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标点使用、数字运用、层次划分
- 格式:doc
- 大小:21.50 KB
- 文档页数:2
公文写作规范——数字、标点符号和单位用法一、关于数字的用法(一)多位数的写法。
整数部分每三位一组,即从小数点为中心,从右到左以半角“,”分节,小数部分不分节。
四位以内的整数可以不分节。
如:62,400.1256。
(二)数值范围。
在表示数值范围时,采用“~”连接。
示例:-20~-8℃12,400~20,000元1~6岁注意:前后两个数值的附加符号或计量单位相同时,在不造成歧义的情况下,前一个数值的附加符号或计量单位可省略,如果省略数值的附加符号或计量单位会造成歧义,则不应省略。
如:9亿~16亿,不写为9~16亿。
(三)含月日的专名。
含有月日的专名采用阿拉伯数字表示时,应采用间隔号“·”将月、日分开。
示例:“3·12”中国植树日“5·1”国际劳动节(四)年月日的数字用法。
年月日的表达顺序应按照口语中年月日的自然顺序书写。
示例:2008年8月8日。
年月可用“-”替代,但年月日不完整时不能替代。
8月8日不能写为8-8,2008年8月不能写为2008-8。
四位数字表示的年份不应简写为两位数字。
如:1990年不能写为90年。
月和日是一位数时,可在数字前补“0”,如:2008-08-08。
二、括号的运用括号的主要形式有:圆括号“()”、方括号“[]”、六角括号“〔〕”和方头括号“【】”等。
标示发文字号中的发文年份时,应用六角括号。
如:xx办发〔2021〕3号标示注释内容或补充说明,均用圆括号。
示例:1.XXX医院拥有中高级医师(含已退休)67人2.联合下发了《x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三、使用计量单位的要求新《条例》明确要求,计量单位的用法要“按照有关国家标准和规定执行”,即按照《国际单位制及其应用》(GB310093)、《有关量、单位和符号的一般原则》(GB3101-93)和GB312—93(全部)等标准的规定来使用。
例如:质量单位应使用千克,而不用市斤;长度单位应使用米,而不用尺等。
公文写作中标点、数字与序号的用法第一篇:公文写作中标点、数字与序号的用法公文写作中标点、数字与序号的用法一、发文字号中年份应标全称,用六角括号〔〕括入,如〔2006〕,不能用方括号[ ]括入,如[2006]。
六角括号〔〕从插入菜单的特殊符号项的标点符号处选出键入。
二、表示“零”的数字,要区别汉字数字“○”与阿拉伯数字“0”,不可相混使用。
如“二○○六年”不能写成“二00六年”,也不能写成大写英文字母“O”——“二O O六”年。
汉字数字“○”从插入菜单的特殊符号项的特殊符号处键入。
三、注意标题序码的格式:第一级标题序码用:一、二、三、…… 不能写成:一.二.三.……第二级标题序码用:(一)(二)(三)不能写成:(一)、(二)、(三)、第三级标题序码用:1.2.3.…… 不能写成1、2、3、……键入标点“.”时要注意切换成全角。
第四级标题序码用:⑴⑵⑶…… 不能写成⑴、⑵、⑶、…… 也不能写成(1)(2)(3)……序码“⑴⑵⑶”从插入菜单的特殊符号项的数字序号处选出键入。
第五级标题序码用:①②③…… 不能写成①、②、③、……序码“①②③”从插入菜单的特殊符号项的数字序号处选出键入。
需要在Word中输入10以上的带圈的序号,而在插入符号中带圈的序号只有1至10,这里我向大家介绍两种通过简便途径插入11至20的带圈字符的方法。
如果我们需要带圈的11,我们可以在“字符代码”栏中输入“246a”(如图1),然后再按“Alt+x”组合键,之后带圈的11便出现在“字符代码”栏中(如图2),然后我们选择插入即可,因为用这种方式插入的带圈字符不会影响文章的行距或其它。
246a 12 246b 13246c 14 246d 15 246e 16 246f 17 2470 18 2471 19 2472 20 2473 第二篇:公文写作中标点、数字与序号的用法范文公文写作中标点、数字与序号的用法一、发文字号中年份应标全称,用六角括号〔〕括入,如〔2006〕,不能用方括号[ ]括入,如[2006]。
公文用纸、用字、序号、标点等的规范使用例说吉林市第二实验小学陈福2010年5月20日一、区分两种体例的层次序号根据国家标准等相关规定,文稿的层次序号有两种体例:(1)科技类文稿的层次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不同层次的数字之间加下圆点相隔(即圆点加在数字的右下角),最后数字后面不加标点,如“1(2)公文类文稿一般沿用公文的层次序号,即第一层用“一、”,第二层用“(一)”,第三层用“1.”,第四层用“(1)”。
(不过,现在有些刊物的公文类文稿也采用科技类文稿的层次序号,亦即两种体例的层次序号均可使用。
