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情绪做朋友
- 格式:ppt
- 大小:2.21 MB
- 文档页数:11
我和情绪做朋友主题班会教案活动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常见情绪及其应对方法。
2. 帮助学生掌握积极应对不良情绪的方法,培养学生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
3. 培养学生的情绪自控能力,减少不良情绪的影响。
活动准备:1. 收集或自创反映各种情绪的成语、俗语、诗词、歌曲等。
2. 学生自编心理游戏、情景剧等。
3. 邀请班主任参与情境拍摄。
教学重点1. 了解情绪的类型和表现:让学生了解情绪的基本类型,如快乐、悲伤、愤怒、恐惧、焦虑等,并了解不同情绪的表现和影响。
2. 掌握情绪调节的方法:介绍一些常见的情绪调节方法,如深呼吸、放松训练、积极思考、转移注意力等,帮助学生学会应对不同情绪状态。
3. 学会正确处理情绪:引导学生认识到情绪是正常现象,不必过于担忧或压抑,要学会正确处理情绪,如表达情绪、寻求帮助、转移注意力等。
4. 建立积极的情绪态度:鼓励学生建立积极的情绪态度,认识到情绪对生活的影响,学会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和困难。
教学难点:1.如难以识别和理解自己的情绪、不知道如何表达情绪或不知道如何应对负面情绪等。
2.帮助学生理解和接纳自己的情绪,并学会用适当的方式表达和调节情绪活动过程:一、播放《表情王国》歌曲,激发兴趣主持人A:微笑蹦蹦跳,来到我们欢乐中,各种表情抱一抱,组成愉快的心情。
我们都是一群快乐的孩子,每天蹦蹦跳跳生活,快乐是我们的好朋友。
主持人B:我们的生活中有快乐,也会有烦恼,今天,让我们走进“我和情绪做朋友”主题班会现场,一起探讨如何对待自己的情绪。
二、出示主题,激发兴趣主持人A、B:瞧,这就是我们的班会主题——“我和情绪做朋友”三、小小故事会,了解情绪种类主持人A: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人的情绪有很多种,今天我们就来比比看,谁知道生活中常见的情绪有哪些?学生交流自己收集的反映各种情绪的成语、俗语、诗词、歌曲等。
主持人B:同学们知道的还真不少呢!其实人的情绪还有很多种,喜、怒、哀、惧、爱……你们都有什么情绪呢?你什么时候会有什么样的情绪?学生交流自己的情绪体验。
五年级心理健康上册教案-第四课与情绪交朋友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了解情绪的基本概念。
2.学生能够学会正确地表达情绪。
3.学生能够学会与情绪友好相处。
4.学生能够了解如何调节并控制自己的情绪。
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理解情绪的基本概念。
2.学生能够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情绪。
教学难点:1.学生能够了解如何调节并控制自己的情绪。
2.学生能够在与情绪友好相处的基础上建立健康的情绪观。
教学过程:1.开场导入(5分钟)老师向学生们介绍情绪的概念和情绪与我们日常生活的关系。
注意启发学生思考,例如:我们会有哪些情绪?情绪对我们有什么影响?我们应该如何处理情绪?2.讲解情绪的概念(15分钟)老师讲解情绪的含义,包括情绪的种类、出现原因、表现形式等,并与学生一起探讨情绪表达的方式和方法。
引导学生进行个人情绪回顾,分析在遇到什么情况下自己会有哪些情绪,这些情绪会带给自己什么影响。
3.学习如何正确地表达情绪(20分钟)老师介绍正确地表达情绪的方法和技巧,包括:(1)理解自己的情绪,做到善于观察自己的情绪变化。
(2)找到适当的时候和场合,选择适当的表达方式,例如口头表达、书面表达、肢体语言等。
(3)明确表达的目的和意图,要让对方真正理解自己的情感。
(4)避免对话中批判、攻击、抱怨等负面情绪的出现,保持冷静和理性。
4.培养与情绪友好相处的技能(20分钟)在情绪交往中,要做到以下几点:(1)倾听对方的情绪,理解并认同它,即使自己没有经历过类似的情绪,也应该尝试去体会对方的感受。
