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电线路电容计算
- 格式:xlsx
- 大小:12.37 KB
- 文档页数:12
输电线路设计计算公式集1.输电线路传输容量的计算输电线路的传输容量是指在一定条件下,能够承载的电流大小。
传输容量的计算公式如下:传输容量=电流容量*电压等级其中,电流容量是指线路允许的最大电流值,通常根据线路材料和截面积来确定;电压等级是指线路的额定电压。
2.输电线路电压计算输电线路的电压计算是指根据需求和负载条件确定线路的电压等级。
电压计算的公式如下:电压等级=(传输容量/电流容量)+负载率其中,传输容量和电流容量的计算方法已在第一部分介绍,负载率是指负载电流与传输容量之比。
3.输电线路电流的计算输电线路的电流计算是指根据线路的电压、负载以及传输容量,确定线路中的电流大小。
电流的计算公式如下:电流=负荷/电压其中,负荷是指线路上所接载的负载大小。
4.输电线路电阻的计算输电线路的电阻计算是指根据线路材料和截面积来确定线路的电阻大小。
电阻计算的公式如下:电阻=电阻率*长度/截面积其中,电阻率是导体的电阻率常数,长度是线路的总长度,截面积是导体的截面积。
5.输电线路有功损耗的计算输电线路的有功损耗是指电能在输电过程中由于电阻而损失的能量,有功损耗的计算公式如下:有功损耗=电流²*电阻其中,电流和电阻的计算方法已在前面的部分介绍。
6.输电线路无功损耗的计算输电线路的无功损耗是指电能在输电过程中由于电容和电感造成的能量损失,无功损耗的计算公式如下:无功损耗=电压²*无功对标*电缆长度其中,电压是指线路的电压,无功对标是电缆的无功对标系数,电缆长度是线路的总长度。
综上所述,输电线路设计计算需要考虑的因素较多,包括传输容量、电压、电流、电阻以及各种损耗等。
通过合理的计算和选择,在满足输电需求的前提下,可以提高输电线路的效率和经济性。
10kv电缆电容电流计算
要计算10kV电缆的电容电流,我们需要知道电容的值和电压
的变化率。
首先,我们需要知道电缆的电容值。
电容是一个物体存储电荷的能力,它的单位是法拉(F)。
如果你知道电缆的电容值,可
以直接使用该值进行计算。
如果没有给出电容值,你可以通过测量电缆的长度、直径和绝缘材料的介电常数来估算电容。
公式为:C = εA / d,其中C为电容值,ε为介电常数,A为电介
质所占面积,d为电介质的厚度。
其次,我们需要知道电压的变化率。
电压的变化率越快,电容电流就越大。
如果变化率未知,可以假设一个合适的值。
通常,电源的电压变化率在毫秒级别以下。
一旦你获得了电容值和电压的变化率,你可以使用下面的公式计算电容电流:I = C * dV / dt,其中I为电容电流,C为电容值,dV为电压的变化量,dt为电压的变化时间。
注意,电容电流是指通过电容器的电流。
在实际应用中,电容电流通常是短暂的,因为一旦电容器被充电或放电,电流就会停止流动。
因此,计算电容电流的目的是为了了解电路中电流的变化情况,而不是得到实际的电流值。
35KV和0KV损耗计算在电力系统中,输电线路的损耗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损耗会带来对电能的浪费和成本的增加。
因此,准确计算输电线路的损耗对于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和经济高效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35KV和110KV输电线路的损耗计算方法,包括电阻、电感和电容损耗等方面的考虑,以及基于等效电路模型的计算方法。
为了更好地理解损耗计算的过程和结果,我们还将提供具体的数值示例。
1.输电线路的等效电路模型为了方便损耗的计算,我们可以将输电线路简化为一个等效电路模型。
在这个模型中,包括线路的电阻、电感和电容参数,以及负载。
这个等效电路模型将用于计算损耗的各个方面。
