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声的控制及声的利用考点知识点总结,历年中考物理噪声的控制及声的利用经典题型及答案解析
- 格式:pdf
- 大小:2.67 MB
- 文档页数:39
2019年中考物理总复习:声现象考点及题型归纳【考点梳理】考点一、声音的产生和传播1、声音的产生: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物体只有振动才能发声。
2、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3、骨传导:声音通过头骨、颌骨也能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
把这种传播方式叫做骨传导。
要点诠释:1、发声的物体一定在振动,但振动的物体不一定发声,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速度决定于介质的性质,相同的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不同的声音在同一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声音在15℃中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3、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的振动,这种振动经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我们就听到了声音。
考点二、声音的三个特性:1.音调:指声音的高低,它是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2.响度:指声音的大小,它跟发声体振动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响度还和距发声体的距离有关,距离越大,响度越小。
3.音色:指不同发声体发出的声音特色,不同发声体在音调和响度相同的情况下,音色是不同的,音色由发声体本身的性质决定。
要点诠释:1、超声波:把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称为超声波。
超声波的波长短,在均匀介质中能沿直线传播,应用于探伤、测距、测厚、医学诊断和成像。
2、次声波:通常把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称为次声波。
火山爆发、激光、地震、海啸、台风、核爆炸、火箭发射等现象都会产生次声波。
次声波频率低,其最显著的特点是传播距离远,不容易被吸收。
如:印度尼西亚的喀拉喀托火山爆发时,产生的次声波绕地球三圈传播了十几万米。
次声波速度大于风暴的速度,可以检测风暴。
但是有的次声波对人体有害。
考点三、噪声的危害及控制1、噪声:(1)从物理学角度:噪声是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产生的;(2)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第一章《声现象》一、声音的发生与传播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用手按住发音的音叉,发音也停止,该现象说明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振动的物体叫声源。
①人说话,唱歌靠声带的振动发声,婉转的鸟鸣靠鸣膜的振动发声,清脆的蟋蟀叫声靠翅膀摩擦的振动发声,其振动频率一定在20-20000次/秒之间。
②《黄河大合唱》歌词中的“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这里的“吼”、“叫”“咆哮”的声源分别是空气、马、黄河水。
③敲打桌子,听到声音,却看不见桌子的振动,你能想出什么办法来证明桌子的振动?可在桌上撒些碎纸屑,这些纸屑在敲打桌子时会跳动。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在空气中,声音以看不见的声波来传播,声波到达人耳,引起鼓膜振动,人就听到声音。
①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没有空气,所以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即使相距很近也要靠无线电话交谈,因为无线电波在真空中也能传播,无线电波的传播速度是3×108 m/s。
②“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说明:气体、液体、固体都能发声,空气能传播声音。
3、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
一般情况下,v固>v液>v气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合1224km/h,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0m/s。
☆有一段钢管里面盛有水,长为L,在一端敲一下,在另一端听到3次声音。
传播时间从短到长依次是☆运动会上进行百米赛跑时,终点裁判员应看到枪发烟时记时。
若听到枪声再记时,则记录时间比实际跑步时间要晚(早、晚)0.29s (当时空气15℃)。
☆下列实验和实例,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或传播条件的是(①②④)①在鼓面上放一些碎泡沫,敲鼓时可观察到碎泡沫不停的跳动。
