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kV输电线路继电保护设计
- 格式:docx
- 大小:254.37 KB
- 文档页数:21
目录引言 (1)第一章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简介 (2)继电保护的作用 (2)继电保护的基本任务 (2)继电保护的基本要求 (2) (3) (4)第二章电力网的初步确定 (5)系统中各元件的参数计算 (5)发电机参数计算 (5)变压器参数计算 (6)线路参数计算 (6)线路 TA、TV变比的选择 (7)变压器中性点接地的确定 (7)中性点接地的要求 (7)中性点接地的原则 (7) (8)2.4 系统运行方式确定原则 (9)第三章电力网短路计算 (10)电力系统中发生短路的后果 (10)短路计算的目的 (10)短路计算步骤 (11)电力网短路点计算 (11)第四章电网相间保护配置及整定计算 (38)相间距离保护简介 (38)距离保护原理 (38)距离保护的特点 (38)助增系数的计算原则 (39)距离保护整定计算 (39)线路AB的整定计算 (39)线路BC的整定计算 (43)距离保护的评价 (46)第五章电网零序保护配置及整定计算 (48)零序保护简介 (48)零序电流保护的原理 (48)零序电流保护的特点 (48)零序短路电流计算的运行方式分析 (48)流过保护最大零序电流的运行方式选择 (48)最大分支系数的运行方式和短路点位置的选择 (49)零序电流保护的整定计算 (49)线路AB的整定计算 (49)线路BC的整定计算 (53)零序电流保护的评价 (57)第六章输电线路的自动重合闸 (59)自动重合闸的基本概念 (59)自动重合闸概述 (59)自动重合闸的作用 (59)自动重合闸的配置原则 (60) (60) (61)三相一次重合闸的整定计算 (61)自动重合闸装置的动作时限 (61)自动重合闸装置的返回时限 (61)加速继电器KAC的复归时限 (62)结论 (63)参考文献 (64)谢辞 (65)引言在电力系统运行中,可能出现各种故障和不正常运行状态。
而无论是故障还是不正常运行状态,都可能引起破坏性很大的系统事故,不但破坏系统的正常运行,甚至造成人身伤亡和电气设备损坏。
110KV变电站继电保护的配置及整定计算共3篇110KV变电站继电保护的配置及整定计算1110KV变电站继电保护的配置及整定计算近年来,随着电力系统运行的日趋复杂,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已经成为电力系统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在变电站中,继电保护系统可以起到监视电力系统状态、保护设备、隔离故障和防止故障扩散等作用。
因此,配置合理的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对于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110KV 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配置110KV 变电站的继电保护系统包括主保护和备用保护两部分。
其具体配置如下:1. 主保护主保护是指在故障发生时起主要保护作用的继电保护。
110KV 变电站主要采用压变、电流互感器、电缆等传感器来监测电力系统的状态,以触发主保护动作。
主保护通常包括过电流保护、差动保护、方向保护等,具体如下:(1)过电流保护过电流保护是指在电力系统出现短路故障时,通过检测系统中的过电流来触发主保护。
110KV 变电站中的过电流保护一般采用零序电流保护、相间短路保护、不平衡电流保护等。
(2)差动保护差动保护是指利用相间元件间电流的差值来检测电力系统内部的故障。
110KV 变电站通常采用内部差动保护和母线差动保护。
(3)方向保护方向保护是指在电力系统中,通过检测电流的相位关系判断故障位置,以实现保护的目的。
110KV 变电站中通常采用方向保护器等设备。
2. 备用保护备用保护作为主保护的补充,扮演着备胎的角色。
当主保护故障或失效时,备用保护会立即自动接管主保护的作用。
110KV 变电站的备用保护一般包括互感器保护、开关保护、微机继电保护等。
110KV 变电站继电保护参数的整定计算继电保护参数的整定计算是指在设计或更换继电保护设备时,根据电力系统的特点,在准确理解保护对象的特性的基础上,通过计算整定参数来满足系统的保护要求。
1. 整定参数的确定原则整定参数的确定应根据以下原则:(1)可靠性原则:整定参数应当使保护措施尽可能保证电力系统的连续、稳定和安全运行。
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继电保护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任务书标题:110KV变电站继电保护的设计与整定计算原始数据:1.设计一座110KV降压变电站(1)110KV侧有L101、L103两条出线,35KV侧有L302、L303、L304、L305、L306五条出线,10KV侧有八条出线。
(2)与电力系统的连接;①110KV侧线路L101接入110kv系统:②35KV侧一路通过306开关接入35KV区域供电系统。
(3)主变压器数量及容量:1、每台变压器容量:31.5MVA绕组类型及接线组别:三相三绕组,yo/y/△-12-11;额定电压:110/38.5/11KV;短路百分比:高-中(17),高-低(10),中-低(6.5):绝缘类型:分级绝缘。
(4)110kv、35KV、10KV母线侧线路后备保护最大动作时间分别为110kv:2.5S、35kv:2.5S、10kv:2S。
