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名言名句及解释
- 格式:docx
- 大小:11.35 KB
- 文档页数:5
孟子的名言名句及感悟
1. "人不知足而知止,不知止而不行,不行而不止":这句名言
告诫人们要有足够的满足感,知道什么时候停下来,不贪婪不贪心。
只有懂得知足,才能规划自己的行动并付诸实践,如果没有实际行动,所有的想法和梦想都将毫无意义。
2. "人皆可以为尧舜":这句名言强调每个人都有潜力成为伟大
的人,尧舜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圣君,这句话代表着孟子对每个人的希望和鼓励。
无论出身贫寒还是社会地位低下,只要努力和奋斗,每个人都有机会实现自己的梦想,成为伟大的人物。
3. "人之生也,直而不谦":这句名言强调人生应该保持坚强直
正的品质,而不是谦卑自轻。
它告诫人们要有自尊心和自信心,保持傲骨和勇气,坚持自己的原则和信念,不屈服于外界的诱惑和压力。
4. "君子有三乐,取乎行乐,得乎名乐,受乎庄乐":这句名言
指出了君子的三种快乐:实际行动的快乐,名誉的快乐以及审慎和淡泊的快乐。
它告诫人们要追求实现自己的价值和目标的行动带来的快乐,同时还要追求良好的名声和声誉所带来的精神快乐,最后要享受心灵的平静和淡泊带来的快乐。
5.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名言强调了学习和思
考的重要性。
它告诫人们说,如果只是盲目地学习而不加以思考和反思,那将是徒劳无功的,同样,如果只是停留在思考而不加以学习和实践,那也是很危险的。
学习和思考是相辅相成的,只有二者结合起来才能实现真正的进步和成长。
孟子经典名言名句
1.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
意思,在贫穷的时候,要专心修身;在达到成功的时候,要善于帮助他人。
2.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
意思,君子应该注重根本的修养,只有根基稳固,才能走上成功的道路。
3.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曲学而成,厚德而载物。
”。
意思,如果天命要赋予一个人重大的使命,必定要先让他经历磨难,锻炼意志,修炼品德。
4.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
”。
意思,人生初生时柔弱无助,但在经历风雨洗礼后,会变得坚强无畏。
5.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意思,懂得的人不如喜爱的人,喜爱的人不如享受的人。
6.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而莫之忍也。
”。
意思,人都有不忍心,却很少有人能真正忍让。
7.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
意思,民众的利益最为重要,国家的安危次之,君王的个人利益最为轻微。
孟子的经典名言名句,都是对人生、道德和社会的深刻思考,给人以启迪和引导。
这些名言名句,不仅反映了孟子的哲学思想,也对后人的生活和处世有着积极的影响。
孟子名言名句100解释孟子名言名句100解释1、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2、谁也不能随随便便地成功,它来自彻底的自我管理和毅力。
3、摒弃侥幸之念,必取百炼成钢;厚积分秒之功,始得一鸣惊人。
4、成功是什么?就是走过了所有通向失败的路,只剩下一条路,那就是成功的路。
5、越接近考试,往往越要在坚实上下功夫。
6、学习时的痛苦是暂时的,未学到的痛苦是终生的。
7、有两种人是没有什么价值可言的;一种人无法做被吩咐去做的事,另一种人只能做被吩咐去做的事。
8、苦想没盼头,苦干有奔头。
9、学习并不是人生的全部。
但既然连人生的一部分———学习也无法征服,还能做什么?10、勿将今日之事拖到明日。
11、成功需要成本,时间也是一种成本,对时间的珍惜就是对成本的节约。
12、此刻打盹,你将做梦;而此刻学习,你将圆梦!13、再露锋芒,宜将剩勇追穷寇;一展鸿图,不可沽名学霸王。
14、伟人所达到并保持着的高度,并不是一飞就到的,而是他们在同伴们都睡着的时候,一步步艰辛地向上攀爬着。
15、很多事先天注定,那是“命”;但你可以决定怎么面对,那是“运”!16、一天过完,不会再来。
17、这世界上没有不适合学习的人,只是有人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罢了。
18、辛苦一年,受益一生。
19、忍别人所不能忍的痛,吃别人所不能吃的苦,是为了收获别人得不到的收获。
20、空想会想出很多绝妙的主意,但却办不成任何事情。
21、惜光阴百日犹短,看众志成城拼搏第一;细安排一刻也长,比龙争虎斗谁为争锋?22、平日从严,高考坦然。
23、昨天是张过期的支票,明天是张信用卡,只有今天才是现金,要善加利用。
24、为五月最后统考拼搏,稳做王者看谁与争锋?25、没有人爬山只为爬到山腰。
为何甘于平庸呢?26、抢时间,抓基础,勤演练定有收获;树自信,誓拼搏,升大学回报父母。
27、没有目标就没有方向,每一个学习阶段都应该给自己树立一个目标。
28、头悬梁,锥刺骨,巾帼挥毫书奇志。
《孟子》名言名句50句孟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学说强调人的本性善良,认为人应该通过教育和修养来实现自身的完善和社会的和谐。
以下是孟子的50句名言名句,总计约2000字:1.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解析:这句话强调成功必经历磨练和辛苦,只有经历困苦才能真正成长和取得巨大成就。