②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当有来电时,只见指示灯闪烁,听不见铃声;③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较两次不同;④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锣声就停止。
4、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形成的。
考点02 声音的利用与噪声防治【知识回顾】考点一、声音的利用1.声音能够传递信息。
人们说话进行交流,医生用听诊器查病,敲击铁轨判断故障等,都是声音传递信息的例子。
2.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飞机起飞时,旁边建筑物玻璃被振响、爆炸声震碎玻璃、雪山中不能高声说话、超声波碎石机振碎人体内结石等现象,都说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伴随着能量传播。
考点二、噪声防治1.广义上讲,凡是影响我们正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以及对人们活动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叫噪声。
2.噪声的控制主要从噪声的产生、噪声的传播和噪声的接收三方面加以控制。
【考点梳理】考点一、声音的利用声的利用是声现象的主要内容,同样也是声现象重要内容,声的利用和生活联系紧密。
在中考题中,声的利用有关问题出现频率也较高。
在声的利用考题中,主要考察方向是声音传递信息、声音传递能量两个方面。
1.在声音传递信息方面,出现频率较高的内容有:B超利用B型超声遇到障碍物反射回来成像原理,利用声音反射测距,听诊器利用声音信号诊病,蝙蝠利用超声辨别物体和障碍物,倒车雷达利用超声测距,听声辨识人或物,利用超声波探伤等。
2.在声音传递能量方面,出现频率较高的考题内容有:利用超声波碎石为病人治病,利用超声波清洗牙齿污物,利用超声波清洗首饰,爆炸声震碎玻璃、雪山中不能高声说话等。
3.在有关声现象考题中,出现声音传递信息和能量的题目出现也较多,但以此考点作为单独一个题目的不多,更多的是与声现象其他考点结合。
只要考生熟悉以上常见现即可很好地回答对此知识点的考查。
考点二、噪声防治噪声防治在声现象中占据重要位置,也是声现象的主要内容。
噪声污染也是环境污染的一种,在重视环境污染的今天,人们对噪声污染的重视程度越来越大,噪声治理也逐渐走进了我们的生活。
为此,在中考试题中,有关噪声危害和控制的试题出现的频率呈逐年增加趋势。
噪声危害和控制方面的试题主要集中在如何控制噪声和对噪声的认识两个方面。
1.对噪声的认识方面:所谓噪声就是影响人们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无用的声音。
初二物理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及声音的利用通用版【本讲主要内容】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及声音的利用噪声的产生、等级与危害,噪声的控制方法、途径,人类对声音的利用。
比如利用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声音具有能量。
【知识掌握】本讲的重点内容是噪声的产生、危害与控制方法。
【知识点精析】一、噪声的产生1. 从物理学角度:振动是杂乱无章2. 从环保角度:影响到人们的生活、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主要的噪声来源:交通运输噪声:各种交通工具的喇叭声、汽笛声、刹车声、排气声、机械运转声等。
工业噪声:纺织厂、印刷厂、机械车间的噪声。
施工噪声:筑路、盖楼、打桩等。
社会生活噪声:家庭噪声,娱乐场所、商店、集贸市场里的喧哗声。
二、噪声的等级与危害1. 噪声的大小用声级表示,单位是:分贝(dB)2. 0dB:人们刚刚能听到的声音3. 理想的声音环境:15-40dB4. 长时间超过70dB难以忍受5. 长时间超过90dB对人体产生危害地区:白天/dB 夜间/dB特别需要安静的地区45 35一般居民区、文教区50 40居民、商业混合区55 45市中心商业区、街道工厂附近60 50工业区65 55交通干线两侧70 55三、噪声的控制1. 在声源处减弱(最根本方法)例:汽车排气管加消音器2. 在传播途径隔离和吸收声波例:隔音墙3. 阻止噪声进入人耳朵例:戴耳塞四、声音的利用超声波和次声波1. 人耳的听觉范围:20Hz--20000Hz2. 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1)超声波反射的应用①B型超声仪②超声波加湿器③超声波探伤器④超声波碎石器⑤超声波洗眼镜(2)超声波具有能量,还能传递信息3. 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1)次声的应用:预测自然灾害性事件,许多灾害性现象如火山喷发、龙卷风和雷暴等在发生前可能会辐射出次声波,因此有可能利用这些前兆现象预测灾害事件。
【解题方法指导】例 1. 夜晚,歌舞厅正在播放优美的舞曲,并且声音很大. 对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优美的舞曲悠扬动听一定不是噪音B. 从物理学角度看,优美的舞曲属于乐音C. 对于想休息的附近居民而言舞曲属于噪声D. 无论从什么角度讲,悠扬动听的舞曲都应属于乐音解析:本题是从噪声的产生来考查学生的,可以从环保角度,影响到人们的生活、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属于噪声,从物理学角度:优美的舞曲属于乐音。