2.电力系统的主要参数:(1)1)110kv系统最大等效正序电抗*ma*为6.6ω,最小等效正序电抗*ma*为5.3ω,最大等效电抗*ma* = 5.3Ω,35KV系统为9.2ω,最小等效电抗*.ma*为8.1ω。
(2)部分线路的主要参数如下表所示:L101:额定电压110KV长度52KM最大(额定)负载为51MVA每单位长度正序电抗(ω/km) 0.4L302:额定电压35KV长度18KM最大(额定)负载为6.3MVA每单位长度正序电抗(ω/km) 0.4L303:额定电压35KV长度16公里;最大(额定)负载为6.3MVA每单位长度正序电抗(ω/km) 0.4L304额定电压35KV长度32KM最大(额定)负载为4MVA每单位长度正序电抗(ω/km) 0.4L305:额定电压35KV长21公里;最大(额定)负载为4MVA每单位长度正序电抗(ω/km) 0.4L306:额定电压35KV长度25公里;最大(额定)负载为13.2MVA每单位长度正序电抗(ω/km) 0.4二、设计的主要要求1.根据本变电站主变压器的类型和容量,配置主变压器的继电保护方案,计算其主保护的整定;2.配置L303和L304线路的继电保护方案,并进行相应的整定计算。
前言电力系统的飞速发展对继电保护不断提出新的要求,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又为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不断地注入了新的活力。
因此,继电保护技术得天独厚,在40余年的时间里完成了发展的4个历史阶段:继电保护的萌芽期、晶体管继电保护、集成运算放大器的集成电路保护和计算机继电保护。
继电保护技术未来趋势是向计算机化,网络化,智能化,保护、控制、测量和数据通信一体化的发展。
随着计算机硬件的迅速发展,微机保护硬件也在不断发展。
电力系统对微机保护的要求不断提高,除了保护的基本功能外,还应具有大容量故障信息和数据的长期存放空间,快速的数据处理功能,强大的通信能力,与其它保护。
继电保护的原理是利用被保护线路或设备故障前后某些突变的物理量为信号量,当突变量到达一定值时,起动逻辑控制环节,发出相应的跳闸脉冲或信号。
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基本性能要求是有选择性,速动性,灵敏性,可靠性。
这次课程设计以最常见的110KV电网线路保护设计为例进行分析设计,要求对整个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方面的课程有综合的了解。
特别是对继电保护、电力系统、电路、发电厂的电气部分有一定的研究。
重点进行了电路的化简,短路电流的求法,继电保护中电流保护、距离保护的具体计算。
3/ 27目录前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摘要............................................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系统运行方式和变压器中性点接地的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选择原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1 发电机、变压器运行方式选择的原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2 变压器中性点接地选择原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0kv电网继电保护设计电流保护xx科技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课程名称继电保护课程设计题目110kv电网继电保护设计--电流保护学院农业工程学院班级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111班学生姓名指导教师日期 2014.11.29课程设计任务书课程设计名称继电保护课程设计学生姓名xxx 专业班级农电111班设计题目110KV电网继电保护设计——电流保护一、课程设计目的专业课程设计,一方面使学生获得综合运用学过的知识进行电力变电所、牵引变电所各主要元件的保护设计及整定和保护设备的选型的基本能力,另一方面能巩固与扩大学生的电气综合设计知识,为毕业设计做准备,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及今后从事科学研究、工程技术工作打下较坚实的基础。
学生通过专业课程设计,应在下述各方面得到锻炼:1.掌握继电保护保护方案的确定原则,整定计算的一般步骤,了解系统运行方式的确定,保护整定系数的分析与应用,前后级整定配合的基本原则;2.掌握保护、控制、测量、信号回路阅读和设计基本方法;3.学习相关保护设备的选择和一般的维护。
二、设计内容和要求1.短路计算。
必须说明系统运行方式、短路点与短路类型的决定原则或依据。
2.保护方式的选择及整定计算。
要求说明选用保护方式的原则,各保护的整定计算条件,并用表格列出整定计算结果。
3.绘制保护原理接线图。
要求绘制单线原理接线图及某一元件保护原理展开图。
4.对保护的评价。
要求从选择性、灵敏性和速动性、可靠性四个方面来评价所采用保护的质量。
5.编写设计说明书。
不少于2000字的说明书。
三、设计任务和要求1.原始资料●各变电站、发电厂的操作直流电源电压U=220KV●发电厂最大发电容量50+2x25=100MW,最小发电容量为50MW,正常发电容量为50+25=75MW●线路X1=0.3Ω/km,X0=2X1Ω/km●变压器均为Y N,D11,110±2x2.5%/10.5KV,U k=10.5%●Δt=0.5s,负荷侧后备保护t dz=1.5s,变压器和母线均配置有差动保护,K zq=1.2 ●发电厂升压变中性点直接接地,其他变压器不接地2.设计任务●系统保护配置方案与计算●10km线路保护的接线图●对本网络所采用的保护进行评价。
