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床控矿条件和成矿规律
- 格式:ppt
- 大小:3.31 MB
- 文档页数:50
新宁县龙口锑矿成矿规律分析摘要:龙口矿床是新宁县回龙镇的一个大型矿床,位于新宁县城40度的直线距离37公里左右。
通过对该矿区的地质及矿床特点的综合研究,对其成矿潜能及控矿规律进行了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锑的成矿作用是由构造和岩性共同作用决定的,有利的岩石位置有利于锑矿化富集。
关键词:新宁县;龙口锑矿;成矿规律1矿区地质背景龙口锑矿所在的地区,位于紫云山凸起的北侧,位于公田-灰汤-新宁深大断裂带的南侧和北侧,是龙口次级复合背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矿井的区域中,褶皱构造相对比较简单,地层整体上是一个偏向南东的单斜层,在断层构造上,有一套北东向的断层,比较大的有5条(F1~5),基本上是互相平行的。
以F1为主控矿容矿构造,为该矿的主控容矿构造。
在F1的作用下, I型锑成矿脉成矿作用较为明显,且成矿程度相对较高,为该区主要的矿石类型。
2矿区地质特征龙口锑矿所在的地区,位于紫云山凸起的北侧,位于公田-灰汤-新宁深大断裂带的南侧和北侧,是龙口次级复合背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龙口构造带具有近南北向的倾向,略向南倾斜的倾向,其两侧的侧向基本上是对称的,以震旦系为中心,两侧分别是寒武系和泥盆系。
3 矿床特征3.1矿体特征龙口锑矿床主要分布在 NE向F1段,F2段和F5段也有成矿作用。
在F1的作用下, I型锑成矿脉成矿作用较为明显,且成矿程度相对较高,为该区主要的矿石类型。
矿体从矿区的北部向西南延伸,出露标高为680-400米,控制层为680-92米(ZK704)。
断裂带向南、向东延伸,在其边界附近,锑矿化体间断地出现于较深的部位。
龙口锑矿只发现了一条锑矿, I号。
其中, I型锑矿床形成于F1期,并受到前一期F1期的严格制约。
I号锑矿,总的走向为 NE,倾向31-330度,倾角60度,脉线长度为650米,成矿范围为0-11.73米。
3.2矿石特征该矿床的矿石成分比较单一,以黄铁矿和辉锑矿为主,偶尔发现方铅矿床,辉锑矿床呈脉状、不规则状或浸染状,充填于岩缝或分散于岩体之间。
矿产资源M ineral resources河北省阜平地区矿床成因及成矿规律研究张 星,安亚涛,宋玺权,肖明君,赵文艺摘要:河北省阜平地区位于太行山造山带北段。
本文通过系统总结该地区矿床成矿规律和矿床成因,总结出了矿化富集规律,综合矿床产出地质环境等特征,指出矿床类型应为热液脉型矿床。
矿床受隐爆角砾岩、断裂构造共同控制,成矿时代主要为燕山期成矿。
成矿作用与构造-岩浆活动关系密切。
研究区内蚀变强烈,矿体受微晶钠长斑岩、隐爆角砾岩控制。
控制矿体为斑岩型矿体的顶部,含矿热液上移沉淀、富集,深部主矿体尚未有工程控制,找矿潜力特别巨大。
为今后在该地区进行地质找矿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数据支撑,为下一步工作开展提供了帮助。
关键词:河北;阜平;白石台;矿床成因;成矿规律1 区域地质背景1.1 区域地层河北阜平白石台银多金属矿区大地构造位置上位于华北克拉通北部,金属矿种主要为金银多金属矿。
该地区区域成矿地质条件特别有利。
研究区内出露的主要地层为变质结晶基底高级变质岩系中上元古界地层,以及中生界、下古生界和新生界地层组成。
阜平岩群宋家口岩、元坊岩组主要岩性为一套灰黑色二长浅粒岩、斜长片麻岩、黑云斜长片麻岩、灰黑色变粒岩夹伟晶岩脉等组成,局部可见斜长角山岩。
中生界侏罗系髫髻山组为一套陆相中酸性火山岩系,岩性为粗面岩、凝灰岩、流纹岩等组成。
下古生界奥陶系、寒武系地层为一套滨浅海碳酸盐潮坪相沉积,主要为白云岩、石灰岩夹页岩组成。
中上元古界长城系、青白口系岩石地层为碳酸盐岩、硅质岩、页岩、碎屑岩,主要构造线呈北东向展布。
1.2 区域岩浆岩变质深成岩在研究区主要有平阳片麻岩、岗南片麻岩、坊里片麻岩、大石峪片麻岩。
岩性分别为条带状黑云斜长片麻岩、浅色斜长片麻岩、磁铁角闪二长花岗片麻岩、角闪斜长片麻岩。
岩浆岩的形成时代主要为元古代。
1.3 区域构造区域构造以断裂、褶皱为主。
区域内的主要断裂构造为上黄旗~乌龙沟深断裂,该断裂构造向方向呈北北东向。
矿产资源M ineral resources 辽宁阜新金矿床成矿机制及成矿规律研究马丙乾(辽宁有色勘察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辽宁 沈阳 110000)摘 要:辽宁阜新金矿床位于不同构造单元的交汇部位,成矿地质背景条件良好。
