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厦门大学《生物化学》课程试卷Biochemistry-Test-final-anser

厦门大学《生物化学》课程试卷Biochemistry-Test-final-anser

厦门大学《生物化学》课程试卷Biochemistry-Test-final-anser
厦门大学《生物化学》课程试卷Biochemistry-Test-final-anser

厦门大学《生物化学》课程试卷

Please give the explanations of the terms below: (2 scores per term)

1.Hydrogen bond

The hydrogen on one molecule attached to O or N that is attracted to an O or N of a different molecule.

2.Zwitterion

A zwitterion is a dipolar ion that is capable of carrying both a positive and negative charge simultaneously.

3.Quaternary structure

The arrangement of multiple folded protein molecules in a multi-subunit complex.

4.Salting out

A method of separating proteins based on the principle that proteins are less soluble at high salt

concentrations.

5.Induced fit

The change in shape of the active site of an enzyme so that it binds more snugly to the substrate, induced by entry of the substrate.

Please fill in the blanks with proper words: (1.5 score per blank)

1.Two major elements of secondary structure are the ( α helix) and the ( β strand).

2.Polypeptide chains can be synthesized by automated solid-phase methods in which the

( carboxyl ) end of the growing chain is linked to an insoluble support.

3.Three-dimensional protein structure can be determined by ( NMR Spectroscopy ) and ( X-Ray

Crystallography ).

4.The cleavage of peptide bonds by chymotrypsin is initiated by the attack of a serine residue on

the peptide carbonyl group. The attacking hydroxyl group is activated by interaction with the a ( histidine) residue, a ( aspartate) residue. This catalytic triad generates a powerful nucleophile.

5.Three amino acids ( Tyr ), ( Trp ) and ( Phe ) contribute to most of the ultraviolet

(UV) absorbance of proteins, which absorb maximally at 280nm.

Multiple choices: (1.5 score per choice)

1.The roles of carbohydrates are ( e )

(i)Structural components (ii) component of nucleic acids (iii) Energy source

(iv)Protein modification

a.(i) only

b.(iii) only

c.(i), (iii)

d.(i), (iii), and (iv)

e.All of above

2.Which of the following are disaccharides ( a )

(i) Galactose (ii) Maltose (iii) Sucrose (iv) Lactose

a.(i), (ii)

b.(i), (iii)

c.(ii), (iii)

d.(ii), (iii), (iv)

e.(i), (ii), (iii), (iv)

3.The difference between D-glucose and L-glucose lies in ( d )

a.Carbon 1

b.Carbon 2

c.Carbon 4

d.Carbon 5

e.Carbon 6

4.Which form is the most reducing one for a given monosaccharide ( b )

a.Hemiacetal

b.Aldose

c.Acetal

d.Alditol

e.All are equally difficult

5.Cellulose and glycogen differ from each other mainly in ( b )

a.Chemical composition

b.Glycosidic bond linkage

c.Side chain modification

d.None of the above

e.All of the above

6.Carbohydrates can be linked to proteins via ( c )

(i) Tyrosine (ii) Threonine (iii) Aspartic acid (iv) Asparagine (v) Serine

a.(i), (ii), (iii), (iv)

b.(i), (iii), (iv), (v)

c.(ii), (iv), (v)

d.(i), (ii), (iv), (v)

e.(i), (ii), (v)

7. Starch contains ( e )

(i) Amylopectin (ii) Amylose (iii) D-glucose

a(i) only

b(ii) only

c(iii) only

d(i) and (ii)

e all o

f the above

8.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is false ( a )

a.Amylopectin is linear.

b.Amylopectin is homopolysaccharides.

c.Amylopectin contains glucose.

d.Amylopectin is present in plants.

e.None of the above

9.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Hershay-Chase experiment is ( c )

a.The discovery of messenger RNA

b.Phosphate is present in DNA

c.DNA replication is semiconservative

d.The genetic material is DNA

e.The genetic code

10. The melting temperature of a fragment of DNA duplex is determined by ( d )

(i) The length of fragment (ii) The ratio of GC: AT (iii) The ratio of purines: pyrimidines

(iv) The salt concentration in the solution

a.(i), (ii), (iii)

b.(iii) only

c.(i) and (ii)

d.(i), (ii), and (iv)

e.(i), (iii), and (iv)

11.DNA duplex can exist in the following forms except ( c )

a. A form

b. B form

c. C form

d.Z form

e.H form

12.Cholesterol is a precursor of the following hormones except ( b )

(i)Testosterone (ii) estradiol (iii) prostaglandin (iv) cortisol (v)progesterone

a.(i) and (ii)

b.(iii)

c.(iv)

d.(v)

e. None of above

13.The proper abbreviation for 5-methyl deoxyuridine diphosphate would be ( b )

a. dUDP

b. dTDP

c. TDP

d. UDP

e. dCDP

14. Which of the following amino acids has positive charge at physiological pH ? ( c )

a. Cys

b. Glu

c. Lys

d. Trp

e. Ile

15. The mass of a protein can be precisely determined by ( c )

(i) sedimentation equilibrium (ii) isoelectric focusing (iii) mass spectrometry (iv) mass

spectrometry chromatography (v) dialysis

a (i) only

b (ii) only

c (iii) only

d (i) and (iii) only

e.all of the above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are true (T) or false (F): (1.5 score per choice)

1.Vitamin A is a derivative of isoprene. ( T )

2.The biological system is an open system, sot living organisms are at equilibrium with their

surroundings. ( F )

3.Activation energy for a chemical reaction is the energy required for a chemical reaction to

convert the reactant to transition state, but does not measure the free energy change between the reactants and products. ( T )

4.The Buchners’ discovery of fermentation supported the view that fermentation cannot take

place outside living cells. ( F )

5.Steroids have a common structural motif of three 6-membered rings and one 5-membered ring

all fused together. ( T )

6.Nonessential fatty acids mean our body does not need them. ( F )

7.Biological functions of water can be mostly attributed to its being a small molecule.

