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铁道大学《铁路行车组织》复试考试大纲
- 格式:doc
- 大小:30.50 KB
- 文档页数:2
《铁路行车组织》课程复习资料《铁路行车组织》课程复习资料一、单项选择题:1.()是车流组织的具体体现。
[ ]A.月度货运计划B.列车编组计划C.列车运行图D.技术计划2.技术站先到车辆等待后到车辆,直至凑满一个列车所需要的车数,这个过程称为 [ ]A.货车集结过程B.货车周转过程C.货车待编过程D.货车待发过程3.二分格列车运行图主要用于 [ ]A.编制新运行图B.日常调度指挥绘实际运行图C.编制旅客列车方案图D.编制货物列车方案图4.铁路线以()划分为区段。
[ ]A.客运站B.技术站C.中间站D.货运站5.技术站一个班工作的领导和组织者是 [ ]A.分别上下行区间最大时分B.分别上下行区间最小时分C.区间上下行时分之和最大的时分D.分别上下行全部区间之和的时分6.单线半自动闭塞区段,某中间站只有2条到发线(包括正线在内)时,同一时间内车站允许列车的会车方式是 [ ]A.两列通过B.两列停车一列通过C.一列通过一列停车D.两列通过一列停车7.技术站一个调车组的调车工作应由()领导。
[ ]A.调车指导B.连结员C.调车长D.车长8.下列作业不属于到发技术作业的是 [ ]A.技术检查B.摘机车C.开放或关闭信号D.票据交接9.卸车作业未完的货车按()统计。
[ ]A.重车B.空车C.非运用车D.备用车10.单线非自动闭塞区段,旅客列车基本扣除系数一般是 [ ]A.不一定B.等于 1C.小于 1D.大于111.技术直达列车是在()站编组,通过一个及其以上编组站不进行改编作业的列车。
[ ]A.装车站B.卸车站C.技术站D.中间站12.在接发列车工作中,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指派他人办理而必须由车站值班员亲自办理的作业是 [ ]A.办理闭塞B.布置进路C.开放信号D.交接凭证13.当到达车组大小相等,车组到达间隔时间相等,而集结有中断时,T集()12m车小时。
[ ]A.等于B.不等于C.小于D.大于14.根据《技规》和列车编组计划的要求,将车辆选编成车列或车组,这种调车称为()调车。
铁路行车组织一、名词解释:1.调车2.解体调车3.溜放调车法4.车站5.推送调车法6.改编列车7.编组调车8.部分改编中转列车9.无调中转车10.货车集结过程11.中时12.车站办理车数13.直通列车14.摘挂列车15.分组列车16.区段列车17.车流径路18.迂回径路19.列车运行图20.车站间隔时间21.不同时到达间隔时间(τ不)22.会车间隔时间(τ会)23.追踪运行24.铁路运输能力25.通过能力26.困难区间27.限制区间28.扣除系数29.顺向车流30.逆向车流31.技术计划32.使用车计划33.卸空车计划34.货车周转时间35.管内工作车36.空车周转时间37.货车日车公里38.货车日产量39.机车全周转时间二、问答题1、技术站为什么要办理列车和车辆的技术作业?列车技术作业的主要内容有哪些?2、对车站日常运输工作的要求是什么?3、何谓货车集结过程,有哪两种,各用于何处?4、调车作业分哪几种,有哪些基本要求?5、试述牵出线和驼峰调车的作业特点。
6、影响货车集结参数C的因素有哪些?压缩货车集结停留时间的措施有哪些?7、车站作业计划包括哪些内容,相互间有什么关系?8、货车停留时间统计有哪两种,各自用途何在?9、装车地直达运输组织有什么好处?装车地直达列车可分为哪几种,组织条件是什么?10、违反列车编组计划的不良影响有哪些?试举例说明。
11、说明常用的车站间隔时间,并绘图表示。
12、试述技术计划的主要作用和内容。
13、列出计算货车周转时间的车辆相关法和时间相关法公式,说明压缩货车周转时间的途径。
14、试述牵出线调车作业方法、特点及适用条件15、常用的驼峰作业方案有哪几种,各有何优缺点。
三计算题:1.已知:①待编车列5 1 3 4 2 1 3 5 4 1 停于调车线11道;②调车机在图右作业;③调车线使用不受限制。
要求:①按站顺(1 2 3 4 5)编组摘挂列车42021次;②用表格法下落、合并,且一次重复分解待编车列,编制编组调车计划;③42021次到发线5道开车。
