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式垒球比赛规则软式垒球比赛规则软式垒球比赛规则软...
- 格式:pdf
- 大小:162.20 KB
- 文档页数:14
软式棒垒球课程学生运动能力标准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软式棒垒球课程学生运动能力的评价内容与达标要求、各等级评价的场地器材要求、受测者测试要求、测评员评价要求及合格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学段学生软式棒垒球课程运动能力的评价。
2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地滚球ground ball击出后沿地面滚动的球。
3.2击球区batter's box击球员试图通过击球帮助进攻队得分时必须站立的区域,位于本垒两侧,长2.13 m、宽0.91 m的两个矩形区域。
3.3固定球the fixed ball放在击球座上的球。
3.4移动球the moving ball投手、发球机投向本垒板及其好球板的球。
3.5慢投垒球slow pitch softball限制投手掷出球的飞行弧线最高点(1.8m~3.6m),投球速度较慢,攻队通过击打移动球、跑垒得分,守队通过接球、传球等技、战术阻止进攻,两队轮流攻守的球类运动。
3.6平直球line drive进入比赛场地快而平的飞行球。
4评价内容与达标要求1软式棒垒球课程学生运动能力评价内容与达标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软式棒垒球课程学生运动能力评价内容与达标要求等级评价内容达标要求一级单个技能接地滚球≥7次4项均合格为达标抛传球≥7次组合技能接地滚球—下手抛球≥7次比赛软式棒垒球(Tee-ball)比赛个人总分≥3分4个及以上观测点应达到合格要求二级单个技能肩上传球≥7次4项均合格为达标击打固定球≥8次组合技能接地滚球—肩上传球男≥7次、女≥6次比赛软式棒垒球(Tee-ball)比赛个人总分≥3分4个及以上观测点应达到合格要求三级单个技能击打固定球男≥25 m、女≥15 m4项均合格为达标接高飞球男≥7次、女≥5次组合技能击打固定球—跑一垒男≥7次、女≥6次比赛软式棒垒球(Tee-ball)比赛个人总分≥3分4个及以上观测点应达到合格要求四级单个技能击打移动球≥7次4项均合格为达标掷远男≥30 m、女≥18 m组合技能击打移动球—安打跑≥3次比赛慢投垒球比赛个人总分≥4分4个及以上观测点应达到合格要求五级单个技能击打移动球男≥35 m、女≥20 m4项均合格为达标传平直球男≥7次、女≥6次组合技能接地滚球—肩上传平直球男≥7次、女≥5次比赛慢投垒球比赛个人总分≥4分4个及以上观测点应达到合格要求六级单个技能击打移动球男≥7次、女≥5次4项均合格为达标传平直球男≥7次、女≥6次组合技能接地滚球—肩上传平直球男≥7次、女≥5次比赛慢投垒球比赛个人总分≥4分4个及以上观测点应达到合格要求235各等级运动能力测评5.1运动能力一级5.1.1接地滚球5.1.1.1场地器材要求接地滚球场地器材要求如下:a)场地:一块半径为30 m 的直角扇形,垒间距为13 m;b)器材:软式棒垒球10个(ø=85 mm、材质:聚氨酯PU、质量:75 g±5 g),发球机1台。
软式棒垒球教案(简)第一章:软式棒垒球概述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软式棒垒球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2. 让学生掌握软式棒垒球的运动规则和比赛方式。
二、教学内容:1. 软式棒垒球的概念和发展历程。
2. 软式棒垒球的运动规则和比赛方式。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软式棒垒球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2. 演示法:展示软式棒垒球的比赛视频,让学生了解比赛方式和规则。