( F )

8.Fructofuranose has an anomeric carbon. ( T )

9.In the B form DNA,all bases are in the anti orientation. ( T )

10.Fat refers to all water-insoluble compounds. ( F )

11.Each core nucleosome contains two subunits of H2A, H2B, H3, and H4. ( T )

12. A phospholipid may contain an ether bond. ( T )

13.For a DNA polymer to elongate, it must contai n a 3’-OH. ( T )

14.The longer the DNA polymer is, the shorter time it takes to renature. ( F )

15.Ultraviolet light can cause formation of purine dimers. ( F )

16.The ribose in nucleic acid is in beta-furanose conformation. ( T )

17. The catalysts in biological systems are enzymes, and all enzymes are proteins. ( F )

18. Enzymes serve as catalysts by increasing the free energy of activation of chemical reactions.

( F )

19. Each amino acid consists of a central tetrahedral carbon atom; all these tetrahedral centers are

chiral. ( F )

20. Allosteric enzymes are oligomeric enzymes. ( T )

Please 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1. The following reagents are often used in the protein chemistry: CNBr, Urea, Mercaptoethanol,

Trypsin, Performic acid, Dabsyl chloride, 6N HCl, Ninhydrin, Phenyl isothiocyanate and Chymotrypsin. Which one is the best suited for accomplishing each of the following tasks? (6 points)

(1) Determination of the amino acid sequence of a small peptide.

Phenyl isothiocyanate

(2) Identification of the amino-terminal residue of a peptide chain.

Dabsyl chloride

(3) Reversible denaturation of a protein devoid of disulphide bonds. Which additional reagent

would you need if disulfide bonds were present?

Urea, Mercaptoethanol

(4) Hydrolysis of peptide bonds on the carboxyl side of aromatic residues.

Chymotrypsin

(5) Cleavage of peptide bonds on the carboxyl side of methionines.

CNBr,

(6) Hydrolysis of peptide bonds on the carboxyl side of lysine and arginine residues..

Trypsin

2. Pyridoxal phosphate (PLP) is a coenzyme for the enzyme ornithine aminotransferase. The

enzyme was purified from cells grown in PLP-deficient media as well as from cells grown in media that contained PLP. The stability of the enzyme was then measured by incubating the enzyme at 37℃and assaying for the amount of enzyme activity remaining. The following results were obtained. (4 points)

(1)Why does the amount of active enzyme decrease with the time of incubation?

Incubating the enzyme at 37°C leads to a denaturation of enzyme structure and a loss of activity. For this reason, most enzymes must be kept cool if they are not actively catalyzing their reaction.

(2)Why does the amount of enzyme from the PLP-deficient cells decline more rapidly?

The coenzyme apparently helps to stabilize the enzyme structure, because enzyme from pyridoxal phosphate-deficient cells denatures faster. Cofactors often help stabilize enzyme structure.

厦门大学生物化学试题汇编

2004年 一、填空 1、纤维素分子是由( )组成,它们之间通过( )键相连。 2、真核生物的RNA聚合酶III转录的是( )。 3、糖原合成中,葡萄糖单体的活性形式是(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氨基酸的活性形式是形成( )。 4、糖肽键的主要连接键有( )和( )两种。 5、卵磷脂是由( )、( )、( )和( )组成。 6、snRNA主要参与( )的加工成熟,真核生物tRNA的加工,成熟过程包括( )、( )、( )和( )等。 7、用碱水解核酸,产物主要是( )和( )混合物。 8、DEAE-纤维素是一种( )交换剂,CM-纤维素是一种( )交换剂。 9、蛋白质分子中的生色氨基酸是指( )、( )和( )三种。 10、糖酵解和糖异生作用是相反的两个过程,各自的调空酶协调作用,防止了( )是形成。 11、酶活力是指( ),一般用( )来表示。 12、DNA测序的解决得益于哪两种技术的应用:( )和( )。 13、羽田杀菌素是( )的结构类似物,可以强烈地一直腺苷酸琥珀酸合成酶的活性,从而抑制了腺苷酸的合成。 14、常用3.613-螺旋(n=3)来表示蛋白质二级结构中的α-螺旋,其中的3.6指( ),13表示( )。 15、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每增加一个氨基酸残基要消耗( )个高能键。 二、选择题

1、环状结构的己醛其立体异构体的数目有几个? A、4 B、16 C、32 D、64 2、真核生物mRNA的帽子结构中,m7G与多核苷酸链通过三个磷酸基联接,联接方式是 A2’-5 B3’-5 ’C3’-3’ D5’-5’ 3、下列哪种糖不能形成糖砂? A、葡萄糖 B、乳糖 C、蔗糖 D、麦芽糖 4、下列物质中,不是高能化合物的是: A、琥珀酰CoA B、1,3-二磷酸甘油酸 C、SAM D1,6-二磷酸果酸 5、下列化合物中哪个不属于脂类化合物? A、甘油三丁酸酯 B、胆固醇硬脂酸酯 C、羊毛蜡 D、石蜡 6、每分子血红蛋白所含铁离子数为几个? A、1 B、2 C、4 D、8 7、煤气中毒主要是因为煤气中的一氧化碳的什么作用? A、抑制琉基酶,使失活琉基酶 B、抑制胆碱酯酶,只乙酰胆碱堆积,引起神经中毒 C、抑制其它酶的作用,导致代谢紊乱 D、抑制血红蛋白的功能,导致组织细胞缺氧 8、反密码子UGA所识别的密码子是: A、ACU B、ACT C、UCA D、TCA 9、在判断酶对底物的亲和力时,认为最适的底物应该是: A、Km值最小 B 、Km值最大C、Vm/ Km值最小D、Vm /Km值最大 10、哪一种抑制剂存在时,酶反应的Vmax和Km都下降? A、竞争性可逆抑制剂 B、非竞争性可逆抑制剂 C、反竞争性可逆抑制剂 D、不可逆抑制剂 11、下列突变中,哪一种致死性最大? A、胞嘧啶取代腺嘌呤 B、腺嘧啶取代鸟嘌呤 C、插入三个核苷酸 D、插入一个核苷酸

厦门大学无机化学习题16 过渡元素(二)

