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性广告的发展及投放技巧
- 格式:pdf
- 大小:105.48 KB
- 文档页数:1
论影视作品中的隐性广告内容提要:目前,一些影视作品为了获取经济效益,将大量的广告插入其中,给观众带来一种压迫感以及由此产生的接收抵触。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一种将商品信息有机地融入影视作品剧情中的广告形式悄然产生,观众在欣赏影视艺术作品的同时,不经意间构建了对产品或品牌的美好印象,既满足了观众审美欣赏,又促进了消费行为的产生,从而得到了商家和制片的青睐。
关键词:影视作品隐性广告在商业活动频繁的今天,人们对传统的叫卖式、灌输式的广告形式已经产生了一定的‚抗体‛,与此同时,一种新颖的广告形式正在不经意间影响着消费者,这就是影视隐性广告。
这种将商品信息有机地融入影视作品剧情中的广告形式,使观众在欣赏影视艺术作品的同时,不经意间构建了对产品或品牌的美好印象, 促使其消费行为的产生。
一、隐性广告概况隐性广告即植入式广告,是将产品或品牌及其代表性的视觉元素甚至服务内容策略性地融入电影、电视剧或电视节目内容中,从而达到广告主所期望的传播目的。
通俗的表达就是故事的主要角色使用一个现实生活中的产品或品牌做道具或作为背景潜入剧情,从而起到让受众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接受这个产品或品牌,促使他们去消费的作用。
(一)隐性广告的分类1.报纸软文广告。
初看和报纸中的新闻文章没有区别,等到你发现这是一篇软文的时候,你已经冷不盯的掉入了被精心设计过的‚软文广告‛陷阱。
2.口碑式广告。
口碑式传播是一种最典型的隐性广告形式,口碑式传播即通过消费者对产品或品牌的美好印象而相互传颂。
3.影视隐性广告。
在影视剧作品里出现产品或品牌的广告形式,也称为‚植入式广告‛。
从消费心理来看,观众对广告有种天生的抵触心理,因此把商品融入剧情的做法往往比直接诉求的效果好得多。
而影视剧中隐性广告的优点就在于它可以令观众在陶醉于故事情节的过程中在不经意的构建起对产品或品牌的消费意识行为。
(二)隐性广告的发展历史1951 年的电影《非洲皇后号》上出现了戈登杜松子酒的商标,这是最早的影视隐性广告。
对隐性广告的分析“隐性广告”也称植入式广告是随着电影、电视、游戏等的发展而兴起的一种广告形式,它是指在影视剧情、游戏中刻意插入商家的产品或表示,以达到潜移默化的宣传效果。
由于受众对广告有天生的抵触心理,把商品融入这些娱乐方式的做法往往比硬性推销的效果好得多。
《杜拉拉升职记》是前段时间一部热映影片,反映了职场女性的现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影片也吸引了许多投资商,在影片中大量地见到了各种品牌产品的植入式广告,各个广告效果参差不齐,在观众当中了引发了一场关于其植入式广告的热议。
一、场景植入1、兴业银行兴业银行营业厅的镜头作为场景式植入,在影片的前半段也有出现,后半段杜拉拉买车时,需要刷卡,就掏出了兴业银行的信用卡,并且给了这张信用卡一个特写镜头,让观众能够仔细地看清楚这张卡的外观。
而这张卡在设计上用了加菲猫的卡通形象,是许多女性所喜欢的。
2、益达益达多次出现在镜头当中,办公桌上,汽车里,也经常能看到主人公嚼着口香糖的场景,就像在跟观众宣传益达是生活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商品。
3、立顿稍微对红茶有一点了解的人就会知道,红茶有养胃的功效,影片中有一个桥段是王伟胃疼,杜拉拉去泡茶的时候刚好看到,也替他冲了一杯,让人联想到了红茶的这一功效。
而且红茶也是上班一族的首选饮品之一。
但是立顿的广告大量出现在一些物品的特写镜头当中,由于其产品包装色彩较为醒目,很容易被人注意到,一旦出现得过于频繁,就容易使人产生厌恶感。
4、诺基亚手机是现代人必不可少的物品之一,因此手机在影视剧当中植入广告的案例也比较的多,诺基亚就经常出现在一些热门影片中,很容易与影片的剧情相结合,只要是主人公需要打电话、发短信或者拍照,都可以植入广告,并且比较容易被认同。
这个片段中,王伟在喷泉边用N97给拉拉拍照,不时有水溅到身上,可能让观众无意识之中联想到诺基亚手机的防水功能,潜意识当中唤起了对诺基亚手机质量的认同感。
5、联想电脑也是上班族的必备用品之一,在这部电影中,出现的电脑都印着联想的标志,让人有较深的印象。
隐性广告所谓隐性广告,是相对于“显性广告”而言的,它又称“植入式广告”或“嵌入式广告”。
之所以被冠以“隐性”,主要指它隐藏于载体并和载体融为一体,共同构成了受众所真实感受到或通过幻想所感知到的信息内容的一部分,在受众无意识的状态下,将商品或品牌信息不知不觉展现给受众(消费者),进而达到广告主所期望的传播目标。
虽然隐性广告乍看起来不像广告,但它具有广告的本质特征:它有明确的广告主(例如,电影的某品牌产品赞助商),清晰的广告目的(例如,展示新产品功能或提高品牌知名度),具体的广告内容(例如,品牌名称、产品功能展示),较为明确的广告受众(例如,电影观众),而且要支付一定费用给传播载体。
这些都是构成“广告”的基本要素。
隐性广告的产生与发展:企业的广告意识不断增强,使得媒体上的广告投放量大幅度增加,大众每天都在主动或被动地接触到大量的形形色色的广告。
