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小说漫谈
- 格式:doc
- 大小:28.00 KB
- 文档页数:2
金庸的小说塑造了很多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比如郭靖,杨过,张无忌,韦小宝,也创造了很多爱情故事比如郭靖与黄蓉,杨过与小龙女,同时金庸小说里还蕴藏了更为深刻的哲学思想,而这些哲学思想正好体现了是中国传统的文化思想与国民习性。
下面我们来一一具体分析。
金庸小说里唯一有关联的就属射雕三部曲,射雕三部曲其实也是英雄三部曲,这三部小说里面描述的都是英雄人物,都是大侠,先说说《射雕英雄传》。
这是一部气势恢宏的巨作,里面的武有武的精彩,侠有侠的感人,情有情的魅力。
金庸的武侠思想在这部著作里得到了最好的体现,那就是宣扬一种反侵略,反投降的基本立场,宣扬一种朴素的爱国主义,深沉的人道主义。
一个人的所作所为正确与否是以是否造福于民为标准的。
英雄的出现就是为了救民于水火中,这就是一种侠义的精神。
《神雕侠侣》可以说是一部爱情百科全书,里面的爱情之美,爱情之壮,爱情之甜蜜,爱情之悲苦都写到登峰造极的地步,特别是杨过与小龙女的爱情在曲曲折折之后最终走到了一起,在经历血雨腥风的江湖后最终归于平淡,“平平淡淡才是真”,两人为国为民后就告别群雄携手归隐。
《神雕侠侣》里最感人的一段莫过于杨过与小龙女十六年后相见的那一刹那,经历十六年的漫长等待,杨过成熟了,从一个玩世不恭的少年成为了一个真正懂得爱情的男人。
《倚天屠龙记》里的张无忌其实算不上一个合格的英雄。
他既没有英雄气概,又没有政治才能,在爱情上又是拖泥带水,唯一的强处就是武功高强,可以说张无忌是政治与爱情上是无能的。
这部小说最感人的不在于男女之间的爱情,更多的是在于男子与男子间的情义,张三丰对张翠山,谢逊对张翠山父子,武当七侠间的兄弟情谊都在这部小说里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张无忌虽不是英雄,但我们反而觉得他更为亲近,更为可爱,因为他跟我们普通人一样,有一样的缺点,有一样的无奈,他可以做我们的朋友,而且是那种善良的,又可以帮助我们的朋友。
《天龙八部》是金庸小说里篇幅最长的两部小说之一,这部小说结构宏伟,人物众多。
论金庸《神雕侠侣》个中人物情感纠葛[摘要]《神雕侠侣》是新派武侠小说家金庸“射雕三部曲”的第二部。
因此,《神雕侠侣》是在《射雕英雄传》成功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而且《神雕侠侣》是金庸武侠小说创作历程中一次非常重要的突破和转折,小说是从人性的观点出发来写人叙事,更接近真实的人性,也更接近人生的现实,所以小说的人文思想深度也大大加深。
针对《神雕侠侣》以人性的探索为主题,而且小说以“情”贯穿整部小说,写成一部“情的浪漫曲”,本文将其中的人物的情感纠葛作一一分析。
[关键词] 情;痴狂;人性;网引言金庸是新派武侠小说最杰出的代表作家,被普遍誉为武侠小说史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绝代宗师”和“泰山北斗”。
他的武侠小说可以用两句联语来概括: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
这十四部武侠小说,给中国文学史上增添了何等灿烂的光辉。
另外,他也是一位真正的言情高手。
他的小说不仅有刀光剑影的武侠天地,而且也有丰富而深邃的情爱世界,正如著名作家三毛对金庸独具慧眼地点评道:“我曾对金庸先生说,你岂只是写武侠小说呢?你写的包含了人类最大的,古往今来最不能解决的,使人类可以上天堂也可以下地狱的一个字,也就是‘情’字。
…….我跟金庸先生的作品虽然不同,就这一点来说,本质是一样的。
就是写一‘情’字。