过渡元素(二) 1.试回答和解释下列事实: (1)PdCl 2·2PF 3比PdCl 2·2NH 3稳定?而BF 3·NH 3却比BF 3·PF 3稳定得多?这是为什么? (2)相应的化学式为PtCl 2(NH 3)2的固体有两种异构体(顺、反),它们的颜色不同,一种 是棕黄色,另一种是淡黄色;它们在水中的溶解度也有差别,其中溶解度较大的应是哪一种?为什么? (3)钌和锇的四氧化物都是低熔点的固体(RuO 4为298K 、OsO 4为314K ),试加以解释。 (4)ZrO 2的碱性比TiO 2强,为什么? (5)Nb 和Ta 的原子半径几乎相同,为什么? 2.Pt(NH 3)2(NO 3)2有α和β两种构形。α形与草酸反应生成Pt(NH 3)2C 2O 4,但β形与草酸反应得到的反应产物却是Pt(NH 3)2(C 2O 4H)2。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反应产物?用什么物理方法来区分α形和β形。请画出这两种配合物的结构式。 3.完成下列方程式 (1)Pt +HNO 3+HCl → (2)PdCl 2+CO +H 2O → (3)K 2PtCl 6+K 2C 2O 4 → (4)MoO 42-+Zn 2++H + → (5)Mo 3+ +NCS - → (6)(NH 4)2PtCl 6 → (7)K 2PtCl 6+N 2H 2·2HCl → (8)ZrCl 4+H 2O → (9)PtF 6+Xe → (10)Ru +KClO 3+KOH → (11)MoO 3+NaOH → (12)WO 3+NaOH → (13)WO 3·nH 2O → (14)(NH 4)2ZrF 6 → 4.Zr 和Hf 有何宝贵的特征?基于这些特性有哪些主要用途? 5.锌汞齐能将钒酸盐中的钒(V )还原至钒(II ),将铌酸盐中的铌(V )还原至铌(IV ),但 △ △ △ △

厦门大学《生物化学》课程试卷Biochemistry-Test-final-anser

厦门大学《生物化学》课程试卷 Please give the explanations of the terms below: (2 scores per term) 1.Hydrogen bond The hydrogen on one molecule attached to O or N that is attracted to an O or N of a different molecule. 2.Zwitterion A zwitterion is a dipolar ion that is capable of carrying both a positive and negative charge simultaneously. 3.Quaternary structure The arrangement of multiple folded protein molecules in a multi-subunit complex. 4.Salting out A method of separating proteins based on the principle that proteins are less soluble at high salt concentrations. 5.Induced fit The change in shape of the active site of an enzyme so that it binds more snugly to the substrate, induced by entry of the substrate. Please fill in the blanks with proper words: (1.5 score per blank) 1.Two major elements of secondary structure are the ( α helix) and the ( β strand). 2.Polypeptide chains can be synthesized by automated solid-phase methods in which the ( carboxyl ) end of the growing chain is linked to an insoluble support. 3.Three-dimensional protein structure can be determined by ( NMR Spectroscopy ) and ( X-Ray Crystallography ). 4.The cleavage of peptide bonds by chymotrypsin is initiated by the attack of a serine residue on the peptide carbonyl group. The attacking hydroxyl group is activated by interaction with the a ( histidine) residue, a ( aspartate) residue. This catalytic triad generates a powerful nucleophile. 5.Three amino acids ( Tyr ), ( Trp ) and ( Phe ) contribute to most of the ultraviolet (UV) absorbance of proteins, which absorb maximally at 280nm. Multiple choices: (1.5 score per choice) 1.The roles of carbohydrates are ( e ) (i)Structural components (ii) component of nucleic acids (iii) Energy source (iv)Protein modification a.(i) only b.(iii) only c.(i), (iii) d.(i), (iii), and (iv) e.All of above 2.Which of the following are disaccharides ( a ) (i) Galactose (ii) Maltose (iii) Sucrose (iv) Lactose a.(i), (ii)

厦门大学无机化学知识第12章ds区元素.doc

第十二章ds区元素 12.1 铜族元素 (1) 12.2 锌族元素 (10) 12.1 铜族元素 12.1.1 铜族元素通性 铜族元素 1.铜族元素通性 铜族元素的氧化态有+1,+2,+3三种,这是由于铜族元素最外层ns电子和次外层(n-1)d电子能量相差不大。有人认为在本族元素中,元素第二电离能与第一电离能的差值越小,它的常见氧化值就越高。 对于Cu、Ag、Au,Δ(I2-I1)Au < Δ(I2-I1)Cu < Δ(I2-I1)Ag 所以常见氧化态物+3,+2,+1。 铜、银、金的标准电势图如下所示: 12.1.2 铜族元素金属单质 2.铜族元素金属单质 (1).物理性质 铜和金是所有金属中仅有的呈现特殊颜色的二种金属,铜族元素的熔点、沸点、硬度均比相应的碱金属高。这可能与d电子也参与形成金属键有关。由于铜族金属均是面心立方晶体(如下图),它们不仅堆积最密而且存在较多可以滑动的高密度原子层,因而比相应的

碱金属(多为体心立方晶体)密度高得多,且有很好的延展性,其中以金最佳。铜族元素的导电性和传热性在所有金属中都是最好的,银占首位,铜次之。 (2).化学性质 铜族元素的化学活性远较碱金属低,并按Cu--Ag--Au的顺序递减。 在潮湿的空气中放久后,铜表面会慢慢生成一层铜绿。铜绿可防止金属进一步腐蚀,其组成是可变的。银和金不会发生该反应。 空气中如含有H2S气体与银接触后,银的表面上很快生成一层Ag2S的黑色薄膜而使银失去银白色光泽。() 在电位序中,铜族元素都在氢以后,所以不能置换稀酸中的氢。但当有空气存在时,铜可缓慢溶解于这些稀酸中: 浓盐酸在加热时也能与铜反应,这是因为Cl-和Cu+形成了较稳定的配离子[CuCl4]3-,使Cu == Cu++e-的平衡向右移动: 铜易为HNO3、热浓硫酸等氧化性酸氧化而溶解 银与酸的反应与铜相似,但更困难一些;而金只能溶解在王水中:

