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设计》高二地理人教版选修6学案:第四章生态环境保护 第三节 湿地干涸及其恢复 Word版含解析
- 格式:doc
- 大小:2.22 MB
- 文档页数:15
公众号:惟微小筑
第三节 湿地干涸及其恢复
学习目标] 1.理解湿地的概念以及中|国湿地的特点 .2.结合实例理解湿地减少的原因 .3.理解湿地保护的重要性及措施 .
一、什么是湿地
1.定义:不管其为天然或人工、永久或暂时、静止或流动、淡水或咸水 ,由①沼泽、泥沼、泥炭地或水域所构成的地区
,包括低潮时水深②6米以内的海域
.
2.生态功能:调节气候、调蓄水量、③净化水体、释放氧气、美化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多种生态系统效劳功能 ,被称为 "④地球之肾〞 .
3.中|国湿地
(1)特点:⑤类型多、绝||对数量大、分布广、⑥区域差异显著、生物多样性丰富 .
(2)代表:东北⑦三江平原是世|界上最||大的湿地之一 ,⑧青藏高原是我国几条大江大河的源头 ,有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湿地 .
1.湿地为什么号称 "地球之肾〞 ?
答案 湿地是地球重要的生态系统 ,具有调节气候、调蓄水量、净化水体、释放氧气、美化环境等多种生态系统效劳功能 .
二、日益减少的湿地
1.自然原因:沉积物自然充满⑨湖泊和沼泽 .
2.人为原因
(1)⑩土壤侵蚀 ,导致入流泥沙量大增 .
(2)环境污染 ,造成入流营养物增加 ,水体⑪富营养化 .
(3)围湖、围海造田 ,使湖沼和海滨滩涂面积剧减 ,乃至||消失 .
(4)大量⑫引水灌溉和河流的截流改向 ,使水量减少 ,湖沼缩小、变浅 ,直至||干涸 .
3.我国湖泊减少的原因:主要是过度⑬引水灌溉和盲目⑭围湖造田 .
公众号:惟微小筑
2.20世纪60~70年代 ,数以万计的转业军人和知识青年奔赴 "北大荒〞垦荒造田 ,使 "北大荒〞变成 "北大仓〞 .而现在国|家明确规定禁止开垦东北地区的沼泽地 ,为什么 ?
答案 "北大荒〞主要是指我国东北的三江平原 ,在未开发前它以沼泽湿地为主 ,是我国最||大的沼泽分布区 ,具有强大的生态功能 . 经过几十年的开发 ,三江平原湿地面积不断减少 ,生态环境不断恶化 ,旱涝灾害增加 ,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加重 ,珍稀动植物减少 .为了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 ,国|家下令停止了 "北大荒〞的开发 ,并对不宜耕种的土地退耕还湿地 ,以恢复这里的生态环境 .
3.东北三江平原成为世|界上最||大湿地之一的原因有哪些 ?
答案 (1)夏秋季多雨;(2)地势低平 ,排水不畅;(3)纬度高 ,气温低 ,蒸发较弱;(4)地下有多年冻土层 .
三、保护湿地
1.湿地的破坏
(1)主要的破坏行为:湿地⑮填平
,建造楼宇;裁弯取直、铺砌水泥护坡等措施将流经城市的河道整治成混凝土河岸 ,使天然河流变为⑯人工明渠等 .
(2)危害:割断了河流、湖泊与周围环境的⑰水文联系和⑱生态联系 .
2.湿地保护的措施:1971年 ,苏联、加拿大等六国在伊朗拉姆萨签署?⑲湿地公约? ,旨在通过国际合作 ,保护重要的湿地系统 .目前湿地保护已不再局限于现状的维持 ,而是着重对⑳退化和受损的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 .
4.洞庭湖地区为什么要从 "围湖造田〞到 "退耕还湖〞 ?
答案 围湖造田造成湖面缩小 ,湖泊削峰补枯的作用大为减弱 ,长江发生洪水灾害的频率增加 ,同时因湖面缩小而造成当地气候的变化 .退耕还湖可以使以上问题得到解决 ,生态环境得以恢复 .
