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 格式:docx
- 大小:323.04 KB
- 文档页数:12
单片机的工作原理与应用单片机(Microcontroller)是一种集成了微处理器核心、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和时钟等基本功能的微型计算机系统。
它由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I/O)端口、计时/计数器等部件组成。
单片机广泛用于电子产品中,如家电、车载设备、工业自动化、医疗设备等领域。
本文将详细介绍单片机的工作原理以及应用领域。
一、单片机的工作原理1.1 微处理器核心单片机的微处理器核心通常采用ARM、MCS-51等架构。
微处理器核心是单片机最重要的部分,负责解析和执行程序指令。
它包含算术逻辑单元(ALU)、寄存器以及总线接口等重要模块,能够对数据进行运算和逻辑操作。
1.2 存储器单片机内部集成了不同类型的存储器,包括程序存储器(ROM或Flash)和数据存储器(RAM)。
程序存储器用于存放程序指令,数据存储器用于存放程序执行过程中的临时数据。
存储器的容量决定了单片机能够存储的程序和数据量的大小。
1.3 输入输出接口单片机通过输入输出接口实现与外部设备的数据交互。
输入接口用于接收外部设备的信号输入,而输出接口用于向外部设备输出数据。
常见的输入输出接口包括GPIO(通用输入输出口)、串口、模拟/数字转换器(ADC/DAC)等。
1.4 时钟单片机需要一个准确的时钟信号来同步其工作。
时钟信号可以是外部引脚接入的晶振,也可以是内部产生的振荡电路。
时钟信号的频率决定了单片机的工作速度,一般以MHz为单位。
二、单片机的应用领域2.1 家电单片机在家电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空调、洗衣机、电视等家电产品经常使用单片机作为控制器,实现功能的调控和智能化操作。
2.2 车载设备单片机在车载设备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汽车电子控制单元(ECU)就是由单片机实现的,它可以监测和控制车辆的各种系统,如发动机控制、制动系统等,提高了车辆的性能和安全性。
2.3 工业自动化工业自动化是单片机的另一大应用领域。
单片机通过与传感器、执行器等设备的配合,实现工业生产中的自动控制、数据采集和处理等功能。
电路中的单片机工作原理及应用单片机(Microcontroller),又称微控制器,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集成了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RAM、ROM)、输入输出端口(I/O)、定时器计数器(Timer/Counter)等功能模块,能够完成数字信号的输入、输出、处理和控制等任务。
在电路设计与嵌入式系统开发中,单片机广泛应用于各种控制系统、自动化设备以及智能家居等领域。
本文将详细介绍单片机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
一、单片机的工作原理单片机的工作原理主要涉及到CPU、存储器、输入输出端口以及时钟系统等关键部件。
1. CPU单片机的核心部件是中央处理器(CPU),它负责执行程序指令、进行数据处理和控制操作。
CPU包括运算器、控制器和寄存器等功能单元。
运算器用于进行数据运算和逻辑运算,控制器用于解析和执行指令,寄存器则用于存储数据、地址和状态等信息。
2. 存储器单片机中的存储器主要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只读存储器(ROM)。
RAM用于存储程序指令和数据,可以读写操作;ROM则存储了单片机的固定程序,无法进行写操作。
存储器的容量决定了单片机可以处理的数据量和程序规模。
3. 输入输出端口单片机的输入输出端口(I/O)用于与外部设备进行数据交换和通信。
通过输入端口,单片机可以接收外部传感器的信号;通过输出端口,单片机可以控制外部执行器的动作。
输入输出端口的种类和数量取决于具体的单片机型号和应用需求。
4. 时钟系统时钟系统是单片机的基准,提供时序信号用于同步各个部件的工作。
单片机的时钟可以通过外部晶振或者内部振荡电路来提供,时钟频率决定了单片机的运行速度。
二、单片机的应用单片机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下面介绍几个常见的应用场景。