)在一部书稿中,当章、节改为“章号.节号”的形式(如第三章写为“3,”第三章第二节写为“3.2”)表达时,允许在其下的层次采用“一、”(“一)”“1.”…的序号。
除此之外,这两种体例的层次序号均不允许混用。
二、科技类文稿层次序号的规范写法科技类文稿的层次不宜过多,通常不应超过4 级,即:第1 级——1第2 级——1.1第3 级——1.1.1第4 级——1.1.1.1如:第一章我的电脑又出问题了1.1 电脑为什么会出问题1.1.1 硬件方面的原因1.1.2 软件方面的原因1.2为什么有些人的电脑就很少出问题1.2.1 因为有些人没有电脑1.2.2因为有些人使用电脑的方法很安全1.2.3因为有些人并不知道他的电脑已经出了问题序号应左顶格书写。
有标题时,在序号后空一字距写标题,另起一行写具体内容;没有标题时,在序号后空一字距再写具体内容。
层次标题力求简短,一般不要超过15 个字,标题末不用标点符号。
三、公文类文稿层次序号的规范写法例:一、我的电脑又出问题了(一)电脑为什么会出问题1.硬件方面的原因(1)软件方面的原因(2)为什么有些人的电脑就很少出问题① 因为有些人没有电脑。
② 因为有些人使用电脑的方法很安全。
③ 因为有些人并不知道他的电脑已经出了问题。
公文类文稿的层次一般也不应超过4 级:第一层用“一”后加“、”,而非“,”或“.”;第二层用“(一)”,括号后面不能再加“、”或“,”;第三层用“1.”,那个小黑点要到“插入”菜单里“特殊符号”中的“标点符号”去找,不能用键盘上的小数点,更不能图省事而用顿号“、”;第四层用“(1)”,括号后面不能再加“、”或“,”。
公文写作格式数字格式
在公文写作中,数字格式通常是以阿拉伯数字形式呈现的。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公文写作格式,其中不包含标题。
1. 段落和标点符号:
- 每个段落之间用空行分隔。
- 句子之间用标点符号(如句号、逗号)分隔。
2. 标题和副标题:
- 标题通常是以加粗的形式出现在文档的开头,用于概括文
档内容。
- 副标题可以出现在标题下方,用于进一步描述文档内容。
3. 正文:
- 正文是公文的主要内容部分,用于说明、表达观点或传达
信息。
- 正文应该简明扼要,重点突出,避免冗长的描述。
4. 缩进和对齐:
- 在每个段落的开头,可以使用缩进来突出文本的层次结构。
- 文本应该左对齐,并保持整齐的垂直排列。
5. 数字格式:
- 数字通常以阿拉伯数字的形式呈现,而不是中文数字或罗
马数字。
- 如果有需要,可以按照文档的要求对数字进行编号或排序。
6. 图表和表格:
- 图表和表格应该清晰明了,可以使用编号和标题进行标注,但标题不能与正文中其他标题相同。
- 图表和表格应该与正文相关联,用于支持和解释正文内容。
7. 署名和日期:
- 公文的最后应该包含署名和日期,用于明确发文人和发文
的时间。
- 署名和日期通常位于公文的右下方,可以左对齐或居中显示。
请注意,在实际写作过程中,具体的格式可能会因文档类型和组织规定而有所不同。
因此,建议根据实际要求进行调整和修改。
公文中标点符号的使用一、标题中标点符号的用法公文的标题,即一级标题的末尾,一般不加标点符号.公文内部的标题,即二、三级标题的末尾,如果是居中标题,一般也不加标点符号;如果是缩两格标题,并且标有序号(如1.2.3,第一,第二,第三,),可以加句号.公文内部的段首题,即用公文自然段落的第一个句子所作的标题,其末尾可以加句号;如果不加句号,可以在段首题与其后的公文内容之间空一格.公文标题的内部,除用书名号和引号外,尽量不用标点符号.例如: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一件公文的标题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民主法制维护安定团结保障改革和建设顺利进行的决定》,在“加强民主法制”和“维护安定团结”之后,没有用顿号.公文标题中含有两个以上标题时,一般只用两个书名号.从外到内,第一个用双书名号,第二个用单书名号,第三个以后可不再用书名号.例如: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关于转发<中共全国人大常委会党组关于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的请示>的通知》的意见.这个公文标题内含有3个标题,即:中共中央关于转发《中共全国人大常委会党组关于<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的请示》的通知、《中共全国人大常委会党组关于<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的请示》、《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只用两个书名号.在公文正文中出现的公文名称,如果使用全称,应加书名号.