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台风0814(黑格比)和9615(sally)台风暴潮超高潮位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252.86 KB
- 文档页数:5
基于卫星云图的“黑格比”台风降水原因分析摘要: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NCEP1°×1°逐6小时的再分析资料及葵花8红外卫星云图资料,浅析“黑格比”台风造成温州机场持续暴雨的原因。
结果表明:“黑格比”台风降水集中在台风登陆时段,降水由其台风本体造成;“黑格比”西南侧低压带的西风急流为“黑格比”持续提供水汽输送,“黑格比”北侧高压坝的维持使其移动减慢有利于降水的维持;红外云图来看,“黑格比”主体云团长时间的覆盖维持,是导致温州机场长时间出现暴雨的直接原因,“黑格比”台风的云型结构特征与降水特征较为匹配,对台风暴雨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关键字:台风降水、水汽输送、高压坝、红外云图引言台风是影响华东、华南沿海的重要灾害性天气之一,台风带来的暴雨、强风及其引发的风暴潮等次生灾害给沿海地区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温州机场地处浙东沿海,年均受3.2个台风影响,台风引起的大风、暴雨等恶劣天气严重影响飞机起降,威胁民航飞行安全。
台风是大尺度天气系统,台风预报的影响因子多而复杂,许映龙[1]等认为,目前国内尚无有效的客观预报方法供业务应用,台风风雨预报则仍需通过大量的气象观测资料配合台风路径、强度、结构等物理机制的研究,加深对台风结构的认识,逐步提升台风预报精度。
而气象卫星可弥补台风观测资料较少的问题,高时空分辨率的连续云图可观测大尺度云系的变化特征,及时提供台风的动态演变信息,为台风风雨预报提供有利的支撑。
李思敏[2]等人通过分析“山竹”台风的云型变化特征,探讨台风的降水机制。
2004号台风“黑格比”在温州乐清登陆,对温州机场造成了较大的风雨影响,导致大量航班提前取消、机场停航。
本文通过分析常规气象观测资料、NCEP1°×1°逐6小时的再分析资料及葵花8红外卫星云图资料,探讨“黑格比”台风的环流背景及其产生暴雨的原因。
1“黑格比”台风概况“黑格比”于2020年8月1日14时生成于菲律宾吕宋岛东北部洋面,3日14时加强为台风,并于4日凌晨3时45分在浙江省乐清市沿海登录,登录时中心气压970hPa,中心风力13级。
1117号强台风“纳沙”特点分析与比较摘要:利用现有资料,对1117号强台风特点及其原因进行了分析,与历史上相似个例0814号强台风“黑格比”和9615号强台风“莎莉”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造成湛江市重大灾害的该类台风具有相同的季节、路径稳定、移动快、近海发展迅速、登陆强度大、阵风特别大、灾情重等特点。
关键词:强台风特点分析比较1117号强台风“纳沙”是典型的秋台风,先后四次登陆,给菲律宾、海南、广东、广西、越南和泰国等造成严重灾害。
本文利用历史资料,着重分析了1117号强台风的特点及其原因,并同历史上造成湛江市重大灾害的相类似个例—0814和9615号强台风进行比较分析,为今后对该类台风的预报业务提供参考。
1 强台风“纳沙”的概况1117号强台风“纳沙”于9月24日8时在菲律宾以东洋面生成,27日7时在菲律宾吕宋岛东部沿海登陆;29日07时在海南省文昌以东海面加强为强台风,14时30分在文昌市翁田镇沿海地区再次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4级;29日21时15分在湛江市徐闻县角尾乡第三次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2级;30日11时30分在越南广宁沿海地区第四次登陆。
据统计,“纳沙”造成菲律宾至少52人死亡、30人失踪,损失约67亿菲律宾比索;海南直接经济损失58.1371亿元,死亡1人;广东直接经济损失约28.6亿元,其中湛江12亿元;广西直接经济损失21亿元,死亡4人失踪1人;造成越南和泰国等东南亚国家引发洪灾,损失惨重。
2 强台风“纳沙”的主要特点2.1 路径稳定“纳沙”24日08时在菲律宾以东洋面生成后到25日20时加强为台风,偏西移动。
27日17时进入南海后,路径稳定在290°左右。
2.2 移速快“纳沙”进入南海之前以平均移速每小时约25km的速度向西偏北方向移动;进入南海后,平均移速也保持在每小时22~25km,超过9月份登陆广东和海南省的热带气旋多年平均移速10~15km/h。
第27卷第1期2010年2月海洋预报MARINE FORECASTSV ol.27,No.1Feb.2010收稿日期:5作者简介:黄滢(),女,工程师,现从事预报服务工作。
