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标本采集流程
- 格式:doc
- 大小:21.62 KB
- 文档页数:1
下面红色字体为赠送的个人总结模板,不需要的朋友下载后可以编辑删除!!!!xx年电气工程师个人年终总结模板根据防止人身事故和电气误操作事故专项整治工作要求,我班针对现阶段安全生产工作的特点和重点,为进一步加强落实安全工作,特制定了防止人身事故和防电气误操作事故的(两防)实施细则。
把预防人身、电网、设备事故作为重点安全工作来抓,检查贯彻落实南方电网安全生产“三大规定”情况,检查(两防)执行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提高防人身事故和防电气误操作事故的处理能力,从源头上预防和阻止事故的发生,使安全管理工作关口前移,从而实现“保人身、保电网、保设备”安全生产目标收到一定的效果。
通过前段的检查和整改工作,现将我班到现时为止在此方面的情况总结如下一、在防止人身事故方面(重点防范高处坠落事故)在运行维护、施工作业过程中的防触电、防高空坠落事故。
我班通过对每周的安全会议和工作负责人对现场高处作业管理的检查,使得安全防范思想、工作、监督到位;使安全工作责任、措施及整改落实,从而安全工作得到保证。
1、作业前的准备工作和控制措施工作。
包括高空作业现场查勘,使工作人员对该任务的危险点(安全措施卡)有清晰、准确、全面的认识,采取相应的控制和安全措施,并正确派选合适胜任的工作负责人和工作班成员。
2、在开工前,工作负责人向作业人员交待工作内容、安全注意事项及该作业的危险点。
作业过程中明确监护人员,监护人实时监控高处作业人员动向,及时提醒和纠正作业中的不安全行为,使安全措施不折不扣地落实和执行到位。
3、认真落实高处作业人员的安全保护措施。
配备可靠的(按规定期限内检验合格的)安全工器具,如安全带(绳)、升降板、脚扣、竹(木)梯等,并能够正确使用此类工器具。
4、在高空作业的工作全过程中,强调工作人员自始至终确保自身安全行为:△定期对登高工具和安全工器具(安全带、安全绳、脚扣、升降板、竹木梯子等)进行试验,试验或外观检查不及格的立即报废,严禁留作备用。
血液标本的采集步骤与注意事项
血液标本的采集步骤与注意事项
一、前期准备
1.检查采集器材是否齐全,包括:采血针、采血管、注射器、消毒棉球等。
2.核对病人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和住院号等。
3.告知病人采血的目的和过程,并征得其同意。
4.检查病人的身体状况,如有需要请医生评估。
二、采集步骤
1.洗手并戴上手套。
2.选择合适的静脉穿刺部位,通常是在肘窝内侧或手背上方。
3.用消毒棉球擦拭穿刺部位,从中心向外轻轻擦拭,不要反复擦拭同一
处。
4.让病人握紧拳头或按压止血带,以增加静脉充盈度。
5.将采血针插入静脉内,注意角度和深度,并保持稳定压力。
6.当血液进入采血管后,松开止血带或让病人松开握紧的拳头,并缓慢拔出采血针。
7.用消毒棉球轻轻按压穿刺部位,以促进止血。
8.将采血管放入冰盒中,并标注好病人信息和采集时间等。
三、注意事项
1.选择合适的静脉穿刺部位,避免过度挤压或摩擦皮肤。
2.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避免交叉感染。
3.不要在疑似感染部位采集血液标本,以免扩散感染。
4.不要在有静脉炎或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的患者身上进行静脉穿刺。
5.遵守正确的采血顺序,以避免误诊或漏诊。
6.注意保持病人的舒适和安全感,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不适和意外情况。
7.及时将采集好的血液标本送往实验室处理,以保证检测结果准确性。
血液标本采集方法一、静脉采血法1.用物同静脉注射法,备干燥注射器(5-10ml),7号针头,标本容器(按需要备干燥试管、抗凝管或血培养瓶),酒精灯,火柴等。
2.操作方法(1)备齐用物,贴好标签,核对无误后按静脉穿刺法采取所需血量,立即卸下针头,将血液沿管壁缓慢注入试管内,切勿将泡沫注入,避免震荡,以防红细胞破裂而造成溶血。
