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电子技术》授课计划表.doc
- 格式:doc
- 大小:87.00 KB
- 文档页数:6
数字电子技术 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数字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掌握数字电路的组成原理;2. 学会分析并设计简单的数字电路,如逻辑门、组合逻辑电路及时序逻辑电路;3. 掌握数字电子技术中的常见编码和译码方法,了解数字显示技术。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使用数字电路设计软件进行简单电路的设计与仿真;2. 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完成数字电路的搭建和测试;3. 提高学生团队协作和问题解决能力,通过项目实践,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数字电子技术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精神,注重实验数据的真实性,遵循实验操作规范;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了解数字电子产品对环境的影响,倡导绿色消费。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数字电子技术领域的实践性课程,旨在通过理论教学与实验操作相结合,帮助学生掌握数字电子技术的基本知识,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学生特点:高二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物理基础和电路知识,对数字电子技术有一定了解,但实践操作经验不足。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化实验操作训练,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通过项目驱动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问题解决能力。
同时,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使其形成正确的科学观和价值观。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数字逻辑基础:逻辑函数、逻辑门电路、逻辑代数及化简方法。
- 教材章节:第一章 数字逻辑基础2. 组合逻辑电路:编码器、译码器、多路选择器、算术逻辑单元等。
- 教材章节:第二章 组合逻辑电路3. 时序逻辑电路:触发器、计数器、寄存器等。
- 教材章节:第三章 时序逻辑电路4. 数字电路设计:数字电路设计流程、仿真软件使用、简单数字电路设计实例。
- 教材章节:第四章 数字电路设计5. 数字显示技术:LED显示技术、LCD显示技术、OLED显示技术。
2017 ~2018 学年第1 学期课时授课计划课号:1授课时间:8月30日第1周星期三第5/6节授课班次:216331/216332课题:第1章数字电路基础知识1.1 概述1.2 数制和码制目的与要求:了解本门课程的基本内容;了解数字电路的特点及应用、分类及学习方法;掌握二、八、十、十六进制的表示方法及相互转换;知道8421BCD码、余三码、格雷码的意义及表示方法。
重点与难点:重点:数制与码制的表示方法;难点:二、八、十六进制的转换、8421BCD码表示十进制数。
教学设计:1、案例导入(数字电子钟、扫地机器人等)2、阐释分析3、归纳总结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案例教学法、视频观摩互动教学法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爱课程网网络教学课堂讨论:二、十、八、十六进制的特点及表示方法;编码的作用;8421BCD码的特点及应用。
复习(提问):什么是模拟信号模拟电路、数字信号数字电路;什么是二进制代码。
课程执行情况:本课程延续上学期模拟电子技术,普遍比上学期学习状态好。
导入:现代电子技术的进步,来源于数模电的基础。
第1章数字电路基础知识1.1 数字电路概述1. 1. 1 电子技术的发展与应用1、数字信号与模似信号2、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1 . 1 .2 数字电路与模拟电路1、按电路类型分类2、按集成度分类3、按半导体的导电类型分类1. 1. 3 数字电路的分类和学习方法1、易集成化2、抗干扰能力强,可靠性高3、便于长期存贮4、通用性强,成本低,系列多5、保密性好1.2 数制和码制1 . 2. 1 数制一、十进制二、二进制三、八进制和十六进制1 .2 .2 数制转换一、各种数制转换成十进制二、十进制转换为二进制三、二进制与八进制、十六进制间相互转换1 .2 .3 编码一、二-十进制代码8421码、5421码和余3码二、其它常用的代码1.格雷码2.奇偶校验码3.ASCII码(美国标准信息交换码)作业:P26 1.(1)(3)2.(1)(3)3.(1)(3)4. (4)5. (4)6. (4)7.(4)第1章绪论1.1 概述1. 1. 1 数字信号和数字电路电信号—随时间变化的电流或电压。
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04—05 学年第一学期数字电子技术基础授课教案第本本课程共有教案本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授课对象信息技术系现代技术教育、网络技术、计算机应用专业授课教师席铁壮王政辉开课单位信息技术系编写日期2005年2月教材处理情况总体说明本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硬件基础课程,其先修课为高等数学、普通物理、电路基础、模拟电路,后读课程为计算机组成原理、微机原理、单片机原理、计算机接口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等。
