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值税税金计提表
- 格式:xls
- 大小:12.00 KB
- 文档页数:1
纳税人查补增值税款如何调整增值税申报表纳税人查补增值税款如何调整增值税申报表一、查补税款处理。
新的申报办法在申报表主表各部分均单独列举有关查补税款的栏目,专门反映整个查补税款的计算以及纳税人入库查补税款的过程。
相比于旧办法,申报表更全面地反映纳税人缴纳全部税款的情况。
具体的:1.纳税人被检查部门检查发生查补税款情况的处理。
不管税款所属时期是当年度或以前年度的,均在收到处理决定书的当月作帐务处理,并填写在申报表有关栏目的本月数。
(1)少(多)报销售收入、多(少)报进项税额的,通过附列资料的《本期销售明细》(表一)的第6、13栏"纳税检查调整"作调整反映,在《本期进项明细》(表二)的"进项税额转出"部分的第19栏"纳税检查调减的进项税额"作调整反映,并自动生成主表的有关栏目。
主表的第16栏"按适用税率计算的纳税检查应补缴税额"应等于表一的第6栏+表二的第19栏"纳税检查调减的进项税额",等于本月纳税人收到检查部门出具的检查处理决定书上注明的按适用税率计算的纳税检查应补缴税额。
主表的第22栏"按简易办法计算的纳税检查应补缴税额"应等于表一的第13栏。
(2)纳税人仅发生被查进项税额需作转出的,在进行增值税纳税申报时,应将处理决定书核定的进项税额转出数据,反映在纳税申报表主表的第14栏和16栏本月数,并对应表二的第19栏"纳税检查调减进项税额"。
2.纳税人自查查补税款的处理。
(1)纳税人自己检查发现少(多)报销售收入、多(少)报进项税额的,不管税款所属时期是当年度或以前年度的,均在发现的当期调整和作帐务处理,并按正常的业务处理一样填写申报表有关栏目的本月数。
即,如纳税人2003年11月发现2002年12月少报销售收入10万元,应在税款所属时期为2003年11月申报表的"应税货物销售额""应纳税额"等栏目的本月数作调增反映。
小规模计提增值税分录实操案例
小规模计提增值税分录怎么做?
小规模纳税人在进行缴纳税款时,财务人员都需要哪些会计科目呢?这才是做账的关键所在,我们都知道小规模纳税人没有进项税额,那么在对于销售货物,产生的费用该怎么来做会计分录呢?
小规模纳税人计提增值税的会计分录
需要注意的是,小规模纳税人没有增值税进项,所以应交税费下只需设置应交增值税科目就可以了,不需要设置未交增值税科目,也不需要在应交增值税科目下设置进项、销项等明细科目。
因此,对于小规模纳税人销售货物,其会计分录是这样子的:
一、销售商品确认收入
借:应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二、结转销售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小微企业免征增值税有关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7年第52号)规定,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应分别核算销售货物或者加工、修理修配劳务的销售额和销售服务、无形资产的销售额。
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销售货物或者加工、修理修配劳务月销售额不超过3万元(按季纳税9万元),销售服务、无形资产月销售额不超过3万元(按季纳税9万元)的,自2018年1月1日起至2020年12月31日,可分别享受小微企业暂免征收增值税优惠政策。
小规模纳税人不用登记应交税金——应缴增值税(进项税额)直接计入库存商品。
不用“应交税金”科目,按票面上的价税合计数入帐即可,因为小规模纳税人不需要进销项抵扣,示如下:
借:库存商品-xxx 贷:现金(银行存款),未付款时,
借:库存商品-xxx 贷:应付帐款—xxx。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
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各种税金的核算方法一、会计工作中,并不是所有的税金都通过“应交税金”科目来核算的。
二、通过“应交税金”科目核算的有:(一)营业税、增值税、消费税、城建税、所得税等1、营业税的计提和结转月末会计结转时,对本月发生主营业务收入计提税金(1)提取时借: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贷:应交税金--营业税贷:应交税金--城建税贷:其他应交款--教育费附加(2)结转时借:本年利润贷: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3)上缴税金时借:应交税金--营业税借:应交税金--城建税借:其他应交款--教育费附加贷:现金或银行存款2、所得税1、季末、年末提取所得税时(按利润总额提取)借:所得税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2)结转所得税借:本年利润贷:所得税(3)上缴时借: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贷:银行存款或现金3、增值税(1)购货时借:原材料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银行存款(2)销售货物时借:银行存款贷:主营业务收入1.“噢,居然有土龙肉,给我一块!”2.老人们都笑了,自巨石上起身。
而那些身材健壮如虎的成年人则是一阵笑骂,数落着自己的孩子,拎着骨棒与阔剑也快步向自家中走去。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
