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新版水质化验操作规程
- 格式:docx
- 大小:227.05 KB
- 文档页数:3
- .实验室实用手册目录实验员守那么1药品、试液管理规那么1玻璃器皿的洗涤3一般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3水样的采集与保存4PH值的测定6化学需氧量的测定8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的测定11溶解氧的测定15悬浮物〔SS〕的测定19氨氮(NH3-N)的测定20亚硝酸盐氮的测定26硝酸盐氮的测定30总氮〔TN〕的测定35磷(总磷、磷酸盐)的测定37挥发性脂肪酸(VFA)的测定40碱度的测定42总固体、挥发性固体测定44总悬浮物、挥发性悬浮物和灰分的测定44厌氧污泥产甲烷活性的测定45污泥粒径分布、沉降速度的测定48附录一:回归方程(y=bx+a)的计算公式:48附录二:实验监测数据记录常用图表50实验员守那么1、实验员必须严格遵守实验室的有关规定,按照试验程序进展操作。
2、详细的记录试验数据,注重试验的科学性,不得随意涂改与编造数据。
3、在试验中保持慎重的态度,明确试验目的、容与要求,做好实验记录。
4、注意实验室平安。
防火、防水及实验药品的保管,在离开实验室之前检查水电设施是否平安。
在做试验时不做与试验无关的事情。
5、节约水、电及实验药品,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6、保持实验室环境卫生。
药品、试液管理规那么1、将药品根据实验工程或同种盐类〔如钾盐、钠盐、铵盐等〕进展分分类整理,做好记录。
2、药品最好放在阴面通风的房间里,属于一般要求避光的,装在载棕色瓶里即可;属于必须避光的,外层黑纸不要去掉。
3、剧毒或致癌物质〔如汞盐、氰化钾、氧化砷、叠氮化合物等〕及腐蚀性药品要放在保险柜,非实验人员不得取用。
4、易燃或易挥发的溶剂不准用明火加热,可用水浴加热;不准在敞口容器中加热或蒸发;溶剂存放或使用地点距明火至3米以上。
5、某些强氧化剂如硝酸钾、硝酸铵、高氯酸〔也属强腐蚀剂〕、高氯酸钾〔钠〕、过硫酸盐等严禁与复原性物质如有机酸、木屑、硫化物糖类等接触。
6、药品取用要坚持"只出不进〞的原那么,以免污染药品。
药品用完后放回原处,以便下次使用。
水质化验员操作规程正式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证水质化验的准确性和工作的安全性,制定本操作规程。
第二条水质化验员应遵守本规程,严格执行化验操作程序,确保化验结果准确可靠。
第三条水质化验员应具备扎实的水质化验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操作。
第四条严禁私自操作,非经相关人员及主管部门允许及指导,任何人不得随意改变或破坏工作状态及试验设备。
第五条遇有试剂耗尽、损坏或其他应急情况时,应立即报告相关人员及时处理。
第六条操作完毕后,应将实验室恢复整洁,并对仪器、试剂、样品及废液进行规范的处置。
第二章化验操作第七条样品检验前,水质化验员应保证个人卫生和操作环境的清洁卫生。
第八条样品接收时,应仔细核对样品名称、编号和样品性质,并在记录本上进行详细记录。
第九条样品检验前,应进行样品预处理,如过滤、蒸馏等操作,确保样品的净化。
第十条样品分装时,应注意防止样品交叉污染,避免误导检验结果。
第十一条对于不同的水样,应选择合适的化验方法和试剂,根据标准操作程序进行化验。
第十二条在进行化验操作时,应注意验操作规程中试剂的加入顺序、试剂的计量和搅拌等操作细节,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重现性。
第十三条操作中应防止样品的变质、污染等情况出现,注意保持操作器具的干净整洁。
第十四条化验操作结束后,应及时记录操作过程中的各项数据,明确化验的流程和结果。
第十五条化验结果须进行核对,如有错误应立即通知相关人员进行修正。
第三章仪器设备保养第十六条水质化验员应对仪器设备进行定期的检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灵敏度。
第十七条化验员应严格按照设备的使用说明书进行操作,防止误操作导致设备损坏。
第十八条使用完毕后,应及时对仪器设备进行清洁,防止残留物污染环境。
第十九条仪器设备出现故障时,应及时上报并通知相关人员进行维修,严禁私自修理。
