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控矿因素与成矿规律
- 格式:ppt
- 大小:1.99 MB
- 文档页数:26
成矿规律研究成矿规律研究是矿产预测工作的核心内容,采用从点到面,点面结合的方法,解剖典型矿床,划分成矿系列并建立区域的和矿床的成矿模式,编制成矿规律图件。
第一节成矿特征研究一、典型矿床解剖典型矿床解剖工作是成矿规律研究工作的基础,要求选择工作区内在矿种、规模、成矿类型、控矿因素等方面具有代表性的矿床或矿点,进行典型矿床解剖工作。
具体要求如下:1. 控矿因素的研究控矿因素的研究是在成矿地质背景宏观分析的基础上,对控制成矿的直接地质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其前提是首先确定各类地质作用是否和成矿有关。
(1)与成矿有关的地层的研究内容:地层层序、时代、产状、空间分布、岩石组合,岩石结构构造、岩石物理性质、矿物成分,岩石化学、微量元素、不同岩性和成矿的关系。
(2)与成矿有关的岩浆岩研究内容:侵入岩三度空间形态、侵入深度、侵入期次,侵入时代、侵入角砾岩特征、自变质作用,接触带特征,岩石结构构造、剥蚀程度、矿物成分、微量元素、岩石化学、同位素成分、稀土元素分配、气液包裹体、岩石组合、脉岩、隐伏岩体的推测和圈定。
(3)控岩控矿构造研究内容褶皱构造:划分褶皱变形期,确定各期次褶皱的产状、形态、空间组合形式,确定褶皱构造演化历史及空间特征变化,确定褶皱和断裂构造的关系。
断裂构造:确定控矿和非控矿断裂,确定其形态、产状、规模、形成深度,级别划分、空间展布特征,平面和剖面形态组合特征、控矿构造期次,发生发育历史、控矿构造的性质及各期次各空间产状的性质转化特征,控矿构造和区域构造的关系及其边界条件的确定,成矿物质迁移沉淀和构造活动的关系。
(4)古构造的分析研究内容:韧性剪切带、继承性区域断裂带、火山机构、火山原生构造、火山岩浆构造带、沉积盆地,隆起和坳陷等古构造轮廓、同生构造带、造礁带等。
2. 成矿特征的研究(1)填制矿产统计卡片,内容包括矿床位置、区域构造背景、控矿因素、矿床特征、矿体特征、矿石特征等内容,附矿区平面图及典型矿体剖面图。
贵州凯里一黄平地区铝土矿床地质特征及其成矿规律贵州凯里一黄平地区铝土矿床地质特征及其成矿规律贵州凯里一黄平地区是中国南方铝土矿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
该地区的铝土矿床具有较明显的地质特征,其成矿规律也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
地质特征1.岩石类型:凯里一黄平地区的铝土矿床主要分布于花岗质杂岩和变质岩中。
2.矿物组成:铝土矿床的矿物组成主要为高岭石、脱水硬铝石、伊利石等。
3.分布特点:铝土矿床呈脉状或层状分布,大多分布于岩石结构破碎或变质作用明显的地带。
4.矿床形态:铝土矿床形态多样,包括脉状、层状、扭曲脉状、提氧带状等。
成矿规律1.岩石组合条件:凯里一黄平地区的铝土矿床主要与含铝、钾的花岗岩和变质岩有关。
2.成矿物质来源:铝土矿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地壳中含铝的矿物,如长石、云母、石英等。
3.成矿过程:该地区铝土矿的形成与晚期热液活动有关,主要经历了矿化热液侵入、热液变质交代和沉淀-氧化等过程。
4.成矿控制因素:影响铝土矿床形成的主要控制因素包括岩石组合条件、构造背景、地形地貌以及沉积-成岩作用等。
总体来看,凯里一黄平地区铝土矿床具有较为明显的地质特征和成矿规律,这些规律性特征为资源勘探和开发提供了一定的指导。
同时,多种因素的交互作用也为该地区铝土矿的形成和分布提供了科学依据。
以下列举几个与贵州凯里一黄平地区铝土矿床相关的数据,并进行简要分析:1. 贵州凯里一黄平地区铝土矿储量为15亿吨,属于国内储量最大的铝土矿区之一。
该数据表明了凯里一黄平地区铝土矿资源的丰富性,为该地区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巨大的潜力。
同时,由于能源、工业等领域对铝的需求量不断增加,铝土矿的开发和利用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
2. 贵州凯里一黄平地区铝土矿主要分布于广西、贵州交界地带,其中广西柳南县为铝土矿开采主要区域,占铝土矿总储量的80%以上。
