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M产品架构图
- 格式:ppt
- 大小:211.00 KB
- 文档页数:14
企业架构框架IBM企业总体架构框架有一个隐含的假设:企业已经具备成熟的组织架构。
而对国内企业来说,特别是中小企业,问题就在组织架构方而。
为此,我们对IBM企业总体架构框架进行了一些调整,将组织架构作为基础,将业务架构作为核心,将IT架构作为支持,由此推出了1BM-DSAF 框架:系统化的组织结构模型林细的分权与监替机制业务组件化模型建立绩效鸟核与漱励机刘业务流程的优化<业务纠件的内外包和分布挨型-)企业战略与企业能力匹配性诊断中国高速发展的经济创造了乜人的市场,这使得人多数企业在制定战略时都集中于外部的方向性选择,对企业内部的能力考虑不仔细。
例如,“广告王现象”:注乘市场,忽视内部的管理和生产能力。
企业的战略需要相应的企业能力的文撐才能有效执行。
而企业的能力通常包括资源、知识.经验和技能等。
在13M-DSAF中,基于企业能力理论,对实施企业战略的能力基础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并用著名的VR10分析法、核心能力分析以及动态能力分析等手段,对战略与企业的能力匹配性进行系统化分析。
二)组织架构企业的本质是追求经济利益的社会组织。
而在任何一种经济组织中,个人利益是组织成员行为的出发点,而且,在组织中,信息经常是不对称的,或者说,每个人并不总是享有同样的信息。
这个理念暗示了组织架构的三个重要方面:权力分配、业绩考核办法和奖励机制。
因此,一个好的组织架构通过实现决策权与相应信息的言效联系,从而做出高质暈的决策: 相应地,开发出业绩和奖励评估系统,以便为以个人利益为依据的决策者提供合理的激励, 使得他们的决策有利于整个组织的价值。
组织架构是由企业管理者通过组成企业的各种隐性和显性的合同形成的。
比如,决策权力通过止式的或非正式的工作说明分配给相应的雇员,而业绩评估和奖励则通过式的或非iH 式的报酬合同予以确认。
不同公司的最优组织架构是不同的。
这种架构的差别不是随意的,而是一种系统■的差别, 是随着公司相关特征的不同而产生的。
一. Power750做HA的相关配置:解答:(1) 双以太网卡:推荐使用双卡,以实现网卡的冗余。
双网卡并不是HACMP的最小配置,但是使用双网卡可以在某个网卡失败的时候只做本机的网卡切换,而不必做主机切换。
推荐连接双以太网交换机,避免网络的单点故障;(2) 双HBA卡,避免HBA卡的单点故障;(3) 双SAN 交换机,避免交换机的单点故障;(4) 串口卡和心跳线,用于建立第二网络,传递心跳信息,避免在IP网络失败的情况形成主机孤岛;(5) 每台机器配置1套PowerHA软件。
二. Power720硬盘背板介绍:解答:Power720有两种类型的硬盘背板,fc#5618和fc#5630。
具体介绍如下:fc#5618,支持6块SFF 的SAS硬盘(HDDs/SDDs),一个SATA DVD光驱,一个半高的磁带机或者USB的移动硬盘。
该硬盘背板支持背板的分离,需要配置fc#5631来实现背板分离,每个SAS通道支持3块硬盘,其中,由fc#5631管理的三块硬盘支持RAID10。
该硬盘背板不支持RAID5,6,不支持对外的SAS端口。
fc#5630,支持8块SFF的SAS硬盘(HDDs/SDDs),一个SATA DVD光驱,一个半高的磁带机或者USB的移动硬盘。
支持RAID功能,175MB的写缓存,支持RAID5,6,一个对外的SAS端口。
但是该硬盘背板不支持背板的分离。
三. 如何在Power740上配置3个以上分区:解答:在Power 740中,内置硬盘能实现2个分区,要实现3个及以上分区,需要通过IO扩展实现。
1.前两个分区,需要配置支持分离的硬盘背板的编号为:fc#5618,同时还需要配置fc#5631的分离背板的选件,该选件为第二个分区提供了SAS Controller,且不占用PCI槽位,可以支持背板的分离,实现两个分区。
每个分区支持3块SFF的SAS硬盘。
其中,由fc#5631管理的分区支持RAID10。
企业架构框架IBM企业总体架构框架有一个隐含的假设:企业已经具备成熟的组织架构。
而对国内企业来说,特别是中小企业,问题就在组织架构方面。
