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脑炎的护理查房 (2)
- 格式:ppt
- 大小:839.00 KB
- 文档页数:5
儿科2016年6月病毒性脑炎护理查房时间:6月25日地点:儿科学习室主持人:向敏(责任护士、N2级护士、专科工作3年):内容如下:查房目的:1、进一步熟悉病毒性脑炎病因、临床表现、治疗、护理诊断及措施。
2、由于我科最近收治病毒性脑炎患儿较多,为了给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和护理,特组织护理查房。
病史汇报:卫洋丽(责任组长、N2级护士、管床护士)龙柯芯,女,49床,6岁8月,病毒性脑炎,因发热、头痛1天于2016年6月12日16:06入院,入院时T37.5℃,P98次/分,R24次/分,BP96/62mmHg,神志清楚,精神欠佳,诉头痛。
入院后查血常规+超敏CRP示: hsCRP(超敏C 反应蛋白): 49.24mg/L、NEUT%(中性):87.3,白细胞:9.36×10∧9/L,脑电图提示:脑电左侧前额及颞侧可疑中波幅约3HZ,慢波,节律散在出现。
6月12日行腰椎穿刺术后,脑脊液示:无色,透明,有核细胞数:0.12×109/L (0.000-0.015),葡萄糖、氯化物正常。
6月24日行腰椎穿刺术后示:有核细胞数:0.023,电解质、心肌酶,肌钙蛋白,肝肾功未见异常。
,头颅CT:未见异常。
入院后予 Q8h 静脉输入阿昔洛韦抗病毒、头孢曲松抗感染、Q6h静脉输注甘露醇110ml降低颅内压,6月15日改为Q8h静脉输注甘露醇110ml ,6月17日改为Q12h静脉输注甘露醇110ml, 6月18日改为QD静脉输注甘露醇110ml,6月19日停甘露醇。
经治疗后现患儿神志清楚,精神可,状态较入院前好转,未见发热,未再呕吐,未诉头痛等不适,医嘱继续给予抗感染等对症治疗。
主持人向敏(责任护士、N2级护士):通过刚才的汇报,我们了解了病人的基本情况,病毒性脑炎是由多种病毒所引起,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发现,肠道病毒EV71感染轻型仅表现手足口病或急性疱疹性咽峡炎,而重型EV71感染常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如病毒性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
病毒性脑炎的护理查房病毒性脑炎是一种由病毒感染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炎症性疾病,在儿科和神经内科中并不少见。
对于护理人员来说,了解病毒性脑炎的护理要点,并进行有效的护理查房,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我记得有一次在病房里,遇到了一个患病毒性脑炎的小女孩,叫萌萌。
她才七岁,原本活泼可爱的她,因为生病变得无精打采。
当我第一次看到她时,她正躺在病床上,眼神迷茫,头发也有些凌乱。
在护理查房中,首先要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
这包括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
对于病毒性脑炎的患者来说,体温的变化尤为重要。
因为病毒感染可能导致体温升高,如果体温过高,可能会影响大脑的功能。
就像萌萌,刚入院的时候,体温一度升到了 39 摄氏度以上,小脸通红,整个人都蔫蔫的。
我们赶紧采取物理降温的措施,用温水给她擦拭身体,还在她的额头放上了冰袋。
经过一番努力,她的体温终于慢慢降了下来。
意识状态的观察也是关键。
要留意患者是否清醒,有没有嗜睡、昏迷或者谵妄等情况。
萌萌在病情严重的时候,出现了短暂的嗜睡,叫她的名字,她回应得很慢,这让我们的心都揪了起来。
我们时刻守在她的床边,密切观察她的变化,随时准备向医生报告。
瞳孔的变化也不能忽视。
正常情况下,瞳孔应该是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
如果出现瞳孔大小不一或者对光反射迟钝,可能意味着病情加重。
每次查房,我们都会用手电筒照一照萌萌的眼睛,仔细观察她的瞳孔情况。
另外,头痛的护理也很重要。
很多病毒性脑炎的患者都会有头痛的症状,那种疼痛可能让他们难以忍受。
萌萌就总是捂着脑袋喊疼,我们会轻轻地帮她按摩头部,缓解她的疼痛。
同时,也要注意患者的呕吐情况。
呕吐可能是颅内压增高的表现,如果呕吐频繁且剧烈,需要及时采取措施降低颅内压。
在护理过程中,心理护理同样不能少。
像萌萌这样的小朋友,生病住院会让她感到害怕和孤独。
我们会经常陪她聊天,给她讲故事,让她感到温暖和安心。
有一次,我给她讲了一个勇敢小公主战胜病魔的故事,她听得入了神,还说自己也要像小公主一样勇敢。
