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美术史作品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61.50 KB
- 文档页数:13
---------------------------------------------------------------最新资料推荐------------------------------------------------------中西方美术作品对比赏析中西方美术作品对比赏析美术史的发展不是某个或几个所谓优秀民族的事,也不是能说是某几个民族优秀文化影响的现象。
在通往美术文化的进程中,各个民族都有独特的贡献。
中西绘画的审美特征区别是十分明显的,中国传统绘画重言志抒情, 西方传统绘画则重模仿自然,中国绘画讲究意境美,西方传统绘画则重视人体美; 中国传统绘画呈现出哲学化的审美倾向, 西方传统绘画呈现出科学化的审美倾向。
董源《潇湘图》:画家以江南常见的远山近水为题材,山峦在远处,平缓连绵。
山下是荡荡江水,浩渺无际。
画面上的风景分为前后两个部分。
前半部分是水汀沙洲、荒疏芦苇,一条小船正迎面徐徐而来,小船上,端坐一红衣主宾,前有侍者下跪,后有侍者执伞,船头船尾,两个船工合力将小舟缓缓地荡向滩头,岸上,迎候的人们纷纷上前,挥手致意,浑然一幅充满诗意的潇湘游乐图。
画面的后半部分,山峦平缓地起伏着,山林清朗得绝无尘埃,林子的深处,隐约几家茅舍,在沙汀、苇渚之间又荡着几只小舟,江边,有人正拉网捕鱼这又是一幅令人陶醉的江南渔乐图。
多么令人神往的场景!山林淡远,河洲清旷,人们或访友迎宾,或荡舟渔乐,仿佛心神都和山山水水融为一体了。
1/ 5画面上的两组人物,看似互不相关,却在山水的映衬中和谐一致。
这是江南乡野间的生活场景,是画家眼里的真山水,这里没有苍山夹乱流的险峻,而是草木葳蕤的绵延。
这里没有仙风道骨今谁有的禅问,而是平平常常的大自然、真生活。
在这幅画中,董源用细细密密的点子皴,由远及近、由疏及密,由淡及浓,呈现出云霭雾气,烟水微茫的一片江南。
这是何等的诗情画意?足以让人忘却宠辱,寄情其间。
想来,董源的受宠,还是得益于画面上呈现的一派澄静气象的, 1000 多年前,偏安江南的南唐王室,只有这片青山绿水是聊以慰藉的。
外国美术史作品分析
《萨尔贡王青铜头像》
又称《阿卡德皇帝头像》,高30.5cm,尼尼微出土,现藏伊拉克巴格达伊拉克博物馆。
头像据认为是萨尔贡一世皇帝像,作于公元前2250年,脸部雕刻十分写实,展现出权力者的威严气质,造型威严庄重,显示了这位国王的刚毅、坚强和自信的神态,雕像的面部雕刻简练而逼真,并留有苏美尔艺术的痕迹。
《汉穆拉比法典石碑》
黑闪绿岩,高2.25m,宽0.65m,现藏法国巴黎卢浮宫。
上端雕刻太阳神沙玛什坐在椅子上严肃地像汉穆拉比赐颂着法典,汉穆拉比站着,供着手虔诚地接受着,太阳神的威严与神圣、汉穆拉比心领神会与虔诚的神情表现得入木三分。
法典碑是世界上所发现的最早的成文法律条文,法典碑上以楔形文字记载了282条法律条文,内容广泛,包括婚姻、财产、贸易、医疗、诬告、偷窃等,旨在保护奴隶主的私有制和调整自由民的各种关系,更好的实行中央集权统治。
外国美术作品分析艺术特色:油画/蛋彩画/湿壁画1.构图/布局:画面三角形、金字塔、倒三角、圆形、S形构图、均衡式构图等,突出主体,加强画面空间感或体积感。
透视: 焦点透视;立体主义动点透视。
2.色彩或笔触:精美的画风/瑰丽的色彩/丰富的色彩,生动的表现出了表现出画面。
或以具体色彩(红色、绿色、橙色)色彩丰富或明暗对比强烈;或棕褐色色调突出主体,烘托氛围等。
3.笔触:以细腻的笔触//奔放有力的笔触/大刀阔斧的笔触手法等,塑造的形象或画面。
4.特殊艺术家的技法:如达芬奇渐隐法、波提切利蛋彩画法、卡拉瓦乔酒窖光线、伦勃朗黑影强光等。
5.结合不同流派的艺术特色:如立体主义(动点透视、几何形体、并置重组);印象派(重外光、重瞬间、重色彩);新古典主义(古典法则,革命主义);浪漫主义(重色彩,轻素描);巴洛克(戏剧性、运动感、光线)等画派艺术特色重点词汇一、佛罗伦萨画派特点:人文主义;透视、解剖;世俗化二、威尼斯画派:色彩、完全世俗化、自然风光、布面油彩三、巴洛克艺术特点:宗教+享乐;运动+幻觉;光线、立体、幻觉;综合手段四、洛可可艺术:18世纪法国宫廷、求轻盈纤巧、精致细腻、趣味甜俗、脂粉气五、“新古典主义”:为资产阶级服务、古典法则、严肃主题、重素描、轻色彩六、浪漫主义艺术特点:情感;个性;创造;重光色,轻素描七、现实主义艺术特点:重现实;重客观;重批判八、印象主义艺术特点:重外光;重瞬间;重色彩九、后印象主义艺术特点:色彩对比;主观感受;体积、装饰十、巡回展览画派:19世纪俄国、有思想性、抒情为主、民族特性佛罗伦萨画派特点:①思想:人文主义②技法:解剖、透视③风格:宗教形象世俗化④人物:乔托、马萨乔、乌切洛、波提切利等。
威尼斯画派的艺术特点:(1)十分强调色彩的运用,画面绚丽,注重视觉效果。