2.电阻损耗的计算电阻是输电线路的一个主要参数,电流通过线路时会导致电阻损耗。
电阻损耗可以通过欧姆定律进行计算,即P=I^2R,其中P为电阻损耗,I为电流,R为电阻。
以35KV线路为例,假设线路电阻为0.1欧姆,通过线路的电流为100安培,则电阻损耗为P=100^2×0.1=1000瓦特。
同样地,对于110KV线路,线路电阻为0.05欧姆,通过线路的电流为150安培,则电阻损耗为P=150^2×0.05=1125瓦特。
3.电感损耗的计算电感是输电线路的另一个重要参数,当电流变化时,电感会导致电感损耗。
电感损耗可以通过电感的等效串联电阻进行计算。
计算电感损耗时,我们需要知道线路的电感值和电流的频率。
以35KV线路为例,假设线路电感为5毫亨,电流频率为50赫兹,通过线路的电流为100安培,则电感损耗为P=(2πfL)^2R,其中f为频率,L为电感,R为电感的等效串联电阻。
因此,电感损耗为P=(2π×50×0.005)^2×R=392.699R瓦特。
同样地,对于110KV线路,假设线路电感为3毫亨,电流频率为50赫兹,通过线路的电流为150安培,则电感损耗为P=(2π×50×0.003)^2×R=141.372R瓦特。
架空输电线路电气参数计算文档大全一、提资参数表格式文档大全二、线路参数的计算:1.3倍。
导线的直流电阻可在导线产品样本中查到。
当线路的相导线为两分裂导线时,相当于两根导线并联,则其电阻应除以2。
多分裂导线以此类推。
X1=0.0029f lg(d m/r e) Ω/km式中f-频率(Hz);d m-相导线间的几何均距,(m);dm=3√(d ab d bc d ca)d ab d bc d ca -分别为三相导线间的距离,(m);r e-导线的有效半径,(m);r e≈0.779r文档大全r-导线的半径,(m)。
2)单回路相分裂导线的正序电抗:X1=0.0029f lg(d m/R e) Ω/km 式中f-频率(Hz);d m-相导线间的几何均距,(m);dm=3√(d ab d bc d ca)d ab d bc d ca -分别为三相导线间的距离,(m);R e-相分裂导线的有效半径,(m);n=2 R e=(r e S)1/2n=4 R e=1.091(r e S3)1/4n=6 R e=1.349(r e S5)1/6S-分裂间距,(m)。
文档大全3)双回路线路的正序电抗:X1=0.0029f lg (d m/R e) Ω/km式中f-频率(Hz);d m-相导线间的几何均距,(m); a 。
c′。
dm=12√(d ab d ac d a b′d ac′‵d ba d bc d ba′d bc′d ca d cb d ca′d cb′) b 。
b′。
d ab d bc ……分别为三相双回路导线间的轮换距离,(m); c 。
a′。
R e-相分裂导线的有效半径,(m);R e=6√(r e3 d aa′d bb′d cc′)国内常用导线的线路正序电抗查《电力工程高压送电线路设计手册》第二版 P18~P19查表时注意:1)弄清计算线路有代表性的塔型(用得多的塔型),或有两种塔型时,用加权平均计算出线路的几何均距。
输电线路常用公式计算
输电线路的常用计算公式主要包括线路传输功率、电流、电压降、电阻、电抗等。
1.线路传输功率:
线路传输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线路传输的电功率。
根据欧姆定律,传输功率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P=I^2*R=V^2/R
其中,P为传输功率,I为电流,R为电阻,V为电压。
2.电流:
电流是单位时间内通过其中一截面的电荷量。
根据欧姆定律,电流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I=P/V=V/R
其中,I为电流,P为功率,V为电压,R为电阻。
3.电压降:
电压降是指电流通过线路时产生的电压降。
根据欧姆定律,电压降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V=I*R
其中,V为电压降,I为电流,R为电阻。
4.电阻:
电阻是线路对电流的阻碍程度。
电阻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R=V/I
其中,R为电阻,V为电压,I为电流。
5.电抗:
电抗是线路对交流电的阻抗,包括电感抗和电容抗。
电抗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X=ωL或X=1/(ωC)
其中,X为电抗,L为电感,C为电容,ω为角频率。
除了上述常用公式外,还有一些其他公式用于计算输电线路的参数,例如电线导纳、绕组电流、金具短路力等。
在电力系统的设计和运行中,这些公式是进行功率计算、线路参数设计和电流调节等重要工作的基础。
架空输电线路电气参数计算文案大全一、提资参数表格式文案大全二、线路参数的计算:1.3倍。
导线的直流电阻可在导线产品样本中查到。
当线路的相导线为两分裂导线时,相当于两根导线并联,则其电阻应除以2。
多分裂导线以此类推。
X1=0.0029f lg(d m/r e) Ω/km式中f-频率(Hz);d m-相导线间的几何均距,(m);dm=3√(d ab d bc d ca)d ab d bc d ca -分别为三相导线间的距离,(m);r e-导线的有效半径,(m);r e≈0.779r文案大全r-导线的半径,(m)。
2)单回路相分裂导线的正序电抗:X1=0.0029f lg(d m/R e) Ω/km 式中f-频率(Hz);d m-相导线间的几何均距,(m);dm=3√(d ab d bc d ca)d ab d bc d ca -分别为三相导线间的距离,(m);R e-相分裂导线的有效半径,(m);n=2 R e=(r e S)1/2n=4 R e=1.091(r e S3)1/4n=6 R e=1.349(r e S5)1/6S-分裂间距,(m)。
文案大全3)双回路线路的正序电抗:X1=0.0029f lg (d m/R e) Ω/km式中f-频率(Hz);d m-相导线间的几何均距,(m); a 。
c′。
dm=12√(d ab d ac d ab′d ac′‵d ba d bc d ba′d bc′d ca d cb d ca′d cb′) b 。
b′。
d ab d bc ……分别为三相双回路导线间的轮换距离,(m); c 。
a′。
R e-相分裂导线的有效半径,(m);R e=6√(r e3 d aa′d bb′d cc′)国内常用导线的线路正序电抗查《电力工程高压送电线路设计手册》第二版P18~P19查表时注意:1)弄清计算线路有代表性的塔型(用得多的塔型),或有两种塔型时,用加权平均计算出线路的几何均距。
架空输电线路电气参数计算一、提资参数表格式二、线路参数的计算:1.3倍。
导线的直流电阻可在导线产品样本中查到。
当线路的相导线为两分裂导线时,相当于两根导线并联,则其电阻应除以2。
多分裂导线以此类推。
1)单回路单导线的正序电抗:X1=0.0029f lg(d m/r e) Ω/km式中f-频率(Hz);d m-相导线间的几何均距,(m);dm=3√(d ab d bc d ca)d ab d bc d ca -分别为三相导线间的距离,(m);r e-导线的有效半径,(m);r e≈0.779rr-导线的半径,(m)。
2)单回路相分裂导线的正序电抗:X1=0.0029f lg(d m/R e) Ω/km 式中f-频率(Hz);d m-相导线间的几何均距,(m);dm=3√(d ab d bc d ca)d ab d bc d ca -分别为三相导线间的距离,(m);R e-相分裂导线的有效半径,(m);n=2 R e=(r e S)1/2n=4 R e=1.091(r e S3)1/4n=6 R e=1.349(r e S5)1/6S-分裂间距,(m)。
