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莒县三中2015_2016学年度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综合检测新人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189.50 KB
- 文档页数:14
第三单元检测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运用(25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曦.月(xī)经纶.(lún)纤.云(qiān)轩邈.(miǎo)B.十仞.(rèn)沿溯.(shù) 藻荇.(xìng) 驱犊.(dú)C.燕.然(yān) 横柯.(kē)素湍.(tuān) 缥.碧(piǎo)D戾.天(lì) 飞漱.(shù)萋.萋(qī)千转.(zhuǎn)2.下列加点词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夕日欲颓.(坠落)鸢飞戾.天者(叫)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只是)B.不见曦.月(日光,文中指太阳) 从.流飘荡相与..步于中庭(共同,一起)C.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和) 良.多趣味(甚,蝉则千转.不穷(同“啭”,鸟鸣,文中指蝉鸣D.四时俱.备(都)夹岸高山,皆生寒树..(念.无与为乐者(考虑,想到)3.下列各句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2 A.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B.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C.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D.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A.《三峡》选自《水经注疏》。
作者郦道元,字善长,北魏地理学家。
B.《与朱元思书》选自《艺文类聚》。
作者吴均,南朝梁文学家,本文是吴均写给友人的信的一部分。
C.《使至塞上》作者王维,字摩诘。
唐代诗人,有“诗佛"之称。
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D.《记承天寺夜游》作者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
他与韩愈、柳宗元、孟浩然、王安石、苏洵、苏辙、曾巩并称为“唐宋八大家"。
5.默写填空。
(8分)(1)相顾无相识,________________。
(王绩《(2)________________,芳草萋萋鹦鹉洲。
(3)________________,长河落日圆.(王维《(4)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___(5)李白《渡荆门送别》中“____________来描写景物的变化。
新人教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检测卷【甲】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吴均《与朱元思书》)【乙】仆去月谢病,还觅薜萝①。
梅溪②之西,有石门山者,森壁争霞,孤峰限日③;幽岫④含云,深溪蓄翠;蝉吟鹤唳,水响猿啼,英英相杂,绵绵成韵。
既素重⑤幽居,遂葺宇其上。
幸富菊花,偏饶竹实⑥。
山谷所资,于斯已办。
仁智之乐,岂徒语哉!(吴均《与顾章书》)【注】①还觅薜萝:意思是正准备隐居。
薜萝,都是植物名。
屈原《楚辞》:“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
”后以此代指隐士的服饰。
②梅溪:山名,在今浙江安吉境内。
③限日:遮挡阳光。
④幽岫:幽深的山穴。
⑤重:向往。
⑥竹实:又名竹米,状如小麦。
文中指隐士所食之物。