(2)宗教题材中的人物完全世俗化了,具有享乐主义情调。
(3)注重对自然风光的描绘,充满抒情的诗意。
(4)由于威尼斯气候潮湿,湿壁画的创作被遏制,而布面油彩得到发展。
选择你感兴趣的中外美术史的经典作品进行作品赏析1. 《蒙娜丽莎》呀,那可是世界闻名的经典之作!你看她那神秘的微笑,是不是仿佛藏着无数的故事?就好像你身边有个朋友,总是带着让人捉摸不透的表情,让你忍不住想要去探究。
哇,达芬奇真是太厉害了,能把人物画得如此生动!2. 《向日葵》大家都知道吧!那灿烂的黄色,那充满生命力的笔触,简直让人惊叹!这不就像是我们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心情超好的那种感觉吗?梵高用他的画笔把这种活力完美地展现了出来。
3. 中国的《清明上河图》,那可是超级壮观啊!长长的画卷就像一部电影,把北宋的繁华生活展现得淋漓尽致。
你想想看,这跟我们现在看一部精彩的纪录片有啥区别呀!张择端真牛!4. 《大卫》雕塑,哇哦,那健美的身材,那坚定的眼神!简直就像一个超级英雄站在你面前,给你力量和勇气,难道不是吗?米开朗基罗太了不起了!5. 《韩熙载夜宴图》,嘿嘿,那里面的人物可真是活灵活现啊!就好像你在参加一个热闹的派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和情绪。
顾闳中把那个场景画得太逼真啦!6. 《最后的晚餐》,那紧张的氛围,那每个人不同的表情和动作!这不就跟我们在看一部悬疑剧一样刺激吗?达芬奇再次展现了他的大师风范。
7. 中国的《步辇图》,哇,那可是记录了重要历史时刻的作品呢!看着它,就好像你穿越回了古代,亲眼目睹了那个场景,是不是很神奇?阎立本太牛了呀!8. 《星空》,那奇幻的色彩和旋转的线条,简直让你仿佛置身于一个梦幻的世界!就好像你在做一个超级美的梦,不想醒来,梵高真的太有想象力了!9. 《洛神赋图》,那优美的人物和动人的故事结合在一起,真的太吸引人了!这不就像你在读一本超级精彩的爱情小说吗?顾恺之真的好厉害!10. 《创世纪》,那宏大的场面,那震撼的视觉效果!就像一场超级震撼的演出在你眼前展开,米开朗基罗真不愧是艺术巨匠啊!。
中外美术作品鉴赏分析《韩熙载夜宴图》《韩熙载夜宴图》原本有两幅,但周文矩所作的一幅已经失传,流传至今的是顾闳中的作品。
关于顾闳中,我查阅很多资料,但是都说史书上没有多少关于他的记载,人们只知道他是江南人,为南唐画院待诏。
关于这个待诏,资料上说这个职位最早出现于汉朝,用来征召不是正官但是有各项专长之人。
初唐时,待诏的职位有很多,文学、绘画、棋艺、医学、甚至相卜等都有待诏。
这些有一技之长的待诏统归翰林院管理,待遇较为优厚,可是始终不是正官(唐玄宗时,待诏曾有一段时间成为正官)。
接下来简单介绍一下画卷描绘的主人公——韩熙载。
韩熙载原先是山东的一个贵族,由于后唐诛杀他的父亲而逃到江南做官。
韩熙载博学多才,文笔卓著,年轻时即负盛名,所以韩熙载深得南唐三主喜爱。
李昪死后,他的庙号“烈祖”就是有由韩熙载参与制定的。
李璟即位后,曾下令让韩熙载以本官权知制诰。
中主死后,后主李煜更是有意授韩熙载为相。
韩熙载历经三朝、效力三主,自然会卷入宫中的党争和权斗,尤其引起了宋齐丘、冯延巳等朝中重臣权贵的嫉恨与不满,所以,官运也是起伏不定。
到李煜继位,南唐摇摇欲坠,宫中党争日益猖獗。
所以,为了避免灾祸,韩熙载跑到中华门外的戚家山装病,要不就是以声色自娱来“避国家入相之命”。
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纵28.7CM横335.5CM。
绢本设色,这张图是以手卷形式,把韩熙载作为中心,全图分为"听乐"、"观舞"、"休息"、"清吹"及"宴散"五个段落或者说篇章。
各段虽然独立成章,但是又能联系成一个整体。
第一段写韩熙载和宾客们饮酒设宴,听教坊副使李家明的妹妹弹奏琵琶。
第二段写王屋山舞“六么”,韩熙载亲自击鼓伴奏。
第三段写客人宴席散后,主人和诸女伎体息盥洗。
第四段写韩熙载换上便衣乘凉,听诸女伎奏管乐。
第五段写一部分亲近客人和诸女伎调笑。
前两段最传神,主宾有的静听、有的默视,集中注意于弹琴者的手上和歌舞者的身上。
中外美术史作品分析作品分析中国1.赏析董源的《潇湘图》《潇湘图》是五代画家董源的代表作,以横幅形式描绘江南山丘、沙岸、江河纵横的秀美景色,表现了南方的山势平缓、烟雨朦胧、淡然天成的艺术境界。
山头丛林杂树以水墨点染,平沙坡岸间以披麻皴擦描绘而成,开卷处有两位宫装女子并立,滩头列有五人击鼓奏乐,江面舟中有朱衣贵族端坐,后段近岸处有人拉网捕鱼,山水皆以花青运墨点染,平淡幽深,生动地表现出江南气候湿润,烟雨迷蒙的特色。
人物以细笔重彩描绘,神采历历俱足,是董源的传世名作。
2.赏析八大山人的《孔雀牡丹图》《孔雀牡丹图》画了两只空气立于头重脚轻的卵石顶端。