但是,因为虚假广告、低劣广告越来越多,大众对广告的抵触、排斥心理也随之增大,对广告的信任度下降,广告的投放效果也因此降低。
于是,在企业、媒体和广告公司的不断推动下,一种新的广告传播形式——隐性广告近年来在我国开始涌现并得到快速发展。
早期的隐性广告多出现在电影中。
在国外有据可查的电影隐性广告出现在1951年的《非洲皇后号》中,片中明显展现了戈登杜松子酒的商标。
此后,国外大量的影视剧中都出现了隐性广告。
例如,《外星人》中主人公用一种叫“里斯”(Reeses pi eces)的巧克力糖把外星人吸引到屋子里,外星人吃完一包“里斯”糖果后,即与小主人成了好朋友。
该片上映后,“里斯”糖果的销量提高了65%。
在中国出现隐性广告较早的是1992年的电视连续剧《编辑部的故事》,从此以后,隐性广告慢慢在影视剧中蔓延开来。
从电影《大腕》、《十面埋伏》、《2046》、《手机》、《功夫》到《天下无贼》,隐性广告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
比如《手机》,除了剧情时尚、大腕云集外,给人印象很深的就是影片中多次出现的男主角用的那部MOTO新款商务手机——彩信388C。
浅谈隐性广告这一传播现象所谓隐性广告又称“植入式广告”,它是随着电影、电视、游戏等的发展而兴起的一种广告形式,它是指在影视剧情、游戏中刻意插入商家的产品,以达到潜移默化的宣传效果。
由于受众对广告有天生的抵触心理,把商品融入这些娱乐方式的做法往往比硬性推销的效果好得多如近期刚推出的,真人版电影《变形金刚3》,在其用华丽特效征服观众的同时,片中一个接着一个的广告镜头成为了众多影迷议论的焦点。
其中,美特斯邦威、TCL3D电视、伊利舒化奶和联想电脑等。
印象最深刻的当然是伊利营养舒化奶,男二号还有台词呢,“等我喝完舒化奶再和你说”,太到位了,让观众深深记住了舒化奶。
隐性广告传播现象中的要素,特点,效果:与传统电视媒体和大街小巷传单广告的无休止的轰炸相比,隐性广告显然具有更大的优越性。
我们都知道,当我们坐在沙发看某个电视剧,正看到关键地方,画面一转开始播广告,并且广告的时间和插播次数非常之多,45分钟的电视剧有可能会插播1个小时的广告,尤其那种电视购物广告让人不胜其烦。
大家为了躲避广告只好不看电视!而影视作品中的隐性广告则不然,它在剧中出现时只是作为电影的一个陪衬品,置入的广告与片中的人物、场景、情节融为一体,不再刻意的追求产品的出镜率,没有了电视广告的不断重复不说,还用一种动态的模式展现出来,使观众在欣赏剧情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它,这不仅让观众不觉得厌烦,并且有的观众也乐意在观看影片的同时去不断地发掘隐藏在影片中的广告,一旦碰到自己感兴趣的,他会在以后生活中花时间和金钱去了解和购买这些电影中隐性广告的产品。
如:电影《手机》中的摩托罗拉,它不再是一个毫无感情的通讯工具,而是一个活的、有灵魂的、推动故事向前发展的关键“演员”。
观众在融入剧情的同时也不知不觉地记住了它,而且对该品牌的手机可能有了一种特有的偏好。
其优越性还体现在明星效应,从传播着看,“明星代言”有更好的说服效果,隐性广告中的品牌代言人大多借由明星,名人或有较大知名度的人物。
从隐性化网络广告}~一看未来广告的发展趋势@文/魏殿林【内容提要】随着网络成为广告传播的主流媒体之一,广告的隐性化传播手段已成为一种重要的并有可能发展为囊种主流的广告传播方式。
隐性化网络广告的主要形式包括搜索式广告、虚拟社区当中的置项式和讨论式的广告。
其共有的特征可以比较鲜明地反映出广告的发展趋势。
本文以之为例,具体分析了未来广告的发展趋势、动因和特征,以期为广告媒体研究以及相关企业和部门对广告的发展和引导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隐性化网络广告传播手段。
.目前,我国已加速进入信息化社会,网络经济发展非常迅速。
随着新媒体的普及和网络经济的壮大,网络广告也发展迅速,在广告业中比重不断加大。
在信息时代的网络领域,利用数字广告技术的发展,网络广告成为一种主流广告形式,旗下的各种V i rt uaI A dver t i s i ng(虚拟广告)形式成为新型广告的领军。
这其中最能体现其未来性的、以隐性化手段传播的网络广告代表了广告今后的发展方向。
一、网络广告渐成主流据《中国经济时报》统计,截至2006年6月,中国网民总数达到1.23亿,比上年同期增长19.4%,网站总数也达到788400个,网络的商业功能也被充分地发掘出来,经常上网购物的人数达3000万人,比去年同期增长50%,电子商务交易额也超过7000亿元。
①随着网络的迅速普及,在日渐虚拟化的信息社会时代,广告利用网络的开放性和跨时空性充分施展其影响力,网络广告预计终将取代传统媒体广告而成为主流。
普华永道在其最新年度报告<全球娱乐及媒体行业前瞻:2005—2009>中指出,2005至2009年期间,中国内地的互联网广告及接入服务消费额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达到36.2%。
中国内地的互联网广告及接入服务消费额,将由2004年的190亿美元上升至2009年的900亿美元。
⑦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形式变化最快的各类网络广告也引领着广告形式发展的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