2. "人无善志,何以为善人?”解析:善良的行为源于内心的善良志向,只有具备良好的志愿,才能成为真正的善人。
3.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解析:人人都有同情心,不忍看到他人遭受苦难,这是人类共同的天性。
4. "人之本性善。
”解析:孟子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只有社会的种种压力才会迫使人偏离本性。
5. "君子之于天下也,无所不包也。
”解析:对于一个真正的君子来说,他包容一切,不排斥任何人,以广阔的胸怀对待天下众生。
6. "先王之道,礼义仁智信也。
”解析:孟子认为,古代伟大君王的管理之道是基于礼仪、道义、仁爱、智慧和诚信。
7. "道不远人,人之将迷也,不在道也。
”解析:孟子认为,人迷失于道并不是因为道远,而是因为人自身的迷茫和执着。
8. "道不行不至,思不达不见。
”解析:孟子意味着只有通过实际行动才能真正理解道理和感受其中的真理。
9. "用心止于止,然后可以得止。
”解析:只有内心真正地停止执念和欲望,才能获得真正的平静和内心的满足。
10. "志当存高远。
”解析:孟子认为,人的志向应该追求高远的目标,不断进取和进步。
11. "孔子晏子之言,言利害之端。
”解析:这句话意味着孟子强调追求道德行为不仅要看到短期的利益,还要能够看到远大的目标。
12. "不学礼义,无以立。
”解析:孟子强调只有通过学习礼仪和道义,才能真正地立足于社会。
13. "修己以教人。
《孟子》中名言名句孟子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家之一,他的思想理论及其言论深受后世影响。
在《孟子》一书中,孟子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言名句,这些语句具有极高的价值和意义。
下面将介绍几则《孟子》中的名言名句。
1.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这是孟子在谈论生死与价值观之间的关系时提到的一句名言。
他意在表达人的生命是至高无上的,无论是在生前的价值追求还是面临死亡时的勇气和决心,都应尽可能地珍惜。
2.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这句话强调了成功与艰辛之间的必然联系。
孟子认为,如果一个人想要有非凡的成就,就必须经历困苦和劳动,并坚定不移地追求自己的目标。
3. "人皆有不足,而不知足者寡矣。
"孟子在这句话中告诫人们要满足自己所得,不要因为贪婪而永无止境地追求更多。
他认为,知足常乐的人才能真正体会到生活的美好与幸福。
4. "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
"这是孟子在探讨人与道的关系时提到的一句名言。
他认为,道本就存在于每个人的内心之中,只要人们秉持着道德准则,与他人善待、互助合作,就能够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团结。
5.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这句话强调了人类的无知与迷茫状态。
孟子认为,人类在出生时并不具备所有智慧和知识,因此无法避免迷失和困惑。
然而,通过不断学习和探索,人们可以逐渐明白自己的处境,并获得智慧。
6.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这句话表达了对知识、喜好和欢乐的态度。
孟子认为,知识虽然宝贵,但能够真正理解并享受其中乐趣的人更可贵。
他强调,只有对某事感兴趣并从中获得乐趣的人,才能真正发挥自己的才能与潜力。
7.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孟子在《孟子·告子上》中提到了这句名言。
他认为,人们不必过于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而是应该关注自己是否真正了解他人。
孟子的经典名言名句及翻译孟子的经典名言名句及翻译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名言吧,名言易于留传,是浓缩的精华。
你知道什么样的名言才能称之为经典吗?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孟子的经典名言名句及翻译,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孟子的经典名言名句及翻译1(公孙丑曰:)“敢问夫子恶乎长?”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敢问何谓浩然之气?”曰:“难言也。
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
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
”(公孙丑上)【翻译】(公孙丑问:)“大胆请问,先生您的长处是什么?”孟子说:“我擅长于研究别人的言辞,并擅长于培养自己的浩然气。
”公孙丑问“大胆请问,什么叫做浩然之气呢?”孟子说:“这很难说清楚。
它作为一种气,是极为伟大极为刚强的,如果用正确的方法去培养而不是去伤害它,那么它将充满于天地宇宙之间。
同时,它作为一种气,需要和正义、道理相配合;否则的话,它就没有力量。
(孟子曰:)“孔子曰:‘道二,仁与不仁而已矣。
’暴其民甚,则身弑国亡;不甚,则身危国削。
”(离娄上)【翻译】(孟子说:)“孔子说‘治国方法有两种,就是仁政和暴政罢了。
’过分他的人民,那自己也会身死国亡,不太厉害也会造成危险使国家削弱。
