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学科导学案资料 (17)
- 格式:doc
- 大小:99.00 KB
- 文档页数:2
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学期全册导学案目录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 (1)课题1 金属材料 (1)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1) (2)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2) (4)课题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1) (6)课题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2) (8)第九章溶液 (9)《课题9-1溶液的形成》导学案 (9)《课题9-2-1饱和溶液》导学案 (11)《课题9-2-2溶解度》导学案 (13)《课题9-3溶质质量分数》导学案 (15)第十单元酸和碱 (16)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1) (16)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2) (18)课题2 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 (20)第十一单元盐和化肥 (22)课题一生活中常见的盐(1) (22)课题一生活中常见的盐(2) (24)课题二化学肥料 (25)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课题1 金属材料一、学习目标:1、能说出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2、能区分生铁和钢、金属和金属材料的关系。
3、通过金属材料的具体事例来解释决定物质用途的主要因素。
二、自主探究知识点1:金属的物理性质和用途【阅读】课本2页—4页,填写下列空白:1A、金属除了一些共同的物理性质外,还具有各自的特性,如铜呈色,金呈色。
常温下汞是态,它俗称。
2A、物质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
但这不是惟一的决定因素,考虑物质的用途时,还需要考虑,,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以及废料和对等多种因素。
3A、金属有哪些共同的物理性质?4A、在铁、铝、铜、锌四种金属中:可用来制造炊具的是;常用于制造电线和电缆的是;导电性最强的是;常用于做干电池电极的是;包装糖果和香烟的银白色金属材料是;密度最小的是。
【思考与交流】5A、课本8页书后习题第1、2题。
6B、观察课本3页表8-1,解答课本3页中“讨论”的四个问题。
7C、有两包黑色粉末,分别是铁粉和木炭粉。
请您设计实验,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进行鉴别。
简要写出实验的步骤、现象和结论。
知识点2:合金【阅读】课本4页—6页内容,完成以下题目:8A、什么是合金?生铁和钢最主要的区别是什么?9B、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金属材料为什么大多数是合金,而不是纯金属?【思考与交流】10A、课本8页书后习题第3题。
初三下册全册化学导学案(含解析)以下是查字典化学网为您举荐的2021年九年级下册全册化学导学案(含答案),期望本篇文章对您学习有所关心。
2021年九年级下册全册化学导学案(含答案)【学习目标】了解化学元素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了解常见化肥的种类并能举例,学会初步区分氮肥、磷肥、钾肥的方法了解化肥对人类生活的阻碍和对环境的阻碍【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阅读课本后填空:1、由于农作物对氮、磷、钾三种元素需要量较大,因此_________、_ ________和_________是最要紧的化学肥料。
2、可用作氮肥的化合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等。
3、_________、_________等根部有根瘤菌的豆科植物能进行氮的固定。
4、常用的磷肥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等。
5、常用的钾肥有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等。
6、有些化肥中同时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营养元素,如此的化肥叫做_____________。
7、常用复合肥有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8、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对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有重要作用,但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
二、合作探究9探究初步区分常用氮肥、磷肥和钾肥的方法?10、铵盐的检验方法?三、精讲点拨四、反思整合11、这节课你有哪些收成?12、你还有什么疑问?五、达标测试13、农村有句谚语:雷雨发庄稼,这是由于在放电条件下,空气中的氮气和氧气化合生成了氮氧化物,氮氧化物再通过复杂的化学变化,最后生成了容易被农作物吸取的硝酸盐。
雷雨给庄稼施加了( )A.钾肥B.磷肥C.氮肥D.复合肥14、被誉为春果第一枝的大樱桃差不多成为烟台农业经济的一个亮点。
为了预防大樱桃在成熟期发生裂果现象,果农常施用一种钾肥。
九年级化学下册导学案备课组:资料来源:主备学校主备人初审人终审人合作团队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单元概况:本单元主要介绍了铁、铝、铜等重要金属和合金。
内容包括金属的物理性质(如导电性、导热性等)、金属的化学性质(如与氧气、盐酸、盐溶液等的反应)以及反应的规律性知识(如金属活动性顺序),金属资源的利用(如铁的冶炼以及冶炼时有关杂质问题的计算),金属资源的保护(如金属的腐蚀和防护、废旧金属的回收利用)等。
单元重难点:重点: Fe、 Al 、Cu等金属和合金的性质与用途,金属活动性顺序,有关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杂质问题计算,铁制品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金属资源的保护意识。