因血液中细胞的内外成分有很大差异,如细胞内钾离子浓度是细胞外的20倍,细胞内的某些酶含量也较细胞外高,如发生溶血,则直接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2)如需全血、血浆,可将血液如上法注入盛有抗凝剂的试管内,立即轻轻摇动,使血液和抗凝剂混匀,以防血液凝固。
如需作二氧化碳结合力测定时,抽取血液后,应立即注入有石蜡油的抗凝试管中,注入时针头应插入石蜡油面以下,以隔绝空气,立即送验。
否则血液中二氧化碳逸出,使检验结果降低,影响准确性。
(3)采集血培养标本时,应防止污染。
静脉采血后,将血液注入培养瓶内,一般培养标本用肉汤培养瓶,如做伤寒杆菌培养则备胆汁培养瓶。
临床常用的培养瓶有两种,一种是密封瓶,瓶口除橡胶塞外另加铝盖密封。
瓶内盛培养液约50ml,经高压灭菌,使用时将铝盖剔去,用2%碘酒和70%酒精消毒瓶盖,更换针头将抽出的血液注入瓶内,摇匀后送验。
另一种是三角烧瓶,瓶口以棉花塞子及纸严密包封,使用时先将封瓶纸松开,取血后将棉塞取出迅速在酒精灯火焰上消毒瓶口,将血液注入瓶内,轻轻摇匀,再将棉塞经火焰消毒后盖好,扎紧封瓶纸送验。
一般血培养取血5ml,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病人,因血中细菌数目较少,为提高细菌培养阳性率,应取血10-15ml.(4)采血完毕,连同检验单及时送验,清理用物,归还原处。
一次性注射器使用后应经消毒液浸泡集中处理。
血液标本采集所需血量视检验目的而定,各医院检验方法不同,其采血量也各异。
下面介绍常用检验项目全血、血清标本和放射免疫检验采血量与要求(表17-1,17-2,17-3,17-4)。
血液标本的采集步骤与注意事项血液标本的采集是实验室前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可分为毛细血管采血法、静脉采血法、动脉采血法和真空采血法。
毛细血管采血主要用于儿童和血常规的检查,静脉血是最常用的标本,静脉采血是最常用的采血方法,血气分析多使用动脉血。
标签:采集部位器材步骤注意事项1.静脉采血法采血部位:通常采用肘静脉,当肘静脉不明显时,可采用手背部、手腕、腘窝部和外踝部静脉,幼儿可采用颈外静脉采血。
采血步骤:采血前按检验项目要求,准备好相应的采血器材:患者取卧位或坐位,手臂伸直平放在床边或台面枕垫上,暴露穿刺部位:找好采血静脉后,先用30g/L碘酊棉签从内向外顺时针方向消毒刺穿皮肤,稍等片刻再用75%的乙醇棉签以同样方式消毒并擦去碘迹。
有采血部位的上方扎上压脉带,嘱患者紧握拳头,使静脉显露。
如静脉仍不太明显时,可嘱患者反复伸握拳数次,促使静脉怒张。
肥胖型患者,上述伸握拳数次后静脉还不明显,这时必须凭操作者经验,以左手指在采血部位触摸,发现静脉走向后,试探性穿刺往往成功;操作者以左手拇指固定静脉穿刺部位的下端,右手持注射器或其他穿刺用具,使针头斜面和针筒刻度向上,先以皮肤成30°的位置迅速刺破皮肤,然后适当降低角度穿破静脉壁进入静脉腔中,见回血后,将针头顺势深入少许,以免采血时针头滑出,但不可用力深刺,以免穿破静脉造成血肿;用右手示指将针头固定,左手缓缓抽动注射器内芯,至所需血量后,解开压脉带,嘱患者松拳,用无菌干棉签压住伤口,拔出针头,取下针头,将血液沿瓶壁缓缓注入事先准备好的抗凝瓶中,或将血直接收集在选定色码的真空定量试管中,轻轻混匀,防止凝固,即为抗凝全血;采血完毕,应再次核对患者姓名和号码,并立即清洗器材,如属一次性注射器或真空定量采血装置,应将用过的器材放在固定的回收箱内,决不能任意丢弃,污染环境。
注意事项:采血前应向患者耐心解释,以消除不必要的疑虑和恐惧心理。
如遇个别患者进针时或采血后发生眩晕,应立即拔出针头让其平卧休息片刻,即可恢复。
血液标本采集方法一、前言血液标本采集是临床检验过程中的重要步骤之一,对于确诊和治疗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正确的采集方法可以保证标本质量,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因此,本文将详细介绍血液标本采集方法,帮助大家正确地进行血液标本采集。
二、基础知识1. 血液分类:静脉血和动脉血。
2. 采样器材:针头、管子、注射器、消毒液等。
3. 采样部位:常用的有肘窝内侧静脉、桡侧动脉等。
三、准备工作1. 确定采样部位;2. 消毒:用70%乙醇或碘伏消毒皮肤;3. 准备器材:针头、管子、注射器等;4. 让患者放松心情,保持舒适。
