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生对《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政策态度的研究
- 格式:doc
- 大小:29.00 KB
- 文档页数:7
年月总第期2013668《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执行对山西省大学生体能干预效果及影响因素研究宋志伟(太原理工大学体育学院,山西 太原 030024)摘 要:本文采用横剖面调查法,主要分析2000-2005年和2005-2010年山西省学生体能测试数据的变化规律,初步探讨《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近10年以来工作成效。
结果发现,学生肺活量水平普遍提高;下肢爆发力水平提高,但是与之存在高相关的速度素质没有得到根本扭转;肌肉耐力水平持续下降,与体格发育趋势呈现反向发展。
可以认为,随着国家各项政策对高校体育教学过程、课余体育活动的指导干预,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关键词:《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政策指导;体能干预效果;大学生中图分类号:G804.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51X(2013)06-099-03投稿日期:2013-05-13作者简介:宋志伟(1963~),副教授,本科。
研究向:学生体质健康。
当代大学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拥有健康的体魄是根本条件。
2005年山西省汉族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数据分析显示,反映学生体能的如肺活量、耐力、速度、肌力等指标的测试成绩自1985年以来,继2000年、2005年持续呈现下降趋势。
同期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显示,我国汉族学生肺活量、耐力、爆发力、力量耐力等指标均呈现下降趋势。
针对青少年体能的持续下降问题,继2002年《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试行开始,2007年修改、颁布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督促以及干预各基层学校逐步开展了体育活动,并且每学年以学校为单位进行测试数据的上报工作。
通过对照10年期间山西省大学生体能的变化,及时了解和掌握影响学生体能的因素,为山西省高等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发展规划和干预政策制定提供客观、科学的依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为了便于测试数据的准确性、延续性,采用2000年、2005年、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调研山西省大学生调研点的测试资料。
简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目的及意义
1、对于贯彻落实《体育法》《全民健身计划》和《学生体育工作条例》,促进和保证体育课教学,以及早操、课间操和课外活动的开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2、有利于学生按照要求参加体育锻炼,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和自觉参加体育活动行为习惯的养成。
3、通过这些标准的测试和评价,有效地促进了学校体育工作的展开,对于学校体育评价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是学校体育总体评价的重要内容。
我国学生体质健康测量与评价制度的演变和发展,是与我国不同时期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和教育的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是与全国提高青少年的身体健康素质、满足国家对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和培养人才战略的基本要求相一致的。
扩展资料:
当代大学生是知识智慧的载体,将来他们担负着建设国家发展社会的重任。
大学生不仅要有智慧的头脑,也要有健康的体魄。
但当代大学生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对自己身体健康状况的了解都比较缺乏。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的目的是为了贯彻落实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的“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的精神,促进学生积极地参加体育锻炼,上好体育课,增强学生的体质和提高健康水平,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第41卷第2期Vol.41No.2山东体育科技ShandongSportsScience&Technology2019年4月April2019关于大学生对«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政策态度的研究刘丽萍ꎬ陈善平ꎬ潘秀刚ꎬ张中江ꎬ成英澜(西安交通大学ꎬ陕西西安㊀710049)摘㊀要:目的:系统分析大学生对«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政策的态度ꎮ方法:采用NVivo8.0软件对41名大学生调查资料质性分析ꎮ结果:大学生对«标准»政策内容认知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㊁执行认知中的实施情况㊁效果认知中的身体健康表现出积极的态度ꎬ其余方面认知消极ꎻ大学生对«标准»政策的满意度比较消极ꎻ大学生在«标准»行为中除了在努力行为方面表现积极外ꎬ其余在锻炼㊁逃避和失范方面表现消极ꎮ结论:大学生对«标准»政策的态度呈现出15个特有的维度ꎬ为我们从心理学角度研究«标准»政策提供了理论框架ꎻ大学生对«标准»政策的认知㊁满意度和行为三者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ꎬ且具有 