难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探究,铁制品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的初步探究,有关化学方程式计算中杂质问题计算。
单元课时分配:课题 1金属材料1课时课题 2金属的化学性质2课时课题 3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2课时实验活动 4 金属的物理性质和某些化学性质1课时单元复习与验收1课时课题 1 金属材料导学案1、了解金属的物理性质,知道物质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2、了解合金及常见合金的成分、性能和用途,知道生铁和钢等重要合金,以及教学目标合金比纯金属具有更广泛的用途。
3、通过查阅资料,组织讨论,养成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和习惯。
教学重点4、培养关注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的密切关系。
1、知道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物质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2、知道生铁和钢等重要合金,以及合金比纯金属具有更广泛的用途。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培养。
导学环节课堂流程时间任务驱动,问题导学学法指导当堂反思控制1、了解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及其学习目标呈现目标用途。
阅读理解2分钟2、合金及常见合金的成分、性能和用途。
自主学习活动探究点拨升华布置作业板书设计预习检测5分钟学案“课前先学”部分交流展示金属的物理性质及其应用1、阅读课本 P2—4 关于“几种重要的金属”内容,归纳总结几种合作探究一7分钟重要金属的物理性质,做学案第二题。
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欧阳歌谷(2021.02.01)学习目标:1.说出什么是化学?化学研究的内容是什么?2.列举化学与人类的关系──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3. 知道化学学习方法。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激发化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学习化学的学习方法。
学习过程:学习研讨:1、什么是化学?【演示1】:向白纸上喷溶液,同学们仔细观察,出现什么现象了?【演示2】在一支试管里加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然后加入少量的碳酸钠溶液,观察现象。
再向牛奶里加入稀盐酸溶液,观察现象。
要解释以上实验及生产生活中的很多现象,我们必须走进化学世界,用化学知识来解答。
用15分时间阅读课题1的内容,并讨论交流信息。
思考以下内容:(1).什么是化学?(2).化学的简单发展史。
(3).化学与工业、农业、医疗、生活等方面的关系,化学对人类生存发展的影响。
(4).怎样学习化学?小结: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1、化学的发展历史①.古代:火的发现和使用使人类接触到化学,但并没有建立这门科学。
②.原子、分子论:人类建立了化学这门科学。
(道尔顿、阿附加的罗)③.元素周期律(表):完善了化学,使化学研究有规律可循。
(门捷列夫)④.纳米技术:标志化学已发展到较高阶段。
3.化学与人类的衣、食、住、行以及能源、信息、材料、国防、环境保护、医药卫生、资源利用等方面有密切关系,它是一门社会迫切需要的实用科学。
如果没有了化学,彩图中的猫、小鸟、汽车等将怎样变化?归纳总结:化学的发展确实为人类的生存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也使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点出课题1)但是化学、化工的生产也给人类环境带来了一些危害,因此我们现在提倡和研究绿色化学。
目前同学们要做的是学好化学,为未来研究化学、为人类造福打好基础。
那么,如何能学好化学呢?1、勤思考、敢提问、善交流、常总结。
2. 讲规范、勤动手、细观察、务求真。
评价样题:1.化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 )①物质的组成和结构②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规律] 物质的运动规律④生物体生命活动的规律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到20世纪末,人类发现和合成的物质已超过3000万种,但组成纸屑物质的基本元素只有()A.3000多种B.1000多种C.30多种D.100多种3.1896年,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使化学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
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学习目标】1.从丰富具体的事例中感知化学是一门有用的科学,了解化学的发展历史。
2.通过引导学生“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意识,体会化学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认识化学的价值。
3.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1-4,填空1.人类学会和利用改善了人类的生存条件,人类在逐步了解和利用物质变化的过程中制得了对人类生存具有实用价值的产品、如青铜器、纸、火药酒染料等其中和属于我国古代四大发明。
2.英国科学家和意大利科学家研究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物质是由和构成的,分子中是化学变化的基础3.化学是的科学。
4.利用食盐水的水溶液可以制造并进而生产等【共同建构】活动一:化学是什么知识回顾:1.小学自然中学过的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有许多性质;2.日常生活中我们熟悉的现象,如蜡烛可以燃烧,钢铁会生锈;3.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印刷术;引入课题:通过“烧不坏的手帕”“白水变牛奶”等“魔术”引入,想一想:用已学过的知识能否解决上面的问题交流讨论:提到化学,同学们会想到什么1、化学是什么对我们的生活、生产、社会进步起到什么作用讨论交流:化学与人类社会的关系小结:化学能使人们进一步认识自然、改造自然、保护自然。