四、教学步骤:1. 介绍软式棒垒球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2. 讲解软式棒垒球的运动规则和比赛方式。
3. 播放软式棒垒球的比赛视频,让学生了解比赛过程。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准确回答软式棒垒球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2. 学生能熟练掌握软式棒垒球的运动规则和比赛方式。
第二章:软式棒垒球基本技术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软式棒垒球的基本技术,如击球、传球、接球等。
2. 培养学生运用基本技术进行比赛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软式棒垒球的基本技术动作要领。
2. 基本技术的练习方法和比赛中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1. 讲解法:讲解基本技术的动作要领。
2. 示范法:演示基本技术的正确动作。
3. 练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基本技术的练习。
四、教学步骤:1. 讲解并示范软式棒垒球的基本技术动作要领。
2. 组织学生进行基本技术的练习。
3. 指导学生将基本技术应用到比赛中。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准确掌握软式棒垒球的基本技术动作要领。
2. 学生能在比赛中熟练运用基本技术。
第三章:软式棒垒球战术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软式棒垒球的常见战术,如进攻、防守等。
2. 培养学生运用战术进行比赛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软式棒垒球的常见战术及其运用。
2. 战术练习方法和比赛中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1. 讲解法:讲解软式棒垒球的常见战术及其运用。
2. 示范法:演示战术的正确运用。
3. 练习法:组织学生进行战术练习。
四、教学步骤:1. 讲解并示范软式棒垒球的常见战术及其运用。
垒球比赛规则变更了解最新的规则垒球作为一项受欢迎的运动,其比赛规则一直在不断地演变和调整,以确保比赛的公平性和趣味性。
近年来,垒球比赛规则进行了一些重要的变更,对于垒球爱好者和参赛选手来说,了解最新的规则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垒球比赛规则的最新变更,以便您对垒球比赛有更全面的了解。
一、比赛时间和场地在最新的垒球比赛规则中,比赛时间和场地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
垒球比赛通常在持续9局的情况下进行,每一方有机会进行攻守两次。
垒球场地为菱形,以垒为节点,呈45度角设置四个垒,分别为本垒、一垒、二垒和三垒。
投手位于本垒后方,攻击方从本垒出发,以反时针方向进行跑垒。
二、打击和跑垒规则变更1. 投手投球投手在投球时需要将脚保持贴地,并且双脚与地面保持接触,不能停留太久。
投球动作应连续自然,并且手臂不能带有欺骗性的动作。
此外,投手在投球过程中应该注意不要踩过本垒。
2. 击球在最新的规则中,击球者需要使用指定的击球棒,比赛中不得使用其他替代品。
击球者应保持合理的击球姿势,不得过度挥棒、抽棒或者垂直击球。
3. 跑垒打击后,击球者需要进行跑垒。
一垒、二垒和三垒的规则保持不变,需在垒上踩定后方可跑向下一个垒。
而本垒的规则有所调整,不再要求到达本垒后立即停留,而是要求打击者进行绕垒跑,回到本垒后再次触垒方算得分。
三、安全规则增强为了保护打者和跑垒者的安全,最新的垒球比赛规则增强了安全规则。
现如今,投手不得进行单脚投掷,以减少受伤的风险。
另外,守备方在阻挡跑垒者时,不得采取过度激烈的动作,如身体冲撞或抢球。
四、裁判判决规则最新的垒球比赛规则也对裁判的判决有所调整。