(2)避免用批判、攻击的方式来回应对方的情绪,而是采用鼓励和支持的方式。
(3)要尊重对方的感受和自由,不要过度干涉或影响对方的情绪和选择。
5.教学结束(5分钟)老师总结今天的课程内容,强调要重视情绪的调节和表达,以及与情绪友好相处的重要性,并带领学生进行学习反思,提高情绪管理能力。
板书设计:情绪的概念如何表达情绪与情绪交朋友教学反思: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们对情绪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并学会了如何正确地表达情绪和与情绪友好相处。
《我和情绪做朋友》主题班会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情绪,并学会以积极的心态与情绪做朋友。
2. 引导学生学会调控情绪的方法。
教学重点:1.通过教学,使学生懂得情绪是短暂的,可控的,并能根据不同情绪分析事物存在各种可能。
2.激发学生改变不良情绪,建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积极乐观的心态,和情绪成为朋友,健康成长。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情绪,学会运用情绪管理的方法来调控自己的情绪,从而更好地适应环境。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教师准备一些有关情绪的图片或卡通画,一些描述情绪的词语,一些简单的室内游戏活动材料。
学生准备: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选择相应的图片或卡通画,选择相应的词语,准备记录下自己的心得体会。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出示图片或卡通画:出示一幅图片或卡通画,请学生判断是什么情绪。
让学生表达出各种不同的情绪表现。
教师板书学生的答案。
教师出示下一幅图片或卡通画,继续扩展板书内容。
当内容丰富到一定程度时,就让学生给这些情绪命名,并把它们写在相应的板书上。
最后完成板书:喜怒哀惧行。
教师讲解:这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六种情绪,我们称之为基本情绪。
除了这六种基本情绪之外,还有许多其他的情绪表现。
情绪就像天气一样,变化无常,我们无法改变自己的情绪,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心态,与情绪做朋友。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如何驾驭自己的情绪。
二、师生互动交流,探讨与情绪做朋友的方法1. 教师引导学生一起探讨如何调节情绪的方法方法一:改变认知评价。
任何事情不会十全十美,学会接纳自己的同时也要学会接纳别人,用好的心态来面对和评价事情和人生,从中找出乐观、积极的一面,用这样的态度来对待人生就会少一些烦恼和怨气。
这是一种很好的调节情绪的方法。
如我们常常说的“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对于同一件事情,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
如果你觉得不好,心境不佳时可以尝试改变自己的看法,从积极的角度看待问题,这样可以调节不良的情绪。
和情绪做朋友500字左右作文
在生活的琐碎里,情绪总是悄然而至。
它们就像那些不说话的
朋友,默默陪伴着我们,影响着咱们的心情和决定。
与情绪做朋友,就是得学会听它们说话,懂它们的意思。
有时候吧,情绪突然就像个暴风雨,猛烈得让人措手不及。
愤怒、悲伤、恐惧,这些情绪就像乌云一样笼罩在头上,感觉整个世
界都暗了。
但你知道吗?这种时候,咱们得学会当个勇士,找到那
个避雨的地方,给自己撑起一把伞,告诉自己,一切都会过去的。
当然啦,情绪也有温柔的时候。
有时候,它们就像小溪水一样,静静地流淌,让人心里暖暖的。
喜悦、宁静、满足,这些感觉就像
阳光洒在身上,让人忍不住想微笑。
这种时候,咱们得好好享受,
珍惜这些美好的瞬间,让它们成为咱们前进的动力。
不过啊,情绪这东西有时候也挺难捉摸的。