该数据反映了凯里一黄平地区铝土矿的分布情况,同时也体现了广西柳南县在区域内铝土矿资源开发中的重要地位。
矿产资源M ineral resources 矿山成矿规律研究吴远亮,刘镇华摘要:矿山床成因主要有两种,一种为沉积型,另一种为变质型,均属层控性矿床。
本区矿床就是沉积变质型矿床类型。
本文将结合实际针对矿山成矿规律展开深入研究。
关键词:矿山;成矿规律区内主要矿体大部分位于当地侵蚀基准面之上,地形较有利于自然排水,矿床主要充水含水层富水性弱,地下水补给条件差。
矿区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区内地形地貌条件简单,地层岩性较单一,地质构造不发育,局部地带受风化作用影响,岩体的稳定性变差,露采边坡可沿不利结构面产生局部滑移。
矿区工程地质条件中等;区内附近无污染源,矿石及废石不易分解出有害组分。
为了确保采矿工程的顺利进行,针对矿山成矿规律展开分析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1 矿区地质1.1 区域地质矿区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华夏板块(Ⅱ)东南加里东期造山带(Ⅲ)武功山隆起,北部为扬子陆块江南东部隆起带九岭逆冲隆起,南部为华南陆块北武夷云开—会稽山前沿褶冲带(Ⅲ1)和南侧的武功山逆冲推覆带(Ⅲ1),区域褶皱构造处于神山倒转褶皱南翼。
联圩组。
褐黄色黏土、亚黏土、含砾亚砂土,下部砂砾层及砾石层;佘田桥组。
紫红色石英砂岩、粉砂岩、钙质粉砂岩、白云岩、硅质岩、泥硅质岩;牛角河组。
灰、深灰色高碳质板岩(石煤)、硅质板岩、石英岩、粉砂质板岩及变质砂岩组成的砂板岩互层;老虎塘组—坝里组(合并表示)。
灰色白云母石英片岩、二云母石英片岩夹粉砂岩、绢云千枚岩、厚层状变凝灰质砂岩、长石石英砂岩、粉砂质板岩夹硅质岩;下坊组。
绿泥千枚岩、绿泥绢云千枚岩、含黄铁矿绢云千枚岩、含磁铁矿绢云千枚岩、含磁铁石英岩、磁铁石英岩;上施组。
浅灰色绢云千枚岩、黑云母绿泥绢云千枚岩;库里组。
黑色碳质绢云千枚岩、砂质千枚岩;板坑单元。
中粗粒斑状黑云二长花岗岩;“新余式”铁矿;矿区范围。
区域上已知矿产有。
铁矿、硅质岩矿,钾长石矿;武功山腹地一带有雅山锂铌钽矿、下桐岭钨钼矿、新坊钨矿,及煤炭、瓷土矿、石灰岩、白云岩、镁质黏土、锰等矿。
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总结1.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概论1.成矿规律学:是应用地学理论来研究矿床的形成、时空分布及其演化规律的学科,是指导矿床勘查,进行成矿预测的基础.2.成矿预测是根据成矿规律或矿化信息,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对不同规模的矿化单元(矿带\矿田\矿体)的产出位置、矿化类型、资源量等的预测。
成矿预测通常包括(1)定性预测:概念预测:利用矿床分布的概念模式预测矿床。
(2)定量预测:矿床统计预测:根据矿床分布的统计规律预测矿床。
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对前者的定量化表达。
以成矿规律为基础的成矿预测工作,是矿床勘查工作创新的基本途径。
2.成矿地质背景和控矿地质因素分析1.成矿地质背景形成矿床的各种地质作用(事件)、成矿条件和控矿因素的总和。
最基本的控矿因素(1)地层(岩性)(2)构造:褶皱:背斜和向斜断裂:压\张\扭性断裂(3)岩浆岩: (a)超基性(科马提岩/橄榄岩):Ni\Cu\Cr\PGE(b)基性岩(玄武岩/辉长岩):Fe\V\Ti(c)中性岩(安山岩/闪长岩):Fe、Cu、Pb、Zn、Au(d)酸性岩(流纹岩/花岗岩):W、Sn、Bi、Mo、Li、Be、Nb、Ta(e)碱性岩(正长岩):Au、Cu、Mo不同类型的矿床具有不同的成矿地质背景和控矿因素组合。
2.地质异常(1)由地质异常事件形成的物质组成、结构构造、成因序次与围岩具有显著差别的地质体;(2)小概率事件形成的稀有地质体,服从统计规律;(3)矿床是典型的地质异常体。
3.控矿因素(1)地层(岩性)控矿(2)构造(褶皱+断裂)控矿(3)岩浆岩控矿:成矿专属性(4)地球化学(元素丰度+挥发分)3.成矿时空分布规律1.成矿期\成矿域一定的成矿物质在一定地质时期的某些地区或一定地区的某些地质时期内的富集规律。
(1)这种有利于某种矿产或多种矿产富集的地质时间区间称为成矿期。