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如果使用简称可不加书名号.例如:宪法.如果是草案,使用全称时,应将“草案”二字用括号括起,置于公文名称之后、书名号之内,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草案)》;使用简称时,不加书名号和括号,例如:公司法草案.有时由于公文正文中出现的公文名称较长,而将制定机关在公文名称中略去(公文制定机关可以从公文中得知),这时,公文名称也应加书名号.例如:《关于授权深圳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和深圳市人民政府分别制定法规和规章在深圳经济特区实施的决定》,这个公文名称中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被省略了.人民代表大会以外的公文标题的内部,也有用逗号的,并在标题末尾用问号等.例如:毛泽东一篇文章的标题:《“友谊”,还是侵略?》在人民代表大会公文中,这种情况是很少见的.二、呼语中标点符号的用法讲话稿、报告稿等公文中,一般都使用呼语,例如:“各位代表”、“同志们”.在讲话稿、报告稿中第一次出现的呼语,要顶格写,末尾一般加冒号,有时也可以加叹号.第二次以后出现的呼语,要缩两格写,末尾可以用冒号,也可以用叹号.在段首的呼语,可以用冒号,可以用逗号,也可以用叹号.较长的呼语,末尾一般用冒号,内部用顿号或逗号.例如:①“委员长、各位副委员长、秘书长、各位委员:”.②彭真在日本国会演说的呼语:“尊敬的坂田道太议长阁下,尊敬的木村睦男议长阁下,尊敬的议员先生们,朋友们:”.三、主送机关中标点符号的用法公文(单指印发、而不在会议上口头报告、讲话的公文)一般都有主送机关.公文主送机关的末尾用冒号.涉及多个主送机关,其内部用顿号将其隔开.例如:“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内务司法委员会、财政经济委员会:”.如果涉及不同的机关,而同一类机关又分为两个以上的机关,可分别用逗号、顿号将其隔开.例如:“全国人大各专门委员会,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法工委:”.四、结构层次序数中标点符号的用法第一层“一、二、三……”,用顿号,例如:“一、”、“二、”、“三、”;第二层“(一)、(二)、(三)……”,用括号,例如:“(一)”、“(二)”、“(三)”;第三层“1、2、3……”,用小圆实心点,例如:“1.”、“2.”、“3.”;第四层为“(1)、(2)、(3)、”,用括号,例如:“(1)”、“(2)”、“(3)”.在使用括号的层次序数,括号外不再加其他标点符号.用“首先”、“其次”、“再次”表示顺序时,在“首先”、“其次”、“再次”之后分别用逗号.例如:“首先,”、“其次,”、“再次,”.用“第一”、“第二”、“第三”表示顺序时,在“第一”、“第二”、“第三”之后分别用逗号.例如:“第一,”、“第二,”、“第三,”.用“一是”、“二是”、“三是”表示顺序时,可在“一是”、“二是”、“三是”之后分别用逗号.例如:“一是,”、“二是,”、“三是,”.也可以不用标点符号,直接连接下文.用“甲”、“乙”、“丙”、“丁”表示顺序时,在“甲”、“乙”、“丙”、“丁”之后分别用顿号.例如:“甲、”,“乙、”,“丙、”,“丁、”.在“一方面”、“另一方面”之后,可以分别用逗号,也可以不用标点符号,直接连接下文.五、句号的特殊用法1.在一些公文的开头语和其他段落的最后用以提起下文的一句末尾,过去常用冒号,现在可以用句号.例如:“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这个制度本身也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为此,全国人大常委会在今后工作中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向七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报告)2.在一个使用分号的句子内部,不可以用句号.如果必须用句号,后面的分号要改用句号.六、逗号的特殊用法1.如果在应该用顿号的并列短语的内部还有应用顿号的并列的词,这时在并列的短语之间用逗号.例如:全国人大代表,设区的市、自治州、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大的代表,由下一级人大选举.2.主语部分较长,在主语部分和谓语部分之间用逗号.例如: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省级人民代表大会、设区的市级人民代表大会、县级人民代表大会、乡级人民代表大会,都是国家权力机关.3.