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应加热装置资料重点
- 格式:ppt
- 大小:13.07 MB
- 文档页数:528
感应加热中文名称:感应加热英文名称:induction heating定义:利用电磁感应原理,把坯料放在交变磁场中,使其内部产生感应电流,从而产生焦耳热来加热坯料的方法。
感应加热设备感应加热:工件放到感应器内,感应器一般是输入中频或高频交流电 (300-300000Hz或更高)的空心铜管。
产生交变磁场在工件中产生出同频率的感应电流,这种感应电流在工件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在表面强,而在内部很弱,到心部接近于0,利用这个集肤效应,可使工件表面迅速加热,在几秒钟内表面温度上升到800-1000ºC,而心部温度升高很小。
目录感应加热感应加热多数用于工业金属零件表面淬火、金属熔炼、棒料透热、刀具焊接等多个领域,是使工件内部产生一定的感应电流,形成涡流,迅速加热零件表面,达到表面迅速加热,甚至透热融化的效果。
频率选择感应加热频率的选择:根据热处理及加热深度的要求选择频率,频率越高加热的深度越浅。
高频(10KHZ以上)加热的深度为0.5-2.5mm, 一般用于中小型零件的加热,如小模数齿轮及中小轴类零件等。
中频(1~10KHZ)加热深度为2-10mm,一般用于直径大的轴类和大中模数的齿轮加热。
工频(50HZ)加热淬硬层深度为10-20mm,一般用于较大尺寸零件的透热,大直径零件(直径Ø300mm以上,如轧辊等)的表面淬火。
经验公式感应加热淬火表层淬硬层的深度,取决于加热的厚度,而加热的厚度又取决于交流电的频率,一般是频率高加热深度浅,淬硬层深度也就浅。
频率f与加热深度δ的关系,有如下经验公式:δ=20/√f(20°C);δ=500/√f(800°C)。
式中:f为频率,单位为Hz;δ为加热深度,单位为毫米(mm)。
具体应用感应加热表面淬火具有表面质量好,脆性小,淬火表面不易氧化脱碳,变形小等优点,所以感应加热设备在金属表面热处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感应加热设备是产生特定频率感应电流,进行感应加热及表面淬火处理的设备。
中频感应加热设备的安全操作范文中频感应加热设备是一种常用于金属加热处理的高效设备,但在使用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以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
下面将介绍中频感应加热设备的安全操作方法,以保证操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1. 设备准备在操作中频感应加热设备之前,需要确保设备处于正常状态。
首先,检查电源接头是否牢固连接,确保设备接地良好。
其次,检查电缆线是否完好,并排除电缆线接线端子松动的情况。
最后,检查加热线圈是否处于良好状态,排除加热线圈断裂、电缆插头松动等问题。
2. 操作人员在操作中频感应加热设备之前,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
操作人员应该接受过相关的培训,了解设备的工作原理和操作要领。
同时,操作人员应该熟悉设备的各个部位、按钮和控制器的功能,掌握设备的开关机方法和调节参数的技巧。
3. 加热工件在进行加热处理之前,操作人员应该确保工件具备加热的条件。
首先,工件必须是可加热的金属材料,且具备一定的导电性。
其次,工件的表面应该清洁干净,排除油污和杂质的影响。
最后,确定工件的形状和大小是否适合加热线圈的尺寸,避免线圈和工件接触不良或过度热损坏。
4. 加热过程在进行加热处理之前,操作人员应该按照设备使用手册正确设置加热参数。
首先,设定合适的加热温度和保持时间,根据工件的要求和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其次,设定合适的工作频率和功率,以避免对工件造成过度加热或过低温度的影响。
最后,在加热过程中,操作人员应该密切观察工件的加热情况,及时调整参数,确保加热效果的稳定和一致。
5. 安全防护操作人员在使用中频感应加热设备时,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做好相关的安全防护工作。
首先,操作人员应在加热过程中戴好防护手套和眼镜,防止热辐射和飞溅物对皮肤和眼睛造成伤害。
其次,操作人员应远离加热线圈,在加热过程中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以防意外触碰和烧伤。
最后,在操作过程中,操作人员应时刻保持警觉,避免疏忽大意和粗心操作,以防发生意外事故。
中频感应加热装置操作规程中频感应加热装置操作规程一、前言中频感应加热装置是一种常用的加热设备,在工业生产中广泛应用。