【典型例题】下例叙述中,不属于化学研究的问题是()A.煤炭是由什么组成的B.铁矿石是如炼铁的C.地球是怎样围绕太阳运动的D.用粮食酿造白酒【当堂演练】1.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它研究物质的()①组成②结构③性质④变化规律A ①③B ①②C ①②③④D ③④2.奠定近代化学基础的是()A.原子分子论学说 B.火的利用C.元素周期表 D.中国的四大发明3.下列新技术与其试图解决问题的连线不正确的是()A.海水淡化膜的研制 -----------水资源问题B.不用洗衣粉的洗衣机---------污染问题C.纳米玻璃的开发使用--------------材料问题D.应用计算机领域的导电材料---------能源问题4.人类认识化学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下列物质能反映这一过程的排列顺利序是()①石器②瓷器③青铜器④铁器⑤塑料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④③⑤ C.②①③④⑤ D.②①④③⑤【课后提高】1.化学无处不在是人类进步的关键,请你从衣、食、住、行、农、林或药等方面中任选四个方面简要说出化学的好处。
目录绪言化学是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1)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2)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 空气(1)课题1 空气(2)课题2 氧气(1)课题2 氧气(2)课题3 制取氧气(1)课题3 制取氧气(2)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课题1 水的组成课题2 分子和原子课题3 水的净化课题4 爱护水资源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 原子的构成*课题2 元素*课题3离子*课题4化学式与化合价(1)课题4 化学式与化合价(2)课题4 化学式与化合价(3)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课题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1)*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 C60(2)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 C60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1)*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2)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课题1 燃烧和灭火*课题2 燃料和热量课题3 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附:带”*”号的有课件绪言学习目标:1.说出什么是化学?化学研究的内容是什么?2.列举化学与人类的关系──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3. 知道化学学习方法。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激发化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学习化学的学习方法。
评价设计:通过评价样题检测目标1、2、3,达标率100%。
学习过程:课前预习:1.什么是化学?化学研究什么?。
2.化学有什么用?你能寻找出生活中与化学无关的实例吗?3.化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发展史是短暂的吗?4.怎样学化学?根据自己的学习规律思考一下如何学化学?5.填空:①物质是由构成的,的破裂和重新组合是化学变化的基础。
这就是说,在化学变化中,会破裂,而不会破裂,但会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
②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6.记住如下物质的化学式碳:C 氧气:O2二氧化碳:CO2铁:Fe 水:H2O 过氧化氢:H2O2学习研讨:1.什么是化学?【演示1】:向白纸上喷溶液,同学们仔细观察,出现什么现象了?【演示2】在一支试管里加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然后加入少量的碳酸钠溶液,观察现象。
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学习目标:1.说出什么是化学?化学研究的内容是什么?2.列举化学与人类的关系──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3. 知道化学学习方法。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激发化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学习化学的学习方法。
学习过程:学习研讨:1、什么是化学?【演示1】:向白纸上喷溶液,同学们仔细观察,出现什么现象了?【演示2】在一支试管里加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然后加入少量的碳酸钠溶液,观察现象。
再向牛奶里加入稀盐酸溶液,观察现象。
要解释以上实验及生产生活中的很多现象,我们必须走进化学世界,用化学知识来解答。
用15分时间阅读课题1的内容,并讨论交流信息。
思考以下内容:(1).什么是化学?(2).化学的简单发展史。
(3).化学与工业、农业、医疗、生活等方面的关系,化学对人类生存发展的影响。
(4).怎样学习化学?小结: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1、化学的发展历史①.古代:火的发现和使用使人类接触到化学,但并没有建立这门科学。
②.原子、分子论:人类建立了化学这门科学。
(道尔顿、阿附加的罗)③.元素周期律(表):完善了化学,使化学研究有规律可循。
(门捷列夫)④.纳米技术:标志化学已发展到较高阶段。
