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丝绸之路一带一路全景地图
- 格式:docx
- 大小:950.84 KB
- 文档页数:2
一、古代陆海丝绸之路的发展变迁丝绸之路的正式开通是在张骞出使西域之后。
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本意是欲与大月氏联合对抗匈奴,张骞的出使,虽然没有达到原定目标,但自此以后,连接欧亚的陆上丝绸之路正式开通。
随着西汉逐步确立对西域的控制,陆上丝绸之路趋于繁荣。
中国的商品如丝绸等沿着这条通道传入西方,而西域的大量物产也传入中国。
与此同时,东西方文化交流也沿着陆上丝绸之路蓬勃开展。
在汉代,海上丝绸之路也出现并发展。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中国的动荡与分裂,,丝绸之路的发展处于低潮。
因河西走廊被割据政权占领,南朝与西域间的交往主要通过青海。
到了隋唐时期,中国大一统封建王朝重新建立,丝绸之路的商贸往来重新繁荣并到达顶峰。
安史之乱后,唐王朝国力大不如前,逐步失去对西域的控制,陆上丝绸之路开始衰落,其东西方交流的主要通道的地位逐渐被海上丝绸之路取代。
在唐代,中外贸易呈现海陆并举的特征,海上丝绸之路也取得了长足发展。
宋代河西走廊被西夏占据,中外交流主要通过海上丝绸之路。
指南针在这时开始应用于航海,极大推动了中国航海事业的进步。
随着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发展达到顶峰,中外海上贸易繁荣。
宋代沿袭唐代制度,在主要对外贸易港口设市舶司,主管对外贸易。
宋英宗时,北宋政府市舶收入达到63万贯,南宋初年更达到200万贯。
泉州成为当时的世界第一大港。
中国商人与日本、朝鲜、东南亚、南亚、西亚、东非等地区建立了直接海上联系。
海上丝路出现了繁荣局面。
到元朝,海上丝绸之路基本维持了繁荣局面,同时由于元朝建立了版图空前辽阔的大一统帝国,陆上丝绸之路也回光返照,重新繁荣。
但自元朝以后,陆上丝绸之路再也没有恢复往日盛况。
明朝政府为防范倭寇,实行海禁政策,这使海上丝绸之路的贸易受到很大影响。
随着西方新航路的开辟和隆庆元年明政府解除海禁,海上丝绸之路还是取得了一定发展。
而清代虽然在统一台湾后一度放开海禁,但乾隆年间又重新闭关锁国,使得海上丝绸之路彻底衰落。
纵观陆海丝绸之路的变迁史,我们可以看到:陆上丝绸之路的发展,受到社会经济状况、中国和沿线国家政局的显著影响,这使得陆上丝绸之路的发展不断变化,状态不稳定,时起时落。
一带一路高清示意图_沿线国家有哪些“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一带一路高清示意图,希望能帮到大家!>>>往下点击更多热门的一带一路资讯一带一路高清示意图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名单一、中国,包括东亚的蒙古国,东盟10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越南、文莱和菲律宾),小计12国二、西亚18国:(伊朗、伊拉克、土耳其、叙利亚、约旦、黎巴嫩、以色列、巴勒斯坦、沙特阿拉伯、也门、阿曼、阿联酋、卡塔尔、科威特、巴林、希腊、塞浦路斯和埃及的西奈半岛)三、南亚8国:(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阿富汗、斯里兰卡、马尔代夫、尼泊尔和不丹)四、中亚5国:(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五、独联体7国:(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格鲁吉亚、阿塞拜疆、亚美尼亚和摩尔多瓦)六、中东欧16国:(波兰、立陶宛、爱沙尼亚、拉脱维亚、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波黑、黑山、塞尔维亚、阿尔巴尼亚、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和马其顿)一带一路项目成果蒙内铁路肯尼亚是中国“一带一路”战略在非洲唯一的支点,是新丝路建设中获得中国资金援助最多的国家。
2014年5月访问肯尼亚期间,中肯签署了关于蒙巴萨-内罗毕铁路相关合作协议,蒙内铁路是肯尼亚百年来建设的首条新铁路,是东非铁路网的咽喉,也是东非次区域互联互通重大项目,规划全长2700公里,预计总造价250亿美元。
中匈协议2015年6月6日,正在匈牙利进行正式访问的外交部部长王毅,在布达佩斯同匈牙利外交与对外经济部部长西亚尔托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匈牙利政府关于共同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谅解备忘录》。
这是中国同欧洲国家签署的第一个此类合作文件。