它们有时候就像个
调色盘,各种颜色混在一起,让人分不清哪个是哪个。
这时候,咱
们得学会耐心和包容,就像调和颜色一样,找到那个平衡点,让各
种情绪在咱们心里和谐共处。
说真的,与情绪做朋友,就是得勇敢面对它们,不再逃避。
咱们得学会听它们说话,理解它们背后的意思。
情绪其实也是一种力量,它们能推动咱们成长,让咱们变得更强大。
和情绪做朋友500字左右作文之前我们总是想去做情绪的主人,强行让情绪为我们而服务,而从未想过与情绪做朋友,或者将自己与情绪对立开来来看待这个问题。
什么是情绪,我们可以怎样对待情绪?在人类发现提出情绪这个概念开始,与情绪之间的斗争已经开展了很多年。
不论是从医学生理方面来解释这个问题,还是从人们的心理方面来解释这个问题,在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发展后,都已经收获到了不小的成果。
情绪,是对一系列主观认知经验的通称,是多种感觉、思想和行为综合产生的心理和生理状态。
最普遍、通俗的情绪有喜、怒、哀、惊、恐、爱、恨等,也有一些细腻微妙的情绪如嫉妒、惭愧、羞耻、自豪等。
情绪常和心情、性格、脾气、目的等因素互相作用,也受到荷尔蒙和神经递质的影响。
无论正面还是负面的情绪,都会引发人们行动的动机。
尽管一些情绪引发的行为看上去没有经过思考,但实际上意识是产生情绪的重要的一环。
我最为感兴趣的部分是乔纳森.海特象与骑象人理论。
海特从20 世纪90 年代开始使用大象和骑象人,比喻人类心智两套系统。
他认为人的心理有两套系统在运作:自动化和控制化处理过程。
自动化系统就是一头大象,就是人的内心感觉、本能反应、情绪和直觉;有意识地思考、控制后的理性抉择,则是骑象人。
大象和骑象人,直觉和理性,本能和反省,各自拥有聪明才智,若无缝配合,则大脑智慧运行,心灵自在;若配合欠佳,则状况百出、内心矛盾。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很大一部分我们不快乐的原因是因为我们对现实的需求过于庞大,而我们自己的能力不足以支撑我们达到自己所想要的现实,从而产生落差。
我们能做的是一方面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将自己不断变得更强,同时也要学会“断舍离”学会舍弃我们不必要的需求,找到我们真正内心需要的东西。
我们总是羡慕历史上的大家例如陶渊明等人。
他们能洒脱处世,而现实的我们总是被困于各种各样的矛盾和需求中,每日为生活琐碎事而烦忧。
其实。
他们也并非活在现实生活中,而是他们懂得寻找到自己真正的生活,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的陶渊明却也能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与情绪做好朋友心得体会一、前言情绪是人类的一种自然反应,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会遇到的情感。
对于情绪的解读与处理,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处理方式。
近年来,心理学家们提出了与情绪做好朋友的概念,即在面对情绪时,我们应该善待自己的情绪,与之友好相处,实现内心的平衡与健康。
下面,我将就自己的一些体验,分享一下个人与情绪相处的心得体会。
二、尊重自己的情绪情绪是人的生理反应,即使是负面情绪也是自然存在的。
作为人类,我们应该尊重自己的情绪,不要因为别人的看法而去压抑、忽略自己的情绪。
在情绪发生时,及时认知并解释这些情绪,管理它们,是非常重要的。
比如,在感到不快或生气时,我们可以大声地告诉自己,“我是生气了,这很正常”,以此来帮助自己更好地面对情绪。
三、冷静的处理情绪在情绪出现时,我们应该尽量冷静,而不是通过行动去释放情绪。
比如,当你感到气愤或者失望时,切忌冲动地骂人或者离开现场。
要冷静思考,找到问题的原因,试着积极解决问题,达到内心的平衡。
四、积极改变对待情绪的方式对待情绪的方式,将直接影响我们的心情和行为。
因此,要积极寻找一些有效地方式来处理情绪。
例如,可以通过 meditation 来放松身心, exercise 来转移注意力,给自己创造一个适合自己的休息空间,来平衡自己的情绪。
这些方法对于缓解情绪是非常有效的。