教材的选用: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简明教程(第二版)清华大学电子学教研组编余孟尝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10月第2版删减的内容补充更新的内容备注具体教案章节第一章逻辑代数基础课时安排本章共10 学时。
进度安排:概述(绪论、数制)1.5学时,1.1节2学时,1.2节5学时,1.3节1学时,习题课0.5学时。
教学目的要求逻辑代数是分析和设计数字电路的数学工具,本章主要介绍逻辑代数的公式、定理及逻辑函数的化简方法。
要求掌握常用数制及其转换,基本和常用逻辑运算,逻辑代数的公式、定理,逻辑函数的公式、图形化简法,逻辑函数的五种表示方法及相互之间的转换。
教学重点逻辑代数的公式、定理、逻辑函数的的公式、图形化简法。
教学难点公式、定理、规则的正确应用,逻辑函数化简的准确性教学内容概述逻辑代数、数制及其转换、BCD码。
1.1 基本概念、公式和定理1.2 逻辑函数的化简方法1.3 逻辑函数的表示方法及其相互之间的转换作业课后反思具体教案章节第二章门电路课时安排本章共12学时。
进度安排:2.1节2,2.2节0.5,2.3节4.5,2.4节4.5,习题课0.5。
教学目的要求集成逻辑门是构成数字逻辑电路的基本单元。
本章主要介绍CMOS和TTL集成逻辑门的逻辑功能和电气特性。
要求掌握高、低电平与正、负逻辑的概念,二极管、三极管、MOS管的开关特性,熟悉二极管与门和或门,三极管非门的电路结构及工作原理;熟悉CMOS和TTL 反相器的电路结构工作原理,掌握其电气特性和功能。
**********职业技术学院课程授课计划学年第学期课程名称数字电子技术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计划课时_________________ 60 ________________ 任课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计划制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研室主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副院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制订时间―年月日填写说明1.本课程授课计划一般以一个阶段为单位编写,对于合并评定成绩的课程,可以两阶段(一个学期)为单位编写。
2.课程课时相同、内容相同的多个平行班级,可以采用同一计划,但按班级次序和必须与任课教师次序对应,中间用“、”分隔同一个教师不同的班级,用分隔不同的教师。
3.先进教学手段教学课时包括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视频电化教学等。
4.排课方式根据实际情况填写,可分为并行(即每周几课时,多周)、串行(集中在一至几周内完成,每周28课时)以及串并行结合排课。
并根据实际课表,填写清楚周课时情况,如周8(2个4节连排),写为4+4。
5.普通非改革课程,按2节课为1个单位课编写授课明细,考试与测验一般占1次课,统一考试课程,期末考试不占计划课时。
6.基于工作过程、项目等改革课程,可根据情境、项目、任务的实际情况,按一个情境(项目等)组织实施的步骤,以每一步骤为一个单位来编写授课计划明细。
如6步法工作过程实施,则可按资讯、计划、决策、检查、评估、反馈6个步骤来编写计划明细。
但一般要保证每单位占的课时应该是2的整倍数。
故实际实施时,可根据课时分配方便,适当整合步骤。
7.一般含实验、实训和现场教学(进厂参观)的一般课程需制订实践安排表,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改革课程不需要此表。
数字电子技术的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数字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具体来说,知识目标包括了解数字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掌握逻辑门电路的原理和应用、理解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
技能目标则要求学生能够使用电子设计软件进行简单的数字电路设计,并能通过实验验证电路的功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则在于培养学生对电子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增强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信心和勇气。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数字电路的基本概念、逻辑门电路、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逻辑电路。
首先,我们会介绍数字电路的定义、特点和基本组成部分,让学生了解数字电路与模拟电路的区别。
接着,我们会讲解逻辑门电路的原理和应用,包括与门、或门、非门等基本逻辑门电路。
然后,我们会介绍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让学生学会如何利用逻辑门电路实现组合逻辑功能。
最后,我们会讲解时序逻辑电路的原理和设计方法,包括触发器、计数器等常见时序逻辑电路。
三、教学方法为了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们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
在讲授法的基础上,我们会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分享观点,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主动性。
