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郴州市第八中学七年级地理下册 8.3 俄罗斯导学案1
- 格式:doc
- 大小:81.00 KB
- 文档页数:1
湘教版七下地理第八章第三节俄罗斯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七下地理第八章第三节《俄罗斯》内容主要包括俄罗斯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自然资源、人口、城市和工业等方面的知识。
本节内容是学生对俄罗斯的整体了解,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图表和文字,生动地展示了俄罗斯的自然和人文景观。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但对俄罗斯这样一个遥远而庞大的国家,了解还不够深入。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学生应能对俄罗斯有更全面的了解,提高对地理知识的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俄罗斯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自然资源、人口、城市和工业等特点;2.过程与方法:通过查阅资料、讨论、观察地图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俄罗斯这个国家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学生关爱地球、珍惜资源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俄罗斯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自然资源、人口、城市和工业等特点;2.难点:俄罗斯的地形、气候和自然资源的分布关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地图和视频等资料,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案例分析法:以俄罗斯为例,分析其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自然资源、人口、城市和工业等特点;3.讨论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图片、地图、视频等教学资料;2.准备计算机、投影仪等教学设备;3.准备纸质地图和教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展示俄罗斯的美丽风景,引导学生关注俄罗斯这个国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地图和文字资料,呈现俄罗斯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自然资源、人口、城市和工业等特点,让学生对俄罗斯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俄罗斯的地形、气候和自然资源的分布关系,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发现问题。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8.3《俄罗斯》(第1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8.3《俄罗斯》这一课时主要介绍了俄罗斯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自然资源、人口分布、经济状况以及其在国际上的地位和作用。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地图和文字材料,帮助学生了解俄罗斯的基本情况,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地理空间概念和地理现象有一定的认识。
但俄罗斯地域广阔,情况复杂,学生对其的了解相对有限。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从地图和文字材料中获取信息,培养他们的读图能力和资料分析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俄罗斯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自然资源、人口分布、经济状况以及其在国际上的地位和作用;学会阅读和分析地图、文字材料。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和文字材料,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资料分析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俄罗斯这个国家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他们的地理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俄罗斯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自然资源、人口分布、经济状况以及其在国际上的地位和作用。
2.难点:对俄罗斯地域广阔、情况复杂的理解,以及从地图和文字材料中获取和分析信息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地图教学法:通过地图引导学生了解俄罗斯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等。
2.资料分析法:通过文字材料,让学生了解俄罗斯的人口分布、经济状况等。
3.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俄罗斯在国际上的地位和作用,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2.地图:俄罗斯地图、欧洲地图、亚洲地图等。
3.文字材料:关于俄罗斯的人口分布、经济状况等的资料。
4.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俄罗斯的地图,引导学生关注俄罗斯的地理位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展示俄罗斯的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等图片和文字材料,让学生了解俄罗斯的自然环境特点和自然资源丰富程度。
俄罗斯学习目标1.借助地图,说出俄罗斯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特点。
2.掌握俄罗斯的地形种类和分布,以及各地形区之间的分界线。
3.归纳俄罗斯主要的气候类型和气候特点,各地区间气候差异以及形成的原因学习重点1.地形种类和分布。
2.气候特点及其成因,各地区间气候差异形成的原因。