第二章 声现象知识点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声音的产生条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停止。
生源: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作为声源。
2.声音的传播介质: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传声,真空不能传声。
形式:声音在介质中以声波的形式向外传播。
声速:(1)影响因素:介质的种类和介质的温度。
(2)15℃时声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时340m/s 。
(3)一般地,固v >液v >气v3.回声定义:人们把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做回声。
产生原因:声音的反射。
辨别出回升的条件:反射回来的声音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 以上。
否则,回声和原声混在一起,比原声更强。
回声的利用:回升测距。
测量原理:s=21声v t ,其中t 为发声到收到回声的时间,声v 为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4.人耳怎样听到的声音外界发出的声音传到耳道中后,引起鼓膜振动,再经过听小骨、听觉神经传给大脑,形成听觉。
例1.手掌按住正在发声的鼓面,鼓声消失了,其根本原因是( )A .手掌使鼓面停止了振动B .手掌吸收了声音C .手掌把声音反射回去了D .手掌改变了鼓面的振动频率,超出了人的听觉范围例2.宇航员在月球上不能够用声音进行交流的原因是( )A .月球上噪声很大B .月球上的空气不含氧气C .月球上没有空气,真空不能传声D .月球上温度太低例3.小亮看到礼花绽放2s 后又听到它的爆炸声。
已知空气中的声速约为340m/s ,若不计光的传播时间,则礼花爆炸点的位置到小亮的距离约为( )A .1kmB .680mC .1×910mD .1×910km 例4.将耳朵贴在长长的自来水管一端,让另外一个同学在自来水管另一端敲一下,能听到三次敲打声。
按先后顺序它们分别是哪三种介质传播到人耳的( )A .空气、水、铁管B .水、空气、铁管C .水、铁管、空气D .铁管、水、空气例5.武侠电影里经常描写一位侠客双目失明,却能准确判定攻击者的方位,这是因为( )A .他的眼睛还可以看见近的物体B .他的耳朵有特异功能C .由于双耳效应,能判定声音传来的方位D .是一种条件反射例6.小刘同学看完影片《流浪地球》后,发现影院的墙面有很多小孔,这些小孔的主要作用是( )A .增大响度B .降低音调C .减少回声D 小明对着山崖大喊一声,过了3s 听到回声(声音在空气中例7.传播的速度是340m/s ),则小明距山崖( )A.1020 m B.2040m C.340 m D.510 m.通风换气知识点二:声音的特性(一)音调1.音调(1)定义:声音的高低叫做音调。
初二物理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声音的利用超声波和次声波试题答案及解析1. 2008年环境保护部和国家质检总局联合发布了《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社会生活噪声指的是营业性文化娱乐场所和商业经营活动中使用的设备、设施所产生的噪声。
噪声通常是指那些难听的、令人心烦意乱的声音;噪声的波形是________的。
但从环保角度看,凡是影响人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答案】杂乱无章正常的学习、工作和休息【解析】从物理学角度看,噪声通常是指那些难听的、令人心烦意乱的声音;噪声的波形是杂乱无章的。
但从环保角度看,凡是影响人们正常的学习、工作和休息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考点】噪声2.分李树家装修新房时考虑声学吸音效果.他想比较几种常见装修材料的吸音性能,他找来相同的三种小块材料(聚酯棉、软木、泡沫),进行了图示实验:桌面上放一个玻璃杯,在玻璃杯下分别放上待测试的小块材料,将悬挂在细线下的小球拉到同一高度释放去敲击玻璃杯,仔细比较玻璃杯发出的声音大小.(1)他找来相同的三种小块材料(聚酯棉、软木、泡沫),这里的相同主要是指___________(质量、体积、厚度).(2)小明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材料种类聚酯棉软木泡沫;(3)小明实验中的三种材料,仅从吸音性能的角度考虑,最适合隔音墙装修的是________________;(4)从上面实验中你认为影响吸音性能的因素有__________(写出一个即可).【答案】 (1)厚度 (2)材料吸音效果 (3)聚酯棉 (4)材料种类(厚度、硬度)【解析】(1)在质量、体积、厚度三个物理量中,影响吸音效果的主要是材料的厚度,这里的相同主要是指厚度;(2)实验目的是比较几种常见装修材料的吸音性能,故表中空格处应填入材料吸音效果;(3)比较表格中三种材料的吸音效果可见,聚酯棉最适合做隔音墙装修;(4)由实验可知影响吸引性能的因素有材料种类(厚度、硬度、弹性等)【考点】材料吸引性能,影响材料吸音效果的因素,实验数据分析。
中考复习:噪声的防治及声音知识的应用一、噪声的控制1.噪声的来源:(1)物理学角度: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产生的声音。
(2)环保角度:妨碍休息、学习和工作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