马太效应 ꎮ关键词: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ꎻ态度ꎻ大学生中图分类号:G80-05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文章编号:1009-9840(2019)02-0026-05Undergraduates'attitudestowardNationalStudentPhysicalHealthStandardLIULi-pingꎬCHENShan-pingꎬPANXiu-gangꎬZHANGZhong-jiangꎬCHENGYing-lan(DeptofP.E.ꎬXi'anJiaotongUniversityꎬXi'an710049ꎬShaanxiꎬChina)Abstract:Objective:Toanalyzeundergraduates'attitudestowardtheNationalStudentPhysicalHealthStandard.Method:Thispaperdidaqualitativeanalysisof41undergraduatesbyNVivo8.0Software.Results:Undergraduatesshowapositiveattitudetowardsthenecessityandimportanceincontentcognitionꎬtheimplementationinexecutivecognitionandthephysicalhealthintheeffectcognitionꎬwhileanegativeattitudetowardstheotherparts.Undergraduates'satisfactionwiththeStandardpoliciesisalsonegative.OtherthanthepositiveattitudetowardthebehavioreffortintheStandardbehaviorsꎬundergraduatesarenegativeinexerciseꎬavoidanceandanomie.Discussion:Undergraduates'attitudestowardtheStandardshow15typicaldimensionsꎬwhichprovidetheoreticalframeworktotheanalysisoftheStandardfromtheperspectiveofpsychology.Cognitionꎬsatisfactionandbehaviorofundergraduates'attitudestowardtheStandardinteracteachotherandcausetheMatthewEffect.Keywords:NationalStudentPhysicalHealthStandardꎻattitudesꎻundergraduates收稿日期:2018-12-07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3BTY036)ꎬ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2013)ꎮ作者简介:刘丽萍(1976-㊀)ꎬ女ꎬ陕西扶风人ꎬ博士ꎬ副教授ꎬ研究方向体质健康与性别研究ꎮ㊀㊀«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是我国教育部及国家体育总局正式颁布的一项体育政策ꎬ该政策对我国学生体质健康作出了最基本的要求ꎬ规定每学年必须对学生进行体质测试ꎬ旨在鼓励和引导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ꎬ提高我国学生的体质健康[1]ꎮ实践证明ꎬ一项好的政策能否达到预期的结果ꎬ不是政策制定主体一厢情愿的事情ꎬ也不是政策执行主体所能够完全决定的ꎬ而是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策适用主体的态度[2]ꎮ假如政策的适用主体并没有服从政策的意愿ꎬ就会导致政策实施的无效或失败ꎮ因此ꎬ针对大学生对«标准»政策态度的深入研究ꎬ不仅有利于«标准»政策的贯彻和落实ꎬ而且为«标准»政策实践提供理论支持ꎮ现有对«标准»政策的研究ꎬ大部分停留在政策内容和执行主体上ꎬ重在对«标准»政策的目的㊁意义㊁测试数据㊁现状与问题等方面进行研究ꎬ很少从政策的适用主体方面进行研究ꎬ也很少从心理学角度研究学生对«标准»政策的态度ꎮ本文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从大学生入手ꎬ自下而上分析和构建62刘丽萍ꎬ等㊀关于大学生对«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政策态度的研究No.22019了大学生对«标准»政策态度的内容及理论研究框架ꎬ丰富了«标准»政策的研究领域ꎬ为以后对«标准»政策的态度研究提供了研究思路和理论基础ꎮ1㊀研究对象与方法1.1㊀研究对象和资料收集抽取陕西省3所高校60名大三或大四的学生ꎬ其中男女各30名ꎬ通过电子邮件向其发送开放性调查问卷ꎬ最后有效回收问卷41份ꎬ其中男生19人ꎬ女生22人ꎬ约4万字左右ꎮ1.2㊀资料分析采用中文版NVivo8.0分析软件ꎬ依据心理学中态度研究的理论框架ꎬ紧扣资料内容ꎬ识别出大学生«标准»政策态度的三级指标ꎮ2㊀结果与分析2.1㊀«标准»政策态度心理学研究中ꎬ态度是由认知㊁情感㊁行为三部分组成ꎬGagne和Briggs将态度定义为一种内在状态ꎬ它将影响人们对待外界环境(包括人㊁事和物)的行为方式ꎮ态度无法直接被观测ꎬ但可以由