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须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 格式:pdf
- 大小:188.87 KB
- 文档页数:6
科技视界Science&Technology VisionScience&Technology Vision科技视界(上接第204页)能发生的损失率为40%,则:(1-年损失率)4=1-40%,年损失率=1-(1-40%)1/4=11.99%,不良贷款损失率取11.99%。
[1]宗刚,许晓峰,郭华伟.资产评估理论与方法[M].中国审计出版社,[6.2]197.[2]韩永学.建筑电气工程概算预算[M].2版.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9.5]211-212.[3]刘爱萍.物权法律问题研究[M].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3.1]137-138.[4]宗刚,许晓峰,郭华伟.资产评估理论与方法[M].中国审计出版社,[2.1]40.[5][英]欧乐鹰(Tomr Orlik),著.解读中国经济指标[M].史静,译.中国经济出版社,[8.1]241.[责任编辑:汤静]玉米须是禾本科植物玉米(Z eamay s L.)的花柱和柱头,又名玉麦须(《滇南本草》)、五蜀黍蕊(《现代实用中药》)、棒子毛(《河北药材》),其最早药用记载见于《滇南本草》,后为中国药典所收录。
现代药理学分析表明玉米须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及营养物质,有显著的利尿、降血糖、抑菌、降压、增强免疫、抗癌等功效。
可用于治疗肾炎性水肿、胆结石、糖尿病、湿热黄疸、高血压、高血脂等症。
在我国,玉米种植遍布大江南北,玉米须资源十分丰富,但往往被当做农作物的副产品而被丢弃。
随着国内外学者对玉米须的逐步认识(富含多种对人体有益的成分),可作为食品、化妆品及药物的原料而备受关注。
因而,开发我国玉米须资源,具有广阔的的经济和社会前景。
玉米须富含多糖类、生物碱类、黄酮类、皂苷类、苦味糖苷、甾醇类、多聚戊糖、挥发性物质、氨基酸、矿质元素等多种化学成分。
目前现在玉米须化学成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黄酮类和多糖类。
黄酮类:黄酮及其苷类物质是植物的次级代谢产物之一,也是临床上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良药,有强心、扩张冠状血管、抗心律失常、降压、降低毛细血管渗透性等作用。
玉米须的作用与功效玉米须是指玉米植物的花药丝,也就是玉米的须子。
它通常在我们食用玉米后被人们抛弃,但事实上,玉米须是一种非常宝贵的天然草药,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
它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药理活性成分,具有多种功效。
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玉米须的作用与功效。
首先,玉米须具有利尿作用。
玉米须中富含含咪唑类和香豆素类成分,这些物质能够促进尿液的排泄,增加尿量,帮助排除体内多余的水分和废物。
正常的排尿能够有效预防和改善尿液潴留、水肿等问题,保持身体的湿润平衡,对于预防和治疗肾炎、肾结石、膀胱炎、尿路感染等疾病有着积极的作用。
其次,玉米须还具有降血糖作用。
研究发现,玉米须中含有丰富的天然植物胰岛素样多肽,具有促进胰岛素分泌和降低血糖的效果。
它可以提高体内胰岛素敏感性,促使血糖的吸收和利用,对于预防和改善糖尿病、高血糖等代谢性疾病有着良好的疗效。
此外,玉米须还有一定的消炎抗菌作用。
玉米须中含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如黄酮类化合物、多糖类物质等,具有抗炎抑菌的效果。
它可以通过抑制细菌、病毒、真菌的生长繁殖,减少炎症反应,促进伤口愈合,对于预防和改善感染性疾病、皮肤炎症等有着显著的疗效。
此外,玉米须还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
研究发现,玉米须中富含多酚类物质,具有很强的自由基清除能力,能够抑制氧化反应,减轻氧化应激和损伤,对于保护细胞健康、延缓衰老、防治心血管疾病等方面有很好的效果。
此外,玉米须还具有降血压、降血脂、抗凝血、软化血管等功效。
它可以通过阻断血管紧张素,抑制胆固醇的吸收,提高血清高密度脂蛋白水平,防止血液凝固,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
此外,玉米须还可以软化血管,改善血液循环,对于预防和改善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硬化等疾病有一定的帮助。