裁判在比赛中会根据规则对投、击、跑、守等过程进行判断。
在最新的规则中,裁判判决的结果可以通过电子显示屏等现代技术进行确认,以减少人为错误判断的可能性。
五、技术装备使用规定为了确保比赛的公平性,最新的垒球比赛规则对技术装备的使用进行了一些限制。
比赛中,除了指定的击球棒外,选手不能佩戴任何其他物品,如手套、护具等。
垒球规则详解垒球是一项广受欢迎的运动项目,它以球员在场上按一定规则进行比赛为特点。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介绍垒球的规则,希望能为您全面了解垒球运动提供帮助。
一、比赛准备在垒球比赛开始前,双方队伍需要准备工作。
首先,球场应符合规定的尺寸和标记。
比赛使用的垒球应符合规定的要求。
每支队伍需要派出九名球员上场,包括一个投手、一个接球手和七名守备球员。
比赛开始前还要进行抽签决定先攻队伍。
二、比赛规则1.攻击和得分:(1)攻击方的球员按照轮次轮流击球。
投手将球投向击球区,击球手根据球的方向和速度决定是否击打。
如果自己队伍的击球手未能击打到球或出界,算作一垒出局。
(2)击球手成功击打到球后,他需要尽快逃到第一垒。
如果他能安全抵达,则得一垒,如果一垒已被其他队员占据,则需要占领空着的垒位。
(3)击球手抵达一垒后,只能继续奔跑到二垒、三垒或本垒。
但是,如果他在奔跑到下一个垒位之前被守备方设法将球传到下一个垒位,该击球手将被认定为出局。
(4)每当一个击球手顺利跑完四个垒位回到本垒,攻击方得分。
2.守备:(1)守备方的球员分布在场地的指定位置上,包括投手、接手和其他守备球员。
(2)守备方需要设法尽量抢接击球手的击球,或者将球传送到垒位上擒杀击球手。
(3)如果守备方在接杀击球手的过程中出错,使得击球手安全才进入下一个垒位,攻击方继续攻击,而没有出局。
三、比赛规则的相关细节1.投手的限制:(1)每个投手在每局比赛中只能投出7个无效球。
如果投手投出第8个无效球,则攻击方的击球手可以在没有击球的情况下获得一垒。
(2)投手的投球动作必须清晰有效,且必须与接球手的手势相配合。
2.出局规则:(1)击球手被守备方成功接杀后,算作一垒出局。
(2)击球手在跑垒过程中被抓住或被击出后,算作一垒出局。
(3)守备方在记录3个出局后,攻守交替。
每个比赛通常进行7局。
3.规则变动:垒球比赛的规则会随时间变动和比赛要求的不同而有所变化,请参赛双方注意时刻关注相关赛事组织的最新规则说明,并进行相应准备。
第一篇软式垒球本篇提要本篇主要介绍高中棒垒球全员必修模块的内容-------软式垒球,共分六章,主要内容包括软式垒球运动概述,软式垒球防守基本技术、软式垒球进攻基本技术、软式垒球基本战术,软式垒球运动的竞赛组织与裁判法,软式垒球规则介绍。
侧重于实践和可操作性,同时注重教学步骤的讲解。
第一章软式垒球的概述本章提要本章简述了软式垒球运动的发展史,软式垒球运动的特点与阶段目标,介绍了软式垒球场地设施、装备器具、比赛方法及常用术语。
第一节软式垒球的发展简史软式垒球运动又叫“Teeball”是由竞技性棒垒球运动衍生出来的棒垒球启蒙运动,也可称为启蒙游戏。
一经推出,在全球得以迅速普及。
它起源于棒垒球训练手段“T座击球训练法”。
即将软式垒球放在一个倒置的T型球座上练习击打固定球。
目前,美洲、亚洲、澳洲已有多个国家设立了T-ball联盟赛事。
以我国台湾T-ball运动为例,经过五年的发展,联盟注册球员已近百万。
2006年6月中国国家体育总局手曲棒垒中心正式将该项运动命名为“软式垒球”第二节软式垒球的项目特点软式垒球很好地充当了学生活动的载体,只需几块篮球场大小的场地,即便没有绿地操场,软式垒球也可以进行。
软式垒球不仅集中了棒垒球的运动优点,还比它们更安全、容易开展,对青少年的综合素质提高尤其有益。
“安全”乃所有体育运动的第一前提,“软式”二字毫无疑问的保障了这一点,球棒和球的柔软度将危险度降到了最低。
其次,软式垒球运动锻炼的全面性更让人赞叹称绝。
学生从中不仅可以得到跑、跳、投全身的充足锻炼,还能够培养团队精神,健全个性。
进攻时的跑、跳、击、打,从上肢到下肢再延全身,所有的关节、肌肉都得到了相当的锻炼;防守方接球时的稳定,灵活多变的“杀”对方等都向我们展开了软式垒球全面普及的优点。
软式垒球从运动特点、场地投入、开展难易度来讲都很适合进入学校课堂。