《铁路行车组织》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编号:50L278Q2、课程体系/类别:理论课/专业课/主干课3、学时/学分:32/24、先修课程:运输组织学,管理运筹学,交通运输设备5、适用专业:交通运输、铁路运输二、课程教学目标及学生应达到的能力本课程授课对象为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高校铁路运输专业本科生,属交通运输专业特色课,是该专业重要的专业特色课程。
教学目标:学生通过本课程学习,应了解铁路行车组织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掌握铁路车站、路局运营管理工作的基本原理和最有效地综合运用铁路技术设备及能力、完成营销任务、满足市场需求的方法,为从事铁路系统的实际运营管理工作、进行行车组织现代化的科学研究工作打下理论基础。
三、课程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四、课程教学安排(一)教学方法绪论1、重点讲述的内容铁路运输生产过程及其特点,铁路行车组织各部分内容的相互关系。
2、建议补充学习的内容从相关文献中查找高速铁路及重载运输发展对铁路行车组织的影响。
3、教学方法:本章内容为整个铁路行车组织概括性介绍,定性内容较多,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但应注重联系实际,并要求学生完成自学内容。
4、作业安排:复习思考题,针对教授内容布置小论文一篇或针对自学内容布置读书笔记一篇。
使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有较为感性的直接认识,并深入理解某一方面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情况。
第二篇车站工作组织第一章概述1、重点讲述的内容技术站办理的列车、货车种类及货车的技术作业过程和作业地点(站内运行径路),掌握用图解方式说明不同种类列车在站内走行径路。
2、建议补充学习的内容高速铁路车站、重载铁路车站、联运站的基本情况。
3、教学方法:本章内容为铁路车站工作组织定性内容较多,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但应注重联系实际,并要求学生完成自学内容。
4、作业安排:复习思考题,针对教授内容布置小论文一篇或针对自学内容布置读书笔记一篇。
使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有较为感性的直接认识,并深入理解某一方面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情况。
《铁路行车组织》课程复习重点一、考试题型1. 填空题2. 判断题3. 名词解释4. 简答题5. 综合题二、复习重点:1. 有效卸车数。
有效卸车数是指本班内到达、本班内能卸空的车数。
2. 在编制调车作业计划时的首组。
答: 待编车列中, 第一到站的车组称为首组, 编为“1”。
3. 在编制调车作业计划时的可移车组。
答: 车组下落完毕后, 有的车组既可下落到这一列, 又可下落到另一列, 均不影响站顺, 这种车组为可移车组。
4. 运用车。
答: 运用车是指参加铁路营业运输的部属货车、企业自备车、外国货车, 内用货车、企业租用及军方特殊用途重车。
5. 不摘车装卸作业。
答:中间站利用列车停站时间进行装卸, 装卸完了仍随原列车继续运行, 称为不摘车装卸作业。
6. 停时。
答: 停时是指货物作业车一次货物作业平均在站停留时间。
7. 列车运行图。
答: 列车运行图是列车运行的图解, 是用以表示列车在铁路区间运行及在车站到发或通过时刻的技术文件。
8. 在列车运行图中什么是纯运行时分?答: 纯运行时会是指列车在区间两端站均通过时的区间运行时分。
9. 会车间隔时间。
答: 会车间隔时间是指在单线区段的车站上, 两列车交会时, 自某一方向列车到达或通过车站之时起, 至该站向这一区间发出另一对向列车之时止的最小间隔时间。
10. 分号运行图。
为适应运量的较大波动、线路较大施工, 以及节假日临时运输和特别运输的需要而编制的运行图。
11. 车站作业计划包括的内容。
分别由谁负责编制?答: 车站作业计划的内容有三: 车站班计划;阶段计划;调车作业计划。
编制人员依次为: 主管运输的副站长或运转室主任、调度室主任;车站调度员;调车区长。