行为反映出来[3]ꎮ陈善平对阳光体育政策的态度定义为学生㊁教师等对阳光体育相关政策的认知㊁情感和行为意向等心理倾向[4]ꎮ基于此ꎬ本研究把学生对«标准»政策的态度定义为学生对«标准»政策所持有的正向或负向的认知㊁情感和行为倾向[5]ꎻ大学生对«标准»政策内容的知晓度和评价定义为«标准»政策认知ꎻ大学生对«标准»政策的满意或不满意ꎬ喜欢或不喜欢的情感体验ꎬ定义为«标准»政策满意度ꎻ大学生参加«标准»政策活动的行为反应倾向定义为«标准»政策的行为ꎮ基于对以上的概念鉴定后ꎬ我们对«标准»政策的资料进行开放性编码(如表1)ꎬ初步归纳出565个自由节点ꎬ并对自由节点进行归纳ꎬ重命名形成22个二级编码树节点ꎬ最后结合社会心理学领域对态度的研究分类及政策分析框架ꎬ对这22个二级自由节点反复阅读㊁比较和分析ꎬ进一步对二级节点的内容进行调整㊁合并ꎬ归结到态度所包含的5个理论维度下ꎮ通过主轴编码后ꎬ«标准»内容认知㊁«标准»执行认知㊁«标准»效果认知归为一类ꎬ总称为认知ꎬ这样的分类与通常对公共政策分析内容保持一致ꎮ通过开放式编码㊁主轴编码㊁选择性编码的程序从认知㊁满意度和行为三个类别研究学生对«标准»政策的态度ꎮ比较而言ꎬ认知成分的内容比较丰富ꎬ含有373个参考点ꎬ其中«标准»内容认知有175个ꎬ«标准»执行认知有83个ꎬ«标准»效果认知115个ꎻ«标准»满意度的内容相对较少ꎬ含有105个参考点ꎬ其中«标准»内容满意度38个㊁«标准»执行满意度10个㊁«标准»效果满意度57个ꎻ行为参考点最少ꎬ含有87个ꎮ显然ꎬ大学生对«标准»政策认知参考点数最多ꎬ其次是«标准»满意度参考点数ꎬ最后是«标准»行为的参考点数ꎬ说明大学生对于实践当中的客观事物的表述顾虑较小ꎬ而对于自己内心的状态表述比较戒备ꎮ表1㊀«标准»态度一览表主轴编码(点数)节点数内容认知(175)内容合理性(80)㊁内容必要性(40)㊁内容重要性(36)㊁内容可行性(19)执行认知(83)实施过程(36)㊁教师作用(3)㊁过程管理(6)㊁教学情况(8)㊁测试情况(10)㊁科学性(7)㊁重视度(13)效果认知(115)锻炼意识(46)㊁健康(35)㊁身体体验(21)㊁结果公平(13)满意度㊀(105)«标准»内容满意度(38)㊁«标准»执行满意度(10)㊁«标准»效果满意度(57)行为㊀㊀(87)锻炼(62)㊁逃避(3)㊁失范(3)㊁努力(19)2.2㊀«标准»内容认知通过开放编码㊁主轴编码㊁选择编码三个阶段ꎬ根据资料内容表述分为积极和消极两方面ꎬ如表2㊁表3㊁表4㊁表5和表6ꎮ公共政策分析是针对公共政策文本的逻辑合理性㊁科学性及可行性进行分析[6]ꎮ在质性分析软件中ꎬ把大学生对«标准»内容认知进行关联编码(如表2)ꎮ总体上来看ꎬ学生对«标准»政策内容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认知比较积极ꎬ对«标准»政策内容的合理性和可行性认知表现出较为消极的态度ꎮ2.3㊀«标准»执行认知政策执行是最重要的环节ꎬ已有研究指出:体育教师是«标准»政策的具体执行者和主要推动者ꎬ强调对学生的激励功能ꎬ才能搞好«标准»测试工作[7]ꎮ利用质性分析软件ꎬ主要归纳为7个主题(如表3):(1)实施过程是指学生对学校是否每年积极组织«标准»测试的认知ꎻ(2)教师作用是指学生对体育教师在«标准»测试工作中是否认真负责的认知ꎻ(3)过程管理是指学生对«标准»实施过程是否管理严格的认知ꎻ(4)教学情况是指学生对体育课上对«标准»内容是否进行了教学和训练的认知ꎻ(5)测试情况是指学生对«标准»测试安排是否井然有序的认知ꎻ(6)科学性是指学生对请假和不及格的同学有没有补测机会的认知ꎻ(7)重视度是指学生对«标准»测试成绩的奖惩力度认知ꎮ总体上来看ꎬ学生对«标准»政策除了实施情况认知积极外ꎬ其余6个方面认知消极ꎬ但是分析点数差异ꎬ我们可以看出实施情况的积极认知点数为33个ꎬ与41名学生人数相比达到65%ꎻ消极认知的点数比例分别为:教师作用约占7%ꎬ过程管理约占15%ꎬ教学情况约占20%ꎬ测试情况约占24%ꎬ科学性约占10%ꎬ72山东体育科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第41卷㊀㊀㊀㊀㊀㊀㊀㊀总第179期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2019年第2期重视度约占29%ꎮ从以上可以看出ꎬ消极认知只有少数人提到ꎮ表2㊀«标准»内容认知一览表主轴编码关联编码节点数积极的认知%节点数消极的认知%政策必要性40有利于学生21ꎬ有利于国家1487.5%怀疑目的3ꎬ不了解212.5%内容合理性80了解18ꎬ项目合理13ꎬ科学人性342.5%项目不合理38ꎬ不科学人性5ꎬ不了解357.5%认知可行性19对政策支持认可2ꎬ可行性747.4%提高可行性6ꎬ完善评价体系452.6%175重要性36提醒锻炼18ꎬ体能反馈973.5%意义不了解926.5%表3㊀大学生对«标准»政策执行的认知编码一览表主轴编码关联编码节点数积极的认知%节点数消极的认知%«标准»实施过程36积极组织㊁惯例3391.7走形式38.3执行教师作用4教师重视125不认真1ꎬ漏测275认知过程管理8严格225混乱3ꎬ不严格37583教学情况9课堂教授112不开设体育课888测试情况1000.0混乱1ꎬ时间冲突2ꎬ测试标准不一致7100科学性7内容人性化2ꎬ补测机会142.8测试内容2ꎬ时间场地保障257.2重视度13重视17.7不重视4ꎬ含糊对待892.32.4㊀«标准»效果认知一项政策能否延续ꎬ决定于政策执行的效果[8]ꎮ利用质性分析软件ꎬ采用开放编码㊁主轴编码㊁选择编码三个阶段ꎬ将大学生对«标准»政策效果的认知主要集中在4个方面(如表4):1)锻炼意识是指大学生能否认识到«标准»有利于促进自己的锻炼行为ꎻ2)健康认知是指大学生能否认识到«标准»对自己健康的促进作用ꎻ3)身体体验是指大学生在«标准»测试中身体的感受ꎻ4)结果公平是指学生对«标准»政策测试结果是否不准确㊁不公平的认知ꎮ总体上来看ꎬ学生对身体健康的认知表现积极ꎬ认为反映了学生的素质水平ꎮ对于锻炼意识㊁身体体验和结果公平的认知较为消极ꎬ反映出学生缺乏锻炼和锻炼意识ꎬ身体的不良体验深刻ꎮ表4㊀大学生对«标准»政策效果编码一览表主轴编码关联编码节点数积极方面%节点数消极方面%政策健康认知35反映素质水平2262.9走形式1337.1效果锻炼意识46提高锻炼意识1021.7缺乏锻炼和锻炼意识3678.3认知身体体验21挑战14.8身体不良体验2095.2115结果公平13检测方式646