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教学大纲培训课件
- 格式:doc
- 大小:45.00 KB
- 文档页数:13
数学试验教学大纲[课程的定位和目的]数学试验是清华大学在数学教学体系和内容改革中为非数学类专业创立的课,是四门数学主干课程的最终一门,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承上是使微积分、代数与几何、随机数学中的原理得以应用,方法得以实现,启下是为后续课、争论生课程中数学问题的建模和求解供给思路,激发同学进一步学习数学、应用数学的意识和力量。
课程对象主要是本科二年级学生。
数学试验是一门重组课程,它集数值计算、优化方法、数理统计、数学建模以及数学软件于一体,以“应用数学根本原理、了解主要数值算法、借助数学软件实现、培育数学建模力量”为根本要求。
数学试验课的目的是,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在计算机上自己动手、动眼、动脑为主,通过用数学软件编程做试验,学习解决实际问题常用的数学方法,并在此根底上分析、解决经过简化的实际问题,提高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意识、方法和力量,促成数学教学的良性循环。
[课程的根本内容和根本要求]依据课程的目的和学时的限制,从必要性和可行性动身,我们设计数学试验课内容的根本原则是:1.介绍一些最常用的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方法,包括数值计算、优化方法、数理统计的根本原理和主要算法,一般不讲定理的证明,根本不做笔头练习;2.选择一两个适宜的数学软件平台,如 MATLAB 和LINGO,根本上能够便利地实现上述内容的有效算法;3.用数学建模为线索贯穿整个课程,从建模初步练习开头,以建模综合练习完毕,对上述每一局部内容也尽量从实际问题引入,并落实于这些问题的解决;4.最主要的是细心安排学生的试验,每个试验的内容除了为把握数学方法设计的纯计算题目外,要有足够的、经过简化的实际题目。
这样的内容设计既保证本科生学到比较广泛、有应用意义的数学学问,以及初步的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与方法,又为那些要求把握更深入的数学理论和方法的学生,供给了很多实际背景,也刺激了他们再学习的愿望。
这样做还特别有利于争论型大学实行的“本硕贯穿”,数学试验课既为争论生的数学课〔如数值分析、数学规划、高等数值分析、高等统计等〕做了根本学问和实际背景的铺垫,又与这些课程在内容和要求上有较大的区分,形成明显的阶梯。
实验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实验课程是一门旨在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的课程。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实验设计、仪器使用、数据分析和实验报告撰写等实验技能。
二、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的实验思维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2.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学研究素养;3. 提高学生的科学数据分析和实验报告撰写能力。
三、课程内容实验课程将涵盖以下内容:1. 实验技巧训练- 软实验技能的训练,包括实验设计、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等;- 硬实验技能的训练,包括实验仪器的正确使用和实验操作流程的熟练掌握等。
2. 实验设计与实施- 学生将学习如何进行科学实验设计,包括问题提出、假设建立、变量控制和实验步骤确定等;- 学生将在实验室中进行实验实施,学习如何准确操作实验仪器、收集数据和记录观察结果。
3. 数据分析与结果评估- 学生将学习如何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图表展示;- 学生将学习如何根据实验结果进行科学评估和结论得出。
4. 实验报告撰写- 学生将学习如何撰写规范的实验报告,包括摘要、引言、实验方法、结果与讨论和结论等部分;- 学生将学习如何使用科学术语和逻辑结构来描述实验设计和研究结果。
四、教学方法本门课程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 理论授课- 讲师将通过课堂讲解和演示,介绍实验技巧、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等相关理论知识;- 学生将通过课堂笔记和课后阅读巩固所学知识。
2. 实验操作- 学生将在实验室中进行实验操作,根据教师指导完成实验;- 学生将在实验操作中培养自己的实验技能和动手能力。
3. 数据分析及报告撰写- 学生将进行实验数据的统计分析和结果评估;- 学生将根据实验结果撰写规范的实验报告。
五、实习考核1. 实验操作考核学生将参与实验操作并根据教师要求完成实验任务,操作过程中将按照安全规范进行操作,操作结果将作为实验操作考核的一部分。
2. 数据分析与报告考核学生将根据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评估,并根据要求完成实验报告撰写任务。
教学大纲教材实验课•教学大纲•教材•实验课设计目录•教学资源•学生管理•教学反思与改进教学大纲CATALOGUE 01课程简介课程背景阐述该实验课在学校或教育机构中的地位和作用。