1. 控制系统单片机作为嵌入式控制器,可以用于各种控制系统,如温湿度控制、光照控制、电机控制等。
通过读取传感器信号、进行数据处理和输出控制信号,单片机能够实现系统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2. 自动化设备在工业自动化领域,单片机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单片机的工作原理及应用领域单片机广泛应用于电子设备、通信设备、汽车电子、家电、军事系统等领域。
它们被广泛使用,原因之一是它们的工作原理相对简单,并且具有低功耗、体积小、成本低廉等优势。
本文将详细介绍单片机的工作原理以及其在各个应用领域的具体应用。
单片机是一种集成电路,内部集成了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等电子元件。
它通过执行嵌入式软件来实现各种功能。
单片机的基本工作原理是在时钟的控制下,依次执行存储在其存储器中的指令。
指令包括数据传输、算术逻辑运算、控制命令等多种类型。
单片机可以通过输入/输出接口与外部设备进行通信,接收输入信号,进行处理并相应地控制外部设备的工作。
在探讨单片机的应用领域之前,让我们先了解一下它的一些常见构成元件。
单片机通常由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和输入/输出(I/O)接口构成。
中央处理器是负责执行指令的核心部件,可以分为16位、32位、64位等不同位数的处理器。
存储器包括程序存储器和数据存储器,用于存放程序和数据。
输入/输出接口用于与外部设备进行通信,包括串口、并口、定时器、同步/异步串行接口等。
单片机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下面将详细介绍几个主要的应用领域。
1. 电子设备单片机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中,如数码相机、手机、平板电脑等。
通过单片机的控制,这些设备可以实现图像处理、数据存储和通信功能,提高了设备的性能和智能化水平。
2. 通信设备单片机在通信设备中的应用也非常广泛。
它可以控制无线电设备、调制解调器、路由器等设备的工作状态,实现数据的传输和通信功能。
单片机在通信设备中使用灵活、可靠,并且具有低功耗的特点,非常适合用于移动通信等领域。
3. 汽车电子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汽车电子化越来越重要。
单片机在汽车电子领域中的应用主要包括发动机控制、自动驾驶、车载娱乐等方面。
它可以通过传感器获取车辆各种参数,并根据这些参数进行处理和控制。
单片机的应用使汽车变得更加智能、安全和高效。
单片机技术的原理及应用单片机(Microcontroller)是一种带有计算机功能的芯片,通常包含有处理器、内存、输入输出端口、定时器、计数器等功能模块。
它集成了多种外围设备功能于一个芯片中,因此被广泛应用于自动化控制、仪器仪表、家电电子、医疗设备、安全监控、智能交通等领域。
那么,单片机技术的原理是什么?它有哪些应用场景呢?一、单片机技术的原理单片机主要由中央处理器、存储器和外设接口三部分组成。
中央处理器是单片机的核心组成部分,其作用是执行程序、获取和处理数据,控制系统的运行。
存储器是单片机的数据储存部分,主要分为程序存储器(ROM)和数据存储器(RAM)两种类型。
其中ROM是只读存储器,用于存储单片机的程序代码和指令;而RAM是随机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的中间结果、数据、程序计数器等。
外设接口包括输入输出接口、定时计数器、中断控制器等,用于与外部设备进行通信和数据交换。
单片机技术的实现过程主要包括指令执行周期和中断等操作。
指令执行周期是指单片机在每个指令周期内的操作,其基本过程包括取指、译码、执行和存储四个步骤。
中断操作是指当单片机执行某些任务时,遇到紧急情况需要停止当前操作,同时执行其他任务的操作过程。
二、单片机技术的应用单片机技术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以下列举几个具体的应用场景:1、智能家居控制:通过单片机技术可实现家电设备自动化控制,如智能门锁、智能灯光等。
通过单片机芯片集成了输入输出端口、计时器、PWM控制等功能,可实现对家电设备的远程控制和定时开关。