y @“黑格比”和“莎莉”两个相似台风暴雨对比分析黄滢1,2,郭亮1,江源源1(1.广西省防城港市气象局,广西538001;2.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研修班,南京210093)摘要:0814“黑格比”和9615“莎莉”,这两个路径相似的台风给防城港造成暴雨的强度和持续时间有很大差别,从天气形势、物理量场分布等方面讨论了它们的降水条件差异,结果表明,造成“黑格比”台风降水较强的主要原因是:有冷空气侵入台风外围;水汽辐合上升到摩擦层以上;高空辐散有利于台风强度维持。
另外还发现螺旋度的变化与台风暴雨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关键词:台风暴雨;天气形势;物理量场;对比分析中图分类号:P45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239(2010)01-0049-041引言0814“黑格比”和9615“莎莉”这两个台风生成的季节,路径都极其相似,但造成降水的强度和持续时间却有很大的差异,但限于当时的水平,这些差异没有在预报服务中反映出来,对“黑格比”造成的降水的强度和持续时间考虑不足。
从天气形势、物理量场两方面对它们进行分析,以期加深对台风暴雨的外部生存环境及内部物理场结构对降水强度和持续时间的关系的认识,提高预报能力。
0814台风所用资料为使用中国气象局通过9210下发的数值预报资料、实况资料和广西自动气象站资料,9615台风所用的资料为NCEP 的2.5°×2.5°再分析资料[1]。
2台风路径及降雨情况0814号台风“黑格比”于2008年9月19日在菲律宾以东洋面生成,22日加强为强台风,24日6时在广东省茂名市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速15级,10时减弱为台风,从湛江市移入广西境内,经玉林、北海、钦州、防城港、崇左等地一路向西偏北方向移动,进入防城港时的中心最大风力为8级,中心最低气压为985hPa ,25日减弱为热带低压移出广西进入越南境内。
1409号和1415号台风风暴潮预报的数值研究傅赐福;董剑希;刘秋兴;李明杰;李涛【摘要】分析了1409“威马逊”和1415“海鸥”台风特点及风暴潮、潮位情况.给定较准确的台风特征参数并利用ADCIRC模式对两次台风风暴潮进行数值模拟,各站模拟与实测吻合良好,选取海南岛北部铺前湾作为重点岸段,利用秀英站的风暴潮模拟及北港岛灾后调查推断铺前湾口(P1)、湾顶(P2)输出点的风暴潮模拟值可信度高.对于环流范围较小的超强台风1409“威马逊”,P1和P2的模拟最大增水明显高于秀英站,而P2又明显高于P1;对于环流范围较大的台风1415“海鸥”,P1、P2的模拟最大增水与秀英站无显著差别.因此,台风特征的预报判断将是风暴潮预报的重要因素.【期刊名称】《海洋预报》【年(卷),期】2016(033)004【总页数】8页(P26-33)【关键词】“威马逊”;“海鸥”;台风特征;风暴潮预报;铺前湾【作者】傅赐福;董剑希;刘秋兴;李明杰;李涛【作者单位】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北京100081;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北京100081;国家海洋局海洋灾害预报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1;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北京100081;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北京100081;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北京100081;国家海洋局海洋灾害预报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731.23风暴潮作为我国沿海主要的海洋灾害,一直是海洋防灾减灾的重要研究方向,发展风暴潮数值预报技术是海洋防灾减灾的重要手段[1]。
近几年,随着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港口、码头、核电厂、滨海工业区等重点保障目标日益增多,我国逐步开展了风暴潮精细化预报以满足重点保障目标的海洋防灾减灾需求,并由原来的大面预报向沿海市、县级和重点保障目标预报延伸,取得了良好效果。
但同时,由于风暴潮属于海洋-气象交叉课题,其影响因子较多,风暴潮精细化预报也存在较大难度。
2023-11-06CATALOGUE目录•引言•台风路径分类概述•强台风降水特征分析•弱台风降水特征分析•强弱台风降水特征对比分析•台风路径分类对降水特征的影响分析•研究结论与展望01引言登陆台风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具有重大影响,造成的损失非常巨大。
