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137.50 KB
- 文档页数:6
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二氧化碳制取的原理及工业应用。
2.掌握二氧化碳的制取方法和实验操作。
3.培养学生观察、实验、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1. 二氧化碳的制取方法(1学时)1.1 石灰石和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1.2 碳酸氢钠和醋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NaHCO3 + CH3COOH -> CH3COONa + H2O + CO2↑2. 实验:制取二氧化碳(1学时)2.1 实验材料•碳酸氢钠•醋酸•实验瓶•过滤器•火柴2.2 实验步骤1.将碳酸氢钠和醋酸放入实验瓶中。
2.等待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并放入实验瓶中。
3.用火柴点燃火焰,将火焰放入实验瓶中的CO2气体,观察火焰变化。
3. 工业应用(1学时)3.1 饮料行业二氧化碳可以增加饮料中的气泡,让饮料更加清新可口。
3.2 玻璃工业二氧化碳可以提高玻璃的质量,使玻璃更加透明。
3.3 医药行业二氧化碳可以用于制造药品的注射器和气体焊接。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熟知二氧化碳的制取方法及其实验操作。
2.理解二氧化碳的工业应用,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四、课堂实施本课程主要通过讲授、实验和讨论的形式进行。
1. 讲授首先,通过讲授二氧化碳的制取方法和工业应用,让学生了解二氧化碳的基本知识和实际应用场景。
2. 实验接着,将学生分组,每个小组进行二氧化碳的制取实验,并观察火焰变化,从而加深学生的理解和实际操作能力。
3. 讨论最后,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思考各种工业应用场景中二氧化碳的应用,并提出新的创新应用方案或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和创新思维能力。
五、课后作业1.总结本节课学习到的二氧化碳基础知识。
2.站在科技创新的角度,思考二氧化碳在其他行业中的应用场景,并描述实际应用的可行性和可创新之处。
六、教学评估1.实验操作过程和观察结果记录,以及对实验中碳酸氢钠和醋酸的化学反应方程式的正确解释。
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师:徐欢欢【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实验室制取CO2的反应原理。
2、实验室制取CO2的反应装置、收集方法及其检验方法。
能力目标:探究实验室中制取CO2的装置,并利用设计的装置制取CO2。
情感目标:通过自制二氧化碳的制取装置,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实验室制取CO2的装置,并利用设计的装置制取CO2。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1、情境导入CO2与日常生活关系非常密切,空气中有CO2,人和动植物的呼吸、煤等燃料的燃烧都CO2产生,那么在实验室里怎样制取CO2?2、课前热身⑴制取气体的装置包括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选择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依据是什么?⑵在制取一种气体时,我们需要考虑哪些问题?3、合作探究一、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互动①实验室用什么药品来制取CO2?制取时有什么现象发生?原理:CaCO3+2HCl=CaCl2+H2O+CO2↑互动②能否用稀硫酸与大理石反应?实验现象:刚有气泡,马上又停止。
分析:CaCO3+H2SO4=CaSO4+H2O+CO2↑结论:生成的CaSO4是微溶物,覆盖在大理石或石灰石表面,阻止反应继续进行,不宜采用。
互动③能否用稀盐酸与碳酸钠反应?实验现象:立即有大量气泡产生,速度很快。
分析:Na2CO3+2HCl=2NaCl+H2O+CO2↑结论:速度太快,来不及收集,不宜采用。
互动④实验室里制取CO2的装置包括哪两部分?互动⑤确定气体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时应考虑的因素有哪些?气体发生装置决定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气体收集装置取决于气体的密度与溶解性。
互动⑥CO2和O2制取实验及相关性质比较有何不同?互动⑦根据分析和比较说出CO2和O2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有何不同?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不需加热,氧气根据所选药品可加热可不加热,二氧化碳不能用排水法,而氧气则适宜用排水法。
互动⑧选择一套最佳装置来制取CO2通过对可用哪些仪器来组装CO2制取的讨论,选择图6-10的两套实验室制取CO2的装置和其他正确的装置。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案《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案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案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并设计装置制取二氧化碳。
过程与方法:通过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原理和装置的比较,初步确定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二氧化碳制取的的探究,培养学生善于合作、勤于思考、严谨求实、乐于实践的科学精神,也发展其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设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教学难点根据实验室制取氧气的经验和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设计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教学方法:学案导学法、质疑点拨、讲授启发等。
学法指导:合作探究、观察回顾、对比归纳、实验操作、练习应用等。
实验用品:锥形瓶、双扣橡胶塞、长颈漏斗、导管、集气瓶、玻璃瓶、试管、单孔橡胶塞、大理石、镊子、稀盐酸、澄清石灰水、碳酸钠粉末(各小组的仪器不尽相同)。
教学过程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引导学生从人类时时刻刻都离不开的O2 过渡到与植物息息相关的气体——CO2 ,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学生回答教师所提问题联系实际创设情景,从一开始就建立起O2 与CO2的相互联系,引入新课。
探究学习一探究学习二探究学习三探究学习四活动一、实验室制取CO2 的反应原理的`选择【引领回顾】引导学生回顾能得到CO2 的方法。
【引导学习】选择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反应原理应考虑的四大因素。
【交流判断】联系四大因素小组内交流判断给出的方法是否适合实验室制取CO2。
【得出结论】得出实验室制取CO2的药品和原理。
学生各抒己见,得到能得到CO2的多种方法。