作者于图中画形貌丑陋、白眼向天的孔雀,尾拖翎毛三支,站于不稳的石土之上,以此来表现自己孤傲不群、愤世嫉俗的性格,从而创造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花鸟造型。
八大山人的花鸟画往往从立意、构图和题诗方面表达作者对国破家亡的悲愤凄凉的心境。
同时宣泄着他对现实的强烈不满。
在该幅作品中八大山人借用两只丑陋的孔雀、题诗及其独具风格的落款,通过诗画结合,嘲笑了哪些唯命是从的奴才,具有辛辣的讽刺意味。
3.赏析《霍去病墓石雕》霍去病是西汉汉武帝时的名将,因有战功,封为骠骑大将军,死后陪葬武帝茂陵旁,有大型石雕散置墓旁,以作纪念。
《霍去病墓石雕》多是根据原石自然形态、运用圆雕、浮雕、线刻等手法雕刻而成。
浑厚深沉,粗放豪迈,简称传神。
代表作品有“马踏匈奴”“伏虎”“跃马”等。
石雕散置于封土之上,远望如山石,近看神态十足,是中国现存最早、保存最完整的一批石雕艺术精品。
4.赏析帛画《人物龙凤图》这是1949年在湖南陈家大山楚墓中发现的我国现存最早的绘画作品之一。
此画表现楚国贵族妇女祈祷飞腾的龙凤引导她的灵魂登天升仙的场景。
此画主要采用墨线勾描的表现手法,线条运转有节奏韵律感,用色单纯。
黑白块的对比,点、线、面的结合,使形象有一定的重量感。
此画以墨线勾画,可以认为战国时期已经形成了中国线描人物的传统风格并达到了较高水平。
1.简述xx《清明上河图》三段的内容(1)开首一段是xx的农村风光;(2)中段是以“虹桥”为中心的汴河及其两岸船车运输、交通、手工业和商业、贸易等紧张忙碌的活动(3)后段是城门内外街道纵横交错,店铺林立。
车水马龙的繁华景象。
2.简要说明李迪的《枫鹰雉鸡图》艺术特色(1)是南宋时期难得的一幅大画。
(2)构图新奇巧妙(3)捕捉住形象的瞬间情态,成功地营造出特定情节的气氛和意境(4)笔法严谨,设色雅静,强调景物的质感。
3.分析xx的《xx伎图》答:(1)宫廷君王的奢侈豪华带给宫伎、歌伎的只是一种悲剧。
(2)通过四个盛装的宫伎描绘了五代后蜀孟昶的宫廷生活。
(3)诗的点缀道出了画的主题。
线条细劲、流动,设色妍丽、明快、变化十分丰富。
人物独特的造型特征,突出了宫伎弱不禁风的情态。
(4)整个作品秀润、明朗、简洁、清新。
作者饱受炎凉世态的滋味,通过宫伎的描绘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
4.分析xx的《步辇图》。
答此图为唐代画家xx所画。
绢本设色。
(1)唐代中央政权与边远民族的友好交往促进了政治的稳定和经济的繁荣。
(2)作品描绘的是贞观十五年唐太宗下嫁文成公主与吐蕃王松赞干布联姻事件。
(3)构图均衡,人物主次分明,形象生动,线条匀细挺拔,富有弹性。
设色浓重并适度晕染,效果单纯而明朗。
(4)作品具有历史价值,是现存有关西藏最早的一幅历史画。
阎立本是开一代画风的划时代人物。
5.分析xx年画《xx火车站》(1)画面反映清朝末年民国初期,不同的人在火车站的各种活动;人物活动明确,场面热闹(2)人物衣着、鲜明。
背景不着颜色,但借用树木、阳伞、人物,点明了夏日炎炎的热闹气氛(3)通过表现热闹新颖的火车站这一新事物,表达人们在辞旧迎新,求吉利,向往新事物,歌颂新事物的心里(4)整个画面采用散布的构图手法,产生一种平铺直叙的观赏效果,表现手法上运用变形,增加了趣味性、装饰性。
6.分析xx的《xx居图》。
答(1)元代统治者的荣枯无常使许多汉族文人只得纵情于诗酒。
对中外美术史的经典作品进行作品赏析
1. 《蒙娜丽莎》那神秘的微笑,哎呀,就像一个永远解不开的谜!你看她静静地坐在那里,似笑非笑的表情,让人忍不住想要去探究背后的故事。
她难道不是美术史上最具魅力的存在之一吗?
2. 梵高的《星夜》哇,那旋转的星空简直要把人吸进去!就好像我们也置身于那奇幻的夜晚,感受着梵高内心的激情与狂热。
这画作难道不让你惊叹吗?
3. 大卫雕塑,多么雄伟啊!他站在那里,就如同一个真正的英雄,充满了力量和勇气。
你说他是不是让人感受到了那种阳刚之美呢?
4. 《最后的晚餐》里,每个人的表情都那么生动!就好像他们真的在进行那场紧张的对话,这场景真的太震撼了,不是吗?
5. 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哇塞,那长长的画卷展现出的繁华景象,简直就是一个活生生的古代城市!仿佛能听到集市上的喧闹声,你难道不想去逛逛吗?
6. 莫奈的《睡莲》系列,那柔和的色彩就像一首优美的诗。
它们像是在轻轻地诉说着什么,让人的心情也变得格外宁静,是不是很神奇?
7. 古希腊的雕塑《掷铁饼者》,那完美的姿态,不就像是运动场上最耀眼的明星吗?让人对力量和美有了新的认识。
8. 顾恺之的《洛神赋图》,那飘逸的线条,就如同仙女的裙摆。
画中的故事是那么凄美,怎能不让人陶醉其中呢?
9. 达芬奇的《维特鲁威人》,精准的比例就像一个完美的数学公式。
这难道不是人类对自身探索的一个伟大成果吗?
10. 毕加索的《格尔尼卡》,那扭曲的画面像是在呐喊!它强烈地表达着痛苦与愤怒,让人不得不深思战争的残酷,不是吗?