3)双回路线路的正序电抗:X1=0.0029f lg (d m/R e) Ω/km式中f-频率(Hz);d m-相导线间的几何均距,(m); a 。
c′。
dm=12√(d ab d ac d a b′d ac′‵d ba d bc d ba′d bc′d ca d cb d ca′d cb′) b 。
b′。
d ab d bc ……分别为三相双回路导线间的轮换距离,(m); c 。
a′。
R e-相分裂导线的有效半径,(m);R e=6√(r e3 d aa′d bb′d cc′)国内常用导线的线路正序电抗查《电力工程高压送电线路设计手册》第二版 P18~P19查表时注意:1)弄清计算线路有代表性的塔型(用得多的塔型),或有两种塔型时,用加权平均计算出线路的几何均距。
输电线路损耗计算公式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电力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电力的传输过程中,输电线路的损耗是一项非常重要的问题。
因此,如何计算输电线路的损耗是电力工程领域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本文将介绍输电线路损耗的计算公式及其相关知识。
一、输电线路损耗的定义输电线路损耗是指在输电过程中,电能由电源端输送到负载端的过程中所发生的能量损失。
输电线路损耗通常包括导线电阻损耗、电感损耗、电容损耗和绝缘损耗等。
二、输电线路损耗的计算公式1.导线电阻损耗导线电阻损耗是指导线电流通过导线时,由于导线电阻而产生的电能损失。
计算公式如下:P=IR其中,P为导线电阻损耗,单位为瓦(W);I为导线电流,单位为安(A);R为导线电阻,单位为欧(Ω)。
2.电感损耗电感损耗是指输电线路中的电感元件(如变压器、电感器等)在电流通过时由于电感自身电阻而产生的能量损耗。
计算公式如下:P=IR其中,P为电感损耗,单位为瓦(W);I为电感电流,单位为安(A);R为电感电阻,单位为欧(Ω)。
3.电容损耗电容损耗是指输电线路中的电容元件(如电容器等)在电流通过时由于电容自身电阻而产生的能量损耗。
计算公式如下:P=IR其中,P为电容损耗,单位为瓦(W);I为电容电流,单位为安(A);R为电容电阻,单位为欧(Ω)。
4.绝缘损耗绝缘损耗是指输电线路中的绝缘材料在电场作用下产生的能量损耗。
计算公式如下:P=IR其中,P为绝缘损耗,单位为瓦(W);I为电流,单位为安(A);R为绝缘电阻,单位为欧(Ω)。
三、输电线路损耗的影响因素1.导线材料和导线截面积导线材料和导线截面积是影响导线电阻的重要因素。
一般来说,导线电阻越小,导线损耗越小。
2.线路长度线路长度越长,导线电阻越大,导线损耗也越大。
3.电流大小电流大小越大,导线电阻损耗也越大,同时电感损耗也会增加。
4.频率频率增加,电容损耗和电感损耗都会增加。
四、输电线路损耗的控制方法输电线路损耗的控制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选择合适的导线材料和导线截面积。
架空输电线路电气参数计算word版整理一、提资参数表格式word版整理二、线路参数的计算:1.3倍。
导线的直流电阻可在导线产品样本中查到。
当线路的相导线为两分裂导线时,相当于两根导线并联,则其电阻应除以2。
多分裂导线以此类推。
X1=0.0029f lg(d m/r e) Ω/km式中 f-频率(Hz);d m-相导线间的几何均距,(m);dm=3√(d ab d bc d ca)d ab d bc d ca -分别为三相导线间的距离,(m);r e-导线的有效半径,(m);r e≈0.779rword版整理r-导线的半径,(m)。
