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技术有限公司2007年年报
- 格式:pdf
- 大小:2.74 MB
- 文档页数:38
华为年报引用格式引言华为是一家全球知名的电信设备和消费电子设备制造商,总部位于中国深圳。
华为每年都会发布年度财务报表,以便公众了解公司的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
在学术研究和商业报道中,引用华为年报是非常常见的做法。
本文将介绍正确引用华为年报的格式,并提供一些注意事项。
华为年报引用格式的重要性华为年报引用格式的正确性非常重要,因为它能确保引用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正确的引用格式可以帮助读者查找和验证引用的信息,从而提高学术研究和商业报道的可信度。
同时,遵循华为年报引用格式也是对华为公司工作的尊重和赞赏,体现了严谨的学术道德和商业行为。
引用华为年报的一般格式引用华为年报时,应包括以下信息: 1. 公司名称:华为技术有限公司(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2. 年度:引用的年度,例如2020年 3. 年报标题:年度财务报表或年报的标题 4. 出版地点:华为总部所在地,深圳市 5. 出版者: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6. 年报的文档标识符:例如报告编号或版本号示例引用格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2020)。
年度财务报表。
深圳市: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报告编号:XXXXX。
注意事项在引用华为年报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引用格式的一致性:在整篇文献或报告中保持引用格式的一致性,不仅是对华为年报,也适用于其他引用材料。
2. 引用具体页面:如果需要引用具体的页面或章节,应在引用中注明具体页码或章节名称。
3. 引用在线版本:华为公司通常会在其官方网站上发布年度财务报表的在线版本。
如果引用的是在线版本,应提供相应的网址和访问日期。
4. 学术规范:对于学术研究,建议在引用华为年报的同时,提供所有必要的引文信息,如作者、引用章节等。
引用示例引用整个年报华为技术有限公司(2020)。
年度财务报表。
深圳市: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报告编号:XXXXX。
引用年报的特定章节或页面华为技术有限公司(2020)。
年度财务报表-财务指标。
华为-3Com合资之路12003年6月10日,思科诉讼华为案出现了戏剧性的一幕。
华为在北美的合资伙伴3Com公司表示,已经向审理此案的德克萨斯州马歇尔地区联邦法院提出了申请,希望法官能够对3Com与华为的合资公司——华为3Com(以下简称“H3C”)最近推出的新产品做出裁决,证明这些产品并未侵犯思科公司的知识产权。
3Com此举意味着走进涉及中美两个最大网络设备公司的诉讼中。
此前3月20日,3Com与遭受起诉的华为组建合资公司,将以其品牌出售华为的部分产品。
3Com表示H3C的产品将与华为撤回的部分产品有“显著的差别”,是“全新开发的产品”,“尊重了所有公司的知识产权”。
“思科案”仅仅华为与3Com合作的一个诱因,究竟是哪些因素促使华为与3Com联手合作?华为与3Com“联姻”真正的目的?公司背景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是全球领先的电信网络解决方案供应商,产品和解决方案涵盖移动、核心网、网络、电信增值业务、终端等领域。
华为的61,000多名员工中有48%的员工从事研发工作,截至2006年底,华为已累计申请专利超过19,000件,连续数年成为中国申请专利最多的企业。
华为在全球建立了100多个分支机构,营销及服务网络遍及全球。
目前,华为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已经应用于全球100多个国家,以及31个全球前50强的运营商,服务全球超过10亿用户。
3Com公司于1979年在美国加州成立,创始人Bob Metcalfe是以太网网络协议的主要发明者。
该公司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专业从事数据通信产品经营。