台风降水是造成灾害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研究不同分类路径下登陆的强弱台风降水特征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背景与意义目前,国内外学者已经对台风降水特征进行了大量研究,但主要集中在单一路径下的研究,而对不同分类路径下的研究还相对较少。
另外,在研究方法上,还存在数据不完整、分析方法单一等问题,导致研究结果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研究现状与不足研究内容本研究将通过对历史气象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对不同分类路径下登陆的强弱台风降水特征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其分布规律、影响因素和变化趋势等。
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数理统计、GIS技术、概率论等多种方法进行数据分析。
具体包括:建立数据库、数据预处理、GIS可视化、概率分析等。
同时,还将结合相关气象学、地理学等学科知识进行综合分析。
研究内容与方法02台风路径分类概述03根据台风活动时间将台风分为常年、季节性、非常规等不同活动时间。
台风路径分类标准01根据登陆地点将台风路径分为不同的登陆路径,如西北路径、西进路径、转向路径等。
02根据台风强度将台风分为强台风、台风、强热带风暴和热带风暴等不同级别。
不同路径分类的特点台风沿西北方向向中国大陆靠近,一般带来较强的降水和大风天气,但影响范围相对较小。
西北路径台风从菲律宾以东向中国大陆靠近,路径较为稳定,影响范围较广,持续时间较长。
西进路径台风在海上向北或向南转向,一般影响范围较小,但带来的降水强度较强。
转向路径还有其他一些不常见的路径分类,如回旋路径、倒抛物线路径等,这些路径下的降水特征和影响范围也有所不同。
其他路径通过对台风路径的分类和特点分析,有助于提高台风降水的预报准确率。
提高预报准确率指导防灾减灾增强公众防范意识了解不同路径分类下台风的降水特征和影响范围,有助于指导防灾减灾措施的制定和实施。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防御第14号台风“黑格比”的紧急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农业部(已撤销)•【公布日期】2008.09.22•【文号】•【施行日期】2008.09.22•【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气象综合规定,农业管理综合规定正文农业部办公厅关于防御第14号台风“黑格比”的紧急通知浙江、江西、湖南、福建、广东、广西、海南省(区)农业、渔业、农机、畜牧、兽医、农垦、乡镇企业厅(委、局),东海区、南海区渔政局:据中央气象台发布的信息,今年第14号热带风暴“黑格比”于9月19日晚上在菲律宾以东的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20日11时加强为强热带风暴,21日下午加强为台风。
22日上午8时位于我国台湾省恒春市东南方大约430公里的西北太平洋洋面上(北纬18.9度,东经123.5度),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3级(40米/秒)。
预计,台风中心将以每小时20-25公里的速度向西北偏西方向移动,将于今天夜间进入南海东北部海面,以后将向广东中西部沿海靠近,强度还将有所加强,并可能于24日凌晨至傍晚在广东徐闻至珠海沿岸登陆。
受“黑格比”的影响,今天中午到明天中午,台湾以东洋面、台湾东部和南部沿海、台湾海峡、福建中南部沿海、广东中东部沿海的风力将逐渐加大到7-9级,巴士海峡、巴林塘海峡、南海东北部海面的风力可达10-11级,“黑格比”中心经过的附近海面的风力可达12-14级。
受“黑格比”的影响,今天中午到明天中午,台湾以东洋面、台湾东部和南部沿海、台湾海峡、福建中南部沿海、广东中东部沿海的风力将逐渐加大到7-9级,巴士海峡、巴林塘海峡、南海东北部海面的风力可达10-11级,“黑格比”中心经过的附近海面的风力可达12-14级。
另据国家海洋预报台9月22日8时发布的海浪橙色警报,受今年第14号台风“黑格比”影响,预计今天中午到明天中午,巴士海峡至东沙群岛以东海面将出现9-10米的狂涛区;福建、广东东部沿海将出现2.5-3米的大浪。
