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牛杰-校本课程大纲-话剧经典赏析与表演.doc
- 格式:doc
- 大小:216.52 KB
- 文档页数:5
话剧知识点整合1.话剧:以演员的对话和动作为主要表现⼿段的戏剧形式。
欧洲各国通称戏剧(英⽂drama)。
中国早期话剧于1907年在⽇本新派剧的直接影响下产⽣,当时称新居或⽂明戏。
新居于⾟亥⾰命后逐渐衰落。
五四运动以后,欧洲戏剧传⼊中国,中国现代话剧兴起,当时称爱美剧、真新剧或⽩话剧,1928年由洪深提议定名为话剧。
中国现代话剧兴起后,⾛过了漫长的发展历程,已经成为中国⼴⼤民众所喜爱的剧种。
它在曲折前进的道路上,产⽣了众多优秀的剧作家、导演艺术家、表演艺术家、舞台美术家、戏剧理论家、戏剧活动家、戏剧教育家。
他们的⾟勤劳动和艺术才华,共同培育了话剧艺术的鲜花,推动了话剧事业的发展,使中国的话剧以特有的光彩独⽴于世界戏剧之林。
2、话剧特点:第⼀,舞台性。
古今中外的话剧演出都是借助于舞台完成的,舞台有各种样式,⽬的是便于演员表演剧情和利于观众从各个⾓度欣赏。
第⼆,直观性。
话剧⾸先是以演员的姿态、动作、对话、独⽩等表演,直接作⽤于观众的视觉和听觉;并⽤化妆、服饰等⼿段进⾏⼈物造型,使观众能直接观赏到剧中⼈物形象的外貌特征。
第三,综合性。
话剧是⼀种综合性的艺术,其特点是与在舞台塑造具体艺术形象、向观众直接展现社会⽣活情景的需要和适应的。
第四,对话性。
话剧区别于其他剧种的特点是通过⼤量的舞台对话战线剧情、塑造⼈物和表达主题的。
其中有⼈物独⽩,有观众对话,在特定的时、空内完成戏剧内容。
3、剧本:⽂学作品中的⼀种体裁。
指戏剧艺术的⽂学部分,亦称戏剧⽂学。
它直接规定了戏剧的题材、主题、⼈物、情节、语⾔和结构,是戏剧演出的基础和依据。
它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剧中⼈物⾃⼰的语⾔(台词),包括对话、独⽩、旁⽩和唱词;叙述⼈的语⾔(舞台指⽰),包括⼈物形象特征、⼼理活动、情感变化和场景、⽓氛的描写,时间、地点、⼈物上下场和动作的说明,以及对灯光、布景、效果等艺术处理的要求等。
经过导演处理,在排演过程中使⽤的剧本,通称脚本;经过导演处理和演出实践后定下来的剧本,通称演出本。
话剧基础入门ppt课件•话剧概述•话剧剧本创作基础•话剧表演技巧目录•话剧舞台美术设计•话剧排练与演出实践•话剧欣赏与评论话剧概述话剧的定义与特点定义特点发展历程在欧洲,话剧经历了从古典主义到现实主义、再到现代主义的发展过程;在中国,话剧起源于20世纪初,经历了从文明戏到现代话剧的发展历程。
起源话剧起源于古希腊的戏剧和东方的曲艺,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形式。
当代发展当代话剧在题材、形式、表演手法等方面不断创新,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话剧的历史与发展话剧的艺术价值与社会意义艺术价值话剧作为一门综合性艺术,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能够给观众带来美的享受和思考。
社会意义话剧通过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性百态,能够引起观众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同时,话剧也是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