本科课程设计课程名称: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设计题目:110kV输电线路继电保护设计院部: 电力学院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班级: 1304 姓名:学号: 1310240107 成绩:指导教师:李莉李静日期:2016年6月20日—— 6月28 日课程设计成绩考核表设计说明书本次继电保护原理课程设计对110kV输电线路进行了全面的介绍,从110kV输电线路的故障原因及类型入手,重点分析了几大常见的故障类型(单相接地短路,两相短路,两相短路接地,三相短路),然后对110kV输电线路相关问题分析了具体的保护设置,110kV输电线路保护的主体是距离保护与零序电流保护,距离保护又分为相间距离保护与接地距离保护,分别反应相间短路故障于接地短路故障.最后对110kV输电线路的保护进行了实际案列分析。
针对110kV输电线路保护配置,重点对距离保护做了详细的案例分析。
目录1 110kV输电线路故障分析 (1)1.1故障引起原因 (1)1。
2故障状态及其危害 (3)1.3短路简介及类别 (4)2 110kV输电线路保护 (6)2。
1 110kV输电线路的保护方法 (6)2。
1.1距离保护的整定计算方法 (6)2。
1。
2阶段式零序电流保护 (8)2。
2 110kV输电线路的保护原理 (11)2。
2。
1距离保护的特点及基本原理 (11)2.2。
2 零序电流保护的特点及优缺点 (13)3 实际案例分析 (15)4 结论 (17)参考文献 (18)1 110kV输电线路故障分析1。
1故障引起原因由于架空线路分布很广,又长期处于露天之下运行,所以经常会受到周围环境和自然变化的影响,从而使线路在运行中会发生各种各样的故障。
以下介绍的八种最常见的因素:①雷害线路遭受雷击引起绝缘子串闪络故障,有时会引起绝缘子断串,可能在线夹到防振锤之间的导线上留下痕迹,而且闪络面积大或断线等事故.②大风风速超过或接近设计风速,加之线路木身的局部缺陷,如超过杆塔机械强度,使杆塔倾倒或损坏等,使导线产生振动、跳跃和碰线,从而引起故障;同塔双回线路若不同步风摆可能造成混线短路故障.③洪水暴雨雷雨季节、季节洪水冲刷杆塔基础,从而引起基础边坡塌方、塔基裂缝、沉降或是更严重的倒杆倒塔故障.④外力破坏线路遭到人为的破坏而引起故障。
摘要电网继电保护是保证电力系统安全运行和电能质量的重要自动装置之一,因此在规划设计时,必须考虑可靠工作和快速切除故障的继电保护实现的可能性。
对继电保护的基本要求,可概括的分为可靠性、速动性、选择性和灵敏性等方面,它们之间联系紧密,既矛盾统一。
为了保证可靠的切除故障,除了配备起主要作用的“主保护”外,还要配备起后备作用的“后备保护”。
当线路或电力设备发生故障时,主保护应该最快地把最靠近故障元件的断路器跳开,一方面尽可能减少对故障元件的损坏,另一方面把故障对电力系统的影响压缩到最小可能的范围和程度。
后备保护的作用是当主保护不能完成预定任务时,在靠近故障元件的最小可能范围内将故障点断开。
本文从所给的系统电网图着手,着重从继电保护保护设计的要求、整定计算、方式的选择3个方面分析了目前电网线路继电保护的设计方法,并从距离、零序两种保护中不同的接地故障及整定计算,来介绍线路继电保护设计中常用的主要保护配置,从而得出合理的、可行的保护方案,达到网络规划和保护配置的基本要求。
关键词: 110kv线路继电保护设计第一章绪论线路继电保护是保证电力系统安全运行和电能质量的重要自动装置之一,因此在编制网络规划时,必须考虑可靠工作和快速切除故障的继电保护实现的可能性。
为了提高线路系统静态和稳态的稳定性,规划所提出的提高系统稳定的措施有一些亦必须落实在自动装置可靠工作的基础上的。
保护设备和自动装置的投资,在整个电网建设中只占极小的部分,一般说来继电保护应力求满足网络规划的要求,两者是主从的关系。
由于网络接线的不够合理将导致保护性能显著恶化,厂、所电气主接线繁杂将造成保护接线过分复杂,以至给生产运行带来很多二次线操作,引起保护设备误动、拒动,严重危害电气主设备和导致大面积停电,这些将给国民经济造成直接经济损失。
为此,必须合理地进行网络规划和合理地配置保护设备及自动装置。
对继电保护的基本要求,可概括的分为可靠性、速动性、选择性和灵敏性等方面,它们之间联系紧密,既矛盾统一。
第一章 电力系统各元件主要参数的计算1.1基准值选择基准功率:S B =100MV ·A 基准电压:U B =115V 基准电流:A U S I B B B 5023==基准电抗:Ω==25.1322BB B S U Z1.2 发电机参数的计算有限容量发电机的电抗标幺值计算公式:NB dG S S X X "=*对于无穷大容量系统的电抗标幺值计算公式:S S X B S ''=*式中: ''d X —— 发电机次暂态电抗 B S —— 基准容量100MV A N S ——发电机额定容量MV AS '' ——系统出口母线三相短路容量,取800MV A 利用以上公式对100MW 的发电机:已知:MWA P N 100= 取 8.0cos =ϕ 则 M V A P S N N 1258.0100c o s ===ϕ088.012510011.0*=⨯="=NB d GS S X XΩ=⨯==638.1125.132088.0*B GG Z X X对于无穷大容量电源S :最大运行方式下正序阻抗Ω=⨯==16.2125.13216.0*B S S Z X X最大运行方式下零序阻抗Ω=⨯==48.6325.13248.0*00B S S Z X X 最小运行方式下正序阻抗Ω=⨯==385.3425.13226.0*B