齐读选择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反应原理应考虑的四大因素。
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一、教材分析1、本节课要探究制取二氧化碳原理,从而了解制取物质的原理的选择2、掌握制取气体装置选择的条件,从而掌握制取二氧化碳气体装置二、学情分析本节课在学生学习氧气制取、实验基本操作的基础上来探究气体的制取原理和实验装置的选择三、教学目标1.知道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研究思路。
2.通过探究活动了解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和制取装置。
3.初步学习二氧化碳的制取、验证、验满等操作。
4.运用设计装置、动手实验等方法,激发学生参与问题探究的积极性。
四、重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原理和装置的探究。
五、难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装置的设计。
六、教学用品:多媒体;实验仪器:试管;锥形瓶;带导管的橡皮塞;集气瓶;药品:大理石;稀盐酸;碳酸钠;澄清的石灰水等。
七、教学过程1.新课导入:打开雪碧、可乐、啤酒等饮料的封口,我们会发现大量的气泡,这些气泡是什么气体的气泡?(二氧化碳的气泡)怎样验证呢?(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
在实验室里,二氧化碳气体究竟是怎样制取的呢?本节课我们将一起来研究。
2.知识回顾。
在第二单元,我们曾研究过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请同学们观看大屏幕,回忆相关知识。
(1)学生回顾(实验室用高锰酸钾或过氧化氢溶液来制取氧气,其反应原理分别是……)表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知识回顾药品KMnO4H2O2溶液和MnO2反应原理2KMnO4==K2MnO4+MnO2+O2↑2H2O2==2H2O+O2↑反应物状态固体固体、液体反应条件加热不需加热发生装置 A B收集装置C或D验证方法用带火星的木条伸进瓶内,木条复燃,则该气体是氧气。
验满方法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木条复燃,则证明已满。
△MnO2图1:供选择的实验装置(2)教师总结:由刚才的知识回顾,我们可以得出,反应原理、制取装置、验证验满方法,是研究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主要内容,具体的研究思路是,确定制备气体的反应原理,也就是确定反应物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确定气体的制取装置,气体制取的装置包括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两部分,发生装置确定的依据是?(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发生的条件)收集装置确定的依据是?(气体的密度、溶解性以及气体是否与水反应等)→确定气体验证、验满方法,一般而言,气体验证、验满利用的是气体的——(化学性质)。
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了解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2、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操作,学会收集、检验和验满的方法3、了解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室里制取氧气的方法和设计思路,探索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和实验装置,让学生初步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体验化学实验方法的科学性;能进行初步的科学探究活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活动与实践的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究,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重点: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反应原理和实验装置的选择并利用设计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教学难点:实验室制取气体思路和方法的运用迁移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教学方法:对比归纳法、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法等教学用品仪器:锥形瓶(或广口瓶、大试管)、长颈漏斗,带导管的双孔塞、集气瓶、玻璃片、导气管、单孔塞、试管、水槽等。
药品:大理石(或石灰石)、稀盐酸、稀硫酸。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2.板书设计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原料:石灰石(或大理石)、稀盐酸反应原理:CaCO3+2HCl=CaCl2+H2O+ CO2↑装置:固液常温型检验: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变浑浊)验满:用燃着的火柴置于瓶口(熄灭)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一)旧知回顾(二) 新课预习一、参照课本112页,完成下题: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⑴选择适当的 ,包括 和⑵选择合适的 ⑶需二、参考课本109页,完成1、2题目。
1. 实验室里制取二氧化碳的原料及状态: ( 态 )和 ( 态);2. 实验室里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总的化学方程式):; 3.(参考课本110页)①选择发生装置的依据是:和;由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与以为原料制氧气的装置相同②选择收集装置的依据是:和。
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填“大”或“小”,提示:根据110页注释②判断),可以用法收集因为二氧化碳可以和水发生化学反应,所以不能用法收集二、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步骤:1.连接装置2.检查装置的(若选用111页图6-10装置来制取二氧化碳,你的操作方法是:;3. (先把固体装入,再让液体从装入)4.检验气体:(方法是:)5.收集气体:(方法是:)6.验满的方法:把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说明二氧化碳收集满。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学设计《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学设计范文通用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学设计范文通用,欢迎大家分享。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学设计范文通用1一、教材分析本课题主要研究实验室中如何制取二氧化碳。
