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课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 格式:doc
- 大小:371.64 KB
- 文档页数:7
课题第13课香港和澳门的回归备课时间课节累计 1 科目历史班级课时1课时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和掌握“一国两制”的提出和含义,香港和澳门问题的由来,港澳回归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通过“一国两制”和香港、澳门回归等历史事实的叙述,认识其历史意义,培养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观看课本插图中激动人心的情景及相关视频,体验香港、澳门与祖国大家庭血脉相连的深情,进一步巩固爱国情感,深化追求祖国统一的信念。
二、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香港和澳门回归的历史意义。
2.教学难点:“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含义。
三、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教学
时间
教学
手段
(一)启:
1.回顾旧知:(1)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什么?(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怎样实施的?
(3)党和政府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措施是什么?
2.导入新课:
《七子之歌·澳门》
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的真姓?
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
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
那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
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教师小结:“妈港”指的是哪里?母亲指的是哪里?香港、澳门、台湾是什么时候怎样离开祖国母亲的怀抱的呢?我们学习第13课《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5分钟
8分钟
教师引
导学生
讲述
多媒体
展示导
学提纲
(二)学: 导学提纲:
1.香港和澳门问题的由来?(结合八上内容分析)
2.“一国两制”构想提出的背景?是谁提出的?
3.“一国两制”的含义、地位和意义?
4.香港、澳门回归的主要经过和意义?
(三)议:
(小组讨论)香港和澳门为什么能够回归祖国?给我们哪些启示? (四)导:
一、“一国两制”的构想 1.港澳问题的由来 史料1 香港问题的由来。
史料2 澳门问题的由来。
教师:假如你是港澳居民,在经历了多年的殖民统治后,你最大的渴望是什么? 学生:盼望国家富强,渴望回到祖国的怀抱。
教师: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祖国的日益强大,如何解决香港、澳门问题,就多次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5分钟
20分钟
多媒体展示问题学生讨论
教师引导学生掌握
2.“一国两制”的构想
史料1984年,邓小平曾跟英国外交大臣杰弗里·豪说:“解决台湾、香港问题可以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非和平方式,一种是和平方式。
非和平方式,或者说武力解决问题,总是不好的。
怎样能用和平方式解决问题呢?这必须充分照顾到香港和台湾的历史和实际情况。
”
(学生讨论、教师提示点拨)
教师:解决香港、澳门问题的途径和方式有哪两种?各有何影响?
学生:一种是和平方式,一种是非和平方式,就是用武力解决,这既会影响中英、中葡关系的正常发展,又会伤害港澳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和平方式则可以减少阻力,有利于港澳顺利回归。
学生得出结论:和平的方式有利于港澳的正常发展,更符合人民的心愿。
教师: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了什么构想?
学生:“一国两制”。
教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其含义是什么呢?其中“两制”指的是两种什么制度?
学生:“一国两制”就是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两制”指的是两种社会制度。
教师:“一国两制”的提出,受到了港澳各界人士的欢迎,为香港和澳门的回归开辟了途径。
二、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1.香港回归
史料11982年9月24日,邓小平和撒切尔夫人在人民大会堂就解决香港问题举行会谈。
会谈过程中,邓小平强调: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
现在收回香港的时机已经成熟。
应明确指出:1997年中国将收回香港不仅是新界,而且还包括香港岛、九龙。
如果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8周年即1997年,中国还不把多媒体展示学生答、互批
香港收回,任何一个中国领导人和政府都不能向中国人民交代,甚至也不能向世界人民交代。
经过3年、22轮的艰苦谈判,终于在1984年签署了《中英联合声明》。
史料21984年12月19日,中英两国政府《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在北京签署。
史料3中英香港交接仪式。
教师:结合图片总结归纳香港回归的历程。
学生:(1)1984年12月,中英签署联合声明;
(2)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
2.澳门回归
史料11987年4月,中国政府和葡萄牙在北京签署《中葡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
史料21999年12月20日,中葡两国政府在澳门举行澳门交接仪式,中国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设立澳门特别行政区。
教师:结合图片总结归纳澳门回归的历程。
学生:(1)1987年4月,中葡签署联合声明;
(2)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
史料3第一章第五条香港特别行政区不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和政策,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变。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史料4第一章第五条澳门特别行政区不实行社会主义的制度和政策,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变。
——《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教师:香港、澳门回归建立特别行政区,“特别”在哪儿?特别行政区和深圳等经济特区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学生讨论,教师引导。
教师:香港、澳门回归建立特别行政区,享有自治权。
特别行政区和深圳等经济特区最大的不同是社会制度不同。
3.历史意义
教师:香港和澳门回归有什么重大历史意义?
学生: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教师:16世纪中叶,葡萄牙侵占了澳门,100多年前,英国侵占了香港。
为什么到20世纪90年代,中国能够收回香港和澳门?从中我们可以得出什么启示?
学生讨论。
教师总结:港澳自古以来是中国的领土,收回港澳得到全国人民的支持;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启示: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是硬道理。
史料1香港回归前后GDP对比图。
史料2澳门回归十周年对比图。
教师:回归后的香港、澳门经济继续发展,人民生活稳
定,说明了什么?
学生:证明“一国两制”是正确的,切实可行的。
香港、澳门回归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也是
7分钟20世纪世界史上的重大事件。
这场盛事向世人证明了“一国
两制”的正确和中国人民统一祖国的决心。
也说明当今中国
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标志着中国在完成祖国
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我们应坚信,在中国
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各种分裂中国的阴谋都不会得逞。
祖
国的统一是人心所望,大势所趋。
(五)练:达标检测(共10分)
1.提出“一国两制”构想的是( D )
A毛泽东 B周恩来 C江泽民 D邓小平
2.“一国两制”是针对下列哪些问题提出的构想( D )
(1)西藏问题(2)台湾问题
(3)香港问题(4)澳门问题
A(3)(4)
B(1)(3)(4)
C(1)(2)(3)(4)
D(2)(3)(4)
3.根据中英联合声明的规定,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是在
( C )
A1971年 B1978年
C1997年 D1999年
4.根据中葡联合声明的规定,中国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是
在( D )
A1995年 B1997年
C1998年 D1999年
5.香港、澳门分别回归祖国,所根据的原则是( B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一国两制”科学构想
C 四项基本原则
D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四、板书设计:
第13课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一国
两制”
⎩⎪⎪⎨⎪⎪⎧提出:邓小平
含义: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 主义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 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实践:香港、澳门的回归⎩⎨⎧时间:1997年香港回归,1999年澳门回归
意义:洗雪百年国耻,在完成祖国 统一大业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五、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