12. 编制调车作业计划的要求。
答: 编制调车作业计划的要求如下:(1)符合编组列车的三个依据;(2)在安全的基础上, 提高效率。
具体要求: 钩数少、带车数少、占用股道少、行程短、作业方便、调车效率高。
(3)做到及时、准确、完整。
4、当出发列车运行线临时运休,造成车流积压时,应采取哪些措施?答:1)组织列车超轴;2)组织单机挂车;3)利用直通或区段列车附挂到中间站的车流。
5、当车流不足,影响到列车正点满轴发出时,应采取哪些措施?答:1)组织本站装卸或检修完毕的车辆补轴;2)组织附近车站的车流补轴;3)组织持续车流快速作业;4)调整解体顺序;5)调整列车到达顺序。
四、填图分析题1、什么是车站、区间,并标出图中横线处图例名称车站是铁路线路上设有配线的分界点。
区间指两个车站(或线路所)之间的铁路线路。
车站站间区间车站所间区间线路所所间区间闭塞区间闭塞区间闭塞区间闭塞区间闭塞区间2、什么是向、级、场,并标出图中编组站所属的类型向:调车系统数量,单向指上下行共用一套调车系统,双向指上下行各用一套调车系统。
级:一个调车系统向纵向排列的车场数。
场:全站主要车场的总数。
式:车站互相排列的形式,横列式或纵列式。
(单向一级三场横列式编组站)(单向二级四场混合式编组站)(单向一级三场纵列式编组站)(双向二级六场纵列式编组站)3、什么是有调中转车、货物作业车(本站作业车),并标出图中对C站而言,各支车流所属类型。
有调中转车:随某一列车到达车站,进行有调中转技术作业之后随另一列车运行的中转车。
货物作业车:在车站要进行货物装卸作业的车流。
4、什么是列车,并标出图中各种列车的类型。
列车指编成的车列,挂有机车、列尾装置及规定的列车标准5、什么是部分改编列车、到达解体列车,并标出图中对C站而言,各支列流所属类型。
部分改编列车:进行部分改编调车作业,编组内容有部分改变和中转列车。
到达解体列车:到达车站后解体并消失的列车。
5、标出图中驼峰的组成各组成设备6、试说明图中日计划图各图例表示的含义。
7、调车作业的单项时间标准如下表所示,试计算解体调车作业时分和编组调车作业时分。
解体调车作业时间列车种类空钩牵出推送溜放钩数钩分钩数钩分钩数钩分钩数钩分区段直通1 2.0 1 6.02 5.0 7 1.0 沿零摘挂1 2.0 1 6.0 1 5.0 7 1.0编组调车作业时间列车种类挂车推送溜放转线空钩钩数钩分钩数钩分钩数钩分钩数钩分钩数钩分区段直2 5.0 2 4.0 4 1.0 1 6.0 1 2.0通沿零摘4 5.0 2 3.5 10 1.0 1 6.0 1 2.0挂五、计算题1、B站在路网中的位置关系及调车场线路使用方案如下图所示,有20031次列车在到达场3道办理完到达作业,要求调车场的1调、2调完成20031次列车的解体作业,并完成10086次列车的编组,其编组内容为f42,及B站本站作业车的取送车作业。
1、车站的分类:按业务性质(客运站、货运站、客货运站)按技术作业(编组站、区段站、中间站)2、列车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按有关规定编成的车列、挂有牵引本次列车的机车、有关规定的列车标志。
3、车次形式:列车种类标识符+车次号码。
4、技术站行车指挥系统:技术站的行车工作由值班站长统一指挥;列车和单机由司机负责指挥;在调度集中区段,有关行车工作由该区段列车调度员直接指挥。
5、行车闭塞法:通过站间区间、所间区间、闭塞分区的设备或人为控制,以保证在一个区间或闭塞分区内同一时间内只有一个列车占用,使列车与列车间保持一定距离的技术方法称为行车闭塞法。
6、基本闭塞法:自动站间闭塞(单线区段)、自动闭塞(双线区段)、半自动闭塞(单线区段);繁忙的单、双线可分别采用自动闭塞、自动站间闭塞。
代用闭塞法:电话闭塞。
7、列车占用区间的凭证:8、接发列车工作的主要内容:办理闭塞、布置与准备进路、开闭信号或交接凭证、接送列车、指示接车或发车、开通区间。
9、调车工作的定义:除列车在车站到达、出发、通过及在区间内运行外,凡机车车辆进行一切有目的的移动,统称为调车。
10、调车工作的分类:调车按其设备不同分为:牵出线调车和驼峰调车两种;按其作业目的不同分为:解体调车、编组调车、取送调车、摘挂调车、其他调车。
11、驼峰调车作业过程:驼峰分解车列通常包括连挂车列、推峰、解散车列、下峰作业等作业过程。