说明: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乐音可能成为噪音,但在任何时候噪声永远是噪声,是不能成为乐音的。
2.噪声的等级和危害:(1)声音的强弱:单位分贝,符号dB。
(2)人们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是0 dB;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90 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70 dB;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50 dB;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是30 dB。
3.控制噪声:防止噪声产生,即在声源处减弱噪声;阻断噪声传播,即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防止噪声进入耳朵,即人在耳处减弱噪声。
注意:(1)噪声只能减弱,不能消除;(2)噪声也有有利的一面。
比如,噪声除草、发电、除尘、诊病等。
4.乐音和噪声的对比区别名称乐音噪声定义听起来优美动听的声音听起来嘈杂刺耳的声音产生原因物体有规则振动产生的声音物体无规则振动产生的声音环保角度凡是影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和休息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是噪音波形联系乐音和噪声都是物体振动产生的,并没有严格的限制,有些声音从物理角度是乐音,但从环境保护角度是噪音。
大小都用分贝(dB)作单位二、声的利用1.声与信息关系:声可以传递信息。
应用:B超,回声定位(声呐),预报地震、海啸、台风等。
2.声与能量关系:声可以传递能量。
应用:超声波清洗物体、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等。
说明:凡是声音能引起其他物体变化的例子,说明声音传递的是能量。
声音未能引起其他物体的变化,而是人们根据所听到的声音作出判断的例子,说明声音传递的是信息。
任何声音的传播都伴随着能量的传播。
我们生活在声音的世界里,声音无处不在,下列声音:①工厂车间里的轰鸣声;②剧场里京剧表演的演奏声;③清晨,公园里小鸟的鸣叫声;④装修房子的电钻声;⑤学生上课时,歌舞厅的音乐声;⑥山间小溪潺潺的流水声。
省、地市、名校好题必刷(物理)考点04噪声的控制、声的利用(原卷版)一、单选题1.(2019秋•攀枝花期末)下列关于声的利用实例中,主要利用声波传递能量的是()A.蝙蝠靠超声波觅食B.倒车雷达C.医生用B超查病D.超声波清洗眼镜2.(2019秋•长春期末)下列没有利用回声定位原理的是()A.声呐B.倒车雷达C.超声导盲仪D.中医“望、闻、问、切”,其中的“闻”3.(2019秋•朝阳区期末)图所示的事例中,利用声波传递能量的是()A.蝙蝠靠超声波发现昆虫B.倒车雷达C.超声波清洗机D.医生用B超检查身体4.(2019秋•黄陂区期末)以下各组中全属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的是()A.用超声波清除眼镜片上的垢迹B.声波清洗精细的机械C.医生用超声波为病人除去体内的结石D.“B“超探病5.(2019秋•柳州期末)下列事例中能够说明声音具有能量的是()A.医生用听诊器检查心、肺B.军事上利用声呐探测敌方潜水艇C.超声波清洗金属零件、陶瓷制品等D.利用台风产生的次声波来判断风向和位置6.(2019秋•新洲区月考)图所示的四个器具,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A.次声波风暴警报仪B.倒车雷达C.听诊器D.超声波碎石机7.(2018秋•唐县期末)下列关于声波应用的例子,描述不正确的是()A.声呐利用了次声波来探测海底深度B.超声波测车速是声波传递了信息C.眼镜清洗仪利用的是超声波D.医生给病人做B超是声波传递信息8.(2019秋•河东区期中)如图是某品牌超声清洁器,利用它可以清洗眼镜。
此清洁器工作时人站在旁边能听到“滋滋“的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滋滋”声是超声B.超声传播不需要介质C.超声的音调比较低D.超声能传递能量9.(2019秋•高新区期中)一艘科考船对某海域的海底形状利用声呐系统进行了测绘。
具体方法是:在经过该海域水平面等间距的A、B、C、D、E五个位置时,向海底定向发射超声波,测得回收信号的时间分别为0.30s、0.16s、0.30s、0.14s、0.30s。
关于物理噪声的危害和控制知识点总结第1篇:关于物理噪声的危害和控制知识点总结物理大餐: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的杂乱无章的振动发出的声音。
接下来的内容是初二物理知识点总结之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1、当代社会的四大污染:噪声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
2、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的杂乱无章的振动发出的声音;环境保护的角度噪声是指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
3、人们用分贝(db)来划分声音等级;听觉下限0db;为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90db;为保*工作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70db;为保*休息和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50db。