课程定位课程特点010203教学手段描述实验课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
教学方式描述实验课的教学方式,如课堂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验操作等。
教学考核说明实验课的考核方式和标准,包括平时成绩和期末考核的要求和比例。
教学方法教学评估教材CATALOGUE 02教材选择更新性权威性适用性03练习和习题教材内容01涵盖知识点02案例和实例教材结构章节安排关注教材章节的安排是否合理,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逻辑性考察教材内容的逻辑连贯性,以便学生能够逐步深入学习。
图表与版式选择图表丰富、版式清晰的教材,以提高学生的学习体验。
难度梯度实践性基础性教材难度学生评价教师评价教材评价实验课设计CATALOGUE 03实验目的掌握基本实验技能培养科学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基础实验综合实验研究性实验调查法模拟法实验步骤包括实验器材、试剂、样品等准备,确保实验顺利进行。
实验准备实验操作数据处理实验总结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记录相关数据和现象。
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和处理,得出实验结论。
对实验过程和结果进行总结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1实验评估23学生提交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内容、方法、步骤和结果等。
实验报告老师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参与度进行评估。
课堂表现通过期末考试考查学生对实验课内容的掌握情况。
期末考试教学资源CATALOGUE 04教师资格教学经验培训与进修教师资源教学设施实验设备设备品种01设备质量02设备维护03教材教学材料参考资料学习资料网络资源网络课程提供各种网络课程,包括在线课程、MOOC课程等,方便学生随时随地学习。
学术资源提供学术资源,包括论文库、专利数据库、科技文献等,帮助学生深入探究学术问题。
实验课程教学大纲一、实验课程教学大纲实验课程是高等教育中重要的一环,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本文将根据实验课程的特点和目标,给出一个适用的教学大纲。
二、课程背景和目的实验课程是为了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并将其应用于实际操作中。
通过实验课程,学生可以学习到实验设计、数据分析、实验仪器操作等实践技能,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实验思维和创新能力。
三、课程重点和内容安排1. 实验室安全和基本操作技能在开展实验课程之前,必须确保学生具备实验室安全意识和基本操作技能。
此部分内容建议作为前导课程,引导学生正确佩戴实验室个人防护用品,掌握常见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实验室安全规范。
2. 实验设计与操作实验设计是实验课程的核心,学生需要学习如何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并能准确地操作实验仪器。
此部分内容建议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实验目的和实验原理的分析和理解;(2)实验步骤和操作流程的规划与编写;(3)样本制备和试剂的选择与配制;(4)实验仪器的正确使用和数据采集。
3. 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实验数据的处理和结果分析是实验课程的重要环节。
学生应该学会使用统计学方法处理实验数据,进行数据图表绘制,并能准确地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
4. 实验报告的撰写实验报告是对实验课程进行总结和评价的重要方法。
学生需要学习科学写作的基本要素和规范,包括实验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的清晰陈述,实验数据和图表的正确使用,以及引用文献和参考资料的格式要求。
四、教学方法和评价标准1. 教学方法实验课程教学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示范、实践操作和讨论等。
教师应充分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2. 评价标准针对实验课程的评价,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核:(1)实验成绩评定:包括实验设计、操作流程的准确性,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的正确性。
(2)实验报告评定:包括报告结构和内容的完整性,科学写作的规范性和逻辑性。
实验教学大纲实验一:葡萄糖杂质检查一、目的要求:1.掌握葡萄糖中氯化物、硫酸盐、铁盐、重金属、砷盐等限量的检方法、原理、反应条件及计算。
2.熟悉纳氏比色管、验砷瓶、量筒、天平等使用方法。
3.了解药物一般杂质检查项目的意义。
二、教学内容:1.氯化物的限量检查2.硫酸盐的限量检查3.重金属的限量检查4.铁盐的限量检查5.砷盐的限量检查实验二特殊杂质检查一、目的要求:熟悉阿斯匹林、盐酸普鲁卡因中的一些特殊杂质的检查原理及操作方法。