卫星通信为保障“一带一路”通信卫星信号无障碍,国内的相关企业和政府机构已经对“一带一路”的卫星发射进行了规划和研究,未来三年到五年内,将发射多颗通信卫星,与此同时,“一带一路”途经国家的通信信号也将逐步实现全覆盖。
2017一带一路地图版图“一带一路”向世界宣告中国将坚定不移的走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道路,有助于中国从全球视野考虑价值链供应链,构建海陆统筹面向全球的开放新格局。
2013年中国国家主席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近日,发改委、外交部和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宣告“一带一路”进入了全面推进阶段。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
由中国国家主席于2013年9月和10月,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借用古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融入了新的时代内涵,既是维护开放型世界经济体系,实现多元、自主、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中国方案。
是今后中国对外开放和对外经济合作的总纲领。
“一带一路”不是一个实体和机制,而是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是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主动地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古代背景丝绸之路是张骞于西汉出使亚洲中、西部地区开辟的以长安为起点,经关中平原、河西走廊、塔里木盆地,到锡尔河与乌浒河之间的中亚河中地区、大伊朗,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
丝绸之路起始于古代中国,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路上商业贸易路线。
从运输方式上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是一条东方与西方之间在经济、政治、文化进行交流的主要道路。
它最初的作用是运输中国古代出产的丝绸、瓷器等商品。
德国地理学家FerdinandFreiherrvonRichthofen最早在19世纪70年代将之命名为“丝绸之路”。
丝路新图1、北线A:北美洲——北太平洋——日本,韩国——东海——海参崴——珲春——延吉——吉林——长春——蒙古国——俄罗斯——欧洲2、北线B:北京——俄罗斯——德国——北欧3、中线:北京——西安——乌鲁木齐——阿富汗——哈萨克斯坦——匈牙利——巴黎4、南线:泉州——福州——广州——海口——北海——河内——吉隆坡——雅加达——科伦坡——加尔各答——内罗毕——雅典——威尼斯5、中心线:连云港——郑州——西安——兰州——新疆——中亚——欧洲时代背景当今世界正发生复杂深刻的变化,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继续显现,世界经济缓慢复苏、发展分化,国际投资贸易格局和多边投资贸易规则酝酿深刻调整,各国面临的发展问题依然严峻。
古丝绸之路路线图“丝绸之路”是指起始于古代中国,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路上商业贸易路线。
狭义的丝绸之路一般指陆上丝绸之路。
下面是关于东方古丝绸之路范文,希望你喜欢。
东方古丝绸之路古丝绸之路,指西汉(前202年-8年)时,由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长安(今西安)和洛阳为东起点(一说以洛阳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这条道路也被称为“西北丝绸之路”以区别日后另外两条冠以“丝绸之路”名称的交通路线)。
因为由这条路西运的货物中以丝绸制品的影响最大,故得此名。
其基本走向定于两汉时期,包括南道、中道、北道三条路线。
广义的丝绸之路指从上古开始陆续形成的,遍及欧亚大陆甚至包括北非和东非在内的长途商业贸易和文化交流线路的总称。
除了上述的路线之外,还包括在南北朝时期形成,在明末发挥巨大作用的海上丝绸之路和与西北丝绸之路同时出现,在元末取代西北丝绸之路成为路上交流通道的南方丝绸之路等等。
丝绸之路(德语:dieSeidenstrasse)一词最早来自于德国地理学家费迪南·冯·李希霍芬(FerdinandvonRichthofen)1877年出版的《中国》,有时也简称为丝路。
虽然丝绸之路是沿线各国共同促进经贸发展的产物,但很多人认为,中国的张骞两次通西域,开辟了中外交流的新纪元。
并成功将东西方之间最后的珠帘掀开。