厦门大学无机化学试卷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 ( 共18题 35分 ) 1. 2 分 InCl 2为逆磁性化合物,其中In 的化合价为…………………………………………( ) (A) +1 (B) +2 (C) +3 (D) +1和+3 2. 2 分 下列氢化物中,在室温下与水反应不产生氢气的是…………………………………( ) (A) LiAlH 4 (B) CaH 2 (C) SiH 4 (D) NH 3 3. 2 分 和水反应得不到H 2O 2的是……………………………………………………………( ) (A) K 2O 2 (B) Na 2O 2 (C) KO 2 (D) KO 3 4. 2 分 下列物质的水解产物中既有酸又有碱的是………………………………………… ( ) (A) Mg 3N 2 (B) SbCl 5 (C) POCl 3 (D) NCl 3 5. 2 分 有关H 3PO 4、H 3PO 3、H 3PO 2不正确的论述是…………………………………( ) (A) 氧化态分别是+5,+3,+1 (B) P 原子是四面体几何构型的中心 (C) 三种酸在水中的离解度相近 (D) 都是三元酸 6. 2 分 下列各组化合物中,都有颜色的一组化合物是…………………………………… ( ) (A) SiCl 4,SnCl 4,PbO (B) CCl 4,NO 2,HgI 2 (C) SiC ,B 2H 6,N 2O 4 (D) PbO 2,PbI 2,SnS 7. 2 分 下列化合物中最稳定的是…………………………………………………………… ( ) (A) Li 2O 2 (B) Na 2O 2 (C) K 2O 2 (D) Rb 2O 2 8. 2 分 1 mol 下列各物质溶于1 dm 3水中,生成的溶液 中H + 浓度最高的是……………( ) (A) SO 3 (B) P 4O 10 (C) HF (D) MgH 2 厦门大学“无机化学(二)”课程试卷 化学化工学院化学、材料系2004年级化学各专业 试卷类型:(A 卷)

厦门大学生物化学

厦门大学2003年生物化学考研试题 一.填空题(共30分) 1.蔗糖是有一分子()和一分子()组成,它们之间是通过()键相连。2.核苷三磷酸在代谢中起重要的作用。()是能量和磷酸基团转移的重要物质,()参与单糖的转变和多糖的合成,()参与卵磷脂的合成,()供给肽链合成时所需要的能量。 3.将RNA变性后转移到硝酸纤维素膜上再进行杂交,此技术称为()印迹法。4.给动物食用3H标记的(),可使DNA带有放射行,而RNA不带放射性。5.酶促反应动力学的双倒数作图(Lineweaver-Burk作图法),得到的直线在纵轴上的截距为(),横轴上的截距为()。 6.核酸复制时,DNA聚合酶沿模板链()方向移动;转录时,RNA聚合酶沿模板链()方向移动;翻译时,核糖体沿模板链()方向移动。 7.糖酵解的关键控制酶是(),果糖-2,6-二磷酸的作用是()糖酵解。 8.细菌的DNA连接酶以()为能量来源,动物细胞和T4噬菌体的DNA连接酶以()为能源。 9.血红蛋白与氧结合的过程呈现()效应,是通过血红蛋白的()现象实现的。 10。双链DNA中,若()含量多,则Tm值高。 11。SnRNA主要参与()的加工成熟,真核生物tRNA的加工成熟过程包括()()和()等。 12。常用定量测量还原糖的试剂为()试剂和()试剂。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下列哪种糖无还原性? A。麦芽糖 B。蔗糖 C。果糖 D。阿拉伯糖 2.有一个三肽,用胰蛋白酶水解,发现有游离的Gly和一种二肽,下列多肽的一级结构中,哪一个符合该肽的结构? A. Ala-Lys-Gly B. Lys-Ala-Gly C. Gly-Lys-Ala D. Ala-Gly-Lys 3.人体内嘌呤分解代谢的最终产物是: A。肌酐 B。尿素 C。肌酸 D。尿酸 4.SDS凝胶电泳把混合的蛋白质分开,是根据各种蛋白质的什么性质?A。蛋白质分子带电性的不同 B。分子大小不同

最新厦门大学生物化学考研真题

机密*启用前 厦门大学2007年招生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 入学考试试题 科目代码:432 科目名称:生物化学 招生专业:生命科学学院各专业 考生须知:全部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答在试题纸张上的不得分!请用蓝、黑色墨水笔或圆珠笔作答。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蛋白质的酸水解一般用6mol/L HCI,110℃水解20小时左右,可使蛋白质完全水解。酸水解的优点是(),缺点是使()被完全破坏。 2.生物体内的多糖按其生物功能可以分为两类()、()。前者往往以()糖苷键连接而成;后者往往以()糖苷键连接而成。 3.酶的变性作用和抑制作用都可以使酶活力丧失,两者的根本区别在于()。 4.蛋白质N-末端测定的方法有很多,其中()法由于该试剂与N-末端氨基酸形成的物质具有强烈的荧光,灵敏度很高。 5.一个蛋白质分子含有四个半胱氨酸残基。若所有半胱氨酸残基都可能配对形成二硫键,则此种蛋白质形成二硫键的方式有()种。 6.对Michaelis型的酶来说,如果要求酶促反应v =80%Vmax ,则[S]应为Km的倍数是()。 7.双倒数作图法测定酶的米氏常数Km时,Km值可以从直线的()截距获得。 8.维持DNA双螺旋结构稳定的因素是()和()。 9.当两条()之间存在互补配对时,在一定条件下形成(),这个过程称为()。 10.核糖体中催化肽键合成的是(),其实质是一种(),()只是用于维持前者构象的。 11.人体缺乏维生素A会患(),缺乏()会患脚气病。 12.糖酵解中有三个反应是不可逆的,催化这三个反应的酶是(),(),()。其中()是糖酵解反应的关键限速酶。 13.果糖-1-磷酸在()的催化下,产生甘油醛和磷酸二羟丙酮,前一种产物可在()催化下生成3-磷酸甘油醛而进入酵解途径。 14.1分子丙酮酸彻底氧化,反应中有()次脱氢,共生成()分子ATP,生成()分子CO2。 二选择题(下列每题有一个正确答案,选择正确答案的编号写在答卷纸上,每题1分,共30分) 1.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最主要的供能物质是: A.ATP; B.GTP; C.CTP; D.UTP。 2.下列氨基酸中,哪种氨基酸经转氨作用可直接生成草酰乙酸? A.苏氨酸; B.天冬氨酸; C.丙氨酸; D.谷氨酸。