教育意义话剧作为艺术教育的一部分,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表演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话剧剧本创作基础剧本创作的基本要素明确剧本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或核心观点。
构建紧凑、合理的故事情节,包括起因、经过、高潮和结局。
塑造个性鲜明、具有代表性的人物角色,推动剧情发展。
设计符合角色身份、性格特点的台词,展现人物内心世界。
主题情节角色台词剧本结构与情节安排01020304剧本结构情节安排场景设置时间安排角色塑造台词设计角色关系角色与情节角色塑造与台词设计剧情平淡无奇,缺乏吸引力。
解决方法:加强情节设置,运用多种手法增强剧情冲突和悬念。
问题一问题二问题三问题四角色形象单薄,缺乏深度。
解决方法:深入挖掘角色内心世界,塑造更加立体的人物形象。
台词过于平淡,缺乏表现力。
解决方法:根据角色性格和身份特点,设计更加富有表现力的台词。
场景设置不合理,影响剧情发展。
解决方法:根据剧情需要,合理布置场景,确保场景与剧情相协调。
剧本创作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话剧表演技巧形体训练语音训练表情训练030201表演的基本功训练角色理解与塑造方法角色背景分析角色性格特征把握角色心理变化呈现台词表达与情感传递技巧情感投入台词理解将自己完全融入到角色之中,真实自然地表达角色的情感。
中外话剧赏析什么是话剧什么是话剧,简单地说,就是以对话和动作作为表演的主要形态特征的舞台戏剧,是一门综合艺术。
一句话,以话成剧就是话剧。
目前还没有一个全面而精确的定义。
我们要弄清什么是话剧,首先要从它与戏曲、戏剧的区别入手。
在西方国家,戏剧和话剧可以通用;在我国,戏剧是各种剧种的总称。
包括京剧越剧以及名目繁多的地方小戏。
这些统称为戏曲。
什么是戏曲呢?王国维在《戏曲考原》中这样说,“戏曲者,谓以歌舞演故事也。
”这成为今天的经典解释。
在我国,地方戏曲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此外,还包括歌剧、舞剧等。
这些剧种各自动表演形式与状态都不一样,形成了自己的风格特征。
话剧的特征一、剧场性与文学性并重剧场性是指戏剧预设的对现场受众的磁力作用和交流特征,也就是戏剧对受众所拥有的现场审美裹挟力和剧场感知度的规定性,是一种支配受众的艺术强度。
对戏剧文本而言,剧场性表现为作者预设在作品中的现场观众感知的规定性;对于剧场演出而言,剧场性既表现为一种对观众的现实拉力,又表现为观众的反作用力,是一种互动效应。
在戏剧中,剧场性强,戏剧的效果就好,戏剧的生命力就强。
剧场性融戏剧性、舞台性、表演性、假定性于一体。
什么是戏剧性,目前没有统一的定义。
常见的有四种:一是动作说,戏剧性就是动作性。
亚里斯多德认为:戏剧就是用动作来模仿在行动中的人(<诗学>)。
二是冲突说,黑格尔认为:戏剧的动作在本质上是引起冲突的,这种冲突既要以符合人物性格和目的的方式产生出来,又要使它的矛盾得到解决(<美学>)。
三是激变说。
阿契尔认为,说戏剧的实质是“激变”(crsis又译为“危机”),也许是我们所能见到的最有用处的定义(<剧作法>)。
四是情境说,情境要有力地激动人心,并使之与人物的性格发生冲突,同时使人们的利益互相冲突(<论戏剧诗>)。
其实,这四种观点都强调了一个共同的内容,就是矛盾与冲突,对立与斗争。
所以,我认为,戏剧性通常是指戏剧冲突,包括角色之间的矛盾斗争和人物自身的内心冲突与交战。
▪剧本提纲:▪将剧情简明扼要地表达出来,交代基本的人物关系、人物特征、情节线索、主要事件、主题思想、舞台构思等。
《地下室》(人物设计与剧情略述)人物设计:“胡子”地下室管理员。
地下室的统治者。
大胡子,东北口音。
有正义感但粗鲁——质胜文则野。
40岁左右。
喜欢给房客们开会。