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做账实操-增值税加计扣除的账务处理增值税进项税加计扣除的会计分录:1、计算当期可抵扣进项加计抵减额(1)发生当期依据可抵扣进项计提可加计抵减额时: 借:固定资产、原材料、费用等科目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金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待抵减进项加计额贷:银行存款(2)当期发生不可抵减进项税额期末转出进项时: 借:成本、费用科目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金转出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待抵减进项加计额2、当期进项加计额抵减应纳税额时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加计抵减额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待抵减进项加计额3、优惠到期如还有进项加计额抵减额结余的借:主营业务成本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待抵减进项加计额增值税加计扣除账务处理增值税加计扣除是怎么回事?增值税加计扣除政策最早见于财税2017年19号.当时政策规定纳税人购进用于生产销售或委托受托加工17%税率货物的农产品维持原扣除力度不变,即仍然按照13%的扣除率计算进项税额,而当时农产品适用扣除率已经由13%减并为11%,差额2%的部分就是加计扣除额.财税2019年39号进一步降低税率,将农产品扣除率调整为9%,同时规定纳税人购进用于生产(或者委托加工)13%税率货物的农产品,按照10%的扣除率计算进项税额.差额1%就是加计扣除额.加计扣除政策仅仅适用于两种情况:1、取得零税率的农产品收购发票和销售发票2、购买农产品从按照简易计税方法依照3%征收率计算缴纳增值税的小规模纳税人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例如,某火腿肠生产企业时一般纳税人,销售火腿肠适用税率为13%,2019年5月从农业公司购进玉米用于生产火腿肠,取得零税率销售发票20万元.该火腿肠生产企业购进玉米可以扣除的增值税额为:200,000*10%=200,000*(9%+1%)=20,000增值税"加计抵减"是新概念,也是本次深化增值税改革的重要方面,自2019年4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允许生产、生活性服务业纳税人按照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加计10%,抵减应纳税额.公式为:当期计提加计抵减额=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10%这里的加计抵减的基础是当期可抵扣的进项税额,如果取得的进项属于36号文附件(一)第二十七条所列的不得抵扣进项税额的情形,不得作为加计抵减额的计算基础.购入可抵扣进项税额的货物、服务用于不可抵扣进项税额的项目的,已经抵扣的进项税额要做转出处理,同时计提的加计抵减额应在进项税额转出当期,相应调减加计抵减额.。
辅导期的《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适用于一般纳税人)》填表说明一、《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适用于一般纳税人)》填表说明本申报表适用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填报。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销售按简易办法缴纳增值税的货物,也使用本表。
本表“税款所属时间”是指纳税人申报的增值税应纳税额的所属时间,应填写具体的起止年、月、日。
(一)本表“填表日期”指纳税人填写本表的具体日期。
(二)本表“纳税人识别号”栏,填写税务机关为纳税人确定的识别号,即:税务登记证号码。
(三)本表“所属行业”栏,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中的最细项(小类)进行填写(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附后)。
(四)本表“纳税人名称”栏,填写纳税人单位名称全称,不得填写简称。
(五)本表“法定代表人姓名”栏,填写纳税人法定代表人的姓名。
(六)本表“注册地址”栏,填写纳税人税务登记证所注明的详细地址。
(七)本表“营业地址”栏,填写纳税人营业地的详细地址。
(八)本表“开户银行及帐号”栏,填写纳税人开户银行的名称和纳税人在该银行的结算帐户号码。
(九)本表“企业登记注册类型”栏,按税务登记证填写。
(十)本表“电话号码”栏,填写纳税人注册地和经营地的电话号码。
(十一)表中“一般货物及劳务”是指享受即征即退的货物及劳务以外的其他货物及劳务。
(十二)表中“即征即退货物及劳务”是指纳税人按照税法规定享受即征即退税收优惠政策的货物及劳务。
(十三)本表第1项“(一)按适用税率征税货物及劳务销售额”栏数据,填写纳税人本期按适用税率缴纳增值税的应税货物和应税劳务的销售额(销货退回的销售额用负数表示)。
包括在财务上不作销售但按税法规定应缴纳增值税的视同销售货物和价外费用销售额,外贸企业作价销售进料加工复出口的货物,税务、财政、审计部门检查按适用税率计算调整的销售额。
“一般货物及劳务”的“本月数”栏数据与“即征即退货物及劳务”的“本月数”栏数据之和,应等于《附表一》第7栏的“小计”中的“销售额”数。
