡ),却能够引起读者的联想,神韵(sh én yùn)无穷。
◆风格成语自—自—:自作自受自言自语自娱自乐自生自灭自暴自弃自吹自擂自高自大自觉自愿◆名言警句学习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孔子【译文】学习知识或本领,知道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接受得快,爱好它的不如对其有兴趣的接受得快。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yān)。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译文】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有值得我学习的老师。
古诗诵读(校本课程)教案古诗词乐园——诗词班队活动之一教学目的:1、培养对祖国古诗词文化的热爱,积累古诗词,吸收民族文化智慧。
2、培养关注生活中的语文的意识,提高运用诗词的能力。
3、培养竞争意识,信心和勇气。
教学准备: 1、背景音乐。
2、每个学生办一期诗词归类手抄报,班级展示。
3、相关的图片影像。
4、要求每组学生展开合理想象,演一演一首诗词的情景,提前抽签准备,候选诗词《游子吟》《悯农》《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小儿垂钓》,特别要注意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
一、接龙导入一上课,学生接龙背诵诗词三十首。
我国是诗歌的国度,打小我们就与古诗词做亲密的接触,今天让我们走进古诗词乐园,畅游一番。
二、诗词填空诵读了不少诗词,看看你的收获有多少,准备纸笔,别忘了填写诗题与作者啊,每位同学都要单独完成。
1、填上重叠的词。
例: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_____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诗题作者小荷才露_____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诗题作者梅子黄时_____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诗题作者留连戏蝶_____舞,自在娇莺_____啼。
诗题作者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_____半江红。
诗题作者 2.填上表示方位的词。
故人___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诗题作者王师___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诗题作者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___风放纸鸢。
诗题作者遗民泪尽胡尘里,___王师又一年。
诗题作者 3.填上表示数字的词。
不知细叶谁裁出,___月春风似剪刀。
诗题作者飞流直下___千尺,疑是银河落___天。
诗题作者人间___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天。
诗题作者春色满园关不住,___枝红杏出墙来。
诗题作者欲穷___里目,更上___层楼。
诗题作者烽火连___月,家书抵___金。
诗题作者窗含西岭--秋雪,门泊东吴--里船。
--山鸟飞绝,--径人踪灭。
4.填上表示颜色的词。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___于二月花。
诗题作者日照香炉生___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诗题作者儿童急走追___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目录:1、2、目录3、赠刘景文宋苏轼4、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唐韩愈5、春雪唐韩愈6、春晓唐孟浩然7、山行唐杜牧8、山居秋暝唐王维9、秋词唐刘禹锡10、鹿柴唐王维11、赠汪伦唐李白12、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13、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唐李白14、别董大唐高适15、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16、山中送别唐王维17、回乡偶书(一)唐贺知章18、回乡偶书(二)唐贺知章19、静夜思唐李白20、泊船瓜洲宋王安石21、草唐白居易22、咏柳唐贺知章23、春夜喜雨唐杜甫24、梅宋王安石25、石灰吟明于谦26、竹石清郑板桥27、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28、四时田园杂兴宋范成大29、雨过山村唐王建30、初秋行圃宋杨万里31、望庐山瀑布唐李白32、江雪唐柳宗元33、望天门山唐李白34、登鹳雀楼唐王之涣35、绝句(一)唐杜甫36、绝句(二)唐杜甫37、绝句(三)唐杜甫38、绝句(四)唐杜甫- 1 -课本古诗:赠刘景文宋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这首诗是诗人写赠给好友刘景文的。
诗的前两句写景,后两句议景,揭示赠诗的目的。
勉励朋友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努力不懈,切不要意志消沉、妄自菲薄。
译文:荷叶败尽,像一把遮雨的伞似的叶子和根茎上再也不像夏天那样亭亭玉立;菊花也已枯萎,但那傲霜挺拔的菊枝在寒风中依然显得生机勃勃。
别以为一年的好景将尽,你必须记住,最美的景是在初冬橙黄橘绿的时节啊!- 2 -拓展阅读一: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唐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这是一首描写和赞美早春美景的七言绝句。
译文:京城大道上空丝雨纷纷,它像酥油般细密而滋润,远望草色依稀连成一片,近看时却显得稀疏零星。
这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远胜过绿柳满城的春末。
- 3 -拓展阅读二:春雪唐韩愈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译文:新年都已来到,但还看不到芬芳的鲜花,到二月,才惊喜地发现有小草冒出了新芽。
第一课金山远眺秦观西津江口月初弦②,水气昏昏上接天。
清渚白沙茫不辨③,只应灯火是渔船。
【注释】①金山:宋卢宪《嘉定镇江志》卷六:“金山在江中,去城七里。
”今地处江苏镇江西北。
《九域志金山记》云:“唐时有头陀挂锡于此……忽一日于江际获金数镒,寻以表闻,赐名金山。
”②西津:润州(今江苏镇江市)西面之渡口,与金山隔水相望,是当时南北交通要道。
江淹《杂体陆平原羁宦》诗:“流念辞南上弦。
《释名》说:“弦,月半之名也,其形一旁曲,一旁直,若张弓弦也。
”农历每月的初八、九时,月亮缺上半,故称“上弦”。
③渚:水中的陆地。
【导读】此诗元丰七年(1084)十月上旬作于金山。
《秦谱》云:“冬十月,先生与苏公会于金山。
”时苏轼自黄州量移汝州,少游以小像索赞。
轼舟行至西山,报书,遂会于金山。
这首诗脱胎于张祜的七绝《题金陵渡》:“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
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洲。
”秦诗和张诗描写的都是镇江江面的夜间景色,并都使用自然现象“潮落”、“斜月”以及“初弦”来暗示时间,尤其是秦诗中的“只应灯火是渔船”显然是化用张祜的“两三星火是瓜洲”和张继《枫桥夜泊》中的“江枫渔火对愁眠”。
但张祜的诗中有人,写诗人的旅途无欢,触景生愁;秦诗没有直接抒写人的怀抱,而是借景生情,这是二者的同中之异。
第二课题张司业诗王安石苏州司业诗名老,乐府皆言妙入神。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最艰辛。
王荆公的这首诗,是评价诗人张籍的。
初时觉得十分平淡晦涩。
从而甚至觉得王安石是一个只知炼句而不懂生活情趣的人。
后来经历了越多,才发现他说的越有道理: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最艰辛。
这不正是王安石自己诗词风格乃至人生的写照吗?想起某人对我说,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诱惑。
真是有异曲同工之妙。
第三课稻田韦庄绿波春浪满前陂,极目连云坝稏肥。
更被鹭鸶千点雪,破烟来入画屏飞。
注:坝稏应该是“禾罢”和“禾亚”,这俩字在普通字典里查不到,电脑各种输入法也打不出来,似乎该读“baya”,意指“水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