二、教学内容:1、乙酰水杨酸中游离水杨酸检查2、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中对氨基苯甲酸的检查实验三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的含量测定(重氮化法)一、目的要求:1.掌握重氮化的反应原理,操作条件及注意事项。
2.熟悉注射液含量的测定基本方法和计算。
3.熟悉外指示剂法。
二、教学内容:盐酸普鲁卡因含有芳伯氨基,在酸性条件下与亚硝酸钠发生重氮化反应。
试验四氟尿嘧啶的含量测定(氧瓶燃烧法)一、目的要求:学习氧瓶燃烧法的原理及操作技术。
二、教学内容:1、燃烧瓶的使用2、样品测定实验五硫酸阿托品注射液的含量测定(酸性染料比色法)一、目的要求:掌握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生物碱制剂的基本原理及操作方法。
二、教学内容:1、对照液的制备2、供试液的制备1、测定法实验六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清茶碱浓度一、目的要求:掌握离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清茶碱样品制备标准曲线的基本方法及测定前样品的制备处理基本操作方法。
二、教学内容1、样品的提取2、标准曲线的绘制实验七复方乙酰水杨酸片的含量测定一、目的要求:掌握复方制剂中各成分的分离及含量测定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二、教学内容:1、乙酰水杨酸得含量测定:2、咖非因的含量测定:实验四:(原待定)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异烟肼片剂含量一、目的要求:本实验为设计性实验,使同学自己根据所学知识设计实验方案,然后进行实验操作,完成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异烟肼片剂含量二、教学内容1、同学根据所学有关专业知识按照中国药典的格式自己设计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异烟肼片剂含量实验方案和操作方法(设计两种方法)及应准备用的仪器、试药、试剂。
(完整word版)化学实验教学大纲化学实验教学大纲目标本化学实验教学大纲旨在帮助教师和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知识和实践技能。
通过本教学大纲的指导,学生将能够:1. 理解化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2. 掌握化学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3. 进行常见的化学实验操作;4. 分析和解释化学实验结果。
教学大纲第一章:化学实验的基本原理1.1 化学实验的定义和意义1.2 化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步骤1.3 化学实验的安全注意事项第二章:化学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2.1 常见的化学实验仪器介绍2.2 化学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第三章:常见的化学实验操作3.1 酸碱中和实验3.2 气体收集实验3.3 沉淀反应实验3.4 燃烧反应实验3.5 氧化还原反应实验第四章:分析和解释化学实验结果4.1 实验数据的收集和记录4.2 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解释教学方法本教学大纲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 理论讲解:通过课堂讲解的形式,教授学生化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2. 实验演示:通过实际演示化学实验的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化学实验的操作要点;3. 实验操作:在实验室中进行实际的化学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自体验并掌握实验技巧;4. 讨论和解析:在实验完成后,对实验结果进行讨论和解析,帮助学生加深对化学实验的理解。
评估方式学生的研究成绩将通过以下方式进行评估:1. 实验报告:学生需要完成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操作步骤、实验数据和结果分析;2. 实验操作能力:学生在实验中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措施的掌握情况;3. 课堂表现: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和主动研究的表现。
参考资料1. 《化学实验指导书》2. 《化学实验技术手册》3. 《化学实验安全手册》以上为化学实验教学大纲的概要,详细内容请参考实际文档。
实验教学大纲(一)引言概述:实验教学是教育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践和操作,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理论知识,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以实验教学大纲(一)为主题,探讨实验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等方面,旨在提供一份指导教师和学生进行实验教学的文件。