“本年累计”栏数据,应为年度内各月数之和。
精品word完整版-行业资料分享增值税会计处理规定一般纳税人增值税会计科目、明细科目及专栏如下: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销项税额抵减)(已交税金)(转出未交增值税)(转出多交增值税)(减免税款)(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销项税额)(出口退税)(进项税额转出)未交增值税预交增值税待抵扣进项税额待认证进项税额待转销项税额增值税留抵税额简易计税转让金融商品应交增值税代扣代交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会计科目及明细科目如下: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让金融商品应交增值税代扣代交增值税销售物资或提供应税劳务:视同销售的账务处理进项税额抵扣情况发生改变的账务处理因发生非正常损失或改变用途等,原已计入进项税额、待抵扣进项税额或待认证进项税额,但按现行增值税制度规定一、增值税期末留抵税额的账务处理二、关于小微企业免征增值税的会计处理规定八、增值税期末留抵税额的账务处理纳入营改增试点当月月初,原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应按不得从销售服务、无形资产或不动产的销项税额中抵扣的增值税留抵税额,借记:应交税费——增值税留抵税额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待以后期间允许抵扣时:按允许抵扣的金额,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记:应交税费——增值税留抵税额一、财务报表相关项目列示(一)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未交增值税、待抵扣进项税额、待认证进项税额、增值税留抵税额期末借方余额应根据情况,在资产负债表中的其他流动资产或其他非流动资产项目列示。
(二)应交税费—待转销项税额期末贷方余额应根据情况,在资产负债表中的其他流动负债或其他非流动负债项目列示。
(三)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简易计税、转让金融商品应交增值税、代扣代交增值税期末贷方余额应在资产负债表中的应交税费项目列示。
二、2221 应交税费(一)本科目核算企业按照税法规定计算应交纳的各种税费。
(二)本科目可按其税费项设置明细科目。
其税费项如下:1. 应交增值税(1)进项税额购进货物、加工修理修配劳务、服务、无形资产或不动产而支付或负担的、准予从当期销项税额中抵扣的增值税额。
计提增值税会计分录
借:应交税费转出未交增值税贷: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费附加用未交增值税的数额乘以税率计提借方计入营业税金及附加,贷方计入应交税费下月缴税时,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等贷:银行存款但一般本月不用计提增值税,直接在下月交增值税就可以,借:应交税费已交增值税贷:银行存款本月只提除增值税以外的税费
追问:有没有正规的条文规定说本月不用计提也行?如果计提增值税就像你这样计提,如果不用计提下月上交时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
贷:银行存款
这样做对吗?
回答:上缴时是,借:应交税费已交增值税
贷:银行存款
这样就可以
书上写都是这样,其实我刚做账的时候做得很仔细,就是
借:应交税费转出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下月再交税。
计提城建税、、缴纳城建税、车船使用税、房产税、印花税、会计分录各种税金的核算方一、会计工作中,并不是所有的税金都通过“应交税金”科目来核算的二、通过“应交税金”科目核算的有:(一)营业税、增值税、消费税、城建税、所得税等1、营业税的计提和结转月末会计结转时,对本月发生主营业务收入计提税金(1)提取时借: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贷:应交税金--营业税贷:应交税金-—城建税贷:其他应交款--教育费附加(2)结转时借:本年利润贷: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3)上缴税金时借:应交税金—-营业税借:应交税金-—城建税借:其他应交款—-教育费附加贷:现金或银行存款2、所得税(1)季末、年末提取所得税时(按利润总额提取)借:所得税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2)结转所得税借:本年利润贷:所得税(3)上缴时借: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贷:银行存款或现金3、增值税(1)购货时借:原材料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银行存款(2)销售货物时借:银行存款贷:主营业务收入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3)上交时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进项税额)贷:银行存款4、消费税(1)计提消费税时 .