四、操作步骤1. 静脉血标本采集:(1)选择合适的针头和管子;(2)消毒皮肤,并用手指按压待采样的静脉,使其充血;(3)用针头穿刺静脉,注意角度和深度;(4)将管子插入针头连接口,等待血液自流进入管子中;(5)采完标本后,拔出针头,用棉球按压穿刺部位。
2. 动脉血标本采集:(1)选择合适的器材;(2)消毒皮肤,并用手指按压待采样的动脉,使其充血;(3)用针头穿刺动脉,注意角度和深度;(4)将注射器插入针头连接口,轻轻抽取血液;(5)采完标本后,拔出针头并用棉球按压穿刺部位。
五、注意事项1. 选择合适的器材和部位;2. 消毒严格执行规范操作流程;3. 术前告知患者操作过程及可能感受到的不适症状,并让患者保持舒适状态;4. 静脉血采集时注意角度和深度,防止损伤静脉壁;动脉血采集时要轻柔抽取避免破坏血细胞;5. 采集完毕后及时拔出针头并用棉球按压穿刺部位,避免出血和感染。
六、总结正确的血液标本采集方法可以保证标本质量,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实际操作中,应该严格按照规范操作流程进行操作,并注意术前准备和术后处理。
同时,还应该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技术和知识,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血液采集流程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血液采集是临床医学中非常重要的步骤之一,它能够为医务人员提供关键的生理和病理信息,帮助医生做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在进行血液采集前,医务人员需要充分了解整个采集流程,并且要保证采集过程的安全和准确性。
下面将详细介绍一下血液采集的流程。
一、准备工作在进行血液采集之前,医务人员需要做好准备工作。
首先要确认患者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等,并核对医嘱中血液检查项目的要求。
其次要选择适当的采集工具和试剂,如一次性采血针、血管穿刺器、采血管、止血带、消毒棉球等。
同时要准备好患者需要的采血容器,根据检测项目的不同可以选择不同的容器,如紫顶管、蓝顶管、灰顶管等。
二、选择采血部位在进行血液采集时,选择合适的采血部位是非常重要的。
常用的采血部位包括前臂内侧的尺动脉和后臂内侧的肘窝静脉。
对于婴幼儿来说,可以选择手背静脉或足底静脉进行血液采集。
在选择采血部位时,要考虑到患者的年龄、疾病情况以及采血的频率等因素,选择一个相对安全、易操作的部位进行采血。
三、消毒处理在进行血液采集前,必须做好消毒处理,这是确保采血过程安全的关键。
首先要对采血部位进行彻底的消毒,常用的消毒剂有碘酒、酒精棉球等。
消毒时要注意使用无菌消毒棉球,从采血部位向周围逐渐扩大进行消毒,消毒处理后要等待片刻让消毒剂充分发挥作用。
四、进行采血消毒处理完成后,就可以进行血液采集了。
首先要在患者的上臂上绑扎止血带,通常选择离采血部位不远的部位绑扎止血带,可以增加静脉的张力,有利于进行采血。
然后要用一只手拉紧患者的皮肤,使血管突显出来,用另一只手持采血针将其插入静脉或动脉内,抽取所需量的血液。
在进行采血时,要保持手法轻柔,避免损伤血管和周围组织,同时要保持采血管与针头的角度适当,避免出现穿透血管的情况。
五、采样处理血液采集完成后,要及时将采集的血液样本转移到相应的采血容器中,例如改性均衡盐溶液或EDTA抗凝管中,根据不同的检测项目选择适当的容器。
引言:血液标本的采集是一项重要的临床操作,对确诊、治疗和监测疾病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继续探讨血液标本的采集流程,以确保采集的标本质量和准确性。
概述:血液标本采集是指医疗人员通过适当的方法从患者的静脉或动脉采集到的血液样品。
这些样本常用于化验室检测、诊断和治疗等用途。
正确的采集和处理血液标本对于确保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正文内容:一、准备工作1.预先准备所需材料:采血器、酒精棉球、消毒液、适当尺寸的顶针和试管等。