软式垒球是棒垒球经过器材软化、规则简化的改良项目,使用特定的泡棉制成的器材,有打不远,打不破玻璃的特点,一般校园或体育馆都可以玩,不占地方。
垒球比赛规则全解析垒球是一项广受欢迎的球类运动,不仅能够锻炼身体,还可以培养团队协作和竞争意识。
为了更好地了解垒球比赛,本文将全面解析垒球比赛的规则和基本要点。
一、垒球比赛的起源和发展垒球最早起源于美国,是一项集合了棒球和垒球元素的混合运动。
它的出现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期,当时被广泛认可为一种妇女运动,后来逐渐流行起来,并在不同国家得到普及。
二、比赛场地和球具垒球比赛通常在平坦的草地上进行,球场分为内场和外场两部分。
内场通常是一个四方形的区域,外场则是内场的外围。
比赛所需的球具包括垒球和球棒。
三、比赛规则概述1. 比赛队伍:每支队伍由9名球员组成,其中必须有至少3名女性球员参与。
2. 比赛回合:一场垒球比赛通常分为7个回合,每个回合分为两个半局。
主场和客场队伍轮流进行攻守。
3. 进攻和得分:进攻队员必须按照顺序依次击球,击球成功后,进攻队员将顺序前进到垒上。
如果一名进攻队员绕完所有垒球并返回本垒,则得到一分。
4. 守备和出局:守备队员的目标是将击球手击出的球接住,并迅速将球传递到下一垒,以将进攻队员逼出局。
进攻队员被击出局后,必须离开垒球区域。
四、进攻技术要点在垒球比赛中,进攻方需要利用合适的技术来得分。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进攻技术要点:1. 击球姿势与力量控制:击球手应站在击球区域内,从容地挥动球棒,并掌握好击球力度,以保证球的距离和方向。
2. 跑垒技巧:击球手击球后应快速离开击球区,并通过巧妙的跑垒方式尽量避免被守备方逼出局。
3. 高球和低球的对抗:击球手需要根据守备方投球的高低变化来作出相应的击球动作和调整。
五、守备技术要点守备方的目标是将对手逼出局,以下是一些重要的守备技术要点:1. 接球基本姿势:守备方应有一个合适的接球姿势,包括屈膝、伸直胳膊等动作,以方便捕捉和控制接到的球。
2. 传球准确性:守备方接到球后,应迅速将球传递到下一个守备垒,同时需要精确把握力度和方向,以减少失误和延迟守备进程。
软式垒球介绍软式棒垒球属于典型的西方运动,逐渐的在也在国内流行,因为球和击球棒都是软的,在安全性上是没有问题的,越来越多的校园开始开展软式棒垒球这项运动。
下面们来详细了解下软式棒垒球的情况,欢迎阅读。
软式垒球介绍所谓“软式垒球,英文名称为“Tee-ball,原来是为推广棒垒球而设计,与棒垒球的性质相似,它的竞争性和趣味性都可以和正规棒垒球相媲美,它的特点是比赛规则简化、场地条件要求低、可参与人数多,而且球是软的,击球棒也是软的,极具安全性,非常适合在校园内开展,从中可以体会棒垒球项目的乐趣。
原来是为推广棒垒球而设计,与棒垒球的性质相似,它的竞争性和趣味性都可以和正规棒垒球相媲美,软式垒球项目集跑、跳、投、打于一体,是一项非常好的阳光体育运动,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开动脑筋,强调选手机敏的反应能力,更能培养学生相互配合的团队协作精神,是一项有益于青少年开展的体育项目。
它的特点是比赛规则简化、场地条件要求低、可参与人数多,而且球是软的,击球棒也是软的,极具安全性,非常适合在校园内开展,从中可以体会棒垒球项目的乐趣。
在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该项目已成为孩子们在十岁以前必须练习和掌握的运动项目;在中国部分学校已引入和开展了此项运动,未来也会成为学校体育课改革的内容之一。
主要优点软式垒球在国外叫teeball,台湾称它为乐乐棒球。
在2006年6月手曲棒垒球运动管理中心胡建国主任正式向媒体宣布登陆中国。
这种软式垒球有很多优点。
安全软式垒球的球、棒都是由泡沫橡胶制成,质地柔软,具有很好的安全性;而硬式垒球适合于竞技比赛,不是很好的推广项目。
器材便宜从75年正式恢复棒垒球至今已有30多年的时间,但这项运动的发展很缓慢,因为其器材很昂贵,一只手套至少也要几百元,高则上万元。