2)单回路相分裂导线的正序电抗:X1=0.0029f lg(d m/R e) Ω/km 式中 f-频率(Hz);d m-相导线间的几何均距,(m);dm=3√(d ab d bc d ca)d ab d bc d ca -分别为三相导线间的距离,(m);R e-相分裂导线的有效半径,(m);n=2 R e=(r e S)1/2n=4 R e=1.091(r e S3)1/4n=6 R e=1.349(r e S5)1/6S-分裂间距,(m)。
word版整理3)双回路线路的正序电抗:X1=0.0029f lg (d m/R e) Ω/km式中 f-频率(Hz);d m-相导线间的几何均距,(m); a 。
c′。
dm=12√(d ab d ac d ab′d ac′‵d ba d bc d ba′d bc′d ca d cb d ca′d cb′) b 。
b′。
d ab d bc ……分别为三相双回路导线间的轮换距离,(m); c 。
a′。
R e-相分裂导线的有效半径,(m);R e=6√(r e3 d aa′d bb′d cc′)国内常用导线的线路正序电抗查《电力工程高压送电线路设计手册》第二版 P18~P19查表时注意: 1)弄清计算线路有代表性的塔型(用得多的塔型),或有两种塔型时,用加权平均计算出线路的几何均距。
电容式电压互感器电容量与变比计算电容式电压互感器是一种常见的测量和保护装置,广泛应用于输电线路和发电厂等电力系统中。
它可以将高电压信号通过电容耦合的方式转化为较低电压信号,同时保持其频率特性。
本文将重点介绍电容式电压互感器的电容量和变比的计算方法。
首先,我们先了解一下电容式电压互感器的工作原理。
电容式电压互感器一般由电容器和互感器组成。
高压端通过电容耦合的方式与电容器相连,电容器与互感器内部的绕组相连接,低压端与互感器的输出端相连。
当高压信号输入时,电容器会对信号进行耦合作用,使其通过绕组间接转化为低压信号输出。
1.电容量的计算:电容方法是互感器传递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表示单位时间内互感器传递的电荷量。
电容量通常用单位"乏"表示,1乏=1法拉。
电容量的计算公式如下:C = ε × S / d其中,C是电容量,ε是介电常数,S是电容器的有效面积,d是电容器间的等效介质厚度。
在实际计算中,通常会使用电容器的结构参数进行计算。
例如,一个典型的电容式电压互感器中的电容器的面积为100平方厘米,等效介质厚度为5毫米,介电常数为3.5,那么电容量的计算公式为:C = 3.5 × 100 / 5C = 70乏2.变比的计算:变比是电压互感器的另一个重要指标,表示高压侧与低压侧的电压比值。
变比通常用百分比表示。
变比的计算公式如下:变比=高压侧电压/低压侧电压× 100%在实际使用中,变比一般是互感器的固有特性,通常已经在制造时确定。
例如,一个电容式电压互感器的变比为200:1,表示高压侧电压是低压侧电压的200倍。
如果低压侧电压为100伏,那么高压侧电压可以通过以下计算公式求得:高压侧电压=低压侧电压×变比/ 100%高压侧电压= 100 × 200 / 100%高压侧电压= 200伏需要注意的是,电容式电压互感器的变比应该在其额定工作范围内进行计算和使用。
架空输电线路电气参数计算一、提资参数表格式二、线路参数的计算:1.3倍。
导线的直流电阻可在导线产品样本中查到。
当线路的相导线为两分裂导线时,相当于两根导线并联,则其电阻应除以2。
多分裂导线以此类推。
1)单回路单导线的正序电抗:X1=0.0029f lg(d m/r e) Ω/km式中f-频率(Hz);d m-相导线间的几何均距,(m);dm=3√(d ab d bc d ca)d ab d bc d ca -分别为三相导线间的距离,(m);r e-导线的有效半径,(m);r e≈0.779rr-导线的半径,(m)。