1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2分)(1)互相轩邈____________(2)窥谷忘反____________(3)蝉吟鹤唳____________(4)岂徒语哉____________1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1)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2)山谷所资,于斯已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19.甲乙两文都运用了“化静为动”的手法,请找出相关语句并加以简要分析。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这两篇山水小品文都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五)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题目。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三单元综合检测及答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书写或注音有误的一组是()A.颁(bān)发咆(páo)哮镌(juān)刻筋疲力尽殚精竭虑B.绯(fēi)红畸(jī)形黝(yǒu)黑一丝不苟杳无音信C.翘(qiào)首娴(xián)熟悄(qiāo)然锐不可挡屏息敛声D.诘(jié)责不辍(chuò) 锃(zèng)亮油光可鉴诚惶诚恐3、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当好友王宁找他聊起创业计划时,两人一拍即合....,他毫不犹豫地签订了合作意向书。
B.大疆公司称,退出无人机中国市场的传言是断章取义....。
C.在市运动会的开幕式中。
我校表演的戏曲广播体操粉墨登场....,受到全场观众的热烈欢迎。
D.雅虎曾是傲视群雄的互联网巨头,如今却日薄西山....,就此陨落。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随着越来越多的共享单车出现在街头巷尾,出现了乱停乱放、恶意破坏甚至直接骑回家等诸多不文明现象。
B.北京大学写给2017年自主招生初审未通过考生的一封信,让无数人感到了一所大学的精神和情怀。
C.成都市通过一系列改革举措,让公立医院逐步回归公益性,切实减轻了患者。
D.四川居民纸质图书的阅读率偏低,让手机阅读成为了四川居民最倾向的阅读方式。
5、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蝉在枝头鸣叫,是为了唱响生命的赞歌;种子在土里静卧,是为了积蓄成长的力量;雄鹰在蓝天翱翔,是为了探寻奋斗的目标。
B.在藏语中,拉萨是圣地的意思,那么,这湛蓝的天就是圣地的窗帘了。
C.她好像看出了我的心事。
D.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6、将下列句子组成一段话,排序正确的是()①“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是江南雪夜,更深人静后的景况。
第三单元测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
2.答题时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答题无效。
4.本试题共4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5.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34分)(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请将答案用2B铅笔依次填涂在答题卡上相应的位置)1.下列词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D)A.绝(yán)飞漱.(shù)晓雾将歇.(xiē)B.轩邈.(miǎo) 属.引(shǔ) 素湍.绿潭(tuān)C.缥.碧(piāo) 沿溯.(sù) 鸢.飞戾天(yuān)D.白昼.(zhòu) 窥.谷(kuī) 林寒涧.肃(jiàn)(解析:A.“”应读“yǎn”;B.“属”应读“zhǔ”;C.“缥”应读“piǎo”。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A.城郭大荒流疏条交映B.落晖结海楼沉粼竞跃C.征蓬鹦鹉州五色交辉D.采薇白沙堤经伦世务(解析:B.“粼”应为“鳞”;C.“州”应为“洲”;D.“伦”应为“纶”。
)3.下列句中加点字释义有误的一项是(B)A.晓雾将歇.(消散) B.任意东西..(东西方向)C.夕日欲颓.(坠落) D.猛浪若奔.(这里指飞奔的马)(解析:B.“东西”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东或向西。
)4.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C)A.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B.蝉则千转不穷C.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D.窥谷忘反(解析:A.“阙”同“缺”;B.“转”同“啭”;D.“反”同“返”。