1. 实验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设计能力- 提高学生解决问题和创新思维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2. 实验教学内容- 确定实验教学的主题和范围- 选择适合学生年级和知识水平的实验项目- 设计实验步骤和材料准备- 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和观察- 进行实验结果分析和总结3. 实验教学方法- 探究式教学法- 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兴趣- 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索-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设计能力- 指导式教学法- 确定实验目标和步骤- 示范实验步骤和操作技巧- 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和观察- 合作式学习法- 鼓励学生合作完成实验任务- 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4. 实验教学评价- 实验报告评价- 考察学生对实验过程的理解和实验步骤的准确性 - 关注学生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总结能力- 实验操作评价- 考察学生实验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意识- 评估学生的实验观察和实验设计能力- 综合评价- 结合实验报告和实验操作结果进行综合评价- 评估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总结:实验教学大纲(一)是指导教师和学生进行实验教学的重要文件。
通过本文的探讨,我们了解了实验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等方面,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有效的指导和参考,希望能够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他们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培养他们的观察和实验设计能力,以及提高合作与沟通能力。
实验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实验课程作为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帮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培养实验技能和科学精神。
本门实验课程将结合理论知识,通过一系列有趣的实验操作,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相关学科内容。
二、课程目标1. 帮助学生掌握实验操作的基本原理和技能;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实验设计和数据处理的能力;3. 培养学生合作与沟通能力,培养实验态度和科学精神。
三、教学内容1. 实验1:xxx(具体内容、步骤、实验器材及注意事项)2. 实验2:xxx(具体内容、步骤、实验器材及注意事项)3. 实验3:xxx(具体内容、步骤、实验器材及注意事项)4. 实验4:xxx(具体内容、步骤、实验器材及注意事项)5. 实验5:xxx(具体内容、步骤、实验器材及注意事项)四、教学安排与评分方式1. 课程时长:每次实验课程为3小时,共计15小时;2. 授课方式:采用实验指导书,学生根据指导书进行实验操作;3. 作业要求:每次实验课后需完成实验报告,内容包括实验目的、步骤、结果分析及心得体会;4. 评分方式:实验操作及报告占总成绩的70%,实验作业占30%。
五、教学团队本门实验课程由专业的实验老师授课,辅以实验助教进行实验指导和解答学生疑问。
六、其他注意事项1. 学生需遵守实验室规定,保证实验室安全;2. 学生需认真完成实验报告,不得抄袭作弊;3. 学生需按时参加实验课程,缺勤需要提前请假,并按照学校规定进行补课。
通过本门实验课程的学习,相信学生将能够更好地掌握相关学科知识,培养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
祝愿学生在实验课程中取得优异成绩!。
有机化学实验教学大纲一、课程说明有机化学实验是化工类专业本专科层次统设必修的基础课程。
本课程在学习有机化学的基础上,在学习了无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试验,物理化学实验基础上,主要学习和研究有机化合物的制备,有机化合物结构和性质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与化工有关的重要有机化合物的用途,使学生深化掌握有机化学基础理论、知识和实验基本操作技能,为以后的学习,科研及教学打下必要的基础。
本实验课程大纲包括三部分内容:1、基本操作和实验技术;2、有机化合物的制备;3、有机化合物的性质试验。
其中,基本操作和实验技术安排了10个试验,有机化合物的制备安排了18类27个试验;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安排了13个试验,共计40个试验,几乎涵盖了基础有机的化学教学中的重要的原理及化学反应类型及所须的实验技术。