”孟子告齐宣王曰:“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离娄下)【翻译】孟子告诉齐宣王说:“君主如果把臣子看得如同自己的手足,那么臣子就会把君主看得如同自己的腹心;君主如果把臣子看得如同狗和马,那么臣子就会把君主看得如同普通百姓;君主如果把臣子看得如同碎泥小草,那么臣子就会把君主看得如同敌寇仇人。
”(孟子曰:)“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
”(离娄下)【翻译】(孟子说:)“君主讲求仁爱,人民没有不仁爱的;君主讲求道义,人民没有不道义的。
”(孟子曰:)“非礼之礼,非义之义,大人弗为。
”(离娄下)【翻译】(孟子说:)“不合礼仪的礼,不合道义的义,品德高尚的君子是不肯做的。
有关孟子的名言名句1. "人之性也,其善恶混;苟无君子之道以相教诲,则德行将不得保也。
" - 孟子解释:这句话强调人类天性的复杂性,认为如果没有君子的道德教育和引导,人们的品行将无法保持良好。
2. "天生万物以养人,人无一善以报天,是谓无礼。
" - 孟子解释:这句话表达了孟子对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的看法,指出天地之间的善良和恩惠,人类应该有礼貌和感恩之心来回报。
3. "不仁者,不可以久处仁人之间,不义者,不可以久处义人之间。
" - 孟子解释:这句话强调了孟子对道德准则的重视。
他认为不具备仁义品质的人无法长期和仁人、义人一起生活,因为他们的行为和价值观不符。
4. "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
" - 孟子解释:这句话强调了孟子对道德修养和正义的追求。
他认为直接与正确的行为可以纠正那些偏离正道的人,使他们改正错误,并迈向正确的道路。
5. "君子不器,我不能用也;君子不矜,我不能事也。
" - 孟子解释:这句话指出了孟子对君子的要求。
他认为君子不应该只是一个有才华的人,而应该具备高尚的品德和谦虚的态度,才能被他所使用或服务。
6. "亲故之患,大于他国之患。
" - 孟子解释:这句话揭示了孟子对家庭和亲情关系的看法。
他认为与亲近的人发生的争执和问题比与外国人发生的问题更加严重。
这是因为亲情牵扯更深,困扰也更痛苦。
7.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 - 孟子解释:这句话强调了智慧和仁爱的不同,以及它们对于人们态度的影响。
智者更容易欣赏水的特点,而仁者则更享受山的美景。
这表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兴趣和快乐的来源。
8. "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 - 孟子解释:这句话表达了孟子对人类本性的理解。
他认为人类天生都有善良的本性,但是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和行为习惯的差异导致了他们的行为和性格的差异。
《孟子》70句名言1、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不用圆规和曲尺,就不能正确地画出方形和圆形。
2、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称一称,才晓得轻重;量一量,才晓得长短。
3、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人要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
4、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即使有一种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它一天,又冻它十天,没有能够再生长的。
5、其进锐者,其退速。
--前进太猛的人,后退也会快。
6、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心这个器官职在思考,思考才能获得,不思考便不能获得。
7、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忧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快乐足以使人死亡。
8、惟仁者宜在高位。
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只有道德高尚的仁人,才应该处于统治地位。
如果道德低的不仁者处于统治地位,就会把他的罪恶传播给群众。
9、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
--天子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天下;诸侯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国家;卿、大夫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宗庙;一般的老百姓不行仁,便保不住自己的身体。
10、仁者无敌。
--仁德的人是无敌于天下的。
11、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
--君主仁,没有人不仁;君主义,没有人不义;君主正,没有人不正。
12、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以百姓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者,百姓也会以国君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以百姓的忧愁为自己的忧愁者,百姓也会以国君的忧愁为自己的忧愁。
