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文学启蒙时期和歌德
- 格式:ppt
- 大小:2.52 MB
- 文档页数:26
席勒主要作品及分析席勒主要作品及分析约翰·克·弗·席勒(1759-1805)出身于医生家庭,学过法律和医学。
他是和歌德齐名的德国启蒙文学家。
席勒在青年时期,在狂飙突进精神的影响下,写出了成名作《强盗》和《阴谋与爱情》,确立了他的反对封建制度、争取自由和唤起民族觉醒的创作道路。
《强盗》反映了青年人对封建专制制度的反抗。
在《强盗》第二版的扉页上,席勒写了“打倒暴纣者”的口号,并且引用古希腊名医希波克拉特的话:“药不能医者,以铁治之;铁不能治者,以火治之。
”战斗热情极为强烈。
恩格斯说这部剧作是“歌颂一个向全社会公开宣战的豪侠的青年”。
《阴谋与爱情》是席勒的代表作,反映的是德国市民阶级和封建统治阶级的矛盾,剧中女主人公露伊斯的性格体现了当时德国进步青年反对封建制度,要求自由、平等的思想。
她所呼喊的“等级的限制都要倒塌,阶级可恨的皮壳都要破裂!人就是人!”可以说是时代的心声。
恩格斯说这部作品是“德国第一部有政治倾向的戏剧”。
以后差不多十年,席勒没有从事创作,他转向历史和哲学的研究。
在历史研究中,他着眼于历史发展中的民族运动。
他是把历史和当前德国社会问题联系起来考察的。
正是这样,他后来的几部历史剧都是接古喻今,对德国社会进行批判和控诉。
在哲学上,席勒是康德的信徒。
他的美学理论是唯心主义的。
他在自己的美学著作《美育通信》中,强调通过美的教育来改造社会,并且虚构了一个由美学原则统治的国家。
但是当他接受歌德的帮助后,就离开了唯心主义哲学。
席勒在“魏玛古典主义”时期的文学创作并没有实践他的美学理论。
席勒后期写了《华伦斯坦》、《奥里昂的姑娘》和《威廉·退尔》等重要剧本。
《华伦斯坦》是以三十年代战争为题材的,剧中主人公华伦斯坦是个真实的历史人物,席勒在他身上反映了民族统一的要求,并指出了他失败的原因。
《奥里昂的姑娘》取材于英法百年战争中法国的女英雄贞德的斗争事迹。
她使法国转败为胜,免于亡国之辱。
(Johann Christoph Friedrich von Schiller)(1759年11月10日-1805年5月9日),通常被称为弗里德里希·席勒,德国18世纪著名诗人、哲学家、历史学家和剧作家,德国启蒙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
席勒是德国文学史上著名的“狂飙突进运动”的代表人物,也被公认为德国文学史上地位仅次于歌德的伟大作家。
另有,画家埃贡·席勒,摄影师劳伦斯·席勒,艺术家苏山·席勒,足球明星乌维·席勒,经济学家卡尔·席勒等。
目录人物生平主要作品介绍人物评价编辑本段人物生平【席勒,J.C.F】(Johann Christoph FriedrichV on Schiller1759~1805)德国戏剧家和诗人。
生于内卡河畔的马尔巴赫。
父亲是外科医生,后在部队里当军医。
席勒出生于德国符腾堡的小城马尔赫尔的贫穷市民家庭,他的父亲是军医,母亲是面包师的女儿。
席勒童年时代就对诗歌、戏剧有浓厚的兴趣。
1768年入拉丁语学校学习,但1773年被公爵强制选入他所创办的军事学校,接受严格的军事教育。
诗人舒巴特曾称这座军事学校是“奴隶养成所”。
1773年符腾堡公爵把13岁的席勒选入他的军事学校学法律,后来才同意他学医。
席勒在这个管束极严、与外界隔绝的地方度过了8年青春岁月。
从1776年开始,席勒就在杂志上发表一些抒情诗。
1777年,席勒开始创作剧本《强盗》,毕业后于1780年在斯图加特某步兵旅当军医。
他对当时的专制统治有着深切的体会,178O年写成反抗封建暴政、充满狂飙突进精神的剧本《强盗》,1782年1月13日于曼海姆首次公演获得巨大成功。
据一些史料记载,当时的剧院就如同疯人院一样,人们潮水般的涌入狭窄的礼堂观赏戏剧,有些评论家甚至认为席勒就是德国的莎士比亚。
1782年写出了他的第三部悲剧《阴谋与爱情》,并着手创作新剧本《唐·卡洛斯》。
1783年席勒应聘任曼海姆剧院编剧,1785年4月接受格·克尔纳等四位仰慕者的邀请,前往莱比锡,在戈里斯村度过了一个美好的夏天,他的名诗《欢乐颂》反映了这种真挚的友情所给予他的温暖和欢乐。
启蒙运动在欧洲各国的不同表现和影响欧洲启蒙运动是18世纪时期一场生机勃勃的知识大革命,它以批判理性、反对迷信和封建专制为核心,对欧洲各国的政治、社会、文化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然而,启蒙运动在不同的国家以不同的形式和方式展现出来,并对各国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本文将就启蒙运动在英国、法国和德国等国家的主要表现及其影响展开论述。
英国是启蒙运动的发源地之一,该国的启蒙运动主要集中在文学和法律领域。
伦敦是英国启蒙运动的中心城市,那里聚集了一批不同领域的启蒙思想家和作家。