”①“‘情’之一字颠倒了多少终生,创造了多少美妙的悲歌和幸福的吟唱,刺激了多少幻想和迷梦、快乐和呻吟。
”②因此,“情”字贯穿了整部小说,个中的人物故事情节也围绕着一个“情”字展开。
一.狂魔之情正所谓“情生痴,痴生妄,妄生怨,怨生毒。
情而成怨流毒者,世间无药可医,可怕之极。
”③李莫愁就是这样一个情魔。
小说以几个荡舟采莲的少女,唱着欧阳修的的“蝶恋花”的词为开头,然后一阵歌声飘入湖边一个道姑的耳中,“她在一排柳树下悄然已久,晚风拂动她杏黄色道袍的下摆,拂动她颈中所插佛尘的万缕柔丝,心头思潮起伏,当真亦是‘芳心只共丝争乱’。
金庸武侠小说的历史背景与时代精神金庸,华语武侠小说的巨擘,他的作品颠覆了传统武侠小说的规范。
而这些作品不仅仅是世界观与剧情的创新,更深深地融入了当时的历史背景与时代精神,因此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喜爱与推崇。
本文将就金庸武侠小说的历史背景与时代精神进行阐述,不拘泥于时间顺序,而是以主旨进行递进式的论述。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金庸的作品是在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间创作的,这个时期正是新中国的成立与社会变革的黎明时期。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金庸的作品带有对旧社会的回顾与对新社会的展望,深刻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的历史变迁。
其次,我们可以观察到金庸小说中对历史的塑造。
金庸在很多作品中采用了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如《神雕侠侣》中的南宋皇帝赵构和元末明初的动荡时期,《天龙八部》中的元末民变等等。
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刻画,金庸揭示出那个时代的阴暗面和社会动荡,同时也体现出中国人民的勇敢与坚毅。
除此之外,金庸小说中的人物造型更是金庸对时代精神的深刻把握。
无论是郭靖、黄蓉还是张无忌、赵敏,他们性格迥异,但都具备对抗邪恶势力与追求正义的精神。
这种正义与侠义的精神不仅仅是对个人生命的追求,更是金庸对社会根本问题的呼应。
在一个动荡和混乱的时代,人们对于正义的追求是尤为强烈的,金庸的作品正是从这个层面对时代进行了最真实的反映。
值得注意的是,金庸的作品虽然刻画了一些历史背景和时代精神,但其本质是一部文学作品,其目的在于娱乐与启迪读者。
金庸对历史和时代的运用,并不是纯粹的历史研究,而是为了更好地展现人性与情感,呈现出一个更加鲜活的虚构世界。
最后,金庸武侠小说的历史背景与时代精神的结合,使得其作品在文学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小说不仅仅在中国风靡了半个多世纪,而且走出国门,受到了全球华人读者的喜爱和追捧。
金庸的作品传承了中国武侠小说的优秀传统,同时又与历史和时代相融合,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总之,金庸武侠小说的历史背景与时代精神是他作品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金庸武侠小说中的侠义精神金庸先生是中国现代武侠小说的奠基人之一,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经典作品。
他笔下的侠客形象,不仅令人神往,更是向人们展示了侠义精神的力量。
本文将以金庸武侠小说为基础,探讨侠义精神在其中的体现。