二、教学目的及要求师范大学化学学院培养目标是本科层次的教学人才以及研究人才,教学内容以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为主,注意能力的培养,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达到以下要求:1、掌握基本操作和实验技术;2、理解与化工有关的化合物的性质、制备及用途;4、能运用化合物官能团的性质,提出简单有机化合物的鉴别、分离、纯制方法;5、理解有机化学实验的一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培养学生书写实验报告,初步查阅文献的的能力;6、培养良好的试验工作方法和工作习惯,以及实事求是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三、教学重点及教学难点正确掌握有机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术,完成小量规模的制备实验。
本课程实验的安排最好与课程讲授内容同步,即结合讲授内容安排相关实验,既训练基本操作,又能巩固课堂上所学知识。
四、与其他课程的关系在无机化学及实验和基础有机化学等前期课程的基础上进行有机化学实验教学,并为有机分析实验,仪器分析实验,物理化学试验,工业化学试验等后期课程打好基础。
五、学时学时:54*2=108学时六、教学内容:基本操作和实验技术实验1 塞子的钻孔和玻璃管的加工 2学时实验教学目的:练习塞子的钻孔和玻璃管的简单加工。
《课程名称》实验教学大纲(黑体小三)课程代码:根据2011年手册中的课程代码课程名称:根据2011年本科教学手册中的课程名称大纲执笔人:英文名称:根据2011年本科教学手册中的英文名称审批人:(不可为同一人)实验室名称:根据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印发的有关文件。
应写明实验中心及实验室或实验分室名称。
如“传媒实验教学中心影视实验室”、“基础医学实验中心机能学实验室”等,如实验中心为国家级、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请注明。
如“基础医学实验中心(省级)机能学实验室”。
课程学时:实验学时:一、本课程实验教学目的与要求(黑体四号)通过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哪些基本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实验操作技能,应标明各实验类型和比例,以往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
(约300字)二、主要仪器设备及现有台套数三、实验课程内容和学时分配为适应实验室开放和学生自选实验和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可列出一定的选开实验项目,若安排的实验教学计划学时超过教学计划规定的实验学时,可将超出的学时列为选开的学时。
实验类型:指基础性(演示、验证)、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
1、基础性实验:演示性实验指为便于学生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以直观演示的形式,使学生了解其事物的形态结构和相互关系、变化过程及其规律的教学过程。
验证性实验指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掌握实验方法与技能为目的,验证课堂所讲某一原理、理论或结论,以学生为具体实验操作主体,通过现象衍变观察、数据记录、计算、分析直至得出被验证的原理,理论或结论的实验过程。
2、综合性实验指实验内容涉及本课程的综合知识或与本课程相关知识的实验,必须有两个以上知识点。
3、设计性实验指给定实验目的、要求和实验条件,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并加以实现的实验。
4、创新性实验指学生或团队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师提出的研究课题或自主提出的项目选题,进行实验方案设计,合理选取材料,有效利用相关仪器设备,独立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获得新的实验方法或创新结果,并写成总结报告或论文。
实验教学大纲实验一:葡萄糖杂质检查一、目的要求:1.掌握葡萄糖中氯化物、硫酸盐、铁盐、重金属、砷盐等限量的检方法、原理、反应条件及计算。
2.熟悉纳氏比色管、验砷瓶、量筒、天平等使用方法。
3.了解药物一般杂质检查项目的意义。
二、教学内容:1.氯化物的限量检查2.硫酸盐的限量检查3.重金属的限量检查4.铁盐的限量检查5.砷盐的限量检查实验二特殊杂质检查一、目的要求:熟悉阿斯匹林、盐酸普鲁卡因中的一些特殊杂质的检查原理及操作方法。
二、教学内容:1、乙酰水杨酸中游离水杨酸检查2、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中对氨基苯甲酸的检查实验三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的含量测定(重氮化法)一、目的要求:1.掌握重氮化的反应原理,操作条件及注意事项。
2.熟悉注射液含量的测定基本方法和计算。
3.熟悉外指示剂法。
二、教学内容:盐酸普鲁卡因含有芳伯氨基,在酸性条件下与亚硝酸钠发生重氮化反应。
试验四氟尿嘧啶的含量测定(氧瓶燃烧法)一、目的要求:学习氧瓶燃烧法的原理及操作技术。