为此,我们对IBM企业总体架构框架进行了一些调整,将组织架构作为基础,将业务架构作为核心,将IT架构作为支持,由此推出了IBM-DSAF框架:一)企业战略与企业能力匹配性诊断中国高速发展的经济创造了巨大的市场,这使得大多数企业在制定战略时都集中于外部的方向性选择,对企业内部的能力考虑不仔细。
例如,“广告王现象”:注重市场,忽视内部的管理和生产能力。
企业的战略需要相应的企业能力的支撑才能有效执行。
而企业的能力通常包括资源、知识、经验和技能等。
二)组织架构企业的本质是追求经济利益的社会组织。
而在任何一种经济组织中,个人利益是组织成员行为的出发点,而且,在组织中,信息经常是不对称的,或者说,每个人并不总是享有同样的信息。
这个理念暗示了组织架构的三个重要方面:权力分配、业绩考核办法和奖励机制。
因此,一个好的组织架构通过实现决策权与相应信息的有效联系,从而做出高质量的决策;相应地,开发出业绩和奖励评估系统,以便为以个人利益为依据的决策者提供合理的激励,使得他们的决策有利于整个组织的价值。
组织架构是由企业管理者通过组成企业的各种隐性和显性的合同形成的。
比如,决策权力通过正式的或非正式的工作说明分配给相应的雇员,而业绩评估和奖励则通过正式的或非正式的报酬合同予以确认。
不同公司的最优组织架构是不同的。
这种架构的差别不是随意的,而是一种系统的差别,是随着公司相关特征的不同而产生的。
一般来说,相同行业的公司往往都有类似的架构。
如果某个行业中重要的环境因素发生了变化,绝大多数公司都会对自己的决策权力分配以及内部控制系统做出调整。
一个企业的组织架构通常涉及到以下的主题:1.权力分配和监督控制2.任务分配和工作单位的形成3.如何吸引和留住合格的雇员4.激励性报酬5.个人业绩评估6.部门或团队业绩评估几乎所有的企业管理者都认为,“人”是企业最重要的资产,而组织架构就是解决企业中“人”的问题。
IBM公司一:SWG (SoftWare Group) IBM公司的软件部1.LOTUS 办公IBM Lotus NotesIBM旗下的Lotus软件,其Domino/Notes产品是当今业界实际上的群件标准。
在协作平台市场上占据了绝对优势的领导地位。
多年来,国内利用Lotus Domino/Notes软件平台开发的企事业单位办公自动化系统遍布各个行业,呈现一片"莲花盛开"的盛景。
办公自动化系统的普遍实施,使得Lotus软件名声远播。
也正因为如此,很多行业内外的人们提起办公自动化系统,就想到了Lotus,而提起了Lotus软件,就一定会想起办公自动化系统。
以至于有一种说法,Lotus就是OA,OA就是Lotus。
这个说法,一方面体现了Lotus软件在中国协作市场受到认同和推广的普遍事实;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许多技术和非技术人员对于Lotus软件的内涵和应用还了解得不够深入和全面。
本文的目的,是希望从应用的角度,来说明以Lotus Domino/Notes为首的Lotus 系列软件,不但可以做出出色的办公自动化-OA系统,还拥有更加广泛和深入的应用类型,并试图较为深入地分析这些软件方案的商业价值。
在涉及这些内容之前,让我们先来一起回顾和展望Lotus软件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Lotus软件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从90年代中后期开始的"莲花盛开"到如今,过去了不少年头,这期间,Lotus 软件,计算机技术,乃至整个科技产业都发生了巨大的发展和变化。
Lotus软件也经历了以下三个重要的发展阶段:1989年R1-1996年R4.5:这个阶段,Lotus Notes,作为业界的第一套真正严格意义上的商用C/S(Client/Server,即:客户机/服务器)软件,使得C/S模式的应用从理论成为现实;同时,也完全建立了Lotus群件技术领导者的地位。
1996年R4.5-2002年R5:成熟的Lotus群件技术在这个阶段突飞猛进,Lotus 不但帮助众多用户实现了电子化的协作,而且使得基于Web的协作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系统架构在2005年3月份发布的MAXIMO 版本6是MRO软件公司的最新产品,MAXIMO 6 是业界第一个真正Web体系结构的产品,采用N层的,基于JA V A的组件体系结构,如下图所示:在服务器端,数据库层、应用层、表示层,每一层均可分布于多个物理的服务器上,随着对服务器性能要求的提高,可在水平上和垂直上作不受限制的扩展。