12、影响推峰速度的因素:车辆走行性能、溜入线路阻力、溜行车组大小、气温,风向和风力、车组流行距离还有车组在列车中的排列顺序,相邻车组共同溜行距离峰下制动员的作业条件等对推峰速度都有一定的影响。
13、驼峰作业方案:单推单溜、双推单溜、双推双溜。
14、技术站办理的货物列车种类1:无改编中转列车、部分改编中转列车、到达解体列车、自编始发列车。
15、技术站办理的货物列车种类2:中转车(无调中转车、有调中转车)、货物作业车(一次货物作业车、双重货物作业车)。
2008年名词解释1、车站2、编组计划3、技术计划4、列车运行图5、通过能力2008年简答题简述铁路行车组织的主要内容及其之间的相互联系简述铁路行车组织、铁路战场与枢纽和货物运输组织的联系简述我国铁路调度指挥系统的特点及其基本组织结构简述货车周转时间的组成要素及压缩货车周转时间的措施和方法简述旅客运输组织及过程与货物运输组织及过程的区别2010年简答题1、高铁的技术经济优势2、车站发车工作正常的作业程序3、车站阶段计划主要解决的问题4、货物列车编组计划的任务和作用5、列车运行图的意义及其在铁路运输工作中的作用2012年简答题1、简述车站接车工作正常的作业程序2、编制车站阶段计划时,主要解决的问题有那些3、简述列车运行图的意义及其在铁路运输工作中的作用4、简述货车周转时间按时间相关法计算时,各项组成因素的含义,及其主客观因素5、什么是车流径路,影响车流径路选择的主要因素有哪些6、简述技术站日常运输生产中,压制货车集结车小时的主要措施论述题2008年论述简述我国铁路货物运输组织采用科学管理方法的主要内容与作用,以及他们相互间的联系试画图并简述铁路货物运输生产的全过程2010年论述1、货物运输生产过程与旅客运输生产过程的区别2、什么是区段通过能力?其影响因素?运输能力加强的主要途径2011年论述1、列车运行图包含哪些因素及它的作用;2、旅客列车和货物列车在行车组织中的差别;3、铁路货物运输生产运输过程以及示意图2012年论述1、图示铁路货物运输生产过程并论述其与旅客运输生产过程区别2、何谓铁路区段通过能力,取决哪些因素,铁路运输能力加强的主要途径有哪些。
北京交通大学远程教育课程作业年级:14春层次:高起专专业名称:铁道交通运营管理课程名称:《铁路行车组织》作业序号:习题一学号:姓名:《铁路行车组织》习题一一、填空题1.铁路运输日常工作计划的内容包括旬计划、调度日(班)计划和__车站作业计划_______。
2.铁路运输日常工作计划的内容包括____旬计划_____、调度日(班)计划和车站作业计划。
3.铁路运输日常工作计划的内容包括旬计划、__调度日(班)计划__和车站作业计划。
4.车站作业计划包括班计划、阶段计划和_____调车作业计划______。
5.车站作业计划包括_____班计划_______、阶段计划和调车作业计划。
6.车站作业计划包括班计划、___阶段计划__________和调车作业计划。
7.铁路运输工作从昨日18:01至今日18:00_______为一个工作日。
8.一个工作日分为两个班:从昨日18:01至今日____6:00____为第一班。
9.一个工作日分为两个班:从今日____6:01____至今日18:00为第二班。
10.已知甲站18点待卸车30车。
本班内到达的本站卸车为60车,这60车中本班内卸空的为42车。
则本班内的有效卸车数为___42__车。
11.已知甲站18点待卸车45车。
本班内到达的本站卸车为50车,这50车中本班内卸空的为38车。
则本班内的有效卸车数为__38___车。
12.已知甲站18点待卸车25车。
本班内到达的本站卸车为60车,这60车中本班内卸空的为45车。
则本班的卸车计划应为___70___车。
13.车站办理车数是指___车站到、发车辆总数___。
14.车站作业的运输组织原则是__。
15.班计划中计算中时,中转车数是怎样计算的16.从车站技术作业表的___调机动态_________栏可以查得调机在各时刻的作业情况及所处的状态。
17.车组排顺下落后,如下落了四列,则合并方案只有一种:___二、四合并____。
行车组织复习提纲一、填空题1.铁路运输生产的产品是旅客和货物在空间上的。
2.车站是铁路线上设有的分界点。
3.车站按业务性质可以分为:、和。
4.车站按技术作业可以分为:、和5.货物列车可以分为:“五定”班列、快运货物列车、直通货物列车、、摘挂列车、。
6.按规定条件把车辆编成车列,并及规定的时,称为列车7.“五定”班列是指:、、、、。
8.是指在技术站或装车站进行编组,途中经过一个及其以上的编组站,再进行改变作业的货物列车。