句子的特殊成分,常常用逗号把它与别的成分隔开.例如: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行使修改宪法的职权.4.在用“以及”、“和”连接的句子中,在“以及”、“和”之前可以用逗号.例如:①目前,县级人大常委会普遍设有办公室、代表联络室、法制室,以及财经、教科文卫、农业、城建等工作委员会.②人民也一定要能够自由地去支持政府,和有一切机会去影响政府的政策.(毛泽东语)5.在×××说(指示、规定)之后,如果原文独立引用别人的话或文件的内容,用冒号.例如: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如果将别人的话或文件的内容,用自己的话进行表述,用逗号.例如:宪法规定,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6.在一个中心词置后的句子中,修饰这个中心词的、意思相对独立的短语之间,过去常用顿号,现在也可以用逗号.例如:社会主义公有制消灭人剥削人的制度,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七、破折号的特殊用法破折号的作用同括号的作用相近,都是表示文中的注释部分.通常比较重要的注释部分用破折号,比较不重要的注释部分,没有它也不影响句子意思的完整的,用括号.。
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公文中字体、数字、标点符号及常用单位的使用附件:公文中字体、数字、标点符号及常用单位的使用一、公文字体和层次结构公文标题采用小标宋体字20号。
正文部分用“仿宋GB_2312”三号字。
文中结构层次序数依次用“一、”“(一)”“1.”“(1)”标注,第一层用黑体字、第二层用楷体字、第三层和第四层用仿宋体字标注。
二、关于数字的用法(一)多位数的书写为便于阅读,四位以上的整数或小数,可采用以下两种方式分节:——第一种方式:千分撇整数部分每三位一组,以“,”分节。
小数部分不分节。
四位以内的整数可以不分节。
示例1:624,000 92,300,00019,351,235.235767 1256——第二种方式:千分空从小数点起,向左和向右每三位数字一组,组间空四分之一个汉字,即二分之一个阿拉伯数字的位置。
四位以内的整数可以不加千分空。
示例2:55 235 367.346 23 98 235 358.238 368 (二)纯小数纯小数必须写出小数点前定位的“0”,小数点是齐阿拉伯数字底线的实心点“.”。
示例:0.46不写为.46或0。
46(三)数值范围在表示数值的范围时,可采用浪纹式连接号“~”或一字线连接号“-”。
前后两个数值的附加符号或计量单位相同时,在不造成歧义的情况下,前一个数值的附加符号或计量单位可省略,如果省略数值的附加符号或计量单位会造成歧义,则不应省略。
示例:-36~-8℃ 400-429页 l00-l00kg12 500~20 000元9亿~16亿(不写为9~16亿)13万元~17万元(不写为13~17万元)15%~30%(不写为15~30%)4.3×106~5.7×106(不写为4.3~5.7×106)(四)年月日年月日的表达顺序应按照口语中年月日的自然顺序书写。
示例1:2008年8月8日 1997年7月1日“年”“月”可用“-”替代,但年月日不完整时不能替代。
公文序号标点等正确用法有些论著或文件结构层次比较多,为了使层次结构明晰,常常标记分级序号。
在使用结构层次序号时,应注意:一、公文发文号的正确使用:公文发文号中,年份外的括号应用中括号“〔〕”,而不用小括号“()”或方括号“[]”。
如:行政办(2010)5号(错误)行政办[ 2012] 5号(错误)行政办〔2010〕5号(正确)二、结构层次序数:第一层为“一、二、三”,第二层为“(一)(二)(三)”,第三层为“1.2.3”第四层“(1) (2) (3)”第五层为“①②③”。
三、文字材料中序号标点的正确使用:(一)“第一”、“第二”、“首先”、“其次”等后面应用逗号“,”。
(二)“一”、“二”、“三”等后面应用顿号“、”。
(三)“1”、“2”、“3”和“A”、“B”、“C”、等后面应用齐线墨点“.”,而不用顿号“、”或其他。
(四)序号如加括号,如(一)(二)(三),(1) (2) (3)等后面不加标点符号。
四、图书、报告和学术论文的层次序号,可按下列方式:11.11.1.11.1.1.1……。
这种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序号中含有两个层级以上时,数码之间设齐线圆点(.),未码后面不加圆点。
序号起码坐起顶格,未码与后面文字之间空一个汉字位置。
国务院办公厅1993年11月21日颁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对公文结构层次序数作了规定:结构层次序数,第一层为“一、”,第二层为“(一)”,第三层为“1.”,第四层为“(1)”。