要组织一支球队至少要十万元的投资,而且球棒完全依靠进口,这种现状导致了棒垒球的推广很困难。
而软式垒球的器材一套只有几十元,可以很容易被大众所接受。
(罗聪)软式垒球教案第一章:软式垒球运动概述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软式垒球运动的起源、发展及其在国际上的地位。
2. 使学生掌握软式垒球运动的基本规则和比赛方式。
3. 培养学生对软式垒球的兴趣和热情。
二、教学内容1. 软式垒球的起源和发展2. 软式垒球的基本规则3. 软式垒球的比赛方式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软式垒球的起源、发展、基本规则和比赛方式。
2. 演示法:展示软式垒球比赛的实况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运动特点。
四、教学步骤1. 介绍软式垒球的起源和发展,引导学生了解其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
2. 讲解软式垒球的基本规则,如场地、器材、比赛人数等。
3. 介绍软式垒球的比赛方式,如进攻、防守、得分方式等。
4. 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软式垒球练习,让学生亲身体验运动乐趣。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软式垒球运动的认识程度。
2. 学生对软式垒球基本规则和比赛方式的掌握情况。
3. 学生参与软式垒球练习的积极性和兴趣。
第二章:软式垒球基本技巧训练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软式垒球的基本技巧,如传球、接球、打击和跑垒。
2. 培养学生运用技巧进行比赛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传球技巧2. 接球技巧3. 打击技巧4. 跑垒技巧三、教学方法1. 讲解法:讲解各个技巧的动作要领和训练方法。
2. 示范法:教师或优秀学生演示各个技巧的动作,让学生模仿练习。
3. 练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分组练习,提高技巧水平。
四、教学步骤1. 讲解传球技巧的动作要领,如握球、投球的手法,引导学生进行传球练习。
2. 讲解接球技巧的动作要领,如接球的手法、身体的站位,组织学生进行接球练习。
3. 讲解打击技巧的动作要领,如握棒、挥棒的动作,引导学生进行打击练习。
4. 讲解跑垒技巧的动作要领,如跑垒的路线、步伐,组织学生进行跑垒练习。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软式垒球基本技巧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实际比赛中的运用能力。
3. 学生参与技巧训练的积极性和进步情况。
投掷——软式垒球(上手传球)郑州市郑东新区昆丽河小学曹延鹏教师简介曹延鹏,男,1986年11月29日出生,2006年毕业于郑州师范学院,2010年毕业于武汉体育学院,曾在新密市平陌镇初级中学和新密市实验初级中学工作,现任教于郑州市郑东新区昆丽河小学,中共党员,中小学二级教师。
任教以来,工作踏实认真,勤恳上进。
带领学生在市(县)、区、省级比赛中多次获得优异成绩,并多次被评为优秀教练员,在新密市各项体育比赛中,多次被评为优秀辅导老师;被新密市教育体育局评为体育工作先进个人。
2013年获新密市优质课一等奖。
2014年在郑东新区软式棒垒球比赛中获得优秀辅导老师的称号。
课的构思与设计一、指导思想本课以2011年版《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精神为指导,以新课程标准内容为依据,在充分体现小学教学特点的基础上,更加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本课的设计主要以2012人教版《体育与健康》教师用书中投掷与游戏内容为载体,以软式垒球上手传球为主要教学内容,在以掌握上手传球的基础上强调学生正确的做出传球动作,以游戏的形式展现出来,符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引导学生在练习中善于体验、思考、讨论、发现,主动学习并获得技能。