因为没有会场,他就站在地下室入口的台阶上用自备的高音电喇叭讲话。
房客们只消在自己的屋子里听就行。
“胡子”以治安管理者自居,动辄吹胡子瞪眼。
经典台词:“都给我听好啦——你们无权保持沉默!”“不说北京话还治不了你啦?——非得让我说北京话吗?”“建立和谐社会,提前半小时关门!”“我都不好意思抓你了,你怎么还好意思整呢?““总之现在是非常时期:萨斯没了还有禽流感,禽流感没了有H1N1——都完了还有奥运会,奥运完了还有60年大庆——接下来就是61年、62年和63年大庆——总之不让你们消停就是了。
“裴根儿策划人。
资深的“京飘一族”。
30多岁。
身带多种名片,喜欢说名人名言。
编造名人轶事,传播明星绯闻的“八卦”高手。
经典台词:“如果我愿意,我可以让一块煤球受孕你信不信?——你信就错了,实际上我不能,我又不是公煤球”。
“有了好的策划,你就是个驴粪蛋子也能卖出好价钱来!”“我为你们而聪明——这使我看上去像个傻逼。
”“我曾经和他们有过情人般的争吵。
”“谎言不可能覆盖整个生活——但可以覆盖一部分。
”“你站在哪儿并不重要,问题在于你朝向哪儿——就是说:你是谁无所谓,关键是你想是谁。
”“你是想法太山寨了!”老袁上访专业户。
30来岁。
总是打扮得像个乞丐,多年做委屈状而定型了。
常年替别人来京上访告状以获得利润回报。
正准备做一个网站当CEO:《中国上访网》。
经典台词:“每个人都有冤屈,要么你自己不知道,要么你认怂了。
”“仅有冤屈是不够的,还要有冤屈状——趴下,别站直喽!”“行乞是公民的一种权利——一种嗜好、一种风格、一种个性化生活方式。
”“只要中国还有一个人是冤屈的,那我就不能轻松地生活!”阿兰“80后”,20多岁。
魅力话剧,灵魂课堂一、课程简介本课程按照浙江省新一轮深化课改省颁普通高中选修课程实施意见精神,遵循学校“幸福教育”的原则,结合现有资源,由我校语文组老师负责编写选修教材并开设。
本课程的着眼点在于调动学生对话剧的兴趣,希望通过选修课引领学生初步了解话剧,感受话剧的魅力,激发表演的欲望,并将所学运用到日常课本剧或校园剧编排当中。
与课程相配套的讲稿分三个章节,由《话剧概述》、《经典话剧鉴赏》、《话剧的表演与实践》共三章(十八节,每节一课时)组成,重点落在话剧的鉴赏和表演实践上。
学生通过对经典的解读与实践体验话剧表演,从而对话剧产生整体感知,并初步了解话剧表演的基本要素和表演技巧。
表演是纷繁复杂的大工程,无法凭借几节课完成。
本选修课的开设希望通过课堂的引导,为学生打开表演的门窗,让学生放飞话剧的梦想。
二、课程目标(一)总目标:通过话剧理论的学习、经典作品的赏析和话剧表演实践,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开拓学生的视野,让学生感受到话剧的宏大世界,提高学生的话剧表演水平、话剧鉴赏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以达到丰富学生课余生活、陶冶情操、修心养性的目的,为幸福人生张本。
(二)具体目标:1、知识与能力:(1)通过对话剧理论的学习,了解话剧艺术与其他艺术形式的区别,激发学生了解话剧艺术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觉探索学习话剧专业知识,了解舞台表演艺术的特征,以引起对舞台表演艺术浓厚的兴趣。
(2)通过对《雷雨》等经典剧目的赏析,让学生学习和借鉴优秀作品的创作方式,感悟和领悟经典的作品内涵,增加学生话剧文化的知识积累,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
(3)通过表演实践和汇报演出等活动,增强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1)注重学生的身心特点,利用视频教学和表演实践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推动学生积极学习的强大动力。