这是继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后介绍的第二种气体制取,通过两种气体制取对比,使学生掌握运用简单装置制取某些气体的思路和方法,并利用设计的装置制取二氧化碳。
最后总结了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思路。
本节课在全书乃至整个化学学习过程中,所占有的地位十分重要。
上好本节课对培养学生化学基本实验及实验探究能力都有深远的影响。
二、学习目标根据新课标的精神、教材的编写意图、本节的特点、初三学生的认知水平、心理特点,确定本课时教学目标为:(1)知识与技能:了解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并利用设计的装置制取二氧化碳。
(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和实验装置,让学生初步学习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实验、问题讨论,培养学生求实、创新、合作的科学品质。
②通过师生、学生间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体验探究成功的乐趣,激发学生探究欲。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原理、实验装置和制取方法的学习。
重点突破:(1)通过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师生共同确定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反应原理(2)学生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相结合,及时反馈矫正。
难点:确定实验室取二氧化碳的药品。
难点突破:通过思维的发散和收敛的过程,完成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选择的探究过程。
四、学情分析已有的知识和能力:学生在前面学习的氧气实验室制法,具备了一些气体制备的实践经验,各项实验基本技能也已经具备,此时,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学生主体,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正是时机。
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人民教育出版社)
南通第一初中包慧
一、教学目标
1.知道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研究思路。
2.通过探究活动了解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和制取装置。
3.初步学习二氧化碳的制取、验证、验满等操作。
4.运用设计装置、动手实验等方法,激发学生参与问题探究的积极性。
二、重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原理和装置的探究。
三、难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装置的设计。
四、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分组实验法
五、教学用品:媒体;实验仪器和药品(试管;锥形瓶;带导管的橡皮塞;集气瓶;大理石;稀盐酸;碳酸钠;澄清的石灰水等)。
六、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
由“人呼出气体主要是什么?”设疑,从而引出二氧化碳。
紧接着思考二氧化碳是不是废气?有哪些用途?(投影)得出二氧化碳的重要性,进而简介它的工业制法,引出今天的课题——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板书: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2.知识回顾。
在第二单元,我们曾研究过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请同学们观看大屏幕,回忆相关知识。
(1)学生回顾(实验室用高锰酸钾或过氧化氢溶液来制取氧气,其反应原理分别是……)
图1:供选择的实验装置
(2)教师总结:由刚才的知识回顾,我们可以得出,反应原理、制取装置、验证
验满方法,是研究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主要内容,具体的研究思路是,确定制备气体的反应原理,也就是确定反应物及反应的表达式→确定气体的制取装置,气体制取的装置包括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两部分,发生装置确定的依据是?(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发生的条件)收集装置确定的依据是?(气体的密度、溶解性以及气体是否与水反应等)→确定气体验证、验满方法,一般而言,气体验证、验满利用的是气体的——(化学性质)。
接下来,我们就沿着这一思路来研究二氧化碳气体的实验室制取。
板书:1、反应原理
2、制取装置
3、验证、验满的方法
3.探究活动1: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
(1)提问:在我们所学过的反应中,有哪些反应可以产生二氧化碳呢?实验室里能选用这些反应来制备二氧化碳吗?
(2)师生活动(投影)——议一议
(3)教师讲述:很遗憾,我们所熟悉的这些能够产生二氧化碳的反应,因为生成
的气体可能不纯、反应条件较难满足等原因,没能入选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的
反应。
下面,老师再向同学们介绍三个能够生成二氧化碳的反应,让我们通过
一组较为粗略的对比实验,看看哪些反应适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4)学生分组实验。
投影实验内容(投影)——【做一做】
图2:三个对比实验的示意图
教师讲述:在进行实验时,要注意:先将半药匙碳酸钠粉末、两至三粒石灰石分
别放入三支试管中;然后向三支试管中分别倒入1/5试管的稀盐酸或稀硫酸;我们在实验时要注意观察和对比三个反应中气泡产生的快慢。
学生实验,教师巡回指导(请同学们说一说刚才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
学生填写实验报告(投影)——【说一说】
表3:石灰石、碳酸钙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的对比实验
讲述:针对上述实验现象,同学们想一想,实验室里制取二氧化碳的最佳反应? 学生思考后得出:稀盐酸和石灰石的反应速率适中,适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
整理实验原理的确定因素(投影)——【理一理】
讲述:由此可知,确定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反应原理时,我们要就以下因素加以综合考虑:制得的气体较纯;反应条件容易满足;反应速率适中等。
由于石灰石和稀盐酸的反应符合上述几点要求,因此,我们将该反应确定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反应 板书:反应原理
CaCO 3+HCl ——CaCl 2+H 2O+CO 2
过渡:确定了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接下来,我们该研究什么呢?(制取装置)没错! 4.探究活动2: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1)学生活动:学生依据学案上的提示,以小组为单位利用提供的仪器设计几套装置。
【议一议】
1、确定二氧化碳气体发生装置应考虑的因素?