(2)有利于成矿的区域成为成矿省(带\矿集区) .2.研究意义在研究成矿规律时,采用成矿期、成矿省、矿化分带性等概念。
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总结1.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概论1.成矿规律学:是应用地学理论来研究矿床的形成、时空分布及其演化规律的学科,是指导矿床勘查,进行成矿预测的基础.2.成矿预测是根据成矿规律或矿化信息,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对不同规模的矿化单元(矿带\矿田\矿体)的产出位置、矿化类型、资源量等的预测。
成矿预测通常包括(1)定性预测:概念预测:利用矿床分布的概念模式预测矿床。
(2)定量预测:矿床统计预测:根据矿床分布的统计规律预测矿床。
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对前者的定量化表达。
以成矿规律为基础的成矿预测工作,是矿床勘查工作创新的基本途径。
2.成矿地质背景和控矿地质因素分析1.成矿地质背景形成矿床的各种地质作用(事件)、成矿条件和控矿因素的总和。
最基本的控矿因素(1)地层(岩性)(2)构造:褶皱:背斜和向斜断裂:压\张\扭性断裂(3)岩浆岩: (a)超基性(科马提岩/橄榄岩):Ni\Cu\Cr\PGE(b)基性岩(玄武岩/辉长岩):Fe\V\Ti(c)中性岩(安山岩/闪长岩):Fe、Cu、Pb、Zn、Au(d)酸性岩(流纹岩/花岗岩):W、Sn、Bi、Mo、Li、Be、Nb、Ta(e)碱性岩(正长岩):Au、Cu、Mo不同类型的矿床具有不同的成矿地质背景和控矿因素组合。
2.地质异常(1)由地质异常事件形成的物质组成、结构构造、成因序次与围岩具有显著差别的地质体;(2)小概率事件形成的稀有地质体,服从统计规律;(3)矿床是典型的地质异常体。
3.控矿因素(1)地层(岩性)控矿(2)构造(褶皱+断裂)控矿(3)岩浆岩控矿:成矿专属性(4)地球化学(元素丰度+挥发分)3.成矿时空分布规律1.成矿期\成矿域一定的成矿物质在一定地质时期的某些地区或一定地区的某些地质时期内的富集规律。
(1)这种有利于某种矿产或多种矿产富集的地质时间区间称为成矿期。
(2)有利于成矿的区域成为成矿省(带\矿集区) .2.研究意义在研究成矿规律时,采用成矿期、成矿省、矿化分带性等概念。
1、矿产资源正确答案:【是指由地质作用形成于地壳内或地表的自然富集物,根据其产出形式(形态、产状、空间分布)、数量和质量,可以预期最终开采是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即具有现实和潜在经济的物质。
】2、穿脉和沿脉正确答案:【穿脉:垂直或斜交矿体走向并穿过矿体的地下水平坑道。
沿脉:在矿体内或矿体与围岩接触带沿矿体走向掘进的地下水平坑道。
】3、勘探线与勘探网正确答案:【勘探线:勘探工程布置在一组地表相互平行的勘探线所在铅垂勘探剖面内的工程总体布置方式,称之为勘探线法勘探网:勘查工程布置在两组不同方向勘探线的交点上,构成网状的工程总体布置方式。
】4、边界品位与工业品位正确答案:【边界品位:是圈定矿体时对单个样品有用组分含量的最低要求,是区分矿体与围岩(或夹石)的品位界限。
最低工业品位:简称工业品位,是指单个工程中单矿层或储量估算的既定块段中,有工业意义的有用组分平均含量的最低要求。
】5、夹石剔除厚度正确答案:【又称最大允许夹石厚度。
它是指工业部门根据采矿技术和矿床地质条件对固体矿产提出的一项工业指标,指在资源储量估算圈定矿体时,允许夹在矿体中间非工业矿石的最大厚度。
】6、岩、矿心采取率正确答案:【岩心采取率:指某一孔段内所取得的岩心长度与该段进尺长度之比的百分数。
】7、勘探线剖面图正确答案:【是反映矿床勘探工作成果的一种基础图件,它根据同一勘探线上的工程资料和地表地质的研究成果,逐步整理而成。
】8、均方差正确答案:【数理统计中反映随即变量离散程度的参数,表示各个数据对其数学期望(平均值)的偏离程度。
】9、勘探程度正确答案:【指对整个矿床地质和开采技术条件控制与研究的详细程度,实质上是包括勘查工程控制程度与地质研究程度的综合概念。
】10.工业指标正确答案:【矿床工业指标,简称工业指标,它是指在现行的技术经济条件下,工业部门对矿石原料质量和矿床开采条件所提出的要求,即衡量矿体是否具有开采利用价值的综合性标准。