我觉得中外美术史的这些经典作品真的是人类艺术的瑰宝,它们以各自独特的方式展现着美与力量,给我们带来无尽的震撼和思考。
中外美术史作品赏析1. 《蒙娜丽莎》那神秘的微笑,哎呀,你说那得隐藏着多少故事啊!就像一个充满谜题的宝藏,吸引着无数人去探寻。
每次看到她,我都忍不住想,她到底在笑啥呢?达·芬奇咋就这么厉害,能画出这样让人捉摸不透的微笑呢!2. 梵高的《星夜》,哇塞,那旋转的星空简直太震撼了!这难道不是他内心激情的喷发吗?看着那绚烂的色彩,我仿佛能感受到梵高作画时的狂热与执着,就如同我们对梦想的追求那般不顾一切。
3. 中国的《千里江山图》,那可真是山河壮丽的完美展现啊!你想想,那么长的画卷,每一处细节都那么精美,这得花费多少心血啊!王希孟真的是个天才,把祖国的大好河山描绘得如此令人神往。
4. 古希腊的雕塑《掷铁饼者》,那动态感十足的姿势,不就像运动场上正要拼搏的健儿吗?它生动地体现了力量与美,让人不禁感叹古代艺术家的高超技艺。
5. 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啊,那简直就是北宋生活的全景图!从繁华的街道到忙碌的人们,每一个场景都那么鲜活。
我们不就像是穿越到那个时代的旁观者吗,在欣赏着那时的热闹与喧嚣。
6. 莫奈的《睡莲》系列,那柔和的色彩和光影,就如同梦幻的世界一般。
看着那些美丽的睡莲,我都怀疑莫奈是不是生活在一个童话里,才能画出这样如诗如画的作品。
7. 顾恺之的《洛神赋图》,那浪漫的爱情故事通过画笔展现得淋漓尽致!洛神的飘逸身姿,不正是爱情的美好象征吗?这画作真的能让人沉醉其中啊。
8. 毕加索的《格尔尼卡》,那扭曲的画面,不正是战争的残酷写照吗?看到它,谁能不心痛,谁能不反思战争带来的灾难呢?毕加索用这样独特的方式表达了他对和平的渴望。
9. 敦煌壁画,那可是艺术的宝库啊!那丰富的色彩和多样的题材,不就像一个巨大的宝藏等着我们去挖掘吗?每一幅壁画都有着它独特的魅力和故事。
10. 米开朗基罗的《大卫》,哇,那完美的身材和坚毅的眼神,真的太震撼了!他不就是勇敢和力量的象征吗?站在他面前,我都觉得自己也变得有力量了呢!。
中外美术史经典作品赏析
1. 《蒙娜丽莎》那神秘的微笑,是不是让你特别着迷呀?就好像她在跟你悄悄说着什么秘密呢!想想看,达·芬奇是怎么做到让她的微笑如此有魔力的呀?
2. 《最后的晚餐》里每个人的表情都那么生动,这简直太神奇了吧!这不就像是一场发生在眼前的紧张戏剧吗?
3. 梵高的《星夜》哇,那绚烂的色彩和扭曲的线条,难道不是像在带你进入一个奇幻的世界吗?就如同在梦中遨游一样!
4. 《大卫》那健美的身姿,多让人惊叹啊!好像他随时要从石头里走出来跟你打个招呼呢!
5. 古埃及的壁画,那丰富的内容和独特的风格,不就像是一本打开的历史书吗?讲述着古老的故事。
6. 《呐喊》那惊恐的氛围,是不是让你也感同身受呀?仿佛能听到那声嘶力竭的呼喊呢!
7. 中国的《千里江山图》,那连绵的山脉和波光粼粼的水面,不就是祖国大好河山的壮丽写照吗?真的太震撼了!
8. 古希腊的雕塑,那完美的比例和优雅的姿态,是不是像神一般的存在呀?让人忍不住顶礼膜拜。
9. 《向日葵》那灿烂的黄色,多像阳光洒在脸上的感觉呀!梵高对生命的热爱都在里面了呢。
10. 莫奈的《睡莲》系列,那如梦如幻的光影,不就像是在水上跳起了一场优美的舞蹈吗?真的太美啦!
我觉得这些经典作品真的是人类艺术的瑰宝,每一件都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和欣赏,它们让我们感受到了艺术的无穷魅力和力量。
中外美术史资料第⼀编中国古代美术史第⼀章原始时期美术1. 美术起源的真正原因是什么?2. 新⽯器时代美术发展的具体表现是什么?3. 名词解释:⿊陶彩陶岩画4. 作品分析:⼈⾯鱼纹彩陶盆鹳鱼⽯斧纹彩陶缸红⼭⽂化⽟龙舞蹈纹彩陶盆第⼆章先秦时期美术1. 为什么夏、商、周时代被称为青铜时代?2. 论述《⼈物龙凤帛画》、《⼈物御龙帛画》的时代、主题和艺术特⾊。
3. 战国青铜器的装饰风格特⾊是什么?4. 什么是甲⾻⽂和⾦⽂?5. 作品分析:司母戊⿍⽴鹤⽅壶⼈物龙凤帛画⼈物御龙帛画第三章秦汉时期美术1. 说明霍去病墓⽯雕群的创作年代、主题思想、艺术风格及历史意义。
2. 简要说明秦兵马俑出⼟地点、规模、创作主题思想、艺术成就及历史价值。
3. 何谓画像⽯、画像砖?它们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分析其内容和艺术成就。
5. 简介长沙马王堆出⼟的西汉帛画的内容和艺术表现。
6. 秦汉时代有哪些重要的陶塑和铜雕作品?7. 秦汉书法发展中的书风演变过程及重要碑刻。
8. 作品分析:武⽒祠画像⽯马踏匈奴长信宫灯说唱俑马踏飞燕张迁碑第四章魏晋南北朝时期美术1. 魏晋南北朝的美术较之汉代有哪些重⼤发展?2. 王羲之的书法风格及其历史贡献是什么?3. 魏晋南北朝有哪些具有重要影响的画家?分别对其进⾏简要介绍。
4. 试述顾恺之的时代,⽣平,重要的传世绘画作品以及在理论⽅⾯的贡献。
5. 谢赫《画品》是⼀部怎样的著作?“六法”的内容是什么?在美术评论上有何意义?6. 魏晋南北朝时期⼭⽔画兴起的原因?7. 宗炳《画⼭⽔序》对⼭⽔画提出了哪些重要见解。
8. 简要介绍⼗六国⾄北朝中国三⼤⽯窟艺术的题材、内容和艺术成就。
9. 简述陵墓雕塑的演变、发展、特征及代表作品。
10. 作品分析:⼥史箴图洛神赋图七贤图砖画司马⾦龙墓⽊板漆画第五章隋唐五代时期美术1. 结合历史背景,说明唐代美术发展的特征。
2. 举出唐代有有影响的⼈物画家和作品,按照不同历史阶段试作简要论述。
中外名画赏析作品在艺术史上,名画是指那些具有卓越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的绘画作品。