综上所述,玉米须不仅仅是一种被人们抛弃的废物,它具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药理活性成分,具有多种功效。
除了上述提到的作用和功效外,玉米须还可以调节免疫功能,增强人体抵抗力;可改善消化系统功能,促进食欲和消化吸收;还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可以预防和治疗癌症等疾病。
中药玉米须的功效与作用玉米须,是指玉米植株顶端生长的一束细长而柔软的毛状物,通常采收后晒干用于中药使用。
玉米须具有较多的功效和作用,主要包括利尿消肿、温中下气、降血压、降血糖、清热解毒等。
一、利尿消肿玉米须含有丰富的植物黄酮类化合物和钾盐等成分,具有利尿消肿的功效。
它能刺激肾小球血流量的增加和尿液排泄的增加,从而排除体内多余的水分和废物,减轻水肿的症状。
临床上常用于治疗肾炎水肿、肾积水和心脏病引起的水肿等病症。
二、温中下气玉米须具有温中下气的作用,可用于治疗脾胃虚寒、腹胀便溏、食欲不振等症状。
它能温中补气,促进脾胃功能的恢复,增加食欲和消化功能,改善腹胀腹痛等不适感。
三、降血压研究发现,玉米须中含有一定的镁、钙和磷等矿物质,这些矿物质能起到降血压的作用。
玉米须还含有一些具有降压作用的生物碱和黄酮类成分,能够扩张血管,促进血管张力的降低,从而起到降低血压的效果。
长期服用玉米须可以帮助调节血压,预防和改善高血压症状。
四、降血糖玉米须中含有一些有效的降血糖成分,如黄酮类化合物、苦苷、多糖等。
这些成分可以增加胰岛素的分泌和利用,提高机体对葡萄糖的利用率,抑制血糖的升高,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
此外,玉米须还可以改善胃肠功能,提高肝脏代谢功能,对糖尿病肾病也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五、清热解毒玉米须味甘性微寒,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可用于治疗感冒、咽喉肿痛、小便短赤等症状。
它能清除体内热毒,凉血解毒,具有一定的抗菌、消炎作用。
临床上可将其与其他草药配伍使用,增强药效。
此外,玉米须还具有其他一些作用,如抗氧化、抗衰老、降脂、调节血脂等。
综上所述,玉米须是一种非常有益的中草药材,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不仅疗效显著,而且副作用较小,适用于各年龄段人群。
但是在使用玉米须时,仍需谨慎遵医嘱,根据个人情况合理用药。
玉米须的研究进展玉米须,最早药用记载见于1476年的《滇南木草》,是我国传统的中药材,《中国药典》1977年收载。
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材标准》1985版(一部)收录的常用药材品种。
玉米须为禾本科植物玉蜀黍的花柱和柱头。
又名玉麦须,五蜀黍蕊,棒子毛。
原植物玉蜀黍又名玉高粱,番麦、御麦,西番麦,玉米、玉麦、玉蜀秫,戎菽,红须麦,薏米苞,包谷、陆谷、玉黍,西天麦,玉露秫秫,纡粟,珍珠米,粟米、苞粟,苞麦米。
有利尿消肿,清肝利胆的功效。
玉米须含有黄酮类、多糖、有机酸、氨基酸、甾醇类及硅、钾、铬等化学成分。
还含隐黄素、维生素C、泛酸,肌醇,维生素K、谷甾醇、豆甾醇、苹果酸、枸椽酸,酒石酸,草酸等。
此外,还含大量硝酸钾,a-生育醌。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玉米须水提物、多糖、皂苷等成分具有利尿、降压、降血糖、利胆、保护肝损伤、抗菌、抗肿瘤、调节免疫、抗氧化等多方面的药理活性。
玉蜀黍原产美洲。
明代始传入中国,入药始载于《滇南本草图说》。
《纲目》云:“玉蜀黍种出西土,种者亦罕。
其苗叶俱似蜀黍而肥矮,亦似薏苡。
苗高三四尺。
六、七月开花,成穗,如秕麦状。
苗心别出一苞,如棕鱼形,苞上出白须垂垂。
久则苞拆子出,颗颗攒簇。
子亦大如棕子,黄白色。
可炸炒食之。
炒拆白花,如炒拆糯谷之状。
”《植物名实图考》也云:“玉蜀黍,《纲目》始入谷部,川、陕、两湖,凡山田皆种之。
俗呼包谷。
山农之粮,视其丰歉,酿酒磨粉,用均米麦;瓤煮以饲豕,秆杆干以供炊,无弃物。
”所叙所绘皆此种。
玉米须治病多,秋天,农民在收获玉米时,大多把玉米须扔掉,其实挺可惜的,殊不知它是治病良药。
祖国医学认为,玉米须性味甘淡而平,入肝、肾、膀胱经,有利尿消肿、平肝利胆的功能,主治急、慢性肾炎、水肿、急性胆囊炎、胆道结石和高血压等。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玉米须含大量硝酸钾、维生素K、谷固醇、豆固醇和一种挥发性生物碱。
有利尿、降压、降血糖、止血、利胆等作用。
故以本品为主药所组成之验方甚多,治病也非常广泛,其药理作用有:1.利尿作用:玉米须对人或家兔均有利尿作用,可增加氯化物排出量,但作用较弱。