2.确认患者的身份:核对患者的姓名、年龄、住院号等信息,并与医嘱进行匹配。
3.确保采血设备的清洁和消毒:使用清洁的采血器和消毒液进行消毒,以避免交叉感染。
二、采集前的准备1.告知患者相关信息:解释采集过程,让患者了解整个过程的步骤和可能的不适感。
2.选择适当的采集部位: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部位,常见的有静脉采血和动脉采血两种方式。
3.确保患者的舒适性:让患者坐或躺在舒适的位置,以便于进行采集操作。
4.消毒采血部位:使用酒精棉球或适当的消毒液清洁采血部位,保证操作的无菌性。
三、采血操作1.选择采血器和顶针:根据采血部位的情况选择合适的采血器和顶针,确保其质量和适应性。
2.适当穿刺血管:采血器的顶针应准确地穿刺血管,避免扎伤其他组织,同时确保针尖进入静脉或动脉腔内。
3.调整采血器的角度和深度:根据具体情况,调整采血器的角度和深度,确保血液能够顺利流入采血器中。
4.等待血液流出:放松患者,让血液自由流入采血器,一般采血量为所需量的1.5-2倍。
5.适时松开绷带:当采集到足够的血液后,适时松开绷带,以避免血管壁的损伤。
四、标本处理1.尽快将标本放入试管中:在采集血液后,立即将采集到的血液注入试管中,确保标本的新鲜度和质量。
2.避免气泡的产生:在血液进入试管的过程中,尽量避免气泡的产生,以免影响后续的实验分析。
3.轻轻颠倒试管:将试管轻轻颠倒几次,使血液与抗凝剂或凝胶充分混合,确保后续化验的准确性。
血液标本采集、血清分离、运送、保存标准化掾作程序1目的正确采集血液标本、分值血清、运送和保存。
2范围适用于有资质的人采集登革热患者或疑似患者血液标本、分离血清、编号、分装、保存和运送<13操作步骤3.1采血3.1.1用70%酒精擦拭解脉穿剌部位待30杪钟以上.3.1.2然后用一根硬酊或腆伏桶签消毒皮肤(1-2%碘酊30秒或10%破伏消毒60秒),从穿剌点向外以1.5-2cm直径画圈进行消毒。
3.1.3用70%酒精脱碘。
3.1.4严格执行♦步消毒后(注意对碘过敏的患者,只能用70%酒精消毒,消毒60秒钟),待穿剌部位酒精挥发干燥用无菌我空管,采集患者非抗凝血5m1.,3.2分成血清3.2.1轻绫颠倒采血管数次,使血液与促凝剂混匀后静置,特血块完全凝固(放置时间过长会造成溶血,避免留置过夜)。
3223000rpm离心,5分钟,然后用无菌吸管小心取上清转入3支冻存管,应避免吸取血细胞.3.2.3标记。
用标接纸或持久性标记宅在冻存管的侧壁标记标本编号,顶端标记序列号,标记清烧后将血清放进标本盒,保存于2-8℃冰箱待初筛检测或运送保存。
在编码规则为“地区拼音首字母(JH)年份<2位)月(2位)-序列号(3位)",如景洪市2013年8月份采集的第12份血标本的血清编号为JH13084)12.冻存管顶湍分别标记012-1,()12-2和012-3.3.3运送保存。
331如果24小时能够完成初筛检测.并将标本运送至上级单位,运送前应将标本保存于2-8°C冰箱,运送时采用低温冷藏运输。
3.3.2如果不能及时运送,运送前应将标本保存于-20°C冰箱,运送时采用干冰或低温冷藏运输。
3.3.3样本长期保存应记录剩余血清量和盒中位置,保存于-70°C以下冰箱。
3.3.4所有样本运输和保存应遵守国家相关生物安全规定。
4注意事项4.1使用后的注射器和针头应放置下耐扎的容器中,最后集中高压消毒,在任何情况卜均不应试图将针头重新盖相,4.2采血结束后脱掉手套并弃于耐高压的废弃袋中,以备集中高原灭菌,并立即用肥电和水洗手。
血液标本采集流程
注意点:
1、根据医嘱采集标本,根据检验目的与要求确定采集时间、方法和试管,并通知患者准备。
2、落实双人核对检验项目、检验时间、试管、电子条形码上的科室、床号、姓名、年齡、
住院号。
标本容器准备:应根据真空采血对照表准备核对试管。
3、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严禁在正在输液或输血的肢体或针头、输液或输血穿刺点上方、
皮管内采血标本,应在对侧肢体采血。
4、如同时采多个项目的标本,采血顺序:血培养→不含添加剂的试管→凝血标本管→其他
标本管,需抗凝的试管拔出后按要求轻轻摇匀。
5、凝血功能障碍患者拔管后按压时间延长至10 min.。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