从此,这条路线被作为“国道”踩了出来,各国使者、商人沿着张骞开通的道路,来往络绎不绝。
上至王公贵族,下至乞丐狱犯,都在这条路上留下了自己的足迹。
这条东西通路,将中原、西域与阿拉伯、波斯湾紧密联系在一起。
经过几个世纪的不断努力,丝绸之路向西伸展到了地中海。
广义上丝路的东段已经到达了韩国、日本,西段至法国、荷兰。
通过海路还可达意大利、埃及,成为亚洲和欧洲、非洲各国经济文化交流的友谊之路。
古丝绸之路上的三大传说东汉贵族驾车出行画壁古丝绸之路上的“西域段”一直被认为是最重要、也最神秘的一段路程。
“一带一路”官方版图发布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以来,中国与沿线国家一系列务实合作结出了早期的果实。
近日,发改委、外交部和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宣告“一带一路”进入了全面推进阶段。
央视新闻联播从今天起推出系列报道《一带一路共建繁荣》,带您走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感受一带一路建设的新动向,了解中国与沿线国家在政策、设施、贸易、资金等各方面寻求和实现互联互通所做的种种努力。
今天播出第一集《一带一路绘就发展新蓝图》。
观察者网注意到,在央视发布的“一带一路”版图当中,首次加入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南线——从南海到南太平洋的路线。
这一路线与官方文件相一致,但此前媒体制作的相关图片中并未体现出来。
“一带一路”版图另据澎湃新闻报道,被中央赋予“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定位的福建,对接“一带一路”的实施方案已经基本成形。
福建省提出,支持泉州市建设“海丝”先行区,支持福州市设立福州新区,加快平潭综合实验区等开放合作重点功能区建设。
福建将加快通陆达海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争取年内开工建设吉永泉铁路、福厦高铁等一批重大项目。
“一带一路”绘就发展新蓝图横贯欧亚大陆的古丝绸之路,留给世界“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精神遗产。
沟通历史与未来,连接中国与世界,习近平主席准确把握新时期国际秩序深刻调整、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的大趋势,高屋建瓴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得到有关国家积极响应。
日前发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近9000字的文件系统勾勒出“一带一路”路线图,标志着“一带一路”步入全面推进阶段。
以互联互通为抓手,以金融合作为前导,激发大市场活力,共享发展新成果。
先来看一带一路的版图有多大。
一带,指的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在陆地。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图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图,一带一路包括哪些国家|浏览 1805 次发布于2017-05-24 07:58最佳答案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名单一、中国,包括东亚的蒙古国,东盟10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越南、文莱和菲律宾),小计12国二、西亚18国(包括北非的埃及和欧洲的希腊、塞浦路斯):(伊朗、伊拉克、土耳其、叙利亚、约旦、黎巴嫩、以色列、巴勒斯坦、沙特阿拉伯、也门、阿曼、阿联酋、卡塔尔、科威特、巴林、希腊、塞浦路斯和埃及)三、南亚 8国:(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阿富汗、斯里兰卡、马尔代夫、尼泊尔和不丹)四、中亚 5国:(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五、独联体 7国:(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格鲁吉亚、阿塞拜疆、亚美尼亚和摩尔多瓦)六、中东欧 16国:(波兰、立陶宛、爱沙尼亚、拉脱维亚、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波黑、黑山、塞尔维亚、阿尔巴尼亚、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和马其顿)一带一路包括哪些省市和区域一、一带一路敲定的省份:1、西北6省:新疆、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内蒙古;2、东北3省:黑龙江、吉林、辽宁;3、西南3省:广西、云南、西藏;4、5省:上海、福建、广东、浙江、海南;5、内陆地区:重庆。