研究表明:矿床严格受控于北北东向韧性剪切带,属于蚀变破碎糜棱岩型金矿;成矿物质来源主要为太古界建平群瓦子峪组,矿源层区域出露稳定,找矿潜力巨大;含金蚀变带在走向上延伸较稳定,且在同一构造带上已发现大型金矿床多处,显示出巨大的找矿潜力;矿床发育近矿围岩蚀变,如硅化、黄铁矿化、绿泥石化、褐铁矿化、黄铜矿化、孔雀石化等。
关键词:金矿床;成矿规律;成矿机制中图分类号:P618.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20)22-0089-2The Metallogenic Mechanism and Metallogenic Regularity of Fuxin Gold Deposit in Liaoning ProvinceMA Bing-qian(Liaoning Non-ferrous Geological Exploratio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Shenyang 110000,China)Abstract: The Fuxin gold deposit in Liaoning province is located at the intersection of different tectonic units and has a good ore-forming geological backgroun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eposit is strictly controlled by the NNE ductile shear zone and belongs to the type of altered broken mylonite gold deposit.The ore-forming material is mainly from Waziyu Formation of Jianping Group in Taigu, and the ore-source zone is stable and has great prospecting potential.The gold-bearing alteration zone extends stably on the strike, and many large gold deposits have been found in the same tectonic zone, showing great prospecting potential.The deposit develops near-ore wall rock alteration, such as silicification, pyrite, chloritization, limonite, chalcopyrite, peacock petrification, etc.Keywords: Golddeposit;Metallogenicregularity;Metallogenicmechanism辽宁阜新金矿床位于华北地台北缘燕山褶皱带东段、北镇凸起和辽西凹陷带的交汇部位,区域构造—岩浆活动强烈,为成矿元素的活化、迁移和富集提供了动力和热能,形成了Au、Ag、Cu、Pb、Zn多金属成矿带[1]。
矿产资源M ineral resources 湖南会同大叶塘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浅析梁玉明,吕书君,李永德摘要:湖南会同大叶塘金矿位于雪峰弧形构造带西南段的淘金冲矿集区,据调查,金资源量已经超过20t,是一个低品位大吨位的石英细脉带型金矿,本文通过总结其矿床地质特征、矿床成因、富集规律和找矿标志,以期为该地区寻找同类型矿床提供借鉴。
关键词:大叶塘金矿;矿床地质特征;成矿规律;找矿标志1 区域地质背景会同县淘金冲矿集区位于湖南雪峰弧形构造带西南段,区内经历了古生代扬子古陆与华夏古陆汇聚碰撞造山作用。
通过多年来的地质勘查工作,在该矿集区内相继发现了淘金冲、于家湾、大叶塘、翁秀溪、东岳等多个金矿床,区内已查明金资源量接近50t,但矿石品位整体偏低。
大叶塘金矿处于淘金冲矿集区的最核心地段,是淘金冲矿集区重要的金矿床之一,目前已查明金资源量超20t,是一个低品位大吨位的石英细脉带型金矿。
区域构造上,大叶塘金矿位于区域肖家田背斜南东翼,区域性北东向堡子脚压性断裂北东段,基本构造格局为一个被一系列断裂构造所复杂化的背斜中段,属正常背斜。