二、教材分析一二年级的投掷教材,都是一些简单、基本的投掷动作。
主要使学生初步学会自然挥臂的投掷动作,将投掷物迅速向指定方向投出,以发展学生投掷动作能力,全面锻炼身体,体验参与活动的乐趣。
软式垒球目前是我校最受欢迎的一项体育活动,而上手传球技术动作优势软式垒球活动中一项基本技术,也是本学段学生应该掌握的基本技能,在掌握技能的基础上,突出软式垒球运动的趣味性、游戏性、竞争性和集体性,激发学生参加软式垒球运动的兴趣。
三、学情分析水平一的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难以集中,创造能力强,思维发散,小组合作能力较差,老师要以游戏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身体协调性差,在平时的联系中以正确掌握了上手传球的动作,但是还是控制不好传球的方向,。
通过强化练习与游戏的方式使学生能控制好传球的方向。
宁海中学分校软式垒球比赛规程运动会宗旨为贯彻落实党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与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的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共享的教育“四大支柱”理念相一致。
推广全民健身的进一步开展,提高我校运动技术水平,在我校学生中广泛传播“卓越、友谊、尊重”的奥林匹克理念,使之成为我们青少年的共同理想,树立健康向上的青少年榜样。
积极参与体育运动,在参与、互动、共享氛围中楗康快乐地成长。
运动会口号团结合作,努力拼搏,尊重对手,健康成长一、主办部门: 校长室二、承办部门: 学生处、体育组三、竞赛日期:2015年3月23日---4月3日(中午12:00-13:00)四、竞赛地点:校田径场五、参赛资格:1、凡我校初一、初二在籍的学生及初一家长。
2、凡在编的教职员工六、参加办法:(一)报名人数每队参赛人员限报运动员15人,教练员2人,领队1人。
(二)分组与性别要求1、初一年级为一个组,初二年级为一个组,教职工队为一个组。
2、初一参赛队员组成:学生4男、4女;家长2男、2女或学生5男、5女;家长1男、1女。
(三) 如有违反规定的班级,一经查实,取消其比赛资格,违规班级所有已进行的比赛和未进行的比赛均判0:7告负。
(四)各班全体参赛人员比赛前须有医务部门体检合格证明。
七、竞赛办法(一)赛制1.采用淘汰制。
2.每场比赛,预、半决赛为30分钟,决赛为50分钟,超过50分钟未赛完4局的,该局赛完则比赛结束。
4.淘汰赛时,比赛最后一局终了,双方得分相同时,按“三”、“二”、“一”残垒数算。
残垒数多者例前。
(二)规则采用中国垒球协会审定的最新《软式垒球规则(2012)修订版)》。
规则电子版可在中国垒球协会官方网站下载。
(三)积分和名次确定办法:1.如比赛中某队在二局领先20分或20分以上,三局领先15分或15分以上,比赛即可结束;2.如两队之间比赛为平局,则依据全部比赛残垒数决定名次,残垒数多者名次列前;如仍相等,抽签决定名次。
软式棒垒球比赛规则(2018修订版)一、比赛场地 ---------------------------------------------1二、设备 ---------------------------------------------------6三、教练、队员和替补队员 ---------------------------8四、比赛 ------------------------------------------------- 13五、击球员和击跑员 ---------------------------------- 18六、跑垒员 ---------------------------------------------- 23七、妨碍 ------------------------------------------------- 26八、阻挡 ------------------------------------------------- 29九、申诉 ------------------------------------------------- 31十、死球和继续比赛 ---------------------------------- 33十一、抗议 ---------------------------------------------- 38第一章比赛场地图一1.01比赛场地如图一所示:a. 