一、江湖义气的传承江湖义气是金庸武侠小说中最典型的侠义精神之一。
在他的作品中,侠客们常常结成群体,形成江湖,共同抵御邪恶势力。
这种义气的传承,给人们传递了一种力量,让人们相信只要凝聚在一起,就能够战胜任何困难。
在《天龙八部》中,乔峰是一个草原英雄,他一直追求着“大义凛然”的侠义精神。
他与慕容复、虚竹等伙伴结成了有“神雕大侠”之称的五岳剑派。
他们彼此之间相互扶持,共同面对历尽千辛万苦的江湖险恶。
二、以义挑战权威金庸武侠小说中的侠客们凭借着自己崇高的侠义精神,勇敢地挑战邪恶势力和权威。
他们以身涉险,英勇拯救无辜,无惧于权势的压迫。
这种以义挑战权威的精神,让人们对侠客们充满了敬仰和支持。
《笑傲江湖》中的东方不败,是金庸笔下的一个极具侠义精神的角色。
他不仅反对当时江湖上腐败的势力,还严格要求自己,从不伤害无辜。
他凭借自己的力量,与各大武林门派和权威势力对抗,最终成为了一个传奇的存在。
三、舍己救人的伟大精神金庸武侠小说中的侠客们往往心怀大义,不计较个人得失,舍己救人的场景频频出现。
这种伟大的侠义精神,让我们感受到人性中的善良之光,让我们相信善良是可以战胜邪恶的。
在《神雕侠侣》中,杨过为了救赵敏不惜放弃了自己的功力,甚至毁容。
他的舍己救人,无私奉献的精神感动了无数读者。
他坚信,只有以善良与仁爱的精神面对世界,才能够创造出真正美好的江湖。
四、正义的追求与不计前嫌金庸武侠小说中,侠客们始终追求着正义的价值观,他们不计较前嫌,用行动证明了侠义精神的力量。
他们坚持着心中的信念,无论是面对强者还是环境的压迫,都从不退缩。
在《射雕英雄传》中,郭靖与黄蓉联手对抗蒙古侵略者,他们用智慧与勇气成功地保卫了中原。
他们无论面对怎样的困难和压力,都以正义追求为导向,为正义而战。
金庸小说研究中的几个问题由金庸小说研究而引起的争论,无疑是当今学术界的一个热点问题。
剔除那些商业炒作的痕迹和意气用事的语言,仔细分析这些争论文章,就会发现,虽然评的是金庸小说,根本差别还是在于学术观念和学术风格上。
本文将这些问题归纳如下,并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通俗小说就是低档次、低品位的小说吗?平心而论,批评金庸小说的人并不否定金庸小说的可读性,并且认为"金庸小说的出现,既是旧武侠小说的脱胎换骨,但也开辟了武侠小说的一个新时代。
" 但是,"武侠小说的低档次、低品位毕竟是金庸先生的致命伤。
" "说到底,金庸小说仍然是一种'高级通俗小说',仍然是一种'高级文化快餐',仍然深深打上了商业文化的印记。
" 意思很清楚,金庸小说再好也是通俗小说,也是武侠小说,通俗小说及其武侠小说本身就是低档次和低品位的小说,所以金庸小说也就是低档次、低品位的小说。
我暂且不论这样的逻辑推论是否合理,我要问的是通俗小说(武侠小说是通俗小说的重要文类)就是低档次、低品位吗?通俗小说的概念并没有严格的标准,但学术界基本认同以下的说法:它是表现中国传统的道德文化具有说故事、讲情节等传统小说的表现技巧的小说文类。
根据这样的概念,我们可以论定通俗小说实际上就是中国传统小说。
中国传统小说确实有很多陈旧、落后的东西,当年众多的新文学家对此已经有了很多切中肯綮的批判。
问题在于通俗小说有没有高档次、高品位的作品呢?我认为是有的。
理由有二:一是通俗小说自有它不可取代的道德传统和美学优势。
通俗小说主要表现的是中国传统的道德文化。
除暴安良、因果报应、慈悲为怀、尊老爱幼、赤胆心肠……中国这些传统的道德文化确实有不少封建糟粕,但更多的作为优良的道德标准融化于中国人的是非判断和行为规范之中了,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道德文化内涵也在不断地进行着调整和改良。