中药玉米须的功效与作用玉米须,又称玉米柱须或玉米丝,是指玉米植物的顶部柱部分的须状物。
在中医药学中,玉米须被广泛应用于调理身体和治疗疾病,具有丰富的药理活性和康复效果。
以下是玉米须的功效与作用的详细介绍。
1.利尿作用:玉米须富含多种活性物质,如玉米须素、玉米鬼针草素等,这些物质能够刺激肾脏排尿功能,增加尿量,清除体内废弃物和毒素,有助于治疗水肿、尿路感染、肾炎等疾病。
2.抗炎作用:研究表明,玉米须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炎作用,可以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减轻炎症反应。
因此,常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慢性咽炎等炎症疾病。
3.抗菌作用:玉米须提取物对多种细菌、真菌和病毒均有抑制和杀灭作用。
研究发现,玉米须中的黄酮类物质具有广谱抗菌活性,可用于治疗呼吸道感染、泌尿系感染等疾病。
4.降血糖作用:玉米须中的多糖类物质具有降低血糖的效果。
研究显示,玉米须可以提高胰岛素的分泌,促进细胞对葡萄糖的利用,调节血糖水平,对于糖尿病患者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5.降血压作用:玉米须中的活性成分可通过舒张血管、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等作用,有助于降低血压。
因此,玉米须常用于高血压患者的辅助治疗。
6.抗衰老作用:玉米须富含多种抗氧化物质,能够清除体内自由基,延缓细胞老化,保护肌肤和器官的健康。
因此,玉米须广泛应用于美容护肤和延寿保健领域。
7.保护肝脏作用:玉米须可促进肝细胞再生,增强肝功能,减轻肝脏负担。
多项研究证实,玉米须对肝炎、脂肪肝等肝脏疾病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8.抗癌作用:玉米须中的抗氧化物质可抑制癌细胞的增殖和转移,提高免疫力,减少癌症的发生。
临床研究表明,玉米须对乳腺癌、大肠癌、肺癌等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玉米须浓缩液辅助降血脂作用研究目的:观察玉米须浓缩液对大鼠高血脂症的预防作用。
方法:采用预防性高血脂动物模型实验方法考察玉米须浓缩液的降血脂作用。
结果:玉米须浓缩液能显著降低高血脂大鼠的体重、进食量,显著降低高脂血大鼠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含量,玉米须浓缩液还能有效预防肝脏脂肪变性,降低肝脏系数,与高脂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玉米须浓缩液对高能饮食所致大鼠血脂异常升高有显著抑制作用,能够预防高血脂症的产生。
玉米须(英文:corn silk,学名:stigma maydis)是禾本科作物玉米的花柱和柱头,又名玉麦须、棒子毛,是我国传统的中药材。
《现代实用中药》中记载:玉米须为利尿药,对肾脏病、浮肿性疾病、糖尿病等有效。
近年来,许多国内外学者对玉米须的药理作用及有效成分展开了研究,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玉米须具有抗氧化、利尿、降糖、抗抑郁、抗疲劳、抗高血脂、抗肿瘤以及抗炎等作用[1-6]。
玉米须化学成分主要包括:多糖类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皂苷类化合物,氨基酸类化合物和挥发性成分等[7-9]。
研究表明:具有降血糖活性的多糖类可以显著提高肝脏中己糖激酶、葡萄糖激酶和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的活性,以及降低血浆甘油三酯和胆固醇水平[10]。
近年来,许多中药的保健功能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许多中药相关的保健品被开发出来。
玉米须作为传统的中药材,其药理作用也比较明确[11]。
同时卫生部在卫监督函〔2012〕306号中声明:玉米须在我国有一定的食用历史,未发现安全性问题,可作为普通食品管理。
以上基础为玉米须保健品的开发提供了依据,本实验以不同浓度的玉米须浓缩液为受试物,考察其对大鼠血脂的影响。
采用《保健功能评价方法》中辅助降血脂实验方案,以高能饲料喂养Wister大鼠,同时灌胃给予不同浓度的玉米须浓缩液,以大鼠血清中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肝脏系数以及肝脏组织病理学考察为实验指标,考察玉米须浓缩液对高能饲料喂养下大鼠高血脂的预防作用,同时也为开发玉米须浓缩液作为保健品提供了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