二、教学内容:1、燃烧瓶的使用2、样品测定实验五硫酸阿托品注射液的含量测定(酸性染料比色法)一、目的要求:掌握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生物碱制剂的基本原理及操作方法。
二、教学内容:1、对照液的制备2、供试液的制备1、测定法实验六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清茶碱浓度一、目的要求:掌握离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清茶碱样品制备标准曲线的基本方法及测定前样品的制备处理基本操作方法。
二、教学内容1、样品的提取2、标准曲线的绘制实验七复方乙酰水杨酸片的含量测定一、目的要求:掌握复方制剂中各成分的分离及含量测定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二、教学内容:1、乙酰水杨酸得含量测定:2、咖非因的含量测定:实验四:(原待定)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异烟肼片剂含量一、目的要求:本实验为设计性实验,使同学自己根据所学知识设计实验方案,然后进行实验操作,完成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异烟肼片剂含量二、教学内容1、同学根据所学有关专业知识按照中国药典的格式自己设计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异烟肼片剂含量实验方案和操作方法(设计两种方法)及应准备用的仪器、试药、试剂。
实验讲义实验一:葡萄糖杂质检查一、教学目的:1.掌握葡萄糖中氯化物、硫酸盐、铁盐、重金属、砷盐等限量的检方法、原理、反应条件及计算。
2.熟悉纳氏比色管、验砷瓶、量筒、天平等使用方法。
3.了解药物一般杂质检查项目的意义。
二、实验内容:1.氯化物的限量检查取本品0.6g ,加水溶解使成25ml,再加稀硝酸10ml,溶液若不澄清、滤过,置50ml纳氏比色管中,加水使成40ml,加硝酸银试液1ml,用水稀释至50 ml,摇匀在暗处放置5分钟,如发生混浊,与标准氯化钠6 ml同法操作所制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深(0.01%)。
2.硫酸盐的限量检查取本品2g ,加水溶解使成40ml,溶液若不澄清、滤过,置50ml纳氏比色管中,加稀HCl2ml,摇匀,加25%氯化钡溶液5ml,用水稀释成50 ml,摇匀,放置10分钟,如发生混浊,与标准硫酸钾溶液2 ml同法操作所制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深(0.01%)。
3.重金属的限量检查取本品4g ,加水23 ml溶解,再加稀醋酸2ml,加硫化氢试液10ml,摇匀在暗处放置10分钟,与标准铅溶液2 ml同法操作所制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深(5ppm)。
4.铁盐的限量检查取本品2g ,加水20 ml溶解,再加硝酸3滴,缓缓煮沸5分钟,用水稀释至45 ml,加硫氰酸铵溶液(3→100)3 ml摇匀,如显色,与标准铁溶液2 ml同法操作所制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深(0.001%)。
5.砷盐的限量检查演示。
思考题1.在进行氯化物检查、硫酸盐或重金属检查时,遇到有颜色的样品如何处理?2.重金属检查有几种方法?本实验采用何种方法?该法的最适pH为多少?3.何谓“限度检查”?杂质限度应如何计算?(1)实验二特殊杂质检查一、目的要求:熟悉阿斯匹林、盐酸普鲁卡因中的一些特殊杂质的检查原理及操作方法。
二、提要1.特殊杂质是指药物本身特有的根据其生产主艺、自身牲质,而产生的杂质,其检查方法在药典中列在各药品的检查项下。
2.特殊杂质的检查方法是根据药物与杂质在理化性质及生物活性上的差异,选择灵敏变高,专属性强的方法做为检查方法, 如根据其对光的选择性差异,可选用比色法〈目视、可见、紫外)及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根据理化学性质上的差异,可选薄层层折法,气相色谱法,高压液相法等。
3.乙酰水杨酸中游离水杨酸(生产中未反应完全或贮存中水解产生的)的检查,采用目视比色法。
4.盐酸普鲁卡因发生如下分解反应普鲁卡因对氨基苯甲酸利用盐酸普鲁卡因和对氨基苯甲酸在硅胶G簿极上吸附行为不同,经层析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以一定限量的对氨基苯甲酸对照品为标准进行杂质限量,利用对二甲氨基苯甲醛进行显色。
三、实验内容:1.乙酰水杨酸中游离水杨酸检查取本品0.lg加乙醇1ml溶解后,加冷水至50ml, 立即加新制的硫酸铁铵溶液1ml 摇匀30秒钟内如显色,与对照液〈精密称取取水杨酸0.1g 加水溶解后,加冰醋酸1ml, 摇匀,再加水使成1000 ml摇匀,〉精密量取1 ml,加乙醇1ml ,加冷水至50ml, 立即加新制的硫酸铁铵溶液1 ml 摇匀,比较不得更深。
2、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中对氨基苯甲酸的检查标准对氨基苯甲酸的制备:精密称对氨基苯甲酸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ml含30ug 的溶液。
供试液的制备:精密量取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加乙醇制成每ml含2.5mg的盐酸普鲁卡因溶液。