在客户端,只需要有IE浏览器,就可进行工作。
也就是说,用户可以使用桌面计算机及各种手持终端(包括有线及无线终端)来进行工作。
全新的MAXIMO版本6为客户带来许多先进性,包括:最大限度的降低IT系统总体维护成本使用MAXIMO6,在客户端不需要安装任何代码,包括不安装及下载任何报表查看工具,系统的所有维护及管理工作均可在服务器端进行,也不需要进行配置,客户端只需要有一个浏览器就可进行工作。
这最大限度的降低了IT部门的对整个系统的维护工作。
同时,MAXIMO 6对于客户端硬件无特别要求,可以最大限度的利用现有的硬件设备。
开放的体系,开放的标准,集成更加容易MAXIMO 6 构建于开放式的WEB体系结构基础上,所遵循的是开放的体系及开放的标准。
MAXIMO6 除了支持在数据库层面的集成以外,别的系统可以通过更简单、更便宜、更无缝的方式,即通过商业组件和MAXIMO进行集成。
如下图所示:便于集中管理,更强的系统和功能扩展性;由于MAXIMO6是真正的基于JA V A的组件体系结构,使得系统的集中管理成为可能,整个企业可以实现统一的业务过程标准,统一的数据库管理,统一的系统架构。
而针对与不同的分公司或机构,能够保障各自以不同的业务流程协同工作,针对于ABC有限责任公司的实际情况,MAXIMO6的上述集成特点便于实现这种管理的模式,为系统未来的扩展提供了可能。
系统软硬件配置方案1.数据库服务器:(可与公司内的其它信息系统共用)1)硬件平台:推荐使用小型机或Windows家族服务器2)数据库平台软件:推荐使用Oracle 8i (8.1.7), Solaris, AIX 3)可用硬盘空间:大于20GB4)内存:大于1GB2. MAXIMO应用服务器:1)硬件平台:推荐基于Intel 体系的 PC Server或Sun,IBM的小型机2)操作系统软件:Windows 2000 Server,Solaris,AIX3)CPU:Intel Pentium III 600 以上双CPU4)可用硬盘空间:大于10GB5)内存:大于1GB3. MAXIMO Actuate 报表服务器1)硬件平台:基于Intel 体系的 PC Server2)操作系统软件:Windows 2000 Server3)CPU:Intel Pentium III 6004)可用硬盘空间:大于10GB5)内存:大于1GB4.客户端要求(除了IE以外,无额外要求)1)硬件平台:基于Intel体系的PC机2)操作系统软件:Windows 96/98/200/XP均可,只需要装有Internet Explorer 6以上版本即可;3)可用硬盘:无额外要求4)内存:无额外要求对于前述多项软件服务,可以集中安装到一台性能良好的硬件服务器中,并适当考虑热备冗余结构设置。
全面解析IBM Storwize V7000的架构特点Storwize V7000是IBM推出的新一代中端存储系统,尽管定位中端,Storwize V7000却提供了以往高端存储才具备的强大存储管理功能,这也符合了目前存储系统的发展趋势:在硬件架构上趋向标准化,软件功能日益丰富。
▲IBM Storwize V7000外观“全能型”的中端存储实际上IBM在中端存储市场曾经拥有极其辉煌的业绩表现,早先一代中端旗舰产品DS4000系列就拥有广泛的市场认知和用户基础,曾经号称中端存储系统的冠军销量之王。
随着IBM中端产品线逐步过渡到DS5000系列,DS5000系列也较好了延续了上一代中端产品的耀眼成绩,逐步承担起IBM中端产品的重任。
Storwize V7000是针对于中端存储系统市场的产品,使得IBM在中端市场能够提供给客户更多的选择,和IBM原有的中端产品线DS5000系列对比,在支持的驱动器数量上,它已经超过了DS5020,虽然离DS5000的480块盘的最高值相差一半,但是无论从容量、性能和价格中的哪一个方面来看,仍然属于通常被定义为中端存储系统的市场区划中。
▲Storwize V7000在IBM整体存储产品线中的位置不过从性能上看,测试数据,Storwize V7000的性能指标目前高于DS5000,略低于DS8000,很好的承接了二者之间的市场空档,这也是Storwize V7000命名为“7000”的原因之一,性能介于“5000”和“8000”之间。