同时,我们会通过案例分析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此外,实验法将在课堂上占据一定比例,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加深对数字电路的理解。
四、教学资源本节课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和实验设备。
教材我们将使用《数字电子技术》一书,作为学生学习的基础资料。
参考书则包括《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等,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
多媒体资料包括教学PPT、视频等,用于辅助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实验设备包括逻辑门电路实验板、数字电路实验箱等,让学生在实验中验证所学知识,提高实践能力。
五、教学评估本节课的教学评估将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数字电子技术》电子教案第一章:数字电路基础1.1 数字电路概述数字电路的概念数字电路的特点数字电路的应用领域1.2 数字逻辑基础逻辑代数逻辑函数逻辑门1.3 数字电路的基本组成逻辑门电路逻辑电路图逻辑表达式第二章:组合逻辑电路2.1 组合逻辑电路概述组合逻辑电路的概念组合逻辑电路的特点组合逻辑电路的应用领域2.2 常见的组合逻辑电路编码器译码器多路选择器算术逻辑单元2.3 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最小项方法卡诺图方法逻辑门实现方法第三章:时序逻辑电路3.1 时序逻辑电路概述时序逻辑电路的概念时序逻辑电路的特点时序逻辑电路的应用领域3.2 常见的时序逻辑电路触发器计数器寄存器移位寄存器3.3 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状态图设计方法状态表设计方法逻辑门实现方法第四章:数字电路仿真4.1 数字电路仿真概述数字电路仿真的概念数字电路仿真的特点数字电路仿真的应用领域4.2 数字电路仿真工具ProteusMultisimLabVIEW4.3 数字电路仿真实例组合逻辑电路仿真时序逻辑电路仿真数字系统综合仿真第五章:数字电路应用实例5.1 数字电路应用概述数字电路应用的概念数字电路应用的特点数字电路应用的领域5.2 数字电路应用实例数字钟自动售货机数字音箱5.3 数字电路应用设计方法需求分析系统调试第六章:数字电路设计流程6.1 需求分析分析系统的功能需求确定输入输出关系确定电路性能指标6.2 逻辑设计选择合适的逻辑门实现电路功能绘制逻辑电路图编写逻辑表达式6.3 电路仿真与优化使用仿真工具验证电路功能优化电路性能调整电路参数第七章:数字电路的测试与维护7.1 数字电路测试概述测试的目的和方法测试电路的组成测试用例的7.2 数字电路测试技术功能测试边界测试7.3 数字电路的维护维护的方法和技巧故障诊断与排除电路升级与优化第八章:数字集成电路8.1 数字集成电路概述集成电路的分类和特点数字集成电路的封装形式数字集成电路的应用领域8.2 常见数字集成电路逻辑门集成电路触发器集成电路计数器集成电路模拟接口集成电路8.3 数字集成电路的选择与使用根据电路需求选择合适的集成电路了解集成电路的性能参数正确使用和保护集成电路第九章:数字系统的可靠性设计9.1 可靠性概述可靠性的概念和指标数字系统可靠性的重要性影响可靠性的因素9.2 提高数字系统可靠性的方法冗余设计容错设计降额设计9.3 可靠性测试与评估可靠性测试的方法和步骤可靠性数据的收集与分析可靠性评估的方法第十章:数字电路技术的发展趋势10.1 数字电路技术的现状集成电路技术的进展数字电路设计方法的发展数字电路应用领域的拓展10.2 数字电路技术的发展趋势纳米集成电路技术量子计算与量子集成电路智能数字电路与系统10.3 我国数字电路技术的发展我国数字电路技术的发展现状我国数字电路技术的挑战与机遇我国数字电路技术的政策与规划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数字电路的基本组成和逻辑门解析:理解逻辑门的概念、功能和组合是学习数字电路的基础。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期授课计划专业带头人或课程负责人签字:年月日系主任签字:年月日课程标准简表学期授课计划表2.学习情境——以一个相对独立的部分为单位,这个部分具有一个完整工作过程;3.单元----是情境下一个单元,可能是几学时,也可能是2学时;4.“单元授课学时”列应对教学单元所占的单元格进行合并后,再填写学时。
学期授课计划表2.学习情境——以一个相对独立的部分为单位,这个部分具有一个完整工作过程;3.单元----是情境下一个单元,可能是几学时,也可能是2学时;4.“单元授课学时”列应对教学单元所占的单元格进行合并后,再填写学时。
学期授课计划表2.学习情境——以一个相对独立的部分为单位,这个部分具有一个完整工作过程;3.单元----是情境下一个单元,可能是几学时,也可能是2学时;4.“单元授课学时”列应对教学单元所占的单元格进行合并后,再填写学时。
学期授课计划表2.学习情境——以一个相对独立的部分为单位,这个部分具有一个完整工作过程;3.单元----是情境下一个单元,可能是几学时,也可能是2学时;4.“单元授课学时”列应对教学单元所占的单元格进行合并后,再填写学时。
学期授课计划表备注:1.序号——以2学时为1个单位填写;2.学习情境——以一个相对独立的部分为单位,这个部分具有一个完整工作过程;3.单元----是情境下一个单元,可能是几学时,也可能是2学时;4.“单元授课学时”列应对教学单元所占的单元格进行合并后,再填写学时。
学期授课计划表2.学习情境——以一个相对独立的部分为单位,这个部分具有一个完整工作过程;3.单元----是情境下一个单元,可能是几学时,也可能是2学时;4.“单元授课学时”列应对教学单元所占的单元格进行合并后,再填写学时。
学期授课计划表备注:1.序号——以2学时为1个单位填写;2.学习情境——以一个相对独立的部分为单位,这个部分具有一个完整工作过程;3.单元----是情境下一个单元,可能是几学时,也可能是2学时;4.“单元授课学时”列应对教学单元所占的单元格进行合并后,再填写学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