区内主体构造形迹呈北东向,以断裂构造为主,褶皱次之。
2 矿区地质2.1 地层区内出露地层主要为元古界板溪群五强溪组第一段。
岩性以青灰、暗灰色条纹条带含粉砂质、细砂质、凝灰质板岩为主,岩石中含有大量凝灰质碎屑等火山喷发沉积物。
五强溪组第一段区内可以分为两层,上层岩性为一套砖红色粉砂质板岩及泥岩,板劈理较为发育。
下层为一套火山碎屑岩建造,岩性为灰黑-灰绿色中厚层条纹条带状晶屑凝灰岩、玻屑凝灰岩、岩屑晶屑凝灰岩、含砾晶屑凝灰岩、凝灰质粉砂岩,夹流纹质枕状熔岩,部分变质为凝灰质板岩,凝灰结构或变余凝灰结构,岩性坚硬,条纹条带状构造或块状构造,该层是区内金矿主要赋矿层位。
2.2 构造矿区主要有北东向、北西西向两大断裂构造体系。
其中北东向区域性断裂主要为导矿构造,局部地段为容矿构造,北西西向剪切裂隙为区内主要的容矿构造。
矿产资源M ineral resources 山东省马头崖地区铜金矿矿床成因及成矿规律黄坤朋(山东省鲁南地质工程勘察院(山东省地勘局第二地质大队),山东 济宁 272100)摘 要:马头崖铜金矿采金历史悠久,早在明清年间,就有人在此采过金,新中国成立后多支地质队先后在该地区内开展过找金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找矿成果。
但是研究工作与找矿工作并未同步,甚至落后很多。
本文通过收集区域地物化遥资料及野外调查,分析总结了马头崖地区铜金矿成矿规律。
关键词:成矿规律;矿床成因;铜金矿;马头崖中图分类号:P618.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21)05-0089-2The genesis and metallogenic law of copper gold deposits in matouya area, Shandong ProvinceHUANG Kun-peng(Shandong Provincial Lunan Geology and Exploration Institute(Shandong Provincial Bureau of Geology and Mineral Resources No.2 Geological Brigade),Ji'ning 272100,China)Abstract: The gold mining of matouya copper gold mine has a long history. As early as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some people have mined gold here. After liberation, many geological teams have carried out gold prospecting work in the area, and achieved certain results. However, the research work and prospecting work are not synchronized, or even far behind. This paper analyzes and summarizes the metallogenic regularity of copper and gold deposits in matouya area by collecting regional geophysical and geochemical remote sensing data and field investigation.Keywords: metallogenic regularity; ore genesis; Cu Au deposit; matouya deposit1 成矿地质背景马头崖铜金矿位于费县北18km处,大地构造位置属华北陆块,鲁西隆起区,鲁中隆起,蒙山-蒙阴断隆之蒙山凸起。
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分析
金矿是指矿石中含有较高的金属金的矿床。
金矿矿床地质特征主要包括岩性、构造、
控矿构造、矿体形态、矿石组成等方面。
金矿矿床常在变质岩、火山岩和沉积岩中发现,其中变质岩是最主要的富金矿岩石。
常见的变质型金矿矿床有石英脉型、硫化物型、黄铁矿石型等,其中以石英脉型最为典型。
石英脉型金矿矿床一般由岩浆热液作用形成,浸染了裂缝和岩石中的石英脉石,其中富含金、银等有价金属。
构造对金矿矿床的形成和分布具有重要的影响。
金矿矿床常位于地壳构造活动带中,
特别是断裂带附近。