影响我国的重大台风风暴潮时空分布侯京明;于福江;原野;付翔【摘要】This paper gives the statistics of 38 red tropical storm surge disasters which happened along the China coast from 1949 to 2009, and analyzes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distribution of these disaster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everity of these disasters, which tended to happen in September, has increased in last two decades; two areas are seriously affected by the red tropical storm surge disasters: Shanghai to Quanzhou coast area, and the Zhujiang Estuary to northeast-Hainan coast area.%统计了1949-2009年间发生在我国大陆沿海的38次达到红色预警级别的重大台风风暴潮过程,分析了其在空间、时间上的分布规律.分析结果表明:红色台风风暴潮灾害的发生次数呈上升趋势,且多发生在7-9月间,9月最多:长江口到福建泉州一带沿海和珠江口到海南岛东北部一带沿海是红色台风风暴潮灾害的高风险区.【期刊名称】《海洋通报》【年(卷),期】2011(030)005【总页数】5页(P535-539)【关键词】红色;台风风暴潮;时空分布【作者】侯京明;于福江;原野;付翔【作者单位】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学院,山东青岛266100;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北京100081;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北京100081;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北京100081;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北京10008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731.23风暴潮是指由强烈大气扰动,如热带气旋(台风或称飓风)、温带气旋(含寒潮大风)等引起的海面异常升高现象。
2008年深圳市气象统计资料2008年深圳市气候主要特点是年降水量异常偏多,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年均气温基本正常,个别月份气温异常;日照时数基本持平;湿度再创历史新低。
年降水量2710毫米,比多年平均值偏多37.8%,是自1953年以来的历史第二高值(仅次于2001年,2747.3毫米),属降水异常偏多年份,全年全市累计降水量分布不均,呈现三个降水集中区,主要分布在我市的西部,中部偏西,以及东部的部分地区。
年平均气温22.8ºC,较常年偏高0.3ºC,年极端最高气温36.3ºC,出现在7月28日,年极端最低气温5.3ºC,出现在2月3日。
全年有二天超过35ºC的高温纪录。
2008年共有6个热带气旋影响我市,其中有4个为严重影响。
0809号台风“浣熊”于4月18-20日给我市带来大风和大暴雨天气,刷新了最早影响我市的台风历史记录;0806台风“风神”于6月25日凌晨在我市葵涌登陆,造成我市中、西部地区普降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0812台风“鹦鹉”给我市带来了大范围的狂风,全市有54个区域气象站记录到10级以上的瞬时大风;0814号强台风“黑格比”给我市大风和强降水,共有52个区域气象站最大瞬时风速超过10级。
此外,0817号热带风暴“海高斯”给我市带来8级瞬时大风,其减弱后的低压环流给我市带来大暴雨;0809号强热带风暴“北冕”和也给我市带来大风和暴雨量级的降水。
2008年出现大暴雨过程5次,暴雨过程7次。
年暴雨日数共计16天,为历史第二高值,大暴雨日数7个,打破历史最高纪录。
4月19日出现了首场大暴雨,标志着深圳2008年的汛期开始。
此后在6月2日、6月18日、6月28日、7月6日、7月10日、8月6日、9月24日分别出现了7次暴雨过程,6月6日、6月13日、6月25日、10月5日又出现4次大暴雨过程,暴雨终日(10月5日)与多年平均暴雨终日(10月2日)相当。
(2021年广州市一模)【海洋地理】(10分)据国家海洋预报台发布的消息,受强台风“天鸽”的影响,2017年8月23日上午到夜间,广东汕头到阳江沿海将出现50到180厘米的风暴增水。
风暴潮预警级别:广州市、东莞市、中山市和珠海市为橙色;深圳市为黄色;惠州市为蓝色(如图5所示)。
指出此次风暴潮强度分布特点,并解释其原因。