借: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贷:应交税金——应交消费税(2)上交时借:应交税金——应交消费税贷:现金或银行存款三、不通过“应交税金”科目核算的有:房产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车船使用税、个人所得税1、企业缴纳房产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车船使用税时,直接记:借:管理费用——税金(房产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车船使用税)贷:银行存款或现金2、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1)付工资时借:应付工资贷:应交税金(或其他应付款)-—个人所得税贷:现金(2)上交个人所得税时借:应交税金(或其他应付款)——个人所得税贷:现金或银行存款四、税金计入成本费用的范围有1、土地使用税、房产税、车船税及印花税.土地使用税、房产税及车船税的账务处理是:2、计算应提取的上述税金,( 1 )按计算出来的金额入账:借:管理费用贷:应交税金――应交土地使用税――车船税――房产税( 2)按期如数上交税金时:借:应交税金――应交土地使用税――应交车船税――应交房产税贷:银行存款3.印花税的账务处理(1)应交纳的印花税如数额较小,可直接计入管理费用而不需预提,上交时直接减少银行存款:借:管理费用贷:银行存款(2)印花税数额较大的企业,首先应计入待摊费用:借:待摊费用贷:银行存款.(3)在根据分摊期间进行分摊时,计入管理费用: 借:管理费用贷:待摊费用。
计提城建税、、缴纳城建税、车船使用税、房产税、印花税、会计分录各种税金的核算方一、会计工作中,并不是所有的税金都通过“应交税金”科目来核算的二、通过“应交税金”科目核算的有:(一)营业税、增值税、消费税、城建税、所得税等1、营业税的计提和结转月末会计结转时,对本月发生主营业务收入计提税金(1)提取时借: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贷:应交税金--营业税贷:应交税金--城建税贷:其他应交款--教育费附加(2)结转时借:本年利润贷: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3)上缴税金时借:应交税金--营业税借:应交税金--城建税借:其他应交款--教育费附加贷:现金或银行存款2、所得税(1)季末、年末提取所得税时(按利润总额提取)借:所得税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2)结转所得税借:本年利润贷:所得税(3)上缴时借: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贷:银行存款或现金3、增值税(1)购货时借:原材料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银行存款(2)销售货物时借:银行存款贷:主营业务收入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3)上交时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进项税额)贷:银行存款4、消费税(1)计提消费税时 .借: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贷:应交税金——应交消费税(2)上交时借:应交税金——应交消费税贷:现金或银行存款三、不通过“应交税金”科目核算的有:房产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车船使用税、个人所得税1、企业缴纳房产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车船使用税时,直接记:借:管理费用--税金(房产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车船使用税)贷:银行存款或现金2、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1)付工资时借:应付工资贷:应交税金(或其他应付款)--个人所得税贷:现金(2)上交个人所得税时借:应交税金(或其他应付款)--个人所得税贷:现金或银行存款四、税金计入成本费用的范围有1、土地使用税、房产税、车船税及印花税。
土地使用税、房产税及车船税的账务处理是:2、计算应提取的上述税金,( 1 )按计算出来的金额入账:借:管理费用贷:应交税金――应交土地使用税――车船税――房产税( 2)按期如数上交税金时:借:应交税金――应交土地使用税――应交车船税――应交房产税贷:银行存款3.印花税的账务处理(1)应交纳的印花税如数额较小,可直接计入管理费用而不需预提,上交时直接减少银行存款:借:管理费用贷:银行存款(2)印花税数额较大的企业,首先应计入待摊费用:借:待摊费用贷:银行存款.(3)在根据分摊期间进行分摊时,计入管理费用:借:管理费用贷:待摊费用(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
应交税费需要收集的资料主要有这几样:增值税申报表、所得税申报表、完税证明。
应交税费最难的就是增值税明细表,很多小伙伴问我怎么做。
既然这么难,咱们就先讲讲增值税明细表。
一、增值税(一)增值税明细表“应交增值税”是“应交税费”的二级科目,进项、销项是应交增值税下面的三级科目。
应交税费中,除了增值税之外,借方发生额一般是本期已交,贷方是本期计提。
而应交增值税的借方不是已交,贷方也不是应交,因为它的下面还有三级科目。
进项可以抵扣,应交增值税=销项 - 进项,本期已交则在“未交增值税”这个三级科目反映。