著名的启蒙作家弗朗西斯·培根和约翰·洛克在英国启蒙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培根通过他的著作《新工具》提倡理性思维和实证主义,对英国科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洛克则通过他的著作《人类理解论》、《政府论》等,为英国启蒙运动注入了反对专制主义和倡导自由平等的思想。
英国启蒙运动的影响不仅局限于文学和法律领域,还对政治体制和社会风气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英国启蒙思想家们通过批判思维和理性主张,对封建专制进行深入的反思和批判。
他们主张人民的权利和自由应受到保护,对政府的合法性提出了质疑,并从中引发了一系列政治改革的运动,推动英国走向了近代民主制度的道路。
法国是启蒙运动的另一个重要阵地,该国的启蒙思想家将重点放在了对社会不公和专制统治的批判上。
法国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就是伏尔泰,他通过其广泛的文学作品和政治评论,倡导思想自由和言论自由。
他批判了法国封建专制统治下的社会不平等和不公正,并提出了关于人权和宗教自由的主张。
伏尔泰对法国社会的影响巨大,他的思想为后来的法国大革命奠定了基础。
法国启蒙运动的影响还体现在社会伦理观念和教育体制上。
启蒙思想倡导人的自由和平等,主张推翻传统的阶级和等级制度,提出了新的道德观念。
在教育领域,法国启蒙思想家们提倡普及教育和对个体的培养,他们积极倡导对女性和贫民的教育,推动了法国教育体制的改革。
德国是欧洲启蒙运动的早期参与者之一,该国的启蒙运动主要表现在哲学和文学领域。
德国文学简史笔记摘要:一、德国文学的起源与早期发展1.古代德国文学2.中世纪德国文学3.文艺复兴时期德国文学二、巴洛克时期德国文学1.巴洛克文学的特点2.主要作家及其作品三、启蒙时期德国文学1.启蒙运动的影响2.主要作家及其作品四、古典时期德国文学1.古典主义的特点2.主要作家及其作品五、浪漫主义时期德国文学1.浪漫主义的特点2.主要作家及其作品六、现代时期德国文学1.19 世纪末到20 世纪初的德国文学2.20 世纪中叶至当代的德国文学正文:一、德国文学的起源与早期发展德国文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当时的日耳曼民族创作了许多民间传说和史诗。
中世纪时期,德国文学受到基督教文化的影响,出现了许多宗教文学作品。
文艺复兴时期,德国文学开始受到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出现了一些具有人文主义精神的作品。
二、巴洛克时期德国文学巴洛克时期,德国文学受到了意大利、法国等国的影响,出现了一些具有巴洛克风格的文学作品。
这一时期的德国文学主要特点是讲究修辞,注重形式美。
其中,著名作家包括格奥尔格·克里斯托弗·拜尔、约翰·克里斯托弗·海尔,以及著名哲学家莱布尼茨等。
三、启蒙时期德国文学18 世纪,德国文学受到启蒙运动的影响,出现了许多具有启蒙精神的文学作品。
启蒙时期的德国文学主张理性、批判封建制度,提倡社会改革。
其中,著名作家包括著名哲学家康德、歌德、席勒等。
四、古典时期德国文学古典时期,德国文学迎来了黄金时代。
这一时期的德国文学以古典主义为特点,追求艺术完美。
著名作家包括歌德、席勒等。
他们的作品如《浮士德》、《唐·卡洛斯》等,至今仍享有盛誉。
五、浪漫主义时期德国文学19 世纪初,德国文学进入了浪漫主义时期。
这一时期的德国文学主张表现个性、强调情感,对自然和历史充满热情。
著名作家包括诺瓦利斯、蒂克、阿诺德等。
他们的作品如《蓝色的花》、《最后的日子》等,充满浪漫主义特色。
六、现代时期德国文学19 世纪末至20 世纪初,德国文学受到了现实主义、自然主义等文学思潮的影响,出现了许多具有现实主义精神的作品。
启蒙文学与歌德启蒙文学是欧洲17世纪到18世纪期间兴起的一种文学运动,其主要旨在推动人类思想解放和社会改革。
在德国,启蒙文学的代表人物是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
本文将探讨启蒙文学与歌德之间的关系,以及歌德对德国文化和文学的重要影响。
一、启蒙文学的背景与特点启蒙文学起源于17世纪欧洲,当时社会风气逐渐转变,人们开始对传统权威和宗教迷信提出质疑,对于人类理性和智慧的追求变得日益强烈。
启蒙文学家们倡导废弃过时的观念,提倡通过理性思考来达到对真理的认识。
他们强调个体的自由和解放,呼吁改革社会制度和政治体系。
在文学方面,启蒙文学家们追求真实和客观,主张使用现实主义的手法来描写社会和人物。
他们将文学视为一种宣传和教育的工具,通过作品的传播来启迪人们的思想。
启蒙文学充满了批判的精神,对于封建主义、专制主义和宗教迷信进行了尖锐的批评。
二、歌德与启蒙文学的关系歌德是德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他的创作涵盖了多种文学形式,包括诗歌、小说、戏剧等。
尽管歌德生活在启蒙时期,但他的作品并非典型的启蒙文学,而更多地展示了他个人的思想与情感。
然而,歌德在文学和思想上仍然受到了启蒙运动的影响。