1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尊敬自己的父母,并且将这种感情推及到别人的父母身上,爱护自己的儿女,并且将这种感情推及到别人的儿女身上。
14、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孟子》经典名句1. “人之初,性本善。
”——《孟子·离娄上》这句话是孟子的名言之一,意思是人的本性是善良的。
孟子认为,人天生就有一种善良的本性,只是在成长过程中受到了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才会变得不善良。
2. “天下之大,无非乎公道。
”——《孟子·公孙丑下》这句话意思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就是公正。
孟子认为,公正是人类社会的基石,只有公正才能让社会和谐稳定。
3. “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孟子·滕文公下》这句话意思是,君子通过文化交流结交朋友,通过朋友的帮助来实现仁爱之道。
孟子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友谊是非常重要的,只有通过友谊才能实现仁爱之道。
4.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孟子·公孙丑下》这句话意思是,每个人都有同情心。
孟子认为,人类天生就有一种同情心,只是在成长过程中受到了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才会变得冷漠无情。
5.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孟子·离娄上》这句话意思是,柔弱的力量可以战胜坚强的力量。
孟子认为,柔弱的力量是非常强大的,只有通过柔弱的方式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
6. “人之所以能,是相信能。
”——《孟子·公孙丑下》这句话意思是,人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相信自己能够成功。
孟子认为,信念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有了信念才能够克服困难,实现自己的目标。
7.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孟子·尽心上》这句话意思是,君子注重道义,小人注重个人利益。
孟子认为,君子应该注重道义,而不是个人利益,只有这样才能成为真正的君子。
8. “人之所以能,是以立志。
”——《孟子·公孙丑下》这句话意思是,人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有了坚定的志向。
孟子认为,只有有了坚定的志向,才能够克服困难,实现自己的目标。
9. “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
”——《孟子·尽心上》这句话意思是,君子的品德应该是淡泊而不厌倦,简单而有文化,温和而有理智。
孟子的名言及翻译 2018最全的孟子名言名句及解释2018最全的孟子名言名句及解释(1)不以规矩,不成方圆.【译文】不用圆规和曲尺,就不能正确地画出方形和圆形.(2)权,然后和轻重;度,然后知长短.【译文】称一称,才晓得轻重;量一量,才晓得长短.(3)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译文】人要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4)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译文】即使有一种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它一天,又冻它十天,•没有能够再生长的.(5)其进锐者,其退速.【译文】前进太猛的人,后退也会快.(6)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译文】心这个器官职在思考,思考才能获得,不思考便不能获得.(7)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译文】忧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快乐足以使人死亡.(8)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译文】只有道德高尚的仁人,才应该处于统治地位.•如果道德低的不仁者处于统治地位,就会把他的罪恶传播给群众.(9)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译文】天子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天下;诸侯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国家;卿、大夫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宗庙;一般的老百姓不行仁,便保不住自己的身体.(10)国君好仁,天下无敌焉.【译文】一国的君主如果喜爱仁德,整个天下便不会有敌手.(11)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n^u).【译文】减免刑罚,减轻赋税,让百姓能深耕细作,早除秽草.(12)仁者无敌.【译文】仁德的人是无敌于天下的.