这些作品不仅反映了艺术家的创作才华,更是对当时社会、文化和历史的生动记录。
中外名画涵盖了各个时期、各种风格和流派,每一幅作品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价值。
在本文中,我们将一起赏析一些中外名画作品,探索它们的艺术魅力和历史意义。
首先,让我们来欣赏一幅中国名画《清明上河图》。
这幅作品是北宋画家张择端的代表作,描绘了当时京师东京(今北京)城市的繁华景象。
画面上人物众多,有商贩、行人、官员等,生动地展现了当时社会的繁荣和多彩生活。
画家运用了细腻的笔触和精湛的构图技巧,使得整幅画面充满了活力和细致的细节,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这幅作品不仅是中国绘画史上的经典之作,更是对中国古代社会生活的珍贵记录,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
接下来,让我们转向西方艺术,欣赏一幅名画《蒙娜丽莎》。
这幅作品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画家达·芬奇的代表作,被誉为世界上最著名的肖像画之一。
画中的女性神秘而优雅,微笑着凝视着观者,给人一种神秘而迷人的感觉。
达·芬奇运用了光影的技巧和细致的表现力,使得这幅肖像画具有了超凡的艺术魅力。
《蒙娜丽莎》不仅是达·芬奇的杰作,更是对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社会和文化的生动记录,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除了这两幅经典的名画之外,还有许多其他的中外名画作品,每一幅作品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价值。
例如,荷兰画家凡·戴克的《夜巡》,法国印象派画家莫奈的《睡莲》,美国艺术家华盛顿·克劳斯的《自由引导人民》,都是世界艺术史上的经典之作,展现了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艺术风貌和文化内涵。
通过赏析这些中外名画作品,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艺术史的发展和演变,感受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表达方式,体会艺术对社会、文化和历史的重要影响。
每一幅名画都是艺术家对世界的独特诠释,是对人类文明的珍贵贡献。
因此,我们应该珍惜这些名画作品,传承和弘扬艺术的精神,让艺术继续为人类社会带来美的享受和思想的启迪。
6作品分析题1.徐悲鸿的《群马图》P187/552.梁楷《泼墨仙人图》P185/42答:(1)创作背景及地位:现存最早、与画院画风决绝、独树一帜、创“减笔”画(2)用笔与用墨:细笔勾神态、阔笔横涂竖扫、墨色淋漓(3)形象特征及寓意:夸张头额、五官很小、垂眉细眼、扁鼻撇嘴、醉态可掬、诙谐滑稽、表现了思想境界和生命态度。
笔简神具、自然潇洒,表现出既洞察世事又难得糊涂(4)总述(用墨技法及风格):没有细节刻画、淋漓水墨、浑重清秀、粗阔含蓄3.将昭和《流民图》4.黄公望《富春山居图》P177/5答:总述:作者(黄公望)目的(为无用师所绘)地方(浙江富春江)手法(用墨淡雅、疏密得当、墨浓淡干湿并用)(1)取法及水墨特色:荆浩、董源。
取水墨或浅绛色作画,淡墨干皴、苍润雄厚(2)地区:苍润精炼的笔墨和优美动人的意境描绘了浙江富阳以及富春江(3)描绘重点:没有拘泥于细微描画,把握整体风貌,以潇洒笔墨抒发意趣(4)影响:巨作、启发和影响5.顾恺之《洛神赋图》P179/13答:总述(来源、场景):曹植《洛神赋》、曹植与洛神相逢,但是洛神却无奈离去(1)题材扩大(2)情节:根据《洛神赋》创作的主题思想塑造形象安排情节、哀怨缠绵的连环画图(3)手法与效果:神情刻画生动、主题内容突出。
手法写实,线条简练漂逸,色彩典雅鲜丽,富于装饰性(4)墨色变化:注重浓淡干湿,层次变化、远近空间感6.东汉《击鼓说唱俑》P178/10 7.王希孟《千里江山图》P182/31答:(1)总述(作者、年龄、类属):王希孟、18岁、12米绢(2)表现手法:咫尺千里、散点透视、笔法精微、色彩浓烈、气势宏大(3)刻画重点:传统青绿山水,着重画壮阔(4)光感表现:色调的浓淡虚实,表现明灭隐现、高低远近、阳光扑面;河水的波光闪烁体现强烈的光感(5)地位:巨制8.阎立本《步辇图》P178/7答:总述(作者朝代类属):唐阎立本、绢本设色(1)政治背景:中央政权与边远民族友好交往(2)描绘事件:唐太宗下嫁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3)艺术特色:构图均衡、人物主次分明、线条匀细挺拔、设色浓重适度渲染、效果单纯明朗(4)历史价值:现存有关西藏最早的历史画9.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P177/3答:总述(朝代、形式、事件):五代南唐、连环长卷、韩熙载家开宴行乐(1)政权背景:摇摇欲坠、悲观失望、疏狂自放以蒙蔽朝廷耳目(2)五个场面:听琴、观舞、休憩、赏乐、调笑,尽情声色、颓唐放纵(3)技法:人物性格生动有深度,衣纹严谨又简练,着色浓重,配以淡彩,间隔黑白(4)价值:研究音乐史、舞蹈史、工艺史的宝贵资料10.