直至90年代中期,3Com公司是全球计算机网络设备的领导者之一,在局域网、广域网等领域都曾做出了巨大贡献。
3Com在北美和欧洲已经形成了巨大、完备的直销和分销网络,并于1994进入中国,致力于企业网市场,中国成为3Com全球业务中增长最快的地区,区域业绩排名从全球第8位跃升为第3位。
双方的合资公司H3C致力于IP技术与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销售及服务。
华为手机市场分析华为公司概况分析(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销售设备的民营通信科技公司,总部位于中国广东省深圳市。
华为的产品主要涉及通信网络中的交换网络、传输网络、无线及有线固定接入网络和数据通信网络及无线终端产品,为世界各地通信运营商及专业网络拥有者提供硬件设备、软件、服务和解决方案。
华为于1987年在中国深圳正式注册成立,注册资本万元。
现任总裁为任正非,董事长为孙亚芳。
(2) 2007年合同销售额160亿美元,其中海外销售额115亿美元,并且是当年中国国内电子行业营利和纳税第一。
截至2007年底,华为在国际市场上覆盖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排名前50名的电信运营商中,已有45家使用华为的产品和服务。
(4) 华为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已经应用于全球140多个国家,服务全球运营商50强中的45家及全球1/3的人口。
(5) 华为是全球领先的信息与通信解决方案供应商。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的业务涵盖了移动.宽带.IP光网络.电信增值业务和终端等领域,致力于提供全IP融合解决方案,使最终用户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通过任何终端享受一致的通信体验,丰富人们的沟通与生活.(6) 而华为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成就,它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7) 以研发推动产品的持续创新.“华为以做一个世界级领先的电信设备商”为发展目标,特别强调科研的投入。
目前,投入超过50亿的3G技术已跻身全球第一阵营的行列,并且率先在阿联酋,香港,毛里求斯,马来西亚实现商用,突破欧洲市场的垄断巩固了华为的国际品牌和国际市场地位。
(2)强大的营销能力和良好的服务。
在华为的员工队伍中,技术研究及开发人员占46%,市场营销和服务人员占33%,管理及其他人员占9%,生产人员占12%。
这说明了了研发和试产营销在华为公司的发展中占有极为重要地位。
华为公司始终相信一句话,“企业要活下去,永远只有一条途径,那就是关注客户需求”。
(3)综合成本低。
2008年8月份,在中国电信一期CDMA网络的300亿元设备招标中,深圳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以7亿元的超低报价,一举将其份额由3%提升到29%。
当时不少业内人士担心这种低价“圈地”行为将伤害其利润,甚至会导致现金流危机。
然而,根据2009年4月份华为公司公布的2008年财报,当年营业利润率由2007年的10%上升到2008年的13%,而且销售收入增长也比成本增长高出3.4个百分点,费用率也由2007年的28.47%降至26.7%。
有华为公司内部人士透露说,华为利润率的上升和费用率的下降要得益于公司在2007年下半年启动的财务转型。
财务转型的目的很简单,就是与国际一流的企业一样,把财务体系深入到运营的每个环节,使得每一单赚不赚钱,赚多少,都心中有数。
告别“野蛮增长”2007年初,华为公司总裁任正非亲自给IBM CEO彭明盛写了封信,希望效仿IBM的财务管理模式进行转型。
华为需要的不是一般的财务咨询顾问,IBM公司自己的财务人员必须亲自参与其中。
之所以认定IBM,不但是因为前期IBM帮助华为实施IPD等项目,带给华为“脱胎换骨式的改变”;而且,任正非认为,作为百年老店,IBM公司财务管理非常严谨,全球化运作最为成熟。
2007年7月份,IBM邀请华为公司近10位财务相关人员到美国总部进行了为期三天的访问,了解其财务系统情况。
不久,华为公司就正式启动了IFS(集成财务转型)项目。
与此同时,IBM正式把华为公司升级为事业部客户——在其全球几十家事业部客户中,华为是唯一一家中国企业。