试想一下,将这些道德文化都否定掉,中国社会又将是怎样一个社会呢?"以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在任何一个国家和任何一个时代从来就是并举的,当今中国社会强调"八荣八耻",也就是做人要讲究道德。
浅析金庸武侠里的小妖女黄蓉摘要:金庸小说多妖女,殷素素是“妖女”。
任盈盈是“魔教妖女”,何铁手、蓝凤凰之流自然更是妖女,连蒙古郡主赵敏,也被人叫做“小妖女”。
当然,黄蓉一露面便让郭靖的师父骂称“小妖女”。
对于黄蓉,我对其的评价是:“心思机敏,机智无双,娇俏可爱,古灵精怪,聪明绝顶,静若处子、动如脱兔。
”她是一个古灵精怪的小女生,是我在金庸的小说中最喜欢的女主角,至于为什么叫她“小妖女”,我想也是有原因的。
金庸小说多妖女,无非是因为金庸小说多美女。
美得惊人而又“来路不正”的女子,活色生香,不肯像淑女那样守本分,太令正人君子抵抗不了,卫道之士就不能不骂以“妖女”了。
从这个角度看,黄蓉当然是“小妖女”。
关键词:黄蓉,妖女,郭靖,精灵古怪许多人不喜欢黄蓉,特别是《神雕侠侣》中的中年黄蓉,嫌她聪明得过分厉害,有点近乎阴沉。
我却十分欣赏黄蓉,认为是金庸写得最好的女角。
特别欣赏他处理黄蓉从《射雕英雄传》的青春少女到《神雕侠侣》的中年妇人的个性发展。
其他女角大多是形象化的人物,但黄蓉却是活生生的、有优点、有缺点。
会长大。
会变。
会衰老的真人,音容体态历历在目,思想个性贯彻分明,熟读这两套小说,觉得了解黄蓉的一生,这是在金庸成功的角色中也不可多得的。
写黄蓉的笔触之准确,不像创造一个角色,倒像描述一个作者很熟悉很喜爱的人。
其实,黄蓉没有什么“厉害”;除了特别聪明美丽之外,她只不过是一个寻常女子。
少女时爱玩,遇到了喜欢的少年郎,但愿与他日夜相从、一生厮守,一心要嫁给他做妻子。
结婚之后,又一心助他事业成功,为他养儿育女。
她可没有什么胸怀大志,不过事事以丈夫为重。
为儿女操心。
即使论聪明才智,黄蓉的聪明才智也只限于心思敏捷。
记性特别好而已。
诗词歌赋。
对联谜语她过目不忘,武功算术一点即通,但她没有超凡的智慧,一灯大师的禅机她便茫然不知所对。
她不够耐性。
缺乏恒心,也不见得特别有同情心,南琴的凄凉、穆念慈为情所困,她只觉好奇好玩。
金庸武侠小说中的侠义精神探析引言金庸先生是中国现代武侠小说的开创者之一,其作品在华语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中,金庸小说中的侠义精神成为了许多读者所津津乐道的话题。
本文旨在对金庸武侠小说中体现的侠义精神进行探析,分析其内涵、特点以及对当代价值观的启示。
1. 侠义精神的概念与特点1.1 侠义精神的定义侠义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人格理想之一,强调个人勇往直前、舍己为人、保卫正义等价值观念。
在金庸武侠小说中,这种精神得到了充分体现。
1.2 侠客与俗士之别金庸小说中通常有两种角色:一类是秉持着正义和仁爱原则、以行侠仗义为乐、不谋私利的“侠客”;另一类是只注重功名利禄、追求权力地位、缺乏道德底线的“俗士”。
这种对比深刻展现了侠义精神的特点。
1.3 侠义与情义的关系金庸小说中,侠客之间的情感纽带往往是他们忠诚于朋友、亲人、恩师等情感纽带所致。
侠客之间基于信任和忠诚的情感联系,进一步强化了他们坚守侠义精神的决心。
2. 金庸小说中典型角色的侠义精神解读2.1 “仁者无敌”--郭靖郭靖是《射雕英雄传》中的主人公,他以其宽厚仁爱、坚持正义原则的形象成为了金庸作品中最具代表性的侠客之一。
通过分析郭靖在小说中所表现出来的侠义精神,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地理解金庸作品中这一核心思想。
2.2 盟主无敌--黄药师黄药师是《笑傲江湖》中创立丐帮并最终成为盟主的角色。
他践行着对穷困百姓施以援手、平息祸乱的侠义精神。