断裂带具有良好的物质运移通道和储集空间,是金矿床形成的重要构
造基础。
而且,断裂带的活动还会导致地壳的变形和破裂,形成金矿矿床的富集环境。
矿床成因分析是探讨矿床形成的过程和条件,可以分为热液成矿和沉积成矿两大类。
热液成矿是金矿矿床较为常见的成矿过程。
这类矿床主要由岩浆热液或热液系统在地
壳中运移,部分溶解岩石,沿着断裂带、岩性转换带等地质构造进入到矿床的富金岩脉中,同时由于热液中浸染有宝贵金属元素,随着岩浆的冷却结晶在矿体中形成金矿。
沉积成矿是金矿矿床另一种常见的成矿过程。
这类矿床的形成与沉积岩地质过程密切
相关。
金矿元素通常以金的氧化态形式存在于矿体中,当地壳中的金矿元素被风化和溶解后,随着水流进入沉积环境中,通过沉积物的淤积及后期的压实、成岩作用,逐渐形成金
矿矿体。
试分析金矿成矿规律、主要矿床类型及成矿地质特征摘要:对金矿进行研究对整个社会的发展有巨大的作用,不仅仅需要地质工作者的努力,还需要国家加大重视,提高对其进行支持的力度,本文则主要对金矿成矿的规律以及矿床的主要类型和成矿的地质特征进行分析,以便为相关的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金矿;成矿规律;矿床类型;地质特征1.金矿的形成砂金矿的成因是非常复杂的。
一般认为,金矿是在火山喷发时,由岩浆从下地幔处带上来或者是以岩浆侵入式的带入地壳浅出的物质形成。
在金矿矿脉中,含有与其他成分物质混合形成的不同比例的天然金,矿脉主要由石英石、金属硫化物等物质组成;在长年累月的冲刷磨砺过程中,矿脉中除金以外的杂质逐渐被氧化、风化,天然金在水流等条件的影响形成金块颗粒,从而形成砂金矿。
2.金矿地质特征分析2.1金矿矿体分布特征金矿的形成是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的,地域环境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一般来说,矿脉的形成会受到地层岩性方面比较大的影响,并且方向上与NE断裂层是统一的,在平面上往往呈现上沿串珠型连续分布形状。
在长时间的地质作用下,矿脉的形成就出现了较大的地域性差异,矿脉结构往往错综复杂,且穿插于各个地层之间,通常硅化带所形成的矿体在分布上多呈喇叭形状。
2.2金矿地质的多样性与复杂性从矿石的特性上看,金矿分为热液石英岩、硅化粉砂岩、硅化泥岩及硅化角砾岩等种类,对于各个种类中的充分岩石,一般都是随机分布的,并没有固定的规律;在区域分界线方面也是模糊的,这些因素使得金矿在地质方面体现出更大的多样性与复杂性。
相对的金矿地质构造较为简单化,通常均是呈现为轴斜方向分布且具备向东延伸性分布特性,和轴线接近的位置通常存在低角度逆断层。
断裂型和层控型是矿产形成的两种常见形态,断裂型一般在接近矿产轴线逆断层中出现,在形态特性及断层上大多以透镜和似板两种形态。
其对应的层控型矿体具备碳酸盐和强硅化的形态,对应产出部位通常处于轴线地段和淋漓破碎地方,这也是层间性质矿脉分布,所对应矿体形状均是层片形状或者是透镜形状和鞍形状。
南 方 金 属
SOUTHERN METALS
总第 242 期
2021年10月Sum. 242
October 2021
文章编号:1009 -9700(2021)05 -0027
-04
锡矿山矿田狮子山锑矿矿床
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
薛超,刘秀,夏雄刚,赵志坚,孙才红,
韦俊杰
(湖南省有色地质勘查局二总队
,湖南湘潭411102)
摘要:狮子山锑矿位于锡矿山复式背斜北北东倾伏端,与世界锑都锡矿山有相似的成矿条件,具典型的“背斜+
一刀”模式,成矿地质条件优越。通过分析研究,验证了该区北东向控矿构造与背斜联合控矿的规律
,
认为该区近
围及深部还有较大的成矿空间,希望能为下一步找矿工作提供一定的帮助
。
关键词:狮子山;锑矿;矿床地质特征
;
成矿规律
中图分类号: P618. 66 文献标志码: A
The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Metallogenic Regularity of the
Shizishan Antimony Deposit in Xikuangshan Orefield
XUE Chao,LIU Xiu,XIA Xiong-gang,ZHAO Zhi-jian,SUN Cai-hong,WEI Jun-jie(Secend Team
Of Hunan Nonferrosus Metals Geologlcal Exploration Bureau, Xiangtan, Hunan,411102, P.