第四章安全防护第二十条水质化验员在化验操作过程中,应遵守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严禁将试剂或其他有害物质带出实验室。
水质化验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一、前言水质化验工作是水处理领域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其中安全问题至关重要。
为了确保水质化验工作的安全进行,保障工作人员身体健康,根据水质化验工作的实际需求,制定本文档,对水质化验工作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进行规范,保障水质化验工作人员的安全。
二、工作人员要求1.水质化验工作人员需经过专业培训,掌握化验方法、操作流程及应急处置措施。
2.水质化验工作人员要严格按照化验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不得私自改变化验流程。
3.水质化验工作人员要做好防护工作,在进入化验室前要洗手,并佩戴好防护用品。
三、化验仪器设备要求1.化验热源和热板应与易挥发物、易燃物、易爆物等离开,距离不得小于50cm。
2.化验仪器设备应有固定底座。
3.化验仪器设备应有正常使用和维护记录,并按照使用手册进行维护。
四、常用操作规程4.1 试剂配制1.将试剂放入干燥器中烘烤,去除水分。
2.用精密天平称取试剂时,不得直接放入称盘,应使用称取纸进行称取,精确至小数点后一位。
3.称取后试剂应放入干燥器中,防潮。
4.2 水样采集1.水样采集前需查看现场环境,并进行检查确认。
2.采集水样时应使用洁净的采样瓶,并进行标记。
3.采集时应遵循常规操作,不得弄脏、污染采样瓶。
4.3 精密天平使用1.精密天平使用时需要地基坚实,无振动干扰,放置在通风、干燥的室内。
2.精密天平称量时需要关闭通风设施,禁止移动和操作。
3.称重时应确保称盘干净均匀,并关注电磁干扰和静电干扰。
4.称量完毕后,需对天平进行清理,保持外表整洁干燥。
4.4 显微镜使用1.显微镜使用前需检查镜片是否干净、镜头是否调节到合适的位置。
2.使用过程中注意操作,镜头距离眼睛约30cm,眼睛与光轴平行,注意不要长时间注视。
3.操作完毕后,应将文物清理干净放回库房。
五、安全事项1.异常情况发生时,应立刻停止化验操作,做好现场处置工作。
2.防止吸入、接触、飞溅等化学品,避免误食试剂。
3.保持工作场所清洁、干燥,消防器材应放在指定的地方,保证通风设施正常使用。
水质化验操作规程一、实验室准备实验室准备是水质化验工作的第一步,确保实验室环境和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1. 实验室环境准备a. 实验室应保持清洁,无灰尘和杂质的干净工作台。
b. 实验室温度应保持稳定,不应受外界因素影响。
c. 实验室应具备良好的通风条件,保证实验过程中的气体排放和气味的散发。
d. 实验室应配备紫外线灯、透明玻璃器皿以及其他必要的试验用具,以满足不同水质化验的要求。
2. 仪器设备准备a. 校准仪器:在进行水质化验之前,要先校准使用的仪器,确保其准确性和灵敏度。
b. 准备试剂:根据实验需要,准备试剂,保证试剂的纯度和质量。
c. 确保仪器设备的干净和完好,首次使用前应检查并确保仪器设备的正常操作。
二、水样采集与保存水样采集与保存是水质化验的基础,直接关系到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在采集水样前,应提前了解采集点的情况,并制定相应的采样计划。
1. 采样点的选择a. 根据实验需要,在不同位置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采样点。
b. 考虑到水质的变化情况,在不同时间、不同季节进行重复采样。
c. 避免采样点受到废水排放口、工业排放口等造成的污染。
2. 采样容器的准备a. 选用干净无菌的容器进行采样,可使用玻璃瓶、聚乙烯瓶等,避免使用容易污染的塑料袋。
b. 确保采样容器的密封性,避免水样产生二次污染。
3. 采样方法a. 采样前要先将采样容器进行清洗和消毒处理,避免污染水质。
b. 使用无菌手套和无菌铲子等工具进行采样,避免手部和工具的污染。
c. 采样时要深入水体,保持水样的代表性,避免表层污染的影响。
d. 采样时要注意水样的标识和记录,包括采样地点、采样时间等信息。
4. 水样保存a. 采样后,要立即封闭容器,避免水样受到空气、光线和其他外界因素的污染。
b. 所采集的水样应尽快送至实验室,避免长时间保存和运输造成水质变化。
三、水质化验操作步骤水质化验操作步骤包括样品处理、试剂配置、仪器操作和数据处理等。