)5.下列句子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D)A.自.三峡七百里中自.非亭午夜分B.不以.疾也静以.修身C.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相与.步于中庭D.春冬之.时山川之.美(解析:A.在/如果,假如;B.如此、这么/连词,表示后者是前者的目的;C.欣赏、领悟/共同,一起;D.结构助词,的。
第三单元单元测试题(时间:90分钟总分:120分)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26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雄跨.(kuà)嶙.峋(lín)淙.淙(zóng)巧妙绝伦.(lún)B.广漆.(qī)轩.榭(xuān)石砌.(qì)惟妙惟肖.(xiào)C.蟠.龙(pán)河堤.(dī)弧.形(hú) 因地制宜.(yí)D.伧.俗(cāng)藻.井(zǎo)匀称.(chèn) 长虹饮涧.(jiàn)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浩渺推崇桥敦前瞻后顾B.和谐纤细险峻失之豪厘C.鉴赏池沼阑干别具匠心D.招书矗立妃嫔迥然不同3.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为()(2分)A.说起桥,其种类可以说是琳琅满目....,绝对数不过来。
B.张小亮长得和他父亲惟妙惟肖....,简直就像一个人。
C.城外是一片重峦叠嶂....的山脉,一眼望不到边。
D.这座建筑物的设计巧妙绝伦....,简直无可挑剔。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为()(2分)A.在学习的过程中,只有不断研究问题、发现问题,才能取得进步。
B.他的家乡是河南省太康县人,跟我家离得比较远。
C.近日,在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上,一种新型的“纳粹电池"吸引了不少观众的眼光。
D.有没有良好的班风,是决定一个班组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因素。
5.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①绿是生命的颜色。
②春雨过后,草尖上、树梢上冒出了一簇簇嫩绿的叶芽,更会使你觉得新的生命在跳动。
③你看那春天的原野,绿油油的,生气勃勃,欣欣向荣,令人感到鼓舞和振奋.④道旁的树木,青翠欲滴;田间的秧苗,郁郁葱葱。
⑤到了夏天,大地上一片葱茏。
⑥面对着这充满蓬勃生机的大地,便会感到自己也增添了青春的活力。
A.①⑤②③④⑥ B.⑤③④②⑥①C。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八年级语上册第三单元自测题一、积累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河堤(tī)拱桥(gǒng)饮涧(iàn)池沼(zhǎ)B、豁亮(huò)匀称(yún)椭圆(tuǒ)鸟瞰(kàn)、漕运(á)田塍(shèng)微薄(bó)菜肴(yá)D、情愫(sù)沟壑(hé)天堑(qiàn)擅长(shàn)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安装千态万状残损鲜花簇拥B、孩提行影不离浸溢流连忘返、陪伴出尘脱浴简陋潸然泪下D、摧毁瑰丽多彩雕啄错落相连3.与下面两句话的含义最接近的成语是()西谚有云: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
巴黎这座世界明的繁华之都的出现又何尝是一日之功呢?A、日积月累B、计日程功、天长地久 D、日方长4.下列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里的建筑布局,环境气氛,和前几部分迥然不同。
B、站在景山的高处望故宫,重重殿宇,层层楼阁,道道宫墙,错综相连,而井然有序。
、这些石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D、那时侯有个意大利人马可波罗过中国,他的游记里,十分推重这座桥,说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
5.写出下列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
⑴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
()⑵永定河发水时,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极少出事,足见它的坚固。
()⑶石拱桥的桥洞呈弧行,就像虹。
()⑷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赵县的赵州桥,还有北京丰台区的卢沟桥。