2)单回路相分裂导线的正序电抗:X1=0.0029f lg(d m/R e) Ω/km 式中f-频率(Hz);d m-相导线间的几何均距,(m);dm=3√(d ab d bc d ca)d ab d bc d ca -分别为三相导线间的距离,(m);R e-相分裂导线的有效半径,(m);n=2 R e=(r e S)1/2n=4 R e=1.091(r e S3)1/4n=6 R e=1.349(r e S5)1/6S-分裂间距,(m)。
3)双回路线路的正序电抗:X1=0.0029f lg (d m/R e) Ω/km式中f-频率(Hz);d m-相导线间的几何均距,(m); a 。
c′。
dm=12√(d ab d ac d a b′d ac′‵d ba d bc d ba′d bc′d ca d cb d ca′d cb′) b 。
b′。
d ab d bc ……分别为三相双回路导线间的轮换距离,(m); c 。
a′。
R e-相分裂导线的有效半径,(m);R e=6√(r e3 d aa′d bb′d cc′)国内常用导线的线路正序电抗查《电力工程高压送电线路设计手册》第二版 P18~P19查表时注意:1)弄清计算线路有代表性的塔型(用得多的塔型),或有两种塔型时,用加权平均计算出线路的几何均距。
间隔15cm的导线寄生电容值【原创实用版】目录1.导线寄生电容的定义2.寄生电容值的计算方法3.间隔 15cm 的导线寄生电容值的影响因素4.应用实例与注意事项正文1.导线寄生电容的定义导线寄生电容是指在输电线路中,由于导线与周围介质(如空气、绝缘子等)的电场作用,产生的一种电容现象。
寄生电容会影响输电线路的传输性能,因此需要对其进行研究和计算。
2.寄生电容值的计算方法寄生电容值的计算方法通常采用微分电容法。
该方法的基本原理是:将导线看作是由无数个小电容组成的,通过对每个小电容进行微分,得到整个导线的寄生电容值。
计算公式为:Cp = εr * (1/2π) * ∫(1/r) * |r - r"| * ds,其中 Cp 为寄生电容值,εr 为介质常数,r 为导线半径,r"为参考半径,ds 为微小长度。
3.间隔 15cm 的导线寄生电容值的影响因素间隔 15cm 的导线寄生电容值的大小受以下几个因素影响:(1)导线材料:不同材料的介电常数不同,会影响寄生电容值。
(2)导线半径:导线半径越大,寄生电容值越大。
(3)间隔距离:间隔距离越大,寄生电容值越小。
(4)周围介质:不同介质的介电常数不同,会影响寄生电容值。
4.应用实例与注意事项在输电线路设计中,需要考虑导线寄生电容的影响,以提高传输效率。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通过调整导线材料、半径、间隔距离等参数,降低寄生电容值。
同时,应注意避免在输电线路中出现电容共振现象,以免造成设备损坏和传输效率降低。
总之,间隔 15cm 的导线寄生电容值受多种因素影响,需要综合考虑进行优化。
接线方式:,将输电线路末端三相独立悬浮公式:零序导纳;y=I/(3U)---------------------I和U为实测零序电导;g=W/(3U2)------------------W为实测损耗零序电纳;b=y2-g2零序电容;C=b/(2∏f)二、线间互感阻抗将线路1 和线路2 末端都短路接入大地,将电源的零相“Uo”接到仪器的“Uo” 接线端子再接入大地。
公式:互感阻抗:Z=U/I I;加压线路中的电流。
U;非加压回路的感应电压互感:M=Z/(2∏f),将输电线路末端三相短路并接入大地,将电源的零相“O”接到仪器的“Uo” 接线端子。
公式:零序电阻:Ro=3*W/I02R=Z* COSΦ零序阻抗:Z=3*U o/I o零序电抗: X=Z*SINΦ=Z2-R2四、正序阻抗将线路末端短路悬浮,将三相电源的零相“O”接到仪器的“Uo”接线端子。
公式:正序阻抗:Z=U/( 3 *I)正序电阻: R=W/(3*I2)=Z* COSΦ正序电抗: X=Z2-R2五、正序电容将线路末端独立悬浮,将三相电源的零相“O”接到仪器的“Uo”接线端子。