五、寻求帮助当我们的情绪长时间无法得到平衡或者出现严重负面情绪时,我们需要及时地寻求帮助。
这可以是志愿者、医生、亲密的朋友、家人或者教练等等。
通过与他们交流,我们可以获得不同的建议与反馈,以及实时的支持,帮助自己更好地面对情绪。
结语:敢于接纳自己的情绪,积极解决问题,与情绪做好朋友,是我们应该建立的情绪管理机制。
在今后的生活中,如果出现情绪问题,我们应坚持以上思想,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和情绪,感情就会变得更加健康。
读《跟情绪做朋友—教师情绪管理与成长》有感心得材料本书总共分为三个部分:情绪的底层逻辑、积攒跟情绪做朋友的本钱、练就跟情绪做朋友的胸怀。
要实现很好地管理情绪,首先就应该了解情绪到底是什么,然后在具体的方式方法上进行情绪管理的准备,最后达到一定的境界,实现健康情绪的一种常态。
一、情绪的底层逻辑读这本书,我了解到了情绪首先是有生理取向的,也就是说我们感受到不同情绪的时候,身体的反应不尽相同,这就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我们感到愤怒的时候会心跳加速、手脚不自觉颤抖的原因。
除了生理取向,情绪还有评价取向,我们会对外在事物做出自己的判断,从而产生不同的情绪,比如我们一旦判定别人对我们说出的话是具有侮辱性的,就会感到不安和愤怒。
情绪的第三个取向是建构取向,强调的是情绪会受到人们所处的文化背景及生活经验的影响。
基于这三个取向,我自然得出一个结论:遇到不良情绪时,我们首先应该正视它所带给我们的一系列生理上的不适感,然后尽可能客观地评估当下的情况,不要急于下结论,在情绪没有得到很好控制的时候就做出一些不正确的判断,最重要的是要提升自身修养,给自己营造一个好的生活环境,从而保持一个比较好的心境。
那么情绪到底从何而来呢?书中给出了一个终极答案:欲求。
我们自己的欲望和客观现实的匹配度决定了我们的各种情绪。
这个理论引发了我关于欲望更深层次的思考:我们似乎一直在攀登欲望的一座座高峰,从教师这个职业发展来说,我们先是想努力进入一个待遇好、声望高、工作环境好的学校,然后开始考虑职称的问题,在评职称的道路上遇到各种挫折与挑战,同时慢慢考虑这份职业是否能带来相关的一些福利,比如子女读书问题,是否能享受学区房折扣等问题欲望的沟壑似乎越来越深,在攀爬这一座座欲望高峰的过程中,我们有时难免会感到疲惫不堪、患得患失。
但这是否就说明我们不应该有那么多欲求呢?答案无疑是否定的,因为只要这些欲求是向上的、积极的、不建立在以牺牲他人利益为前提的基础上的,就是值得我们为之付出努力的,而我们在努力的过程中,需要关注的是如何摆正心态,处理好自己的情绪,这就引出了本书的第二个话题:如何平衡现实和欲望的关系,在控制情绪上,我们到底能怎么做。
《如何与情绪做朋友》在我们的生活中,情绪是我们最亲密的伙伴。
它们如影随形,时刻影响着我们的思维、行为和身心健康。
然而,很多人对情绪抱有误解,认为它们是敌人,需要被战胜和抑制。
其实,情绪并非我们的对立面,而是可以与我们和谐共处的伙伴。
学会与情绪做朋友,我们的生活将变得更加美好。
首先,要认识到情绪的价值。
情绪是我们内心的指示器,它们反映了我们对事物的态度和需求。
当我们感到快乐时,意味着我们正在享受生活;当我们感到悲伤时,可能是我们需要关爱和安慰;当我们感到愤怒时,可能是我们的权益受到了侵犯。
情绪提醒我们关注内心,调整生活,从而更好地适应环境。
其次,要尊重和理解情绪。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情绪周期,有时情绪高涨,有时情绪低落。
这是正常现象,不必过于担忧。
当情绪出现时,我们要学会接纳它们,而不是排斥和抵制。
试着去理解情绪背后的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样,我们就能更好地应对情绪,避免被它们左右。
第三,要学会表达和调节情绪。
有时候,情绪如洪水般涌来,让我们无法承受。
这时,我们需要找到一个合适的出口,将情绪表达出来。
可以尝试与朋友倾诉,或者通过写作、绘画等方式释放情绪。
同时,学会调节情绪,让自己保持平静。
比如,深呼吸、冥想、运动等方法,都有助于缓解情绪压力。
第四,要培养积极情绪。
积极情绪有助于提高我们的心理素质和生活品质。