()6.你知道下面的诗句是谁写的吗?请模仿这两句诗,也试着写两句。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是代的诗人《秋夕》里的两句诗。
仿写:。
7.古诗中含有桥的诗句很多,请写出两句,并注明作者或出处。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检测试题(本试卷满分150分,答题时间150分钟)友情提醒:请认真阅读,仔细审题,冷静思考。
班级姓名得分一、语文基础及运用。
(1-6每小题3分,将正确答案填写在相应题号下面。
7题8分,共26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Array..全对..的一组就是A、纤.细(xiān) 河堤. (dī) 匀称.(chèn) 惟妙惟肖.(xiào)B、笨拙.(zhuō) 洨.河(jiǎo) 池沼.(zhǎo) 巧妙绝伦.(lún)C、击磬.(qìn) 镂.空(lòu) 休憩.(qì) 铸.剑为犁(zhù)D、屏.风 (pín) 蟠.龙(pán) 斟.酌(zhēn) 锐不可当.(dǎng)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就是A、湛蓝钟磬博物院层峦迭嶂B、嶙峋帷幕蔷薇花独占鳌头C、斟酌绚丽杀风景自出心裁D、销魂额枋金峦殿失之毫厘3、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就是A、那些门与窗尽量工细而决不庸俗,即使简朴而别具匠心....。
B、这里的建筑布局,环境气氛,与前几部分大相径庭....。
C、马可·波罗说卢沟桥就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
D、画家们爱于无声处....,静听桥之歌唱,她们守桥,仿佛孩子们寻找热闹。
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解释有错误的一项就是A、驻.(停留)足惟妙惟肖.(相似)B、点缀.(装饰) 就.(靠近)地取材C、矗.(高耸)立巧妙绝伦.(条理)D、景致.(情趣) 任.(任由)其自然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就是A、经过前一阶段的综合整治,凯里市区的垃圾问题得到了改观。
B、她找到了一个补救损失的办法,心情突然渐渐平静下来。
C、她进了考场才发现铅笔盒与草稿纸落在家里了。
D、每当回忆起向王老师学琴的那段生活,她那严肃的神态,亲切的话语,耐心的指导,总浮现在我的眼前。
6、指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说明方法。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三单元综合检测卷及答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吆喝./喝.彩鲜.腴/屡见不鲜.舐犊.情深/穷兵黩.武B.踌躇./踟蹰.蹒.跚/瞒.天过海重峦叠.嶂/喋.喋不休C.斟酌./着.色顽强./强.词夺理摩肩接踵./德高望重.D.辟.邪/辟.谣差.事/差.之毫厘塞.翁失马/敷衍塞.责3、下列语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五一期间,织金洞游人如织,摩肩接踵....。
B.蜀锦的传统技艺让许多现代工厂生产出来的锦缎黯然失色....。
C.韩国政府自出心裁....地部署“萨德”,引起周边国家的强烈不满。
D.网络是柄双刃剑,它虽然可以为我们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料,但是也会藏污纳...垢.。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2016年湘江马拉松赛在市体育中心举行,约2000余名选手冒雨参赛。
B.杨绛创作的《我们仨》,以真挚的情感和优美隽永的文字深深打动了读者。
C.“孝”是中华民族的道德之魂,“孝”不仅要表现在物质生活上,而是要表现在精神生活上。
D.重修后的石鼓书院按照“修旧如旧”,恢复了中国古书院“讲学”“藏书”“祭祀”的功能。
5、下列说法没有错误的一项是()A.“张目结舌”“坦荡如砥”“家庭琐屑”“积雪初融”(这四个短语的结构各不相同。
)B.“每个严寒的冬天过去后,它们依然一根根从土里钻出来。
”(这句话的主语是“每个严寒的冬天”。
)C.白杨树不是平凡的树。
(“白杨树是树”是这个句子的主干。
)D.“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6、给下面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①分类投放是生活垃圾分类的源头,让居民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垃圾分类投放的习惯至关重要。