张择端《清明上河图》P176/1答:总述(作者地位类属):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清明上河图》、风俗画(1)描绘内容:宋徽宗时代首都汴京郊区和汴河两岸的建筑和人民生活状况(2)手法与取景:大手笔与精细手笔结合,既具形象性、诗情画意又具本质特征的事物场面及情节(3)构图与画法:散点透视,布局有序,内容丰富,主题突出;线描淡菜(4)成就及价值:体现风俗画最高成就、文献价值(宋代城市生活、民俗、服饰、建筑、工商、交通)11.范宽《溪山行旅图》P182/28答:(1)总述(作者、整体感):北宋范宽、巍峨山峰、高山仰止(2)分布景色:杂树丛生、飞瀑直泻而下、林木葱茏、驴群缓缓前进、增添了生气、点题作用(3)墨法与皴法:笔墨浓重粗壮,沉雄之中见精微、雨点皴(4)徐悲鸿的评价:国宝、最钦佩12.达·芬奇《蒙娜丽莎》P189/62答:总述:达·芬奇(1)时代背景:确立了个人价值,肯定现实生活(2)人物身份:资本主义上升时期一位城市有产阶级妇女(3)人物气质及表现:仪态安详、表情平静、金字塔形构图、空气透视法(4)构图改变:透视点上升,使构图呈金字塔形(5)手的刻画:柔嫩、精确展示身份、地位,显示精湛画技和自然洞察力13.罗丹《思想者》P193/86答:总述(来历、人物动态、形象):《地狱之门》中的一部分,俯身低头、手撑着下巴,陷于痛苦沉思(1)蓝本:但丁,结实的裸体劳动者形象(2)形象特质:悲剧性和生命力,具有复杂思想(3)有内在“动感”:沉稳凝重的姿态14.马蒂斯《红色的和谐》P190/68答:(1)作者主题及内容:马蒂斯,女主人摆放果盘,主题意义微不足道(2)颜色的运用及处理:红绿对比,强烈视觉冲击,三维立体向二维平面压缩,平面化、单纯化、装饰性,赏心悦目(3)作品风格:背离粗野,趋于宁静和谐15.伦勃朗《夜巡》P190/67答:总述(地位):艺术和生活的重要转折点(1)创作背景:风俗题材性质、团体肖像画(2)场景:阿姆斯特丹射击手执行任务即将出发(3)处理方法:富有戏剧性,动态各异、形象生动、明暗强烈(4)价值:打破巴洛克风格的豪华与奢侈、现实主义艺术、在艺术性或思想性上具有价值16.米开朗基罗《大卫》P192/81答:(1)意义:里程碑、充满意志与力量的雕塑风格(2)大卫的形象及气质:健壮、结实,表现顽强、坚定和正义的精神气质和无畏、自信的人格意志(3)反映人的本质属性:英雄品格、人的意志17.蒙克《呐喊》P190/70答:(1)作品类属及意义:蒙克“生命组画”最为强烈最富刺激(2)人物形象(笔法、精神状态):极度夸张的笔法;变了形的人,极端、孤独、苦闷、恐惧(3)作品特色:构图(旋转动感、节奏粗犷强烈)形象扭曲变形(4)形象及象征意义:象征、隐喻、夸张,情感表现极致,揭示忧虑和恐惧18.梵高《向日葵》P196/97答:(1)创作地点:法国南部(2)画面笔触与色彩:充满运动感、旋转笔触,色彩单纯强烈,充满智慧灵气(3)画面感染力:为画面效果感动,激情喷薄,融入到梵高的感情中去(4)寓意:带有原始冲动和热情的生命体19.毕加索《格尔尼卡》P193/85答:(1)创作背景及意义:毕加索,具有重大历史意义。
一、古希腊美术(1)特点:写实美与理想美的完美结合(2)代表作品:《米洛斯的阿芙罗狄特》《米洛斯的阿芙罗狄特》(希腊)(大理石雕刻,高202厘米,约作于公元前150年,巴黎卢浮宫藏)古希腊雕刻的美名,莫过于这座《米洛斯的阿芙罗狄特》。
这一作品因为1820年发现于爱琴海中的米洛斯岛而得名。
它是用两块大理石合雕而成的,接缝处在裸露的躯干与衣服的交界处。
端庄的身体,丰腴的肌肤,典雅的脸庞,娟美的笑容,微微扭转的站势,这一切构成一个十分和谐而优美的姿态。
尽管雕像的双臂残缺,但由于年代久远,人们欣赏的心理已产生积淀,断臂反而诱发出人们美好的想象,从而增强了人们的欣赏趣味,使人们愈加觉得它非同凡响。
从艺术风格上看,它融合了希腊雕刻中的崇高与优美的两种风格。
它那阔大而简洁的手法,使人联想起菲狄亚斯在帕特农神庙上创造的庄严崇高的雕刻;它那端庄优美的身姿和容貌,又使人联想起普拉克西特列斯塑造的优美而抒情的女性人体雕刻。
无怪乎19世纪法国的雕塑大师罗丹要称这一雕像为“古代的神品”。
这座古希腊神话中爱与美的女神雕像,造型匀称和谐,体态婀娜自然.仪态万方而又庄重典雅,集中体现出女性美丽和青春永恒的魅力,由于其外在形体美和内在精神美的高度和谐统一而具有不朽的审美价值.《掷铁饼者》米隆历史背景公元前449年到公元前334年是希腊雕塑艺术的全盛时期,艺术史上称为“古典时期”,大量优秀的雕塑作品出自这个时期,《掷铁饼者》就是现存流传最广的艺术杰作之一,也是古希腊著名雕塑家米隆的代表作。
这个作品是古希腊雕塑艺术的里程碑,显示出希腊雕刻艺术已经完全成熟。
雕塑赞美了人体的美和运动所饱含的生命力,表现了作者高超的艺术技巧。
虽然原作已经失传,但我们仍能从复制品中感受到那生命力爆发的强烈震撼,也是我们研究古希腊雕刻的重要资料。
艺术价值《掷铁饼者》取材于希腊的现实生活中的体育竞技活动,刻画的是一名强健的男子在掷铁饼过程中最具有表现力的瞬间。
作品分析中国1.赏析董源的《潇湘图》《潇湘图》是五代画家董源的代表作,以横幅形式描绘江南山丘、沙岸、江河纵横的秀美景色,表现了南方的山势平缓、烟雨朦胧、淡然天成的艺术境界。
山头丛林杂树以水墨点染,平沙坡岸间以披麻皴擦描绘而成,开卷处有两位宫装女子并立,滩头列有五人击鼓奏乐,江面舟中有朱衣贵族端坐,后段近岸处有人拉网捕鱼,山水皆以花青运墨点染,平淡幽深,生动地表现出江南气候湿润,烟雨迷蒙的特色。
人物以细笔重彩描绘,神采历历俱足,是董源的传世名作。
2.赏析八大山人的《孔雀牡丹图》《孔雀牡丹图》画了两只空气立于头重脚轻的卵石顶端。