水质化验工安全操作规程1. 实验室安全意识实验室是一个有风险的工作环境,水质化验工必须时刻保持高度的安全意识,做到警钟长鸣。
在进行任何实验之前,必须熟悉实验流程和相关安全规定,并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品。
2. 实验室设备和仪器的安全操作2.1 实验前检查仪器设备在每次实验开始之前,必须对所使用的仪器设备进行检查。
检查是否存在损坏或故障现象,确保仪器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2.2 仪器设备正确使用使用仪器设备时,必须按照操作说明或相关规程进行正确操作。
避免不当使用或过度使用,以免对仪器设备造成损坏或产生危险。
2.3 定期维护保养定期进行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确保其正常运行。
定期进行检查和维修,清洗仪器设备以保持其良好状态。
3. 化学物品安全操作3.1 化学品存储化学品必须按照标签上的指示存放,并以锁定或限制入口的方式确保只有授权人员能够接触到化学品。
不同类别的化学品要分开存放,避免发生混淆引发危险。
3.2 化学品的使用在使用化学品之前,必须先了解其性质和安全注意事项。
遵循使用规程,正确测量和配制化学品,避免误操作引发事故。
3.3 化学废物的处理化学废物必须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妥善处理。
禁止随意倾倒或丢弃化学废物,必须遵循按类别分开存放、标识和正确处理的原则。
4. 个人防护措施4.1 实验服装在实验室中必须穿戴适当的实验服装,包括实验服、实验鞋和防护手套。
实验服装应具备防止污染、化学品溅泼、火焰和静电的功能。
4.2 使用防护眼镜在进行任何实验操作时,必须佩戴防护眼镜。
防护眼镜必须符合相关标准,能够有效防止化学品溅入眼睛造成伤害。
4.3 呼吸防护在有毒气体或粉尘较高的环境中,必须佩戴适当的呼吸防护设备,如口罩或呼吸器。
呼吸防护设备必须经过合格的检测和适应性测试。
4.4 手部防护在进行实验操作时,必须佩戴防护手套,以保护手部免受化学品的侵害。
选择正确的手套材质和规格,确保其耐化学腐蚀性。
5. 急救和事故处置5.1 急救培训所有水质化验工必须接受基本急救培训,了解基本急救措施,学会正确处理紧急情况。
水质化验操作规程范本一、实验室准备工作1. 实验室环境的准备:a. 确保实验室内干燥、温度适宜,并保持良好的通风;b. 确保实验室内无杂物,工作台面清洁整齐;c. 检查实验室设备、仪器的正常运行,并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2. 实验材料和试剂的准备:a. 检查所需的试剂和材料是否充足,并检查其质量和保质期限;b. 准备所需的实验器材,如试管、烧杯、磁力搅拌器等,并确保其清洁干净;c. 检查并准备好所需的标准溶液和控制样品。
二、样品采集和处理1. 样品采集:a. 根据采样点的位置和要求,选择合适的采样容器,并确保其干净无污染;b. 在采样前,清洗双手并戴上手套,以避免样品污染;c. 对于液体样品,用适当的容器进行采集,并尽量避免气泡的产生;d. 对于固体样品,采集时要注意避免杂质的混入,并使用干净的工具进行采集。
2. 样品处理:a. 对于液体样品,搅拌均匀后,取出适量的样品(根据需要的实验量);b. 对于固体样品,需要进行样品制备和处理,以获得合适的试样;c. 对于大气样品,如气体和颗粒物,需要采用适当的方法对其进行处理和收集。
三、实验操作流程1. 外标法浓度测定法:a. 准备所需的标准溶液和样品溶液;b. 依次将标准溶液和样品溶液分别加入样品容器中;c. 在相同条件下进行测定,如光强、温度等;d. 记录测得的吸光度值,并计算出样品中所含物质的浓度。
2. 比色法浓度测定法:a. 准备所需的标准溶液和样品溶液;b. 将标准溶液和样品溶液分别倒入比色皿中;c. 使用比色计对比色皿中的溶液进行测量;d. 根据测得的吸光度值和标准曲线,计算出样品中所含物质的浓度。
3. 其他测定法(如电位滴定法、电导率测定法等)的操作流程与上述类似,根据具体实验要求进行调整。
四、实验数据记录和分析1. 实验数据记录:a. 在实验操作过程中,随时记录所得数据,并标明所测量的物质和条件;b. 确保记录的数据准确、清晰,并按照规定的格式进行整理。
水质化验工岗位操作规程1. 引言本操作规程旨在规范水质化验工岗位的操作流程,确保水质测试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水质化验工作是保障饮用水安全的重要环节,本规程适用于所有从事水质化验工作的人员。