2、医疗设备:单片机技术在医疗设备上应用较为广泛,如心电图、血糖仪、血氧仪等。
通过单片机芯片集成的高精度ADC、LCD显示器、脉冲宽度调制器等模块,可实现对生命体征的监测和数据处理。
3、智能交通:当今城市交通越来越拥堵,为了保障交通安全和优化交通流量,智能交通系统应运而生。
单片机技术被应用于交通信号灯、车辆卡口等设备中,可实现自动控制、数据采集等功能。
单片机的基本原理及应用单片机(Microcontroller)是一种集成电路,内部集成了处理器核心、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以及各种外设等功能模块,常用于嵌入式系统中。
它具有体积小、功耗低、成本较低、可编程性强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家电、汽车电子、通信设备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单片机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一、单片机的基本原理单片机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内部的处理器核心来执行指令,控制其他功能模块的工作。
其内部核心主要由运算器、控制器和时钟电路组成。
1. 运算器(ALU)运算器是单片机的核心部件,负责执行各种算术和逻辑运算。
它通常由逻辑门电路构成,能够进行加减乘除、与或非等运算。
2. 控制器控制器是单片机的指令执行单元,负责控制各个部件的工作。
它根据程序存储器中的指令,逐条执行并控制其他模块的工作。
3. 存储器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指令和数据。
单片机通常包含闪存(Flash)和随机存储器(RAM)。
闪存用于存储程序,RAM用于存储运行时数据。
4. 时钟电路时钟电路提供单片机的时钟信号,控制指令和数据的传输和处理速度。
它通常由晶体振荡器和分频器组成。
二、单片机的应用领域1. 工业控制单片机在工业控制领域应用广泛。
它可以控制工业生产中的各种设备,如温度控制、压力控制、自动化装置等。
通过编程,单片机能实现精确控制和监测,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2. 家电在家用电器中,单片机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微波炉、洗衣机、空调等均采用单片机来实现控制功能。
通过编写程序,单片机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自动调节设备的工作状态,实现智能化控制。
3. 汽车电子单片机在汽车电子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
它被用于发动机控制、车载娱乐、安全系统等各个方面。
通过单片机的实时控制,汽车性能得到提升,驾驶安全得到保障。
4. 通信设备单片机广泛应用于通信设备中,如手机、调制解调器等。
它可以实现信号处理、数据存储和传输等功能,提升通信设备的性能和稳定性。
单片机的原理及应用单片机(Microcontroller Unit,简称MCU)是一种集成电路,具有处理器核心、存储器和各种外设接口,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本文将介绍单片机的原理以及一些常见的应用。
一、单片机的原理单片机作为一种嵌入式系统,其原理是通过将处理器、存储器和外设集成在一个芯片上,形成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
这种集成能力使得单片机具备了较高的性能和灵活性。
具体来说,单片机的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处理器核心:单片机内部搭载了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核心,常见的有8位、16位和32位处理器核心。
处理器核心负责执行指令集中的指令,对输入信号进行处理并控制外设的工作。
2. 存储器:单片机内部包含了程序存储器(ROM)和数据存储器(RAM)。
ROM用于存储程序代码,RAM用于存储数据。
这些存储器的容量和类型不同,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
