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 一次函数(1)
- 格式:doc
- 大小:34.00 KB
- 文档页数:2
浙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教学优质课件53一次函数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深入探讨浙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五章第三节内容,重点学习一次函数定义、图像、性质及其应用。
具体涉及教材第五章节“一次函数图像”、“一次函数性质”以及“一次函数应用”三个部分。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学习,使学生能够:1. 理解并掌握一次函数定义及性质;2. 能够准确绘制一次函数图像;3. 学会运用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一次函数图像绘制及性质理解。
教学重点:一次函数定义掌握及其在实际问题中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
学具:直尺、圆规、铅笔、橡皮、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一辆汽车以恒定速度行驶情景,引导学生思考速度和时间关系,引出一次函数概念。
2. 例题讲解讲解一次函数定义,举例说明如何根据给定条件求解一次函数表达式。
如:已知汽车行驶速度和时间,求行驶路程。
3. 随堂练习(1)已知某物体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和时间,求路程;(2)已知两个点坐标,求过这两个点一次函数表达式。
4. 课堂互动六、板书设计1. 一次函数定义2. 一次函数图像绘制方法3. 一次函数性质4. 一次函数在实际问题中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已知一次函数表达式,求其图像上某一点坐标;(2)已知两个点坐标,求过这两个点一次函数表达式;(3)已知一次函数图像上两点,求该函数斜率和截距。
2. 答案(1)点(x,y)坐标为(x,f(x));(2)y=kx+b,其中k为斜率,b为截距;(3)斜率k=(y2y1)/(x2x1),截距b=ykx。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一次函数定义、图像、性质掌握程度,以及在实际问题中应用能力。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探索一次函数与其他函数(如二次函数、指数函数等)关系,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难点与重点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特别关注一次函数图像绘制及性质理解,这是本节课难点。
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5.3《一次函数》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一次函数》是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五章第三节的内容,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函数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一次函数是函数的一种基本形式,它的一般形式为y=kx+b(k≠0,k、b是常数),k称为斜率,表示函数图象的倾斜程度,b称为截距,表示函数图象与y轴的交点。
本节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一次函数的定义、性质和图像,学会利用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函数知识,对函数的概念有了初步的理解。
但是,对于一次函数的定义、性质和图像,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例和图形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可能对于如何利用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还比较困惑,需要通过具体的例子来进行引导和训练。
三. 教学目标1.理解一次函数的定义,掌握一次函数的性质和图像。
2.学会利用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一次函数的定义和性质。
2.一次函数图像的特点和绘制方法。
3.利用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
2.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展示一次函数的图像和实际应用例子。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讨论和交流中共同学习和提高。
六. 教学准备1.多媒体教学设备。
2.教学课件和教学素材。
3.练习题和实际问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函数的概念,然后提问:“你们认为什么是一次函数?”,让学生思考和探索一次函数的定义。
2.呈现(1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次函数的图像和实际应用例子,让学生观察和分析一次函数的特点。
同时,引导学生总结一次函数的定义和性质。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实际问题,利用一次函数进行解决。
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巩固对一次函数的理解和应用。
浙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课件53一次函数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浙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五三章,主题为一次函数。
具体内容包括:一次函数的定义、图像、性质以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
涉及的教材章节为53.1节和53.2节。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一次函数的定义,能够准确识别一次函数。
2. 学习并掌握一次函数图像的特点及其性质,能够运用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一次函数的定义、图像、性质。
难点:一次函数图像的绘制及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直尺、圆规、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实际生活中的线性关系实例,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实践情景引入:以乘坐出租车为例,探讨里程与费用之间的关系。
2. 基本概念:讲解一次函数的定义,引导学生掌握其表达形式。
例题讲解:y = 2x + 1,解释其中k、b的含义。
3. 图像性质:介绍一次函数图像的特点,指导学生绘制图像。
随堂练习:给定一组一次函数,让学生绘制其图像。
4. 应用拓展:讲解一次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例题讲解:根据题意,求解线性方程组。
六、板书设计1. 一次函数定义:y = kx + b(k≠0)2. 一次函数图像特点:直线,斜率k,截距b3. 实际应用:线性方程组、图像绘制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已知一次函数图像过点(1,3)和(2,7),求该一次函数的表达式。
解释生活中的一个线性关系实例。
2. 答案:x = 4y = 4x + 1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是否讲解清楚一次函数的定义,学生能否准确识别。
2. 学生在绘制一次函数图像时是否存在困难,如何进行指导。
3. 课后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探索一次函数与二次函数、指数函数等其他函数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拓展思维。
《第五章一次函数》单元教学设计
教学建议:
建议:注重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提高基本能力.