二、一带一路深层含义:“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它将充分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
“一带一路”的建设不仅不会与上海合作组织、欧亚经济联盟、中国—东盟(10+1)等既有合作机制产生重叠或竞争,还会为这些机制注入新的内涵和活力。
继承古丝绸之路开放传统,吸纳东亚国家开放的区域主义,“一带一路”秉持开放包容精神,不会搞封闭、固定、排外的机制。
中国发布“一带一路”路线图(全文)发表时间:2015-03-28 16:23:36字号:A-AA+ 关键字: 博鳌亚洲论坛博鳌亚洲论坛2015一带一路的愿景与行动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愿景与行动习近平博鳌演讲习近平博鳌今天(28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博鳌论坛发表主旨演讲时说,在有关各方共同努力下,“一带一路”建设的愿景与行动文件已经制定。
据新华社下午消息,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28日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
全文如下: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经国务院授权发布)2015年3月目录前言一、时代背景二、共建原则三、框架思路四、合作重点五、合作机制六、中国各地方开放态势七、中国积极行动八、共创美好未来前言2000多年前,亚欧大陆上勤劳勇敢的人民,探索出多条连接亚欧非几大文明的贸易和人文交流通路,后人将其统称为“丝绸之路”。
千百年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薪火相传,推进了人类文明进步,是促进沿线各国繁荣发展的重要纽带,是东西方交流合作的象征,是世界各国共有的历史文化遗产。
进入21世纪,在以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为主题的新时代,面对复苏乏力的全球经济形势,纷繁复杂的国际和地区局面,传承和弘扬丝绸之路精神更显重要和珍贵。
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下简称“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参加2013年中国-东盟博览会时强调,铺就面向东盟的海上丝绸之路,打造带动腹地发展的战略支点。
加快“一带一路”建设,有利于促进沿线各国经济繁荣与区域经济合作,加强不同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世界和平发展,是一项造福世界各国人民的伟大事业。
《古今丝绸之路“一带一路”全景地图》《古今丝绸之路“一带一路”全景地图》是由中国地图出版社2017年6月出版,作者:席平、张宇圣;分为纸质图和挂图两种板式,样式分别为:1380x980,1800x1300。
是这个中国第一幅正式出版的,研究“一带一路”的专业地图,是专家学者、领导干部全面的、综合的专业性参考读物。
➢内容详情《古今丝绸之路线路示意图》全面展示亚欧大陆板块,同时包括北非、大洋洲、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等地理区域。
《古今丝绸之路线路示意图》主要内容包括:一、粗线条的勾画出古代不同朝代的沙漠丝绸之路(绿洲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南方丝绸之路和草原丝绸之路所经之处;二、重点标明现代丝绸之路——西伯利亚亚欧大陆桥、新亚欧大陆桥、南亚欧大陆桥;三、将古今丝绸之路的线路融入一图,将国际贸易城市、国际物流线路、文化开发渊源融入一图。
本图是专家学者、领导干部全面的、综合的专业性参考读物。
➢作者简介席平,中国国际商会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修订委员会委员,亚欧大陆桥发展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物流学会研究员,西安建设科技学院客座教授,现任陕西省口岸协会陆港经济研究室主任。
2000年,创立了国际陆港理论,提出并推动了西安国际港务区、昆明陆港等项目立项;设计了古今丝绸之路·“一带一路”全景地图、划定了第五代港口标准、设计了第五代经济开发区、修编了《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陆港)》,发表了相关论文百余篇;主要研究陆港临港产业区布置,规划国际陆港、自由港区与内陆地区协调发展,促进中小企业融入“一带一路”发展。