S S Z X X最小运行方式下零序阻抗Ω=⨯==155.10325.13278.0*B S S Z X X1.3 变压器参数的计算变压器电抗标幺值计算公式: NB K T S S U X 100(%)*=式中: (%)K U —— 变压器短路电压百分值 B S —— 基准容量100MV AN S ——变压器额定容量MV A (1) 利用以上公式对T(T1,T2,T3) :已知: MVA S N 150= 5.12(%)=K U 则 083.01501001005.12100(%)*=⨯⨯==NB K T S S U XΩ=⨯==977.1025.132083.0*B T T Z X X (2)对T4(T5):已知: MVA S N 50= 12(%)=K U 则 24.05010010012100(%)*4=⨯⨯==NB K T S S U XΩ=⨯==74.3125.13224.0*44B T T Z X X(3)对T6(T7):已知: MVA S N 5.31= 5.10(%)=K U 则 333.05.311001005.10100(%)*6=⨯⨯==NB K T S S U XΩ=⨯==083.4025.132333.0*66B T T Z X X1.4 输电线路参数的计算输电线路电阻忽略不计,设线路正序阻抗为0.4/KM Ω,线路零序阻抗为1.21/KMΩ线路阻抗有名值的计算:正序阻抗 1X X l =零序阻抗 0X X l = 线路阻抗标幺值的计算:正序阻抗 21*1BB UlS X X =零序阻抗 20*0BB U lS X X =式中: 1X ------------ 每公里线路正序阻抗值 Ω/ KM 0X ----------- 每公里线路零序阻抗值 Ω/ KM l ------------ 线路长度 KM B U -------------------基准电压115KV B S ------------------- 基准容量100MV A (1)线路正序阻抗:Ω=⨯==2.5134.01AB AB l X X039.0115100134.0221*=⨯⨯==BBAB ABUS l X XΩ=⨯==2.9234.01BC BC l X X070.0115100234.0221*=⨯⨯==BBBC BC US l X XΩ=⨯==8.4124.01CA CA l X X036.0115100124.0221*=⨯⨯==BBCA CA US l X XΩ=⨯==22554.01SC SC l X X166.0115100554.0221*=⨯⨯==BBSC SC US l X X(2) 线路零序电抗:Ω=⨯==73.151321.100AB AB l X X119.01151001321.1220*0=⨯⨯==BBAB AB U S l X XΩ=⨯==83.272321.100BC BC l X X21.01151002321.1220*0=⨯⨯==BBBC BC US l X XΩ=⨯==52.141221.100CA CA l X X110.01151001221.1220*0=⨯⨯==BBCA CA US l X XΩ=⨯==55.665521.100SC SC l X X503.01151005521.1220*0=⨯⨯==BBSC SC U S l X X第二章 短路电流的计算2.1 线路AC 上零序电流的计算2.1.1 线路AC 末端发生短路时零序电流计算B 母线发生最大接地电流时,C1,C2接通,B 、C 母线连通。
前言《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作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一门主要课程,主要包括课堂讲学、课程设计等几个主要部分。
在完成了理论的学习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本专业特安排了本次课程设计。
电能是现代社会中最重要、也是最方便的能源。
而发电厂正是把其他形式的能量转换成电能,电能经过变压器和不同电压等级的输电线路输送并被分配给用户,再通过各种用电设备转换成适合用户需要的其他形式的能量。
在输送电能的过程中,电力系统希望线路有比较好的可靠性,因此在电力系统受到外界干扰时,保护线路的各种继电装置应该有比较可靠的、及时的保护动作,从而切断故障点极大限度的降低电力系统供电范围。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就是为达到这个目的而设置的。
本次设计的任务主要包括了六大部分,分别为运行方式的选择、电网各个元件参数及负荷电流计算、短路电流计算、继电保护距离保护的整定计算和校验、继电保护零序电流保护的整定计算和校验、对所选择的保护装置进行综合评价。
其中短路电流的计算和电气设备的选择是本设计的重点。
通过此次线路保护的设计可以巩固我们本学期所学的《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这一课程的理论知识,能提高我们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 原始资料1.1 电网接线图(1)各变电站、发电厂的操作直流电源电压U=220V。
(2)发电厂最大发电容量50+2×25=100MW,最小发电容量为50MW,正常发电容量为50+25=75MW。
(3)线路X1=0.4Ω/km, X0=0.4Ω/km。
(4)变压器均为YN ,D11,110±2.5%/10.5KV, UK=10.5%(5)△t=0.5S,负荷侧后备保护tdz=1.5S,变压器和母线均配置有差动保护,Kzq=1.3(6)发电厂升压变中性点直接接地,其他变压器不接地。
1.2 任务(1) 电网运行方式分析。
(2) 各开关保护配置方案,计算配置各线路的保护及计算出各保护的二次动作值(设X1= X2)。