厦门大学无机化学习题07 碱金属和碱土金属

碱金属和碱土金属 1.试说明为什么Be2+、Mg2+、Ca2+、Sr2+、Ba2+的水合热依次减弱? 2.某酸性BaCl2溶液中含少量FeCl3杂质。用Ba(OH)2或BaCO3调节溶液的pH值,均可把Fe3+沉淀为Fe(OH)3而除去。为什么?利用平衡移动原理进行讨论。 3.试解释为什么碱金属的液氨溶液,(1)有高的导电性;(2)是顺磁性的;(3)稀溶液呈兰色。 4.Rb2SO4的晶格能是-1729kJ·mol-1,溶解热是+24kJ·mol-1,利用这些数据求SO42-的水合热(已知Rb+的水合热为-289.5kJ·mol-1). 5.根据下图,可以由重晶石(BaSO4)作为原料,来制造金属钡及一些钡的化合物。试回答下列一些问题: C Na2CO3 C BaSO4BaS BaCO3 加热 BaO2 HCl HNO3H2O Al Ba Na2NO3 加热 BaCl2·2H2O Ba(NO3)2Ba(OH)2 (1)现拟从重晶石制备BaCl2·2H2O。问应该采用哪些步骤,写出其化学方程式,并说明完成反应的理由。 (2)为何不能从BaS与硝酸作用直接制备Ba(NO3)2? (3)为何工业上不采用BaCO3直接加热分解方法来制备BaO? 6.利用下列数据计算KF和KI的晶格能。(单位kJ·mol-1) K+(g)F-(g)I-(g) 水合能(kJ·mol-1)-360.2 -486.2 -268.6 KF KI 溶解热(kJ·mol-1)-17.6 20.5

由计算结果再联系有关理论加以讨论。 7.讨论Li+、Na+、K+、Rb+、Cs+系列在水溶液的迁移率大小顺序?若在熔融盐中是否具有相同的顺序? 8.Na2O2可作为潜水密闭舱中的供氧剂,这是根据它的什么特点?写出有关反应式。 9.写出M2O、M2O2、MO2与水反应的方程式,并加以比较。 10.如何用离子势概念说明碱金属、碱土金属氢氧化物的碱性是随M+、M2+离子半径的增大增强。 11.如何证明碱金属氢化物中的氢是带负电的组分?预测CaH2、LiH与水反应的产物? 12.什么叫对角线规则?引起Li~Mg、Be~Al、B~Si三对元素性质上相似的原因是什么? 13.下列每对化合物中,哪一个在水中的溶解度可能更大些? (1)SrSO4与MgSO4(2)NaF与NaBF4 14.试从热力学观点定性说明,为什么碱土金属碳酸盐随着金属元素原子序数的增加,分解温度升高。 15.求MgCO3与NH4Cl水溶液反应的K=?由此说明MgCO3能否溶于NH4Cl溶液? 16.解释下列事实: (1)尽管锂的电离能比铯大,但E?Li+/Li却比E?Cs+/Cs的小。 (2)LiCl能溶于有机溶剂,而NaCl则不溶。 (3)为什么Li+与Cs+相比,前者在水中有低的迁移率和低的电导性?这与Li的半径特别小是否矛盾? (4)电解熔融的NaCl为什么常加入CaCl2?试从热力学观点出发加以解释。 (5)在+1价阳离子中Li+有最大的水合能。 (6)CsI3的稳定性高于NaI3。 (7)碱土金属熔点比相应碱金属高,硬度大? (8)当悬浮于水中的草酸钙溶液中,加入EDTA的钠盐时,草酸钙便发生溶解? 17.用最简便的方法鉴别下列各组物质? (1)LiCl与NaCl (2)CaH2与CaCl2 (3)NaOH与Ba(OH)2 (4)CaCO3与Ca(HSO3)2 (5)NaNO3与Na2S2O3

厦大无机化学考研经验

厦大无机化学考研经验 现在说说我的考研复习时间安排吧,我是从2011年4月份开始复习无机化学上册,整个四月份都只看无机化学上册,只看书,每天花半天时间(3小时)去图书馆。我看书比较注重效率,也感觉自己那段时间效率比较高,所以就抓紧时间看(考研复习都有疲劳期,所以趁状态好的时候多复习点)。每次看书的时候只带课本和笔,本人不习惯用笔记本,看书期间遇到的问题或是重点我喜欢直接标注在书本上,我那本无机化学课本在最后反正是找不到一页没有注解的空白地方。我还有个习惯就是喜欢将书本上的重要公式或是非常重要的定义写在那一页的顶端或是下端,这样有助于复习时加深印象,翻到那一页就知道主要讲了什么内容。整个四月份我将无机化学上册看了一遍,当然有些难以理解的地方就多花了时间。我找的考研资料、考题考点解析、知识框架图及历年真题及答案解析等内容都是在百度文库找的,价格便宜,用起来很方便。我看书也是主要是以章节为单位,争取看一章能将那一章的知识有个了解,争取看懂。 看完这本书就给自己放了一个五一长假,然后就开始复习物理化学了,物理化学也注重看书,最好是复习厦大孙世刚那两本书,很全面,跟考试结合很紧密。物理化学是一项艰苦的工程,不仅难懂,还很难记住,感觉就是看不懂,看了后面就忘了前面,做题几乎没把握。不过这时不要灰心,始终要坚信难是对于所有人的,只要自己努力了,结果肯定不会差。物理化学需要一章节一章节的复习,然后做课后习题,这样有助于理解,重复看书,重复做题,吃透每章节的内容,只有这样才会在看后续章节时不会不知所云。复习物理化学花的时间就多了,两本物理化学书我是从5月份看到了八月底,当然这期间也有一些耽误,比如复习期末考试,暑假休息半个月,总的算来花了三个月把书本拉通看了一遍。最重要的是在这期间无机化学不能丢下,虽然不像四月份那样每天看,但是需要时常翻翻书,看一看比较难理解的章节,如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化学键理论和配位化学那几章,顺带做做题。这样到九月开学时几乎就把无机化学上册搞定了,物理化学也有了个大概的了解。对于这期间花在专业课上的时间应该每天不少于三小时吧,而且是连续的三小时,这样有助于系统复习。 九月开学后就要安排全程复习了,无论是公共课还是专业课,具体时间安排因人而异,自己感觉难的科目可以多安排点时间,复习顺利的科目少花点时间,

厦门大学2014年生物化学真题答案解析(权威)