2. 工作职责水质化验工的主要职责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项:•进行水样采集和准备工作;•根据要求进行水质检测,包括pH值、溶解氧、浊度、余氯等指标的测定;•按照标准方法进行水样预处理,如过滤、稀释等;•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和记录,并编制相应检测报告;•管理和维护实验设备仪器,保证其正常运行;•参与实验室质量控制及质量保证工作。
3. 操作流程3.1 水样采集和准备1.根据采样计划和采样点位,准备采样器具和标签等。
2.在采样点位处按照规定的方法进行水样采集,避免交叉污染。
3.根据采样点位和采集时间等信息,正确标注样品容器。
3.2 水质检测1.准备好所需的试剂、仪器和设备,并对其进行校准。
2.按照标准方法测定所需指标,记录相应的测量数值。
3.注意对样品进行处理,如过滤、稀释等,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操作步骤。
4.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结果,确保计算过程正确无误。
5.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和记录,在记录中正确标注样品的信息,以便后续数据分析。
3.3 实验室管理1.定期检查和维护实验室仪器设备,确保其正常工作和准确度。
2.定期进行实验室环境检测,如温度、湿度等,保证实验条件稳定。
3.做好试剂和标准溶液的管理,注意储存条件和有效期。
4.参与实验室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工作,检查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 安全与环保1.在进行水质化验工作时,必须佩戴好个人防护用品,如实验服、手套、护目镜等。
2.遵守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禁止随意操作仪器设备,禁止有害化学品的滥用。
3.合理使用和储存化学品,避免泄漏和事故发生。
4.对实验废弃物进行正确处理,分类收集和妥善处置。
5. 规程修订本操作规程应定期进行评估和修订,确保其与实际工作情况相符,并根据相关政策和法规的变化及时更新。
水质化验操作基本步骤
1、取样。
2、药剂。
3、滴量。
4、化验结果。
5、填写记录。
6、进水。
水质化验员岗位责任制
1、认真执行化验制度与交接班制度。
2、及时采集水样并进行化验。
3、妥善保管药品及化验药具。
4、每次化验后要把结果添入化验簿内,注明水的硬度、碱度、PH值等。
5、每次投药后,注意水质变化情况,不符合要求及时汇报。
6、及时清理化验用具并摆放整齐。
7、认真填写化验纪录。
水质化验安全操作规程
1、严格执行《化验管理制度》及《化验药品管理制度》。
2、进入化验进行操作前,应穿戴专用工作服、手套、口罩及防护眼睛,并及时打开排气扇通风排气。
3、化验操作时,严格按相关步骤、方法进行,细心观察,发现异常,及时采取措施。
4、注意化验设备的用电安全,配备相应的消防设施,一旦发现有线路打火、设备冒烟、声音异常等现象,应立即切断电源,然后实施灭火。
5、在化验操作过程中,禁止闲人进入或与无关人员交谈而分散注意力。
6、化验结束后,操作人员必须对药品、仪器、设备进行检查、清洗,离开化验室前切断与实验无关的设备电源、水源、气源。
7、废气、废液、废渣不得随意倒入下水道或任意乱倒乱放。
仅供参考[整理] 安全管理文书水质化验工安全操作规程日期: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第1 页共8 页水质化验工安全操作规程(一)钠离子交换器的操作:1、启动前,检查水源是否充足,交换器阀门是否完好。
2、先打开空气阀和进水阀。
3、待空气阀有水流出后,打开正洗排水阀,关闭空气阀,至出水合格后,打开软水出水阀,关闭正洗排水阀,调节好压力、流量。
4、运行中要每小时分析一次出水硬度,观察压力、流量变化,及时用进水阀调节流量。
5、当出水硬度上升时,要勤取样化验,当硬度迅速上升,块要接近水质标准线时,即为环氧树脂失效,关闭进出水阀,停止交换器运行,进行再生操作。
6、再生操作:(1)反洗:①反洗目的是为了松动互相紧压的交换剂和除掉粘连在交换剂表层的悬浮物及其它杂物,保证盐水自由充分地进入交换剂颗粒之间进行最好的接触,可达到良好的再生效果。