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培养积极情绪:1. 保持乐观的心态,相信自己有能力解决问题。
2. 培养兴趣爱好,让生活充满乐趣。
3. 乐于助人,关爱他人,获得内心的满足感。
4. 学会感恩,珍惜拥有的一切,对未来充满期待。
5.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合理饮食、锻炼身体等。
最后,要明白情绪不是一成不变的。
它们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因此,我们要学会适应情绪的波动,与之共舞。
当我们与情绪成为朋友,我们会发现,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内心变得更加宁静平和。
总之,与情绪做朋友,是我们人生道路上的一次重要修行。
《和情绪做朋友》说课稿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要进行说课的课题是《和情绪做朋友》。
首先,我对本课题进行分析:一、《和情绪做朋友》是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比较重要的一个课题。
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对自我的认识。
这为识别自己的情绪起到了铺垫的作用。
高一年级学生对情绪还比较缺乏正确的认识,因此,本节课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节课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认知目标:认识情绪,学会识别自己的情绪。
情感目标:体验情绪作用,培养阳光积极的生活态度。
行为目标:学会正确表达情绪,掌握调节情绪的方法。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为认识情绪,掌握情绪ABC理论,学会自我调节。
教学难点为如何将课堂所学所感迁移到实际生活1中。
为了讲清教材的重点、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框题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四、说教法学法。
我们都知道是心理健康一门关注人的发展的重要学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考虑到高一年级学生的现状,我主要采取学生活动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真正参与活动,而且在活动中得到认识和体验,产生践行的愿望。
培养学生将课堂教学和自己的行动结合起来的能力,引导学生全面地看待发生在身边的现象,发展思辨能力,关注学生心理状况。
当然教师自身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学资源。
教师本人应该通过课堂教学感染和鼓励学生,充分调动起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渴望,并且要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基于本框题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以下的教学方法:1. 直观演示法:利用图片的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 活动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景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
3.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学生自主分析归纳并进行总结。
《跟情绪做朋友》——教师情绪管理与成长读后感人不能凌驾于情绪之上,只能更情绪做朋友,读着封面上这句话,我感觉自己还有很多的路要走,还有很深的学问要钻研。