(2)先从游戏和基础训练入手,释放学生的表演天性,然后再逐步推进模仿与想象实践、规定与改变情境实践、舞台交流实践、情绪、情感与性格表演、综合创造实践等。
校本课程话剧课选修课第一课时第一篇:校本课程话剧课选修课第一课时校本课程儿童剧选修课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让学生明确整个学期的教学任务以及教学安排2.让学生初步解儿童剧方面的基本要点,使学生心中有一个对儿童剧表演的基本概念3.老师走近学生,了解每一个学生的特长以及爱好。
能够为孩子们量身定做出适合大部分孩子的剧本教学准备:1.一小段儿童剧的视频2.教学课件 3,三份课本剧剧本教学内容:一.导入简单介绍儿童剧的概念。
儿童剧,以儿童为服务对象的话剧、歌剧、舞剧、歌舞剧、戏曲以及童话剧、神话剧、木偶戏、皮影戏等不同类型剧种的统称。
我们这个学期所要学习的儿童剧以话剧和歌舞剧为主。
二.使学生初步了解儿童剧并且认识全班的学生播放《魔法森林》表演视频。
激起孩子们对于儿童剧的兴趣。
四人小组第一次讨论,觉得这个表演有趣的地方在哪里。
讨论的过程也是孩子们相互了解培养默契的过程。
四人小组选择一代表说出小组的意见。
老师简单总结孩子们的想法。
四人小组第二次讨论,自己适合演哪一个角色,为甚么适合。
四人小组选择和第一次发言不同的代表,说说自己适合的角色以及理由。
四人小组第三次讨论,觉得一个好看好玩的儿童剧最需要什么?四人小组选择没有发过言的代表,说说如何才能排出一个好的儿童剧。
四人小组第四次讨论,你们小组想排一个什么样的儿童剧。
四人小组选择最后一个没有发过言的代表,说说小组的意见。
三.分组表演课本剧全班分成三个小组,分配三个课本剧剧本。
简单的在台上念念台词,找到语感以及舞台感。
一个小组表演的时候,另外几个小组仔细观看,举手发言说出优缺点。
老师借此机会指导课本剧表演的诀窍。
比如,怎样发声,怎样做动作,怎样做表情。
三个小组表演完毕,让学生说说现在对于课本剧的认识以及心中的感受。
四.总结本学期任务老师总结一部好的儿童剧需要一个优秀的剧作、一个能够统筹全局的导演、惟妙惟肖的表演、假能乱真的道具、灵活变换的灯光、锦上添花的音乐。
我们班的每一个同学都能够成为表演的演员,当然也需要才干非凡的孩子,承担一些幕后工作。
2024年精选表演课程教案任意 [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精选表演课程》教材第四章“情感表达与角色塑造”,详细内容包括情感表达的技巧、角色塑造的方法以及如何通过身体语言提升表演效果。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情感表达的基本技巧,能够准确地传达角色的内心情感。
2. 培养学生塑造角色的能力,使他们在表演中更具说服力。
3. 提高学生运用身体语言的能力,增强表演的视觉效果。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如何让学生在表演中自然地融入情感,使角色更具立体感。
重点:情感表达技巧、角色塑造方法以及身体语言的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示范道具。
2. 学具:笔记本、表演服装、化妆道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经典表演视频,让学生初步感受情感表达在表演中的重要性。
2. 讲解:详细讲解情感表达的技巧、角色塑造的方法以及身体语言的运用。
3. 示范:邀请一位学生上台,教师现场指导,展示如何将所学技巧运用到表演中。
4. 练习:学生分组练习,相互指导,教师巡回辅导。
5. 展示:每组选取一段表演进行展示,其他学生观摩学习。