从管理功能上看,V7000提供了更多的高级管理功能,如存储虚拟化、性能优化工具、自动分层管理、自动精简配置等等,能更好的针对虚拟化环境提供数据存储服务,满足许多中端用户的复杂管理功能需求。
DS5000系列则更多针对一些基础的块数据存储需求的客户。
▲Storwize V7000与DS5000系列定位区隔因此,尽管两款产品同样面对中端市场,但细分起来,重叠并不多,只要分清楚客户的需要,推荐相应的解决方案,同样能很好的满足中端市场用户的需求。
IBM 软件产品线简介Guanenp2008年5月初到公司,由于我对IBM的软件产品不太了解,看了大约三个周的资料后,整理出一份资料。
我在整理这份资料的时候,都是通过摆出理论、引出产品的方式来介绍的,我想这样既可以帮助后来公司的销售的同事了解IBM产品的catalog,也有助于做宣讲,因为我看过一些销售的ppt,来龙去脉讲的很少,记忆产品的特性就比较困难,而且,有了理论支持的产品,应该更吸引人吧。
当然,IBM本身的品牌就已经很吸引眼球了。
我感觉,IBM软件产品的出发点就是不断提高开发团队的生产效率,使开发团队可以给客户提供高品质,高灵活性,通用的产品,并且,又不断的解决企业在应用IT产品后出现的问题,或者优化他们的配置,给他们带来最大收益。
这份资料会从这个理论角度来介绍IBM的产品。
里面还有些需要我去研究考证的东西,要拿到软件以后再更正。
RATIONAL (4)需求管理 (6)变更和发布管理 (6)质量管理 (7)架构和结构 (7)流程和产品组合管理 (7)Websphere (8)SOA (8)Websphere流程服务 (9)连通性 (9)业务应用程序服务 (10)IOD (12)数据和内容管理 (13)数据有结构化和非结构化两种 (13)企业内容管理(ECM)--非结构化数据 (14)数据集成、数据仓库和主数据管理 (14)业务智能展现 (16)LOTUS (17)IBM Lotus Notes and Domino (17)IBM Lotus Sametime (18)IBM Lotus Quickr (18)IBM Lotus Connections (18)IBM Websphere Portal (19)IBM Lotus Expeditor (19)Tivoli (20)服务交付和流程自动化 (20)服务可用性和性能管理 (22)存储管理 (24)IBM安全框架 (25)基础设施安全性管理 (26)IBM 软件产品线简介先拿一个图过来,个人感觉这个图可以使我对IBM产品有个总体的框架。
Bulk Power for Models 590 and 595BPD(电源分布器)BPC(电源控制器)BPR(电源调节器)每个系统即(595/590)有两个BPA(大容量电力集成模块),一个在前面,一个在背面。
它们是互相冗余的。
分别有两条电源线路接入,前机的组件部分使用的是奇数号Px,背面的使用的是隅数号Px。
Each system will have 2 Bulk Power Assemblies (BPA) a front and a rear.Front components will have odd numbers for their Px. Rear components will have even numbers for their Px. The bulk power components have a Unit type of 9458.100BPD(大容量电力分布器)是BPA最上面的部件,可以有1到3个,第一个是Px-C3,正面和背面的BPA通过有相同数量的BPD。
Bulk Power DistributorBulk Power AssemblyBulk Power Distributors (BPD) are the top most components in the BPA. The system can have from 1 to 3 components. The first to be installed will be Px-C3, filling upward. The front and rear BPA's will have the same number of BPD'sEach BPD will have 10 connection points as shown. The components that plug into these 10 connectors will change depending on which BPD you are using.BPC(大容量电力控制器)是BPA的核心通信部件,每个BPA只有一个控制器。