3. 外设接口:单片机通过外设接口与外部设备进行通信。
常见的外设接口包括通用输入输出(GPIO)、串行通信接口(UART、SPI、I2C)、模拟数字转换器(ADC)等。
外设接口使单片机能够与其他硬件设备进行数据交互。
4. 时钟系统:单片机需要一个稳定的时钟信号来同步处理器和各个外设的工作。
时钟系统通常由晶振和计时电路组成,产生稳定的时钟信号供单片机使用。
二、单片机的应用单片机作为一种高性能、低成本、小体积的集成电路,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以下是一些单片机的常见应用:1. 家电控制:单片机可以作为家电控制系统的核心,通过与传感器、执行器等外部设备的连接,实现对家电的智能控制。
例如,通过使用单片机可以实现空调、电视、洗衣机等家电的远程控制和定时控制等功能。
2. 工业自动化:单片机在工业自动化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用于控制和监控工业设备,实现自动化生产。
例如,生产线上的温度、压力、速度等参数可以通过单片机进行实时采集和控制。
3. 智能交通:交通系统中的信号灯、执法摄像头等设备可以利用单片机进行控制和管理。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教案福建省三明工贸学校机电技术应用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单片机单片机即单片机微型计算机,是将计算机主机(CPU、内存和I/O接口)集成在一小块硅片上的微型机。
第二节单片机的历史与现状第一阶段(1976~1978年):低性能单片机的探索阶段。
以Intel公司的MCS-48为代表,采用了单片结构,即在一块芯片内含有8位CPU、定时/计数器、并行I/O口、RAM 和ROM等。
主要用于工业领域。
第二阶段(1978~1982年):高性能单片机阶段,这一类单片机带有串行I/O口,8位数据线、16位地址线可以寻址的范围达到64K字节、控制总线、较丰富的指令系统等。
这类单片机的应用范围较广,并在不断的改进和发展。
第三阶段(1982~1990年):16位单片机阶段。
16位单片机除CPU为16位外,片内RAM和ROM容量进一步增大,实时处理能力更强,体现了微控制器的特征。
例如Intel 公司的MCS-96主振频率为12M,片内RAM为232字节,ROM为8K字节,中断处理能力为8级,片内带有10位A/D转换器和高速输入/输出部件等。
第四阶段(1990年~):微控制器的全面发展阶段,各公司的产品在尽量兼容的同时,向高速、强运算能力、寻址范围大以及小型廉价方面发展。
第三节单片机的应用领域一、单片机在仪器仪表中的应用二、单片机在机电一体化中的应用三、单片机在智能接口和多机系统中的应用四、单片机在生活中的应用第二章硬件结构第一节MCS-51单片机及其演变特点(1)一个8位微处理器CPU。
(2)数据存储器RAM和特殊功能寄存器SFR。
(3)内部程序存储器ROM。
(4)两个定时/计数器,用以对外部事件进行计数,也可用作定时器。
(5)四个8位可编程的I/O(输入/输出)并行端口,每个端口既可做输入,也可做输出。
(6)一个串行端口,用于数据的串行通信。
(7)中断控制系统。
(8)内部时钟电路。
第二节80C51单片机的基本结构1) 中央处理器(CPU)中央处理器是单片机的核心,完成运算和控制功能。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技术单片机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微处理器核心、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和时序电路等基本功能。
它通常运行在低频时钟下,适用于高度集成、硬件资源受限、功耗低等特点的应用场景。
一、单片机的原理1. 微处理器核心:单片机的核心是微处理器,它包括算术逻辑单元(ALU)、控制单元和寄存器组。
ALU负责执行各种算术和逻辑运算,控制单元负责指令的解码和执行,寄存器组用于暂存数据和地址。
2. 存储器:单片机中的存储器包括程序存储器(ROM)和数据存储器(RAM)。
ROM用于存放程序指令和常量数据,是只读的;RAM可读写,用于暂存变量和临时数据。
3. 输入/输出接口:单片机通过输入/输出接口与外部设备进行数据交互。
输入接口用于接收外部的信号或数据,如按键、传感器等;输出接口用于向外部设备发送信号或数据,如LED、液晶显示屏等。
4. 时序电路:单片机需要时序电路来提供稳定的时钟信号和控制信号,以保证指令按照正确的时序执行。