总结归纳:减弱噪声的方法: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中考物理知识点:透镜关于物理中透镜的知识,希望同学们很好的掌握下面的内容知识哦。
透镜透镜:透明物质制成(一般是玻璃),至少有一个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对光起折*作用的光学元件。
分类:1、凸透镜:边缘薄,*厚。
2、凹透镜:边缘厚,*薄。
主光轴:通过两个球心的直线。
光心:主光轴上有个特殊的点,通过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
(透镜中心可认为是光心)焦点:凸透镜能使跟主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点叫透镜的焦点,用"f"表示虚焦点: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凹透镜后变得发散,发未完,继续阅读 >第2篇:关于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初二物理知识点总结噪声对人体的危害巨大,接下来的小编为大家带来了初中物理知识点大全之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有兴趣的同学们赶紧过来看看吧。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1.当代社会的四大污染:噪声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
2.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的杂乱无章的振动发出的声音;环境保护的角度噪声是指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
3.人们用分贝(db)来划分声音等级;听觉下限0db;为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90db;为保*工作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70db;为保*休息和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50db。
专题04声的利用与噪声控制【核心考点精讲】一、声可以传递信息1、利用“回声定位”传递信息(1)蝙蝠寻找食物;(2)倒车雷达;(3)利用“B超”为患者检查;(4)利用声呐探测鱼群。
2、从“异常声音”中获取信息(1)医生通过听诊器诊断疾病;(2)修车师傅根据发动机声音判断故障;(3)铁路工人用锤子敲击铁轨发现螺栓松动;(4)工业上用金属探测仪检查金属内部存在裂痕;(5)利用次声波判断地震、海啸等发生的位置。
二、声可以传递能量1、实验探究实验过程:用扬声器对准蜡烛播放音乐,烛焰随音乐摆动。
得出结论:声可以传递能量。
2、实际应用(1)超声波碎石;(2)超声波清洗精密仪器;(3)超声波雾化加湿器;(4)超声波切割机。
【必刷题型精练】1.(2022•扬州模拟)如图,盲人过街提示器(即盲人砖)提示盲人的途径可能是()A.可见光B.红外线C.紫外线D.声音2.(2022•青海中考)地震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
发生地震时,被困人员可以敲击周围坚硬物体求救。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地震时会产生超声波B.声音可以传递信息C.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更快D.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3.(2022•西安模拟)有一种随身携带的“声波盒”,它利用47000Hz超声波使液体高频振动产生无数微小的气泡,再立即使其破裂,这个短暂的过程,会产生强烈冲击力,将物体表面的污渍、油脂撞击、剥离下来,达到高效清洁的目的。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超声波只能在水中传播C.利用超声波清洗物品说明声波具有能量D.超声波和人耳可听到的声波在同种情况下传播的速度不同4.(2022•贵州模拟)智能语音控制系统可通过网络让用户以语言对话的交互方式,实现影音娱乐、生活服务信息查询等多项功能的操作。
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A.智能系统可根据语音指令完成相应操作,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B.系统上的音箱靠扬声器纸盆的振动发出声音C.对系统发布“大点儿声”的指令,目的是要改变声音的音调D.播放音乐时,人们能分辨出不同乐器的声音,依据是声音的音色5.(2022•绵阳模拟)在门窗关闭的空教室里说话,会感到声音比在门窗打开放有桌椅的教室里声音响亮,原因是()A.声音的响度大些B.声音的音调高些C.声音与回声分开了D.声音与回声混在一起了6.(2022•柳州模拟)噪声是当今世界四大污染之一,目前有科学家已研制出利用噪声发电的装置,这种装置一定利用了噪声的()A.频率B.能量C.速度D.音色7.(2022•枣庄模拟)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发展,超声波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声的利用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基础)【学习目标】1.了解声音强弱的单位及噪声的等级划分;2.从物理学的角度和环保的角度理解噪声的定义;3.知道噪声的来源,控制噪声的途径及方法;4.了解现代技术中声与信息,声与能量的应用。