所以应交增值税的借方合计数不是已交,贷方合计数也不是本期应交。
实务中,对于应交增值税的三级科目,有些企业全部结转到“未交增值税”中,进项和销项期初、期末余额为0,只有发生额。
有些企业则将三级科目做为辅助项,期初期末不纳入最终的计算,只将发生额汇总到“应交增值税”二级科目中。
上图的做法是第二种做法,在这种做法下,进项和销项的余额会越来越大,直到永远,所以,有时候看到销项税期末余额几个亿的,也不要奇怪,那只是个余额,不参与计算的,不影响报表,只有发生额影响报表。
1、转出多交增值税(也就是第11行):如下图公式,=IF(B8+B9+B10-B12-B13-B15-B16+B7<=0,B14,IF(B14>B8+B9+B10-B12-B13-B15-B16+B7,B14-(B8+B9+B10-B12-B13-B15-B16+B7),0))B7、B8、B9、B10,都与“销项”有相同的性质,暂时称它们为广义的“销项”,B12、B13、B15、B16都与“进项”有相同的性质,暂时称它们为“进项”。
B8+B9+B10-B12-B13-B15-B16+B7这个式子表示“销项”减去“进项”,我们把它暂且称为“应交”。
“IF(B8+B9+B10-B12-B13-B15-B16+B7<=0,B14”的意思是,如果“应交”小于零,说明进项足以覆盖销项,不用交税,B14是已经交的税,那么已交的就全部是多交的。
应交税费需要收集的资料主要有这几样:增值税申报表、所得税申报表、完税证明。
应交税费最难的就是增值税明细表,很多小伙伴问我怎么做。
既然这么难,咱们就先讲讲增值税明细表。
一、增值税(一)增值税明细表首先看科目余额表,见下图“应交增值税”是“应交税费”的二级科目,进项、销项是应交增值税下面的三级科目。
应交税费中,除了增值税之外,借方发生额一般是本期已交,贷方是本期计提。
而应交增值税的借方不是已交,贷方也不是应交,因为它的下面还有三级科目。
进项可以抵扣,应交增值税=销项- 进项,本期已交则在“未交增值税”这个三级科目反映。
所以应交增值税的借方合计数不是已交,贷方合计数也不是本期应交。
实务中,对于应交增值税的三级科目,有些企业全部结转到“未交增值税”中,进项和销项期初、期末余额为0,只有发生额。
有些企业则将三级科目做为辅助项,期初期末不纳入最终的计算,只将发生额汇总到“应交增值税”二级科目中。
上图的做法是第二种做法,在这种做法下,进项和销项的余额会越来越大,直到永远,所以,有时候看到销项税期末余额几个亿的,也不要奇怪,那只是个余额,不参与计算的,不影响报表,只有发生额影响报表。
由于以上原因,增值税的明细表比所有科目的明细表都要特殊,如下图为了让截图清晰点,我隐藏了中间的几个月。
很多人拿到这张表就蒙了,不知道怎么填写。
下面先详细讲解表中的各个公式的含义。
1、转出多交增值税(也就是第11行):如下图公式,=IF(B8+B9+B10-B12-B13-B15-B16+B7<=0,B14,IF(B14>B8+B9+B10-B12-B13-B15-B16+ B7,B14-(B8+B9+B10-B12-B13-B15-B16+B7),0))B7、B8、B9、B10,都与“销项”有相同的性质,暂时称它们为广义的“销项”,B12、B13、B15、B16都与“进项”有相同的性质,暂时称它们为“进项”。
B8+B9+B10-B12-B13-B15-B16+B7这个式子表示“销项”减去“进项”,我们把它暂且称为“应交”。
计提增值税计提增值税是指企业在销售产品过程中,根据国家有关税法规定,按照一定比例计入企业的财务成本,并在相关文件中明确列示出来的一种会计核算方法。
下面将分两篇进行详细介绍。
第一篇:计提增值税的基本概念和应用计提增值税是指企业在销售产品的过程中,根据国家有关税法规定,按照一定比例计入企业的财务成本,并在相关文件中明确列示出来的一种会计核算方法。
1. 计提增值税的意义和目的计提增值税的意义在于体现企业销售产品时需要承担的税费成本,确保企业的财务状况准确反映经营活动的实际情况。
增值税是指在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过程中,按照销售额的一定比例向国家缴纳的一种税费。
企业在销售产品时,需要向购买方收取增值税,并在销售凭证和财务报表中明确列示出来。
2. 计提增值税的应用范围计提增值税适用于所有纳税人销售产品的环节,在生产、销售和服务业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根据增值税法的规定,纳税人通过销售产品获得的销售额需要按照一定比例计入企业的财务成本,并在相关文件中明确列示出来。
3. 计提增值税的核算处理计提增值税的核算处理一般包括两个方面:计提增值税和抵扣可抵扣进项税额。
(1)计提增值税:企业通过销售产品获得的销售额需要按照一定比例计提为增值税,并计入企业的财务成本。
计提的增值税将在税金及附加费中明确列示。
(2)抵扣可抵扣进项税额:企业在购买原材料和支付服务费用时,支付的增值税可以抵扣销售产品中计提的增值税,抵扣后的剩余税额称为可抵扣进项税额。
可抵扣进项税额可以用于抵扣未来的增值税,也可按规定的程序退还给企业。
4. 计提增值税的注意事项在计提增值税过程中,企业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准确核算:企业需要根据国家相关税法规定,准确计算和核算销售产品中的增值税。
关于具体计算方法和税率,可以参考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或咨询税务部门。
(2)合规操作:企业需要按照国家有关税法规定,严格遵守相关规定,确保计提增值税的操作合规。
(3)准确记录:企业需要在相关的凭证和财务报表中准确记录计提的增值税和可抵扣进项税额,确保会计核算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