作者于图中画形貌丑陋、白眼向天的孔雀,尾拖翎毛三支,站于不稳的石土之上,以此来表现自己孤傲不群、愤世嫉俗的性格,从而创造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花鸟造型。
八大山人的花鸟画往往从立意、构图和题诗方面表达作者对国破家亡的悲愤凄凉的心境。
同时宣泄着他对现实的强烈不满。
在该幅作品中八大山人借用两只丑陋的孔雀、题诗及其独具风格的落款,通过诗画结合,嘲笑了哪些唯命是从的奴才,具有辛辣的讽刺意味。
3.赏析《霍去病墓石雕》霍去病是西汉汉武帝时的名将,因有战功,封为骠骑大将军,死后陪葬武帝茂陵旁,有大型石雕散置墓旁,以作纪念。
《霍去病墓石雕》多是根据原石自然形态、运用圆雕、浮雕、线刻等手法雕刻而成。
浑厚深沉,粗放豪迈,简称传神。
代表作品有“马踏匈奴”“伏虎”“跃马”等。
石雕散置于封土之上,远望如山石,近看神态十足,是中国现存最早、保存最完整的一批石雕艺术精品。
4.赏析帛画《人物龙凤图》这是1949年在湖南陈家大山楚墓中发现的我国现存最早的绘画作品之一。
此画表现楚国贵族妇女祈祷飞腾的龙凤引导她的灵魂登天升仙的场景。
此画主要采用墨线勾描的表现手法,线条运转有节奏韵律感,用色单纯。
黑白块的对比,点、线、面的结合,使形象有一定的重量感。
此画以墨线勾画,可以认为战国时期已经形成了中国线描人物的传统风格并达到了较高水平。
5.赏析赵佶的《芙蓉锦鸡图》全图设色艳丽,绘芙蓉及菊花,芙蓉指头微微下垂,枝上立一五彩锦鸡,扭首顾望花丛上的双蝶,比较生动地描写了锦鸡的动态。
这种表现形式在宋代花鸟画中很流行。
五彩锦鸡、芙蓉、蝴蝶虽均为华丽的题材,但此构图不同于一般装饰,而充满了活趣。
加以双勾笔力挺拔,色调秀雅,线条工细沉着;渲染填色薄艳娇嫩,细致入微,实达到了工笔画中难以企及的形神兼备、富有逸韵的境界。
6.赏析马王堆T字形帛画属两汉时期作品。
帛画全长2米,画面结构分为上、中、下三段。
上段绘日、月、升龙及人面蛇身的始祖像,象征天上境界;中段绘墓主人出行、宴请等人间生活;下段绘有神怪、龙蛇等地下的生物。
其主题是引魂升天。
墓主形象或正或正侧面,形象服饰刻画的惟妙惟肖。
构图上通过穿壁的蛟龙,将人间、地下连为一体,又通过昂扬的龙首,构成升天的气氛,将画面三部分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线条刚劲匀称,设色沉着雅致。
对研究我国古代绘画的历史具有重要的价值。
7.赏析秦汉陶俑《乐舞杂技俑盘》1.作品共塑21人,其中表演者7人,乐器伴奏者7人,观赏者7人。
2.分组排列,身份有所体现。
在粗轮廓的飞扬流动中,体现出一种力量、运动的气势和欢乐热闹的气氛。
3.造型古拙、夸张、神态鲜明生动,俑人有动有静,再加上用朱、黄、粉、赭等色彩描绘,更增加了艺术形象的生动性。
8.赏析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此画全卷长近12米,绢画。
画卷兼具精工和神韵两大特色,大有青绿着色,细致富丽,呈唐人之风,全面继承了隋唐以来青绿山水的表现手法,突出石青石绿的厚重、苍翠效果,使画面爽朗富丽。
王希孟充分运用了中国山水画”咫尺千里“的表现手法,散点透视,以精微的笔法、浓烈的色彩、宏大的气势,描绘了祖国山河的辽阔和壮美。
本图采用传统的青绿山水画法,画出了千里江山的壮阔;通过色调的浓淡虚实,表现山水的明灭隐现和景物的高地远近,产生一种阳光扑面的感觉。
9.赏析崔白的《双喜图》是宋代崔白的代表作。
画中在肃杀秋风中飞鸣的山雀和被惊扰的也已之间形成明显的呼应关系。
《双喜图》运用工瑾与粗放相结合的笔法,用工笔双钩填彩描绘山鹊,用半工半写或完全写意的笔法描绘枯木、衰草和山坡。
崔白花鸟画创作中兼工带写的独特技法,打破了“皇家富贵”对北宋宫廷花鸟画的垄断局面,给当时的花坛带来清新之风。
10.赏析梁楷的《太白行吟图》此画是宋代梁楷减笔人物画的代表作之一。
寥寥数笔就把“诗仙”那种纵横飘逸、才思横溢的风度神韵勾画得惟妙惟肖。
画家不拘泥于琐末细节,而是突出诗人的性格特征,选取最能反映诗人精神状态和思想情绪的瞬间动作加以概括的描绘。
虽是逸笔草草,却言简意赅,以一当十,毫无雕琢造作之气,将人物神韵的刻画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梁楷的减笔画对明清及现代画家的创作有着重要的影响。
11.赏析徐悲鸿的《群马图》《群马图》作于1940年,徐悲鸿采用了豪放的泼墨和劲秀的线描写意方法,着重刻画出马的神韵和气质。
画中的马雄峻、矫健、轻疾,颇有“瘦骨铜声”之美感,奔马强壮有力、生气勃勃,这幅画不仅表现了马的精神和特征,更赋予了画家自己的个性和理想——为振兴民族艺术而奋斗。
12.赏析蒋兆和的《流民图》《流民图》是蒋兆和先生最重要的代表作,表现了逃难人民的悲惨生活。
在构图上多为半身特写,画家注重对人物个性的刻画,笔墨侧重悲怆氛围,烘染愤慨情绪的宣泄,具有强大的艺术感染力,蒋兆和以浑厚有力的笔触诉讼战争,与所有不幸的人们一起呼吁和平,《流民图》正以前所未有的宏大、悲壮,为现代中国水墨人物画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艺坛上确立了不朽的地位。
13.赏析王式廓的《血衣》王式廓,中国现代油画家、版画家。
《血衣》是作者以在华北地区参加特地改革运动所积累的生活体验与素材为基础而创作的大型素描(油画稿),也是曾经引起广泛社会反响的杰出革命历史画。
它以一位农村妇女手持的血衣作为揭示主题和画面情节的中心,用一系列饱受封建剥削和摧残的农民形象组成了控诉斗争的宏大场面,表现了农民的痛苦、仇恨与斗争激情,展现了民主革命所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历史变化和人民群众当家做主的时代的到来。