【要点梳理】要点一、噪声的危害和控制1、噪声(1)【高清课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声的利用、声现象复习》388617(噪声)】物理中,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叫噪声。
(2)从环境保护角度来说,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要点诠释:噪声和乐音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并没有严格的界限。
有些声音从物理学角度看属于乐音,但是从环保角度看属于噪声。
如:悠扬的歌声,从物理学角度属于乐音,但是如果在晚上听到这样的歌声,影响了人们的休息,从环保角度就属于噪声。
2、噪声的强弱等级(1)分贝(dB):人们以分贝(dB)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
0dB是人们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
(2)常见环境下的噪声等级(如图)3、噪声的危害(1)>90dB,会破坏听力,引起神经衰弱、头痛高血压等疾病;(2)>70dB,会影响学习和工作;(3)>50dB,会影响休息和睡眠。
4、控制噪声的途径(1)防止噪声产生;(2)阻断噪声的传播;(3)防止噪声进入耳朵。
要点诠释:1、噪声往往只能减弱,而不是完全的消除,因为在一些生产生活中是不可避免的要产生噪声的。
2、噪声的减弱我们常常采取“隔”、“吸”和“消”的方法。
如隔声墙、剧场墙上的吸音小孔、机器减震等。
要点二、声的利用1、声与信息(1)声与声音:声的概念比较广,包括声音、超声、次声等;声音相对而言要窄的多,它仅指人耳能听到的部分声。
可以利用声音(或回声)的音调、响度变化来传递信息,利用辨听声音的音色确定发声体的材料结构等。
如:医生通过听诊器了解病人心、肺的工作状况;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钢轨,会从异常的声音中发现松动的螺栓;古代大雾中航行的水手通过号角能够判断悬崖的距离。
八年级物理噪声的危害和控制知识点解说物理的学习需要的不单是大批的做题,更重要的是物理知识点的积累。
下边是一篇八年级物理噪声的危害和控制知识点解说,欢迎大家阅读!1.噪声从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的凌乱无章的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阻碍人们正常歇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扰乱作用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2.噪声的根源噪声的根源是特别多的.在工厂里,发动机的运行声,通风机吸气或排气声,资料的锯割、冲压、切削声使得一些工厂成为噪声污染特别严重的单位 .在公路上,噪声的主要根源是来往灵活车辆的鸣喊声、发动机振动声和排气声,以及车身的振动声.这里的罪魁是拖沓机和重型卡车,其次是摩托车.在家里,几名同学聚在一同目中无人地大声说话、放声大笑、引吭高歌,或许开大收音机、录音机或电视机的音量,都会扰乱家里人和街坊的生活,成为令人讨厌的噪声根源.知道了噪声的根源,请同学们注意保持一个优秀的学习环境,不要影响自己和别人的学习和工作.3.噪声的等级和危害同学们可能见过在街道上有一些显示噪声等级的装置.人们用分贝来区分声音的等级.分贝的符号为dB. 用它来表示声音的强弱 .0dB 是人们刚才能听到的最弱声听觉下限,10 dB 相当于细风吹落树叶的沙沙声.图 19 给出了一些声强的分贝数和人们相应的感觉.图 1930~ 40 dB 是较理想的寂静环境.超出 50 dB 就会影响睡眠和歇息 .70 dB 以上会扰乱讲话,影响工作效率.长久生活在90 dB 以上的噪声环境里,会严重影响听力和惹起神经虚弱、头疼、血压高升等疾病.假如忽然裸露在高达150 dB 的噪声环境中,听觉器官会发生急剧外伤,惹起鼓膜破碎出血,双耳完整失掉听力 .为了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出90 dB; 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出70 dB; 为了保证歇息和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出50 dB. 这三项指标,请同学们记着 .若是夜间你家邻近的工地或饭馆发出的声音超出50 dB ,那么你就能够通过向当地的环保部门检举,来保护自己的权益.3.控制噪声噪声会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所以控制噪声十分重要.请同学们回想一下声音从产生到惹起听觉有几个阶段.有下边三个阶段:声源的振动产生声音空气等介质的流传鼓膜的振动所以,控制噪声也要从这三个方面着手,即防备噪声产生、阻断它的流传、防备它进动听朵.在声源处减弱 .比如,改造噪声大的机器或换用噪声小的机器,做个外罩把噪声源罩起来,在内燃机排气管上加消声器(图 110)图 110在流传过程中减弱 .比如,使装有噪声源的厂房门窗背向居民区,来减弱传向居民区的噪声 ;在马路和住所间建立屏障或植树造林,使传来的噪声被反射或部分汲取而减弱.(图 111)图 111在人耳处减弱 .比如,能够戴上防噪声耳塞,或许在人耳孔中塞一团棉花 .(图 112)图 112我们教室或学校令人心烦的噪声有哪些?