时钟信号用于同步各个部件的操作,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数据的读写和逻辑运算等。
二、单片机的应用技术1. 嵌入式系统:单片机广泛应用于嵌入式系统中,如家电、智能家居、工业控制等领域。
通过编程设计,利用单片机的控制能力和输入/输出接口,可以实现各种功能,如温度控制、电机控制、显示控制等。
2. 自动化设备:单片机在自动化设备中起到重要作用,如机器人、智能仪器等。
通过接口和传感器,单片机可以实现对各种信号的检测和控制,实现自动化的生产和操作。
3. 物联网应用:单片机是物联网应用中的核心技术之一。
通过单片机的数据处理和通信能力,可以实现设备之间的互联和远程控制。
例如,智能家居可以通过单片机实现对灯光、温度等设备的远程控制。
4. 电子产品:单片机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产品中,如手机、数码相机、智能手表等。
它可以提供强大的处理能力和丰富的功能,并且能够充分利用硬件资源,实现高效的应用程序。
5. 通信设备:单片机常用于各种通信设备中,如调制解调器、路由器等。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目录一、引言二、单片机的基本原理2.1 单片机的定义2.2 单片机的组成结构2.2.1 CPU2.2.2 存储器2.2.3 输入输出接口2.3 单片机的工作原理三、单片机的应用领域3.1 工业自动化3.2 智能家居3.3 智能交通3.4 医疗设备3.5 农业技术四、单片机的应用案例4.1 温度控制系统4.2 安防监控系统4.3 智能灯光系统五、总结引言单片机是一种集成电路,具有高度集成和强大功能的特点,在现代科技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单片机的基本原理和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并给出一些实际案例。
二、单片机的基本原理2.1 单片机的定义单片机是一种以微处理器为核心,配合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和定时/计数器等外围功能电路集成在一块芯片上的微型计算机系统。
它具有小巧、灵活、低功耗等特点。
2.2 单片机的组成结构单片机主要由CPU、存储器和输入输出接口三部分组成。
2.2.1 CPUCPU是单片机的核心部件,负责数据的运算、逻辑判断和控制指令的执行。
2.2.2 存储器存储器包括EPROM、RAM和ROM,用于存储程序指令、数据和常量等。
2.2.3 输入输出接口输入输出接口是单片机与外部设备进行数据交换的纽带,常见的接口有通用并行输入输出口(GPIO)、串行口(UART)和时钟串行总线(I2C)等。
2.3 单片机的工作原理单片机按照预先编写好的程序和指令进行工作,通过CPU的运算和判断,控制输入输出接口与外部设备进行信息交互,从而实现各种功能。
三、单片机的应用领域3.1 工业自动化单片机在工业领域中广泛应用,如控制系统、机器人技术、自动化生产线等。
它可以实时采集各种传感器的数据,并根据设定的程序进行控制和调节。
3.2 智能家居单片机在智能家居领域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通过单片机与各种传感器和执行器的连接,实现对家居设备的集中控制,如智能照明系统、智能门锁系统等。
3.3 智能交通单片机在智能交通系统中应用广泛,通过与道路感知设备、交通信号灯等的连接,实现对交通流量、道路状况的监测和控制,提升交通效率和安全性。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作者: ————————————————————————————————日期:单片机原理及运用1、执行中断返回指令RETI,会从堆栈取出数作为地址送给(C)。
1.A. DPTR2.B. PSW3.C.PC4.D.Rn2、从MCS-51单片机外部数据存储器取数据时,可以采用指令( D )。
1.A.MOVA,R12.B.POPA3.C. MOVC A, @A+DPTR4.D. MOVX A , @R03、8051单片机使用2MHz的晶振,一个机器周期是( C )微秒。
1.A. 12.B.43.C. 64.D.124、用于设置定时器/计数器工作方式的寄存器是( D )。
1.A. PCON2.B. TCON3.C. SCON4.D.TMOD5、执行中断返回指令RETI,从堆栈弹出地址送给( B )。