(2)薄板的制备:取层析用硅胶G粉约2.5g,加适量水〈约按1:2;1:3〉调匀,研磨、铺在平滑玻璃板上〈一般厚度0.2~0.3mm阴干,105C 加热活化1小时取出放入密闭干燥器内备用点样:在制好的薄板上距下端边2.5cm处,用微量注射器分别吸取对照液和在试液各lOul分别点样两点间一般距离1.5~2.0cm,距边缘一侧1.5~2.5cm 。
展开:用丙酮:0.8%盐酸〈9;1)混合液作展开剂,10~15 ml 展开剂于层析槽中,将点好样的薄板放入饱和5分钟,用倾斜上行法展开,展开长度为10~15cm 取出后风干。
显色:用喷雾器啧射显色剂对二-甲氨基苯醛溶被使其显色〈2%对二甲氨基苯甲醛乙醇溶液looml加5ml冰醋酸〉。
供试溶液如显与对照品相应的杂质斑点与对照品溶液的主斑点比较不得更深。
四、注意事项1·游离水杨酸检查中,样品管应尽量干燥,不得带λ过多的水,否则样品加醇后不易溶解。
2.薄板所用的玻璃必须仔细清洗,不附着油污,否则易引起薄层的剥落。
3·用石膏作粘合剂时,此法的关键是控制开始凝固的时间,过早倒于玻板上则易流,过迟则太粘不能成均匀薄层。
4·如在空气中点样一般不超过10分钟,所点圆点直径应小于3mm并应分次点,以免使圆点扩大,直径太大,所有圆点在统一水平线上,面积也应尽可能一致。
思考题: 1.乙酰水杨酸中游离水杨酸检查中,为何要在30秒钟内比色?2.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中对氨基苯甲酸杂质限量是多少?3.TLC杂质检查有儿种类型?4.举例哪一种杂质检查是通过反应灵敏度来控制的?(3)实验三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的含量测定(重氮化法)一、教学目的:1.掌握重氮化的反应原理,操作条件及注意事项。
2.熟悉注射液含量的测定基本方法和计算。
3.熟悉外指示剂法。
二、实验内容:盐酸普鲁卡因含有芳伯氨基,在酸性条件下与亚硝酸钠发生重氮化反应。
外指示剂法:精密量取本品适量(约相当于盐酸普鲁卡因0.1g)加水40ml与(1→2)盐酸液15ml,而后置电磁搅拌器上,搅拌使混合均匀,再加溴化钾2g,插入铂电极后,将滴定管插入液面下约2/3处,在15~20℃用0.05mol/L亚硝酸钠在搅拌下迅速滴定。
,在近终点时将滴定管的尖端提出液面上用少量水将尖端洗涤,洗液并入溶液中,继续缓慢滴定,至用细玻棒蘸取溶液少许,划过涂有含锌碘化钾淀粉糊的瓷板上,即显兰色条痕时,停止滴定,3分钟后再蘸取少量划过一次,如仍显兰色条痕时,即为终点。
1ml亚硝酸钠液(0.05mol/L)相当于13.64mgC13H20N2O2.HCl思考题:1、加入KBr的目的?2、重氮化法的影响因素是什么?3、开始滴定时,滴定管为什么要插入液面,不插入是否可以?4、写出标示量%的计算公式。
(4)实验四: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异烟肼片剂含量指导思想:为提高对理论知识的深入理解和综合利用的能力,提高理论与实验结合的能力,提高自学能力,适应将来实际参加工作能力,安排一定的设计性试验,要求同学根据所学有关专业知识并查阅相关文献,自己设计药品质控标准的一些实验方法,及应准备用的仪器、试药、试剂。
教师课堂给与点评,并指导同学按正确方法完成实验。
一、实验目的:本实验为设计性实验,使同学自己根据所学知识设计实验方案,然后进行实验操作,完成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异烟肼片剂含量二、实验要求:1、同学根据所学有关专业知识按照中国药典的格式自己设计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异烟肼片剂含量实验方案和操作方法(设计两种方法)及应准备用的仪器、试药、试剂。
2、写出预习报告。
包括实验目的,原理,实验应用的仪器、试药试剂,操作步骤,计算公式,及实验操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然后经教师指导进行实验,写出实验报告。
3、异烟肼片标示量(或规格):50mg,或100mg三、参考文献:中国药典(2000,1995,1990年版;)教科书,有关药学专业期刊文献(5)原试验四氟尿嘧啶的含量测定(氧瓶燃烧法)一、目的要求:学习氧瓶燃烧法的原理及操作技术。
二、实验内容:1.燃烧瓶的使用燃烧瓶系取500ml碘瓶一个,在瓶塞底部熔封一根铂丝,下端弯成夹状或螺旋状,长度约为瓶身长度的2/3。
将称取的供试品置于无灰滤纸的中心,按虚线折成后,固定于铂丝下端的弯曲处,使尾部露出,另在燃烧瓶中加适量吸收液,并将瓶颈用水润湿,小心急速通入氧气1~2分钟(通气管应接近液面,使瓶内空气尽量排尽),立即盖住瓶口,移至防护设备中,点燃包有供试品的滤纸的尾部,迅速放入燃烧瓶,按紧瓶塞,用水封口,等燃烧完毕后(应无黑色碎片),充分震摇,使生成的烟雾完全吸入吸收液中。
然后按规定方法进行测定。
2.样品测定取本品15mg精密称定,用氧瓶燃烧法进行破坏,以水20ml为吸收液,待生成的烟雾完全吸入吸收液后,移至100ml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供试液。
另取105O C干燥1小时的氟化钠约25mg,精密称定换算成含氟量()置100ml量瓶中,加水溶解稀释至刻度,摇匀。
临用前,精密量取20ml置另一100ml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做对照液。
精密量取供试液与对照液各2ml,分置50ml量瓶中,各加茜素氟蓝试液10ml摇匀,再各加每100ml中含NaAc 12g,与冰醋酸6ml的溶液3ml,硝酸铈液试液10ml,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在暗处放置1hr,照分光光度法置2cm吸收池中,在610nm波长处测吸收度,并将供试液的吸收度用空白校正,计算即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