六、板书设计1. 情感表达的技巧a. 内心体验b. 语言表达c. 肢体动作2. 角色塑造的方法a. 分析角色b. 抓住特点c. 体现个性3. 身体语言的运用a. 面部表情b. 姿态动作c. 空间距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本节课所学内容,自选一个角色进行塑造,运用情感表达和身体语言进行表演。
2. 答案:学生完成作业后,教师进行评价,给出指导意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观看相关表演视频,进一步学习优秀演员的情感表达和角色塑造技巧。
组织课外实践活动,如参加戏剧社、参加表演比赛等,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在表演中自然地融入情感,使角色更具立体感。
2. 教学重点:情感表达技巧、角色塑造方法以及身体语言的运用。
表演艺术术概论》教学大纲本课程教学目标:本科和专科基础理论课。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应能了解表演艺术的科学的基础理论,初步掌握某些表演论述的基本方法,并用以指导自己的表演实践,使之纳入到正确的理论体系之中,避免在实践中走弯路。
与此同时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戏剧观和表演观,开阔视野和思路,为他们进一步的提高表演和理论钻研水平打下良好基础。
为适应当前话剧与影视表演的合流的总体需要,在本科中重点讲解话剧表演的同时,兼及影视表演,特别是它们之间的异同和源流关系,使学生更加全面地掌握表演艺术的基础理论。
本课教学内容:本课程以叶涛、张马力合著的《话剧表演艺术概论》为基本教材,根据现实情况和本人的教学经验制定本大纲如下:表演艺术的特征艺术的分类:各类艺术特征中的表演艺术各类表演艺术中的戏剧艺术戏剧艺术中的话剧表演艺术特征影视艺术简介:影视艺术兴起的背景影视表演艺术特征影视表演与话剧表演艺术特征的异同话剧表演艺术的特征:当众扮演人物表演故事化身角色(体验与体现之争)行动的艺术(创造角色的舞台行动)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简介斯坦尼生平简介斯坦尼体系形成的三个阶段自我感觉诸元素体系舞台行动诸元素体系形体动作方法的体系斯坦尼体系的精髓从意识到下意识,解放有机天性的学说行动与规定情景的学说贯穿行动与最高任务的学说体验与体现并重的体系斯坦尼体系在世界表演艺术范围内的重大意义唯一有体系的表演学说与其他表演学说的比较斯坦尼体系在欧美和中国的影响舞台行动论舞台行动具有普遍性,内外统一的真实性,过程性与结构的完整性和丰富性。
1舞台行动的基本内容行动的目的性——为什么?行动的内容——做什么?行动的方式——怎么做?行动与情感的相互依存性。
2、行动与规定情景A.广义的规定情景B.狭义的规定情景C.没有无规定情景的行动D.规定情景制约行动,深挖规定情景是发掘行动深意的钥匙。
3、行动的基本环节A.注意-感受-思考-判断-态度-决定-新行动-循环往复以至无穷。
呼和浩特市第一中学 2017 级高一校本课程纲要
程名称: 典 析与表演
程 :人文素养
开 教 :牛杰 是文学 的四大 式之一。
是 的一种形式,它以 与表演
主。
,作 一种舶来品,在中国的 史已 有一个多世 了。
“生存
是 , 是个 ”莎士比 笔下的《哈姆雷特》 出振 的一 ;“我 大清
国,可 我呀?”老舍笔下的《茶 》演 了 史 迁的人生百 ⋯⋯ 一百多
年来, 秀的 作家、 演、演 , 我 作演出了 多多 典的作品, 中国
的文化大厦添 加瓦, 夏民族的 更富于内涵和哲思。
高中 段的必修 本有意 地将 典的 入教学篇目,旨在引 学生了解 一种文学 式。