②操作:打开空气阀,并缓慢打开反洗进水阀,待空气阀有水流出时,关闭空气阀,并缓慢打开洗进水阀。
③反洗强度:在反洗出水中不带入大颗粒交换剂的前提下,以最大强度冲洗,一般采用10~15m/s的流速。
④反洗时间:以反洗出水澄清为止,一般在15~30分钟,根据出水质量和需要可延长或缩短,关闭反洗进出水阀,反洗结束。
(2)还原:①目的是为了使失效的交换剂恢复其软化能力,需采用一定浓度的第 2 页共 8 页食盐进行再生还原。
②操作:a、打开正洗排污阀和监视阀,待监视管不流水时关闭正洗排污阀。
b、打开交换器进水阀、盐水池出水阀、盐水泵的进出口阀,盘车后,启动盐水泵,待压力上升(不得超过运行交换器的压力)后,打开正洗排污阀,其开度大小,以监视管不断水,空气阀不流水为宜,防止交换剂露在空气中。
c、待正洗排污阀有盐液流出,既变为苦咸时,关闭正洗排污阀、监视阀、空气阀,停止盐水泵,关闭交换器进水、盐水阀,待反应20~30分钟。
d、打开正洗排污阀、空气阀至监视管不流水时,关闭正洗排污阀进行正洗。
水质化验工岗位操作规程水质化验工岗位操作规程一、工作目标:根据水质检测标准和相关技术规范,对水样进行化学和物理性质定量和定性分析,为水质监测及治理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支持。
二、操作规范:1.实验室环境准备(1)工作前洗手,穿戴实验室专用工作服及工作鞋,戴好防护眼镜和手套。
(2)各种试剂、仪器固定在指定位置,维持实验室整洁干净。
(3)使用试剂前要检查器材、试剂标签,确保试剂的正确性、完整性。
(4)仪器、设备开机前,检查清洁度,按说明书操作。
2.水质样品处理(1)收取水样时应严格按照标准操作规程收集,每次收集的水样需要在样品瓶密封。
(2)样品瓶中应说明样品名称、样品来源、收集时间和地点等信息。
(3)样品从统计上来说应保证能够代表水源的总体水质,分布也应符合地理分布特点。
(4)引水时应避免搅拌泥沙、捞渣或搅拌有禽畜饮用水的地区。
(5)净化水样可能会降低水质有机物及其它因素,需要酌情选择净化手段。
3.水质样品分析(1)按照标准操作规程对样品进行样品前处理。
(2)按照分析的项目和操作规程分别对水样进行分析,尽可能减少不确定因素的影响。
(3)所有操作都应按标准操作规程进行,试验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时间、温度及其他条件。
(4)在化验室操作过程中,应注意注意化学品的合理搭配,减少交叉污染的可能性。
(5)化验过程应记录数据、结果、及其它有关信息,并适时加以核对和校正。
(6)每个操作环节结束后及时清洗、消毒、检查所用的实验器具和设备。
4.结果评价(1)针对每个水质化验项目的评估结果,需要评估其评价方法的准确度和可靠性。
(2)根据评判结果,对不同水源的污染情况作出评价,并制定改善方案。
(3)评价过程中应注意结果的有效性及可操作性,也应考虑技术水平和人力物力的限制。
5.仪器设备维护(1)每天使用完仪器及设备后,需要及时将其清洗、消毒,防止残留污染。
(2)定期对仪器设备进行排障和校准,确保其性能稳定和准确可靠性。
(3)对于旧仪器或设备,应适时更换或维修以保证操作质量和操作效率。
水质测试仪操作规程
1、做水样前,首先,用清水清洗锥形烧瓶,再用蒸馏水冲洗三遍。
2、用移液管吸取适量水样,放入锥形瓶中。
3、加入试剂,随后加热,冷却到30°~40°,用标准溶液滴定。
4、记下滴定数字,根据滴定数计算结果,填写原始记录。
5、计算并填写水质小组报告表。
6、输入并保存在计算机中,并及时打印上报。
7、未开电源开关前,观察表针是否指零,调整仪表上的螺钉,使
表针指零。
8、将校正、测量开关K2扳在“校正”位置。
9、重复使用仪器时,插接电源线,打开电源开关,并预热数分钟,待指针完全稳下来为止,再用蒸馏水将电极洗净以后,用滤纸吸干,
然后将电极浸入待测溶液中,直接读取。
水质化验工操作规程1、水质化验员应经过培训,持证上岗。
2、水质化验人员应严格执行《低压锅炉水质标准》和水质管理制度。
3、为保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水质化验用的分析天秤,砝码及其它精密仪器应每年校正一次,滴定管、移液管、容量瓶、烧杯等可根据实验的要求进行校正。
4、水样的采集1)、采集给水、炉水样式,应是连续流动的水。
2)、盛水样的容器必须是玻璃瓶或塑料制品。
3)、采样前应先将容器彻底清洗干净,采样时再用水样水冲洗三次。
4)、采集炉水样时,应调节冷却水的取样阀门,使水样流量在500~1000ml/min,温度在30—40℃之范围内,且流速稳定。
5)、在原水管道上取水样时,应在原水流动的管口取样。
6)、采样后应迅速加盖封存。