答案:分布特点:以台风中心、珠江口为中心。
风暴潮强度向东向西两侧递减。
原因:风暴潮强度与风力成正比,随着台风中心逐步靠近,风力逐步加强,海水在风力作用下,向海岸汇聚;风暴潮与海岸地形、轮廓密切相关,珠江口形成喇叭状,河床浅,利于海水上涌。
风暴潮是一种灾害性的自然现象。
由于剧烈的大气扰动,如强风和气压骤变(通常指台风和温带气旋等灾害性天气系统)导致海水异常升降,使受其影响的海区的潮位大大地超过平常潮位的现象,称为风暴潮。
风暴潮成灾因素有哪些风暴潮能否成灾,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最大风暴潮位是否与天文潮高潮相叠,尤其是与天文大潮期的高潮相叠。
当然,也决定于受灾地区的地理位置、海岸形状、岸上及海底地形,尤其是滨海地区的社会及经济(承灾体)情况。
如果最大风暴潮位恰与天文大潮的高潮相叠,则会导致发生特大潮灾。
当然,如果风暴潮位非常高,虽然未遇天文大潮或高潮,也会造成严重潮灾。
1.气象条件根据风暴的性质,可以将风暴潮分为台风风暴潮和温带风暴潮。
台风风暴潮,因为是由台风引起的,所以多发生在夏秋季节。
其特点是:来势猛、速度快、强度大、破坏力强。
凡是有台风影响的海洋国家、沿海地区均有台风风暴潮发生。
如我国东部沿海,印度、美国等沿海地区。
温带风暴潮,由温带气旋(锋面气旋)引起的,多发生在春秋季节,夏季也时有发生。
其特点是:增水过程比较平缓,增水高度低于台风风暴潮。
主要发生在中纬度沿海地区,以欧洲北海沿岸、美国东海岸以及我国北方海区沿岸为多。
无论是台风还是温带气旋,都会在海面上形成大风或是气压骤变,发生剧烈的大气扰动,从而导致海水异常升降。
9417号台风路径及特高潮位的分析摘要本文从预报分析着眼,对台风路径、风暴潮的预报依据和思路作一简单小结,同时,对于百年一遇的风暴潮特高潮位作一简单剖析。
关键词台风路径;特高;潮位0 引言9417号台风于8月21日22点30分在瑞安飞云江口附近­——瑞安市梅头镇登陆。
这次台风登陆前后,瑞安市东部平原风速在12级以上,北麂气象站十分钟平均风速达46m/s;北麂海面21日05时至22日01时持续出现12级以上大风,最大风速至40没m/s。
8月20日20时至22日08时瑞安全市过程雨量均在200mm~400mm之间,本站21曰08时至22日08时24小时台风降水量323.4mm。
温州全市各县区24小时降雨量普遍超过200mm,局部达620mm(乐清坲头),创全省历史最高值。
由于登陆时间恰遇天文大潮的高潮位,风、雨、潮“三碰头”,瓯江、飞云江、敖江都创百年未遇的特高潮位,其中瓯江潮位达7.35m,系150年一遇。
强风、暴雨、大潮给温州市造成100多亿元的惨重损失。
因受9417号台风正面袭击,瑞安全市死亡人数308人,失踪人数143人,重伤780人,直接经济损失达45余亿元。
瑞安市气象台对9417号台风路径和风暴潮分别提前48、24小时作出了较准确的预报,取得较显著社会和经济效益。
本文从预报分析着眼,对台风路径、风暴潮的预报依据和思路作一简单小结,同时,对于百年一遇的风暴潮特高潮位作一简单剖析。
1 9417号台风路径的分析和预报在9417号台风预报中,瑞安市气象台以上级指导预报为基准,结合本站实际情况,采用数值预告产品、卫星云图资料、历史各例统计相似综合分析的方法。
以下对8月19日、20日两天的预报分析主要依据作简要说明。
1.1 8月19日预报分析图1 9417 号台风路径及JMHWTFE 预告图鉴于8月20、21日是法定休息日,所以,在8月19日做好9417号台风趋势分析是相关部门及时组织抗台防灾工作的关键。
海堤局部结构塌陷的原因分析及重建设计欧阳博发表时间:2017-01-06T15:25:51.953Z 来源:《基层建设》2016年27期作者:欧阳博[导读]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海堤重建的设计与施工展开了探讨,通过结合具体的工程实例,对海堤结构受损的原因作了系统的分析,并对重建方案及重建施工作了详细的阐述,以期能为有关方面的需要提供参考借鉴。
广州市水务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广东广州 510640摘要:本文主要针对海堤重建的设计与施工展开了探讨,通过结合具体的工程实例,对海堤结构受损的原因作了系统的分析,并对重建方案及重建施工作了详细的阐述,以期能为有关方面的需要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海堤;局部结构塌陷;重建设计;施工所谓的海堤,是围海工程的重要水工建筑物,其作用主要是防浪建筑物,除承受波浪作用外,同时还要挡潮。
但是由于所处海边,容易遭受台风的袭击,海堤往往会出现结构的损坏,需要及时进行重建,因此,做好重建设计与施工则非常重要。
基于此,本文就海堤重建的设计与施工进行了探讨,相信对有关方面的需要能有一定的帮助。