对这样的事业部客户,IBM不但会组建一支由骨干组成的全球团队,还会提供全方位的定制服务。
该团队在组织架构上直接向美国总部汇报。
很少有人知道华为公司为此投资几何,但IBM肯把华为公司升级为事业部客户,此项转型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由此可以推断,在此项目上的花费肯定是量级够大。
而且,这点也可以从参与财务转型的IBM人员的级别得到证明——多数都是各个地区的CFO级别的人。
华为公司员工集体辞职风波距我国新《劳动合同法》于2008年1月1日正式实施还有两个月的时间,在全国一些地方却出现了企业解约潮,有些企业一次性解除数百人的劳动合同,甚至有公司因为《劳动合同法》即将生效而关闭企业的现象。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作为我国行业的知名企业,也加入到这场特殊的博弈游戏中,演绎了一场“辞职门”风波。
一、华为技术有限公司1988年,43岁的退役解放军团级干部任正非,与几个志同道合的中年人,在深圳以凑来的2万多元人民币创立了华为公司。
创立初期,华为靠代理香港某公司的程控交换机获得了第一桶金。
当时,国内在程控交换机技术上基本是空白。
任正非敏感地意识到了这项技术的重要性,他将华为的所有资金投入到研制自有技术中。
孤注一掷的做法没有让任正非失望,华为研制出了08交换机。
由于价格比国外同类产品低2/3,功能与之类似,08交换机的市场前景十分可观。
公司创立之初确立的这个自主研制技术的策略,让华为冒了极大的风险,但也最终奠定了华为适度领先的技术基础,成为华为日后傲视同业的一大资本。
然而在当时,国际电信巨头大部分已经进入中国,盘踞在各个省市多年,华为要与这些拥有雄厚财力、先进技术的百年老店直接交火,未免是以卵击石。
熟读毛泽东著作的任正非,选择了一条后来被称之为“农村包围城市”的销售策略——华为先占领国际电信巨头没有能力深入的广大农村市场,步步为营,最后占领城市。
电信设备制造是对售后服务要求很高的行业,售后服务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
当时,国际电信巨头的分支机构最多只设立到省会城市以及沿海的重点城市,对于广大农村市场无暇顾及,而这正是华为这样的本土企业的优势所在。
另外,由于农村市场购买力有限,即使国外产品大幅降价,也与农村市场的要求有段距离,因此,国际电信巨头基本上放弃了农村市场。
华为当时的这一销售策略不仅使华为避免了被国际电信巨头扼杀,更让华为获得了长足发展,培养了一支精良的营销队伍,成长起来一个研发团队,积蓄了打城市战的资本。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财务报表分析摘要:在大数据时代,企业要保持自身健康稳定的发展,财务管理是个重要的问题。
本文采用比率分析等财务分析方法、以华为公司2016-2018年的财务报表为分析对象,对企业的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分析,发现华为公司存在短期偿债能力减弱、应收款项过大、净汇兑损失严重等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期帮助企业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华为;财务报表;财务分析1绪论1.1研究背景财务报表作为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一环,有着反映企业运行状况、预测企业发展、风险预估和完善内部管理的功能。
通过综合分析企业的现金流量表、利润表及资产负债表等,能够展现企业资金链、营收、成本、资产及负债情况等,对企业经营决策水平的提升有着积极意义。
在中国经济改革的过程中,通信行业巨头华为经济效益的节节攀升。
企业平稳发展的前提是财务工作得到较好的管理和组织,通过分析华为公司的财务报表,了解其财务工作进行的状况、管理手段以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进一步了解华为公司的经营状况和企业前景有一定的助益,同时也给同行业公司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另外,作为公司的命脉,企业管理层应当充分重视财务报表分析,保障分析结果的真实性与可靠性,并利用分析结果完善内部管理、预测企业发展和加强风险管控,合理应用财务报表分析并为企业良好经营、长效发展保驾护航。