5、给水硬度的测定:取100ml水样,倒入250ml的锥形瓶中,加3ml氨一氯化铵缓冲溶液和2滴0.5%铬黑T指示剂,不断摇动下,用0.01NETA 标准溶液滴至溶液呈蓝色即为终点,记录下EDTA消耗量。
6、给水氯根的测定:取100ml软化水倒入三角瓶中,加2滴1%酚酞,用0.1N硫酸滴定至无色为止,然后加入1ml铬酸钾,用硝酸银滴定到橙色为止,记下消耗量。
7、量取30ml蒸馏水和10ml炉水,倒入三角瓶中,加2滴1%酚酞,用0.1N硫酸滴定至无色为止,再加上1ml铬酸钾,用硝酸银滴定至橙色为止,记下消耗量。
8、炉水碱度的测定:量取90ml蒸馏水和10ml炉水,倒入三角瓶中,加2滴1%酚酞用0.1N硫酸滴定至无色为止,记下消耗量,再向三角瓶中加2滴甲基橙指示剂,继续用0.1N硫酸标准溶液滴定至橙色为止,记下消耗量。
9、根据以上记录进行对比,依次做出结论,并对测定后的测定分量给予针对性的水质调节,或加药,或排污,直至达到合格为止。
10、认真填写水质化验记录。
水质化验员操作规程
水质化验员操作规程
1. 身着防护服和手套,并注意保持实验室干净整洁。
2. 根据所需实验的水质参数准备好所需试剂。
3. 首先进行标准溶液的配制,根据所需浓度和体积计算所需原料,精密称量并加入烧杯中,用蒸馏水定容,摇匀。
4. 给待测水样加入所需体积的指示剂或加热处理,进行样品前
处理。
5. 将样品加入试剂中进行化学操作,注意操作顺序和试剂加入
顺序。
6. 用电子天平精密称量样品量,记入相应数据表格。
7. 使用指定仪器测量化学参数,如pH值、溶解氧、氨氮等,
注意对仪器进行校准。
8. 记录所得的数据,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计算出水质指数。
9. 对所有实验废弃物进行分类处理,如空瓶空管装入指定的垃
圾桶。
10. 保持实验室的洁净和清晰,重点注意实验器具的清洁和消毒。
11. 做好实验记录和实验报告,做好实验室设备的维护和保养。
12. 在完成实验后,及时与主管领导交流,汇报工作并做好实
验室物品的保存。
13. 按照工作计划,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任务。
14. 注意自己的安全,在操作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化学品的毒性
和腐蚀性,并做好防护措施。
总之,水质化验员必须熟悉和掌握实验操作技能和常用仪器的
使用方法,在安全和科学的前提下,精细完成水质分析和检测工作。
同时,要保持高度的责任心和工作纪律,提高协调能力和工作效率,确保实验质量和结果的正确性。
水质化验、水泵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范本水质化验是确保水质安全的重要工作之一。
本文将介绍水质化验的操作规程范本,并对水泵的安全技术操作进行详细说明。
以下是详细内容。
一、水质化验操作规程范本1. 实验室准备:- 准备好所需的实验仪器和试剂。
- 确保实验室环境整洁,并具备充足的通风设备。
- 检查实验仪器的正常运行状态,并进行必要的校准和维护。
2. 样品准备:- 采集水样时,遵循标准的采样方法,确保样品的代表性。
- 检查样品瓶的清洁度,确保无杂质。
- 将样品保存在合适的温度和密闭容器中,以防止样品变质。
3. 检测项目选择:- 根据需要检测的指标和标准,选择相应的检测项目。
- 注意不同指标的检测方法和要求,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4. 检测方法操作:- 按照检测方法的要求,进行样品的预处理、试剂的配置和仪器的操作。
- 严格控制实验操作的时间和温度,避免误差的产生。
- 记录每一步操作的细节,并保留实验数据和样品备份。
5. 结果分析与报告:- 对实验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和比对,确保结果的可靠性。
- 编写实验报告,详细描述实验过程和结果,准确表达实验结论。
- 报告需包含数据分析、误差评估和改进建议等内容。
二、水泵安全技术操作规程1. 操作前准备:- 确保水泵所处环境没有明火和易燃物质。
- 检查水泵的运行状态和外观,确保无异常。
- 打开水泵的安全保护装置,并检查其有效性。
2. 启动和停止水泵:- 按照操作面板上的启动按钮启动水泵。
- 监测水泵的运行情况,确保无异常噪音和振动。
- 在停止水泵前,先停止水源的供给,然后按照操作面板上的停止按钮停止水泵。
3. 故障处理:- 如发现水泵异常停止或工作不正常,首先停止水泵。