学习难点认识俄罗斯的地形、河流、气候等地理特征及其分布自主学习1俄罗斯东起____洋,西至____海,北达____洋,南到中国、蒙古、哈萨克斯坦的边界。
是一个地跨____两洲、____半球的国家。
2.俄罗斯地形以____为主,境内有欧洲最大的____平原,亚洲最大的_____平原。
地势____高____低。
3.俄罗斯气候类型以________气候为主,冬季________,夏季____。
合作探究1.说一说俄罗斯的纬度位置,濒临的海洋以及陆上邻国。
2.找出欧洲最长的河流——伏尔加河,说一说它流经的地形区和注入的水域。
3. 俄罗斯主要有哪些气候类型?课堂检测1.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是 ( )A.美国B.俄罗斯C.加拿大D.中国2.俄罗斯的地势特征为()A.西高东低B.东高西低C.北高南低D.南高北低3.下列关于俄罗斯的说法正确的是()A.是世界上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民族为单一的俄罗斯族B.包括欧洲部分和北亚部分,由于北亚地域辽阔,是个传统的亚洲国家C.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D.资源丰富,春小麦、甜菜等农产品产量稳定,为著名农业大国下图为俄罗斯沿60ºN地形剖面图,读图完成4—5题。
4.俄罗斯的地势特征为()A.西高东低B.东高西低C.北高南低D.南高北低5.图中M、N表示的地理事物分别为()A.斯堪的纳维亚山脉、鄂毕河B.大高加索山脉、叶尼塞河C.乌拉尔山脉、勒拿河D.乌拉尔山脉、叶尼塞河6.王明从俄罗斯考察回来,他告诉朋友的几句话中,可信的是()A.俄罗斯东西较长,纬度相当,气候差异较小B.乌拉尔山脉以西为温带海洋性气候C.北冰洋沿岸是终年严寒的极地气候D.太平洋沿岸是温带大陆性气候7.地理老师说:“俄罗斯资源丰富。
8。
3。
1 俄罗斯教学基本信息课题8。
3。
1 俄罗斯课型新授课课时安排2年级七年级下册教学目标在本课学习结束时,学生能够:1。
了解俄罗斯的地理位置、面积.2.读图掌握俄罗斯的主要地形、河流和气候特征。
3。
了解俄罗斯森林资源、水资源和矿产等自然资源,记住俄罗斯主要工业区和工业部门。
教学重难点了解俄罗斯的地理位置、面积。
读图掌握俄罗斯的主要地形、河流和气候特征。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意图明确目标 1.了解俄罗斯的地理位置、面积。
2.读图掌握俄罗斯的主要地形、河流和气候特征.3.了解俄罗斯森林资源、水资源和矿产等自然资源,记住俄罗斯主要工业区和工业部门。
培养学生从地理的角度学会区域地理中的自然地理特征的归纳新课导入展示俄罗斯的自然风光图片,在优美的景观中带领同学们走进俄罗斯。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预习导学让同学们读图,找出世界上地跨两大洲的共有哪些国家,再看面积最大的是哪个国家,从而导出今天要学的内容.这节课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俄罗斯的位置、范围和环境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题引入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和谐师生关系。
互动探究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俄罗斯探究一:领土组成和地理位置PPT展示俄罗斯位置图,同时让学生拿出课前发的俄罗斯位置图.教师:指导学生用红笔描出俄罗斯的陆上疆界,用蓝色笔描出海岸线。
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勾勒出俄罗斯的范围。
教师:展示挂图世界面积排在前六位的国家,让学生感受俄罗斯的面积之大,并让学生通过资料,了解俄罗斯东西距离遥远这个特点。
查找俄罗斯的位置(三步)1、确定俄罗斯的半球位置教师布置任务PPT展示“俄罗斯位置范围”图,确定俄罗斯的半球位置。
通过阅读地图,了解俄罗斯的范围及主要的陆上邻国.培养学生读图识图的能力.明确俄罗斯的半球位置,培养学生区域地理的学习思路.学生完成任务(1)找出纬度范围,明确俄罗斯的南北半球位置──全部位于北半球。
(2)找出俄罗斯的经度范围,位于30°E 向东到170°W之间(20°W和160°E构成的经线圈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大部分地区位于东半球.2、俄罗斯的海陆位置教师布置任务(1)找出亚欧两大洲的分界线,并标注。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8.3《俄罗斯》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8.3《俄罗斯》是本册书中关于俄罗斯地理特征和概况的介绍。
本节课内容主要包括俄罗斯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自然资源、工业、交通、城市等方面的知识。
教材通过生动的地图、图片和文字,使学生能够直观地了解俄罗斯的地理特点和优势。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俄罗斯的地理概况,提高对国家地理特征的认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关于世界地理的基本知识,对其他国家地理特征有所了解。
但俄罗斯作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其地理特点和优势较为复杂,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进一步掌握。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通过观察地图、分析图片和文字资料,提高自己的地理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俄罗斯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自然资源、工业、交通、城市等地理特征;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地图、图片和文字资料,提高自己的地理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俄罗斯这个国家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学生对地理学科的热爱。
四. 教学重难点1.俄罗斯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的特点;2.俄罗斯自然资源、工业、交通、城市的分布和特点。