读 "洞庭湖形态的变化图〞 ,完成以下各题 . 公众号:惟微小筑
(1)洞庭湖的面积1958年与1825年相比 ,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
(2)洞庭湖面积缩小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
(3)洞庭湖作为湿地 ,具有哪些生态效益 ?
(4)洞庭湖面积的缩小 ,会带来哪些生态环境问题 ?
(5)针对洞庭湖面积的减小 ,应采取哪些措施进行治理 ?
答案 (1)洞庭湖的面积明显缩小 .
(2)洞庭湖面积缩小的直接原因是泥沙淤积和围湖造田 .
(3)湿地具有调蓄洪水、调节气候、降解污染、维持生物多样性等生态效益 .
(4)洞庭湖面积的减少 ,使洞庭湖对周围气候的调节作用减弱 .蓄水量的减少 ,使洞庭湖对长江水的调蓄作用减弱 ,容易引发洪涝灾害 .水域面积的减少 ,危及生物的生存环境 ,使湖区的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
(5)在上游山区进行植树造林、修建水库等 ,减少泥沙对洞庭湖的淤积;在洞庭湖周围退耕还湖 ,恢复水域面积等 .
湿地减少的原因及其保护措施
(1)湿地减少的原因
湿地减少有自然原因 ,也有人为原因 ,图示如下: 公众号:惟微小筑
(2)保护湿地的措施
①参加?湿地公约? ,通过国际合作 ,保护重要湿地系统 ,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湿地 .
②对退化和受损湿地生态系统进行恢复和重建 .
③建立自然保护区 .
④退耕还湿 ,退耕还湖
.
迁移应用 阅读图文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 ,答复以下问题 .
上图为巴音布鲁克地区示意图 .巴音布鲁克湿地发育于天山山脉中部大、小尤尔都斯盆地中 .盆地内河流蜿蜒 ,流向区外 .冬季严寒 ,年平均气温-℃ .
巴音布鲁克湿地内有国|家|级||天鹅自然保护区 ,栖息着大量的野生天鹅 .湿地周围草场广阔 ,是传统的畜牧业区 .20世纪中后期 ,出现过牧现象 .同时 ,每年都有大量的畜群进入自然保护区 ,严重干扰了天鹅的生存与繁殖 .
(1)描述图示区域河流干流流向 . 公众号:惟微小筑
(2)简析巴音布鲁克湿地的形成条件 .
(3)请你对巴音布鲁克天鹅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提出建议 .
答案 (1)(自源头)由东向西流经小尤尔都斯盆地 ,至||巴音布鲁克附近向南流入大尤尔都斯盆地 ,然后再向东南流出本区 .(2)该地区有较多的冰雪融水、大气降水和地下水补给 ,河流众多;盆地内地势平坦 ,排水不畅;气温低 ,蒸发弱;地下冻土发育 ,阻滞水分下渗 .(3)合理放牧 ,防止草场退化 ,恢复天然植被 ,走可持续开展之路;加强对自然保护区的管理 ,保护湿地 ,严禁人类活动对天鹅栖息地的干扰和破坏;加强环境教育 ,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 .
解析 第(1)题 ,结合等高线和山地、盆地等信息判断出该区域地势上下 ,结合水系特征判断河流干流流向 .第(2)题 ,从水分的盈亏分析湿地形成的原因 .该地四周高、中间低 ,有利于地表水聚集 ,河流众多 .补给类型有高山冰雪融水、大气降水和地下水 ,水源丰富 .该地地势高 ,冬季严寒 ,年平均气温低于0℃ ,地下有冻土分布 ,不利于地表水下渗 ,使地表常年处于过湿状态;气温较低 ,蒸发微弱 ,易形成湿地 .第(3)题 ,提取材料中 "过牧〞 "严重干扰了天鹅的生存与繁殖〞等信息 ,从人类生产活动的角度提出相应措施 .此外 ,还应从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定、环境教育、公众参与等方面提出建议 .
公众号:惟微小筑
1.沼泽从成因上来看主要是由于以下几个方面:
(1)纬度高 ,温带季风气候降水多 ,而蒸发微弱;
(2)地势低平 ,排水不畅;
(3)地下有冻土层分布 ,形成阻碍下渗的隔水层;
(4)河流泛滥 .