1.2研究目的与意义1.2.1 研究目的华为是通信设备业的领军企业,从2010年开始连续跻身《财富》世界五百强的行列,创造了行业的奇迹。
华为作为中国民营企业的标杆,其发展崛起的轨迹让世界为瞩目。
知名度响彻海内外,作为中国品牌,华为的企业战略决策离不开经济支持,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的核心命脉,对华为的人力资源管理、组织构建、计划决策、规模扩建和风险预估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如今市场竞争激烈、经济发展停滞不前的经济环境下,汇率波动、融资成本上升、市场份额压缩等问题的出现给企业的生存带来了威胁和挑战。
HUAWEI TECHNOLOGIES CO., Huawei ConfidentialSecurity Level:华为WiMAX 汇报2007年6月26日WiMAX 关键技术WiMAX 产业进展关键事件:l 2006年,Sprint 公布部署WiMAX 网络计划,WiBro 在韩国建成商用网l2007年,众多国家将给WiMAX 发放专用频谱资源l 2008年,终端厂家可以提供种类繁多的WiMAX 终端设备全球WiMAX 市场及项目WiMAX 长期市场固定无线接入便携式接入移动宽带WiMAX 产业发展标准进程l WiMAX 论坛成员超过410个l 2005年12月公布空中接口标准IEEE 802.16e l2007年1季度发布端到端网络架构标准Q1 2007Start from Q1 2007TBD•Simple mobility •L2/L3 handover •Authentication •Paging support •fixed VoIPRelease 1.0Release 1.5•Full mobility •Mobile VoIP •IMS •MCBCS •IPv6Release 2.0•TBD芯片开发进程l Runcom 和Beceem 已经发布16e 芯片l Intel 将在2007年2季度发布16e 芯片l6-12月是16e 芯片生命周期WiMAX 健全的产业链综合设备供应商启动BWA 计划的设备供应商芯片制造商终端制造商与成熟技术比较:发展时间ØWiMAX 标准发展至成熟所需时间更短,类似于IP ,市场将更成熟Ø由于积极推动全IP 架构和数据业务发展,WiMAX 将比GSM/CDMA 发展的更快单位: 年与成熟技术比较:终端和芯片Ø与GSM/CDMA/WCDMA 相比,在发展期WiMAX 芯片厂家将更专注于芯片生产。
3Source BWCS移动WiMAX 成功基石: CPE 供货内能力ü当CPE 终端设备价格低于每台$200,WiMAX 用户将可以接受802.16e 设备认证进程ØWave 1预计在2007年4月开始认证,包含WiBRO 频段及设备ØWave 2预计在2007年3季度开始认证,包含2.5、5和10GHz 等频段及设备20052006200720082004WiMAX NWG-ASN Profile AASN-GWBSR1AirInterface•HO •DP Fn •Context •SFM+SFA •PA•RRA+RRC•Key Receiver + Distribute•AAA 客户端•DHCP Proxy •PMIP 客户端•LR •MIP FA•Authenticator •PCCombined BS+ASN-GWASN-GWBS•HO•DP Fn•Context•SFM•PA•RRA+RRC•Auth. Relay•Key Receiver•HO•DP Fn•Context•SFA•Authenticator•LR•Key Distribute•PC•AAA客户端•DHCP Proxy•PMIP客户端•MIP FAR1AirInterfaceWiMAX 关键技术WiMAX 产业进展OFDM/OFDMAF r e q e n c yO u t p u t P o w e rØ更细的分配粒度,多一维“频率”自由度Ø下行可以按子信道化功控,远距离用户可获得一定功率增益Ø分布式子载波分配,每个用户的子载波随机分布在整个信道带宽内,获得频率分集Ø抵抗频率选择性衰落Ø各个子载波之间相互正交,彼此重叠Ø无需保护频带,可提高频谱利用率Ø子载波的正交性可OFDMA 系统采用离散傅立叶反变换(IDFT ),离散傅立叶变换(DFT )实现调制、解调Ø大规模集成电路和DSP 技术使得IDFT/DFT 实现非常容易,成本低廉数据调制64-QAM constellationØ如果是采用16QAM 和码率1/2的编码方式,每个载波携带2 bit 有效信息;如果是64QAM 2/3,每个载波携带4 bit 有效信息。