黄药师的形象使读者对金庸小说中的正义、仁爱等价值观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2.3 谋士与侠客--王重阳和杨过通过对比《笑傲江湖》中谋士王重阳和侠客杨过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看到在金庸小说中,谋士与侠客之间并非是敌对关系,而是相辅相成、共同追求正义的存在。
这种合作关系进一步强调了金庸作品中所传达的侠义精神。
3. 金庸作品中侠义精神对当代价值观的启示3.1 坚持正义与仁爱金庸小说中的侠客们坚守着道德准则,始终选择站在弱势群体一方,保护无辜者。
金庸小说经典化研究金庸,原名查良镛,是中国当代最著名的武侠小说家之一。
自1955年他的第一部小说《书剑恩仇录》问世以来,金庸的十四部作品风靡全球,被誉为“华语世界的武侠巅峰”。
本文将从金庸小说的情节、人物形象及文化内涵三个方面,探讨其经典化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在人物形象方面,金庸小说的人物刻画生动传神,性格鲜明,极富个性。
如《天龙八部》中的萧峰,他智勇双全、胆略过人,却又身世成谜,命运多舛;再如《神雕侠侣》中的小龙女,她美丽娴静、超凡脱俗,却因感情受挫,历经磨难。
金庸通过这些人物的经历和性格刻画,完美地诠释了“武侠”的内涵。
在情节研究方面,金庸小说的情节曲折跌宕,引人入胜。
他巧妙地通过主线和分支线索的交织,将故事推向高潮。
如《倚天屠龙记》中,张无忌在冰火岛得悉自己的身世后,返回中原寻求真相,途中遇到明教群雄,从而引出一系列惊心动魄的冒险。
这些情节不仅令读者大呼过瘾,更展示了金庸高超的叙事能力。
在文化内涵方面,金庸小说深深扎根于中华文化,通过丰富的文化内涵展现了自己的文化素养和思想深度。
在金庸的小说中,读者可以领略到儒家、道家、佛家等多种思想文化的精髓。
如《笑傲江湖》中的“无为而治”,以及《神雕侠侣》中的“天人合一”思想,这些元素都为小说增添了厚重的文化底蕴。
综上所述,金庸小说经典化研究具有深远的意义。
通过对金庸小说的情节、人物形象及文化内涵的深入剖析,我们可以感受到其独特的文学魅力。
金庸的十四部作品不仅仅是一部部鲜活生动的武侠小说,更是一幅幅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长卷。
金庸小说不仅为读者提供了一个个令人热血沸腾的冒险故事,同时也启发我们去人性的光辉与阴暗,去思考命运的安排与转折。
他笔下的人物形象、曲折情节以及深厚的文化内涵,都成为了我们研究的重要对象。
金庸小说经典化研究不仅能够丰富我们对中国武侠小说的认知,更有助于我们理解和传承中华文化的精髓。
他的作品不仅在国内产生了巨大影响,也在海外华人社会中激起了强烈的共鸣。
金庸武侠小说中的侠义精神金庸是中国现代武侠小说的巨擘,他的作品中融入了丰富的侠义精神。
侠义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一,也是金庸小说中的核心主题之一。
本文将从几个不同角度来解析金庸武侠小说中的侠义精神。
首先,侠义在金庸小说中表现为主人公对于正义的坚守。
既然是武侠小说,必然会有恶势力存在。
而金庸小说中的主人公往往是因为看到了罪恶与丑恶,而选择站出来为正义而战。
例如《射雕英雄传》中的郭靖、杨康,他们深知蒙古统治者的野心与非人道行为,但却选择了奋起抵抗。
《神雕侠侣》中的杨过、小龙女,无论是为了保护乡民,还是为了复仇,他们都毅然选择了面对强敌的路。
他们肩负起了责任,顶住了社会的不公与黑暗,以侠义之心守护着正义与公平。
其次,侠义在金庸小说中体现为对于弱者的保护与帮助。
金庸笔下的侠客们都有一颗同情弱小、保护弱者的心。
他们不仅在武功上超群,更在品德上宽厚慷慨,纵然身在江湖,但却对于民间百姓的疾苦深感扶持。
《笑傲江湖》中的令狐冲、林平之,他们在江湖中因为见到了无辜百姓受到欺压,便选择了站出来,用自己的力量保护他们。