反应物的状态
反应发生条件
1、确定二氧化碳气体收集装置应考虑的因素?
二氧化碳的密度
二氧化碳的溶解性
二氧化碳能否与水反应
【做一做】请利用桌面上提供的仪器设计多套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要求:说出设计的依据和该装置使用的方法)
学生活动:展示自己组设计的装置,并派一名代表说明设计依据和装置使用方法。
归纳小结1:在同学们设计的装置中,哪些仪器可以作为反应容器?(投影)
归纳小结2:在同学们设计的装置中,哪些仪器可以用来添加酸液?
过渡:一开始,我们呈现了一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研究路线,现在走到哪里了?(装置的研究)下一步该研究什么呢?(二氧化碳的验证和验满)
5.探究活动3:探究二氧化碳的验证和验满。
(1)学生活动:利用刚才设计的装置,任选两套制取两瓶二氧化碳。
要求对产生的气体进行验证、验满,在实验过程中体会两套装置的优点
提问1:成功验证了二氧化碳气体的同学来说说方法?
提问2:成功收集满一瓶二氧化碳的同学来说说方法?
(投影)
验证和验满的区别:
验证: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则表明气体是二氧化碳;
验满:用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则表明气体已经集满。
教师强调:通过对比,我们找到了两者的不同,验证二氧化碳用的是澄清的石灰水,验满二氧化碳用的是燃着的木条
(2)学生活动:说说你们在实验过程中体会到的不同装置的优点?
(3)提问3:实验失败可能的原因?引出气密性检查的方法
讨论:(投影)用了长颈漏斗的二氧化碳发生装置,该如何检查其气密性?
教师演示。
结论:用弹簧夹夹紧胶皮管,向长颈漏斗中加水,形成液封,如果其中的液面保持不变,则说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6.课堂小结(投影)
(1)过渡: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已经基本完成了,请同学们回头看看,盘点一下自己的收获。
(2)学生回答本节课所学到的知识,所运用的方法。
(3)结束语:同学们,今天我们通过实验的探究、知识的迁移、知识的对比和归纳得出了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反应原理、制取装置、验证和验满的方法,相信同学们的学习能力和知识储备都有了一个新的提升!今后,同学们必将在科学学习的道路上一路探索,一路高歌,一路欢笑!下课以后的学习任务是——
7.布置作业。
(1)完成课本112页四道习题。
(2)利用家庭里的物品,设计并完成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实验。
板书设计:
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一、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1、反应原理:
CaCO
3 + 2HCl = CaCl
2
+ H
2
O + CO
2
↑
2、制取装置:
3、气体验证和验满的方法
教学设计
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应提供给学生最基本的化学知识、技能和方法,应结合学生实际经验和生活素材设计学习专题,使学生形成持续的化学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科学态度和价值观,将科学探究作为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突破口,让学生体验探究过程,在丰富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倡导以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意识和创新意识不断地得到发展,真正实现“教学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
在“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的教学设计中,我注重设计的不在是教师的教,而是设计让学生如何依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自主的学习、学会学习。
一、引入的设计
二氧化碳作为一种常见气体,同学们或多或少能说出它的用途,让学生说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同时配以丰富的图片加深感性认识,得出二氧化碳是一种用途很广的气体,并由此设疑:如何大量得到二氧化碳?简介二氧化碳的工业制法,并引出课题——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二、复习实验室制取氧气的目的
学生对实验室里如何制取气体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
知道了实验室常用三种方法来制取氧
气(高锰酸钾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
由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不同,它们的制取装置不同。
通过氧气性质的学习和收集装置的结合,学生也有了选择收集装置的部分经验。
并由此得出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反应原理—制取装置—验证气体、验满的方法。
三、学生实验探究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本课题的重点是指导学生掌握制取气体时实验仪器和收集方法的选择。
鉴于学生在已经复习了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后,已具备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并且结合学案给予必要的提示,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进行装置的设计连接,使学生尽快地从简单模仿到有目的地选择,体验设计与实践的乐趣。
在学生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验证气体、验满气体的方法?并体会不同装置的优点?
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为核心,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目的,关注学生的具体生活和直接经验,力争深入学生的精神世界,从而使教学的基础性、发展性和创造性达到统一。
基于以上思想设计此课,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学习方法,使学生终生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