- 检查电源和电气线路是否正常,若有问题及时修复。
- 检查水泵的电机和轴承是否有损坏或过热现象,需要进行维修或更换。
4. 定期维护:- 根据水泵的使用频率和工作条件,制定维护计划。
- 定期检查水泵的润滑油是否充足,如不足及时添加或更换。
水质化验操作规程1. 实验前的准备工作1.1 确认实验室条件是否适宜进行水质化验。
实验室应保持清洁、整齐,温度适宜且通风良好。
1.2 准备好实验所需的仪器设备,包括但不限于试管、烧杯、滤纸、离心机等。
1.3 准备好实验所需的试剂和标准溶液。
试剂应保持封存,标准溶液应根据需要进行稀释。
2. 实验操作步骤2.1 取样。
根据需要,从水源中采集适量的水样,要保证样本代表性。
2.2 样品保存。
取样后,应尽快将样品送至实验室进行分析。
如无法及时送达,应将样品储存在适当的容器中,避免污染和水质变化。
2.3 样品预处理。
根据实验要求,对样品进行预处理,如过滤、沉淀、稀释等。
2.4 实验操作。
按照实验方法的要求,逐步进行实验操作。
操作过程中应注意操作技巧,避免污染和误差。
2.5 仪器检测。
使用适当的仪器设备对样品进行检测,如pH 计、离子色谱仪等。
在操作仪器前应先检查仪器是否正常工作。
2.6 数据记录和分析。
将实验结果记录在实验记录表中,如样品标识、测量数值、计算结果等。
对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价。
3. 实验安全注意事项3.1 在进行实验前,必须戴上实验手套、面罩等个人防护用品,以防化学品溅入眼睛或皮肤。
3.2 实验室操作过程中,应注意避免吸入有害气体或接触有毒物质,如有必要应在通风橱下进行操作。
3.3 严禁将实验室用品用于食品或饮用水的准备,以免造成交叉污染。
3.4 实验后,将实验室用品清洗干净,保持实验室的整洁和卫生。
4. 废物处理4.1 废液处理。
将实验中产生的废液倒入指定废液容器中,不得倒入下水道或自然环境中。
4.2 废溶液处理。
根据实验室规定的废溶液处理方法进行处理,不得随意丢弃。
4.3 废固体处理。
将实验中产生的废固体放入指定废固体容器中,不得随意丢弃。
5. 实验记录和结果分析5.1 实验记录。
对实验过程和结果进行详细记录,包括实验日期、样品信息和实验操作步骤等。
5.2 结果分析。
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根据所得数据判断水质的好坏,并做相应的结论。
水质化验操作规程水质化验操作规程一、实验室卫生1、保持实验室整洁,有序,不允许乱堆乱放;2、实验室物品应分类摆放,所有试剂都应标识有名字和有效期,标有毒性符号的试剂应单独储存;3、化学品应妥善管理,防止泄露、蒸发,避免火源、烟火等直接作用;4、实验室空气应清新,不允许在实验室内吸烟和吃东西;5、实验后需清理并消毒使用的实验器材,避免交叉感染;6、实验室应保持充足的通风和良好的照明,以便于实验操作和检测。
二、基本操作规范1、实验者应穿戴实验室服,并配戴适当的防护用品(如手套、护目镜等);2、实验操作前应认真阅读实验方法和相关资料,做好实验计划;3、应根据实验方法所需量,精确称取、混合试剂,注意计量精度;4、使用试剂前先检查并确认其正确性,杜绝错误使用试剂;5、所有试剂和试验器材在实验过程中都应当被认真标注,避免混淆和交叉感染;6、不允许将剩余的试液、试剂从原试管或容器取出,置于其它无标记的试管或容器中保存;7、避免进食、饮水和咀嚼口香糖等操作,以避免实验过程中试剂误入口内引起损伤。
三、仪器操作规程1、实验前需要认真检查设备的操作状态,不得私自改变仪器设备的工作状态或调整;2、仪器设备的使用需要符合相关的操作规程,不得使用超过其规定的范围;3、仪器设备使用后应当认真清理,保证设备处于良好的状态。
四、操作的安全注意事项1、对一切试剂和仪器设备要做到防止它们对人和实验环境的污染和危害;2、使用化学试剂时,应当注重其毒性和易燃程度等安全因素,必要时适当采取安全措施;3、禁止任何不符合安全操作规定的行为,如频繁重复操作、过度搅拌等;4、如有紧急情况,如液体溢出等危险情况,必须立即停止操作,迅速排除隐患。
五、实验记录的规范1、实验者需要认真保留每个实验的记录,包括实验条件、方法、测试数据和结论等相关信息;2、实验记录领导人应定期复查审核,确保实验记录的完整性和准确性;3、实验记录需保留在设备和试剂使用的记录中,以便管理人员查看。
水质分析操作规程《水质分析操作规程》一、目的水质分析操作规程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对水质样品进行准确、可靠、一致的测试和分析。