校
本 修 作 必修 的拓展和延伸,在常 性的了解的基 上,有必要将
本 作和 表演作 主要的研究 象,以校本 程的方式, 想要了解欣
和有表演 趣的同学,指 学生将 趣 化 能力和特 。
本 程的目 是培养学生 的了解,增 的欣
程 能力,培养 的 趣 好以及他 表达演 能力, 新能力
目
目
和合作能力。
通 学 使学生了解 的含 , 展 ,以及 排演 程。
程 明
《话剧的历程》主要让学生了解话剧的概念、类别、发展历史、具以及前景,通过认识,培养他们对此的认知。
体《话剧赏析》主要让学生欣赏经典剧目,从而增强对话剧的欣赏目能力,培养对话剧的兴趣爱好。
标《话剧表演》主要让学生了解话剧表演的内涵和外延,通过排演了解如何表达人物情感,从而锻炼沟通、表达能力。
本课程共分为十四讲,从中国话剧的诞生、发展,话剧经典作品
赏析,到话剧表演的介绍与指导。
第 1 讲:中国话剧发展简史
1文明戏:中国话剧萌芽
2中国话剧的诞生课
程3 中国话剧的高潮内容4
中国话剧曲折前进及课5 中
国话剧探索复兴
时安第 2 讲——丁西林的《一只马蜂》
排1、超越时代的写作
2、讨巧的人物设置
3、二元三人的戏剧结构
4、玩弄语言的高手
第 3 讲——曹禺的《雷雨》
1、佳构剧的典范之作
2、悲悯与俯瞰
3、周朴园——从社会的反叛者到归顺者
4、“困兽犹斗”的蘩漪
5、一生走不出情感世界的侍萍
第 4 讲——新中国话剧的发展
1、老舍和《茶馆》
2、曲折的演出经历
3、结构的统
4、个性化的语言
5、对戏剧综合性特色的体现
第 5 讲——新时期以来的话剧发展和北京人艺的创作
1、第一部小剧场作品——《绝对信号》
2、北京人艺——《窝头会馆》
第 6 讲——90 年代以来的话剧发展和先锋戏剧
1、林兆华导演的创作介绍——《老舍五则》
2、孟京辉导演的创作介绍——《恋爱的犀牛》
3、田沁鑫导演的创作介绍——《北京法源寺》
第 7 讲——中国台湾地区的话剧和赖声川
1、表演工作坊系列——《这一夜,我们一起说相声》相声剧
2、赖声川系列——《暗恋桃花源》
第8 讲——比较学习剧本的创作方式(改写篇目)
第9 讲——深入学习话剧剧本创作(自主创作)
第10 讲——点评总结话剧创作的优秀经验(成果展示)
第11 讲——模仿话剧表演(经典再现)
第12 讲——自主话剧表演(学生作品)
第13 讲——自主话剧表演(学生作品)
第14 讲——汇报表演(优秀学生作品)
课时安排: 14 课时,可以根据教学进度酌情增减。
教
教学设备:多媒体播放设备、排练教室、表演舞台学
教学形式:以讲座为主,配以经典话剧作品视频等多媒体教学手建
实段,以小组形式创作、讨论、排演。
口头赏析、剧本创作和汇报议
施表演相结合。
建
评
议
1. 过程性评价:以出勤、课堂讨论发言表现为主
价
2.终结性评价:分小组排演一部经典片段改编或短剧作品,完成
建
剧本创作、排练表演全过程,小组互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
议
1. 《世界戏剧学》余秋雨长江文艺出版社
参考
2. 《中国戏剧史》余秋雨长江文艺出版社
资料
3.《戏剧表演基础》梁伯龙李月编中国戏剧出版社
你看过话剧吗?你热爱表演吗?跟随我们一起步入戏剧的殿堂,课程
赏析经典话剧,感悟人间百态,学习编剧表演理论,排演属于你简介
的别样人生。
教师简介
牛杰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硕士,热爱话剧表演与剧本创作,大学期间曾任华中师范大学华大剧团团长,晨雨剧社社长,自编
自导自演的话剧参加第二届武汉大学生戏剧节获得剧目金奖,最
佳导演奖,最佳编剧奖,优秀表演奖。
我校骨干语文教师,对戏
剧史与戏剧文学创作有一定研究,曾开发《电影与文学》校本课
程深受学生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