河南科技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课程名称电力系统继电保护题目110KV电网继电保护设计-电流保护学院车辆与动力工程学院班级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091班学生姓名王唯指导教师邱兆美日期2013年1月15日110KV电网继电保护设计—电流保护摘要电力系统的发电,送电,变电和用电具有同时性,决定了它每一个过程的重要性。
电力系统要通过设计、组织,以使电力能够可靠、经济地送到用户。
在电力系统线路继电保护中,对供电系统最大的威胁就是短路故障,它会给系统带来巨大的破坏作用,因此我们必须采取措施来防范它,在这个过程中,电流保护是很重要的一部分。
要完成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基本任务,首先必须“区分”电力系统的正常、不正常工作和故障三种运行状态,“甄别”出发生故障和出现异常的元件。
本设计根据电力元件在这三种运行状态下的可测参量的“差异”,实现对正常、不正常工作和故障元件的快速“区分”,并自动、迅速、有选择性的将故障元件从电力系统中切除,使故障元件免于继续遭到破坏,保证其他无故障部分迅速恢复正常运行。
可见,继电保护对保证系统安全、稳定和经济运行,阻止故障的扩大和事故的发生,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因此,在线路电流保护中合理配置继电保护装置,提高整定和校核工作的快速性和准确性,以满足现代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要求,理应得到我们的重视。
关键词:输电线路,继电保护,电流保护第一章绪论1.1 继电保护概述研究电力系统故障和危及安全运行的异常情况,以探讨其对策的反事故自动化措施。
因在其发展过程中曾主要用有触点的继电器来保护电力系统及其元件(发电机、变压器、输电线路等),使之免遭损害,所以称其继电保护。
1.1.1 继电保护的任务当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或异常工况时,在可能实现的最短时间和最小区域内,自动将故障设备从系统中切除,或发出信号由值班人员消除异常工况根源,以减轻或避免设备的损坏和对相邻地区供电的影响。
1.1.2 继电保护的作用由于电气设备内部绝缘的老化、损坏或工作人员的误操作、雷击、外力破坏等原因,可能使运行中的电力系统发生故障和不正常运行情况。
110kv高压输电线路的继电保护设计前言随着电力系统迅速发展,我们不断对它提出新的要求,电力系统对继电保护的要求也不断提高。
继电保护的原理是利用被保护线路或设备故障前后某些突变的物理量为信号量,当突变量到达一定值时,起动逻辑控制环节,发出相应的跳闸脉冲或信号。
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基本性能要求是有选择性,速动性,灵敏性,可靠性。
这次课程设计以最常见的110KV电网线路保护设计为例进行分析设计,要求对整个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方面的课程有综合的了解。
特别是对继电保护、电力系统、电路、发电厂的电气部分有一定的研究。
重点进行了电路的化简,短路电流的求法,继电保护中电流保护、距离保护的具体计算。
目录第1章绪论 (11)1.1 设计基础条件 (11)1.2 设计内容 (11)1.3 设计要求 (22)第2章短路电流计算 (33)2.1 短路电流计算原则 (33)2.2 电力网络元件参数计算 (33)2.3 最大运行方式 (33)2.4 最小运行方式 (44)第3章110kv高压输电线路继电保护整定计算 (66)3.1 三段式方向性电流保护整定计算 (66)3.11 QF6的三段式电流保护整定计算 (77)3.12 QF4的三段式电流保护整定计算 (77)3.13 QF2的三段式电流保护整定计算 (88)3.2 三段式距离保护正定计算 (99)3.21 QF6的距离保护 (99)3.22 QF4的距离保护 (99)3.23 QF2的距离保护 (1010)3.3 线路差动保护 (1010)3.31 A’C段线路差动保护 (1010)3.32 BC段线路纵差保护 (1111)3.33 AB段线路纵差保护 (1111)第4章自动重合闸装置 (1111)第5章电力系统各元件继电保护装置的选择 (1212)5.1 保护配置 (1313)5.2 各插件原理说明 (1313)5.3 主要技术指标 (1313)收获和体会 (1414)参考文献 (1515)附录1616第1章绪论1.1 设计基础条件单侧电源环形网络如图1.1所示,已知:(1)网络中各线路采用带方向或不带方向的电流电压保护,所有变压器均采用纵联差动保护作为主保护,变压器均为Y,d11接线;(2)发电厂的最大发电容量为3×50MW,最小发电容量为2×50MW;(3)网络的正常运行方式为发电厂发电容量最大且闭环运行;(4)允许的最大故障切除时间为0.85s;(5)线路AB、BC、AD、CD的最大负荷电流分别为230、150、230和140A,负荷自起动系数5.1ssK;(6)各变电所引出线上的后备保护的动作时间如图示,△t=0.5s;(7)线路正序电抗每公里均为0.4Ω;图1.1 单侧电源环形网络图1.2设计内容(1)短路电流计算1)确定电力系统最大运行方式和最小运行方式,计算最大短路电流值和最小短路电流值。
前言电力系统的飞速发展对继电保护不断提出新的要求,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又为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不断地注入了新的活力。