②究其原因,一是在垃圾处理上先分后混的收集方式让人们的参与热情大大降低,二是缺乏相关知识,三是习惯问题。
③垃圾分类是普通民众最能直接参与的环保方式之一。
初二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检测题新人教版一、积存与运用(共18分)1.请给下列加点的词语标注正确的读音.(3分)煞.()风景匀称.()藻.()井桥墩.()湛.()蓝伧.()俗迥.()异纤.()维池沼.()蔷薇..()暴涨.()..()斟酌2.请将下列歌词中的错别字找出并改正。
(4分)⑴鸣钟击磐⑵后庭⑶鎏金⑷险竣⑸桥梁⑹销魂⑺绍光⑻重峦叠障⑼绚丽⑽签赏⑾额枋⑿围幕⒀金銮殿⒁洨河⒂瞻前顾后⒃推祟⒄缭绕⒅檐漏⒆催毁⒇轮郭⒇庸俗错字改正3.指出加点词释义全对的一项(2分)()A胜.(优美的)景就.(靠近)地取材迥.(远)远书斋.(书屋)擅.(善于)长B小憩.(休息)暴.(残暴)涨驻足..(停住脚步)镂.(雕刻)嶙峋..(山石突兀)C.活灵活现(相似)煞.(排除)风景轩.(有窗户的浪子或小屋)未始..(还没有开始)D.巧妙绝伦.(类)湛.(蓝色的)蓝伧.(粗野)俗沟壑.(山沟或水坑)嶂.(小而尖的山)4.依次填入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2分)()(1)文物古迹是人类文明的____________,是祖先流来的人类的共同财宝。
(2)《钱塘江春行》一时在“早莺”“乱花”“浅草”中包蕴着白居易的欢乐之情,_________这首诗的意境美,就要品味诗中所表现出来的境域和情调。
(3)这位漫画家与众不同,在自己的名片上印上幽默的自画像,真是____________。
(4)有些人忽略了那个时代进展中的许多有利因素,讲一些_______________的话,如同激昂的交响乐中显现了不和谐的音符。
A.标志鉴赏别出心裁妄自菲薄B. 标致鉴赏别开生面妄自菲薄C.标志鉴赏别出心裁妄自菲薄D. 标致鉴别别开生面妄自菲薄5.填空(2分)①说明文的顺序有空间顺序、时刻顺序、_________顺序;说明文的结构有_______式结构,递进式结构;其语言要求准确、_______、周密。
②茅以升,中国教育家、__________;叶圣陶原名________,作家、教育家、编辑家。
第三单元检测第一部分 (20分)1.根据拼音写汉字。
(4分)tuí( )唐晕xuàn( ) chóu( )谢万lài( )俱寂2.下列句子中各有两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
(4分)①老头显然有些不耐繁了,他奇怪地打量着这个神经质的女人:“你到底是什么人?”回答他的是夺框而出的泪水和踉跄而去的背影。
老头在疑惑中叹了口气,似乎明白了什么。
②这时万籁具寂,我辗转反侧睡不着,为着我要穿鞋,连累母亲深夜工作不休,心中有说不出的谦疚。
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在括号内填上相应的作家、作品。
(6分)①人生自古谁无死,。
(文天祥《过零丁洋》)②,风烟望五津。
③海内存知己,。
(王勃《》)④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
( 《春望》) 4.下列句子排序恰当的一项是()(3分)①我以为“过去未来皆是现在”的话倒有些道理。
②故一时代的思潮,不是单纯在这个时代所能凭空成立的,不晓得有几多“过去”时代的思潮,差不多可以说是由所有“过去”时代的思潮,一凑合而成的。
③有的哲学家说,时间但有“过去”与“未来”,并无“现在”。
④因为“现在”就是所有“过去”流人的世界,换句话说,所有“过去”都埋没于“现在”的里边。
⑤有的又说,“过去”“未来”皆是“现在”。
A.③⑤①④② B.⑤①④②③ C.①④②③⑤ D.③⑤①②④5.请从备选事物中任选一个,参照示例,仿写一句话,句式不限。
(3分)示例:阳光:午后的阳光穿枝拂叶而来,温柔地亲吻着我的脸庞。
备选事物:月亮枯叶小溪事物:仿写:第二部分 (40分)阅读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其一)》,完成6—7题。
(5分)己亥杂诗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6.这首诗第一二句是怎样写“离愁”的?(3分)7.请你谈谈名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用形象的比喻表明了作者怎样的心志?(2分)阅读《人琴俱亡》完成8—9题。
(6分)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
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
”语时了不悲。
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