9.是指在技术站进行编组,途中经过一个及其以上的区段站,不进行改编作业的货物列车。
10.指在技术站进行编组,在区段内的中间站,不进行车辆摘挂作业的货物列车。
11.是指在技术站进行编组,在区段内的中间站,进行车辆摘挂作业的货物列车。
12.我国铁路的行车闭塞法分为和。
13.基本闭塞法包括和14.道岔除使用、清扫、检查或修理时外,经常向某一线路开通的位置,叫道岔的;向另一条线路开通的位置叫道岔的。
15.接车进路,接入停车列车时,由起,至接车线末端警冲标或止的一段线路。
16.发车进路,发出列车时,由列车前端至相对方向或站界标止的一段线路。
17.列车通过时,通过进路为该列车通过线两端或进站信号机至的一段线路。
18.指自车站一端开放进站信号机至列车全部进入接车线警冲标内停妥的时间内,也开放另一端的进站信号机,接入相对方向的列车。
19.隔开设备,指将与隔开,使两条进路的接发列车作业彼此不干扰的设备。
20.列车技术作业种类有始发列车出发作业、、部分改编中转列车作业和四类。
21.在车站办理的货车,按其在车站所办理的技术作业分为中转车和货物作业车。
22.是指在本站不进行货物装卸作业的运用货车。
按其在本站有无调车作业,分为和。
23.是指在站线、区间、专用线及铁路厂、段管线内进行装卸或者倒装作业的运用货车。
货物作业车随到达解体列车和部分改编中转列车到达,按其在本站完成装卸作业的次数分为和。
24.是指在本站卸空后,在本站再装车,进行两次货物作业的货物作业车。
《铁路行车组织》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铁路行车组织
一、考试的总体要求
本门课程主要考察考生对铁路运输组织中宏观层面的运输组织理论和微观层面的实践操作原理的掌握程度。
要求考生:了解客流和货流组织的基本内容。
掌握中间站、技术站、客运站、货运站的运输组织内容及方法;掌握中间站平面调车作业计划的编制过程和方法,技术站作业计划的编制过程和方法。
了解车流组织的原理;掌握优化单组列车编组计划的表格及算法。
了解列车运行图的相关要素以及不同种类列车运行图的编制过程及方法。
了解铁路运输能力的相关概念及计算方法,常用的铁路运输能力加强措施。
了解铁运输生产计划的内容,掌握铁路运输生产计划相关指标的计算过程。
了解铁路运输调度工作的内容及日常工作调整的常用方法。
二、考试的内容及比例
1、铁路客流组织与货流组织(0-5%):
(1) 了解铁路旅客运输的意义、特点,铁路旅客运输组织机构,铁路客流调查的常用方法。
(2) 掌握旅客运输计划的分类和内容,客流以及旅客列车的分类。
(3) 了解货物运输的意义、发展方向,货运量调查和预测的常用方法,货物运输组织的基本原则。
(4) 掌握货物运输的基本条件。
2、车站工作组织(20%~30%):
(1) 了解车展的定义、分类,中间站、客运站、货运站和技术站的运输组织内容及方法。
(2) 掌握调车作业计划的编制过程及方法。
(3) 掌握技术站中货车集结时间的计算方法以及多点取送时最佳取送顺序的确定方法。
(4) 掌握技术站作业计划的编制过程及方法。
3、车流组织(15%~20%):
(1) 了解车流组织的原理,列车编组计划的内容、编制原则、编制过程、所需资料等。
(2) 掌握直线方向优化单组列车编组计划的表格计算法。
4、列车运行图(10~15%):
(1) 了解列车运行图的定义、分类、表示方法、要素。
(2) 了解区段列车、货物列车、旅客列车、动车组、重载列车、高原列车运行图编制时的注意事项。
(3) 掌握运行图指标的定义及计算方法。
5、铁路运输能力计算与加强(10%~15%):
(1) 了解铁路运输能力的基本概念。
(2) 掌握平行运行图通过能力的计算方法。
(3) 了解车站通过能力、技术站改编能力、车站客货设施能力的计算方法。
(3) 掌握常用的铁路运输能力加强措施及其适用范围。
6、铁路运输生产计划(5%~10%):
(1) 了解铁路运输生产计划的内容。
(2) 掌握铁路运输生产计划中相关指标的计算过程。
7、铁路运输调度工作(5%~10%):
(1) 了解铁路运输调度工作的机构设置、岗位设置、主要任务。
(2) 了解铁路运输调度日常计划的编制过程及注意事项。
(3) 掌握铁路运输调度日常工作调整中的常用方法。
三、参考书目
杨浩,何世伟. 铁路运输组织学(第三版).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