.2测试数据不准确3ꎬ结果不了解453.82.5㊀«标准»满意度对政策的现有研究中多采用政策满意度这个概念[9-10]ꎬ所以本文把学生对«标准»政策的切身体验视为满意度ꎮ利用质性分析软件ꎬ依据政策满意度维度ꎬ将大学生对«标准»政策的满意度也归结为3个方面学生(如表5)ꎮ从表5中可以看出学生对«标准»政策的满意度比较消极ꎮ由于采用开放式问卷调查ꎬ缺乏理论维度的引导ꎬ学生对«标准»政策满意度陈述比较分散和笼统ꎬ很难准确㊁直接地从内容㊁执行和效果三方面评价«标准»政策的满意度ꎬ我们也只能从侧面进行心理度量ꎮ表5㊀大学生对«标准»政策的满意度编码一览表主轴编码关联编码节点数积极方面%节点数消极方面%满政策内容满意度38项目合理923.7项目不合理2976.3意政策执行满意度10挑战110.0担心测试不过6ꎬ反感2ꎬ紧张190.0度政策效果满意度57提醒锻炼11ꎬ体能反馈629.8抵触恐惧19ꎬ不重视12ꎬ不热爱970.2表6㊀大学生对«标准»政策行为编码一览表主轴编码关联编码节点数积极方面%节点数消极方面%行锻炼62自身热爱锻炼6ꎬ坚持锻炼212.9缺乏锻炼和锻炼意识35ꎬ考前练习787.1为宿舍上网玩手机6ꎬ无激励就无行动6逃避300.0逃避2ꎬ紧张1100失范300.0作弊㊁替考3100努力19努力1368.4坚持不下来4ꎬ糊弄231.62.6㊀«标准»行为行为即行为意向ꎬ仅仅是一种打算或想法ꎬ不一定有真实行为的发生ꎮ利用质性分析软件ꎬ可归纳为4个主题(如表6):1)锻炼是指学生为«标准»测试是否82刘丽萍ꎬ等㊀关于大学生对«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政策态度的研究No.22019进行专门锻炼ꎻ2)努力是指学生是否会尽力按要求完成«标准»测试ꎻ3)逃避是指学生是否会找理由逃避«标准»测试ꎻ4)失范是指学生在«标准»测试中是否有作弊的可能ꎮ从表6中可以看出学生除在努力行为方面表现积极外ꎬ其余在锻炼㊁逃避和失范3方面都表现消极ꎮ分析原因ꎬ积极努力可能是«标准»政策的一些强制性所致ꎻ消极行为一方面说明部分学生缺乏锻炼和锻炼意识ꎬ另一方面说明学生表达行为倾性上具有含蓄性ꎬ有可能担心给自己带来不良的影响ꎮ3㊀讨论3.1㊀«标准»态度的内容依据态度的心理学分类(如图1所示)ꎬ大学生对«标准»的认知和满意度内容表述比较全面和丰富ꎬ在行为所包含的维度中ꎬ只有在政策执行一个维度中大学生做了相关的陈述ꎬ说明大学生对«标准»政策的制定和评估比较陌生ꎬ尤其是评价制度应引起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视[11]ꎮ因为«标准»政策属于学校体育政策之一ꎬ所以«标准»政策态度的前二级分类与陈善平对阳光体育政策态度研究的前二级分类相同ꎮ图1㊀«标准»态度框架㊀㊀如图1所示ꎬ认知部分的资料相对比较丰富ꎬ其中内容认知包括4个三级维度ꎻ«标准»政策执行认知包括7个三级维度ꎻ«标准»效果认知包括4个三级维度ꎮ«标准»政策满意度在调查资料中的表述不能直接集中于一个维度ꎬ所以没能识别出三级维度ꎮ对于«标准»行为ꎬ识别出4个三级维度ꎮ根据分析框架可见ꎬ«标准»内容认知的四个特性属于公共政策的一些共性ꎻ关于执行认知㊁效果认知和政策行为的三级维度对«标准»政策的针对性较强ꎻ政策满意度虽然没有识别出三级维度ꎬ但关于满意度测量的研究指出:单一整体评估法(singleglobalrating)与由大量要素组成的综合评价法(summationscore)同等有效[12]ꎬ因此ꎬ对«标准»政策的满意度参考二级维度进行测量也是可行的ꎮ3.2㊀«标准»态度的心理机制通过分析ꎬ大学生对«标准»政策的认知㊁满意度和行为三部分存在一种相互影响的三角关系ꎬ这种关系如图2所示ꎮ图2㊀«标准»政策态度的心理机制示意图«标准»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带有一定的强制手段ꎬ每个大学生在四年的本科教育中至少要进行4次«标准»测试ꎬ对于素质较差的学生需要超过4次以上的测试才能达标ꎮ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分析ꎬ态度是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或心理反应模式ꎬ是人对外界事物的认知㊁感受和行为意向ꎬ那么对于«标准»政策态度的心理倾向在至少4次的测试体验中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反应ꎮ第一次测试ꎬ学生对«标准»政策的认识主要是通过教师课堂讲授㊁学生自学和学校宣传等途径了解的[13]ꎬ可以说是没产生情感体验ꎬ只是出于好奇ꎬ行为倾向可能是顺其自然ꎻ随着大一测试后ꎬ学生会对«标准»政策有一种真正的情感体验ꎬ有积极和消极情感两种ꎬ这两种情绪将会在大二测试中对«标准»政策产生新的认知和情感体验ꎬ这种新的认知和情感体验会影响到行为倾向ꎻ大三㊁大四测试ꎬ由于受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影响ꎬ主观上大学生锻炼意识差ꎬ缺乏锻炼ꎬ客观上由于大三大四不开设体育必修课ꎬ学生体能下降ꎬ每次测试当中感到力不从心或他们为了一次性通过考试ꎬ考前焦虑㊁担心考试不过ꎬ考前突击训练ꎬ甚至由于极度地缺乏锻炼ꎬ内心的紧张情绪会在短时间内急剧放大ꎬ加之在测试过程中的种种不良体验ꎬ会在下一次的测试中更加感到恐惧㊁逃避等心理ꎮ这种测试的情感体验ꎬ很容易产生心理学中的 马太效应 ꎮ马太效应 容易造成两极分化ꎬ好的越好ꎬ差的更差ꎮ92山东体育科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第41卷㊀㊀㊀㊀㊀㊀㊀㊀总第179期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2019年第2期在政策执行中ꎬ一些具体措施忽视了学生的心理ꎬ采用一些强制的约束手段ꎬ只关注学生的体育行为ꎬ这种外部压力很难持续ꎬ效果往往只是一时的[14]ꎬ每次以这种情绪去应对测试ꎬ只会使这不良情绪加重ꎬ对学生的身心及成绩的提高非常不利ꎬ使我们的«标准»政策实施处于一种恶性循环状态中ꎬ对«标准»政策的执行极其不利ꎮ3.3㊀«标准»态度的影响因素大学生对«标准»政策的态度ꎬ是学生多次受到内在因素和众多的外在因素共同作用情况下形成的ꎬ是一个不断进行接受㊁反馈的过程ꎮ在«标准»政策的强制性下学生经过了服从㊁同化㊁内化这三个过程而逐步形成的ꎮ在分析大学生对«标准»政策的影响因素时ꎬ我们主要是从个体主观因素和外部客观因素两方面切入ꎮ一方面与«标准»政策的制定㊁执行主体教师㊁学校等客观因素有关ꎬ另一方面也与学生自身的主观因素有关ꎮ客观因素方面ꎬ首先是学生质疑«标准»政策内容的合理性及可行性ꎬ应该对«标准»内容进行修订[15]ꎮ其次是教师对«标准»测试的推动ꎬ学生对执行过程中教师的帮助和监督认知较差ꎬ所以教师应该从自身加强重视ꎬ树立很强的责任心ꎻ作为教育主管部门要建立体质健康指导员资格证书制度ꎬ只有获得体质健康指导员资格证书的教师ꎬ才有资格成为学生体质监测和科学健身的合格指导者ꎮ最后是学校的重视度ꎬ学生㊁教师和学校是«标准»政策顺利实施的决定因素ꎬ尤其是学校要建立奖惩制度ꎬ严格执行奖惩机制ꎬ激励学生积极锻炼ꎮ主观因素方面ꎬ正如资料中表述: 