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
”因恸绝良久。
月余亦卒。
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4分)(1)王子猷、子敬俱病笃. (2)语时了.不悲(3)子敬素.好琴 (4)月余亦卒.9.开头写子猷“了不悲”,“都不哭”,可后来为什么又“因恸绝良久”?(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短文,完成第10—11题。
(7分)郑板桥开仓济民郑燮,号板桥,清乾隆元年进士,以画竹、兰为长。
曾任范县令,爱民如子。
室无贿赂,案无留牍。
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至有忘其为长吏者。
迁潍县,值岁荒,人相食。
燮开仓赈济,或阻之,燮曰:“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上有谴,我任之。
”即发谷与民,活万余人。
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
【注释】①谴:谴责,责备。
②任:承担责任。
10.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1)燮开仓赈济,或阻之(2)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
11.从文中可以看出郑板桥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阅读下文,完成12—13题。
(6分)呦呦之蒿,中国神药①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这是《诗经》中的句子。
在 2015 年 10 月 5 日之前,有谁能想到,这句诗竟能和诺贝尔奖联系起来——名字来自《诗经》的中国药物学家屠呦呦,因首次提取出治疗疟疾的“神药”青蒿素,而被国际学术界公认为"青蒿素之母",也因此获得 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②青蒿素所对抗的疟疾是地球上最古老的、死亡人数极高的疾病之一,是一种极为可怕的瘟疫。
几千年来,人们深受其害却不知如何防治。
自 1878 年发现其“真凶”--疟原虫开始,全世界的科学家就发起了寻找抗疟药的“攻坚战”。
屠呦呦带领她的中草药抗疟研究小组,从古代医术《肘后备急方》中发现治疗疟疾的方法:”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
”医术中所说的青蒿是一年生草本植物,采用乙醚提取的方法,经过 190 次的反复试验,终于在第 191 次提取出青蒿中的有效抗疟成分—青蒿素。
③青蒿素是一种味苦的无色针状晶体。
进入人体后,它首先作用于疟原虫的细胞膜、线粒体、内质网、并对核内染色质产生一定影响,让疟原虫的细胞内迅速形成自噬泡,并将细胞液不断排出虫体外,是疟原虫损失大量细胞液而死亡。
正是这一治疟原理,是青蒿素当之无愧地成为疟疾的“天然克星”。
④青蒿素治疗疟疾效果显著,是抵抗疟疾耐药性最好的药物。
中国发现青蒿素时,美国也研制出一种抗疟新药—化学合成的甲氟喹,但疟原虫很快就适应了它,产生耐药性,临床使用后患者还出现了明显的不良反应。
而对于青蒿素这种从中草药中提取的药物,疟原虫对它完全没有抵抗能力。
1976 年 1 月,柬埔寨爆发疟疾,因疟原虫已经产生耐药性,疫情一时难以控制。
中国医疗队携带一批青蒿素在柬埔寨大显神威,挽救了一大批疟疾患者的生命。
⑤但青蒿素也有一定的局限和不足。
提取青蒿素的原料贵且稀缺,近十几年来,科学家一直在研究人工合成青蒿素,但收效甚微。
国内外许多著名化学公司也进行了长达 30 多年的化学合成研究,但回报率过低,目前难以形成产业化。
⑥中国传统中医药是一个伟大的宝库。
青蒿素正是从这一宝库中发掘出来的“神药是我国传统中医药先给世界的礼物。
未来,通过不断地深入研究,传统中医药一定会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更好地为人类造福。
(作者:杨先碧文章有删改)12.阅读全文,说说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写“中国神药”青蒿素的。
(3 分)答:13.从说明方法的角度,简要分析第④段划线句的表达作用。
(3 分)1976 年 1 月,柬埔寨爆发疟疾,因疟原虫已经产生耐药性,疫情一时难以控制。
中国医疗队携带一批青蒿素在柬埔寨大显神威,挽救了一大批疟疾患者的生命。
答:阅读下文,完成14—18 题。
(16分)孤独的老乡夏阳①我不知道他叫什么,暂且叫他小吴吧。
②第一次盘问小吴,真不能确定他在我眼皮底下多久了。
偌大的天安门广场,游客络绎不绝,人流涌动如潮。
大家背对巍峨的城楼,无不在忙着摄影留念。
小吴不是这样。
他到处转悠,瞅瞅这个,看看那个,总是撵在人家身后,时不时还支棱起耳朵,偷听人家在讲些什么,形迹可疑。