42矿产资源M ineral resources南秦岭龙头沟金矿区成矿地质特征、控矿因素及成矿规律王文赫,寇延鹏,章贤鑫,朱绪东,朱满怀(商洛西北有色713总队有限公司,商洛 陕西 726000)摘 要:龙头沟金矿位于位于南秦岭,区内矿产资源丰富,金矿床找矿工作近年来不断取得突破,相继发现了多个小-中型规模的金矿床,龙头沟金矿位于山阳-风镇大断裂和镇安-板岩镇大断裂之间,矿体受构造热液控制,金矿成因为中温热液型,金矿石为构造蚀变岩型。
结合多年来矿区地质工作,根据矿区矿体地质特征,总结控矿因素及成矿规律。
关键词:龙头沟金矿;地质特征;控矿因素中图分类号:P618.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1-5004(2020)19-0042-2收稿日期:2020-10作者简介:王文赫,生于1989年,满族,陕西商洛人,本科,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地质勘查。
南秦岭造山带东段发现矿产资源Au 最为丰富,同时还分布V、Cu、Fe 等矿产资源,该区发现的矿床点主要分布在山阳-凤镇断裂和镇安-板岩断裂与其次级断裂分布区域上,代表性的矿床如龙头沟金矿以及中村钒矿和刘家峡金矿于石头梁钒矿、王家坪金矿还有苏岭沟金矿等,同时还产出铁矿,铅锌矿以及铜与金矿等。
区内的找矿前景非常优越。
依照矿产具体分布情况进行分析,水沟口组(寒武系)是主要的赋矿层,同时还有古道岭组(泥盆系)以及大枫沟组与星红铺组等赋矿层,断裂构造对区内的金矿起着明显的控制作用,多与印支期构造-岩浆热液活动有关。
龙头沟金矿床位于陕西省山阳县城130°方位直距13km 处,在山阳-凤镇断裂南侧泥盆系地层中,龙头沟金矿床为构造蚀变岩型金矿。
在已发现的矿床基础上,对该矿地质特征以及控矿因素展开详细分析和研究。
同时研究其成矿规律,指出区内未来深部找矿方向。
1区域地质特征图1 秦岭造山带构造格局及工作区大地构造位置图SSK—中朝克拉通南缘活动带;NQL—北秦岭增生造山带;SQL—南秦岭地块;NY—扬子北缘活动带(褶冲带)1 区域地质特征秦岭造山带南秦岭构造带北侧区域古生代裂陷带(图1)是研究区的大地构造位置所在,分布于山阳-凤镇大断裂南侧区域上,该断裂具有长期性的活动特点,严重影响着区内的沉积环境,同时对区内起着明显的后期改造作用。
江浪穹窿里伍铜矿田控矿因素及找矿方向张伟【摘要】在扬子地台西缘众多铜多金属矿床中,里伍铜矿田是其中典型而又独特的一个。
通过对里伍铜矿田地质特征及其主要控矿因素的研究,总结其成矿规律认为,里伍铜矿田主要受控于地层、褶皱构造、韧性剪切-滑脱构造、劈理构造及围岩蚀变,原始矿源层(里伍岩群)经历早期的韧性剪切再叠加晚期的韧-脆性至脆性的拆离滑脱构造是寻找“里伍式”富铜矿的重要找矿方向。
%This paper deals with geological features and main ore-control factors of the Liwu Cu orefield and believes that the orefield is controlled by stratigraphic horizon, structures such as fold, ductile shear- detachment and cleavage as well as wall rock alteration. Source bed (Liwu Rock Group) and ductile shear superimposed by late ductile-brittle to brittle detachment structure may be used as an important range of reconnaissance.【期刊名称】《四川地质学报》【年(卷),期】2016(036)004【总页数】4页(P590-593)【关键词】铜矿;江浪穹窿;控矿因素;找矿方向;里伍【作者】张伟【作者单位】四川省地质调查院,成都 61005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41里伍铜矿田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九龙县魁多乡、烟袋乡,地理范围为东经101°38′25″~101°44′15″,北纬:28°26′15″~28°33′00″,是扬子地台西缘铜多金属矿床中的典型而又独特的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