(1)函数的基本概念、函数的一般表示法和一次函数的概念图象性质等是基础知识,能画一次函数的图象,能结合图象讨论这些函数的基本性质等是基本技能,能利用一次函数解决简单实际问题是基本能力;
(2)函数的图象,是函数关系的直观表现,它的本质是“坐标系中的曲线上的点的坐标反映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
(3)求两个图像的交点坐标,就是联立解方程组;
(4)计算直线与坐标轴交点时,只会机械地模仿,而不理解其几何意义;
(5)不能很好地区别正比例与正比例函数是学生学习感到困难的一个主要因素:小学时学生学到的正比例与反比例是一种最初级的“变化与对应”,学生体会到的是两个变量同时扩大(或同时缩小)相同的倍数即为正比例;反之,一个扩大(或缩小)一定的倍数,而一个缩小(或扩大)相同的倍数即为反比例. 这一先入为主的理解使得学生在数系扩充到有理数(增加了负数)后对正比例函数的概念不能进行有效地顺应与正迁移,进而影响对一次函数增减性的正确理解.。
5.3(1)一次函数
班级 组名 姓名
【课前尝试预习】
1.比较下列各个函数,它们有哪些共同特征?
(1)m=6t ;(2)y=-2x ;(3)y=2x+3;(4)Q=-312t+936。
2.一次函数的概念:。
正比例函数的概念:。
想一想: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关系是什么?
3.下列函数中,哪些是一次函数?哪些是正比例函数?系数k 和常数项b 的值各是多少?
C =2πr , y =
20032 x , t =v
200, y =2(3-x ), s =x (50-x ).
4.例1尝试。
求下列各题中x 与y 之间的关系式,并判断y 是否为x 的一次函数,是否为正比例函数。
(1)某农场种植玉米,每平方米种玉米5株,玉米株数y 与种植面积x (m 2)之间的关系;
(2)等腰直角三角形的面积y 与斜边x 之间的关系;
(3)等腰三角形ABC 的周长为12(cm ),底边BC 长为x (cm ),腰AB 长为y (cm ),则y 与x 之间的关系。
5.课内练习。
(1)已知正比例函数y =kx ,当x =-2时,y =6.求比例系数k 的值及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
并求当x=3时的函数值。
(2)写出下列一次函数的一次项系数k 和常数项b 的值.
(1)y =3x +7. (2)s =-t +4.
(3)m =0.4n . (4)y =-2(x -1)+x .
朝晖初中八年级上数学导学案 主备人:杨伯才 使用时间:2014.12.4 星期四
【课中尝试提高】
6.按国家2011年9月1日起实施的有关个人所得税的规定,个人月工资中,扣除国家规定的免税部分3500元后的剩余部分为应纳税所得额。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1500元的税率为3%,超过1500元至4500元部分的税率为10%。
(1)设全月应纳税所得额为x元,且1500<x≤4500。
应纳个人所得税为y元。
求y关于x的函数表达式和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2)小明爸爸的工资为每月7000元,问他每月应缴纳个人所得税多少元?
7.如图,矩形ABCD中,当点P在边AD上从A向D移动时,有些线段的长度保持不变,有些则发生了变化;有些三角形的面积始终保持不变,另一些则发生了变化。
(1) 请分别找出变化与不变的线段和三角形(各两个);
(2) 若矩形的长AD=10cm,宽AB=4cm,线段AP长为xcm,请分别写出变化的线段PD的长度y、变化
的△PCD的面积S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指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能力提升】
8.已知一次函数y =x-3,若当x=a时,y=5;当x=b时,y=3.则a和b的大小关系是()
A.a>b B.b
a=C.a<b D.不能确定
9. 已知函数y=(k-1)x|k|+3是一次函数,则k=…………………………………………()
A.1
B.-1
C.0
D. 1
±
10.一次函数y =2(x+1)-3x的常数项b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