厦门大学2014年832生物化学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部分参考) 一、填空题 1.糖原和支链淀粉结构上非常相似,构件分子均是,它们之间的连接键有和两种糖苷键。 2.蛋白质之所以存在及其丰富的构象,是因为键和键能有不同程度的转动。 3.用电泳方法分离蛋白质的原理,是在一定的pH缓冲液条件下,不同的蛋白质的、和不同,因而在电场中移动的和 不同,从而使蛋白质得到分离。 4.ATP是转移的重要物质,UTP参与,CTP参 与,GTP供给所需能量。 二、选择题 1.下列关于葡萄糖的陈述,正确的是() A.由于葡萄糖分子中有醛基,所以它能与Schiff试剂起加成反应 B.醛式葡萄糖转变成环状后就失去了还原性 C.葡萄糖形成葡萄糖甲基苷后,仍然具有还原性 D.葡萄糖和甘露糖是差向异构体 2.下列哪个糖是酮糖() A.D-果糖 B.D-半乳糖 C.乳糖 D.蔗糖 3.生物膜上的何种组分可以用高浓度尿素或盐溶液分离() A.跨膜蛋白 B.共价结合的糖类 C.外周蛋白 D.整合蛋白 4.下列哪种化合物不是磷脂() A.脑磷脂 B.醛缩磷脂 C.神经+ D.卵磷脂 5.若用电泳分离Gly-Lys、Asp-Val和Ala-His三种二肽,在下列哪个pH条件下电泳最为合适?() A.pH2以下 B.pH2-4 C.pH7-9 D.pH10-12 6.蛋白质中氨基酸在280nm处吸光值最大的是() A.色氨酸 B.酪氨酸 C.苯丙氨酸 D.赖氨酸 14.从葡萄糖合成糖原时,每加上一个葡萄糖残基需要消耗几个高能磷酸键?

() A.0 B.2 C.3 D.4 15.能调节三羧酸循环速率的别构酶是() A.异柠檬酸脱氢酶 B.乌头酸酶 C.苹果酸脱氢酶 D.琥珀酸脱氢酶 17.NADPH能为合成代谢提供还原势能,NADPH的氢主要来自() A.糖酵解 B.三羧酸循环 C.磷酸戊糖途径 D.糖异生 18.经长期进化后,高等真核细胞的生物化学反应被精确地局限在细胞特定部位,EMP途径在()中进行 A.溶酶体 B.细胞质 C.线粒体基质 D.核基质 28.遗传密码的简并性是指() A.密码子之间无标点间隔 B.一个氨基酸可以有一个以上的密码子编码 C.一个密码子只代表一个氨基酸 D.密码子的碱基可以变更 30.以下对别构酶的论述哪个是错误的() A.别构酶一般都是寡聚酶 B.别构酶的活性中心和调节中心分别位于催化亚基和调节亚基上,或者位于同一亚基空间上相距较远的部位 C.别构酶通过构象变化来实现其功能的改变 D.在生理情况下效应剂和别构酶的结合时共价结合 三、是非判断题(正确的请用“T”表示,错误的用“F”表示) 1.在溶解温度时,双链DNA分子会变为无序的单链分子 2.提高盐浓度可使DNA分子的熔点Tm升高 3.血红蛋白由四个亚基组成,而肌红蛋白只有一条肽链,因此,在一定氧分压条件下,血红蛋白与氧的亲和力较肌红蛋白更强 4.自然界中的单糖绝大多数为D型糖,由于果糖是左旋的,因此它属于L型糖 5.蛋白质的α-螺旋结构通过侧链之间形成氢键而稳定 6.温和碱性条件下,RNA容易水解,DNA则稳定 7.蛋白质是两性电解质,它的酸碱性质主要取决于肽链上可解离的R基团 8.一般来说,真核生物的mRNA与它的DNA模板是等长的 9.黄嘌呤氧化酶的底物是黄嘌呤,也可以是次黄嘌呤 10.内含子是编码基因内部一些不能翻译成蛋白质的间隔序列,外显子是指能被翻译成蛋白质的序列。迄今为止还没有发现内含子有任何生物学功能 11.原核生物的每一个染色体只有一个复制起点,而真核生物的一个染色体就有许多复制起点 12.糖原、淀粉和纤维素分子中均有一个还原性末端,故均有还原性

厦门大学2004级无机化学二期中考试试题

厦门大学2004级无机化学二期中考试试题 厦门大学“无机化学(二)”课程试卷 化学化工学院化学、材料系2004年级化学各专业 试卷类型:(A卷) 班级姓名分数 一、选择题 ( 共18题 35分 ) 1. 2 分 InCl2为逆磁性化合物,其中In的化合价为…………………………………………() (A) +1 (B) +2 (C) +3 (D) +1和+3 2. 2 分 下列氢化物中,在室温下与水反应不产生氢气的是…………………………………() (A) LiAlH4 (B) CaH2 (C) SiH4 (D) NH3 3. 2 分 和水反应得不到H2O2的是……………………………………………………………() (A) K2O2 (B) Na2O2 (C) KO2 (D) KO3 4. 2 分 下列物质的水解产物中既有酸又有碱的是…………………………………………() (A) Mg3N2 (B) SbCl5 (C) POCl3 (D) NCl3 5. 2 分 有关H3PO4、H3PO3、H3PO2不正确的论述是…………………………………() (A) 氧化态分别是+5,+3,+1 (B) P原子是四面体几何构型的中心 (C) 三种酸在水中的离解度相近 (D) 都是三元酸 6. 2 分 下列各组化合物中,都有颜色的一组化合物是……………………………………() (A) SiCl4,SnCl4,PbO (B) CCl4,NO2,HgI2 (C) SiC,B2H6,N2O4 (D) PbO2,PbI2,SnS 7. 2 分 下列化合物中最稳定的是……………………………………………………………() (A) Li2O2 (B) Na2O2 (C) K2O2 (D) Rb2O2 8. 2 分 1 mol 下列各物质溶于1 dm3水中,生成的溶液中H+ 浓度最高的是……………() (A) SO3 (B) P4O10 (C) HF (D) MgH2 9. 2 分 对于H2O2和N2H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都是二元弱酸 (B) 都是二元弱碱 (C) 都具有氧化性和还原性 (D) 都可与氧气作用 10. 2 分

厦门大学2002年生物化学考研试题

厦门大学2002年生物化学 招生专业: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 一、选择题(选择出每题的唯一正确答案,每题1分,共15分) 1、酯酶所催化的水解反应的专一性属于() A、顺饭异构专一性 B、旋光异构专一性 C、族专一性 D、键专一性 E、绝对专一性 2、决定大肠杆菌RNA聚合酶转录活性的组分是() A、α亚基 B、β亚基 C、β’亚基 D、δ亚基 3、血性物质是一类() A、磷蛋白 B、脂蛋白 C、糖蛋白 D、核蛋白 E、色蛋白 4、调节血糖的激素是() A、加压素 B、胃泌素 C、胃上腺素 D、甲状旁腺素 5、信号肽位于() A、内质网的腔内侧面 B、高尔基体的腔内侧面 C、内质网的细胞质侧面D/核糖体的表面 6、2,4—二硝基苯酚对生物氧化的作用是是属于何类试剂? A、解偶联剂 B、离子载体抑制剂 C、激活剂 D、氧化磷酸化抑制剂 7、生物体内经从无到有途径合成的嘧啶核苷酸,其嘧啶环3位的氮是来自于 A、NH3 B.Gly C.Asp D.Gln 8、在pH6.0时,一个氨基酸混合物(Gly, Gln,His,Ser),经纸电泳,那种氨基酸移动最快? A、Gly B、Gln C、His D、Ser