病毒性脑炎典型病历的护理查房作者:王葳莉张英英何伟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年第09期【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371—02病毒性脑炎是病毒所致脑实质和脑膜炎症。
当病毒进入人体后,首先进入血液,引起病毒血症,随后可侵入全身器官或中枢神经系统;亦可由病毒直接侵犯中枢神经系统。
发生病毒脑炎时,常引起神经细胞的炎症、水肿、坏死等改变,出现一系列临床表现。
儿童多见,成人也可罹患。
多为急性起病,出现病毒感染全身中毒症状如发热、畏光、肌痛、食欲减退、腹泻和全身乏力等;以及脑膜刺激征如头痛、呕吐、轻度颈强和Kernig征等。
随着病情发展,会出现嗜睡、抽搐等神经系统表现。
随着病情的发展,就可能出现浅昏迷、过度兴奋等情绪行为的改变。
1 病情简介患者,裴某某,女性,27岁,于5月14日以“乏力消瘦11年,间断胡言乱语1周,狂躁半天”为主诉收入内分泌科,入院时患者意识模糊,疲乏无力,怕热多汗,多食善饥,极度烦躁,小便失禁,尿糖、血糖均高,酮体弱阳性。
11年前发现甲亢,间断不规律服用抗甲状腺药物,去年11月疲乏无力,怕热多汗,多食善饥,烦躁症状加重,服用多种抗甲状腺药物。
5月2日加服碳酸锂片,自行加减药量后,出现乏力加重、胡言乱语、烦躁、意识模糊,手足不自主剧烈挥动,到第五人民医院就诊,测体温39℃,以甲亢危象送入我院,患者糖尿病史3年,入院后医嘱给予镇静、维持电解质平衡、保护胃粘膜、抗感染等治疗。
于5月16日患者呈浅昏迷状,双眼上翻,精神科会诊考虑碳酸锂中毒不除外,并给予腰穿,结果示脑脊液蛋白水平升高,请我科会诊后以并病毒性脑炎转入我科。
患者呈浅昏迷状,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mm,光反应灵敏,双眼上翻,四肢僵硬,留置胃管、尿管均通畅,T 38.0℃ P 122℃ R 20℃ BP 125/80mmHg,医嘱给予抗病毒、抗炎、维持电解质平衡、控制心率等治疗,监测血糖、心电监护、吸氧、颅脑降温仪应用。
儿科2016年6月病毒性脑炎护理查房时间:6月25日地点:儿科学习室主持人:向敏(责任护士、N2级护士、专科工作3年):内容如下:查房目的:1、进一步熟悉病毒性脑炎病因、临床表现、治疗、护理诊断及措施。
2、由于我科最近收治病毒性脑炎患儿较多,为了给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和护理,特组织护理查房。
病史汇报:卫洋丽(责任组长、N2级护士、管床护士)龙柯芯,女,49床,6岁8月,病毒性脑炎,因发热、头痛1天于2016年6月12日16:06入院,入院时T37。
5℃,P98次/分,R24次/分,BP96/62mmHg,神志清楚,精神欠佳,诉头痛.入院后查血常规+超敏CRP示: hsCRP(超敏C 反应蛋白): 49。
24mg/L、NEUT%(中性):87.3,白细胞:9。
36×10∧9/L,脑电图提示:脑电左侧前额及颞侧可疑中波幅约3HZ,慢波,节律散在出现. 6月12日行腰椎穿刺术后,脑脊液示:无色,透明,有核细胞数:0。
12×109/L(0.000—0。
015),葡萄糖、氯化物正常。
6月24日行腰椎穿刺术后示:有核细胞数:0.023,电解质、心肌酶,肌钙蛋白,肝肾功未见异常. ,头颅CT:未见异常.入院后予 Q8h 静脉输入阿昔洛韦抗病毒、头孢曲松抗感染、Q6h静脉输注甘露醇110ml降低颅内压,6月15日改为Q8h静脉输注甘露醇110ml ,6月17日改为Q12h静脉输注甘露醇110ml, 6月18日改为QD静脉输注甘露醇110ml,6月19日停甘露醇。
经治疗后现患儿神志清楚,精神可,状态较入院前好转,未见发热,未再呕吐,未诉头痛等不适,医嘱继续给予抗感染等对症治疗.主持人向敏(责任护士、N2级护士):通过刚才的汇报,我们了解了病人的基本情况,病毒性脑炎是由多种病毒所引起,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发现,肠道病毒EV71感染轻型仅表现手足口病或急性疱疹性咽峡炎,而重型EV71感染常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如病毒性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那请问病毒性脑炎会引起哪些病理生理改变呢?护士李亭亭(责任护士、N1级护士):病毒性脑炎的病理改变可见脑膜充血,脑血管周围有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浸润,血管内皮细胞及周围组织坏死.大脑、脑干、小脑、脑膜和脊髓均可受累,呈弥漫性水肿、脱髓鞘、软化和胶质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