由于我们平时极度缺乏锻炼的意识和方便的机会ꎬ身体素质还是不足以随时去测ꎬ每次都要在测试前几个星期赶快练习练习 当然痛苦的根源是我们自身体质不佳和缺乏锻炼ꎬ体质测试让这个不良生活习惯的恶劣影响在短期内无限放大ꎬ让我们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和自身体质的下降ꎬ却无法在长期上给予我们有效督促 ꎮ出现这些问题ꎬ说明大家对于体育锻炼关注度不够ꎬ对体育锻炼没有热情ꎬ平常也不注重体育锻炼ꎬ也很少有人能自觉地每天进行体育锻炼ꎮ所以希望从大学生自身做起ꎬ克服惰性及宿舍上网玩手机等不良习惯ꎬ积极参加各种校园活动ꎬ养成平时锻炼的好习惯ꎮ4㊀结果与建议4.1㊀结果4.1.1㊀«标准»政策态度除了具有学校体育政策的一般维度外ꎬ还识别出它特有的一些维度指标ꎮ具体包括4个内容认知维度㊁7个执行认知维度㊁4个效果认知维度㊁3个满意度维度和4个政策行为维度ꎮ4.1.2㊀«标准»政策态度的各级维度指标ꎬ清晰地构建出了一个理论框架ꎬ为我们从心理学角度研究«标准»政策打下了基础ꎮ4.1.3㊀大学生对«标准»政策的认知㊁满意度和行为之间存在一定相互影响的三角关系ꎬ且具有 马太效应 ꎮ4.2㊀建议首先ꎬ根据国内外对«标准»政策内容的研究ꎬ结合我国的国情ꎬ制定较为合理的测试项目ꎬ提高适用主体-学生的满意度ꎻ其次ꎬ我们要加强测试过程的规范性和严格性ꎬ提高学生对测试过程公平性的满意度ꎻ最后ꎬ我们要对学生的锻炼习惯和锻炼意识积极干预ꎬ改变考前锻炼的习惯ꎬ消除对测试的恐惧厌恶心理ꎮ以上是我们今后研究的重点ꎬ也是决定«标准»政策顺利执行的关键ꎮ参考文献:[1]教育部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通知[Z].教体艺厅函 2007 24号.[2]刘伟忠.政策适用主体及其政策态度分析[J].社会科学研究ꎬ2007(4):41-45.[3]AronsonE.社会心理学[M].侯玉波ꎬ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ꎬ2005:93.[4]陈善平ꎬ刘丽萍ꎬ张中江ꎬ等.学校体育政策态度扎根理论:基于阳光体育的质性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ꎬ2015ꎬ27(5):414-419.[5]程正方ꎬ主编.现代管理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ꎬ2011:196-197.[6]马国贤ꎬ任晓辉ꎬ编著.公共政策分析与评估[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ꎬ2012:143-146.[7]陈东岗.对高校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ꎬ2003ꎬ37(4):100-102.[8]黄顺康ꎬ主编.公共政策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ꎬ2013:161.[9]章芸.农民专业合作社扶持政策满意度影响因素的研究[D].南昌:江西农业大学ꎬ2014.[10]叶怀凡.中小学教师对绩效工资政策满意度的调查研究[J].教育探索ꎬ2013(7):94-95.[11]王凤仙.«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与数据上报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解决策略[J].体育学刊ꎬ2013ꎬ20(3):90-92. [12]J.WanousꎬEReichersꎬandMJHudyꎬOverallJobSatisfaction:HowGoodAreSingle-ItemMeasure?[J].JournalofAppliedPsychologyꎬApril1977:247-252.[13]尚保春.对«学生体质康标准»认知度的调查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ꎬ2007(1):50-51.[14]陈善平ꎬ李咸生ꎬ容建中.大学生体育锻炼的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J].中国体育科技ꎬ2008(4):135-138.[15]鸿鹰ꎬ罗荣保ꎬ汤长发ꎬ等.«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ꎬ2001ꎬ19(6):51-52.03。
大学生对《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认知度的调查研究王莉;杜雷【期刊名称】《文体用品与科技》【年(卷),期】2024()4【摘要】在当今现代社会,学生体质下降已成为热点问题,本文通过对北方民族大学学生对《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以下简称《标准》)认识情况的调查,使学生明白和清楚新《标准》的合格线、良好线、优秀线,对照新《标准》进行相关锻炼,为北方民族大学制定相关体育政策提供参考和借鉴,帮助学生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对北方民族大学2018级和2019级本科生关于新《标准》的认知情况进行调查研究。