浅谈华为华为是一家生产销售电信设备的员工持股的民营科技公司,是电信网络解决方案供应商。
华为的主要营业范围是交换,传输,无线和数据通信类电信产品,在电信领域为世界各地的客户提供网络设备、服务和解决方案。
华为于1987年创立于深圳,1988年正式开始营业,成为一家生产用户交换机(PBX)的香港公司的销售代理。
1989 自主开发PBX。
1994 推出C&C08 数字程控交换机。
2010 年7月8日,根据美国《财富》杂志公布的数据,华为2009年的销售额达218.21亿美元(1491亿元人民币),净利润达26.72亿美元(183亿元人民币),成为继联想集团之后,成功闯入世界500强的第二家中国民营科技企业,也是500强中唯一一家没有上市的公司,排名第397位。
9月华为C8500作为中国电信首批推出的天翼千元3G智能手机 ,在百日内的零售销量突破100万台,创下了“百日过百万”的佳绩。
作为中国电信重要的合作伙伴,华为公司一直致力于与中国电信共同打造用户体验好、品质高、性价比高的系列化终端产品。
特别是在2010年中国电信打造全系列智能手机的背景下,极大地推动了华为智能手机的跨越式增长。
截至2010年底,华为制造的天翼终端产品发货已超过2000万部,已经成为推动CDMA产业链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
海外科技杂志Fast Company三月初评出了2011年全球最具创新能力的公司,中国的华为排名第18位,为中国品牌最高名次。
在2011中国企业500强中华为排名39。
据业界权威咨询公司Ovum统计,截至2011年2季度,华为在全球光网络市场排名第一,全球WDM/OTN市场排名第一,全球40G市场排名第一。
华为的核心竞争力是自主开发创新。
每年10%以上的销售利润和48%的员工进行自主研发与创新。
华为要在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的思路可以说是与生俱来。
1988年,华为成立伊始。
当时的中国电信设备市场几乎完全被跨国公司瓜分,初生的华为只能在跨国公司的夹缝中艰难求生。
华为十年财报,从233亿到1085亿美元,揭示通信巨头成长史!2018年,华为实现销售收入1085亿美元,同比增长21%。
10年前,华为的销售额只有233亿美元,10年后,华为的销售额达到1085亿美元,他是世界当之无愧的巨头!回顾过去的10年,华为有起有伏,但脚步并未停止。
华为:从2008到2018年2008年,华为在移动设备市场排名全球第三。
截至2008年底,累计向国家缴纳各项税款525亿人民币,拥有员工87502名员工,其中43%为研发人员。
华为分布于22个地区部,分支机构遍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14个研发中心,29个培训中心。
加入91个国际标准组织,累计申请专利35773件。
华为全球销售额达到233亿美元,同比增长46%,国际市场销售额所占比例超过75%。
2009年,在复杂的经济形势下,华为依然实现了稳健增长。
销售收入达到了1491亿人民币(218亿美元),同比增长19%。
伴随着华为全球市场的稳健发展,市场规模效应已逐渐显现,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2009年,营业利润率为14.1%,净利润达到183亿人民币(27亿美元)。
2010年,华为销售收入实现 1852 亿人民币,同比增长24.2%。
这主要源于华为在海外销售收入的大幅增长,及在电信网络、终端和服务产业的均衡、快速发展。
净利润达到238 亿人民币,利润率为12.8%。
与此同时,华为实现了285 亿人民币充裕的经营活动现金流,这有利于公司与客户一起,把握ICT 融合带来的市场机遇,实现持续稳健增长。
2011年全球经济低迷,部分地区政局动荡、汇率波动等因素对公司的经营造成了一定影响。
可喜的是,全球华为员工通过持续艰苦奋斗,基本实现了预期业绩,销售收入达到2039 亿人民币,实现净利润116 亿人民币。
2012年,无处不在的宽带网络与业务、瞬时化碎片化的海量应用、终端用户个性化的体验诉求,给整个ICT行业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和机遇。
在2012年,华为坚持业务聚焦战略、有效提升经营质量,公司实现了销售收入2202亿元人民币,净利润153.8亿元人民币,取得了稳中有升的经营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