9、糖类物质在动物和人体内主要以哪一种形式运转? A、葡萄糖 B、半乳糖 C、果糖 D、蔗糖 10、在下列哪种生物合成途径中需要NADPH? A、糖原的生物合成 B、酮体的生物合成 C、胆固醇的生物合成 D、磷脂的生物合成 11、一个分子量为70000的蛋白质分子由两个相同的完全由α—螺旋组成的亚基所构成,每个亚基的二级结构长度是:(氨基酸残基德平均分子量为110)A.50nm B、47.7 nm C、42.5 nm D、38.6 nm 12、丙酮酸羧化酶的辅酶为: A、TPP B、生物素 C、四氢叶酸 D、DND* 13、血红蛋白的氧合曲线向右移动是由于: A、CO2分压增加 B、CO2分压减少 C、O2分压增加 D、O2分压减少 14、一个RNA片段(GICmDUA)中含有稀有碱基: A、五个 B、四个 C、三个 D、两个 15、在原核生物操纵子中,操纵基因是下了哪种物质的结合部位? A、RNA聚合酶 B、Camp_CAP复合物 C、阻遏蛋白 D、ρ—因子 二、判断题(每题一分) 1、在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中,染色体DNA都与组蛋白形成复合物。 2、丙酮酸脱氢酶系与α—酮戊二酸脱氢酶酶系的催化剂机制相似。 3、吞噬作用是一个需能的主动转运过程。 4、核DNA编码的线粒体和叶绿体膜蛋白是在泡浆中游离状态的核糖体上合成的。

厦门大学生科院生物化学真题

厦门大学2004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招生方向招生方向::水生生物学水生生物学、、生化与分子生物学生化与分子生物学 考试科目考试科目::生物化学477477 研究方向研究方向:: 一、填空填空 (每空1分,共30分) 1、纤维素分子是由 组成,它们之间通过 键相连。 2、真核生物的RNA 聚合酶III 转录的是 。 3、糖原合成中,葡萄糖单体的活性形式是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氨基酸的活性形式是形成 。 4、糖肽键的主要连接键有 和 两种。 5、卵磷脂是由 、 、 和 组成。 6、snRNA 主要参与 的加工成熟,真核生物tRNA 的加工,成熟过程包括 、 、和 等。 7、用碱水解核酸,产物主要是 和混合物。 8、DEAE-纤维素是一种 交换剂,CM-纤维素是一种 交换剂。 9、蛋白质分子中的生色氨基酸是指 、 和 三种。 10、糖酵解和糖异生作用是相反的两个过程,各自的调空酶协调作用,防止了 是形成。 11、酶活力是指 ,一般用 来表示。 12、DNA 测序的解决得益于哪两种技术的应用: 和 。 13、羽田杀菌素是 的结构类似物,可以强烈地一直腺苷酸琥珀酸合成酶的活性,从而抑制了腺苷酸的合成。

14、常用3.613-螺旋(n=3)来表示蛋白质二级结构中的α-螺旋,其中的3.6指,13表示。 15、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每增加一个氨基酸残基要消耗个高能键。 选择题 (每题1分,共20分) 二、选择题 1、环状结构的己醛其立体异构体的数目有几个? A、4 B、16 C、32 D、64 2、真核生物mRNA的帽子结构中,m7G与多核苷酸链通过三个磷酸基联接,联接方式是 A2’-5 B3’-5’C3’-3’ D5’-5’ 3、下列哪种糖不能形成糖砂? A、葡萄糖 B、乳糖 C、蔗糖 D、麦芽糖 4、下列物质中,不是高能化合物的是: A、琥珀酰CoA B、1,3-二磷酸甘油酸 C、SAM D1,6-二磷酸果酸 5、下列化合物中哪个不属于脂类化合物? A、甘油三丁酸酯 B、胆固醇硬脂酸酯 C、羊毛蜡 D、石蜡 6、每分子血红蛋白所含铁离子数为几个? A、1 B、2 C、4 D、8 7、煤气中毒主要是因为煤气中的一氧化碳的什么作用? A、抑制琉基酶,使失活琉基酶 B、抑制胆碱酯酶,只乙酰胆碱堆积,引起神经中毒 C、抑制其它酶的作用,导致代谢紊乱

厦门大学生物化学多年真题

厦门大学 2004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科目名称:生物化学 一、填空题 1、纤维素分子是由()组成,它们之间通过()键相连。 2、真核生物的RNA聚合酶III转录的是()。 3、糖原合成中,葡萄糖单体的活性形式是(),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氨基酸的活性形式是形成()。 4、糖肽键的主要连接键有()和()两种。 5、卵磷脂是由()、()、()和()组成。 6、snRNA主要参与()的加工成熟,真核生物tRNA的加工,成熟过程包括()、()、和()等。 7、用碱水解核酸,产物主要是()和混合物。 8、DEAE-纤维素是一种()交换剂,CM-纤维素是一种()交换剂。 9、蛋白质分子中的生色氨基酸是指()、()和()三种。 10、糖酵解和糖异生作用是相反的两个过程,各自的调空酶协调作用,防止了()是形成。 11、酶活力是指(),一般用()来表示。 12、DNA测序的解决得益于哪两种技术的应用:()和()。 13、羽田杀菌素是()的结构类似物,可以强烈地一直腺苷酸琥珀酸合成酶的活性,从而抑制了腺苷酸的合成。 14、常用3.613-螺旋(n=3)来表示蛋白质二级结构中的α-螺旋,其中的3.6指(),13表示()。 15、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每增加一个氨基酸残基要消耗()个高能键。 二、选择题 1、环状结构的己醛其立体异构体的数目有几个? A、4 B、16 C、32 D、64 2、真核生物mRNA的帽子结构中,m7G与多核苷酸链通过三个磷酸基联接,联接方式是A2’-5 B3’-5’C3’-3’ D5’-5’ 3、下列哪种糖不能形成糖砂? A、葡萄糖 B、乳糖 C、蔗糖 D、麦芽糖 4、下列物质中,不是高能化合物的是: A、琥珀酰CoA B、1,3-二磷酸甘油酸 C、SAM D1,6-二磷酸果酸 5、下列化合物中哪个不属于脂类化合物? A、甘油三丁酸酯 B、胆固醇硬脂酸酯 C、羊毛蜡 D、石蜡 6、每分子血红蛋白所含铁离子数为几个? A、1 B、2 C、4 D、8 7、煤气中毒主要是因为煤气中的一氧化碳的什么作用? A、抑制琉基酶,使失活琉基酶 B、抑制胆碱酯酶,只乙酰胆碱堆积,引起神经中毒 C、抑制其它酶的作用,导致代谢紊乱