为了确保工作安全和设备正常运行,制定本操作规程。
二、设备及配件1. 中频感应加热装置2. 电源控制柜3. 管道及冷却系统三、操作流程1. 检查设备及配件的工作状态,确保设备完好无损。
2. 操作员应穿戴好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安全鞋、手套、防护眼镜、防护面罩等。
3. 打开电源控制柜,检查设备电气连接是否正常,确保接地良好。
4. 检查冷却水系统,确保水压和温度稳定。
5. 将待加热物品放在感应线圈内,注意物品的合理布置和安全固定。
6. 关闭感应加热装置的冷却阀门,开启加热装置,调整加热功率和时间。
7. 开启冷却水阀门,确保冷却水的流量和温度符合要求。
8. 在加热过程中,定期检查设备运行状态,特别注意温度和压力的变化。
9. 加热完成后,关闭加热装置,打开冷却阀门,冷却物品,确保物品安全取出。
10. 关闭电源控制柜,停止冷却水供应,保持设备清洁整齐。
四、安全注意事项1. 操作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具备操作技能和加热知识。
2. 在操作过程中,注意防止电击风险,严禁将手指等物体放入感应线圈内。
3. 加热后的物品温度较高,禁止使用手直接接触,使用专用工具进行操作。
4. 注意冷却水的供应,确保冷却系统正常运行。
5. 定期检查设备的电气连接和冷却系统,及时排除故障。
五、设备维护1. 定期进行设备的维护保养,清洁加热装置和冷却系统。
2. 定期检查设备电气连接,确保接地正常。
3. 检查冷却水系统,确保水压和温度稳定。
4. 特殊情况下,可委托专业人员进行设备维修和检测。
六、紧急故障处理1. 发现设备故障,应立即停机,并上报维修人员处理。
2. 在紧急情况下,应按照设备停机程序进行操作,保证人员的安全。
七、操作规程的执行1. 所有操作人员必须熟悉并执行本操作规程。
2. 在操作过程中,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范,注意个人防护。
感应加热设备常用参数参考与计算感应加热设备常用参数计算:(仅供参考)1.加热炉功率计算P=(C×T×G)÷(0.24×S×η)注释:1.1 C=材质比热(kcal/kg℃)1.2 G=工件重量(kg)1.3 T=加热温度Heating(℃)1.4 t=时间(S)1.5 η=加热效率(0.6)2.淬火设备功率计算P=(1.5—2.5)×S2.1 S=工件需淬火面积(平方厘米)3.熔炼设备功率计算P=T/23.1 T=电炉容量(T)4.加热设备频率计算δ=4500/d24.1 4500=系数4.2 d=工件半径5.进线整流变压器容量的选择电源功率变压器容量(kW)(kVA)50 100100 160200 250250 315350 400500 630750 100……6.设备进线截面的选择电源功率铜芯电缆铝芯电缆(kW)(mm2)(mm2)50 25 35100 50 75200 95 150250 2×70 2×120350 2×95 2×185500 3×95 3×185750 4×95 4×1851000 5×95 5×1857.中频输出电缆截面的选择中频功率电源的输出频率KW kHz0.5 1.0 2.5 4.0 8.0以下电缆截面积单位为:mm250 35 50/90 70 95 120100 50 70 95 2×70 2×95200 95 2×70 2×95 4×70 4×95250 2×70 2×95 3×70 5×90 5×95350 2×95 3×95 4×95 5×100 5×100500 3×95 4×95 5×100 5×150 5×200750 4×95 5×100 5×150 5×200 (5×150)×31000 5×100 5×150 5×200(5×150)×2 (5×150)×48.冷却水流量的选择8.1 进水压力:0.15—0.3Mpa8.2 冷却水温度在5—30°范围内,水质硬度不超过8度,浑浊度不大于5,PH值在6.5—8的范围内。
感应加热的基本知识1.感应加热的应用自工业上开始应用感应加热能源以来,已过了将近80年了。
在这期间,感应加热理论和感应加热装置都有很大发展,感应加热的应用领域亦随之扩大,其应用范围越来越广。
在应用方面,感应加热可用在金属熔炼,热处理和焊接过程 ,已成为冶金,国防,机械加工等部门及铸,锻和船舶,飞机,汽车制造业等不可缺少认的能源。
此外,感应加热也已经或不断地进入到我们的家庭生活中,例如微波炉,电磁炉,都是用感应加热为能源。
2.感应加热的原理a 导体的感应加热导体的导电构主要是自由电子。
如在导体上加电压,这些自由电子便将按照同一方向从一个原子移到另一个原子而形成电流。
电子在移动过程中会遇到阻力, 阻力越大电流越小,一般用电阻率P来表示导体的导电性能。