研究结果如下:(1)大多数学生对身体健康具有正确的理解与认识;(2)学生对新《标准》能清楚地知道测试项目以及项目的评分标准;(3)大部分学生对新《标准》的目的具有一定的了解并且知道关于体质健康测试的相关政策;(4)影响体质健康测试成绩的因素中主要以心理因素、天气因素以及测试时间过于集中为主,表明学生对北方民族大学开展的体测工作较满意。
【总页数】3页(P65-67)【作者】王莉;杜雷【作者单位】齐齐哈尔大学体育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80【相关文献】1.《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版》的实施对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影响的研究2.《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版影响下大学生生活行为与体质健康的相关研究3.《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修订对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影响分析--以首都医科大学《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赛为例4.肇庆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结果分析——基于《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关于当代大学生体质健康的调查研究报告————以苏州大学为例目录中文摘要 (I)前言 (1)一、我国当代大学生的身体素质现状 (2)(一)明确体质健康的定义………………………………………………2 (二)大学生身体素质的评价标准………………………………………(三)了解当代大学生身体素质现状 (2)二、大学生体质下降问题成因分析 (3)(一)思想意识偏差,锻炼机会较少 (3)(二)生活作息混乱,睡眠质量较差 (3)(三)饮食结构失衡,营养调节较弱 (4)三、大学生体质下降问题之对策 (5)(一)个人方面 (5)(二)学校方面 (5)(三)家庭方面 (6)(四)社会方面 (6)结语 (7)附录 (7)中文摘要近年来,虽然我国的高校体育教学一直进行着各种积极的改革,但从高校每年开展的体能测试项目中,我们发现,当代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在逐年下降,本文将结合大学生身体素质的现状,分析大学生体质下降的原因,并提出对策。
前言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首先作为一名合格的当代大学生,我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不断提高,与时俱进,紧追时代步伐,吸收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记八荣八耻;但是,在思想道德素质日益提高的今天,当代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是否呈现正比例相关的发展趋势呢?答案很可惜是否定的。
在我们苏州大学每学年体育课要进行跑步测试,其中包括50米、800米以及12分钟慢跑,除此,据了解,江苏省还对省内学生进行体侧。
每当要进行体育测试那段时间我发现周边的同学都会呈现与之平常明显不一样的紧张情绪、不满情绪甚至于反抗情绪,于是乎我开始意识到“大学生身体素质”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并对苏大等高校学生进行了相关的调查研究。
正文一、我国当代大学生的身体素质现状(一)明确体质健康的定义体质指的是人体的质量,它是人体在先天的遗传性和后天获得性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形态结构、胜利功能、心理发展、身体素质、运动能力等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征。
体质包括人体的体格、体能、生理机能、适应能力和精神状态等内容的发展水平。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意义和要求第一篇:《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意义体质健康是一个人能否全面发展的一项重要指标,也是个体健康、社会发展和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础。
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主人翁,其身体健康对未来国家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因此,制定《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对于推动学生体质健康、促进全民健康、推进中华民族健康中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意义一:保障学生身体健康制定《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是为了保障学生身体健康,避免学生因体质原因因病缺课,影响学习。
特别是当前社会,学生面临着课业压力、心理压力等多种压力,体质健康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出台,将有助于全面规范学生身体健康检查、落实体育课的各项考核指标,使学生的人身安全得到一定的保障。
意义二:强化体育教育《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是根据国际惯例和我国当前国情制定的,从而在体育教育方面对学生提出更具体、更严格、更科学的要求。
这将促进体育教育的深入发展,将其纳入到学校教育的日常教学体系中,让学生体验到体育活动和锻炼身体的快乐,从而增强学生的体质素质和心理承受能力。