3.化学与人类的衣、食、住、行以及能源、信息、材料、国防、环境保护、医药卫生、资源利用等方面有密切关系,它是一门社会迫切需要的实用科学。
如果没有了化学,彩图中的猫、小鸟、汽车等将怎样变化?归纳总结:化学的发展确实为人类的生存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也使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点出课题1)但是化学、化工的生产也给人类环境带来了一些危害,因此我们现在提倡和研究绿色化学。
目前同学们要做的是学好化学,为未来研究化学、为人类造福打好基础。
那么,如何能学好化学呢?1、勤思考、敢提问、善交流、常总结。
2. 讲规范、勤动手、细观察、务求真。
评价样题:1.化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 )①物质的组成和结构②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规律] 物质的运动规律④生物体生命活动的规律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到20世纪末,人类发现和合成的物质已超过3000万种,但组成纸屑物质的基本元素只有()A.3000多种B.1000多种C.30多种D.100多种3.1896年,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使化学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
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学习目标:1.说出什么是化学?化学研究的内容是什么?2.列举化学与人类的关系──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3. 知道化学学习方法。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激发化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学习化学的学习方法。
学习过程:学习研讨:1、什么是化学?【演示1】:向白纸上喷溶液,同学们仔细观察,出现什么现象了?【演示2】在一支试管里加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然后加入少量的碳酸钠溶液,观察现象。
再向牛奶里加入稀盐酸溶液,观察现象。
要解释以上实验及生产生活中的很多现象,我们必须走进化学世界,用化学知识来解答。
用15分时间阅读课题1的内容,并讨论交流信息。
思考以下内容:(1).什么是化学?(2).化学的简单发展史。
(3).化学与工业、农业、医疗、生活等方面的关系,化学对人类生存发展的影响。
(4).怎样学习化学?小结: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1、化学的发展历史①.古代:火的发现和使用使人类接触到化学,但并没有建立这门科学。
②.原子、分子论:人类建立了化学这门科学。
(道尔顿、阿附加的罗)③.元素周期律(表):完善了化学,使化学研究有规律可循。
(门捷列夫)④.纳米技术:标志化学已发展到较高阶段。
3.化学与人类的衣、食、住、行以及能源、信息、材料、国防、环境保护、医药卫生、资源利用等方面有密切关系,它是一门社会迫切需要的实用科学。
如果没有了化学,彩图中的猫、小鸟、汽车等将怎样变化?归纳总结:化学的发展确实为人类的生存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也使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点出课题1)但是化学、化工的生产也给人类环境带来了一些危害,因此我们现在提倡和研究绿色化学。
目前同学们要做的是学好化学,为未来研究化学、为人类造福打好基础。
那么,如何能学好化学呢?1、勤思考、敢提问、善交流、常总结。
2. 讲规范、勤动手、细观察、务求真。
评价样题:1.化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 )①物质的组成和结构②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规律] 物质的运动规律④生物体生命活动的规律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到20世纪末,人类发现和合成的物质已超过3000万种,但组成纸屑物质的基本元素只有()A.3000多种B.1000多种C.30多种D.100多种3.1896年,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使化学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课题一金属材料第一课时导学知识目标点:1、了解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通性和个性)2、了解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课时:1课时导学方法:创设情境—联系实际—得出结论—解决实际问题导学过程:一、课前导学:1、由金属材料制成家里的日常生活用品:2、金属材料包括和。
3、Al、Fe、Cu发现朝代有早到晚排列顺序是:、、。
二、课堂导学:1、探究金属的物理性质:①仪器和药品(在家中寻找一些废弃的金属用品,如:易拉罐、废电池皮、回形针、铜导线、罐头瓶盖等。
)②步骤a把它们打磨后,观察颜色状态,并试试能否被弯曲折断。
b用小刀在表面刻划,比较它们的硬度的大小。
c在火焰上方烧烤,试试它们能不能传热。
d用铁锤锤击,看能否拉长压扁。
e用电池、导线和小灯泡试试它们能不能导电。
③交流讨论金属的物理性质:①;②;③;④。
个性:。
2、讨论:课本P33、金属的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用途主要由性质决定。
还需考虑的因素:价格、资源、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废物是否易于回收利用和对环境的影响。
金属之最:⑪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铝⑫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钙⑬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铁⑭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银⑮硬度最高的金属—铬⑯熔点最高的金属—钨⑰熔点最低的金属—汞⑱密度最大的金属—锇⑲密度最小的、最轻的金属—锂课堂练习:1、大多数金属都有一些共同的物理性质:一般有金属光泽,______ 和_ 较大,较高,具有良好和、性能。