他们不顾个人得失,义无反顾地伸出援手,这种精神成为了武侠小说中最具分寸的价值观念之一。
再次,侠义在金庸小说中体现为人性的真善美。
武侠小说中的侠义精神追求的是一种高尚的人格品质,这种品质在金庸小说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无论是《天龙八部》中的段誉、萧峰,还是《鹿鼎记》中的韦小宝,他们都是心地善良、重情义的人物。
他们宽宏大量,体谅他人,不计较个人得失,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侠义与仁爱的精神。
金庸小说中的主人公不事张扬,却能在关键时刻表现出最真实的人性美。
最后,侠义在金庸小说中体现为对于爱情的执着与牺牲。
侠义不仅仅是一种正义的追求,更表现为对于爱情的追求。
金庸小说中的侠客们不止一次因为爱情而选择担起责任与痛苦。
他们宁愿牺牲自己的幸福,也要守护自己深爱的人。
在《神雕侠侣》中,杨过选择了和小龙女分隔两地,甚至放弃了与她团聚的机会,只为保护她的安危。
*****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题目浅析金庸武侠小说的侠义观院系文学院专业****汉语姓名******学号学习年限指导教师申请学位学士学位浅析金庸武侠小说的侠义观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摘要:自上世纪起,以金庸为代表的新派武侠小说就在当代文坛掀起了一场武侠小说阅读风暴,几十年来人们更是被金庸小说所传达出的侠义观所折服。
本文从传统文化中对“侠义”的定义谈起,论述金庸的侠义观;重点以《射雕三部曲》、《飞狐外传》为例,阐述金庸侠义观所包含的“见义勇为,坚守道义”、“言出必行,重信然诺”、“拒绝利诱,坚持正义”、“为国为民,民族大义”四大内涵;最终目的是将金庸侠义观与传统侠义精神相对比并分析其进步性。
关键词:侠义观;内涵;进步性From the point of Jin Yong’s martial arts novels of JinYong’s chivalrous viewAuthor’s Name: Linghua Zhang Tutor: Jinhua HanABSTRACT:New martial arts novels represented by Jin Yong stir up a novel reading storm in the contemporary literary field. People have been attracted by the chivalrous view conveyed in Jin Yong’s novels for decades. This paper discusses from the definition of “chivalrous” in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talks about Jin Yong’s definition about “chivalrous”, and uses the example of The Condor Trilogy and Other Tales of the Flying Fox to focuses on the four connotations contained in the chivalrous view which are "be ready to help others for a just cause and stick to moral", "practice what you preach", "refuse to inducements and adhere to