(13)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译文】每家给他五亩土地的住宅,四围种植着桑树,那么,•五十岁以上的人都可以有丝棉袄穿了.鸡狗与猪这类家畜,都有力量去饲养繁殖,那么,•七十岁以上的人就都有肉可吃了.一家给他一百亩土地,并且不去妨碍他的生产,•八口人的家庭便都可以吃得饱饱的了.办好各级学校,反复地用孝顺父母、•敬爱兄长的大道理来开导他们,那么,须发花白的老人便会有人代劳,不致头顶着、•背负着东西在路上行走了.(14)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译文】搞好耕种,减轻税收,可以使百姓富足.(15)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译文】君主仁,没有人不仁;君主义,没有人不义;君主正,没有人不正.(16)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译文】以百姓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者,•百姓也会以国君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以百姓的忧愁为自己的忧愁者,百姓也会以国君的忧愁为自己的忧愁.(17)仁则荣,不仁则辱.【译文】诸侯卿相如果实行仁政,就会有荣耀;如果行不仁之政,就会遭受屈辱.(18)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译文】有一定的产业收入的人才有一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没有一定的产业收入的人便不会有一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假若没有一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就会胡作非为,违法乱纪,什么事都干得出来.(19)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此所谓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于死.【译文】为争夺土地而战,杀死的人遍野;为争夺城池而战,杀死的人满城,•这就是带领土地来吃人肉,死刑都不足以赎出他们的罪过.(20)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译文】君主把臣下看成自己的手足,臣下就会把君主当作腹心;•君主把臣下看成牛马,臣下就会把君主当成路上遇见的一般人;•君主把臣下看成泥土或野草,臣下就会把君主看作仇敌.(21)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译文】鱼是我所喜欢吃的,熊掌也是我所喜欢吃的;•如果两者不能都吃的话,我便丢掉鱼而吃熊掌.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义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两者不能并有,我便舍弃生命而取义.(2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译文】尊敬我的长辈,从而推广到尊敬别人的长辈;爱护自己的晚辈,•从而推广到爱护别人的晚辈.(23)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译文】行仁政的就有很多人帮助,不行仁政的就很少有人帮助.•帮助他的人少到极点时,连亲戚都反对他;帮助他的人多到极点时,全天下都归顺他.(24)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译文】天时不及地利,地利不及人和.(25)杀一无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译文】杀一个无罪的人,是不仁;不是自己所有,却去取了过来,是不义.(26)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未闻弑君也.【译文】破坏仁爱的人叫做“贼”,破坏道义的人叫做“残”.这样的人,•我们就叫作他“独夫”.我只听说周武王诛杀了独夫殷纣,•没有听说过他是以臣弑君的.(27)贤者在位,能者在职.【译文】使有德行的人居于相当的官位,有才能的人担任一定职务.(28)尊贤使能,俊杰在位.【译文】尊重有道德的人,使用有能力的人,杰出的人物都有官位.(29)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译文】百姓最为重要,代表国家的土谷之神为次,君主为轻.(30)民事不可缓也.【译文】关心人民是最紧迫的任务.(31)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shu^g()不入洿(w&)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译文】不要在农民耕种和收获的大忙季节征兵和征徭役,妨碍生产,•那么生产的粮食便吃不尽了.不要用细密的鱼网到大池中捕鱼,那么鱼类便吃不完了.•依照合适的时间到山林砍伐树木,木材也会用不尽.粮食和鱼类吃不完,•木材用不尽,这样便会使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不满.(32)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殍,此率兽而食人也.【译文】现在你的厨房里有皮薄膘肥的肉,你的马栏里有健壮的骏马,•可是老百姓面带饥色,野外躺着饿死的尸体,这等于是在上位的人率领着禽兽来吃人.