在室温下除外,金属都是,但不同的金属还具有各自的一些特性,而且各种金属的颜色、硬度、密度、熔点、导电性和导热性等物理性质差别也较大。
2、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自来水管,你认为选用下面哪一种既经济又耐用()A.普通钢管 B.铜管 C.不锈钢管 D.塑料管3、下列金属中导电性能最好的是()A.铜 B.铝 C.铁 D.银课外练习:1、用金属的化学式填空:①白铁皮表面镀上的一层金属是。
②镀在保温瓶胆夹层的银白色的金属是_____。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全册导学案目录绪言化学是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1)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2)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 空气(1)课题1 空气(2)课题2 氧气(1)课题2 氧气(2)课题3 制取氧气(1)课题3 制取氧气(2)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课题1 水的组成课题2 分子和原子课题3 水的净化课题4 爱护水资源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 原子的构成*课题2 元素*课题3离子*课题4化学式与化合价(1)课题4 化学式与化合价(2)课题4 化学式与化合价(3)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课题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 C60(1)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 C60(2)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1)*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2)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课题1 燃烧和灭火*课题2 燃料和热量课题3 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附:带”*”号的有课件绪言学习目标:1.说出什么是化学?化学研究的内容是什么?2.列举化学与人类的关系──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3. 知道化学学习方法。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激发化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学习化学的学习方法。
评价设计:通过评价样题检测目标1、2、3,达标率100%。
学习过程:课前预习:1.什么是化学?化学研究什么?。
2.化学有什么用?你能寻找出生活中与化学无关的实例吗?3.化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发展史是短暂的吗?4.怎样学化学?根据自己的学习规律思考一下如何学化学?5.填空:①物质是由构成的,的破裂和重新组合是化学变化的基础。
这就是说,在化学变化中,会破裂,而不会破裂,但会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
②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学习目标:1.说出什么是化学?化学研究的内容是什么?2.列举化学与人类的关系──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3. 知道化学学习方法。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激发化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学习化学的学习方法。
学习过程:学习研讨:1、什么是化学?【演示1】:向白纸上喷溶液,同学们仔细观察,出现什么现象了?【演示2】在一支试管里加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然后加入少量的碳酸钠溶液,观察现象。
再向牛奶里加入稀盐酸溶液,观察现象。
要解释以上实验及生产生活中的很多现象,我们必须走进化学世界,用化学知识来解答。
用15分时间阅读课题1的内容,并讨论交流信息。
思考以下内容:(1).什么是化学?(2).化学的简单发展史。
(3).化学与工业、农业、医疗、生活等方面的关系,化学对人类生存发展的影响。
(4).怎样学习化学?小结: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1、化学的发展历史①.古代:火的发现和使用使人类接触到化学,但并没有建立这门科学。
②.原子、分子论:人类建立了化学这门科学。
(道尔顿、阿附加的罗)③.元素周期律(表):完善了化学,使化学研究有规律可循。
(门捷列夫)④.纳米技术:标志化学已发展到较高阶段。
3.化学与人类的衣、食、住、行以及能源、信息、材料、国防、环境保护、医药卫生、资源利用等方面有密切关系,它是一门社会迫切需要的实用科学。
如果没有了化学,彩图中的猫、小鸟、汽车等将怎样变化?归纳总结:化学的发展确实为人类的生存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也使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点出课题1)但是化学、化工的生产也给人类环境带来了一些危害,因此我们现在提倡和研究绿色化学。
目前同学们要做的是学好化学,为未来研究化学、为人类造福打好基础。
那么,如何能学好化学呢?1、勤思考、敢提问、善交流、常总结。
2. 讲规范、勤动手、细观察、务求真。
评价样题:1.化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 )①物质的组成和结构②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规律] 物质的运动规律④生物体生命活动的规律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到20世纪末,人类发现和合成的物质已超过3000万种,但组成纸屑物质的基本元素只有()A.3000多种B.1000多种C.30多种D.100多种3.1896年,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使化学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