厦门大学无机化学第12章ds区元素

第十二章ds区元素 12.1 铜族元素..................................................................................................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2 锌族元素..................................................................................................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1 铜族元素 12.1.1 铜族元素通性 铜族元素 1.铜族元素通性 铜族元素的氧化态有+1,+2,+3三种,这是由于铜族元素最外层ns电子和次外层(n-1)d电子能量相差不大。有人认为在本族元素中,元素第二电离能与第一电离能的差值越小,它的常见氧化值就越高。 对于Cu、Ag、Au,Δ(I2-I1)Au < Δ(I2-I1)Cu < Δ(I2-I1)Ag 所以常见氧化态物+3,+2,+1。 铜、银、金的标准电势图如下所示: 12.1.2 铜族元素金属单质 2.铜族元素金属单质 (1).物理性质 铜和金是所有金属中仅有的呈现特殊颜色的二种金属,铜族元素的熔点、沸点、硬度均比相应的碱金属高。这可能与d电子也参与形成金属键有关。由于铜族金属均是面心立方晶体(如下图),它们不仅堆积最密而且存在较多可以滑动的高密度原子层,因而比相应的碱金属(多为体心立方晶体)密度高得多,且有很好的延展性,其中以金最佳。铜族元素的导电性和传热性在所有金属中都是最好的,银占首位,铜次之。 (2).化学性质 铜族元素的化学活性远较碱金属低,并按Cu--Ag--Au的顺序递减。 在潮湿的空气中放久后,铜表面会慢慢生成一层铜绿。铜绿可防止金属进一步腐蚀,其组成是可变的。银和金不会发生该反应。 空气中如含有H2S气体与银接触后,银的表面上很快生成一层Ag2S的黑色薄膜而使银失去银白色光泽。() 在电位序中,铜族元素都在氢以后,所以不能置换稀酸中的氢。但当有空气存在时,铜可缓慢溶解于这些稀酸中:

厦门大学无机化学第15章 f区元素

第十五章f区元素 15.1 镧系锕系元素概述 (1) 15.2 镧系收缩及后果 (3) 15.3 镧系元素化合物 (5) 15.1 镧系锕系元素概述 15.1.1 名称、符号和电子层构性 1.名称和符号 周期表中有两个系列的内过渡元素,即第六周期的镧系和第七周期的锕系。镧系包括从镧(原子序数57)到镥(原子序数为71)的15种元素;锕系包括从锕(原子序数89)到铹(原子序数103)的15种元素。 2.电子层构型 镧系、锕系电子层构型比较复杂,第三层4f、5f轨道上。 表15-1 镧系元素原子的电子层结构

从表15-1可知,除镧原子外,其余镧系元素原子的基态电子层结构中都有f电子。镧虽然没有f电子,但它与其余镧系元素在化学性质上十分相似。镧系元素最外两个电子层对4f轨道有较强的屏蔽作用,尽管4f能级中电子数不同,它们的化学性质受4f电子数的影响很小,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很相似。 【问题】为什么La最外层电子构型不是4f16s2,而是4f05d16s2; Gd最外层电子构型不是4f86s2,而是4f75d16s2? 根据洪特规则,电子处于半满、全空时较为稳定。 15.1.2 电子层结构与氧化态 表15-2 锕系元素原子的电子层结构

3.氧化态 镧系元素前三级电离势之和是比较低的,比某些过渡元素要低。如: 而且无论在酸性还是碱性介质中,值的比较小,因此镧系金属在水溶液中容易形成+3价离子。+3是镧系元素特征氧化态。 镧系中有些元素还存在除+3价以外的稳定氧化态。Ce、Pr、Tb、Dy常呈现+4氧化态,而Sm、Eu、Tm、Yb则呈现+2价氧化态。(为什么?) 这是因为它们的离子电子结构保持或接近半充满或饱满状态。 15.2 镧系收缩及后果 1.镧系收缩现象 镧系元素的原子(离子)半径,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缩小,这种现象称为镧系收缩。

厦门大学生物化学实验讲义

生物化学实验厦门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

目录 实验室守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实验记录及实验报告....................................... 错误!未定义书签。实验一淀粉的提取和水解................................. 错误!未定义书签。实验二总糖与还原糖的测定 ............................... 错误!未定义书签。实验三粗纤维的测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实验四酪蛋白的制备..................................... 错误!未定义书签。实验五粗脂肪的定量测定─索氏提取法 ..................... 错误!未定义书签。实验六蛋白质等电点测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实验七氨基酸的分离鉴定-纸层析法 ....................... 错误!未定义书签。实验八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实验九血清蛋白醋酸纤维薄膜电泳 ......................... 错误!未定义书签。实验十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错误!未定义书签。实验十一碱性磷酸酶的分离提取及比活力的测定. (45) 实验十二凝胶过滤层析纯化碱性磷酸酶 (51) 实验十三 DEAE-纤维素柱层析纯化碱性磷酸酶................. 错误!未定义书签。实验十四底物浓度对酶活力的影响(米氏常数的测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实验十五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板电泳分离血清蛋白............ 错误!未定义书签。实验十六聚丙烯酰胺凝胶等电聚焦电泳测定蛋白质的等电点 (69) 实验十七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定蛋白质亚基分子量...... 错误!未定义书签。实验十八维生素C的定量测定 . (79) 实验十九猪脾DNA的制备................................. 错误!未定义书签。实验二十 DNA的定量测定 (87) 实验二十一 DNA的琼脂糖凝胶电泳 (89) 实验二十二 RNA的定量测定 (92) 实验二十三肌糖原的酵解作用 (94) 实验二十四茶叶多糖的提纯与鉴定 (97) 仪器的使用 (99) 附录 (10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