1.A.PSW2.B. PC3.C.DPTR4.D. Rn、若需要从MCS-51单片机外部数据存储器取数据时,可以采用的指令为( A)。
1.A. MOVXA, @R02.B. MOVA, @R13.C. MOVC A,@A+DPTR4.D. POPA7、MCS-51单片机复位操作会把PC初始化为( B )。
1.A.0100H2.B. 0000H3.C. 0003H4.D. 000BH8、MCS―51单片机一个机器周期由(D)个振荡周期构成。
1.A. 12.B.43.C. 64.D. 129、在串行通信中, 8051单片机中发送和接收的寄存器是(D )。
1.A.TMOD2.B.SCON3.C.DPTR4.D. SBUF10、当需要从MCS-51单片机程序存储器取数据时,可以采用的指令为( D )。
1.A.MOV A, @R12.B.MOVX A, @ R03.C. MOVX A, @ DPTR4.D. MOVC A, @A + DPTR11、单片机应用程序一般存放在( C )。
1.A.CPU2.B. RAM3.C.ROM4.D.寄存器12、MCS-51单片机来说,在使用内部程序存储器时,/EA脚总是( A )。
1.A. 接电源或高电平2.B. 悬空3.C. 不用4.D. 接地13、单片机8051的XTALl和XTAL2引脚是( D )引脚。
1.A.外接定时器2.B. 外接串行口3.C.外接中断4.D. 外接晶振14、P0,P1口作输入用途之前必须( D )。
1.A.外接高电平2.B.外接上拉电阻3.C. 相应端口先置04.D.相应端口先置115、8031有四个工作寄存器区,由PSW状态字中的RS1、RS0两位的状态来决定,单片机复位后,若执行SETB RS0指令,此时使用(B)区的工作寄存器。
1.A. 0区2.B.1区3.C. 2区4.D.3区16、CPU主要的组成部部分为( A)。
1.A. 运算器,控制器2.B. 运算器,寄存器3.C. 运算器,指令译码器4.D.加法器,寄存器17、当需要从MCS-51单片机程序存储器取数据时,采用的指令为(C)。
1.A.MOVX A, @ R02.B. MOVX A, @ DPTR3.C. MOVCA,@A +DPT R4.D. MOV A, @R118、在MCS51 单片机中,通常将一些中间计算结果放在( D)中1.A. 外部程序存储器2.B. 内部程序存储器3.C.特殊功能寄存器4.D. 数据存储器19、MCS-51单片机有( B )个中断优先级别控制。
1.A. 12.B. 23.C. 34.D.420、8051单片机使用12MHz的晶振,一个机器周期是( A )微秒。
1.A. 12.B. 23.C. 34.D.421、计算机的CPU由( A )构成。
1.A.运算器和控制器2.B. 输入输出设备3.C.控制器和存储器4.D. 运算器和存储器22、MCS—51单片机的串行口发送、接收缓冲器共用缓冲器SBUF,其地址为( C )。
1.A. 88H2.B. 90H3.C. 99H4.D. 0AAH23、MCS-51单片机有( B )个中断优先级别控制。
1.A.12.B. 23.C. 34.D. 424、MCS-51单片机的定时器T1有( C )种工作方式1.A.12.B. 23.C. 34.D. 425、MCS-51单片机的定时器T0有( A )种工作方式1.A.42.B. 83.C. 14.D. 226、单片机上电后或复位后,工作寄存器R 0是在( A )1.A.字节地址00H单元2.B. 字节地址01H单元3.C. 位地址00H单元4.D.位地址09H单元27、MCS-51单片机有( D )工作寄存器区1.A.12.B. 23.C. 34.D. 428、在单片机中,通常将一些中间计算结果放在( B )中1.A. 累加器2.B.控制器3.C.程序存储器4.D.数据存储器29、MCS-51单片机复位后PC值为( A )1.A.0000H2.B.000BH3.C.0013H4.D. 0023H30、MCS-51单片机是根据( B )中的数值作为地址读取指令1.A. DPTR2.B. PC3.C. R04.D. R131、使用MCS51汇编语言指令时,标号以( C )开始。
1.A.标点符号2.B. 数字3.C. 英文字符4.D.中文字符32、8051单片机使用6MHz的晶振,一个机器周期是(B )微秒。
1.A. 12.B. 23.C. 44.D. 833、8051单片机使用12MHz的晶振,一个机器周期是( A)微秒。
1.A.12.B.23.C. 44.D.834、MCS—51单片机一个机器周期由( D )个振荡周期构成;1.A . 2 2.B. 43.C . 8 4.D. 1235、M CS-51单片机是( B )位机。