校长说教师是情绪工作者,从20出头起就开始做老师为人师的成就感和愉悦吧,是驱动我前行的动力,安危。
人士的愤怒和沮丧乃至无奈就是阻碍我前行的障碍,所以涉猎情绪技术的研究,我觉得很有必要。
情绪是什么?在柏拉图的理想国中指出人的灵魂有理性激情和欲望三人之分理性是主人,激情是仆人心理学家把心理定义成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应,心里的主体是人哪,客体是客观现实结果导致主观反应,是指认识体验行为等。
由此我们来理解,作为教师的情绪是我认认真真的备了一堂课,精心设置了每一个环节,热情的期待来到课堂上,想给学生带来轻松愉快的知识盛宴。
如果我的课堂是其乐融融的,学生和我是忘却了时间的流逝,那我就心情愉悦,成就感如野草般疯长;若我的课堂死气沉沉,学生和我都不时的看墙壁上的时钟,等待下课那时的欢愉,那我就心情沮丧,还会因为学生的不好而感到愤怒,对自己的不对感到惶恐。
除了这些主观体验,那些与我主观体验相对应的生理唤醒和行为表现,也会不请自来。
比如愉悦时的心跳平缓,肌肉紧张消失,面带微笑,思维敏捷,讲课流畅。
因为自己的失误而感到羞愧,心跳加快,肌肉紧张,思维迟钝,讲课也没那么流畅……从情绪的定义来看,其实客观现实并不能影响我们的情绪体验,只有这个客观现实,通过情绪主体的欲求与情绪主体发生关联时,他才能引起我们的情绪体验,所以真正诱发情绪的课题不是外在现实本身,而是主体的欲求与客观现实的匹配关系。
情绪是人类演化的产物,达尔文在人类的动物的表情里如是说,不管是自己情绪还是消极情绪,都有其独特的价值,生活中我们往往也喜欢自己的情绪,就像动画片头脑特工队中描述的积极情绪,乐乐总是想独占主人的记忆,进一步让消极情绪,懦懦拥有怕怕和厌厌,但到了故事最后乐乐才意识到每一种情绪都是有用的,只有他们齐心协力,每一种情绪都发挥作用,才能让主人幸福生活形成缤纷的记忆。
和消极情绪“做朋友”一、活动目标:1.通过活动,学生认识人类常见的各种情绪,了解情绪有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
2.通过情景剧表演、小视频和头脑风暴,学生能够了解消极情绪的两面性,初步掌握一些调节消极情绪的方法。
3.正确面对消极情绪,培养健康积极的情绪,树立良好人格。
教学重点:通过情景剧表演、小视频和头脑风暴,学生能够了解消极情绪的两面性,初步掌握一些调节消极情绪的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面对消极情绪,培养健康积极的情绪,树立良好人格。
二、活动准备将班级分成8个小组,准备多媒体课件、情绪手掌图、选择轮、有关视频、记录纸等。
三、活动过程(一)暖身游戏,导入主题1.欣赏歌曲《幸福拍手歌》。
同学们,今天老师和大家分享一首歌曲叫《幸福拍手歌》,请同学们伸出你们的双手,动动你们的双脚,合着《幸福拍手歌》的节拍,把这种感觉释放出来吧!2.同学们,这首歌曲给你带来了什么样的心情?是啊。
快乐是一种美好的情绪体验,能让人身心健康,积极向上。
除了快乐,我们还有好多其他的情绪,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情绪”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一起去体验情绪吧。
(二)借助绘本,认识情绪万花筒1.播放绘本视频《我为什么快乐》请同学们一边观看绘本视频,一边思考:在这个绘本当中你看到了哪些情绪?2.学生交流。
预设:高兴、开心、嫉妒、难过、害怕、兴奋、害羞、生气……3.归纳基本情绪。
同学们看得真仔细,我们人类有各种各样的情绪,这些情绪如果我们归归类,你觉得主要可以分成几种?(指名学生交流)4.出示情绪脸谱。
是啊,你们讲得真好!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人具有四种基本情绪,那就是喜、怒、哀、惧。
刚才我们其实都讲到了,你们的发现和我们专家研究的发现具有一致性,来给自己竖个大拇指。
此时此刻,看到大拇指你的心情怎么样?(预设:开心、快乐)看来被肯定就会给我们带来快乐的情绪。
师小结:像这样被肯定、被表扬、可以带来快乐的情绪我们称为积极情绪(板贴:积极情绪),而那些害怕、难过、生气的情绪被称为消极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