他对于个体的关注和对自由的追求与启蒙文学的核心观点相契合。
歌德的作品中经常出现对社会不公和迷信观念的批判,他通过故事和角色的刻画向读者传递了启蒙的思想。
三、歌德对德国文化和文学的影响作为德国文学的巨匠,歌德对其后世影响深远。
他的作品《浮士德》被视为德国文学的里程碑,不仅对后来的文学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也对德国文化观念产生了深远影响。
首先,歌德的作品促进了德国文学的发展。
他的诗歌、戏剧和小说作品打破了传统文学的束缚,通过多样的形式和主题引领了后来的文学创作风潮。
歌德的作品不仅在德国,而且在世界范围内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其次,歌德对德国文化和思想的塑造具有重要意义。
他提倡个人解放和对社会现实的反思,鼓励个体通过自由思考来寻找真理。
一德语文学发展的十七个阶段名称1 口头文学 Literatur aus Mund(1-4德语为自己编的说法,后为学界统一说法)2 中世纪宗教文学 die relioese Literatur im Mittelalter3 骑士文学 Literatur der Ritter4 市民文学 Literatur des Buergertums5 文艺复兴 Renaissance6 巴洛克文学 Barock7 启蒙运动 die Aufklaerung8 狂飙突进运动 Sturm und Drang9 古典时期 die Weimarer Klassik10 浪漫主义 die Romantik11 批判现实主义 der Realismus12 自然主义 der Naturalismus13 印象主义 der Impressionismus14 象征主义 der Symbolismus15 表现主义 der Expressionismus16 反法西斯主义(流亡文学)die Literartur im Dritten Reich und die Literatur des Exils17 当代文学 die Literatur nach 1945二德国文学发展的四个高峰时期和其对应文学时期1 12J下--13J上:32 18J下--19J上:7-93 19J下-20J上:11-154 1933-1945:16重点:7-11,15,16较重点:12-14略看:3-6不用看:1-2三各时期特点及代表作家作品(一) 口头文学(二) 中世纪宗教文学德语文学开端:《希尔德布兰特之歌》Das Hilderbrandslied(三) 骑士文学和民间史诗12J下--13J上中古高低德语文学第一次繁荣时期,主成就:骑士文学和民间史诗。
1 民间史诗:《尼伯龙根之歌》Das Niebelungenlied《谷德伦之歌》 Das Kudrunlied2 骑士文学:(1) 骑士史诗:①《帕齐伐尔》Parzival 埃申巴赫 Eschenbach②《特里斯坦和伊索尔德》Tristan und Isolde 斯特拉斯堡Strassburg(2) 宫廷抒情诗Minnessang德国首位爱国和抒情诗诗人:Walther von der Vogelweide 瓦尔特封德尔福格威德(四) 市民文学:13J下—15J1 内容:反映市井生活,揭露教会和贵族,并讽刺市民的目光短浅和狭隘。
德国文学
德国文学源远流长,被誉为世界文学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自中世纪开始就有
辉煌的历史。
德国文学的成就不仅体现在文学作品本身,还反映了德国社会和历史的发展。
下面将从德国文学的历史发展、代表作家和作品等方面进行介绍。
中世纪文学
德国文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中世纪。
在中世纪,德国文学主要以诗歌和传统故
事为主,如《尼贝龙根之歌》等史诗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宗教、英雄主义和爱情观念。
文艺复兴和启蒙时期
文艺复兴时期,德国文学迎来了莱辛、哥德、席勒等文学巨匠。
启蒙时期的文
学作品更强调理性和人道主义,如歌德的《浮士德》等作品含深厚思想。
浪漫主义
德国文学的浪漫主义时期,在文学史上留下了深刻的烙印。
席勒的《威廉·泰尔》等作品,将情感和自然融合在一起,影响深远。
现代文学
20世纪以后,德国文学进入了现代阶段。
卡夫卡、赫塔·米勒等作家的作品,
呈现出对当代社会和人类困境的深刻思考,直面现实的残酷和荒谬。
当代文学
当代德国文学继续繁荣发展。
格拉斯、班努拉、波尔和等一大批作家的作品在
国际上获得了广泛关注,展现了现代人对生活、历史和人性的思考。
总的来说,德国文学作为世界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风格、深刻的
思想和丰富的想象力,为人类文化遗产增添了光彩。
希望更多的人能够欣赏和研究德国文学,感受其深邃而丰富的内涵,从中得到启迪和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