张宇圣,中共党员,西安欧亚学院国际陆港研究所研究员,陕西省物流学会会员,陕西省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国际陆港工作专业委员会研究员,现就职于深圳市万千物流咨询有限公司咨询顾问。
主要研究国际陆港规划发展与实践建设,发表相关论文数篇。
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走向世界之路,它是中华民族向全世界展示其伟大创造力和灿烂文明的门户,也是古代中国得以与西方文明交融交汇、共同促进世界文明进程的合璧之路。
十九世纪,德国地质学家首次将这条最初运输丝绸的交通要道称为“丝绸之路”。
中国的丝绸之路早在公元前已分为海陆两路。
就陆路而言,有西汉张骞开通西域的官方通道“西北绿丝绸之路”、长城以北充满着血腥和暴力的“北方草原丝绸之路”和四川云南山道崎岖的“西南丝绸之路”;海路则有风平浪静的“海上丝绸之路”,因转运的大宗商品多为香料,故又称“海上丝香之路”。
这样,丝绸之路实际上有4条之多。
丝绸之路,犹如一条彩带,将古代亚洲、欧洲和非洲的古文明联结在了一起。
正是这些丝绸之路,将中国的四大发明、养蚕丝织技术以及绚丽多彩的丝绸产品、茶叶、瓷器等传送到了世界各国,这些对世界各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
同时,中外商人通过丝绸之路,将中亚的骏马、葡萄,印度的佛教、音乐、熬糖法、医药,西亚的乐器、金银器制作、天文学、数学,美洲的棉花、烟草、蕃薯等输入中国,使得古老的中华文明得以不断更新、发展。
下面列举两项引自国外并在我国发扬光大的手工艺技术。
西域的名称始于西汉,广义上指今新疆以西、中亚、和田一带。
公元前139年,张骞第一次访问西域诸国,历尽坎坷,于公元前126年返回长安。
行程没有一定的路线可言,并且也没有随带丝绸制品。
待到公元前119年,张骞又以中郎将的身份,偕同副使、将士等三百余人,携带“牛羊万头”、“金币帛数千巨万”,以一支浩浩荡荡的队伍第二次出使西域时,才真正地把大量丝绸带到了西方。
当时,匈奴已被汉帝国击败,中途没有什么阻碍,从长安出发,经陇西(今临洮)、焉耆、龟兹(今库车),越葱岭到达赤谷(今伊塞克湖东南),并与乌孙(今哈萨古共和国)建立了外交关系。
通过乌孙的关系,张骞又派遣副使分赴大宛(今吉尔吉斯共和国)、康居(今哈萨克共和国)、大月氏(今乌兹别克和塔吉克共和国)、大夏(今土耳其)、安息(今伊朗)、身毒(今印度)、于阗(今新疆)等国,并于公元前115年回国。
《古今丝绸之路“一带一路”全景地图》
《古今丝绸之路“一带一路”全景地图》是由中国地图出版社2017年6月出版,作者:席平、张宇圣;分为纸质图和挂图两种板式,样式分别为:1380x980,1800x1300。
是这个中国第一幅正式出版的,研究“一带一路”的专业地图,是专家学者、领导干部全面的、综合的专业性参考读物。
➢内容详情
《古今丝绸之路线路示意图》全面展示亚欧大陆板块,同时包括北非、大洋洲、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等地理区域。
《古今丝绸之路线路示意图》主要内容包括:一、粗线条的勾画出古代不同朝代的沙漠丝绸之路(绿洲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南方丝绸之路和草原丝绸之路所经之处;二、重点标明现代丝绸之路——西伯利亚亚欧大陆桥、新亚欧大陆桥、南亚欧大陆桥;三、将古今丝绸之路的线路融入一图,将国际贸易城市、国际物流线路、文化开发渊源融入一图。
本图是专家学者、领导干部全面的、综合的专业性参考读物。
➢作者简介
席平,中国国际商会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修订委员会委员,
亚欧大陆桥发展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物流学会研究员,
西安建设科技学院客座教授,现任陕西省口岸协会陆港经济研究室
主任。
2000年,创立了国际陆港理论,提出并推动了西安国际港务区、昆明陆港等项目立项;设计了古今丝绸之路·“一带一路”全景地图、划定了第五代港口标准、设计了第五代经济开发区、修编了《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陆港)》,发表了相关论文百余篇;主要研究陆港临港产业区布置,规划国际陆港、自由港区与内陆地区协调发展,促进中小企业融入“一带一路”发展。
张宇圣,中共党员,西安欧亚学院国际陆港研究所研究员,陕西省物流学会会员,陕西省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国际陆港工作专业委员会研究员,现就职于深圳市万千物流咨询有限公司咨询顾问。
主要研究国际陆港规划发展与实践建设,发表相关论文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