意义三:推动全民健康《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施,将可以起到推动全民健康的积极作用。
通过对学生体质健康的规范评估,可以发现一些偏胖或者偏瘦的身体状态,从而可以为其提供相应的调节方法和食品,以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食品带动全民健康。
这也就意味着,如果学生在锻炼身体的同时,把健康食品摄入到自己的生活中,那么就可以把健康的生活方式向家庭和社会推广,所以它对于全民健康具有推动作用。
意义四:促进中华民族健康中国建设《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制定也是为了推进中华民族健康中国建设。
学生是国家未来的主人翁,因此,培养广大师生的健康观念,弘扬中华体育精神,方能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体质素质,推动中华民族健康中国建设。
只有通过提高学生的健康素质,才能使他们在未来的社会中更好地履行自身的社会责任和使命。
总结起来,制定《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是为了保障学生的身体健康,强化体育教育,推动全民健康,促进中华民族健康中国建设。
关于大学生对《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政策态度的研究作者:刘丽萍陈善平潘秀刚来源:《山东体育科技》2019年第02期摘要:目的:系统分析大学生对《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政策的态度。
方法:采用NVivo8.0软件对41名大学生调查资料质性分析。
结果:大学生对《标准》政策内容认知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执行认知中的实施情况、效果认知中的身体健康表现出积极的态度,其余方面认知消极;大学生对《标准》政策的满意度比较消极;大学生在《标准》行为中除了在努力行为方面表现积极外,其余在锻炼、逃避和失范方面表现消极。
结论:大学生对《标准》政策的态度呈现出15个特有的维度,为我们从心理学角度研究《标准》政策提供了理论框架;大学生对《标准》政策的认知、满意度和行为三者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且具有“马太效应”。
关键词: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态度;大学生中图分类号:G8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840(2019)02-0026-05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undergraduates' attitudes toward the National Student Physical Health Standard. Method: This paper dida qualitative analysis of 41 undergraduates by NVivo8.0 Software. Results:Undergraduates show a positive attitude towards the necessity and importance in content cognition, the implementation in executive cognition and the physical health in the effectcognition, while a negative attitude towards the other parts.Undergraduates' satisfaction with the Standard policies is also negative. Other than the positive attitude toward the behavior effort in the Standard behaviors, undergraduates are negative in exercise, avoidance andanomie.Discussion: Undergraduates' attitudes toward the Standard show 15 typical dimensions,which provide theoretical framework to the analysis of the Standar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sychology. Cognition, satisfaction and behavior of undergraduates' attitudes toward the Standard interact each other and cause the Matthew Effect.Key words:National Student Physical Health Standard; attitudes; undergraduates1研究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和资料收集抽取陕西省3所高校60名大三或大四的学生,其中男女各30名,通过电子邮件向其发送开放性调查问卷,最后有效回收问卷41份,其中男生19人,女生22人,约4万字左右。
1.2资料分析采用中文版NVivo 8.0分析软件,依据心理学中态度研究的理论框架,紧扣资料内容,识别出大学生《标准》政策态度的三级指标。
2结果与分析2.1《标准》政策态度心理学研究中,态度是由认知、情感、行为三部分组成,Gagne和Briggs将态度定义为一种内在状态,它将影响人们对待外界环境(包括人、事和物)的行为方式。
态度无法直接被观测,但可以由行为反映出来[3]。
陈善平对阳光体育政策的态度定义为学生、教师等对阳光体育相关政策的认知、情感和行为意向等心理倾向[4]。