因此,继电保护技术得天独厚,在40余年的时间里完成了发展的4个历史阶段:继电保护的萌芽期、晶体管继电保护、集成运算放大器的集成电路保护和计算机继电保护。
继电保护技术未来趋势是向计算机化,网络化,智能化,保护、控制、测量和数据通信一体化的发展。
随着计算机硬件的迅速发展,微机保护硬件也在不断发展。
电力系统对微机保护的要求不断提高,除了保护的基本功能外,还应具有大容量故障信息和数据的长期存放空间,快速的数据处理功能,强大的通信能力,与其它保护。
继电保护的原理是利用被保护线路或设备故障前后某些突变的物理量为信号量,当突变量到达一定值时,起动逻辑控制环节,发出相应的跳闸脉冲或信号。
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基本性能要求是有选择性,速动性,灵敏性,可靠性。
这次课程设计以最常见的110KV电网线路保护设计为例进行分析设计,要求对整个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方面的课程有综合的了解。
特别是对继电保护、电力系统、电路、发电厂的电气部分有一定的研究。
重点进行了电路的化简,短路电流的求法,继电保护中电流保护、距离保护的具体计算。
目录前言 (1)摘要 (5)1 系统运行方式和变压器中性点接地的选择 (6)1.1选择原则 (6)1.1.1 发电机、变压器运行方式选择的原则 (6)1.1.2 变压器中性点接地选择原则 (6)1.1.3 线路运行方式选择原则 (6)1.2 本次设计的具体运行方式的选择 (6)2 故障点的选择和正、负、零序网络的制定 (7)3 零序短路电流的计算成果(具体过程参考附录二) (9)4 线路保护方式的选择、配置方案的确定 (9)4.1 保护的配置原则 (9)4.2 配置方案的确定 (10)5 继电保护距离保护的整定计算成果(具体过程参考附录三) (10)6 继电保护零序电流保护的整定计算成果(具体过程参考附录四) (10)7 保护的综合评价 (11)7.1 距离保护的综合评价 (11)7.2 对零序电流保护的评价 (11)结束语 (12)参考资料 (13)附录一电网各元件等值电抗计算 (14)附录二零序短路电流的计算 (16)附录四继电保护零序电流保护的整定计算和校验 (22)附录五 (27)摘要本设计以110KV线路继电保护为例,简述了零序电流保护和距离保护的具体整定方法和有关注意细节,对输电网络做了较详细的分析同时对于不同运行方式环网各个断路器的情况进行了述说,较为合理的选择了不同线路,不同场合下的断路器、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的型号。
《继电保护课程设计》指导书(1组)(10kV输电线路电流保护设计)第一部分:三段式电流保护整定计算工程设计一、三段式电流保护基本原理自行整理二、短路计算1、短路计算基本说明及具体步骤短路计算是保护整定计算和电气设备选择校验的重要依据,本次短路计算采用正序等效定则和运算曲线法,利用短路计算程序完成。
短路计算步骤如下:(1)短路计算程序运行前的准备工作①首先根据设计要求确定所需的短路点数量及具体位置根据需要共设5个短路点d1~d5,具体位置如下图所示:②针对所计算的地区电网在最大及最小运行方式下的支路及节点进行编号,形成最大及最小网络拓扑图(最小运行方式仅仅考虑电源的最小方式,不考虑电网中环网断开的情况)节点编号顺序:先短路节点,后其它节点,所有电源节点作为参考节点0;支路编号顺序:先电源支路(水电,火电,有限系统,无限系统),后其它支路。
(所有短路点皆为节点,除此以外若任一短路点短路时,某点将出现短路电流分支,则该点也为节点;任一短路点短路时都不会流过短路电流的支路可不编入网络拓扑图,例如负荷支路)。
网络拓扑图如下图所示(本地区网的最大与最小运行方式的拓扑图相同,最大最小方式的不同仅仅体现在水电厂电源及系统电源的参数不同):(2)短路计算程序运行步骤(按最大、最小运行方式分别进行)①运行“输入系统参数模块”*输入网络拓扑参数*输入系统基本参数*输入支路原始参数②运行“支路正、负序电抗计算模块”③运行“短路电流计算模块”从工程需要出发,分别对系统最大运行方式和最小运行方式下的三相短路、两相短路进行计算,计算出短路发生后0s和4s各支路的短路电流和母线残余电压(有名值为归算到短路点电压等级下的数据,短路电流数值为三相中最大短路电流值)。
整定计算中,所有主保护皆采用0s的短路计算结果;所有的后备保护皆采用4s的短路计算结果。
短路计算参数输入时,各等级电压值按平均电压输入(例如110kV等级输入115kV,10kV等级输入10.5kV,6kV等级输入6.3kV);发电电源的负序参数若未给出,输入时可按正序参数输入。
NB/T 10675-2021 110kV多端输电线路保护装置标准化设计规范一、概述该规范是为了规范110kV电压等级多端输电线路保护装置的技术原则和设计规范。
它适用于基于光纤纵联差动的四端及以上输电线路保护装置(以下简称“保护装置”)及其回路的设计工作,66kV及以下电压等级相应保护装置和回路设计可参照执行。
二、设计规范1. 保护装置应满足国家相关标准和技术规范,并具备高可靠性、高灵敏度、快速动作等特点。
2. 保护装置应具备以下接口:数字接口、模拟量接口、开入量接口、开出量接口等,以满足与相关设备的通信和控制需求。
3. 保护装置应具备完善的事件记录功能,能够记录保护动作信息、异常信息、故障信息等,并能够通过相关接口上传至后台管理系统。
4. 保护装置应能够根据运行需求进行配置和管理,支持远程配置、远程管理、远程监视等功能。
5. 保护装置应具备防误动和防拒动功能,确保在异常情况下能够快速、准确地响应。
6. 保护装置应能够根据需要进行冗余配置,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7. 保护装置应具备完善的自检功能,能够检测装置自身的工作状态和故障情况,并及时报警。