由于电阻的存在,电流流过导体时,都会引起导体发热,根据焦耳-楞茨定理可得: Q=I2Rt 式中 Q----导体的发热量;I-----通过导体的电流强度;R-----导体的电阻;t-----电流通过导体的时间。
在导体中流过电流时,在它的周围便同时产生磁场。
通过的电流为直流时,产生的磁场是固定的,不影响导体的导电性能:而通过交流电时,产生的磁场是交变的,会引起集肤效应(或称趋肤效应),使大部份电流向导体的表面流通,既有效导电面积减小,电阻增加。
交流电流的频率愈高,集肤效应就愈严重,由上式可知,在电流I不变的情况下,由于电阻增加,使导体的发热量增加。
同时,由于电流沿表层流通,热量集中于导体的表层,因此可以利用高频电流对导体的表面进行局部加热。
同样,在高频电流通过彼此相距极近的导体,或者将直导体变成圆环,绕成线圈时,其电流密度也会发生相应变化,引起所谓邻近效应和环形效应,无论是集肤效应、邻近效应和环形效应都是由于导体中流过交流电时,在导体周围形成交变磁场,从而在导体中产生自感电动势迫使电流发生重新分配的结果。
导体周围磁场的强弱直接和电流强度成正比。
因此,平行放置的两根导体,在其电流为同方向时,则两根导体外侧磁场较内侧强,内侧中心的磁场强度几乎为零。
高频感应加热机处理设备的安全技术高频感应加热机是一种利用电磁场将电能转化为热能的设备。
它具有能效高、加热速度快、操作简便等特点,广泛应用于金属材料的加工和处理过程中。
然而,由于高频感应加热机工作时产生的高温和高电流,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为了做好高频感应加热机处理设备的安全工作,以下是几个必要的安全技术。
1. 设备结构安全设计:高频感应加热机的设备结构应具备一定的安全性能。
包括外壳结构强度充足、散热设计合理、电线等关键部件绝缘性良好、防护罩等维护部分完善等。
同时应根据具体工作环境和条件设计合理的设备尺寸和形状。
2. 电源和电路保护:高频感应加热机的电源和电路应具备完善的保护措施。
包括过电流保护、过压保护、短路保护、漏电保护等。
同时,应使用防水、防尘等级较高的电源插座和电线,并定期检查和维护。
3. 电气接地保护:电气接地是高频感应加热机安全工作的基础。
确保设备与地之间的接地情况良好,可以有效减少电气故障和意外伤害的发生。
接地连接应坚固可靠,使用符合标准要求的接地线和接地装置。
4. 热防护措施:高频感应加热机在工作时会产生高温。
为了确保操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必须进行有效的热防护措施。
包括使用隔热手套、防护服、防烫眼镜等个人防护装备,设备周围设置有效的隔热屏障,合理安排工作与休息时间等。
5. 定期检测和维护:高频感应加热机的安全工作需要定期检测和维护。
包括定期检查设备的各项指标是否正常,如电流、电压、温度等;检查电线接头是否松动或损坏;清洗设备内部的灰尘和污物等。
同时,还应保持设备的良好运行状态,及时修理和更换损坏的零部件。
6. 培训和安全意识提高:高频感应加热机的操作人员应接受专业培训,并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和相关安全知识。
加强对安全事故和不安全行为的警示教育,提高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责任心。
总之,高频感应加热机处理设备的安全技术包括设备结构安全设计、电源和电路保护、电气接地保护、热防护措施、定期检测和维护、培训和安全意识提高等。
高频感应加热的原理及设备一、高频感应加热的原理感应加热是利用导体在高频磁场作用下产生的感应电流(涡流损耗)以及导体内磁场的作用(磁滞损耗)引起导体自身发热而进行加热的。
【当金属导体处在一个高频交变电场中,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将在金属导体内产生感应电动势,由于导体的电阻很小,从而产生强大的感应电流。
由焦耳—楞次定律可知,交变磁场将使导体中电流趋向导体表面流通,引起集肤效应,舜间电流的密度与频率成正比,频率越高,感应电流密度集中于导体的表面,即集肤效应就越严重,有效的导电面积减少,电阻增大,从而使导体迅速升温】【高频感应加热的原理:导体有电流通过时,在其周围就同时产生磁场,高频电流流向被绕制成环状或其它形状的电感线圈(通常是用紫铜管制作)。
由此在线圈内产生极性瞬间变化的强磁束,将被加热的金属物质放置在感应线圈内,磁束就会贯通整个被加热物质,在被加热物质内部与加热电流相反的方向产生很大的涡流,由于被加热金属物质的电阻产生焦耳热,使金属物质自身的温度迅速上升,从而完成对金属工件的加热】二、感应加热系统的构成感应加热系统由高频电源(高频发生器)、导线、变压器、感应器组成。
其工作步骤是①由高频电源把普通电源(220v/50hz)变成高压高频低电流输出,(其频率的高低根据加热对象而定,就其包材而言,一般频率应在480kHZ左右。
)②通过变压器把高压、高频低电流变成低压高频大电流。