通过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可以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二、基本原则1. 操作规程必须严格遵守,不得随意更改或省略步骤。
2. 操作前必须认真阅读操作规程,了解实验目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3. 操作中需严格按照规程要求进行,不得擅自改动。
4. 操作过程中需严格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定,做好实验室安全防护工作。
5. 实验结束后,需按照规程要求对实验装置进行清洗和消毒。
三、操作流程1. 制备水质样品:按照标准方法制备水质样品。
2. 仪器准备:确保实验室仪器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进行必要的校准和验证。
3. 样品处理:按照规程要求进行样品处理,包括样品预处理、稀释等。
4. 分析测试:严格按照规程要求进行分析测试,包括样品处理、试剂添加、仪器操作等。
5. 数据记录:对测试结果进行准确记录,并进行数据分析和质控。
四、注意事项1. 操作人员需穿戴实验室防护用具,确保个人安全。
2. 严禁在实验室内饮食,禁止随意更改操作规程。
3. 实验室操作结束后,需做好实验装置的清洗和消毒工作,保持实验室环境卫生。
4. 实验室操作过程中如有异常情况,需及时报告实验室主管人员并做好记录。
五、质控要求1. 实验中需进行质控样品的测试,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2. 实验室需定期开展内部质控和外部质控,评估实验室测试准确性。
3. 对实验中发现的异常数据,需要及时进行原因分析和处理,保证测试结果的可靠性。
六、结束工作实验结束后,需对实验仪器设备和实验室环境进行清理和整理,确保实验室的整洁和安全。
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归档,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
七、附则本操作规程的解释权归实验室主管人员所有,实验室操作人员需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执行,不得擅自修改或省略。
如有问题或疑问,应及时向实验室主管人员咨询。
2021新版水质化验操作规程
The safety operation procedure is a very detailed operation description of the work content in the form of work flow, and each action is described in words.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679
2021新版水质化验操作规程
1.实验室内须设各种必备和安全设施(通风橱、防尘罩、消防灭火器材等),并应定期检查保证随时可供使用。
2.实验室内各种仪器,器皿应有规定的放置处,其它地方不能任意堆放,以免错拿错用,造成安全事故。
3.使用各种仪器设备时,必须严格遵守其安全使用规则和操作规程,认真填写使用登记表。
4.使用易燃、易爆和剧毒试剂时,必须遵守有关规定进行操作。
易燃易爆试剂要随用随领不得在试验室内大量积存,剧毒试剂应有专人保管,经批准方可使用,再进行清洗排放。
5.清洗实验仪器时,应注意不使用含有多量剧毒试液的废液直接倾入下水道,必要时可先经适当转化处理,再进行清洗排放。
6.使用和清洗玻璃仪器(容器)时,要求操作正确,读数准确,
避免发生差错。
7.根据所测项目选用正确合理的分析方法,配制所需的各种标准溶液,对化验结果进行正确的分析和数据处理,懂得误差分析。
8.使用有标签各种试剂瓶时,操作方法正确,标签应在手心一侧,以防标签损坏,一旦发现标签损坏或模糊不清,应重新用空白标签贴上,并写明试剂名称、重量、失效期等内容。
9.使用电、气、水、火时,应按有关使用规则进行操作,保证安全。
10.实验室发生意外事故时,应迅速切断电源、火源,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处理并上报有关领导。
11.下班时要有专人负责检查门、窗、水、电、气,切实关好,不得疏忽大意。
12.实验室的消防器材应妥善保管,不得随意挪用。
XXX图文设计
本文档文字均可以自由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