公式:正序电导:g=W/U2正序导纳:y= 3 *I/U正序电纳:b=y2-g2正序电容:C=b/(2∏f)六、线间电容将单相电源的“U”接到仪器的“Ia 入”接线端子,将输电线被测相其中一相接到仪器的“Ia 出”、“Ua”接线端子,将输电线路被测相的另一相接到电源的零相“O”并接到仪器的“Uo”接线端子,将输电线末端独立悬浮公式:线间导纳: y=I/U线间电导: g=y*COSΦ线间电纳: b=y*SINΦ线间电容: c=b/2Πf七、线间阻抗将单相电源的“U”接到仪器的“Ia 入”接线端子,将输电线被测相其中一相接到仪器的“Ia 出”、“Ua”接线端子,将输电线另一相接到电源的零相并接到仪器的“Uo”接线端子。
将输电线末端短路悬浮。
公式:线间阻抗:Z=U/I/2 (折算到单条线)线间电阻: R=Z*COSΦ线间电抗: X=Z*SINΦ八、线地阻抗将单相电源的“U”接到仪器的“Ia 入”接线端子,将输电线被测相接到仪器的“Ia 出”、“Ua”接线端子,将输电线路被测相末端接地,电源的零相接到仪器的“Uo”接线端子再接入大地。
输电线路串联电容和并联电容一、输电线路串联电容和并联电容引言概述1.1 近年来,随着输电线路串联电容和并联电容技术的不断发展,输电线路串联电容和并联电容的制备、运输设备的不断更新,传统的输电线路串联电容和并联电容逐渐被输电线路串联电容和并联电容板所取代。
使用输电线路串联电容和并联电容输电线路串联电容和并联电容,使输电线路串联电容和并联电容的整体性、抗不均匀沉降的能力和结构的安全性均有了很大提高。
1.2 在输电线路串联电容和并联电容目前经济适用住房和商品住宅迅猛发展的今天,输电线路串联电容和并联电容的楼面大多采用了输电线路串联电容和并联电容钢筋混凝土结构。
但在输电线路串联电容和并联电容过程中,也伴随产生了不同因素引起的输电线路串联电容和并联电容输电线路串联电容和并联电容问题。
而且随着输电线路串联电容和并联电容结构的大面积推广,楼输电线路串联电容和并联电容出现输电线路串联电容和并联电容的机率也逐渐增大。
输电线路串联电容和并联电容钢筋混凝土楼(屋)面板输电线路串联电容和并联电容,也成了目前施工中较难克服的质量通病之一。
当住宅输电线路串联电容和并联电容输电线路串联电容和并联电容出现输电线路串联电容和并联电容后,更成了住户的投诉、索赔,甚至引起纠纷的热点问题之一。
因此,我们必须针对输电线路串联电容和并联电容钢筋混凝土楼(屋)面板输电线路串联电容和并联电容的成因,在设计、施工阶段就应采取科学、有效的控制措施予以防治,避免在房屋交付后引起不必要的投诉。
二、输电线路串联电容和并联电容案例正文2.1 输电线路串联电容和并联电容简介:该输电线路串联电容和并联电容为六层框架结构(异型框架柱,局部设置短肢剪力墙)、筏板基础、地上式车库一层,总建筑面积为6321.41㎡,是一较为典型的住宅建筑输电线路串联电容和并联电容。
该输电线路串联电容和并联电容自2005年3月开工,2006年5月竣工并交付使用。
2006年6月~2006年10月间,分别接到202室、407室、603室三家住户的投诉。
输电电路的容抗
输电线路的容抗主要是由线路与大地之间的电容效应以及线路之间的电容效应引起的。
容抗是指电容对交流电的阻碍作用,交流电能够通过电容,但是将电容器接入交流电路中时,电容器极板上所带电荷对定向移动的电荷具有阻碍作用,物理学上把这种阻碍作用称为容抗,用字母$X_c$表示。
电容容抗的表达式为:$X_c=\frac{1}{ωC}=\frac{1}{2πfC}$,其中,$ω$是交流电的角频率,$f$是交流电的频率,$C$是电容的容量。
在实际应用中,输电线路的长度通常在80km及以下,可以忽略并联的电导(由绝缘泄漏引起)和并联电纳(电容效应引起),从而简化为线路导体的电阻和电抗串联的等效电路,用于各种相关计算。
当架空输电线路长度大于80km时,采用上述等效电路模型计算误差较大,此时并联电纳(电容效应引起)不能忽略,但是并联的电导(绝缘泄漏引起)仍可以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