基于此,本研究把学生对《标准》政策的态度定义为学生对《标准》政策所持有的正向或负向的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5];大学生对《标准》政策内容的知晓度和评价定义为《标准》政策认知;大学生对《标准》政策的满意或不满意,喜欢或不喜欢的情感体验,定义为《标准》政策满意度;大学生参加《标准》政策活动的行为反应倾向定义为《标准》政策的行为。
基于对以上的概念鉴定后,我们对《标准》政策的资料进行开放性编码(如表1),初步归纳出565个自由节点,并对自由节点进行归纳,重命名形成22个二级编码树节点,最后结合社会心理学领域对态度的研究分类及政策分析框架,对这22个二级自由节点反复阅读、比较和分析,进一步对二级节点的内容进行调整、合并,归结到态度所包含的5个理论维度下。
通过主轴编码后,《标准》内容认知、《标准》执行认知、《标准》效果认知归为一类,总称为认知,这样的分类与通常对公共政策分析内容保持一致。
通过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选择性编码的程序从认知、满意度和行为三个类别研究学生对《标准》政策的态度。
比较而言,认知成分的内容比较丰富,含有373个参考点,其中《标准》内容认知有175个,《标准》执行认知有83个,《标准》效果认知115个;《标准》满意度的内容相对较少,含有105个参考点,其中《标准》内容满意度38个、《标准》执行满意度10个、《标准》效果满意度57个;行为参考点最少,含有87个。
显然,大学生对《标准》政策认知参考点数最多,其次是《标准》满意度参考点数,最后是《标准》行为的参考点数,说明大学生对于实践当中的客观事物的表述顾虑较小,而对于自己内心的状态表述比较戒备。
表1《标准》态度一览表主轴编码(点数)节点数内容认知(175)内容合理性(80)、内容必要性(40)、内容重要性(36)、内容可行性(19)执行认知(83)实施过程(36)、教师作用(3)、过程管理(6)、教学情况(8)、测试情况(10)、科学性(7)、重视度(13)效果认知(115)锻炼意识(46)、健康(35)、身体体验(21)、结果公平(13)满意度(105)《标准》内容满意度(38)、《标准》执行满意度(10)、《标准》效果满意度(57)行为(87)锻炼(62)、逃避(3)、失范(3)、努力(19)2.2《标准》内容认知通过开放编码、主轴编码、选择编码三个阶段,根据资料内容表述分为积极和消极两方面,如表2、表3、表4、表5和表6。
公共政策分析是针对公共政策文本的逻辑合理性、科学性及可行性进行分析[6]。
在质性分析软件中,把大学生对《标准》内容认知进行关联编码(如表2)。
总体上来看,学生对《标准》政策内容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认知比较积极,对《标准》政策内容的合理性和可行性认知表现出较为消极的态度。
2.3《标准》执行认知政策执行是最重要的环节,已有研究指出:体育教师是《标准》政策的具体执行者和主要推动者,强调对学生的激励功能,才能搞好《标准》测试工作[7]。
利用质性分析软件,主要归纳为7个主题(如表3):(1)实施过程是指学生对学校是否每年积极组织《标准》测试的认知;(2)教师作用是指学生对体育教师在《标准》测试工作中是否认真负责的认知;(3)过程管理是指学生对《标准》实施过程是否管理严格的认知;(4)教学情况是指学生对体育课上对《标准》内容是否进行了教学和训练的认知;(5)测试情况是指学生对《标准》测试安排是否井然有序的认知;(6)科学性是指学生对请假和不及格的同学有没有补测机会的认知;(7)重视度是指学生对《标准》测试成绩的奖惩力度认知。
总体上来看,学生对《标准》政策除了实施情况认知积极外,其余6个方面认知消极,但是分析点数差异,我们可以看出实施情况的积极认知点数为33个,与41名学生人数相比达到65%;消极认知的点数比例分别为:教师作用约占7%,过程管理约占15%,教学情况约占20%,测试情况约占24%,科学性约占10%,重视度约占29%。
从以上可以看出,消极认知只有少数人提到。
表2《标准》内容认知一览表主轴编码关联编码节点数积极的认知%节点数消极的认知%政策必要性40有利于学生21,有利于国家1487.5%怀疑目的3,不了解212.5%内容合理性80了解18,项目合理13,科学人性342.5%项目不合理38,不科学人性5,不了解357.5%认知可行性19对政策支持认可2,可行性747.4%提高可行性6,完善评价体系452.6%175重要性36提醒锻炼18,体能反馈973.5%意义不了解926.5%表3大学生对《标准》政策执行的认知编码一览表主轴编码关联编码节点数积极的认知%节点数消极的认知%《标准》实施过程36积极组织、惯例3391.7走形式38.3执行教师作用4教师重视125不认真1,漏测275认知过程管理8严格225混乱3,不严格37583教学情况9课堂教授112不开设体育课888测试情况1000.0混乱1,时间冲突2,测试标准不一致7100科学性7内容人性化2,补测机会142.8测试内容2,时间场地保障257.2重视度13重视17.7不重视4,含糊对待892.32.4《标准》效果认知一项政策能否延续,决定于政策执行的效果[8]。
利用质性分析软件,采用开放编码、主轴编码、选择编码三个阶段,将大学生对《标准》政策效果的认知主要集中在4个方面(如表4):1)锻炼意识是指大学生能否认识到《标准》有利于促进自己的锻炼行为;2)健康认知是指大学生能否认识到《标准》对自己健康的促进作用;3)身体体验是指大学生在《标准》测试中身体的感受;4)结果公平是指学生对《标准》政策测试结果是否不准确、不公平的认知。
总体上来看,学生对身体健康的认知表现积极,认为反映了学生的素质水平。
对于锻炼意识、身体体验和结果公平的认知较为消极,反映出学生缺乏锻炼和锻炼意识,身体的不良体验深刻。
表4大学生对《标准》政策效果编码一览表主轴编码关联编码节点数积极方面%节点数消极方面%政策健康认知35反映素质水平2262.9走形式1337.1效果锻炼意识46提高锻炼意识1021.7缺乏锻炼和锻炼意识3678.3认知身体体验21挑战14.8身体不良体验2095.2115结果公平13检测方式646.2测试数据不准确3,结果不了解453.82.5《标准》满意度对政策的现有研究中多采用政策满意度这个概念[9-10],所以本文把学生对《标准》政策的切身体验视为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