R.
China)
Abstract: The Shizishan antimony ore deposit is located at the north-northeast dip end of the Xikuangshan duplex anticline
and has similar metallogenic conditions with Xikuangshan, the capital of the antimony world. They all have a typical pattern
湖南祁东清水塘铅锌矿地质特征与成矿规律湖南祁东清水塘铅锌矿是一座富铅富锌的矿床,位于湖南省祁东县清水塘镇。
该矿床具有一定的银、金等贵金属含量,是祁东县最大的铅锌矿床之一。
本文将详细介绍该矿床的地质特征和成矿规律。
矿床地质特征该矿床位于深部断裂控制的区域,主要由二叠系泥盆系的灰岩和白云质灰岩组成,矿体沿着断层、变形带、褶皱等构造赋存。
矿床主要由铅锌硫化物矿物组成,其中以黄铅矿、闪锌矿为主要矿物。
矿床赋存方式有层状赋存、脉状赋存和斑状赋存等多种类型。
其中,层状赋存的矿体沿着砂岩和灰岩的接触带分布,矿体展布规模较大、品位较高;脉状赋存的矿体呈放散状展布,品位相对较低,易变形,但是含矿量较大;斑状赋存的矿体露头较小,但矿体内部含金属元素丰富,品位也较高。
成矿规律从地质背景上看,该矿床是在区域构造运动早期形成的。
地区整体处于构造应力场的作用下,断层应力差异大,使得断层会产生剪切滑移的现象,形成了多条断层构造带。
断层构造之间形成的横向和纵向涡流空间对流动的热液产生了良好的导和扩散作用,从而形成了矿床。
此外,富含铅锌的矿床与区域变质作用有关。
地壳变质作用会释放出大量的热液、气体、水蒸汽等物质,这些物质可以在地下运动,岩浆在流动过程中也能够将铅锌等金属元素带出来。
这些物质在达到合适的温度、压力条件时,就会沉淀在地下水透水性较强的断层带、岩浆侵入体等部位形成矿床。
总之,清水塘铅锌矿床是在构造运动早期形成的,矿体赋存于深部断裂和变形构造带中。
首先,低品位矿体在断层和变形带中形成,然后在后期的热液活动和矿化作用下,高品位矿体得到沉积和成长。
矿化过程中的岩浆流动、热液运移和地下水对富含铅锌矿石的交代出现,为清水塘铅锌矿床的形成提供了物质条件。
对于清水塘铅锌矿,以下是其主要的相关数据:1. 矿床规模:清水塘铅锌矿是祁东县内规模较大的铅锌矿床之一,已探明矿床储量达到175万吨,金属含量分别为:铅1.67%,锌4.35%,银37.03g/t,金1.24g/t。
89矿产资源Mineral resources广西容县龙塘顶铅锌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邓 毅(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六地质队,广西 贵港 537100)摘 要:本文通过区域地质背景、矿区地质特征、矿体地质特征等的分析研究,总结矿区内铅锌矿床的成矿规律。
认为矿体主要受角闪黑云石英二长岩中及石英斑岩中形成的断层破碎带控制,矿化富集与破碎带构造作用强度、构造叠加及蚀变强烈程度密切相关,破碎带内的硅化、黄铁矿化、褐铁矿化等矿化蚀变是该区铅锌矿的一种地表直接找矿标志。
关键词:铅锌矿;成矿规律;找矿标志;龙塘顶中图分类号:P61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1-5004(2021)02-0089-2 收稿日期:2021-01作者简介:邓毅,男,生于1987年,汉族,广西玉林人,本科,地质工程师,研究方向:地质勘查。