根源在哪里 ?用什么方法能够减弱这些噪声?经过本节的学习,同学们自己就能够拟订一个方案了.【学习方法指导】冬季本来喧闹的马路,降雪后,显得分外沉寂,四周环境中的噪声都上哪去了 ?降雪后,马路上铺上了一层厚厚的雪,我们知道马路上的嘈杂声主要来自于各样灵活车发出的噪声,这时马路上的雪松软,有空隙,变为了较好的吸声资料,噪声被雪吃掉了 .所以雪后的马路上显得比平常沉寂多了 .以后,科学家依据这一原理,制成了特意铺在马路上的吸声资料,用这种资料铺成的马路,噪声大大降低了.【拓展训练】噪声的防备技术噪声是繁荣城市里污染环境的一大公害 .为了贯彻我国噪声卫生标准,减小噪声的危害,保护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一定对噪声进行防备.在噪声防备技术中,一是减小噪声源的噪声,二是减弱、控制噪声的流传,三是个体防备 .下边归纳介绍这三方面的防备技术 .1.对噪声源的防备技术最理想的方法是将噪声源的发声体改为不发声体,比如用无声液压取代高噪声的锤打,用无声焊接取代高噪声的铆接等.用这种无声或低声设施及工艺取代大声设施及工艺,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噪声问题.可是,因为技术条件和经济条件的限制,从声源上根治常常是不行能的,很多原有设施还需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发挥作用.所以,对噪声采纳一些控制技术,仍然拥有重要和广泛的意义.对噪声源的控制技术以下表.安装消声器利用声的汲取反射干预等消声设施,对空气声最有效吸声办理汲取声的能量,对空气声最有效隔声反射声的能量,对二次固体声有效减振办理汲取振动能量,对一次固体声有效隔振反射振动能量,对一次固体声有效消声器是控制空气动力性噪声的主要方法,它是一种阻挡声音流传而负气流经过的装置 .消声器的形式好多,主要有限性消声器,抗性消声器,阻抗复合消声器以及微穿孔板消声器等.吸声办理是在噪声源四周安装吸声资料 .隔声是把发声体关闭在一个小空间使之与环境隔断等 .2.减弱和控制噪声的流传,能够有四种技术(1)远离噪声源 .人远离噪声源,使噪声在远距离流传中衰减.(2)改变噪声指向 .噪声在低频时,一般无指向性,但跟着频次的增高,其指向性也跟着增添.所以,关于高频噪声,改变指向是一项控制噪声的卓有成效的对策.(3)筑墙控制噪声的流传.衰减量与声频或波长相关,与墙高度也相关 .筑墙衰减噪声,在适用中被考虑的限度为25 dB.若在墙上贴吸声资料或在房间挂吸声板,也能有效地衰减噪声.(4)大气、树木和草地能够削弱噪声的流传.噪声由气温高处向气温低处折射、由上风处向下风处折射.依据这一规律,噪声源应设置在低温处和下风处.绿化城市,不单能够减弱噪声的的流传,并且能够防备空气污染.3.个体防备假如因为技术或经济上各样原由,未能达到控制噪声的要求,只能采纳个体防备举措.(1)帽盔 .长处是隔声量大,对高频的隔声量可达40 dB ~50 dB,并且能够减少对内耳的损害,仇家部又有防震和保护作用.弊端是粗笨、不透气.所以只对强噪声合用.(2)耳罩 .外壳用硬质资料,内面用软质资料,内装吸声资料,隔声性能好 .(3)隔声棉 .用白腊或油浸透的棉花塞动听道.(4)耳塞 .往常用软橡胶或软塑料制成.由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八年级物理噪声的危害和控制知识点解说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都能学好物理这门课程!。
中考物理噪声的危害和控制知识点总结噪声是如何产生的呢?小编将八年级物理噪声的危害和控制知识点总结如下:【一】噪声定义: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
〔环境保护角度〕噪声的来源总结:噪声的振动是无规那么的。
总结:妨碍其他人工作、学习、休息的声音都是噪声。
所以噪声的来源很多,我们判断一种声音是不是噪声,可以从两个角度考虑,一是从物理学角度看它的振动规那么,如果它的振动是不规那么的,那么这种声音就是噪声;二是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是否影响了人们的工作、生活和学习,如果对其他人有影响,那么属于噪声。
〔二〕噪声强弱的等级和危害1、【等级】虽然都是噪声,但它们之间也是有不同级别的,有的强度大,有的却小,我们如何描述噪声的这种差别呢?2、我们是否可以将声音分成假设干等级,每一级代表一定的强度。
于是我们就用分贝作为声音强弱等级的单位,分贝用符号dB来表示。
〔1〕有利于学习的教室里的声音;〔2〕人与人之间的正常交谈声;〔3〕嘈杂的马路上的声音;〔4〕喷气式飞机起飞的声音。
4、【危害】大约有三类:心理效应、生理效应和物理效应〔1〕心理效应:使人烦躁、精力不集中、妨碍休息〔2〕生理效应:出现耳聋、头痛、消化不良、视觉模糊等症状,严重的神志不清、休克或死亡。
用分贝〔dB〕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
2.噪声强弱的三条界线:90dB,会破坏听力;70dB,会影响学习和工作;50dB,会影响休息和睡眠。
〔3〕物理效应:高强度的噪声能够损坏建筑物所以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我们应该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减小噪声对其他人的危害。
〔三〕噪声的控制方法由于我们听到声音的过程是:声源→传声介质→人耳,所以控制噪声的方法也要从以上三个方面加以控制。
例如:你正在学习,但楼下音乐的吵闹声影响了你,你该怎么办呢?老师总结控制噪声的三个方法1、在发声处控制如:摩托车上的消声器;用光信号代替声信号;提高技术,增加金属间的弹性,研制无声合金等。