justice" and “fight for the state and the people”. The ultimate goal of this paper is to contrast Jin Yong's chivalrous and the traditional chivalrous spirit and analyze its advancement.KEYWORDS:chivalrous; connotation; advancement目录一、侠义精神与金庸武侠小说 (1)(一)“侠”与“义” (1)(二)金庸武侠小说中的侠义观 (2)二、金庸侠义观的具体内涵 (2)(一)见义勇为,坚守道义 (3)(二)言出必信,重信然诺 (4)(三)拒绝利诱,坚持正义 (5)(四)为国为民,民族大义 (6)三、金庸侠义观的先进性 (7)四、总结 (8)注释 (8)参考文献 (8)一、侠义精神与金庸武侠小说金庸、梁羽生作为新武侠时期创作的代表,他们的创作对古典武侠时期的创作进行了许多改造,他们的题材范围不再局限于旧武侠小说的门派纷争、镖师与绿林打杀、剑仙斗法,而是较多的展现人民群众的斗争,故事的主人公也开始拥有正常的人格而非仙格。
金庸小说漫谈
----通识课感受
整体感受:
我叫豪杰,从小喜欢武侠,梦想能回到过去的江湖,当一名大侠客!初选这门课,是奔着金庸小说去的,可是上了几节课后,我才发现,原来主题不全是武侠,更多的是对武侠所处的社会以及我们所处的社会的思考。
老师性格豪爽,讲课感情丰富,教学非常投入以至于有时候忘记下课;喜欢在讲武侠之余,穿插进现实社会里的一些问题,引人深思,拓宽了我的眼界。
虽然没做好准备思考非常高深的问题,但一学期下来,我从这门课里收获了不少,也成长了很多。
《蝙蝠侠:黑暗骑士》——浅谈东西方侠文化
在我的印象里,侠是令人敬仰和尊敬的,是被大众爱戴的。
可是看了《蝙蝠侠:黑暗骑士》,我彻底改变了自己的想法。
蝙蝠侠韦恩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大侠,他一直以消除黑恶犯罪势力、保卫人民的安全为自己的使命。
而小丑则恰恰相反,没有什么畏惧,没有什么欲望,就想制造混乱,就想毁掉人们所谓的善良、正义。
这样,二者的战斗就开始了。
小丑不断地杀人,制造混乱、恐慌,目的是引蝙蝠侠自首。
然而当韦恩打算承认自己的身份并自首时,哥潭市的光明使者哈维却替韦恩背负了蝙蝠侠的身份。
就这样,小丑上当,打算在途中杀掉‘蝙蝠侠’,韦恩趁机将小丑抓住,关进了监狱进行审问。
小丑无所畏惧,甚至很嚣张地嘲笑蝙蝠侠:“你不敢杀了我,杀了我你就违背了你的原则了。
”蝙蝠侠痛打小丑,却始终无法下狠心杀了他,因为自己是侠。
不幸小丑逃脱,光明使者哈维被小丑洗脑成为复仇使者,抓了警察局长戈登一家妻小。
蝙蝠侠闻讯赶到,却被哈维打了一枪,最后蝙蝠侠拯救了戈登的妻小,自己同哈维一起坠楼。
哈维不幸身亡,但此时警察队伍已经逼近,蝙蝠侠为了维护哈维在人们心中光明使者的形象,自己背负了所有的罪名开逃。
影片的结局大大出乎我的意料。
英雄居然被四处通缉,过着老鼠一样躲躲藏藏的生活。
这和我们东方文化里的侠有着天壤之别。
西方文化里的侠,并不是被人们一直看好的人物。
西方追求的侠义,是在制度之下的理性侠义,而不是超越法律制度的侠义。
所以蝙蝠侠是活在黑暗里的侠,不被人们理解的侠。
西方人相信制度,不太相信侠,他们认为只要制度实行得到位,就可以实现正义。
而东方的侠客却被老百姓普遍接受,他们行侠仗义,替老百姓伸张正义,打抱不平。
甚至在百姓的心中,侠客跟官府相比,更是正义的代表。
《三少爷的剑》产生古龙情结
金庸的小说,大部分都在电视剧里看过。
可对于古龙,我却所知甚少。
听老师时不时地提起古龙的风格,古龙的文笔,古龙的个人生活。
我对古龙小说越来越好奇,于是忍不住在一个星期之内,看完了整部《三少爷的剑》。
京城发生兵变,燕王朱棣率军攻陷都城,继承了帝位。