1 海堤局部结构塌陷的原因分析某海堤经多次台风,海堤结构损毁严重,难以抵御强台风的侵袭,不能保护堤后建筑物安全,海堤受损主要原因是自身结构抗御台风浪能力不足所致。
1.1 台风对东部海堤的影响台风登陆资料表明,近30年来对我市影响大的台风有8309号超强台风“爱伦”、9316号台风“贝姬”、9908号台风、0313号强台风“杜鹃”、0601号强台风“珍珠”、0606号台风“派比安”、0812号台风“鹦鹉”、0814号强台风“黑格比”、0906强台风“莫拉菲”和0915号台风“巨爵”等,其中台风“黑格比”是跨世纪以来登陆广东风速、影响范围最大和持续时间最长的强台风,超过海堤原设计标准,以至海堤受损,其中海堤损坏370m。
图1 浆砌块石护面冲毁坍塌1.2 海堤断面与结构海堤损坏与其设计标准、堤线走向、海堤结构有关。
湛江电网抗台风应急管理初探作者:占志峰贾红芳张敏玲来源:《沿海企业与科技》2010年第01期[摘要]文章分析近年来典型台风对湛江电网造成的影响,总结湛江供电局抗台风应急管理工作的现状,指出防台风电力应急管理方面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相应的解决思路,最后针对变电运行工作提出一些需要重点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抗台风;应急管理;湛江电网[作者简介]占志峰,广东电网公司湛江供电局,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变电运行,广东湛江,524002;贾红芳,湛江师范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广东湛江,524048;张敏玲,广东电网公司湛江供电局,广东湛江,524002[中图分类号] TM76[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7723(2010)01-0104-0003湛江地处南海之滨,是台风登陆频繁的地区,每年都因台风灾害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台风灾害是这一地区最主要的自然灾害。
抗击台风的应急管理工作被湛江供电局视为年度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台风对湛江电网的影响据报道,湛江地区平均每年都会受到2~3个热带风暴的影响,而遭受强台风袭击的周期是10年左右[1]。
由于历史原因,湛江电网各种电压等级的旧线路杆塔的抗风能力普遍偏低,若出现12级及以上台风,就可能发生线路杆塔倒塌,造成局部电网解列或大面积停电。
如建国以来在粤西登陆最强的台风——9615号台风“Sally”(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达12级以上,风速高达61m/s,风暴持续4h)就曾给予湛江电网重创,造成湛江35 kV及以上送电线路共倒塌杆塔61基,包括220kV线路倒塌杆塔35基(其中铁塔30基)、110kV线路倒塌杆塔22基(其中铁塔8基)[2],导致整个湛江电网瘫痪。
近年来影响湛江电网的最大一个台风是0814号强台风“黑格比”。
2008年9月24日,最高风力15 级的强台风“黑格比”正面吹袭湛江,对整个湛江电网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湛江电网负荷下降到了年度最低。
0814号强台风“黑格比”浅析
陈星聪;赵仲彬;谭成坤
【期刊名称】《科技风》
【年(卷),期】2009(0)1X
【摘要】2008年9月19日夜间,第14号热带风暴"黑格比"在菲律宾以东的西太平洋洋面上生成,22日中午加强为强台风,严重影响我国广东省,造成强降水及强风的天气。
新兴县处于广东省中部偏西地区,受强台风"黑格比"环流影响,出现了一次暴雨局部大暴雨降水过程,对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损害。
【总页数】1页(P52-52)
【关键词】强台风;黑格比(Hagupit);卫星云图
【作者】陈星聪;赵仲彬;谭成坤
【作者单位】新兴县气象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444
【相关文献】
1.0814强台风"黑格比"西折、快速移动和强度分析 [J], 段朝霞;苏百兴;黄莉莉
2.强台风“黑格比”造成桂东南大风浅析 [J], 洪展;胡勇林;梁毅进
3.强台风"黑格比"后期极端暴雨的成因分析 [J], 周云霞;苏彦;黄莉
4.强台风"黑格比"实测海上风电机组极端风况特征参数分析和讨论 [J], 刘东海;宋丽莉;李国平;秦鹏;陈雯超;黄浩辉
5.0814号强台风(黑格比)引发的珠江口超高潮位与海平面上升关系分析 [J], 游大伟;聂宇华;蔡兵;刘胜文;吴楚宗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