1.A. 4 2.B. 83.C . 16 4.D. 3236、MCS-51单片机是( A )公司在上世纪80年代推出的。
1.A. I NTEL 2.B. MICROCHI P3.C. A MD 4.D. ELL37、电子计算机的硬件系统主要组成部分有( )32:A B CD 1. A.CPU 2.B. 存储器3. C. 输入设备 4.D. 输出设备38、共阴极和共阳极两种7段LED 数码管,在相同连接方式时的显示段码相同。
B1.A.√2.B .×39、I/O口作输入用途之前相应端口必须先清零。
B1. A.√2.B.×40、SJMP 跳转空间最大可达到64KB。
B1. A.√2.B.×41、多个中断源不可以同时申请中断。
B1. A .√2.B.×42、指令MOV A,30H 的源操作数为立即寻址方式。
B1. A.√2.B.×43、中断服务程序执行的最后一条指令通常情况下是 RET I。
A1. A.√2.B.×44、TMO D中G ATE=1时,表示由两个信号控制定时器的启停。
A1.A.√2.B.×45、MC S-51的程序存储器只能用来存放程序。
B1.A.√2.B.×46、由于MCS-51的串行口的数据发送和接收缓冲器都是SBUF,所以其串行口不能同时发送和接收数据,即不是全双工的串行口。
B1.A.√2.B.×47、END表示指令执行到此结束。
B1.A.√2.B.×48、DPTR和PC都是16位的特殊功能寄存器。
A1.A.√2.B.×49、伪指令在编译后没有代码产生。
A1.A.√2.B.×50、七段数码LED采用静态显动态方式比动态显示占用更少的CPU开销。
A1.A.√2.B.×51、LJMP跳转空间最大可达到64KB。
A1.A.√2.B.×52、若指令有多个操作数,各操作数间以分号分隔。
B 1.A.√2.B.×53、中断服务程序的最后一条指令都是RET。
B1.A.√2.B.×54、工作寄存器组是通过置位或清零PSW 中的RS0和RS1来切换的。
A1.A.√2.B.×55、共阴极和共阳极两种,在相同连接方式时的显示段码相同。
B1.A.√2.B.×56、MCS—51单片机的串行口收发不能同时进行。
B1.A.√2.B.×57、定时器1的中断入口地址是23H。
B 1.A.√2.B.×58、伪指令在编译后没有代码产生。
A1.A.√2.B.×59、进位标志位是特殊功能寄存器之一程序状态寄存器PSW中的一个位。
A1.A.√2.B.×60、I/O口作输入用途之前相应端口必须先置1A1.A.√2.B.×61、使用工作寄存器0区时,R0为内部数据存储区00H字节,R1于内部数据存储区字节地址01H。
A1.A.√2.B.×62、MCS-51单片机复位后,RS1、RS0为0、0 ,此时使用0组工作寄存器。
A1.A.√2.B.×63、串行通讯分为同步通讯和( )两种基本方式。
异步通讯64、定时器T1的中断入口地址为()。
1BH65、字符“H”的ASCII码为()。
48H 或7266、十六进制数60H对应的BCD码为( )。
96H 67、十进制数30相等的十六进制数是( )。
1EH 68、七段LED显示分为动态显示和()。
静态显示69、指令的多个操作数之间用()隔开。
逗号或,70、外中断0的入口地址为( )。
03H 71、当前A中为40H,执行指令INC A 后,A中为()。
41H72、指令MOVA, #20H的第二操作数的寻址方式是( )。
立即寻址73、MCS-51单片机片内有 5 个中断源,其中( )个外部中断源。
274、MCS-51是( )位的单片机。
875、单片机8051使用1MHz的晶振,一个机器周期是( )微秒。
1276、字符B的ASCII码为()。
42H77、十六进制数035H对应的压缩BCD码可表示为( )。
53H78、十进制数120其对应的十六进制可表示为()。
78H79、I/O口作输入用途之前,通常相应端口必须()。
置180、串行通讯分为同步通讯和( )两种基本方式;异步通讯81、MCS―51单片机四个工作寄存器区,由PSW状态字中的RS0和()两位的状态来决定;RS182、指令INC R0 中操作数的寻址方式为();寄存器寻址83、在串行通信中,有数据传送方向单工、半双工、( )三种方式;全双工84、串行通讯工作方式1和方式3的波特率有SMOD值和( )控制;T1的溢出率85、字符"E”的ASCII码为();45H86、十六进制数12H的压缩BCD码为();18H87、十六进制数30H等于十进制数();48或48D88、使用MCS51汇编语言指令时,标号以()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