五、年份的正确书写:年份如用“二○一二年六月二日”的方式表达,则中间的“○”不能写成阿拉伯数字“0”或英语全角符号“ο”。
六、正确区分连接号和破折号:(一)凡文中使用连接号的应使用“~”,而不使用“——”或“—”。
如:2012年5月~6月中的“~”,而不使用“——”或者“—”。
(二)凡中文使用破折号的应使用占两个空格的“——”而不用“~”或只占一个空格的“—”。
关于公文等规范使用标点符号、数字、汉语拼音的通知各部门、各教学单位:在省教育厅、省语委对省内进行语言文字工作评估过程中,发现在公文、报告、试卷等文字材料中,普遍地存在使用标点、汉语拼音等不够规范的地方,对照我院的有关文字材料,也发现存在着类似问题。
为了纠正这类不规范的情况,现将有关标准重申如下,望各部门、各教学单位对公文、报道、教案、试卷、学生作业中的教师评语等文字材料进行一次检查,及时纠正错误,并在今后的文字材料中高度重视语言文字的规范,不再出现使用不规范的情况。
一、公文发文号的正确使用公文发文号中,年份外的括号应用六角符号“〔〕”(在特殊符号),不用方括号“[ ]”或圆括号“()”。
如:院发(2005)20号(错误)院发[2005 ] 20号(错误)院发〔2005〕20号(正确)二、序号标点的正确使用1.“第一”、“第二”,“首先”、“其次”等后面应用逗号“,”。
2.“一”、“二”、“三”等后面应用顿号“、”。
3.“1”、“2”、“3”和“A”、“B”、“C”等后面应用齐线墨点“.”,而不该用“、”或其它。
4.序号如加括号,如(1)(2)(3)等后面不加标点符号,“(1)(2)(3)”不能写成“1)2)3)”。
5.冒号应为“:”,而不能写成“︰”。
三、年份的正确使用年份如用“二××五年”的方式表述,则中间的“××”不能写成“00”或“O O”,而应该写成“○○”,如“二○○八年”。
四、汉语拼音的正确使用1.大小写:句子的首字母大写;诗行的首字母大写;专有名词每个词首字母大写;标题可以全部大写。
2.分连写:词内连写,词间分写。
院语委办2009年2月18日。
公文中一些标点符号的用法一、标题中标点符号的用法公文的标题,即一级标题的末尾,一般不加标点符号。
公文内部的标题,即二、三级标题的末尾,如果是居中标题,一般也不加标点符号;如果是缩两格标题,并且标有序号〔如1.2.3,第一,第二,第三,〕,可以加句号。
公文内部的段首题,即用公文自然段落的第一个句子所作的标题,其末尾可以加句号;如果不加句号,可以在段首题与其后的公文内容之间空一格。
公文标题的内部,除用书名号和引号外,尽量不用标点符号。
例如: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一件公文的标题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民主法制维护安定团结保障改革和建设顺利进行的决定》,在“加强民主法制”和“维护安定团结”之后,没有用顿号。
公文标题中含有两个以上标题时,一般只用两个书名号。
从外到内,第一个用双书名号,第二个用单书名号,第三个以后可不再用书名号。
例如: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关于转发<中共全国人大常委会党组关于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的请示>的通知》的意见。
这个公文标题内含有3个标题,即:中共中央关于转发《中共全国人大常委会党组关于<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的请示》的通知、《中共全国人大常委会党组关于<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的请示》、《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只用两个书名号。
在公文正文中出现的公文名称,如果使用全称,应加书名号。
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如果使用简称可不加书名号。
例如:宪法。
如果是草案,使用全称时,应将“草案”二字用括号括起,置于公文名称之后、书名号之内,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草案〕》;使用简称时,不加书名号和括号,例如:公司法草案。
有时由于公文正文中出现的公文名称较长,而将制定机关在公文名称中略去〔公文制定机关可以从公文中得知〕,这时,公文名称也应加书名号。
例如:《关于授权深圳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和深圳市人民政府分别制定法规和规章在深圳经济特区实施的决定》,这个公文名称中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被省略了。