2.中|国湿地现状
(1)中|国现有湿地面积约26万平方千米(不包括江河、池塘等)占世|界湿地的10%左右 ,位居亚洲第|一位 ,世|界第四位 .
(2)东北三江平原是世|界上最||大的湿地之一;青藏高原有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湿地(三江源湿地)
湿地是全球价值最||高的生态系统 .据联合国环境署2002年的权威研究数据说明 ,一公顷湿地生态系统每年创造的价值高达万美元 ,是热带雨林的7倍 ,是农田生态系统的160倍 .读以下列图答复1~2题 .
1.图中不全部为湿地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湿地的功能或用途应是( )
A.扩大耕地的后备资源 B.当地径流的调节系统
C.难以利用的淡水资源 D.扩建城区的理想用地
答案
解析 第1题 ,读图可知:①为湖泊附近地区 ,②为水稻梯田 ,③为海洋 ,④为河流沿岸地区 .在此根底上 ,结合题干中湿地的概念不包括海洋 ,或根据教材中海洋中只有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浅海区才是湿地 ,得到选项C符合题意 .第2题 ,湿公众号:惟微小筑
地中的水库、河流、湖泊、沼泽等对径流能起到很好的调节作用 ,促使径流变得平稳 ,可减轻洪水的威胁 ,同时在枯水期又能提供较为充足的水源 ,湿地还能调节局部地区的空气湿度 ,使气候变得温和湿润 ,因此湿地具有强大的生态功能 .为保护湿地 ,湿地不再作为扩大耕地的后备资源 ,也不是扩建城区的理想用地 ,故第2题的正确答案为B .
3.导致我国长江流域湿地面积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A.气候变暖 ,水分蒸发 B.工农业废水的大量排放
C.围湖造田 ,垦荒种粮 D.过度开发 ,开展旅游业
答案 C
解析 围湖造田 ,垦荒种粮是导致我国长江流域湿地面积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 .
读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分布示意图〞 ,答复4~5题 .
4.鄱阳湖湿地是我国最||重要的湿地之一 ,有关湿地的表达 ,不正确的选项是( )
A.湿地是重要的遗传基因库 ,对维持野生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B.大力开垦湿地 ,有利于扩大耕地面积 ,缓解人地矛盾
C.降解污染物 ,可使有毒物质降解和转化 ,使当地和下游区域受益
D.调蓄洪水 ,防止自然灾害
5.以下列图中反映人类活动围湖造田对湿地破坏后的气温曲线、流量曲线分别是( )
A.甲和丙 B.乙和丁 C.甲和丁 D.乙和丙
答案 公众号:惟微小筑
解析 第4题 ,大力开垦湿地会导致湿地萎缩 ,生态恶化 ,加剧人地矛盾 .第5题 ,湿地被破坏后 ,其生态功能会下降 ,调节气候能力会降低 ,温差会增大;湖泊调节径流能力降低 ,洪水期洪峰流量增大 ,枯水期径流流量偏低 .
6.以下列图示意我国东北某区域不同时期人口数量和耕地、湿地面积的变化 .读图答复以下问题 .
(1)指出该区域湿地面积变化的特点 ,并分析其原因 .
(2)简述该区域保护湿地应采取的主要措施 .
答案 (1)特点:湿地面积减少 .
原因:由于人口增长 ,耕地需求增加;经济开展 ,城镇化水平提高 ,建设用地需求量增大 ,促使人类大幅度开垦湿地 .
(2)退耕还湿地;建立自然保护区;工程建设应重视湿地保护;提高群众保护湿地的意识 .
解析 第(1)题 ,由图示可以看出随着人口的增多 ,耕地面积不断扩大 ,而湿地资源却不断减少 ,可以得出人口增多 ,耕地面积扩大 ,以及城市化的开展是造成湿地减少的主要人为原因 .第(2)题 ,生态环境的保护措施可以从工程、技术、生物、教育等入手 ,比方退耕还湿 ,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 ,恢复植被 ,修养水源 ,宣传教育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等 .
教材P61思考
提示 1.对湿地的定义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理解:(1)位置:在陆地上或陆地边缘低潮时水深6米以内的海域 .(2)外表形态:沼泽、泥沼、泥炭地或水域 .(3)状态:天然或人工、永久或暂时、静止或流动、淡水或咸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