谢晓峰的结义大哥铁铉带着年仅七岁的逊太子朱文奎出逃,被朱棣派的大批高手追捕。
万般无奈之下,铁铉夫妇与谢晓峰合演了一场苦肉计,铁铉把太子的服装套在自己亲生儿子的身上,让谢晓峰杀死自己和儿子,以使敌人产生误解就此罢手,不再追捕太子。
而谢晓峰却因此成为了被万众唾骂的叛贼、逆贼。
为了心中的大义,他舍弃了太多的的东西,自己的未婚妻,自己的“剑神”名号,还有自己的家,从此沦为了一个没用的阿吉,整日醉酒流浪。
谢晓峰未婚妻的占有者纪纲不肯善罢甘休,到处追杀谢晓峰。
在燕十三的帮助下,阿吉终于从没用的阿吉变回了谢晓峰,打败了纪纲,做回了“剑神”。
铁铉拼死护卫太子,是“忠”;谢晓峰不顾一切帮助铁铉,是“义”。
为了一个“义”字,他放弃了自己的未婚妻,放弃了剑神名号,让自己彻底变成了没用的阿吉。
虽然损失惨重,却成就了江湖里的“义”,这让我却对阿吉爱得深沉。
时过境迁,当真相大白于天下的时候,他能站起来重振神剑山庄,挑战仇人纪纲,担当起剑神的责任。
这让我对谢晓峰有了多的热爱,同时也对古龙的小说更加迷恋了。
《鹿鼎记》金庸小说的局限
作为金庸先生的绝笔之作,《鹿鼎记》跟之前的小说大相径庭。
政治气息更加浓重。
朝廷、天地会、沐王府、吴三桂、神龙教、还有黄宗羲等知识分子,大致构成了江湖的格局。
很多特别厉害的武功都不见了,大侠也寥寥无几。
主人公韦小宝更是令人大跌眼镜,不会什么武功,就用蒙匕首,宝衣,双儿,蒙汗药还有超级会说话的嘴走遍江湖和朝廷。
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各种流氓下三滥的手段他都用,一反正常的侠客形象。
或者说,他根本不是什么侠,他就是一个小混混。
金庸先生塑造的康熙却非常精明机智。
从小就知道鳌拜是自己的最大威胁,并跟韦小宝合作一起除掉了鳌拜,稳定了自己的皇位;审问假太后时,他露出了深深的不舍,毕竟她是天天疼爱自己的母后啊,表现出了人性最柔软善良的一面;得知韦小宝与天地会有关系后,他又慈悲为怀,顾念年少时的友谊,不计较韦小宝的罪过,允许韦小宝戴罪立功……可以说,康熙是《鹿鼎记》另一个主人公。
金庸先生原本的小说里掌握绝世武功的人一般都是一些道德高尚的儒侠,如郭靖、萧峰、张三丰等。
他们没有很强的功利心,以慈悲为怀,关爱普通百姓,维系着江湖的公平正义。
但到了《鹿鼎记》里,正义的化身是皇帝——康熙。
这就反映了金庸小说的局限性,他还是保持中国式世俗的套路,寄希望于朝廷,希望朝廷可以有一位圣明的君主,为天下百姓谋福。
课外收获
在老师的课堂里,起来展示自己的机会还是蛮多的,可是我由于不自信缺乏勇气丧失了很多次机会,只回答过一次问题。
当我看到那组课堂表演情景剧的同学的展示时,我的内心是激动沸腾的,我也很想有个这样的机会来演出自己一直想有的侠客形象。
当我看到陈安茹同学自编自导自演的片段时,我赞不绝口的同时,也自叹不如,且不说视频编辑处理、拍摄、武术等方面不如她,仅仅是在公众面前发言我都不自信。
这对我触动很大,作为一个侠士,应该有胆量,有担当,敢于“现身”,就算自己不完美,就算闹了笑话,也没有什么大不了,就像大四学姐的座右铭那样,“去尝试,现在失败并没有什么损失”。
爱上江湖,走出江湖。
江湖里,作为一名侠客,拥有一身好武艺,行侠仗义,惩恶扬善,被大众所赞扬,还有一个美女老婆,确实是一件非常令人向往的事情。
但是那仅仅是小说中的江湖,是虚构的江湖。
跟现实社会完全不一样,现实社会里,你不可能因为有好武艺就可以代替警察超越法律,去惩恶扬善。
而且,沉迷于江湖,用江湖里的侠义道德来行事为人,不总是好的选择,有时甚至会给自己带来祸端。
比如,在职场中,如果你以情感为导向,凭自己的好恶来跟人相处,关系就会很糟糕,尤其是跟你的上司。
所以,我们爱上江湖并没有错,但是还得走出江湖,走向这个现实的世界,活出现实世界里的侠士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