(33)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译文】桀和纣的丧失天下,是由于失去了百姓的支持;他们的失去百姓的支持,是由于失去了民心.获得天下有方法:获得了百姓的支持,便获得天下了;•获得百姓的支持有方法:获得了民心,便获得百姓的支持了;•获得民心有方法:他们所希望的,替他们聚积起来;他们所厌恶的,不要加在他们头上,如此罢了.(34)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译文】贤明的君主在规定百姓的产业时,一定要使他们上可以养父母,下可以养妻子儿女,好年成能丰衣足食,遇上荒年也不致饿死.(35)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译文】一切为着使百姓的生活安定而努力,这样去统一天下,没有人能够阻挡.(36)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宝珠玉者,殃必及身.【译文】诸侯的宝贝有三样:土地、百姓和政治,•那种以珍珠美玉为宝贝的人,祸害一定会到他身上来.(37)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惟曰其助上帝宠之.【译文】天降生一般的人,也替他们降生了君主,也替他们降生了师傅,•这些君主和师傅的惟一责任,是帮助上帝来爱护人民.(38)人皆可以为尧舜.【译文】人人都可以当尧舜这样的好人.(39)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译文】人必先有自取侮辱的行为,别人才侮辱他;•家必先有自取毁坏的因素,别人才毁坏它,国必先有自取讨伐的原因,别人才讨伐它.(40)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译文】祸害或者幸福没有不是自己找来的.(41)君子不怨天,不尤人.【译文】君子不抱怨天,不责怪人.(4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译文】富贵不能乱了我的心,贫贱不能改变我的志向,威武不能屈我的节,•这样才叫做大丈夫.(43)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译文】自己损害自己的人,不能和他谈出有价值的言语;•自己抛弃自己(对自己极不负责任)的人,不能和他做出有价值的事业.(44)养心莫善于寡欲.【译文】修养心性的办法最好是减少物质欲望.(45)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译文】向诸侯进言,就得轻视他,不要把他高高在上的位置放在眼里.(46)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心,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译文】天将要把重要的任务加到某人的身上,一定要先苦恼他的心意,•劳动他的筋骨,饥饿他的肠胃,穷困他的身子,他的每一行为总是不如意,•这样便可以震动他的心意,坚韧他的性情,增加他的能力.(47)恭者不侮人,俭者不夺人.【译文】对别人恭敬的人不会侮辱别人,自己节俭的人不会抢夺别人.(48)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译文】爱别人的人,会受到别人的爱;尊敬别人的人,会受到别人尊敬.(49)不挟长,不挟贵,不挟兄弟而友.【译文】交朋友时,不依仗自己年纪大,不仗恃自己地位高,•不依仗自己兄弟们富贵.(50)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译文】贤能的人,一定是自己先明白了再使人明白;•今天的人自己还在糊涂却硬要叫人明白.(51)富岁,子弟多赖;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而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译文】丰收年成,年青人多表现懒惰;灾荒年成,年轻人多表现强暴,•并不是天生的资质有所不同,是由于环境把他们的心变坏了的结果.(52)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译文】做一件事情好象挖井,如果挖井到六七丈深还不见泉水的话,•仍然是一个废井.(53)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译文】君子有三种乐处,但是以德服天下并不在其中.父母都健康,•兄弟没灾患,是第一种乐趣;抬头无愧于天,低头无愧于人,是第二种乐趣;•得到天下优秀人才而对他们进行教育,是第三种乐趣.(54)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译文】不以赶不上别人为羞耻,怎么能赶上别人呢?(55)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译文】穷困便独善其身,得志便兼善天下.(56)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译文】解说诗的人,不要拘于文字而误解词句,•也不要拘于词句而误解原意.用自己切身的体会去推测作者的本意,这就对了.(57)尽信《书》,不如无《书》.【译文】完全相信《书》,那还不如没有《书》.(58)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名言名句及解释
( 1)不以规矩 , 不成方圆。
【译文】不用圆规和曲尺, 就不能正确地画出方形和圆形。
(2)权 , 然后和轻重;度 , 然后知长短。
【译文】称一称 , 才晓得轻重;量一量 , 才晓得长短 .
(3)人有不为也 , 而后可以有为。
【译文】人要有所不为, 才能有所为。
(4)虽有天下易生之物 , 一日暴之 , 十日寒之 , 未有能生者也 .