声的利用知识点一、声与信息1、声可以传递信息场景研讨:请你仔细想想,一下场景都说明了什么问题?①听到远处隆隆的雷声,可以判断一场大雨可能即将来临;①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铁轨,会从异常的发声中发现松动的螺栓;①医生用听诊器通过听声音来了解病人体内某些器官的健康状况;①古代雾中航行的水手通过号角的回声判断悬崖的距离;①利用接收到的次声波来判断地震及台风的位置等。
共同点:当人们感知到不同的声音时,就会传递给人们不同的信息。
归纳总结:声可以传递信息。
2、回声定位①蝙蝠外出活动、觅食的方法科学家发现,蝙蝠在飞行中,喉内能够产生超声波,这种超声波通过嘴巴和鼻孔发射出来,遇到物体,便被发射回来,再由蝙蝠的耳朵接收,根据回升到来的方位和时间,就能正确判断目标的位置了。
于是,是食物就捕捉,是障碍物便躲开,它们甚至还能通过反射回来的声波判断出是蛾子还是苍蝇呢。
人们称这种根据回声探测目标的方法为“回声定位”。
①“回声定位”原理的应用采用“回声定位”原理制成的超声导盲仪可以探测前进到路上的障碍物,以帮助盲人出行。
倒车雷达更是在汽车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科学家根据回声定位的原理,发明了声呐,利用声呐系统,人们可以探知海洋的深度,绘出水下数千米的地形图。
捕鱼时渔民利用声呐来获得水中鱼群的信息。
3、“B超”原理中医诊病通过“望、闻、问、切”四个途径,其中“闻”有听的意思,这是利用声音诊病的最早例子。
用超声波检查身体时,由于人体各部分器官对声波的反射情况不同,利用计算机、图像显示设备,可以清楚地将人体内部器官的结构显示在屏幕上,这就是常说的“B超”。
医生可以利用B超为孕妇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
拓展:超声波探伤超声波探伤是利用超声波能透入金属材料的深处,并由一界面进入另一界面时,在界面边缘发生反射的特点来检查零件缺陷的一种方法,当超声波来自零件表面由探头通至金属内部,遇到缺陷与零件底面时就分别发生反射波束,在荧光屏上形成脉冲波形,根据这些脉冲波形来判断缺陷位置和大小。
噪声的控制及声的利用1.图所示的事例中,利用声波传递能量的是A.蝙蝠靠超声波发现昆虫 B.倒车雷达C.超声波清洗机 D.医生用B超检查身体2.中国海事第一舰“海巡01”轮在海上展开拉练,未来将被派往南海、钓鱼岛等海域执行任务,“海巡01”轮配备有强声设备,可遥控定向远距离发射高达150分贝的警示音、语音等声波,主要用于对付海盗等人员。
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声波具有能量B.声波定向发射器的喇叭状外观可以减少声音分散,增大响度C.护航官兵佩戴耳罩是为了在人耳处减弱噪声D.强声设备发出的声波是次声波3.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振动得越快,发出的音调越低B.在交响乐演奏中,台下的观众能分辨出不同乐器的声音,主要靠音色辨别C.“倒车雷达”利用了次声波D.摩托车加装消声器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4.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 m/sB.学校路段禁止鸣喇叭,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C.声音在固体物质中的传播速度一般比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更慢D.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超声波具有能量5.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是因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B.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响度大C.发出较强声音的喇叭能使它前面的烛焰“跳舞”,说明声具有能量D.城市道路旁的隔声板可以防止噪声的产生6.科学家在对蝙蝠的研究中,曾经用黑布将蝙蝠的双眼蒙上,发现蝙蝠也可以很正常地飞行,没有受到一点影响,这是因为A.蝙蝠在飞行时会发出次声波,根据回声定位原理来飞行B.蝙蝠的眼睛会发出超声波,穿透黑布,清楚地看到黑布外面的目标C.蝙蝠在飞行时会发出超声波,根据回声定位原理来飞行D.黑布太薄会透光,蝙蝠可以很清楚地看到黑布外面的目标7.如图所示,与图中情景相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动物之间可以通过声音传递信息B.控制公路噪声的唯一路径是减少鸣笛C.海豚只能接收超声波D.交响乐队中所有乐器音色完全相同8.下列事实中,不是利用声传递信息的是A.用声呐探测海洋深度B.蝙蝠确定目标的方向和距离C.B超检查D.超声波洗牙9.下列事例中,属于次声波应用的是A.牙科医生用声波清洁牙齿B.预报海啸、台风C.用声呐技术探测鱼群D.蝙蝠回声定位10.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里,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我们可以利用回声来测量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B.用听诊器检查身体是利用了超声波C.“声纹门锁”是依据声音的响度来识别的D.在铁路高架桥两侧修隔音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11.如图所示是我们经常看到的禁止鸣笛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