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绿假单胞菌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5.02 MB
- 文档页数:25
铜绿假单胞菌(也称绿脓杆菌),为革兰阴性杆菌。
在自然界分布广泛,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其他细菌强,在潮湿环境能长期生存,对干燥也有较强的抵抗力。
资料表明,水与铜绿假单胞菌的存在联系紧密。
医院内长期潮湿的地方及湿的物品是铜绿假单胞菌贮存的场所。
水源污染主要来自人或动物排泄物、人肠道铜绿假单胞菌两个途径。
铜绿假单胞菌在污染的水中可较长时间的存留,各种液体药剂,包括眼药水长期放置有可能被铜绿假单胞菌污染,消毒剂、手术器械浸泡液都可能成为铜绿假单胞菌的贮存场所。
呼吸机湿化装置及导管可作为传播的直接媒介。
铜绿假单胞菌因其生物学特点,营养要求低,潮湿处易生长。
大量资料表明医院内病人带菌率很高。
人体本身是一个主要的铜绿假单胞菌贮存所,细菌主要存在人体较为潮湿的部位如腋下、会阴部、呼吸道和肠道等。
本菌是医院内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之一,气管切开和插管、大面积烧伤、恶性肿瘤、免疫力低下、静脉插管及各种侵入性操作的患者易感染本菌,近年来住院患者感染的该细菌多为多重耐药菌,治疗上难度较大。
预防措施1、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患者应实行接触隔离,住隔离病室,隔离标志明确、醒目,在隔离病房或者区域的入口处应配备手套、手消毒凝胶、隔离衣及外科口罩;2、医务人员接触患者前,戴好口罩、帽子,穿隔离衣;3、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接触患者血液、体液、污物后均应洗手。
洗手提倡采用流动水洗手,如果手没有明显污染时,可以用消毒凝胶消毒双手;医务人员如手皮肤有破损,不宜护理此类感染性疾病的患者;4、护士对患者导管的各项操作,应先从清洁的部位开始再到污染的部位,避免交叉污染,如进行可能产生气溶胶的操作(吸痰或雾化治疗、纤维支气管镜等)时必须戴标准外科口罩,必要时带保护性眼罩;5、进行床旁检查(如便携式照片、心电图、B超)的仪器在检查完成后用消毒剂进行擦拭消毒;6、如患者需离开隔离病室到医技科室做检查,主管医生应先电话通知该诊疗科室或在检查单上标注患者感染情况,检查完毕患者接触过的物体表面要及时进行消毒处理;7、隔离病室患者接触过的一切物品,如被单、衣物、各类医疗器械、导管等应先行消毒处理,然后再清洁(洗)、消毒、灭菌;8、严格医疗废物管理,患者用过的所有敷料、导管等废物须置入专用黄色医疗废物袋内、封口,锐利器具用后及时放入专用利器盒内,集中焚毁。
铜绿假单胞菌简介生物学特性铜绿假单胞菌是一种常见的条件致病菌,属于非发酵革兰氏阴性杆菌。
菌体细长且长短不一,有时呈球杆状或线状,成对或短链状排列。
菌体的一端有单鞭毛,在暗视野显微镜或相差显微镜下观察可见细菌运动活泼。
铜绿假单胞菌为专性需氧菌,最适生长温度为25~30℃,特别是该菌在4℃不生长而在42℃可以生长的特点可用以鉴别。
在普通培养基上可以生存并能产生水溶性的色素,如绿脓素(pyocynin)与带荧光的水溶性荧光素(pyoverdin)等。
在血平板上会有透明溶血环。
该菌含有O抗原(菌体抗原)以及H抗原(鞭毛抗原)。
O抗原包含两种成分:一种是其外膜蛋白,为保护性抗原;另一种是脂多糖,有特异性。
O抗原可用以分型。
实验室检查标本来源采自不同感染部位的各种标本,包括血液、尿液、痰标本、脓汁、穿刺液等。
还包括来自医院环境中的各种标本如水、空气、物体表面采样等。
染色镜检为革兰阴性杆菌,菌体大小(1.5~5.0)um×宽(0.5~1)um,细长且长短不一,有时呈球杆状或线状,成对或短链状排列。
菌体的一端有单鞭毛,无芽胞,无荚膜。
分离培养本菌生长对营养要求不高。
对有正常菌群存在的临床标本或来自环境中的标本应接种选择性培养基如麦康凯琼脂培养基(MAC);对无正常菌群存在的临床标本如血液、脑脊液、穿刺液等可接种普通全营养型培养基(如TSA、PCA、营养琼脂)或血琼脂培养基、铜绿假单胞菌培养基。
普通琼脂培养基上生长18~24h可以见到扁平、湿润的菌落,该菌所产生的带荧光的水溶性青脓素与绿脓素相结合将使得培养基呈亮绿色;在血琼脂平板上生长时可以见到在菌落的周围有溶血环,菌落呈金属光泽;在铜绿假单胞菌培养基上呈蓝绿色或者红褐色菌落,365nm紫外灯下显荧光。
如果是在液体培养基中则呈浑浊状生长,在液体表面形成菌落,而在培养基底部的细菌生长不良。
生长实验铜绿假单胞菌在4℃不生长而在42℃可以生长。
生化鉴定分型(1)噬菌体分型:所应用的噬菌体现有24株,分型率达90%。
铜绿假单胞菌铜绿假单胞菌(P. Aeruginosa)原称绿脓杆菌。
在自然界分布广泛,为上壤中存在的最常见的细菌之一。
各种水、空气、正常人的皮肤、呼吸道和肠道等都有本菌存在。
本菌存在的重要条件是潮湿的环境。
目录名称山来生物学特性实验室检查及其它检查抵抗力耐药性控制菌1.(1)操作要求2.(2)安全设备治疗展开名称山来生物学特性实验室检查及其它检查临床意义抵抗力耐药性控制菌1.(1)操作要求2.(2)安全设备治疗展开名称由来铜绿假单胞菌的学名是Pseudomonas aeruginosa, "1中的Pseudomonas是山希腊语的pseudo及monds所组成,意即虚假的单元,是早期微生物学用作描述病菌的。
而Aeruginosa则是铜绿(即铜与空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和水等物质反应产生的物质,又称铜锈。
化学式Cu2 (OH) 2C03 ),正好表达了这种细菌所产生的青色色素。
绿脓素(pyocynin)的生物合成是以群体效应来调控,就像充满囊肿性纤维化病人肺部铜绿假单胞菌的生物膜一样。
生物学特性本菌是一种常见的条件致病菌,属于非发酵革兰氏阴性杆菌。
菌体细长且长短不一,铜绿假单胞菌有时呈球杆状或线状,成对或短链状排列。
菌体的一端有单鞭毛,在暗视野显微镜或相差显微镜下观察可见细菌运动活泼。
本菌为专性需氧菌,生长温度范围25~42°C,最适生长温度为25、30°C, 特别是该菌在4°C不生长而在42°C可以生长的特点可用以鉴别。
在普通培养垒上可以生存并能产生水溶性的色素,如绿脓素(pyocynin)与带荧光的水溶性荧光素(pyoverdin)等。
在血平板上会有透明溶血环。
该菌含有0抗原(菌体抗原)以及H抗原(鞭毛抗原)。
0抗原包含两种成分:一种是其外膜蛋口,为保护性抗原;另一种是脂多糖,有特异性。
0抗原可用以分型。
实验室检査及其它检査1、标本采集采自不同感染部位的各种标本,包括血液、题、痰标本、脓汁、W 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