五. 教学方法1.地图观察法:通过观察地图,使学生直观地了解俄罗斯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特征;2.图片分析法:通过分析图片,使学生了解俄罗斯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3.资料分析法:通过分析文字资料,使学生了解俄罗斯的自然资源、工业、交通、城市等特征;4.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分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地理观察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2.地图:俄罗斯地图;3.图片:俄罗斯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图片;4.资料:俄罗斯自然资源、工业、交通、城市等相关资料;5.课件:俄罗斯地理特征和概况的课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俄罗斯地图,引导学生观察俄罗斯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特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湘教版七下地理8.3俄罗斯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主题是俄罗斯,湘教版七下地理教材8.3节内容,主要介绍了俄罗斯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资源状况、经济发展、人口分布以及其与中国之间的关系。
教材内容丰富,插图清晰,有助于学生对俄罗斯的了解。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对地理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俄罗斯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国家,其丰富的地理、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知识对学生来说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从地图、图片等资料中获取信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俄罗斯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资源状况、经济发展、人口分布等基本知识,认识俄罗斯与中国之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从地图、图片等资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俄罗斯这个国家的兴趣和好奇心,增强学生的国际视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俄罗斯地理位置、自然环境、资源状况、经济发展、人口分布等基本知识。
2.难点:俄罗斯与中国之间的关系,以及俄罗斯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俄罗斯的自然风光、经济发展等图片和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
2.案例分析法:以俄罗斯为例,分析其地理位置、资源状况等因素对其经济发展的影响,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讨论法:学生就俄罗斯与中国之间的关系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设计好课堂提问和讨论问题。
3.准备好板书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展示俄罗斯的美丽风光和特色建筑,引导学生关注俄罗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俄罗斯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资源状况、经济发展、人口分布等基本知识,让学生对俄罗斯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七年级地理下册《 8.3 俄罗斯》教学设计(新版)湘教版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8.3 俄罗斯》教学设计,主要介绍了俄罗斯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资源状况、经济特点、政治体制、文化特色等方面。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俄罗斯的基本情况,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但对于俄罗斯这样一个地跨亚欧两大洲的国家,其丰富的地理、政治、文化等方面的知识还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拓展。
此外,学生对于地图的阅读和分析能力还需加强。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俄罗斯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资源状况、经济特点、政治体制、文化特色等基本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阅读、图片观察、资料查询等方法,提高学生获取和处理地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俄罗斯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民俗特色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俄罗斯的自然环境、资源状况、经济特点、政治体制、文化特色等基本知识。
2.难点:俄罗斯的地形、气候特点及其对经济、人口分布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地图阅读法:通过观察地图,了解俄罗斯的地理位置、领土面积、邻国等基本信息。
2.图片观察法:通过观察图片,了解俄罗斯的自然环境、资源状况、建筑特色等。
3.资料查询法: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俄罗斯的经济特点、政治体制、文化特色等。
4.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际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
2.图片:俄罗斯的自然风光、城市建筑、民俗活动等。
3.资料:俄罗斯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资料。
4.地图:俄罗斯及欧洲、亚洲部分地图。
5.多媒体设备:电脑、投影仪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俄罗斯的自然风光、城市建筑等图片,引导学生关注俄罗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地图阅读,使学生了解俄罗斯的地理位置、领土面积、邻国等基本信息。