关注“小问题”促进“大规范”一一浅析公文中标点符号及数字的使用在公文审核工作中,我们往往比较关注政策法规、行文规则、体式格式、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等方面的审核,而容易忽视对人名、地名、时间、数字、标点符号等方面的规范。
其实这些所谓的“小问题”,也是公文规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公文质量和发文机关形象。
下面,结合工作实践,撷取一些在标点符号、数字使用上失范频率较高的事例,加以简要分析,以求明其范勘其误。
1、公文结构层次标题中标点符号的使用。
文中第一层次标题后不加标点符号,第二层次以下标题后均应加标点符号。
第一层次标题序数为小写汉字后加顿号;第二层次标题序数为小写汉字外加小括号,标题后一般标注句号或分号;第三层次标题序数以阿拉伯数字加圆点而非顿号来表示。
例如,某文件的层次标题为:四、加强领导、狠抓落实1、进一步完善领导体制,严格落实工作责任制各地各部门要坚持和完善党委、政府统一领导,……确保各项工作有人抓、有人管理,切实把任务落到实处。
以上标题层次有许多不规范之处,应改为:四、加强领导、狠抓落实(一)进一步完善领导体制,严格落实工作责任制。
如果分三层的话,应将“1、”改为“1 . " 公文中层次序号的使用不仅应掌握一般的规范,而且应当科学把握其内容层次问的内在逻辑关系。
由若干独立观点组成的,须单独按上述序号使用方法;如果文中各个层次间联系十分紧密,层层递进,则应使用诸如“一是”“二是”“三是’,等序号。
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才是优秀公文的要义。
2、公文中引文标点符号的使用。
文中直接引用语一般要用引号标明。
凡将引用语独立来用,末尾的标点应放在引号的里边;凡将引用语作为作者自己话的一部分,末尾不用标点。
目前公文中引文末尾标点使用混乱的情况比较突出,有的在引用语独立使用时,末尾的标点放在了引号之外;有的将引用语作为作者自己话的一部分使用时,末尾又加注了标点,这两种情况都不准确规范。
以下是规范使用的两处引语。
公文是以文书形式表达公共事务、行政事务等正式文件的一种文体。
为了确保公文的规范性和准确性,对于公文的序号层级、标点、年份和格式都有一定的规范。
以下是对这些规范的一些经典整理总结:一、序号层级:1.标题:公文的标题一般位于文档的上方,要简明扼要,能够准确概括全文主题内容。
2.标号:在文中需要进行标题分级的部分,可以使用序号进行层级划分。
一般使用阿拉伯数字,如1、2、3等进行标号。
不同层级之间使用圆点或者括号进行分隔,如1.、(1)等。
3.文号:文号是指公文的唯一标识符,通常由所属单位的名称、字母、数字等组成。
不同类型的公文文号格式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
二、标点:1.顿号:公文中的顿号(、)用于列举具体事项或者成分,表示属于同一层级。
2.逗号:逗号(,)用于分隔具体事项或者成分,表示属于同一层级。
3.分号:分号(;)一般用于分隔不同的陈述或者说法。
4.冒号:冒号(:)一般用于引导下一层级的文字说明或者进一步解释。
5.括号:括号(()用于补充或者说明具体事项,常用于举例、引述或者解释的场合。
三、年份:1.公文中的年份一般采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如2024年。
2.年份的表示一般与日期一同标注,例如2024年12月15日。
3.年份在文件正文的上方右对齐,与文号同行。
四、格式:1.公文的格式通常包括信头、标题、日期、文号、正文、署名和盖章等部分。
3.标题一般位于信头之下,居中排布。
4.日期一般位于标题之下,右对齐。
5.文号一般位于日期之下,右对齐。
6.正文内容根据具体需要进行段落划分,并根据层级使用序号和标点进行区分。
7.正文结束后,署名一般位于文档的左下方,下方空两行。
8.盖章一般位于署名之下,左对齐。
以上是对公文常用序号层级、标点、年份和格式规范的经典整理总结。
在写作公文时,应遵循这些规范,以确保公文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同时,具体的格式和要求还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以满足不同单位和部门的需求。
公文标点使用、数字运用、层次划分
一、关于公文标点的正确使用
1.在一些题序后面误用了顿号。
例如:
第一、第二、第三、首先、其次、等等,顿号应改为逗号;(一)、(二)、(三)、(1)、(2)、(3)、①、②、③、等等,这些序号既然用了括号,就不能再加顿号及其他标点。
1、2、3、A、B、C、a、b、c、等等,阿拉伯数字和拉丁字母作序号时,后面不用顿号。