比赛场地分为界内区和界外区。
界内区域为直角扇形,界外区域为扇形直角线外5米的“L”形地区,其它为无效区。
b. 比赛场地,可依据实际情况设置球场特殊规则。
1.02场地的划法(图一,以手套组中学比赛场地为例)a. 扇形的顶角位置为本垒,沿逆时针方向的三个方形标记分别为:一垒、二垒、三垒。
徒手组垒间距离:小学一、二年级组13米;小学其他年级组15米;中学组18米;手套组垒间距离:小学一、二年级组13米;小学其他年级组15米;中学组18米。
软式垒球游戏教案(五)名
称人球追逐赛
任
务
1.通过游戏,使学生熟悉跑垒技术和比赛规则。
2.通过垒间传接球,使学生在接近实战的情况下更
好的掌握传球和接球技术。
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竞争意识和吃苦耐劳的精
神。
游戏部分游戏规则
1)防守方如图圆圈位置站
位,跑垒方按照三角形的位
置站位。
2)防守方由本垒持球,并
按照逆时针方向将球围绕
各垒传一圈(外圈虚线箭头
所示)。
跑垒员也由本垒出
发(内圈实线箭头所示),
依次踏触垒垫跑一圈,看看
跑垒员先回本垒还是传球
先回本垒。
组织形式
游戏时10人一组,分成4个游戏组。
器材
软垒球20个
小垫子16块
软式垒球游戏(六)
软式垒球游戏教案(七)。
一年级垒球比赛规则一年级垒球比赛规则垒球是一项有趣的团体运动,它不仅能够增强孩子们的体质,还能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在一年级的垒球比赛中,有一些特定的规则需要遵守,以确保比赛的公平和顺利进行。
1. 球场布置一年级垒球比赛通常在室外进行,球场的大小适合小孩子们的体型。
球场分为内场和外场,内场是一个直径约为15米的圆形区域,外场是内场的周围区域。
内场中央有一个用于投球的投手板,投手必须站在投手板上进行投球。
2. 球员人数每个队伍由9名球员组成,分为击球方和守备方。
击球方依次站在击球区内,守备方分别站在内外场的各个位置上。
3. 击球和跑垒击球方的击球手必须在击球区内完成击球,击球手可以尽力击打球,目标是使球尽可能远地飞出。
击球手击球后,他必须向一号垒跑去,其他击球方队员则根据击球手的跑垒进程逐一进行跑垒。
4. 守备和防守守备方的任务是尽力将击球手的跑垒进程阻止下来,并尽力将击球手打出局。
守备方队员必须站在各自的防守位置上,尽力接球和传球。
当守备方队员接到击球后,他必须尽快将球传递给下一个守备方队员,以便将击球手打出局。
5. 出局和得分击球手在跑垒过程中,如果被守备方的球员接到球并传给一号垒,击球手将被判出局。
如果击球手在跑垒过程中成功跑到一号垒,他将得到一分,并且可以继续跑到二号垒、三号垒和本垒,以获取更多分数。
6. 比赛时间和回合数一年级垒球比赛的时间一般为1-2小时,具体时间可以根据比赛安排而定。
比赛通常分为若干个回合,每个回合中击球方和守备方轮流进行。
7. 裁判员和裁决比赛中有一名主裁判和两名辅助裁判。
主裁判负责监督比赛的进行,判定出局和得分等裁决。
辅助裁判负责协助判定比赛中发生的情况,例如球是否出界等。
8. 球具和装备比赛中使用的球是软式垒球,球较为柔软,不会对球员造成太大的伤害。
球员需要穿着合适的运动服装和运动鞋参加比赛,以确保比赛的安全进行。
以上就是一年级垒球比赛的规则。
通过这项运动,孩子们可以在快乐的氛围中锻炼身体、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并学习遵守规则和尊重裁判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