课题:第三章 第三节 俄罗斯(1)主备人:审查人:复核人:课型:新讲课总第20课时【教课目的】知道俄罗斯的国土辽阔及地理地点,知道俄罗斯的地形、天气 【要点、难点】要点:地理地点,国土构成特色和国都难点:归纳俄罗斯温带大陆性天气为主和各地域天气差别的形成原由及特色 【教课过程】先学后教预习指导一、 面积最大的国家 1、幅员辽阔,是世界上边积 的国家,也是独一地跨两洲和 半球的国家。
2、北临 洋,东临 洋,西临 海。
3、 山脉以东为亚洲部分,以西为 部分。
二、平原广大 1、俄罗斯地势 ,地形以 和 为主,此中 70%是广阔 的 。
2、主要地形区(自西向东) : 平原、乌拉尔山、 平原、叶尼 塞河、 高原、勒拿河、 山地。
三、温带大陆性天气为主 1、天气种类:地处中高纬度地域,主要为 天气,此外还有终年严寒的 天气、太平洋沿岸的 天气。
2、人口与城市:主要集中在 ,因这里天气较 。
当堂训练稳固提升 1.以下图是“俄罗斯城市、河流、地形散布略图” ,填图并回答以下问题:(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A________(山脉)B________(湖泊)C________(湖泊)D________(河流)E________(河流)F________(河流)(2)山脉A以西是________平原,以东是________平A也是亚欧两大洲的分界”。
原,同时山脉线。
(3)俄罗斯有横跨亚欧大陆的________大铁路,被称为“亚欧大陆桥走近国家地区认知,读俄罗斯地形表示图,回答以下问题。
(1)依据图中信息,简要归纳该国地形地势特色________。
(2)依据图中信息,判断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的大概流向________。
(3)俄罗斯海岸线漫长,河流众多,但水运比重却特别小,剖析其原由________。
达标检测反应提升1、俄罗斯的几条重要河流自南向北注入北冰洋。
以下河流中不切合此特色的是:()A、叶尼塞河B、勒拿河C、鄂必河D、伏尔加河2、俄罗斯的伏尔加河流入里海,因此它是一条:()A、外流河B、内流河C、运河D、季节性河流3、俄罗斯众多大河中,地处欧洲部分的是:()A、伏尔加河B、叶尼塞河C、勒拿河D、鄂必河4、俄罗斯位于北冰洋的不冻港是:()A、符拉迪沃斯托克B、圣彼得堡C、苏维埃港D、摩尔曼斯克5、以下对于世界湖泊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深度最大的是里海B、面积最大的是密歇根湖C、含盐量最高的是咸海D、死海湖面是世界陆地表面最低点【讲堂板书(师)知识归类(生)】课题:第三章第三节俄罗斯(2)主备人:薛倩审查人:复核人:课型:新讲课总第21课时【教课目的】联系俄罗斯自然条件特色,说明该国开发西伯利亚的状况。
8.3.1 俄罗斯一、预习案1、预习目标1.了解俄罗斯的地理位置、面积。
2.读图掌握俄罗斯的主要地形、河流和气候特征。
3.了解俄罗斯森林资源、水资源和矿产等自然资源,记住俄罗斯主要工业区和工业部门。
2、预习重点了解俄罗斯的地理位置、面积。
读图掌握俄罗斯的主要地形、河流和气候特征。
3、达标练习一、面积最大的国家1.俄罗斯幅员辽阔,面积_________万千米2,是世界上面积_________的国家,也是唯一地跨____、_____两大洲和东、西两半球的国家。
2.俄罗斯地势_________,地形以_________和_________为主,其中平原约占全国总面积的70%。
主要山脉有_________、_________等,西伯利亚东部和南部多山地。
乌拉尔山脉以西为_________,向东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和东西伯利亚山地等。
3.俄罗斯地处中、高纬度地区,以_________气候为主,冬季_________,夏季_________。
由于领土辽阔,各地气候差异显著。
北冰洋沿岸属________气候,太平洋沿岸属_________气候。
4.俄罗斯自然资源_________,种类_________,蕴藏量___,自给程度高。
矿产资源中,_________、_________、煤、铁、金、铜、铅、锌、镍、钴、钾盐等的储量均居世界前列。
5.俄罗斯森林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_________,拥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针叶林区。
水资源充足,河川径流总量居世界第_____位。
位于西伯利亚的_________是世界上最深、淡水储量最大的湖泊。
二、探究案1、要点回顾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俄罗斯探究一:领土组成和地理位置PPT展示俄罗斯位置图,同时让学生拿出课前发的俄罗斯位置图。
查找俄罗斯的位置(三步)1、确定俄罗斯的半球位置PPT展示“俄罗斯位置范围”图,确定俄罗斯的半球位置。
2、俄罗斯的海陆位置教师布置任务(1)找出亚欧两大洲的分界线,并标注。
俄罗斯(一)
【学习目标】
1、借助地图,说出俄罗斯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特点。
2、掌握俄罗斯的地形种类和分布,以及各地形区之间的分界线。
3、归纳俄罗斯主要的气候类型和气候特点,各地区间气候差异以及形成的原因。
【难点、重点】
1、地形种类和分布
2、气候特点及其成因
3、各地区间气候差异形成的原因
【学习过程】
一、新课导入(号称北极熊的国家是哪个?)
二、自主学习
1、在地图上找出一些地点:太平洋、鄂霍次克海、白令海、白令海峡、北冰洋、巴伦支海、
波罗的海、黑海、里海、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哈萨克斯坦、中国、蒙古、朝鲜、东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东西伯利亚山地、叶尼塞河、勒拿河
2、俄罗斯东起____洋,西至____海,北达____洋,南到中国、蒙古、哈萨克
斯坦的边界。
是一个地跨____两洲、____半球的国家。
3、俄罗斯地形以____为主,境内有欧洲最大的____平原,亚洲最大的_____
平原。
地势____高____低。
4、俄罗斯气候类型以________气候为主,冬季________,夏季____
____。
三、合作探究
1、俄罗斯亚洲部分的面积比欧洲部分要大,为什么却属于欧洲国家?
2、俄罗斯各大地形区之间以大山大河成为明显的分界线,请在地图上找出这些分界线并说
出每条分界线两侧的地形区。
3、试归纳俄罗斯各地之间气候的差异并分析这些差异形成的原因。
【巩固练习】
1、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是 ( )
A、美国
B、俄罗斯
C、加拿大
D、中国
2、俄罗斯的地势特征为()
A、西高东低
B、东高西低
C、北高南低
D、南高北低
3、下列关于俄罗斯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是世界上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民族为单一的俄罗斯族
B、包括欧洲部分和北亚部分,由于北亚地域辽阔,是个传统的亚洲国家
C、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D、资源丰富,春小麦、甜菜等农产品产量稳定,为著名农业大国
【小结】
这节课我学会了________________,还有________不懂。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