作品场面宏大,人物众多,作者真实、生动地刻画了不同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内心世界,富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14.赏析马远《寒江独钓图》马远,南宋四大家之一。
《寒江独钓图》画一叶扁舟,几道水波,一个老翁独坐船头,专心致志地在钓鱼。
画面大片空白,这些空白既表现水,又表现天,正是水天一色,给人无边无际的感觉,也加强了江面上寒意萧索的气氛,突出了“寒江独钓”中“寒”的境界,同时显得老翁格外孤独,进一步突出了“独”的境界。
画家在构图上巧妙地利用空白,达到了独特的境界,这也是中国古代绘画的重要特色之一。
15.赏析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1.《富春山居图》是元朝画家黄公望的作品,以苍润精炼的笔墨和优美动人的意境,描绘了浙江富阳一代的山容水貌和富春江上的旖旎风光。
2.全图用墨淡雅,山和水的布置疏密得当,黑白浓淡、干湿并用,极富于变化,以洒脱的笔墨抒发作者的主观意趣。
3.《富春山居图》被称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堪称古代山水画中的巨作,对后代画家具有深刻的启发和影像。
16.赏析顾恺之的《洛神赋图》1.作品是根据曹植的《洛神赋》进行创作的,描绘的是曹植与洛神相逢,但是洛神却无奈离去的情景,画出了一副哀怨缠绵的连续图卷。
2.人物神情刻画生动,主题内容突出,手法写实。
线条简练飘逸,色彩典雅鲜丽,整个画面环境富于装饰性。
3.用墨上注重浓淡干湿的变化而产生的层次变化和远近空间感。
4.画面采用中国画传统透视手法,将多个环节横向排列,形成一幅具有完整情节的绘画。
17.赏析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女史箴图》为东晋人物画家顾恺之的代表作品,是顾恺之根据西晋张华的文学作品《女史箴》而画。
画中人物以线造型,线条优美流畅,富有节奏感。
全画共九段,选取当时贵族妇女生活片段进行描绘,意在向宫中妇女讲解和规劝封建道德规范。
《女史箴图》描绘宫中女子正对镜梳妆,其神情娇柔矜持,人物形象的塑造具有时代特征,是贵族女子的典型做派,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画面右上方有“人咸知修其容,莫知饰其性”的告诫之语,意在劝诫宫中女史做到内外皆修。
18.赏析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1.宋初市民阶层的形成,出现了以世俗生活为中心内容的风俗画2.通过郊野、汴河。
街市三个段落,展现了北宋都城汴梁河两岸清明时节的街市景象。
3.构图采用散点透视。
布局有序,内容丰富,主题突出。
采用线描淡彩画法,并紧密结合对象的质感特征。
4.体现了中国古代风俗画的最高成就,对研究宋代的城市生活以及民俗、服饰、建筑、工商、交通等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
19.赏析东汉《击鼓说唱俑》出土于四川成都汉墓,塑造了一位坐姿老年说书艺人的形象。
他手舞足蹈,眉飞色舞,一副幽默滑稽的样子,使观者如闻其声,如临其境。
此俑造型简括,形体动态略加夸张,面目表情生动传神,表现了一个诙谐幽默的艺术家形象,反映了汉代人注重内在神韵表达的艺术特色。
20.赏析范宽的《溪山行旅图》是北宋范宽的代表作。
一座巍峨的山峰占满了大半个画面,给人以“高山仰止”之感;山顶杂树丛生,一线飞瀑从山腰直泻而下;山脚下巨石纵横,铃木葱葱茏茏,山路上有行脚商人赶着驮货的驴群缓缓前进,它既给幽静的善领增添了生气,又起着点题的作用。
该画中山石树木全用短条子皴和点簇、戗壁之法画成,也称“雨点皴”。
从整个画面看,笔墨浓重粗壮,通幅无一败笔,于沉雄之中见精微。
21.赏析五代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1.画面通过听琴、观舞、休闲、赏乐、调笑五个场面,形成了一幅既独立又相互联系的画面。
2.构思严谨,人物性格刻画生动而有深度。
衣纹组织严谨而又简练。
设色以浓重色调为主,配以淡彩,间隔以大块的黑白,起着同一画面的作用。
3.《韩熙载夜宴图》在绘画史上有重要价值,也是研究音乐史、舞蹈史、工艺史的宝贵资料。
22.赏析展子虔的作品《游春图》1.《游春图》的作者是展子虔,《游春图》是画家唯一的传世作品,也是迄今为止中国存世最古老的画卷之一。
2.表现了贵族游春的主题,展现了贵族生活的优雅舒适,图中山、树、屋宇,在山后白云的映衬下,格外明丽可人。
重叠的山冈,平远的河水,获得了“远近山川,咫尺千里”的效果。
3.全图采用俯瞰式构图,以青绿勾填法描写山川、人物、尚无皴法,任务直接以粉点染。
游乐于山川的人物以及画面所呈现出来的春天的气息,显然是在追求“画外有情”的艺术境界。
4.《游春图》的出现,结束了山水画“人大于山和水不容泛”的早期幼稚阶段,展示出山水画已由六朝以来的萌芽状态而趋向于成熟。
《游春图》作者是北周末隋初杰出画家展子虔。
《游春图》既是他唯一的传世作品,也是迄今中国存世最古老的画卷。
赏析:《游春图》描绘的是春天的景象,画中四处点缀着春天点染出的绿色,那些尚未长叶的树枝,也似乎感受到阳光的暖意,正欲萌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