IBM Cluster 1350系统结构一、系统结构1刀片中心的两个IP 连接,一个用于管理网络,一个用于IP 数据网络; 管理结点的IP 连接,一个用于管理/IP 数据网络,一个用于外部网关; 光纤通道为两个独立的双向通道。
2、刀片中心结构说明:刀片与IP 交换模块、IB 交换模块连接构成IP 和IB 数据网络; 管理模块与IP 交换机连接构成管理/控制网络;管理模块与KVM 交换机连接构成IO 网络;管理模块管理刀片中心中所有部件(含电源模块)。
Infiniband 连接3、刀片服务器结构说明:刀片有2个IP网卡,要求分别于不同IP交换模块(实际只有1个)连接;刀片最多有2个扩展网卡,实际只扩展了1个IB网卡;刀片有4个USB主控制器,2个通过背板与上、下管理模块(实际只有1个)连接,2个通过选路器与托盘连接;刀片具有2个独立的485总线通过背板与上、下管理模块(实际只有1个)连接,完成刀片状态/控制与管理模块的通信。
4、管理结点结构说明:ASM为天线开关模块接口;管理接口为IP网络接口,用于管理/控制管理结点。
5、存储阵列结构总体结构:说明:每个FC通道具有2根单向光纤,每根光纤带宽1Gb/s;最后一个扩展DISK RAID的两个FC通道构成回路;与管理结点的双通道连接,目的是提高带宽和高可靠性。
RAID控制器接口:说明:控制器采用RAID5方式实现RAID管理;以太网口用于Server RAID Management功能;串行接口用于诊断;每个RAID控制器包含一个密封的可充电锂离子电池(可保留高速缓存中的数据三天)。
6、其它部件结构(1)IP交换机为24口千兆以太网交换机(2)IP交换模块为18口千兆以太网交换模块(3)IB交换机为24口10Gbps Infiniband交换机(4)IB交换模块为18口Infibiband交换模块,其中4个口带宽10Gbps,14个口2.5Gbps (5)KVM交换机二、网络结构系统网络由三种类型网络组成。
IBM五大产品体系1.WebSphere:是IBM 的集成软件平台。
它包含了编写、运行和监视全天候的工业强度的随需应变 Web 应用程序和跨平台、跨产品解决方案所需要的整个中间件基础设施,如服务器、服务和工具。
WebSphere 提供了可靠、灵活和健壮的集成软件。
应用服务器业务整合商务软件开发 Portal(门户)网络无线技术–语音技术–普及设备2.DB2IBM公司研制的一种关系型数据库系统。
DB2主要应用于大型应用系统,具有较好的可伸缩性,可支持从大型机到单用户环境,应用于OS/2、Windows等平台下。
DB2提供了高层次的数据利用性、完整性、安全性、可恢复性,以及小规模到大规模应用程序的执行能力,具有与平台无关的基本功能和SQL命令。
DB2采用了数据分级技术,能够使大型机数据很方便地下载到LAN数据库服务器,使得客户机/服务器用户和基于LAN的应用程序可以访问大型机数据,并使数据库本地化及远程连接透明化。
它以拥有一个非常完备的查询优化器而著称,其外部连接改善了查询性能,并支持多任务并行查询。
DB2具有很好的网络支持能力,每个子系统可以连接十几万个分布式用户,可同时激活上千个活动线程,对大型分布式应用系统尤为适用。
DB2是IBM出口的一系列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分别在不同的操作系统平台上服务。
虽然DB2产品是基于UNIX的系统和个人计算机操作系统,在基于UNIX系统和微软在windows系统下的Access方面,DB2追寻了ORACLE的数据库产品。
除了它可以提供主流的OS/390和VM 操作系统,以及中等规模的AS/400系统之外,IBM还提供了跨平台(包括基于UNIX的LINUX,HP-UX,Sun Solaris,以及SCOUnixWare;还有用于个人电脑的OS/2操作系统,以及微软的Windows 2000和其早期的系统)的DB2产品。
DB2数据库可以通过使用微软的开放数据库连接(ODBC)接口,Java数据库连接(JDBC)接口,或者CORBA接口代理被任何的应用程序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