应该用下脚圆点“.”(只有在中文数字序号后面才使用顿号,如“一、二、三、等”)
2.比号(﹕)误用为(:)。
如表示时间11﹕30,中间是比号而不是冒号,比号可以在插入菜单的特殊符号里查找。
3.破折号误为两个一字线“--”或一个化学单键号“—”。
破折号应为“——”。
把“——”改为“——”的方法是,将其刷黑再选择为黑体,两个一字线就变成破折号了。
4.表示数量范围,前后数字之间误用了一字线“--”或半字线“-”,应该用浪文线“~”,如8月1日~11月5日,2~3天,20~30人,等。
浪文线可在插入菜单的特殊符号里查找,也可在新罗马字体下按Shift+~
二、关于公文的数字使用
1.二○○七年四月不能写成二00七年、二○○七年、二零零七年,应在插入菜单中的“日期和时间”里添加。
2.表示概数使用了错误的形式,如3、4天,7、8个人,等等。
表示这样的概数应该使用中文数字,而且数字之间不使用任何标点,如一两天,三四天,七八个人,等等。
三、公文结构层次序数,第一层为“一、”,第二层为(一)”,第三层为“1.”第四层为“(1)”。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公文写作数字格式篇一:公文写作中标点、数字与序号的用法公文写作中标点、数字与序号的用法一、发文字号中年份应标全称,用六角括号〔〕括入,如〔20xx〕,不能用方括号[]括入,如[20xx]。
六角括号〔〕从插入菜单的特殊符号项的标点符号处选出键入。
二、表示“零”的数字,要区别汉字数字“○”与阿拉伯数字“0”,不可相混使用。
如“二○○六年”不能写成“二00六年”,也不能写成大写英文字母“o”——“二oo六”年。
汉字数字“○”从插入菜单的特殊符号项的特殊符号处键入。
三、注意标题序码的格式:第一级标题序码用:一、二、三、不能写成:一.二.三.第二级标题序码用:(一)(二)(三)不能写成:(一)、(二)、(三)、第三级标题序码用:1.2.3.不能写成1、2、3、键入标点“.”时要注意切换成全角。
第四级标题序码用:⑴⑵⑶不能写成⑴、⑵、⑶、也不能写成(1)(2)(3)序码“⑴⑵⑶”从插入菜单的特殊符号项的数字序号处选出键入。
第五级标题序码用:①②③不能写成①、②、③、序码“①②③”从插入菜单的特殊符号项的数字序号处选出键入。
篇二:公文写作中的数字使用规范公文写作中的数字使用规范数字在公文写作中,常常与相应的计量单位结合起来,用来表示事物量的大小、多少,对事物的量具有规定性。
数字用在公文中,可以用来表示公文内部的结构层次序数,显示公文的内在逻辑关系。
公文中凡是涉及到数字的词、词组、惯用语、缩略语也需要用数字来加以标识。
作为具有修辞色彩的词素以及代号、代码、时间等标志也需要用数字来进行标注。
数字既有阿拉伯数字,也有汉字数字可以采用,在某一特定历史时期,甚至还借助过罗马文中的数字来表示文章的内部层次。
而现行公文中,罗马数字已不再用于公文中表示公文的内部结构关系了。
在我党的公文发展史上,曾经出现过采【1】用“甲、乙、丙、丁”等来代替数字表示公文内部的结构层次关系的这种不规范用法。
在我国的现行行政公文使用中,数字的不规范用法,特别是在基层行政单位的公文也大量存在。
根据国家标准等相关规定,文稿的层次序号有两种体例:(1)科技类文稿的层次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不同层次的数字之间加下圆点相隔(即圆点加在数字的右下角),最后数字后面不加标点,如“1”“1.1”“1.1.1”……。
(2)人文类文稿一般沿用公文的层次序号,即第一层用“一、”,第二层用“(一)”,第三层用“1.”,第四层用“(1)”。
(不过,现在有些刊物的人文类文稿也采用科技类文稿的层次序号,亦即两种体例的层次序号均可使用。
)在一部书稿中,当章、节改为“章号.节号”的形式(如第三章写为“3”,第三章第二节写为“3.2”)表达时,允许在其下的层次采用“一、”“(一)”“1.”……的序号。
除此之外,这两种体例的层次序号均不允许混用。
一、人文类文稿层次序号的规范写法人文类文稿的层次一般也不应超过4级:第一层用“一”后加“、”,而非“,”或“.”;第二层用“(一)”,括号后面不能再加“、”或“,”;第三层用“1.”,那个小黑点要到“插入”菜单里“特殊符号”中的“标点符号”去找,不能用键盘上的小数点,更不能图省事而用顿号“、”;第四层用“(1)”,括号后面不能再加“、”或“,”。
若文中还有更小的层次,则用“①”这种层次序号。
人文类文稿层次序号应左起空2格书写。
“一、”“(一)”“1.”这三个层次应与标题独占一行,标题末不用标点符号。
四、注意层次序号表达规范的其他细节(1)人文类文稿若层次较少,可省略“(一)”而直接用“1.”作为第二层次,这样层次感更明显。
若层次标题不必独占一行或者该层次没有标题,应直接使用“(1)”这种层次序号而省略掉中间的层次序号。
(2)科技类文稿的各层次内部,若再需要分点叙述时,可用“(1)”这种层次序号;更小的层次则用“①”这种层次序号。