③感应器通过低压高频大电流后在感应器周围形成较强的高频磁场。
一般电流越大,磁场强度越高。
全晶体管高频感应加热设备1、高频感应加热设备现状高频感应加热设备在我省已得到广泛应用,设各频率范围在200-450 kHz,高频功率最大可达400 kW。
我省的高频感应加热设备主要应用于金属热处理、’淬火、透热、熔炼、钎焊、直缝钢管焊接、电真空器件去气加热、半导体材料炼制、塑料热合、烘烤和提纯等。
现在我省使用的高频感应加热设备都是以大功率真空管(发射电子管)为核心构成单级自激振荡器,把高压直流电能量转换成高频交流电能量,它们的电子管板极转换效率一般在75环左右,设备的整机总效率一般在50绒以下,水和电能的消耗非常大。
GB5959.3 2008电热装置的安全第3部分:对感应和导电加热装置以及感应熔炼装置的特殊要求GB5959.3—2008/IEC 60519-3:2005电热装置的安全第3部分:对感应和导电加热装置以及感应熔炼装置的特殊要求1 范围GB 5959的本部分适用于:——在工频、中频和高频下对固态炉料进行感应和导电加热的装援(对导电加热,也包括使用直流的情况);——在工频、中频和高频下进行感应熔炼、保温和升温的装置;——该电热装置中受加热部分影响的传送装置或装卸装置的部件。
应用举例:——为后续热成形和热处理而对摄材、扁锭、棒材、带材、线材、管材、铆钉等进行感应和导电加热的装置;——具有坩埚式感应炉或沟槽式感应炉的装置。
本部分包括感应和导电加热装置以及感应熔炼装置的通用要求(1~14章),以及对感应和导电加热装置的特殊要求(附录A)和对感应熔炼装置的特殊要求(附录B)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 5959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T 2900.23--2008 电工术语工业电热装置(IEC 60050-841:2004,IDT)GB/T3984.1--2004 感应加热装置用电力电容器第1部分:总则(IEC 60110-1:1998,IDT) GB 5959.1--2005 电热装置的安全第1部分:通用要求(IEC 60519-1:2003,IDT)GB/T 6115.1--2008 电力系统用串联电容器第1部分{总则(ⅡEC 60143-1:2004,MOD) IEC 60364-4-41:2005低压电器装置第4-41部分:安全防护电击防护1)3 术语和定义GB/T 2900.23--2008和GB 5959.1—2005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部分。
全固态感应加热设备使用说明一、引言全固态感应加热设备是一种先进的加热设备,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将电能转换为热能。
本文将详细介绍全固态感应加热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以帮助用户正确、安全地操作设备。
二、设备组成及工作原理全固态感应加热设备由主机、感应线圈、水冷装置和控制系统等组成。
其工作原理是通过高频电源将电能传送到感应线圈中,产生高频电磁场,在被加热物体中感应出涡流,从而加热物体。
2.1 主机主机是全固态感应加热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高频电源和相关的控制电路。
用户需要保证设备连接正确,并且通电前要检查电源和线路的安全。
2.2 感应线圈感应线圈是用来产生高频电磁场的部分,需要正确安装在被加热物体附近,并保证线圈的接触良好,以确保高效的感应加热效果。
2.3 水冷装置由于全固态感应加热设备会产生较高的温度,所以需要配备水冷装置来降低设备的温度,以保证设备的正常工作和寿命。
2.4 控制系统全固态感应加热设备的控制系统负责调节加热功率、温度以及其他参数。
用户需要熟悉控制系统的使用方法,并根据工作需求进行相应的设置和调整。
三、设备使用步骤以下是全固态感应加热设备的使用步骤,用户在操作前需仔细阅读设备说明书,并严格按照说明进行操作。
3.1 设备连接首先,将感应线圈正确连接到主机上,并确保连接牢固。
然后,将水冷装置连接到设备上,并将水管连接到水源,确保水冷装置能够正常工作。
3.2 设备开机按照主机上的电源按钮,将设备接通电源,注意检查电源是否正常,以及设备的显示屏是否能正常显示。
若出现异常情况,请立即断开电源并联系维修人员。
3.3 设置参数通过控制系统设置加热功率、温度等参数,根据被加热物体的要求进行合理设置。
请注意,设置参数时必须按照设备说明书中的要求进行,不得随意更改。
3.4 开始加热在设置好参数后,将被加热物体放置在感应线圈内,并按下加热按钮开始加热。
加热过程中,用户应保持适当的距离,并注意观察加热物体的温度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