矿区位于容县城区东南约38km 处。
近年来广西第六地质队在该区开展地质普查工作,圈定了铅矿体4个,铅银矿体1个。
共估算资源量(334)矿石量89kt,铅金属量738t,伴生锌金属量169t,伴生银金属量1011kg。
本区地质勘查工作程度及研究程度较低,通过区域地质背景、矿区地质特征、矿体地质特征等的分析研究,总结矿区内铅锌矿床的成矿规律及找矿标志,为周围及邻区地质找矿提供参考依据,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1]。
1 区域地质背景矿区位于博白—岑溪弧后盆地、云开岩浆弧与粤西弧内盆地三个Ⅳ级构造单元结合部附近,水汶盆地的西北边缘。
该区经历了燕山至华力西期的构造运动,构造发育,以断裂为主,按断裂走向划分,主要有北东向、北西向及东西向三组,其中,北西向断裂切割北东向断裂,矿区的矿化体主要赋存于北西向和北东向断裂中。
区内岩浆活动频繁,以中酸性侵入岩为主,岩体的展布方向基本与区域主构造方向一致,多期次的岩浆活动为区内矿床的形成提供了矿源和热源。
2 矿区地质概况矿区内出露前泥盆系上奥陶统至中下志留统岭脚变粒岩、白垩系新隆组砾岩、粉砂岩和西垌组熔结凝灰角砾岩、凝灰熔岩以及第四系等。
探析铅锌矿的成矿规律及成矿模式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对于矿石资源的研究需要深入研究它们的由来,发展过程。
铅锌矿床主要形成于拉张性构造环境,如受裂谷控制的克拉通内部及其边缘的沉降盆地,或拉张的裂谷、地堑;成矿物质可来自围岩、基底、上地幔;成矿流体也是来源多样化,有海水、天水、建造水、岩浆水等。
本文阐述了铅锌元素地球化学性质,对铅锌矿床的成矿规律以及我国铅锌矿的成矿模式进行了探讨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铅锌元素;化学性质;成矿规律;成矿模式铅锌矿划分的主要依据是其成矿模式,划分依据也具有多样性,目前常用的划分主要是根据矿床的成因为基础的划分。
从而将世界主要铅锌矿床划分为:沉积岩容矿的海底喷气沉积矿床;火山岩容矿的海底喷气沉积矿床;碳酸盐岩容矿的后生沉积矿床;砂页岩容矿的沉积或沉积――变质型矿床;与岩浆岩有关的斑岩、矽卡岩、热液交代型矿床和陆相火山岩型矿床;非硫化物锌矿床等。
这种分类法以集中反映出矿床产出的地质背景、成矿环境、成矿主岩和矿床成因等重要因素,既有利于促进铅锌矿床成矿理论的研究,又便于指导找矿,是一种被大多数地质工作者普遍接受的分类方案。
以下就铅锌矿的成矿规律及成矿模式进行探讨分析。
一、铅锌元素地球化学性质1、铅锌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铅锌这种自然界中的金属元素在地壳中是富集成矿的,相比较起来,冶炼方便,这种元素发现的时间比较早。
虽然二者在元素周期表中属性不同却在自然界中是共生的,在自然界中具有一定的氧化性,同时它们也具有同型离子结构,具有强烈的亲硫性的缘故。
在自然界中以硫化物为主,在地表氧化条件下可见其氧化物形式。
铅、锌也可以类质同象形式进入其他矿物之中,由于它们亲氧性的差别,它们的类质同象特征也有不同。
2、铅锌元素在自然界的演化规律及分布特征。
在自然界,铅和锌往往共存于同一矿床,原生铅锌矿床的主要造矿矿物方铅矿和闪锌矿,总是紧密的共生在一起,单铅矿床和单锌矿床所占比例甚少。
这是由于铅锌具有共同的成矿物质来源和十分相似的地球化学行为,有相类似的外层电子结构,都具有强烈的亲硫性,并形成相同的易溶络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