8. 保护装置应能够与继电保护在线监测、信息可视化、智能诊断等运维工作进行配合,提供必要的数据和支持。
三、技术要求1. 保护装置的定值应满足相关标准和设计要求,并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配置。
2. 保护装置应具备高可靠性,能够在恶劣环境下稳定运行。
3. 保护装置应具备高灵敏度,能够快速响应故障和异常情况。
4. 保护装置应具备低误动率和低拒动率,确保准确地进行保护动作。
5. 保护装置应具备完善的自检功能,能够及时发现并处理故障和异常情况。
6. 保护装置应具备可维护性,方便进行日常维护和检修。
7. 保护装置应具备可扩展性,能够根据未来需求进行升级和扩展。
8. 保护装置应符合相关环保和节能要求。
四、配置要求1. 保护装置的配置应满足多端输电线路的保护需求,包括但不限于纵联差动保护、距离保护、零序保护等。
本科课程设计课程名称: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设计题目:110kV输电线路继电保护设计院部:电力学院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班级: 1304 姓名:学号: ********** 成绩:指导教师:李莉李静日期:2016年6月20日—— 6月28 日课程设计成绩考核表设计说明书本次继电保护原理课程设计对110kV输电线路进行了全面的介绍,从110kV输电线路的故障原因及类型入手,重点分析了几大常见的故障类型(单相接地短路,两相短路,两相短路接地,三相短路),然后对110kV 输电线路相关问题分析了具体的保护设置,110kV输电线路保护的主体是距离保护与零序电流保护,距离保护又分为相间距离保护与接地距离保护,分别反应相间短路故障于接地短路故障。
最后对110kV输电线路的保护进行了实际案列分析。
针对110kV输电线路保护配置,重点对距离保护做了详细的案例分析。
目录1 110kV输电线路故障分析 (1)1.1故障引起原因 (1)1.2故障状态及其危害 (2)1.3短路简介及类别 (3)2 110kV输电线路保护 (5)2.1 110kV输电线路的保护方法 (5)2.1.1距离保护的整定计算方法 (5)2.1.2阶段式零序电流保护 (7)2.2 110kV输电线路的保护原理 (10)2.2.1距离保护的特点及基本原理 (10)2.2.2 零序电流保护的特点及优缺点 (11)3 实际案例分析 (14)4 结论 (16)参考文献 (17)1 110kV输电线路故障分析1.1故障引起原因由于架空线路分布很广,又长期处于露天之下运行,所以经常会受到周围环境和自然变化的影响,从而使线路在运行中会发生各种各样的故障。
以下介绍的八种最常见的因素:①雷害线路遭受雷击引起绝缘子串闪络故障,有时会引起绝缘子断串,可能在线夹到防振锤之间的导线上留下痕迹,而且闪络面积大或断线等事故。
②大风风速超过或接近设计风速,加之线路木身的局部缺陷,如超过杆塔机械强度,使杆塔倾倒或损坏等,使导线产生振动、跳跃和碰线,从而引起故障;同塔双回线路若不同步风摆可能造成混线短路故障。
③洪水暴雨雷雨季节、季节洪水冲刷杆塔基础,从而引起基础边坡塌方、塔基裂缝、沉降或是更严重的倒杆倒塔故障。
④外力破坏线路遭到人为的破坏而引起故障。
例如线路附近开挖土石方引起的杆塔倾斜或倾倒;线路附近操作起吊施工机械(或来往车辆)碰撞导线或杆塔、拉线等,造成的断线、倒杆故障,又如在线路附近放风筝、超高树林、漂浮物、火烧山、盗窃等。
这些都会造成线路故障影响线路的正常运行,也可能造成严重的事故。
⑤覆冰当线路导线、避雷线上出现严重覆冰时,首先是加重导线和杆塔的机械负荷,使导地线弧垂过分增大,从而造成混线、断线或倒杆倒塔、横担变形;当导线、避雷线上的覆冰脱落时,又会引起导线舞动造成导线之间或导线与避雷线之间短路故障。
⑥污闪在工业区,特别是化工区或其它极污染源的地区,所产生的尘污或有害气体,会使绝缘子的绝缘能力显著降低,以致在潮湿多雾或下毛毛雨的天气。
绝缘子串往往发生大面积的污秽闪络,造成停电事故,有此氧化作用很强的气体,则会腐蚀金属塔、导线、避雷线和金具等。
⑦鸟害鸟在杆塔上筑集或线路的杆塔上停落,芦苇、稻草、鸟大便,有时大鸟穿过导线飞翔,均可能造成线路接地或短路。
⑧本体缺陷由于线路如工艺问题、电气距离问题、材料质量等本体缺陷原因,在长时间受微风振动、气温变化的影响下也会造成线路故障。
1.2故障状态及其危害电力系统的所有一次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由于外力、绝缘老化、过电压、误操作、设计制造缺陷等原因会发生例如短路、断线等故障。
最常见同时也是最危险的故障是发生各种类型的短路。
在发生短路时可能产生以下后果:①通过短路点的很大短路电流和所燃起的电弧,使故障元件损坏。
②短路电流通过非故障元件.由于发热和电动力的作用,引起它们的损坏或缩短使用寿命。
③电力系统中部分地区的电压大大降低。
使大量的电力用户的正常工作遭到破坏或产生废品。
④破坏电力系统中各发电厂之间并列运行的稳定性,引起系统振荡,甚至使系统瓦解。
各种类型的短路包括三相短路、两相短路、两相短路接地和单相接地短路。
不同类型短路发生的概率是不同的,不同类型短路电流的大小也不同,一般为额定电流的几倍到几十倍。
大量的现场统计数据表明,在高压电网中,单相接地短路次数占所有短路次数的85%以上。
1.3短路简介及类别电力系统的短路就是在回路中因为电阻降低而引起电流异常增大的一种现象;电力系统在运行中,相与相之间或相与地〔或中性线)之间发生非正常连接(即短路)时而流过非常大的电流。
短路分为很多种情况,有单相接地短路,两相短路,两相短路接地,三相短路等。
相线俗称火线,三相就是三个火线,他们电压相等,频率相当,但是相序(时间)不同。