【译文】即使有一种最容易生长的植物, 晒它一天 , 又冻它十天 ,? 没有能够再生长的。
(5)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译文】忧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 , 安逸快乐足以使人死亡。
(6)天子不仁 , 不保四海;诸侯不仁 , 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 , 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 , 不保四体。
【译文】天子不行仁 , 便保不住他的天下;诸侯不行仁 , 便保不住他的国家;卿、大夫不行仁 , 便保不住他的宗庙;一般的老百姓不行仁 , 便保不住自己的身体。
(7)仁者无敌。
【译文】仁德的人是无敌于天下的。
( 8)乐民之乐者 , 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 民亦忧其忧。
【译文】以百姓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者,? 百姓也会以国君的
快乐为自己的快乐;以百姓的忧愁为自己的忧愁者, 百姓也会以国君的忧愁为自己的忧愁。
(9)鱼 , 我所欲也 , 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 , 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 , 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 ,
舍生而取义者也。
【译文】鱼是我所喜欢吃的 , 熊掌也是我所喜欢吃的;如果两者不能都吃的话 , 我便丢掉鱼而吃熊掌 . 生命是我所喜爱
的, 义也是我所喜爱的; ?如果两者不能并有 , 我便舍弃生命而
取义。
( 10)老吾老 , 以及人之老;幼吾幼 , 以及人之幼。
【译文】尊敬我的长辈 , 从而推广到尊敬别人的长辈;爱护自
己的晚辈 ,? 从而推广到爱护别人的晚辈。
( 11)得道者多助 , 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 , 亲戚畔之 , 多助之至 , 天下顺之。
【译文】行仁政的就有很多人帮助, 不行仁政的就很少有人帮助 .? 帮助他的人少到极点时 , 连亲戚都反对他;帮助他的人多到极点时 , 全天下都归顺他。
( 12)天时不如地利 , 地利不如人和。
【译文】天时不及地利 , 地利不及人和。
( 13)贤者在位 , 能者在职。
【译文】使有德行的人居于相当的官位 , 有才能的人担任一定职务。
( 14)尊贤使能 , 俊杰在位。
【译文】尊重有道德的人 , 使用有能力的人 , 杰出的人物都有官位。
( 15)民为贵 , 社稷次之 , 君为轻。
【译文】百姓最为重要, 代表国家的土谷之神为次, 君主为轻.
(16)民事不可缓也。
【译文】关心人民是最紧迫的任务。
(17)不违农时 , 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 , 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 , 材木不可胜用也 . 谷与鱼鳖不可胜
食 ,? 材木不可胜用 ,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
【译文】不要在农民耕种和收获的大忙季节征兵和征徭役 , 妨碍
生产 ,? 那么生产的粮食便吃不尽了 . 不要用细密的鱼网到大池中捕鱼 , 那么鱼类便吃不完了 .? 依照合适的时间到山
林砍伐树木 , 木材也会用不尽 . 粮食和鱼类吃不完 ,? 木材用不尽 , 这样便会使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不满。
(18)人皆可以为尧舜。
【译文】人人都可以当尧舜这样的好人.
(19)夫人必自侮 , 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 , 而后人毁之;国必
自伐 ,? 而后人伐之。
【译文】人必先有自取侮辱的行为 , 别人才侮辱他; ?家必先有
自取毁坏的因素 , 别人才毁坏它 , 国必先有自取讨伐的原
因 , 别人才讨伐它。
(20)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
【译文】祸害或者幸福没有不是自己找来的。
(21)君子不怨天 , 不尤人。
【译文】君子不抱怨天 , 不责怪人。
(22)富贵不能淫 , 贫贱不能移 , 威武不能屈 , 此之谓大丈夫。
【译文】富贵不能乱了我的心 , 贫贱不能改变我的志向 , 威武不能屈我的节 ,? 这样才叫做大丈夫。
(23)养心莫善于寡欲。
【译文】修养心性的办法最好是减少物质欲望。
(24)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 必先苦其心志 , 劳其筋骨 , 饿其体肤 , 空乏其心 , 行拂乱其所为 , 所以动心忍性 , 曾益其所不能。
【译文】天将要把重要的任务加到某人的身上 , 一定要先苦恼他的心意 ,? 劳动他的筋骨 , 饥饿他的肠胃 , 穷困他的身子 ,
他的每一行为总是不如意 ,? 这样便可以震动他的心意 , 坚韧他的性情 , 增加他的能力。
(25)爱人者 , 人恒爱之;敬人者 , 人恒敬之。
【译文】爱别人的人 , 会受到别人的爱;尊敬别人的人 , 会受到别人尊敬。
(26)君子有三乐 , 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父母俱在 , 兄弟无故 ,一乐也; ?仰不愧于天 , 俯不怍于人 , 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
教育之 , 三乐也。
【译文】君子有三种乐处, 但是以德服天下并不在其中。
父母都健康 ,? 兄弟没灾患 , 是第一种乐趣;抬头无愧于天 , 低头无愧于人 , 是第二种乐趣; ?得到天下优秀人才而对他们进行
教育 , 是第三种乐趣。
( 27)不耻不若人 , 何若人有 ?
【译文】不以赶不上别人为羞耻, 怎么能赶上别人呢?(28)穷则独善其身 , 达则兼善天下。
【译文】处境困难便独善其身 , 得志便兼善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