(3)不管是人文类文稿还是科技类文稿,“(1)”这种层次序号之后是本段标题,标题末用句号或冒号或空1字,其后接写正文,不另起一段。
如果没有本段标题,则序号之后直接写正文。
附件:公文中字体、数字、标点符号及常用单位的使用一、公文字体和层次结构公文标题采用小标宋体字20号。
正文部分用“仿宋GB_2312”三号字。
文中结构层次序数依次用“一、”“(一)”“1.”“(1)”标注,第一层用黑体字、第二层用楷体字、第三层和第四层用仿宋体字标注。
二、关于数字的用法(一)多位数的书写为便于阅读,四位以上的整数或小数,可采用以下两种方式分节:——第一种方式:千分撇整数部分每三位一组,以“,”分节。
小数部分不分节。
四位以内的整数可以不分节。
示例1:624,000 92,300,00019,351,235.235767 1256——第二种方式:千分空从小数点起,向左和向右每三位数字一组,组间空四分之一个汉字,即二分之一个阿拉伯数字的位置。
四位以内的整数可以不加千分空。
示例2:55 235 367.346 23 98 235 358.238 368 (二)纯小数纯小数必须写出小数点前定位的“0”,小数点是齐阿拉伯数字底线的实心点“.”。
示例:0.46不写为.46或0。
46(三)数值范围在表示数值的范围时,可采用浪纹式连接号“~”或一字线连接号“-”。
前后两个数值的附加符号或计量单位相同时,在不造成歧义的情况下,前一个数值的附加符号或计量单位可省略,如果省略数值的附加符号或计量单位会造成歧义,则不应省略。
示例:-36~-8℃ 400-429页 l00-l00kg12 500~20 000元9亿~16亿(不写为9~16亿)13万元~17万元(不写为13~17万元)15%~30%(不写为15~30%)4.3×106~5.7×106(不写为4.3~5.7×106)(四)年月日年月日的表达顺序应按照口语中年月日的自然顺序书写。
示例1:2008年8月8日 1997年7月1日“年”“月”可用“-”替代,但年月日不完整时不能替代。
示例2:2008-8-8 1997-7-18月8日(不写为8-8) 2008年8月(不写为2008-8)四位数字表示的年份不应简写为两位数字。
公文各要素层次及用字规范
一、发文字号(3号仿宋—GB2312)
二、“签发人”(3号仿宋—GB2312),领导姓名(3号楷体—GB2312)
三、标题(2号方正小标宋简体)
四、主送机关(3号仿宋—GB2312)
五、正文(3号仿宋一GB2312)
第一层一、(3号黑体)
第二层(一)(3号楷体—GB2312)
第三层1.(3号仿宋—GB2312,圆点用全角)
第四层(1)(3号仿宋—GB2312)
六、附件说明(3号仿宋—GB2312)
七、发文机关署名和成文日期(3号仿宋—GB2312)
八、附注(3号仿宋—GB2312)
九、“附件”(附件两个字用3号黑体,多个附件的数字用阿拉伯数字)
十、抄送、印发机关及印发日期(4号仿宋—GB2312) 十ー、阿拉伯数字用罗马字体( Times New Roman) 如:“8”
十二、标题行距(最小值0或固定值34)
十三、正文行距(固定值28)
十四、公文正文一般每页排22行,每行排28个字。
十五、页面设置。
上边距3.7cm,下边距3.5cm,左边距2.8cm,右边距2.6cm
十六、页码:宋体(正文),14号。
公文标点使用、数字运用、层次划分
一、关于公文标点的正确使用
1.在一些题序后面误用了顿号。
例如:
第一、第二、第三、首先、其次、等等,顿号应改为逗号;(一)、(二)、(三)、(1)、(2)、(3)、①、②、③、等等,这些序号既然用了括号,就不能再加顿号及其他标点。
1、2、3、A、B、C、a、b、c、等等,阿拉伯数字和拉丁字母作序号时,后面不用顿号。
应该用下脚圆点“.”(只有在中文数字序号后面才使用顿号,如“一、二、三、等”)
2.比号(﹕)误用为(:)。
如表示时间11﹕30,中间是比号而不是冒号,比号可以在插入菜单的特殊符号里查找。
3.破折号误为两个一字线“--”或一个化学单键号“—”。
破折号应为“——”。
把“——”改为“——”的方法是,将其刷黑再选择为黑体,两个一字线就变成破折号了。
4.表示数量范围,前后数字之间误用了一字线“--”或半字线“-”,应该用浪文线“~”,如8月1日~11月5日,2~3天,20~30人,等。
浪文线可在插入菜单的特殊符号里查找,也可在新罗马字体下按Shift+~
二、关于公文的数字使用
1.二○○七年四月不能写成二00七年、二○○七年、二零零七年,应在插入菜单中的“日期和时间”里添加。
2.表示概数使用了错误的形式,如3、4天,7、8个人,等等。
表示这样的概数应该使用中文数字,而且数字之间不使用任何标点,如一两天,三四天,七八个人,等等。
三、公文结构层次序数,第一层为“一、”,第二层为(一)”,第三层为“1.”第四层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