①单相接地短路(如图1所示)单相接地短路是指三相交流供电系统中一根相线与大地成等电位状态了,也就是该相线的电位与大地的电位相等,都是“零”,非故障两相电压接近正常电压,负荷电流接接近正常,故非故障相工作状态与正常负荷状态相差不大。
图1单相接地短路②两相短路(如图2所示)两相短路任意两相导线,直接金属性连接或经过小阻抗连接在一起。
此时故障点处两故障相的对地电压相等,故障相电压不为零。
而非故障相。
图2两相短路③两相短路接地(如图3所示)两相短路接地是指三相交流供电系统中两根相线与大地成等电位状态了,此时故障点处两接地相的电压都为零。
图3两相短路接地④三相对称短路(如图4所示)三相对称短路是指三相全部短路,三相对称性短路时,故障点处的各相电压相等,且在三相系统对称时均都为零。
此种短路情况最为严重,对电力系统的损害极大。
图4三相对称短路2 110kV输电线路保护目前,我国110kV输电线路在电网中的主要作用是连接地区220kV 变电所与城市配电网或农村配电网的110kV变电所,或者作为中小容量的发电厂与系统间的联络线。
大部分110kV输电线路仍为单侧有电源。
110kV输电线路保护的主体是距离保护与零序电流保护,距离保护又分为相间距离保护与接地距离保护,分别反应相间短路故障于接地短路故障。
110kV输电线路一般采用三段式相间距离保护作为相间短路故障的保护方式,采用阶段式零序电流保护作为接地短路的保护方式。
对极个别非常短的线路,如有必要也可以考虑采用纵差保护作为主保护。
2.1 110kV输电线路的保护方法2.1.1距离保护的整定计算方法距离保护Ⅰ段整定计算:距离保护Ⅰ段定值按躲过本线路末端故障,整定距离保护第Ⅰ段是无延时的速动段,一般按躲开下一条线路出口处短路的原则来整定,也就是按躲过本线路末端短路时的测量阻抗来整定。
即测量阻抗小于本线路阻抗时动作。
如图1所示,引入可靠系数K rel I (0.8~0.85),保护P1的I段整定阻抗一次值为:Z set1Ⅰ=K rel ⅠZ MN式中各量定义Z set1Ⅰ~保护P1的I 段整定阻抗;Z MN ~被保护线路的阻抗;K rel Ⅰ~可靠系数,一般取0.8~0.85。
距离I 段的整定只能保护本线路全长的80%~85%。
距离保护Ⅱ段整定计算:Ⅱ段保护延时动作,为保证选择性,保护区不能伸出相邻线路Ⅰ段保护区,即测量阻抗小于本线路阻抗于相邻线路Ⅰ段动作阻抗之和时动作。
引入可靠系数K rel Ⅱ(一般取0.8),保护P1的Ⅱ段整定阻抗Z set1Ⅱ为:Z set1Ⅱ=K rel Ⅱ(Z MN +K rel ⅠZ NP )式中Z set1Ⅱ~保护P1的Ⅱ段整定阻抗;K rel Ⅱ~可靠系数,一般取0.8;Z NP ~相邻线路的Ⅰ段整定阻抗;保护动作时间整定:t 1Ⅱ=t 2Ⅰ+∆t灵敏度校验:距离保护Ⅱ段,应能保护线路的全长,本线路末端短路时,应有足够的灵敏度。
由于是反映于数值的下降而动作,其灵敏系数定义为K sen Ⅱ=保护装置的动作阻抗保护范围内发生的金属性+短路时故障阻抗的计算值 距离保护Ⅲ段整定计算:Ⅲ段除了作为本线路的近后备保护外,还要作为相邻线路的远后备保护。
所以除了在本线故障有足够的灵敏度外,相邻线路故障也要有足够的灵敏度,其测量阻抗小于负荷阻抗时起动,故动作阻抗小于最小的负荷阻抗。
动作时间于电流保护Ⅲ段时间有相同的配置原则,即大于相邻线路最长的时间。
2.1.2阶段式零序电流保护阶段式零序电流保护分为三段式:零序电流I 段为瞬时零序电流速断,只保护线路的一部分;零序电流II 段为限时零序电流速断,可保护本线路全长,并与相邻线路零序电流速断保护相配合,带有0.5s 延时,它与零序电流I 段共同构成本线路接地故障的主保护;零序电流III 段为零序过电流保护,动作时限按阶梯原则整定,它作为本线路和相邻线路的单相接地故障的后备保护。
①零序电流I 段保护(零序电流速断保护)为保证选择性,I set Ⅰ应大于本线路末端单相或两相接地短路时流过保护安装处的最大的3I 0.max ,即I set Ⅰ=K rel Ⅰ∙3I 0.max式子中K rel Ⅰ~可靠系数,取1.2~1.3.I set Ⅰ还应大于断路器三相不同时合闸(非全相运行)时出现的最大零序电流I 0.unc ,即I set Ⅰ=K rel Ⅰ∙3I 0.unc式子中K rel Ⅰ~可靠系数,取1.1~1.2。
当系统采用单相自动重合闸时,单相短路故障被切除后,系统处于非全相运行状态,并伴有系统震荡,此时将会出现很大的零序电流3I 0.unc 。
若3I 0.unc >I set Ⅰ(I set Ⅰ按上述原则整定),则保护将要误动作。
若按3I 0.unc 整定,则动作电流过大,使保护范围缩小,不能充分发挥零序I 段的作用。
此时,应设置灵敏度不同的零序电流速断保护。
灵敏的I 段:I set Ⅰ仍按上述原则整定,因动作值小,保护范围大,所以灵敏。
主要任务是对全相运行状态下的接地故障进行保护。
单相自动重合闸启动时(即开始切除单相接地故障时)将其自动闭锁,待恢复全相运行时再重新投入。
不灵敏的II 段:其整定原则为I set Ⅰ=K rel Ⅰ∙3I 0.unc因动作值大,保护范围小,所以不灵敏。
主要任务是专为非全相运行状态下(如单相自动重合闸过程中),其他两相又发生了单相接地故障时的保护,以便将故障尽快的切除。
当然,它也能反应全相运行状态下的接地故障,只是其保护范围比灵敏I 段要小。
②零序电流II 段即限时零序电流速断保护,其整定原则与相间短路的限时电流速断保护相似,即考虑与下一条线路的零序I 段保护相配合,Ⅱ段保护区应不超出相邻线路零序电流Ⅰ段保护,即躲过相邻线路Ⅰ段保护区末端短路时流过本线路的最大三倍零序电流I 0.set1Ⅱ=K rel ⅡK br0I 0.set2Ⅰ式子中I 0.set2Ⅰ~相邻线路保护零序Ⅰ段整定值,如有多条相邻线路,则取最大值;K rel Ⅱ~可靠系数,一般取1.1.K br0~零序分支系数,不大于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