③我作为广场的巡逻人员,截住小吴,问:“你干吗?”他捏着衣角,嗫嚅道:“我在丰台那边打工。
”④“我是问你来天安门广场想干吗?”⑤“没干吗呀。
”⑥“老实点,我注意你不是一回两回了,你老盯着人家游客干吗?”⑦“我……我在找人。
”⑧“找谁?”⑨“找老乡。
我来北京三年,还没遇到过一个老乡。
”⑩我鼻子一酸,拍了拍小吴的肩,叮嘱道:“注意点形象,别太露骨,更不准妨碍人家。
”他眼里汪.着泪,点点头。
⑾天安门广场,草原一样广袤,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人群,河流一般朝这里涌来。
黄昏时候,夕阳之下,人流涌得愈加湍急。
小吴迎着无数面孔走去,仔细辨别暮色下的每一张脸、每一句方言。
⑿夜深了,广场上游客稀疏,灯火慵懒,小吴拖着疲惫的身躯,追上了20路公交车。
公交车从我跟前一闪而过时,我看见小吴抓着吊环,挤在一群人中间,眼里满是恋恋不舍。
⒀小吴来的时间很固定。
每个星期天早上,换乘三趟公交车来,晚上又换乘三趟车回去。
我巡逻时经常遇到他,有时会问:“找到了吗?”他总是一脸黯然..。
⒁有一次,我发现他神情大异,跟着一个旅行团很久,最后还是悄悄地离开了。
我问他:“不是吗?”他失望地答道:“不是,是相邻那个县的。
”⒂“相邻那个县也是老乡啊。
”⒃他摇了摇头,固执地说:“连一个县的都不是,能算是老乡吗?”我安慰他说:“实在想家了,就回去看看吧。
”他笑道:“回家?我爹在山上打石头被炸死了,那个女人改嫁去了外省,哪有什么家?”说完,撇开两条瘦腿,消失在人海中。
⒄小吴找到按照他的标准定义的老乡,是在一个下午。
远远地,看见他和一个夹着公文包的中年男人在国旗下拉扯。
我立即赶了过去。
小吴看见我,激动地说:“他是我老乡,绝对的老乡!”那中年男人甩开小吴的手,整了整领带,呵斥道:“老乡?谁和你是老乡,老子是北京人!”小吴说:“你耍赖,你刚才打电话说家乡话,我听出来了,你是我们县的。
”中年男人厌恶地挥了挥手,骂道:“神经病。
”听了这话,小吴的身体晃了一下。
⒅这件事后,很长时间没有看见小吴在我眼皮底下转悠了。
我心中不禁想:是死心了还是离开北京了?这孩子,挺好的,时间长了没见,还真让人心里有点挂念。
⒆小吴再一次出现,是带一对老人来看升国旗。
这对老人脸色凄苦,衣衫褴褛。
我问他:“你找到老乡了?”小吴说:“没呢。
他们是一对聋哑夫妇,东北的,也没有老乡,我就对他们说,我们做老乡吧。
”⒇我欣慰地笑了,说;“那加我一个吧。
”小吴狐疑地问:“你?”我看着远方,沉默了一会儿,说:“我在这里巡逻快三年了,也没遇见一个老乡。
”(选自《2015中国年度小小说》,漓江出版社,有删改。
)14.根据文意,用简洁的语言填写下面表格。
(2分)15.文中的“我”对小吴的态度有一个逐步变化的过程,根据文章内容,用恰当的词语填空。
(2分)怀疑→()→()→认同16.结合语境,品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4分)(1)他眼里汪.着泪,点点头。
答:(2)我巡逻时经常遇到他,有时会问他:“找到了吗?”他总是一脸黯然..。
答:17.第⑰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4分)小吴的身体晃了一下。
答:18.联系全文,说说小说结尾有哪些妙处。
(4分)答:第三部分 (40分)19.作文。
一个孩子,因为有了期盼,就变成一朵金色花,让妈妈生活得更加温馨;一只丑小鸭,因为有了期盼,就蜕变成一只白天鹅,绽放出生命的美丽;一场春雨,因为有了期盼,就化作春的使者,满怀深情的祝福儿童……请以“因为有了期盼”为题写一篇文章。
八年级(上)语文第三单元检测 (B)班级_______ 学号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第一部分 (20分)1.根据拼音写汉字。
(4分)踌chú( ) qiàn( )疚zhǎn( )转反侧衣衫褴lǚ( ) 2.下面的句子中各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4分)①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籍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蔌蔌地流下眼泪。
②往往讲到孤女患难,或义妇含冤的凄惨的情形,她两人便都热泪莹眶,泪珠尽往脸浃上涌流。
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在括号内填上相应的作家、作品。
(6分)①,家书抵万金。
(杜甫《春望))②,夜泊秦淮近酒家。
(杜牧《泊秦淮》)③僵卧孤村不自哀,。
(陆游《》)④人生自古谁无死,。
( 《过零丁洋》)4.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个字。
(3分)苏州的建筑工地每年有1000多个,如果把这些工地的围墙适当“美容”一下,他将成为街头一道独特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